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水温回升,警惕鮰鱼肠套叠!


在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已经历二十余年,鮰鱼养殖行情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回望近几年,2014至2016年在常规淡水品种价格低迷时期,鮰鱼市场还能维持较好行情,因而刺激更多养户选择该品种,短短两年时间我国鮰鱼养殖总量翻了一番,成为众多养殖户追捧的品种,到目前已发展到我国大部分省市,其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和广东等地区均有大面积养殖集中区域。但是,2016年美国颁布相关政策法规,对鮰鱼的养殖、加工、出口、监管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出口量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库区、河流网箱大量拆除,成鱼在短期内涌入市场,多种因素最终导致2017年鮰鱼价格一度崩盘,全年持续处于低迷时期。据行业内分析,经过去年鮰鱼市场行情低迷时期,现有存塘鱼少、苗种少等原因,再加上我国国内消费市场正逐渐得到开发,内消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2018叉尾鮰养殖市场行情将逐渐回暖。

病害危害有多大

但目前,随着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密度、养殖量逐渐加大,养殖环境的恶化,导致鮰鱼年年受到不同病害的困扰,特别是每年过冬之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随着水温的回升,环境中大量的病原也开始大量的繁殖生长,鮰鱼经过一个冬季养殖,其抵抗力急剧下降,容易暴发疾病.其中斑点叉尾鮰套肠症渐渐成为了危害鮰鱼养殖最严重的病害。

去年!四川、华中、河南和华东等斑点叉尾鮰主养区的鮰鱼疫情又纷纷告急,四川、华中、华东、河南等斑点叉尾鮰主养区无一幸免。

四川地区最早发病,死亡率在30-50%,多数养殖户在发病期间一直使用不同水产抗微生物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且均未控制,甚至个别养殖户一个月的治疗费已达万余元。河南中牟养殖斑点叉尾鮰水面占总水面约20%,2017年4月初发现该病,发病率占整个中牟地区鮰鱼养殖的40%。走访调查的十个塘口,其死亡率在10-35%,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江苏大丰地区,2017年4月起开始爆发了一种以腹水、肠炎、套肠等为典型症状的流行性传染病。该病流行范围极广,部分区域养殖塘口发病率甚至高达100%;而且发病快,死亡率高,高峰期日均损鱼量可达3000-4000斤,部分塘口甚至高达10000斤/天。湖北天门、洪湖等地区2017年4月中上旬就开始发病,截止5月初,整体发病率在60-80%,其死亡率也高达30%左右,其中苗种、成鮰无一幸免,经济损失惨重。该病具有发病急,发病率、死亡率高,传播快等特点,很容易造成大批斑点叉尾鮰死亡,养殖户采用常规的防治方法基本无效,让养殖户苦不堪言。

发病原因需清楚

根据多年市场跟踪、研究发现:该病害(“肠套叠”综合征)普遍发生在斑点叉尾鮰过冬后三月至五月,此时各地天气普遍较差,阴雨绵绵,昼夜温差大,水质不稳定,容易诱发鮰鱼的应激;再加上开春过后,经过越冬的鮰鱼体质相对较弱,肠道功能低下,多数养户为了尽快让斑点叉尾鮰达到上市规格,投喂量的盲目加大,对肠道短时间内营养物质的消化负担增加过快,最后造成叉尾鮰肠道功能的紊乱,蠕动异常;另外,过冬后体质的虚弱,水霉感染形成的创口,导致斑点叉尾鮰对病原易感性进一步增强,这些因素与环境剧烈变化造成的应激叠加,最终诱发了叉尾鮰套肠综合症。可以说气候、环境的改变、鱼体免疫能力的降低,越冬后肠道功能低下,养殖环境应激、真菌感染、继发性细菌性的感染等,都与导致该病害的发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有效防治两关键

通威公司一直遵循的疾病防治理念是“以防为主、快诊早治、合理用药”,所以对于此类病害的防治重点还是应该在预防上。因此,在了解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综合征发病原因后,免疫增强、抗应激、抗感染是预防、治疗鮰鱼该病的关键。其次,过冬之后的早春,如何快速、有效地恢复斑点叉尾鮰体质、增强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是提高斑点叉尾鮰成活率的关键。

解决方案要总结

早在2011年,由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斑点叉尾鮰重大细菌性疾病病原学、致病机理与防治研究”项目,就曾集成一整套斑点叉尾鮰套肠症综合防治技术,并陆续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水产学会第三届范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殊荣,这可以说是通威肽给力技术的摇篮。
2017年,通过多年的连续攻关、产品设计与市场临床应用,最终开发出一种功能性动保产品—肽给力,该产品注重改善鱼体肠道肝脏健康,增强鱼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可让斑点叉尾鮰养殖远离疾病、远离抗生素,养出绿色、健康的高品质斑点叉尾鮰,极大保障了食品安全。

(1)开春之后需要及时进行底质、水质改良,避免天气不稳,上下水层交换后造成底部有害物质的上翻对鮰鱼带来的应激危害。

(2)随着气温回升,鮰鱼免疫机能和肠道技能虚弱,选择通威优质、营养均衡的斑点叉尾鮰专用饲料,应逐步、缓慢恢复缓投喂量,切记盲目加料,以免造成肠道负荷过重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

