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鳍马面鲀

[学名]: Navodon septentrionalis
[资源名称]: 绿鳍马面鲀
[外文名]: Bluefin leatherjacket、black scraper、filefish
[别名]: Cantherines modestus、Navodon septentrionalis (Gnther)、Navodon modestus 、马面单棘魨、北方马面魨、Monacanthus septentrionalis Gnther , 1874、七带短角单魨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较高,侧扁,呈长椭圆形。体长为体高之2.6~2.9倍;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之2.0~2.5倍。口小,端位。鳃裂位于眼后半部下方,大部分在口裂线之上。体鳞小,菱形,其上散布约十多根小细棘;耻骨末端具两对不可活动之特化鳞,收缩时不达肛门;腹鳍膜不发达。 第I背鳍棘较细,位于眼后半部上方;背鳍与臀鳍前鳍条远长于后鳍条,最长背鳍鳍条约为体长之0.12~0.150.15倍。体淡青灰色,体侧有些褐色斑块。背棘鳍膜黄色,各鳍鳍条均为蓝绿色;胸鳍、尾鳍鳍膜白色。体呈长椭圆形,鱼体为,鳍条部分较偏青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南非、南中国海、东中国海、黄海及日本。我国沿海均产。为重要经济鱼类。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外海暖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深50-~120米的海区。喜集群,在越冬及产卵期间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白天鱼群起浮,夜间鱼群下沉。杂食性。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渔获物一般体长为180~280毫米。适温范围一般在13℃~20℃,以14℃~17℃为最适温度。

相关阅读

绿鳍鱼


[学名]: Chelidomichthys kumu
[资源名称]: 绿鳍鱼
[外文名]: Bluefin gurnard、Red Gurnard
[别名]: 黑角鱼
 
[形态特征]:
 
背鳍IX-16;臀鳍15~16;胸鳍11+iii;腹鳍I-5;鳞式127~132。 体延长,稍侧扁,第一背鳍前方最高,向后渐细小,体长为体高4.6~4.7倍,为头长2.9~3.8倍。头中大,近长方形,背面较窄;背面与侧面被骨板,头长为吻长2.1~2.6倍。吻长,背面圆凸,前端中央微凹;吻突广圆形,具几个小棘。眼中大,上侧位,前上角有2短棘;眼间隔宽而稍凹。鼻孔2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裂缝状,约等于眼径。口大,端位,上颌较长,上颌骨后端末伸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及犁骨具绒毛状牙群,腭骨无牙;上颌中央具一凹缺,无牙。舌宽大,圆形,不游离。前鳃盖骨下角具2棘,鳃盖骨具2小棘;颈棘平扁三角形,未伸达第一背鳍起点垂直线;肩胛棘大而钝尖。鳃孔大,鳃盖膜相连,跨越峡部,前延达前鼻孔下方。鳃盖条7。鳃耙短小,8~9个。具假鳃。 鳞小,圆鳞,侧线上方鳞127~132,侧线上鳞14~15,侧线下鳞53~57。头部及胸部和腹部前方无鳞。第一背鳍基底具有棘楯板9对;第二背鳍基底具有棘楯板15对。 背鳍2个;第一背鳍始于胸鳍基底上方,具9鳍棘,第一、第三鳍棘最长;第二背鳍长,具16鳍条。臀鳍长,无鳍棘与第二背鳍相对,具15~16鳍条,胸鳍宽大,圆形,后端伸达臀鳍第八鳍条上方,下方具3指状游离鳍条。腹鳍胸位,具1鳍棘,5鳍条,伸达肛门。尾鳍截形或浅凹。 体腔较大,腹膜无色。胃囊状,壁厚,盘曲2次,肠长于体长。幽门盲囊9,指状。鳔发达。 背侧面红色,腹面白色,头部及背侧面具蓝褐色网状斑纹。胸鳍前腹面灰蓝色,背面青黑色,具粉绿色斑点。第一背鳍后部近基底处具一暗色斑块;第二背鳍具暗色斑点两纵行;其余各鳍灰红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南部,新西兰,澳洲,中国沿海,朝鲜,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产卵期在日本九州近海为12月一来年4月;在中国黄海、渤海为3月下旬~ 4月上旬。在黄海和东海的绿鳍鱼,冬季南下越冬,春天北上避暑,在日本近海的绿鳍鱼也是冬季南下,4-6月间北上。绿鳍鱼栖息于水深25-615米有贝壳生存的沙泥底,吃虾类、蟹类、虾蛄类和小鱼等。身长可达25一 35厘米。

