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复口吸虫病

疾病名称复口吸虫病

为害对象 鱼苗、夏花鱼种
疾病概述
本病又称双穴吸虫病,对鱼苗、夏花鱼种可引起大批死亡,春片和一龄以上的鱼,特别是中上层鱼类,如鲢、鳙、团头鲂等则引起瞎眼、掉眼等病症,影响鱼的健康。

病原
为复口吸虫的尾蚴和囊蚴,目前我国引起疾病的复口吸虫有湖北复口吸虫(Diplostomulum hupehensis)、倪氏复口吸虫(D. neidashui)和山西复口吸虫(D.shanxinensis)3种。尾蚴为典型的无眼点,具咽、双吸盘、长尾柄、长尾叉,特征是在水中静止不动时,尾干弯曲,使虫体折成丁字形。囊蚴呈瓜子形或椭圆形,分前体和后体,前体中有口、腹吸盘、咽、肠道和黏附器,体内布满透亮的颗粒状石灰质体;后体短小,内可见1个排泄囊。

症状
大量尾蚴对鱼种急性感染时,由于尾蚴经肌肉进入循环系统或神经系统到眼球水晶体寄生,在转移途中所导致的刺激或损伤,病鱼出现在水中作剧烈的挣扎状游动,继而头部脑区和眼眶充血,旋即死亡。或病鱼失去平衡能力,头部向下,尾部朝上浮于水面,随后出现身体痉挛状颤抖,并逐渐弯曲,1天以后即可死亡。尾蚴断续慢性感染时,转移过程中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刺激较小,不论是鱼种或成鱼,并无明显的上述症状,尾蚴到达水晶体后,逐步发育成囊蚴,囊蚴逐渐积累,使鱼的眼球开始浑浊,逐渐成乳白色,形成白内障,严重的病鱼眼球脱落成瞎眼。

本病的诊断可取下病鱼的眼球,剪破后取出水晶体,剥下其外周的透明胶质,或放在盛水的玻皿中,肉眼或用放大镜、低倍镜观察,可见白色粟状虫体。

发病规律
复口吸虫的成虫寄生于鸥鸟,卵随鸟粪进入水体中,孵化出毛蚴,钻入椎实螺中发育形成胞蚴和大量尾蚴。故复口吸虫病的发生,传染源是鸥鸟,传播媒介是椎实螺。两者缺一,此病则不可能发生。若鱼池上空有较多的鸥鸟,而池塘中又有大量椎实螺,阳性螺的百分率有20%-30%,在培育鱼种时,即有可能发生急性复口吸虫病。1尾3-6厘米的鱼种,若短时间内同时有数十个至近百个尾蚴侵入,即可导致急性死亡。若鸥鸟、椎实螺的密度并不大,而阳性螺在5%左右,则有可能引起部分鱼患白内障。急性复口吸虫病的发病季节为5-8月。复口吸虫性白内障则全年均有发生。

防治方法 本病一旦发生,难以治疗,因此强调预防和控制。①鱼池清塘,可用每1/15公顷按水深1米计,用125千克生石灰或50千克茶饼带水清塘,杀灭池中椎实螺。②发病池可用硫酸铜(0.7毫克/升)全池遍洒,24小时内连续泼洒2次,可杀死椎实螺。③用苦草或其他水草扎靶,放入水中,诱捕椎实螺,第二天取出,置日光下曝晒,使螺死亡。连续诱捕数天,可控制疾病的发展。

相关推荐

真鲷单殖吸虫病


常见的病原体为真鲷双阴道虫。虫体浅褐黑色,扁平,呈长细叶片状,长3~7毫米;前端有2个吸 盘,后端有1个圆形固着器。固着器两边有相对排列的10个固着夹。虫体外有一透明的角质层。雌雄同 体,雄性有精巢22~37个,位于身体中部;卵巢在精巢之前,带状,呈倒u字形;卵黄腺在身体两 侧,阴道孔2个。卵呈梭形,黄褐色,成团地附在鳃上。卵的两侧各伸出一条卵壳丝,一长一短,短的 一条弯曲,长的一条在卵脱离鳃后,用以缠于水中的其他物体上。

