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体舌鰨

中文名称窄体舌鰨

拉丁名称Cynoglossus gracilis

英文名称Narrow tonguesole

异名鞋底鱼、舌鰨、比目鱼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舌鳎科

拉丁科名Cynoglossidae

中文属名舌鰨属

拉丁属名Cynogless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东海、黄海及渤海等海域。产卵季节在4月份,雌鱼性成熟最小个体的体长为19.6厘米,质量为27克。

在我国沿海河口咸淡水区和中下游中还有另一种舌鰨三线舌鰨(C. trigrammus)。它与窄体舌鰨极为相似。主要区别为:口角达下眼中央或稍后下方;头和体的左侧有数个不规则褐斑。其生活习性和分布,也均与窄体舌鰨相同。

形态特征
体窄长而扁薄,形似舌。头短小,头长稍大于头高。吻较长,吻端钝圆。口小,口裂呈弓形,口角达下眼后缘下方或稍后方。有眼一侧两颌无齿;无眼一侧两颌具绒毛状细齿,齿呈带状排列。眼甚小,两眼相距甚近,皆在体之左侧。前鳃盖后缘不游离;鳃孔窄,左右鳃膜愈合,不与峡部相连;鳃耙退化。肛门偏,位于无眼一侧。体两侧鳞均细小,有眼一侧的鳞稍大于无眼一侧的鳞。有眼一侧具侧线3条;无眼一侧无侧线。背鳍与臀鳍的基部均很长,鳍条数目极多,均为不分枝鳍条,并分别与尾鳍相连。背鳍始于吻端的上方;臀鳍始于鳃孔下方。无胸鳍。有眼一侧腹鳍与臀鳍相连;无眼一侧无腹鳍。尾鳍尖形。有眼一侧为灰褐色,无眼一侧为白色;有眼一侧的颜色能随生活环境的底质颜色而变化。

生活习性
分布于我国沿海及各通海江河河口咸淡水区,也进入江河中下游,为河口地区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营底栖生活,有洄游习性。对水域环境中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江河口咸淡水中较常见,有时也到淡水中生活。体长在13厘米以下的幼鱼单纯以甲壳动物为食,成鱼则为杂食性,以螺、蚌、小虾、小蚬为主食,其次为鱼卵及植物腐屑。

相关阅读

叉舌鱼


中文名称叉舌鱼

拉丁名称Kraemeria samoensis Steindachn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柯氏鱼科

拉丁科名Kraemeriidae

拉丁属名Kraemer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延长,一般裸露无鳞,下颌甚突出,颏部膨大,舌端叉形,背鳍鳍棘部和鳍条部相连。4-6弱鳍棘13-18鳍条,臀鳍1鳍棘11-14鳍条,左右腹鳍分离或相连,但不愈合成吸盘状,1鳍棘5鳍条,椎骨26-30。

生活习性
栖息在沙底浅水内,许多种类都埋身于沙内,只露出头部。

热带海(洋)生。

窄额带鱼


[学名]: Pseudoxymetopon siensis
[资源名称]: 窄额带鱼
[外文名]: Tvrantfish、Crested hairtail

[形态特征]:
 
