斑石鲷

中文名称 斑石鲷
拉丁名称 Oplegnathus punctatus
英文名称 Spotted knifejaw、Spotted parrotfish、Rock porgy、stonewall perc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石鲷科
拉丁科名 Oplegnathidae
中文属名 石鲷属
拉丁属名 Oplegnath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XlI-16;臀鳍Ⅲ-13;胸鳍18;腹鳍I-5;尾鳍17。侧綫鳞约110个。
体高,侧扁,背缘在背鳍起点稍前及背鳍鳍条部起点处,腹缘在腹鳍附近,臀鳍鳍条部基底均形成一钝角,使体略呈钝角六边形。体长为体高1.7倍,为头长3倍。头小,头长为吻长2.6倍,为眼径4.9倍。吻短,前端梢尖。眼小,位于头侧,靠近背缘,距鳃盖后上角与距吻端约相等。眼间隔宽而圆凸。鼻孔2个,甚接近,前鼻孔椭圆形,后缘有高的鼻瓣;舌鼻孔裂缝状,前上缘有一低鼻瓣。口小,前位,不能伸缩。上下颌约等长,牙与颌愈合,牙间隙充满石灰貭,形成坚固的骨缘。腭骨无牙。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缘有一扁平棘。假鳃发达。鳃耙较短,7+13。

体被栉鳞,甚细小。头部除吻部,眼间隔及颊部无鳞外,其余均被鳞。各鳍基均被小鳞。侧线位高,与背缘平行。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前部鳍条显著隆起,后部较短,在鳍条部的后缘呈截形。

臀鳍具鳍棘3,以第二棘为最长,鳍条部与背鳍鳍条部同形,稍小。胸鳍圆形,位低。腹鳍较胸鳍为长,位于胸鳝基后方。尾鳍后缘微凹。

体灰白色,密布杂乱的黑斑块。仅腹鳍黑色。


生活习性 栖息在岩石或珊瑚礁中,稚鱼与漂流的海草聚在一起。

相关知识

斑柄天竺鲷


[学名]: Apogon fleurieu
[资源名称]: 斑柄天竺鲷
[外文名]: bandtail cardinalfish、Cardinalfish
[别名]: 黄身天竺鲷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2.4-2.6倍,为头长2.6-2.9倍。头长为吻长4.3-5.1倍,为眼径2.5-3.0倍,为眼间隔3.8-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1.5倍。 体长椭圆形,侧扁,背缘和腹缘圆钝,尾柄较长,侧扁。头大,约等于体高。眼大,上侧位,近吻端,眼径大于眼间隔。鼻孔每侧2个,互相分离,前鼻孔圆形,具鼻瓣,后鼻孔小,椭圆形,位于眼前缘。口大,倾斜。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扩大,伸达眼中部下方。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舌上无牙。鳃孔大。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鳃盖骨后缘具一扁棘。鳃耙细长,最长鳃耙长于最长鳃丝。 体被较大薄栉鳞,栉状齿细弱,鳞片排列整齐,不易脱落,颊部、鳃盖部被鳞。侧线完全,上侧位,与背缘平行。 背鳍2个,互相分离,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后上方,距吻端与距第二背鳍基末端约相等,鳍棘较强,以第四鳍棘为最长,第二背鳍最长鳍条长于第一背鳍最长鳍棘。臀鳍起点位于第二背鳍起点稍后下方,第一鳍棘短小,第二鳍棘强大。胸鳍较大,后端伸达臀鳍起点稍前方。腹鳍中大,末端伸越肛门。尾鳍浅叉形。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海南岛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红海,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中国。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为暖水性中下层小鱼。体长一般80~120毫米。栖息于沿岸浅海。我国在海岛沿海常可捕到。

三斑雀鲷


中文名称三斑雀鲷

拉丁名称Pomacentrus tripunct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雀鲷科

拉丁科名Pomacentridae

中文属名雀鲷属

拉丁属名Pomacent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海域。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侧扁,被中大栉鳞,侧线不完全,1纵列鳞24-28。唇略厚。颌齿侧扁,略呈门齿状,1-2行,眶前骨和眶下骨的下缘有或无锯齿。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鳃盖骨1-2小棘,背鳍12-14鳍棘,臀鳍2鳍棘,二鳍基部有鳞鞘,尾鳍凹形或叉形。眶前骨和眶下骨具凹刻,在侧线起点、胸鳍基底上方和背鳍鳍条部后部各具1黑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单斑菊雀鲷