病症

虫体以固着器的夹子固着于鱼的鳃丝上,身体可做前后伸缩运动,吸食鱼的血液。鱼被虫体寄生 后,鳃丝受损伤,大量分泌粘液。当寄生虫体较多时,鱼的鳃丝颜色变淡,严重时呈苍白色,极度贫 血。病鱼游动缓慢,食欲不振,鳃盖张开,呼吸困难,最后沉入水底死亡。

防治方法


鱼体被此病原体感染后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引起死亡,特别是与其他病并发时,病情发展很快,死亡率较高。

治疗方法

亲鱼池应事先彻底消毒,用水要经过滤处理;

在海水中加入6 ~8 的食盐以提高盐度,将病鱼放人1~1.5分钟,绝大部分虫体会因不适而脱落。

鸭血吸虫病


疾病名称鸭血吸虫病

疾病类型 寄生虫病
动物种类 鸭
疾病概述 分体科鸟毕届和毛毕属的某些血吸虫寄生于鸭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消瘦和发育迟滞。这些血吸虫的尾蚴侵入人的皮肤时,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引起皮疹,患者手足发痒,不久出现红色丘疹、红斑和水疮,一般经5~7日后消退。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寄生于鸭体的血吸虫有多种,以包氏毛毕吸虫较常见。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类,如折叠萝1、螺、椭圆萝卜螺和小土蜗等,成虫寄生于鸭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偶尔可寄生于鸭的肾、腹腔、肺以及心脏的血管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当鸭下水时,含卵粪便散布于水中,卵在水中孵出毛蚴。浮游于水中的毛蚴的尾蚴等发育阶段。尾蚴成熟后离开螺体,浮于水中,遇到鸭或野鸭等水禽时,即钻入其皮肤,经血液循环到达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发育为成虫,并在其中寄生产卵。

诊断方法 病鸭精神委顿,食欲渐减,发育受阻,羽毛逆立,消瘦,产蛋量明显下降,严重感染者可引起死亡。剖检可见病鸭发育不良,消瘦。囚感染时间不同,肝脏或肿大,或萎缩,在其表面或切面可见有小米大小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的小点。肠粘膜肥厚,见有小米粒大小的结节和溃疡病灶。展开肠系膜对光照视,可于肠系膜静脉中发现虫体。此外,有时还可在肾、肺和心脏发现虫卵性结节。单纯根据症状难以作出诊断。

预防 病理剖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选症状严重者或死鸭剖检,如能在肝、肠粘膜上发现小结节,并在其中检出虫卵,或者在肠系膜静脉中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治疗方法 消灭中间宿主,捕螺除害。推广圈养,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所用药物与治疗时相同。服药后虫体崩解,虫卵随粪便大量排出。因此,驱虫后1周内应禁止鸭子下水,以免污染水源。妥善处理鸭粪,病鸭的粪便应经堆积发酵处理后再用作肥料,以保护水源。治疗可用氯硝柳胺,按每千克体重60毫克拌入饲料中一次口服。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拌入饲料中一次口服。或四氯化碳,2~3月龄的小鸭1毫升,成年鸭2~5毫升,一次灌服。本药会降低产蛋率,不宜用于产蛋鸭。

鸭前殖吸虫病


疾病名称鸭前殖吸虫病

疾病类型 寄生虫病
动物种类 鸭
疾病概述 前殖科前殖属的某些吸虫寄生于鸭直肠、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等部位引起的疾病。患鸭发生输卵管炎,产软壳蛋或无壳蛋,有时因继发腹膜炎而死亡。本病在我国分布较广,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成都、昆明、广东、福建省均有报告。