红鳍东方鲀


中文名称红鳍东方鲀

拉丁名称Fugu rubripes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torafugu,tiger puffer

异名河鲀,混斯,气肚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鲀科

拉丁科名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东方鲀属

拉丁属名Fugu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日本沿海,我国见于东海及黄渤海,钱塘江。

形态特征
(1)外部形态

红鳍东方鲀体粗短,近圆筒形;头大,粗圆,长稍大于宽。头部宽圆,吻圆钝、唇发达,尾柄短小;眼小,侧高位,距鳃孔较距吻端略近,眼间距很宽,略凸。鼻孔两个,位鼻囊突起的两侧,距眼比距吻端甚近。上下颌缝显著,上下颌各有2个板状齿,背鳍后位与臀鳍相对称,且相似,都无鳍棘。气囊发达。体背面呈黑色,体色与花纹比较稳定,胸鳍后上方具一白边黑色大斑,臀鳍白色,尾鳍截形。口小,前位。唇发达,下唇较长,两端向上弯曲。鳃孔为短直立缝状,比胸鳍基稍短,侧位。腹侧皮质褶棱,在头下及尾部显著。

背鳍圆刀形,位肛门后上缘。臀鳍与背鳍相似,而位略后。胸鳍侧位,近方形,后边很宽,后上角略长。无鳞,有由鳞变成的小刺,除吻部头体两侧及尾部外,均有此种小刺。头体背侧黑色,体下白色,沿腹褶棱为艳黄色。在体侧胸鳍的后上方,有一黑色大眼状斑,斑周缘为白色环状。眼状斑的前方、下方,及向后直至尾柄,尚有显著较小的黑斑。背鳍及尾鳍黑色。臀鳍基部为黄红色。胸鳍黑褐色,鳍基前后面,亦各有一黑色斑。

(2)可数性状

背鳍鳍式:D.17;臀鳍鳍式:A.15;胸鳍17-18,尾鳍10(8分枝)。
 (4)内部特征

脊椎骨:21-22个。

生活习性
入河口近海底层鱼类,见于河口区域。

盐度范围(%):1.0-3.2,广盐性,盐度降到0.8%时仍能存活,耐受温度(℃):4-29;适温范围(℃):16-23,pH范围:7.5-8.5,海水/淡水/咸水生。

繁殖习性
性成熟个体性腺一年成熟一次,一次性产卵,卵粘性。

产卵水温约17℃左右,产卵季节集中,每年5月至6月产卵,盛产期很短。

黄鳍东方鲀


中文名称 黄鳍东方鲀
拉丁名称 Fugu xanthopterus
英文名称 yellowfin puffer,striped puffer,shimafugu
地方名称 鸡抱鱼、乖鱼、花河豚、包公[鱼规]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鲀形目
拉丁目名 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 鲀科
拉丁科名 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 东方鲀属
拉丁属名 Fugu
形态特征 体亚圆筒形,尾部稍侧扁。头宽而圆。上下颌骨与牙愈合成4个喙牙板。体侧下方有一纵行皮褶。臀鳍与背鳍同形。鳔卵圆形或椭圆形,具气囊。其体背及腹面均被密生小刺。体上半部具蓝白两色相间的波状条纹。背鳍及胸鳍基部各有一蓝黑色斑块。腹面白色。上下唇、鼻囊及各鳍增呈艳黄色。
生活习性 产卵季节一般在4~6月,在沿海河口附近都可发现产卵的亲鱼。怀卵量一般几十万粒,多的可达100多万粒。卵径为1毫米左
右,油球多个。 受精卵一般经10天左右孵出。初孵鱼全长2.4毫米,卵黄囊较。第3天仔鱼全长达3毫米,口已开,卵黄囊较小。第5天仔鱼全长 达3.4毫米,卵黄囊基本消失。第16天稚鱼全长达6.4毫米,背鳍、尾鳍及臀鳍已分化。第25天幼鱼全长达1.8厘米,体型与成 体相似。 第5天仔鱼投喂轮虫,2星期后增投卤幼体。待进入幼鱼期可投喂卤虫成体及小虾等饵料。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为底层鱼类,栖息在广大近海及咸淡水中,有时进入江河。有气囊遇敌害时能使腹部膨胀。 鱼类等。体长一般为5~28厘米,大多数体长10~20厘米。春季产卵期多向近岸潮流缓慢的内湾及河洄游,产卵后多 在稍深的近海栖息。