背鳍142~148,胸鳍11。鳃耙4~5+9~10。 全长为体高18.5~22.2倍,为头长9.6~11.3倍。头长为体高1.65~2.1倍,为吻长2.5~2.9倍,为眼径5.4~6.4倍。 体颇延长,侧扁,呈带状,背缘和腹缘几近平行,肛门部稍宽大,尾向后渐细,鞭状。头窄,较短,很侧扁,侧视弧形;额骨自上颌后端直至眼中部上方形成一扁薄高锐突起。吻尖突,中长,长约为眼径2.1~2.4倍。眼中大,中侧位,在头的前半部。鼻孔每侧一个,较大,裂缝状,具一小鼻瓣,位于眼前方。口大,斜裂,口裂始于眼中部的水平线上,下颌突出。上颌骨伸达鼻孔垂直线下方,前部为眶前骨遮盖。牙强大,侧扁而尖,先端不具倒钩,上颌前端具大犬牙4~6个,两侧各有小牙8~10个,下颌前端具犬牙一对,口闭时外露,两侧各有牙10~12个,较上颌侧牙为大。腭骨、犁骨及舌上均无牙。舌尖长,游离,大部为下颌骨内侧皮膜遮盖。鳃孔宽大。鳃盖骨后缘钝尖。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细短,排列稀疏。肛门位于体中部的前方。鳞退化。侧线低平,在胸鳍上方略向下斜,不显著弯曲,沿体中部伸达尾端。 背鳍基底长,起点在前鳃盖骨上方,沿背缘伸达尾端,具142~148鳍棘,最长鳍棘约等于体高2/3。臀鳍退化,呈一鳞片状突起,起点在背鳍第四十九至五十鳍棘下方,无小刺露出皮外。胸鳍短小,下侧位,基底平横,鳍条朝向上方。腹鳍退化,具一对鳞片状突起,起点在背鳍第十二至十三鳍条下方。尾鳍消失,尾呈鞭状。体腔较小,腹膜灰白色。胃大,长囊状,伸达体腔后2/3处。幽门盲囊细长,指状,12个。肠细长,直管状。无鳔。 体银白色,背部两侧具不规则黑色斑块,尾端黑色。口腔灰色。背鳍鳍膜密具黑色小点。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浙江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安达曼群岛、红海、马六甲海峡。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一般栖息于50~70米水深的泥质海底。摄食鱼类、虾类、头足类幼体、等足类。卵浮性,有油球。全长一般为500~700毫米。

头纹窄额鲀


中文名称头纹窄额鲀


拉丁名称Torquigener hypselogeneion (Bleek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鲀科

拉丁科名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窄额鲀属

拉丁属名Torquigener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海岸至中太平洋。

形态特征
体稍长形,头胸部很粗圆。具上下两条侧线,眼眶上方的额骨甚窄,小于中筛骨中背部宽的2倍。眼仅背方连生,额骨后缘有一短突起与翼耳骨相接,中筛骨背面突出在侧筛骨前方,体背腹有小刺,口前位,第一至第三鳃弓的角鳍骨上均有2行鳃耙。

生活习性
海(水)生。

舌鰕虎鱼


[学名]: Glossogobius giuris
[资源名称]: 舌鰕虎鱼 
[形态特征]:
  背鳍VlI-9;臀鳍1-8;胸鳍17;腹鳍Ⅰ-5;纵列鳞30;横列鳞9~10。 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略侧扁,体长为体高5.5~6.2倍,为头长3.15~3.5倍。头较尖,平扁,头长为吻长3.1~3.3倍,为眼径6.1~6.9倍。吻尖突,大于眼径,吻长为眼径2~2.4倍。眼小,上侧位,位于头的前牛部;眼间隔狭而稍凹,约为眼径1/3~1/2,眼上缘及后缘具一半环形纵行突起。鼻孔2个,甚小,前鼻孔具一小管;后鼻孔圆形。口端位,斜裂,下颌突出,上领骨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或稍后。唇薄,口腔白色。上下颌牙多行,细尖,内行牙稍扩大;下颌外行常有数牙扩大;犁骨、腭骨均无牙。舌前端游离,分叉。颊部约具2纵行粘液沟。鳃孔大,侧位,峡部狭窄,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耙短小。 体被中大栉鳞。头部除鳃盖上方部分及眼后项部被鳞外,余均无鳞。胸部及腹部被圆鳞。背鳍2个;第一背鳍短小,具6鳍棘,平放时鳍端几达第二背鳍;第二背鳍基底较长,与臀鳍同形,具1鳍棘,9鳍条。臀鳍起点与第二背鳍起点相对,具1鳍棘,8鳍条。胸鳍尖形,约等于吻后头长。左右腹鳍愈合,吸盘状,较胸鳍略短。尾鳍圆形。 体腔中大,腹膜灰黑色。肝大,单叶,占体腔的大部,位于体腔前半部的腹面。肠胃区分不明显。肠粗短,直管状。无幽门盲囊。无鳔。 体灰褐色,背部深暗,隐具5~6个褐色横斑。体侧中部具4~5个较大暗斑。眼后及背鳍前方无黑斑。第一背鳍灰褐色,后端具一黑色圆斑。背鳍、胸鳍、尾鳍及臀鳍均具暗色斑纹,腹鳍灰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中国福建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东部,印度,锡兰,缅甸,马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太平洋南部各岛屿,中国南海、东海,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浅海及江河口咸淡水区域,也进入淡水。食小鱼虾、甲壳动物等。在同类中体型较大。分布于东海、南海及台湾各河口。