流行病学特点 寄生于鸭体的前殖吸虫主要有以下4种。透明前吸虫、楔形前殖吸虫、鲁氏前殖吸虫和家鸭前殖吸虫。成虫寄生于鸟类动物的直肠、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等部位,卵随粪便或泄殖腔的排泄物排出体外。虫卵被螺吞食,再发育为尾蚴,成熟的尾蚴自螺体逸出,游于水中,遇到蜻蜓稚虫时即经其肛孔钻入其体内,在肌肉中形成囊蚴。蜻蜓稚虫变为成虫后,囊蚴仍保持其感染力,鸭由于啄食含囊蚴的蜻蜓或其稚虫而感染。囊蚴在家食消化液的作用下逸出幼虫。幼虫经肠到达泄殖腔,再由此转入输卵管、腔上囊等部位,经l一2周发育为成虫。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一般症状不甚明显。严重感染可出现食欲减退、产软壳蛋或无壳蛋、畸形蛋,产蛋率降低、消瘦、羽毛脱落等症状。病理检剖可见输卵管炎,输卵管粘膜充血、增厚,朴管壁上可发现虫体。如发生腹膜炎,在腹腔内有大量黄色浑浊的渗出液,有时出现干性腹膜炎。

诊断方法 诊断可用粪便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并结合症状和死后剖检,在输卵管或腔上囊内找虫体。同时,应注意与缺钙症或维生素D缺乏症相区别。

预防 在发生本病的地区,一般在流行季节进行预防性驱虫,药物选用六氯乙烷,剂量和用法与治疗的相同。每只鸭0.2~0.5克,混于饲料中,每天1次,连续3天。或用四氯化碳,成鸭一次剂量为2~3毫升,灌服或嗦囊内注射。

南方大口鲶等睾吸虫病


疾病名称等睾吸虫病

为害对象 江湖中捕捞的鲇、大口鲇、长吻鮠、黄颡鱼和鳜等在鱼池中作为繁殖用的亲鱼
疾病概述 本病见于江湖中捕捞的鲇、大口鲇、长吻鮠、黄颡鱼和鳜等在鱼池中作为繁殖用的亲鱼中,故多为散在性发生。

病原 鳔等睾吸虫(Isoparorchis hypselobagri)寄生于上述鱼类的鳔、体腔,偶尔见于肝、肾、肌肉。虫体大而扁,血红色,肉眼可见。特征是肠支有大的弯曲,睾丸两个,平列于腹吸盘之后,卵巢带状,在虫体后部,卵黄腺树枝状,分布于体后。子宫长,盘曲上行,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之前。

症状
病鱼体瘦,食欲减退,不爱游动,喜卧于池底。剖开鱼腹,内有少量腹水,有时可在腹腔内找到吸虫,大多并不成熟,个体较小。鳔结实,鳔外壁市有血丝或血块,剖开鱼鳔,可见数个至数十个吸虫充塞鳔中,鳔内壁充血,发炎。

发病规律
本病在天然水域中已受感染,并非养殖中发生。长江、珠江、闽江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大中型湖泊中常可发现。

防治方法
选择这类天然鱼作为亲鱼时,应注意体强、肥壮、活动力强,淘汰瘦弱无力者。由于是散在性发生,故未研究防治药物。

鱼苗烂鳃病


疾病名称烂鳃病

为害对象 鱼苗、鱼种
疾病概述 病鱼体色发黑,水面缓慢游动,口露出水面呼吸,似缺氧状。

病原 为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水面缓慢游动,口露出水面呼吸,似缺氧状。鳃部红肿,甚至鳃丝腐烂发白,附着大量粘液和污泥。鱼苗胃部发红,鱼种胸、腹鳍基部有发炎充血现象,镜检鳃部没有或很少有寄生虫寄生。

发病规律 水温20℃以上流行,尤以6-7月为甚,发病较快,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
(1)每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用0.15克鱼虾安全池遍洒。

(2)用0.3毫克/升浓度的呋喃唑酮全池遍洒。

(3)每100千克鱼体重用鱼宝(江苏省江都市鱼药厂生产)40克或鱼服康A型250克拌饵投喂,连喂3-5天。

(4)每千克饵料用呋喃唑酮0.6-0.8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鱼苗气泡病


疾病名称气泡病

为害对象 鱼苗阶段和亲鱼越冬阶段
疾病概述 鱼苗肠道出现气泡,鱼苗和亲鱼的体表、背鳍及鳃丝上附着很多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气泡

病原 池水中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过饱和或池中饵料不足,鱼苗误吞气泡,是造成此病的原因。