红鳍东方鲀亲鱼及受精卵的运输


捕捞或收购的亲鱼,应立即放入帆布桶中暂养,待达到一定数量后,可用车船运回育苗场。若是长 途运输,应在途中充气或换水。密度以8~10千克/米为宜。因红鳍东方鲀较凶猛,加上捕捞过程 中受惊吓、不适应环境等,很易引起相互撕咬,从而受伤。

在捕捞或收购到性腺已发育到第5期的亲鱼时,卵子已经分离,经长途运输,因对环境条件的不 适,很可能会在途中引起流产。因此,可在现场进行人工采卵、授精,再将受精卵运回育苗场孵化。应用干净的海水淘洗受精卵3~4次,将多余精液洗净,然后装入已准备好的尼龙袋中,经充氧后封口。具体操作为:每个尼龙袋装干净海水1/3,充氧2/3,然后将尼龙袋装入塑料泡沫箱中封好,用车、船等交通工具运输。途中应防止温度变化过大。

翻车鲀


中文名称翻车鲀

拉丁名称Mola mola (Linnaeu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翻车鲀科

拉丁科名Molidae

中文属名翻车鲀属

拉丁属名Mol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及黄海。

形态特征
体高而侧扁,亚圆形,体长为体高的1.5倍左右。头短而圆钝。口小,前位,上下颌各具1喙状齿板,无中央缝。无尾柄,无尾鳍。体表粗糙,具粒状突起,无骨板,背鳍与臀鳍高大,位于体后部,背鳍和臀鳍鳍条后延,在体后端相连,形成一舵鳍,边缘波曲,具12-13鳍条支持,其中8-9已骨化,基部有退化的小棘带。中部第八至第十二鳍条后端各具一小骨板,脊椎骨17。

生活习性
栖息于各热带、亚热带海洋,单独或成对游泳,个体较活泼,常跃出水面,行动迟缓,侧卧水面。摄食海藻、软体动物、小鱼、水母及浮游甲壳类等。

海(洋)生。

繁殖习性
怀卵量极多,可达3亿粒,是鱼类中怀卵量最多的。

马鲹


中文名称马鲹


拉丁名称Caranx hippos (Linnaeu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鲹科

拉丁科名Carangidae

中文属名裸胸鲹属

拉丁属名Caranx Lacepede,180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热海域,我国多数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高,脂眼睑稍发达,上颌齿呈带状排列,外行齿扩大,下颌齿1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齿。胸部侧面和腹面均被鳞,或仅胸部腹面无鳞,棱鳞存在于侧线直线部的全部。第2背鳍与臀鳍无丝状延长鳍条。第2背鳍22鳍条,臀鳍18鳍条,侧线上棱鳞30。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或后方。

生活习性
海水鱼。

棘皮鲀


中文名称棘皮鲀


拉丁名称Chaetodermis pencilligerus (Cuvi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鳞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Balistoidei

中文科名革鲀科

拉丁科名Aluteridae

中文属名棘皮鲀属

拉丁属名Chaetoderm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的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等热带海区;我国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域。台风过后常成群出现在台湾东南及南端海区。

形态特征
体呈高菱形,侧扁而高,口小,端位。体侧各鳞的鳞棘基部愈合成片状或多叶状,顶端有几枚小棘。头部鳞片细密,体侧鳞片粗而稀,体后部的鳞片排成纵列,头部、体躯以至尾部有许多皮膜状突起,皮膜的末端多分支。第一背鳍起点在眼中部后方,第二背鳍及臀鳍前部不高起。腹鳍棘能活动,尾鳍长,圆形。

生活习性
暖水性海水。

横纹东方鲀


中文名称横纹东方鲀

拉丁名称Fugu oblongus (Bloc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鲀科

拉丁科名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东方鲀属

拉丁属名Fugu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西太平洋,我国产于黄渤海、东海、南海。

形态特征
体亚圆筒形,尾部稍侧,头宽而圆。鼻也小,每侧2个,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上下颌骨与牙齿愈合成4个喙状齿板。体侧下方有1纵行皮褶。体肯小刺或光滑无刺。背鳍1个,12-18鳍条,前方2-6鳍条不分支,臀鳍与背鳍同形,9-16鳍条,前方1-6鳍条不分支。胸鳍宽短,尾鳍圆形或截形,有时稍凹入,中筛骨宽短,额骨向外侧扩展,后部较宽,前端伸越前额骨前侧,后匙骨细棒状。脊椎骨19-25,鳔卵圆形或椭圆形,具气囊。

生活习性
生于不低于10℃海域。主食虾、蟹、贝类及幼鱼等,不进行长距离洄游,冬季水温下降,鱼群即游向深水区。

繁殖习性
产狼季节多在春夏,产卵的适温在13-19℃,卵为沉性卵。

东方鲀


中文名称东方鲀

拉丁名称Fugu spp.