西施舌幼虫培育


(1)幼虫的换水、投饵等管理同扇贝育苗相似。

(2)投附着基:附着基为0.15~0.60mm的细砂,在个体大小在208189~225209m时投放。细砂要求洗涮、消毒处理。

(3)幼虫生长:在适宜的条件下,幼虫只需要经过11~13天的培育,即可变态为稚贝,而转入底栖生活。初期稚贝的贝壳均为无色透明,棒状足极为发达,出水管早形成,体长达到0.5mm之后,入水管也已形成,体长达到1mm左右时,贝壳呈现显著的淡紫红色,开始分泌足丝作临时性附着稚贝。体长在1mm以下的稚贝,对附着生活还没有强烈的要求。当体长在1~2mm的稚贝,才开始转入稳定的附着生活。

鲫舌形绦虫病


疾病名称舌形绦虫病

为害对象 鲫、鲤、鳙、鲢、大银鱼等、草鱼也偶有发生
疾病概述
本病过去主要发生在湖泊、水库的鱼类中。近年来,随着养殖渔业的发展,不仅在大水面养殖中,而且在池塘养殖中也有发生,主要为害鲫、鲤、鳙、鲢、大银鱼等,草鱼也偶有发生。

病原 为舌状绦虫(Ligula sp.)和双线绦虫(Digramma sp.)的裂头蚴。虫体肉质肥厚,白色带状,俗称面条虫。长度从数厘米到数米。无头节和体节的区分,舌状绦虫的背腹面中线有一条凹形纵槽,每节节片1套生殖器官,双线线虫背腹面各有两条纵槽,腹面中间还有1条中线,每节节片2套生殖器。

症状
病鱼体瘦,但腹部膨大,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能力,侧游或腹部向上,浮于水面,游动无力。剖开包腹,可见体腔内充塞白色带状虫体,虫数较少时,虫体肥厚且长,虫数多时,则较细长。鱼内脏萎缩,严重时,肝、肾等破损,分散在虫体之中,肠道细如线状。

发病规律
舌形绦虫的终末宿主是鸥鸟,第一中间宿主是细镖水溞,第二中间宿主是鱼类。因此,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养殖地区上空的鸥鸟密度与水体中镖水溞丰度密切相关。由于鸥鸟系候鸟,因此,此病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发生,通常湖、河、水库上空鸥鸟比较密集,故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池塘养鱼开始了规模化进程,因此,也常出现此病,尤其是人们保护鸟类的认识提高后,此病更呈上升趋势,无明显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
本病尚无治疗方法,池塘预防可根据鸥鸟出现周期,在池中泼洒晶体敌百虫(0.3毫克/升),杀灭水中水溞,截断此虫生活史环节。洒药后,应增加入工饵料投喂,以免影响鱼生长。

马舌鲽


中文名称马舌鲽


拉丁名称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 (Walbaum)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鲽科

拉丁科名Pleuronectidae

中文属名马舌鲽属

拉丁属名Reinhardt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北大西洋欧洲和美洲沿岸,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不甚侧扁,上眼超过头背中线,眼间隔宽。口较大,头长为上颌骨2.2-2.4倍,上颌齿2行,下颌齿1行,齿尖而不平扁,背鳍始于眼后部的背上方或后方,体两侧均被小圆鳞,不易脱落,左右侧侧线同样发达,略呈直线状,椎骨62。体长为体高的2.8-3.5倍,为头长的3.4-4.0倍,背鳍92-102,臀鳍71-76。