症状 有两种类型:一是鱼苗肠道出现气泡;二是鱼苗和亲鱼的体表、背鳍及鳃丝上附着很多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气泡。解剖病鱼;肝脏由土黄色变为紫色,血液变为浓红黑色。

发病规律 鱼苗气胞病通常发生在6-7月。

防治方法
(1)采取加注水库永或经曝气后的深井水,使患轻度气泡病的亲鱼在冲注水的环境中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2)鱼苗池是水泥池,使用前须经过清水浸泡2-3天后再使用。放养后应在池面上设立席棚遮荫(也可在池中放一些水葫芦遮荫),防止阳光直射,减少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避免氧气过多。

(3)每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用橡皮0.19克,广木香0.38克,鲜扁柏树叶3.0-3.7克煎煮,用药汁全池遍洒。

(4)每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用清木香0.38克煮水加入清尿22.5克全池遍洒。

长吻鮠锚首吸虫病


疾病名称锚首吸虫病

为害对象 鳜、长吻鮠、大口鲇、鳗鲡等
疾病概述 锚首虫类单殖吸虫包括多个属,在我国已发现引起疾病的有锚首虫、似鲶盘虫和伪指环虫三类。它们大多为害名优鱼,如鳜、长吻鮠、大口鲇、鳗鲡等。鉴于名优鱼多为单养,养殖密度较高,故近年来该病呈发展趋势。

病原
寄生于鳜鳃的河鲈锚首吸虫(Ancyrocephalus ogurndae),形状与指环虫类似,后周着盘上有背腹两对锚形中央大钩,背中央大钩稍大于腹中央大钩。边缘小钩很小,交配管细长,盘曲。

寄生于长吻鮠的有似鮠鲶盘虫(Silurodiscoides leiocassi),寄生于鲇、大口鲇鳃的有中刺鲶盘虫(S.mediacanthus)、凶恶鲶盘虫(S. asoti)、筒鞘鲶盘虫(S.infundibuloragina)等。鲶盘虫的特点是固着盘上的背中央大钩明显大于腹中央大钩,并有1对附片和1个片形联结棒,边缘小钩雏形。

寄生于鳗鲡的有鳗伪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e)和短钩伪指环虫(P. bini)。此类虫的特征是中央大钩1对,内突很发达,7对边缘小钩胚胎型。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翻开鳃盖,鳃丝色暗淡。镜检,每片鳃上有大量虫体。


发病规律
此类单殖吸虫病系卵生,在虫体内每形成1卵成熟后即产出。产卵率和孵化速度均受温度影响,故发病季节在春秋两季、但伪指环虫病系高温季节发生,鱼苗和夏花鱼种,白仔鳗易受其害而致大批死亡,大鱼种和一龄以上鱼,当每尾鱼寄生强度达1000个以上时也可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
用0.7毫克/升的甲苯咪唑全池泼洒,并以每千克体重50毫克的甲苯咪唑,混饵投喂,连用3天。

鱼苗与管虫病


疾病名称与管虫病

为害对象 鱼苗、鱼种
疾病概述
主要为害鱼苗、鱼种,以长江流域渔场较为流行,有大批死亡病例。

病原 我国发现的毛管虫有4-5种,引起鱼类疾病的主要是中华毛管虫(Trichophrya sinensis),寄生在鳃上。虫体长椭圆形、卵形或不规则形,前端有1簇放射状吸管。体内有一粗棒状或香肠形的大核。

症状
病鱼除身体瘦弱、呼吸困难外,无明显体外症状,打开鳃盖,表现为黏液增多。大量寄生时,可以出现局部贫血。剪下部分鳃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鳃丝缝隙里寄生的毛管虫,吸管的一端露出外面,寄生处鳃丝形成凹陷病灶。

发病规律
毛管虫以内出芽繁殖,胚芽从母体上形成后,即脱离母体为自由生活的纤毛虫,形似小碗,在水中活泼游动。当遇到宿主时,即进入鳃上固着,发育成成虫。毛管虫虽经常可在鱼鳃上发现,但大量寄生并导致鱼苗、鱼种发病成批死亡的病例并不多见。发病季节在6-10月。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91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鲐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