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带髭鲷

中文名称斜带髭鲷


拉丁名称Hapalogenys nitens Richardson,1844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石鲈科

拉丁科名Pomadasyidae

中文属名髭鲷属

拉丁属名Hapalogen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主要产于南日本、中国南海。

生活习性
肉食性,主要摄食甲壳类、鱼类。

经济价值
可食用鱼。

相关阅读

横带髭鲷


[学名]: Hapalogenys mucronatus
[资源名称]: 横带髭鲷
[外文名]: Belted beard grunt、Sweetlip
[别名]: 海猴子
 
[形态特征]:
 
背鳍I,XI-14~17;臀鳍Ⅲ-9~10;胸鳍17;腹鳍I-5;尾鳍19,侧线鳞44~48。 体呈椭圆形,高而侧扁;体长为体高1.8~2倍,为头长2.5~2.7倍;体背面较窄,腹面钝圆;尾柄短而侧扁,其长与高约相等。头中等大,由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前坡度甚陡,颜面约呈55度角;头腹面较宽而平直,头长为吻长3.7~3.8倍(斜长2.6~3.3倍),为眼径2.9~3.1倍。吻钝尖,其长约与眼径相等。眼中等大,侧上位,距吻端与距鳃孔上角相等。眼间隔微凸。鼻孔每侧2个,椭圆形,前鼻孔大于后鼻孔,周围有瓣膜,后缘瓣膜高呈三角形。口前位而低,稍斜,两颌等长,两颌牙细小呈带状,外行牙较大,犁骨、腭骨及舌上牙。颊部密生小髭,颏孔3对,最后一对长裂缝状。鳃孔大,前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鳃盖骨后缘有一小的扁平棘。假鳃明显。鳃盖条7。鳃耙6~8+12~14,钝短,最长鳃耙为眼径1/3~1/4。 体被细栉鳞,栉状齿强。头部除吻端、两颌及额部外皆被鳞。上颌骨有鳞。背鳍、臀鳍基部有鳞鞘。侧綫完全,位高,与背缘平行。 背鳍具11鳍棘,14~17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仅在基部相连,中间形成一深凹陷;背鳍鳍棘强大,在起点处有一向前倒棘,以第三鳍棘为最长,向后渐次缩短,鳍条部边缘圆形,其基底长为鳍棘部基底的1/2。臀鳍小,其起点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同形,具3鳍棘,9~10鳍条,以第二鳍棘最强大。胸鳍小,末端圆形。腹鳍稍长于胸鳍,起点在胸鳍基底下方,其末端接近肛门。尾鳍圆形。 体背部灰褐色,腹部较淡。体侧有4条黑色横带:分别在吻端、眼部、背鳍前倒棘下背鳍第4~5鳍棘下、背鳍最末三鳍棘下、背鳍鳍条部及尾柄上各有一横带。背鳍和臀鳍棘间膜黑色。背鳍、臀鳍、尾鳍淡黄色,有深黑色边缘。胸鳍浅黄色。腹鳍灰褐色。 幽门盲囊3个。腹腔膜黑色。
 
 
[原产国家]:菲律宾、中国、日本和朝鲜  [原产地区]:菲律宾,中国南海、东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 分布于菲律宾,中国南海、东海及黄渤海,朝鲜,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半咸水  
[生活习性]:
我国沿海均产之,渔期有春、夏两季。

斜鳞鲷


中文名称斜鳞鲷

拉丁名称Pinjalo pinjalo (Bleeker)

英文名称Pinjalo snapp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笛鲷科

拉丁科名Lutjanidae

中文属名斜鳞鲷属

拉丁属名Pinjalo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

形态特征
体被小栉鳞,体侧鳞片排列呈斜行,均由前下方斜向后上方。背鳍及臀鳍鳍条基部被细鳞。吻钝。口小。两颌牙细小,上颌2行、下颌1行。犁骨及腭骨具绒毛齿带。前鳃盖骨后缘具微细锯齿,无凹刻。背鳍、臀鳍及尾鳍边缘黑色。