生活习性
食鱼类、甲壳类等。海(洋)生。

繁殖习性
9岁以后性成熟。

高体鮈


中文名称高体鮈

拉丁名称Gobio soldatovi Berg

英文名称Pacific gude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鮈属

拉丁属名Gobio Cuvier,181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辽河水系,及内蒙古。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侧线鳞37-40,鳃耙3-4,下咽齿二行,25-52(35-53)。

头长为体长的22.6%-28.5%,体高为体长的22.6%-25.5%,尾柄长为体长的20.4%-24.5%,尾柄高为体长的9.3%-10.3%,吻长为头长的30.5%-35.6%,眼径为头长的21.6%-23.7%。

体长侧扁,前躯高,尾柄低。头长大于体高。吻钝,口下位,呈弧形。唇薄。口角须一对,后延至眼球正中下方,长度于眼径相仿。鳃耙不明显,下咽齿内行呈钩状。胸部裸露无鳞。

背鳍无硬刺,胸鳍较大。胸鳍、腹鳍和臀鳍末端较圆,尾鳍叶尖。肛门近于臀鳍起点。

腹腔膜白色。鳔二室,后室长为前室的一点五倍。

背部黑色,体侧较浅,有一条灰黑色纹带,头部有二条黑纹,在体背侧上有许多不规律的小黑点。背鳍和尾鳍布有小黑点,形成条状。其它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高体鮈栖居于湖泊,体长4.6厘米性成熟。怀卵量1 500-5 300粒。产卵于砂砾底质的场所,以底栖动物为食。

淡水生。

细体鮈


[学名]: Gobio tenuicorpus Mori
[资源名称]: 细体鮈
[外文名]: Amur whitefin gudeon,slender gudeon
[别名]: 船钉子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7,胸鳍条Ⅰ-13,腹鳍条Ⅰ-7,臀鳍条Ⅲ-6。侧线鳞43~45,侧线上鳞5,侧线下鳞4。鳃耙5~6。下咽齿2行,齿式25-52(35-53)。 体长为体高的5.3~6.6(5.8)倍,为头长的3.9~4.4(4.2)倍,为尾柄长的4.7~5.5(5.0)倍。头长为吻长的2.1~2.5(2.3)倍,为眼径的3.8~5.0(4.6)倍,为眼距的3.8~4.8(4.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3~2.8(2.5)倍。 体背部灰黑色,分布许多小斑点;腹部灰白,体侧中轴有8~11个斑点,背部正中有6~7个黑斑。背、尾鳍上有许多小斑点。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华北、东北  
[气候带]:温带,寒温带
[地理分布]: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水域。河北的滦河中也有分布。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栖息江河,是鮈属中最大的喜流水种类。在2+龄时性成熟。

林蛙的舌杯虫病


【病原】由舌杯虫侵入蝌蚪的鳃和皮肤而导致本病。

【症状】本病多发生于蝌蚪放养密度高、水质条件差和管理不善的池子。舌杯虫多寄生于蝌蚪的尾部,严重时遍及全身,肉眼可见体表长满与水霉感染相似症状的毛状物,但用显微镜检查时可见许多杯状的虫体,杯口朝外一张一合,杯基部插入蝌蚪表皮。可迅速地遍布蝌蚪全一身,并在2-3天内即由个别得病蝌蚪传遍全池。患病蝌蚪行动缓慢,呼吸困难,停食,以至死亡.

【流行病学】本病流行于7-8月,传播快,来势凶猛,可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适时分池放养,保持合理养殖密度,保持水质清洁卫生;发现病情后,即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 毫克/升浓度全池泼洒,疗效极好;用5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药浴30分钟,或50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药浴20分钟,或用 3%食盐水浸泡蝌蚪15-20分钟,可起到很好的效果;用0.7毫克汗卜硫酸铜全池泼洒,12小时后,有 70%舌杯虫失去附着力而掉入水中,24小时后治愈率可达95%以上。此外,在放养蝌蚪前I周对蝌蚪池用石灰水、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对防止本病的发生非常有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06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