中文名称单斑菊雀鲷


拉丁名称Chrysiptera uniocellata (Quoy et Gaimard)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雀鲷科

拉丁科名Pomacentridae

中文属名雀鲷属

拉丁属名Chrysipter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域。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侧扁,被中大栉鳞,侧线中断,1纵列鳞23-28。体长为体高的2.0倍以上。眶下骨一般裸露无鳞,颌齿2行,侧扁。切缘略圆,眶前骨、眶下骨及鳃盖骨诸骨边缘均无锯齿。尾鳍圆形,截形或凹形。颊部有2行鳞,背鳍鳍条部后缘具1黑斑。

生活习性
海(水)生。

石鳜


中文名称石鳜

拉丁名称Siniperca whiteheadi (Boulenger)

异名白头鳜、木叶桂、桂婆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鳜属

拉丁属名Siniperca Gill,1862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和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Ⅷ-ⅩⅣ-14;胸鳍13-15;腹鳍Ⅰ-5;臀鳍Ⅲ-11。侧线鳞59-67。鳃耙7-8(通常为7枚)。

体长为体高的2.7-3.2(平均3.0)倍,为头长的2.7-3.1(2.9)倍,为尾柄长的5.6-7.6(6.4)倍,为尾柄高的8.4-12.8(9.2)倍。头长为吻长的3.4-3.9(3.7)倍,为眼径的4.2-5.5(4.8)倍,为眼间距的5.8-7.7(6.4)倍,为尾柄长的2.0-2.6(2.2)倍,为尾柄高的3.0-5.0(3.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l-2.5(1.6)倍。

体侧扁、长圆形、不甚高。背腹缘均为弧形。头较大,头长与体高几乎相等。吻短。前鼻孔小,裂隙状,周缘稍隆起,离眼近离吻端较远,后鼻孔不明显。口端位,口裂斜。上颌骨后端显著宽大,约为眼径的3/4,后缘延伸到眼后缘之下。两颌等长或下颌稍长,上下颌有多行绒毛细齿,无犬齿。犁骨及腭骨齿细弱稀疏。眼中等大,位于头侧上方。离吻端较近。前鳃盖后缘及腹缘锯齿状,鳃盖后端及后上方各有1枚扁平棘,间鳃盖及下鳃盖腹缘有弱锯齿。鳃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耙梳齿状,7-8枚(7枚为常见);耙齿内侧布满针状小突起,最长鳃耙约与鳃丝等长。

背鳍始于胸络基部上方,具棘13-l4枚,鳍条14枚,鳍棘基部明显长干鳍条基部,鳍条基部约与臀鳍基部相对。胸鳍具13-15鳍条。腹鳍稍后于胸鳍,有1棘5鳍条,鳍棘细长约为鳍条长度的1/2。臀鳍有3棘11鳍条,第2臀棘最长,倒伏时不超过第3棘。肛门位置靠近臀鳍起点。尾鳍圆形。

鳞小,圆鳞;头部无鳞,但颊部、鳃盖具鳞。肠短,幽门垂3枚。脊椎骨33-34枚。

体黄褐色或棕褐色,有深色斑纹及斑点,另有4条黑褐色横带在体侧后半部。第一横带位于背鳍第10-12鳍棘间,第二条在背鳍前部鳍条之下,第三及第四条均左尾柄部。眼后头侧有3条辐射状黑色斜纹带,鳃盖后端有一黑色斑,鲜活时斑缘镶桔红色彩圈。尾鳍、背鳍及臀鳍都有黑色斑点组成的横条纹。腹鳍灰黑色,胸鳍灰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石鲽


中文名称石鲽


拉丁名称Kareius bicoloratus (Basilewsky,1855)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鲽科

拉丁科名Pleuronectidae

中文属名石鲽属

拉丁属名Kare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日本各地及中国东海。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岸较深泥砂底海域。可食用鱼。肉食性,主要摄食底栖动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80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黑点圆鳞鳎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