生活习性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泥沙质海底。全长可达500毫米。拖网、钓钩捕获。海(水)生。

斜带钩鳞鲀


[学名]: Balistapus rectangulus
[资源名称]: 斜带钩鳞鲀
[外文名]: Patchy triger fish、Wedge-tail triggerfish
[别名]: 矩形锉鳞鲀Rhinecanthus rectangulus (Bloch Schneider, 1801)、斜带皮剥鲀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高。尾柄较细圆,略侧扁。头、体全被骨板状中等大的棱形鳞片。眼前方、鼻孔下方无纵凹沟。上下颌均有具凹缺的楔状齿。鳃孔后方有数枚骨板状大鳞;第一背鳍的第3棘甚小,藏在背缘的凹沟内。 体背部褐色,腹部白色;有一黑带从眼睛越过鳃裂到胸鳍基部,再向后偏折变宽至肛门及臀鳍基的前半部,此黑带上缘有金色线,金色线在体中央分叉延伸至第二背鳍基中央;眼间隔有一宽蓝带,上有三条细黑线;尾柄有三角形黑斑,前缘镶金线。第一背鳍色深,第二背鳍、臀鳍与胸鳍白色;尾鳍深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到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我国产于南海及台湾沿海。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浅礁区或,一般被发现于水深50公尺内的水域,领域性强。主要以藻类、碎屑、海胆、甲壳类等小型甲壳类、海绵、蠕虫、软件动物、卵及小鱼等为食。 为热带珊瑚丛中较常见的暖水性种类,生活水层在20米以内,体长一般200~300mm,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四带笛鲷


中文名称四带笛鲷


拉丁名称Lutjanus kasmira (Forskal)

英文名称Blue banded snapp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笛鲷科

拉丁科名Lutjanidae

中文属名笛鲷属

拉丁属名Lutjan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诸岛海区和东海南部。

形态特征
体被中大栉鳞。吻钝尖。上颌前端具2小犬牙,下颌具1行尖牙。犁骨和腭骨具绒毛齿。前鳃盖骨后缘具1深凹刻,与间鳃盖骨结节相嵌合。体侧具4条蓝色纵带。幼鱼在背鳍鳍条下方具1黑斑,随生长消失。

生活习性
海(水)生。暖水性鱼类。常见于热带珊瑚礁海域。围网、钓钩捕获。全长达300毫米。

斜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


[学名]: Epinephelus coioides (Hamilton, 1822)
[资源名称]: 斜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
[外文名]: Fah-paan,Esturygrouper,Chairomaruhata,Ha moor,Chi hou
[别名]: 青斑、石斑鱼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行,侧扁而粗状。头大于体高。吻短而钝。口大,下颌突出,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前缘具2较大圆锥齿及1能向后倒伏的齿丛,犁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体被细栉鳞。侧线完全。尾鳍圆形。还有。。。(其他资料:身体延长,在头和身体的背部呈棕褐色,腹部底纹呈白色;无数橙褐色或是红褐色的小点分布于头、身体和鳍条的中部;身体上有5大不规则的、间断的、向腹部分叉的黑斑;第一个黑斑在前背鳍棘的下方,最后的黑斑在尾柄上;2个黑斑在中鳃盖,而另外的1~2个在次鳃盖和中鳃盖的边接处。当暴露于空气中时橙色的点变为褐色,而在防腐剂中则变得模糊。)
 
[原产国家]: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北太平洋西部和东南亚地区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北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48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北太平洋西部和东南亚地区 (Randall Heemstra,1991)。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为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多栖息于岩礁海区,摄食鱼、虾类。(常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但在河口、离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发现。)  ( 斜带石斑鱼常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但在河口、离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发现。主要的繁殖期在3月至6月。雌鱼全长25-30厘米时成熟(2或3年龄鱼),而性转化常发生于55-75厘米体长。生殖力在1尾35厘米的鱼估计为85万粒,而62厘米的鱼约为290万粒。)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07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青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