英文名称Oriental puffer

异名河豚(江、浙),艇巴(鲁、辽),蜡头(冀),街鱼(闽),鸡枪(鄂)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鲀科

拉丁科名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东方鲀属

拉丁属名Fugu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以黄、渤海种类最多,其次是东海,南海最少。

形态特征
东方鲀体粗短,呈亚圆筒形。头及吻圆钝,上下颌各具两个牙板。鼻孔两个,鼻瓣呈亚圆突起。全体或光滑无鳞或具刺鳞。背鳍1个,无鳍棘;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圆形或截形或新月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东方鲀属鱼类虽是近海和河口区栖息者,通常不进行长距离的洄游,仅在不同生活阶段为寻求适宜的生活条件进行较短距离的洄游。东方鲀属的大部分种类通常栖息在不低于10℃的水域中,因此,当冬季近海水温下降,鱼群即游向深水区;春季产卵时,产卵的适温为13-19℃。索饵期它们栖息于12-15℃水温的海域,除温度条件外,还和底质及食饵对象的分布关系密切,通常要求有砂泥、砂砾及贝壳的底质,这种底质是和食饵对象的分布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东方鲀属鱼类所嗜食的底栖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棘皮动物都栖息在这些底质的海区。

东方鲀属鱼类基本上有大小两种不同类型。属于大、中型者有红鳍东方鲀、紫色东方鲀、假晴东方鲀、黄鳍东方鲀、菊花东方鲀等,其他如铅点东方鲀、弓斑东方鲀、网纹东方鲀、星点东方鲀、虫纹东方鲀等都属于中、小型个体一。最大的红鳍东方鲀体长可达700毫米,质量为10千克,通常体长都在300-450毫米,质量1.5-3.5千克。中小型的铅点东方鲀、虫纹东方鲀等的一般体长都在90-180毫米,质量40-350克。

东方鲀性成熟早,如大型的红鳍东方鲀,2龄性成熟,此时体长为320毫米,质量1.5千克,怀卵量约30万粒。怀卵量随鱼体的增长而增加,大型个体的怀卵量可超过200万粒。中、小型种类,如虫纹东方鲀、星点东方鲀、铅点东方鲀等,其年龄尚未进行研究,产卵群体的体长通常为90-230毫米,以150-180毫米者占优势,质量45-420克,以160-280克者占优势,怀卵量为13万-29万粒,小型东方鲀属鱼类中以弓斑东方鲀的繁殖力最大,通常怀卵量为14万-30万粒,一尾1000克的亲鱼,怀卵量可达120万粒。东方鲀属鱼类产粘性卵,卵圆球形,多油球,卵径视种类不同而变动于0.25(弓斑东方鲀)-1.5毫米(红鳍东方鲀)之间,几乎所有种类都属一次排卵类型。卵的孵化时间较长,约需150-225℃积温。

东方鲀属鱼类的摄食门类甚广,主要是以底栖生物为食。食物对象有软体动物中的乌贼、偏顶蛤,节肢动物中的虾蛄、蟹类和虾类,环节动物中的沙蚕,棘皮动物中的海毛里求斯、蛇尾等,同时也摄食许多小型鱼类,如天竺鲷、鯷、鰕虎鱼等。东方鲀属鱼类生性凶猛,贪食,经常发现其自相残食。

保护措施
为使资源合理利用,与日本、南朝鲜共同商讨繁殖保护方案,初步考虑在繁殖期间,对几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红鳍东方屯、假睛东方屯等实行短期禁捕, 在其他时间可实行定额捕捞,70年代以来日本红鳍东方屯人工增殖工作已成功, 三五年内若措施得当,年产量可望达万吨左右。
经济价值
肉味鲜美,但河屯有毒,毒素大部分积聚集在卵巢、肝脏、鱼皮、肠和精巢中,鱼肉中通常无毒。虫纹、星点东方
开发利用
通常都用钓钩进行专业捕捞,也是底拖网的兼捕对旬, 沿岸定置渔具也经常能捕到一定的数量。东方屯肉味美可供食用,还可作药作。
资源现状
目前东方屯年产量有下降的趋势,我国资源在50-60年代较为丰富,60年代中期后由于日本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到黄、东海捕捞大大增加,南朝鲜也加强了捕捞强度,日本1974年在黄、东海年产量高达万吨,近几年产量为2000吨左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07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斜带髭鲷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