(3)开春之后的体质恢复和肠道保健:建议使用肽给力配合通威其它动保产品使用,有助于鱼的体质、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鮰鱼抗应激、抗感染能力。

产品使用须得当

预防:冬末春初(2月以后),水温回升,每月两次,每次7天,使用“通威肽给力”2.5kg/万斤鱼.天,集中性投喂,无需拌喂;

已发病:做到及时、准确诊断,使用“通威肽给力”5kg/万斤鱼.天,持续使用,疫情控制后应用量减半,再巩固7天。

需要给大家提醒的是,斑点叉尾鮰“套肠病”发病高峰期到来前,越早应用,效果越好。

案例回顾

案例一

免疫增强,越冬保健为养殖保驾护航

四川乐山宋老板,往年4月病害均造成严重损失,从该养户了解到:“2014年还未使用该技术时,4月上旬至中旬发病死亡达2万多斤,其死亡率高达90%;2015年3月底至4月初发病死亡20%,由于发病时间较早,在死亡20%后该产品才到位紧急开始使用,使用后死亡得到明显控制,即使有少量死鱼,用常规药物都能很好的控制”。

该养殖户介于2015年病害爆发的情况,从2015年年底就按防治方案进行越冬免疫增强,次年2月底水温回升后进行再次使用该防治方案及相关产品,2016年未发现因套肠症死亡的情况。该户还讲道:“我们这边附近大约有1000亩养殖叉尾鮰,估计有60户左右,周围使用竞争厂家的养殖户仍旧发病严重,我知道上半年,有3户其它厂家的客户因套肠、溃疡发病导致全军覆没,而提前按方案做好预防的公司客户没有一个发病的。”

案例二

科技为营销提供保障,差异化技术产品更是危机处理的重要手段

2016年4月,华中地区某一大型斑点叉尾鮰养殖基地,该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及时应用,有效的控制了鱼的死亡:4月17日开始应用后,从用前的每天2000斤死亡量,次日死亡量明显得到控制:第二天(4月18日)200多斤,第三天(4月19日)仅有50多尾死亡。该方案及相关产品的及时应,为死鱼给公司造成的危机事件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该事件的成功处理也加快了技术方案与产品在华中的全面推广。

案例三

海北公司某鮰鱼养殖塘口,面积350亩,今年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于5月初经历第一波损鱼高峰期后开始下降,但于5月12日又开始反弹,于5月14日开始投喂“鮰肠健”(期间并未投喂任何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三天后损鱼得到控制并开始呈下降趋势,塘口损鱼情况具体见下图: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8031410190411.png>

案例四

海丰农场某塘口,面积50亩,今年年初一直很稳定,未发生大的损鱼情况。5月6日开始发病并出现零星死鱼,至5月16日损鱼数量已猛增至3000尾/天。发病期间曾使用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均无任何效果。5月16日该塘口开始投喂通威肽给力相关技术产品,并配合使用碘制剂消毒剂进行塘口消毒,“通威活菌底改王”进行改底。5月18日损鱼数量已降至1000尾/天,塘口损鱼情况具体见下图: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8031410190877.png>

相关推荐

四五月份鮰鱼保苗技术方案—通海口鮰鱼养殖高手访谈


1.2015年鮰鱼养殖行情介绍

近几年由于受限出口的影响,国内鮰鱼养殖市场严重受挫,鮰鱼总结:从水质检测指标上看,大部分优质鮰鱼苗客户池塘水质指标:氨氮0.27mg/L左右;亚硝酸盐无,下午4点PH为8.26左右;显微镜镜检藻相比较丰富;透明度大于500px。

虽然通海口镇鮰鱼苗客户4-5月份没有出现大规模发病现象,但调研过程中仍有少部分客户出现了大量死鱼。对造成大量死亡的原因进行了调研,结果如表3:
总结:通海口大部分死鱼严重的养殖户进行了杀虫、消毒操作,这些用户发现鱼吃食不好或开始零星死鱼后,会选择车轮虫专杀药物,对水质破坏大,结果加大鱼的应激反应,导致本来体质就不好的鮰鱼苗死亡严重。成活率高的养殖户在遇到鱼吃食不欢或零星死鱼时,会选择调水来改善鱼吃食,即使杀虫也会选择比较温和的药物(对水质破坏小),且杀虫后及时解毒,减小杀虫药对鱼体伤害。

4.4-5月份海大保苗技术方案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天门海大技术服务团队提炼出4-5月份针对鮰鱼的保苗技术方案:

水质调节:以稳定水质为主,进入3月份,温度稍回升,进行肥水操作,打好基础,4月份肥水,2次/月,7-10天少量补肥一次,防止脱肥;
晴天:使用海联科3101+藻源素+3302肥水;
阴雨天:使用海联科3105+3300肥水;
注:7-10天,少量追肥一次,防止脱肥;

投喂:由于水温没有达到要求,投喂量不能太高,坚持内服,恢复体质:
投饵率控制1.5%左右,2-3餐/天;
坚持内服海联科3103+3505,恢复体质,内服5天,停5天;

杀虫、消毒操作:进入4月份,温度升高,寄生虫、细菌开始大量繁殖,注意虫、菌预防操作;

杀虫:选择连续晴天中午杀虫,杀虫应选择对水质破坏小的杀虫药,杀虫前两天开启增氧机,促进虫卵孵化;
杀虫后:杀虫后24小时,使用海联科二氧化氯进行消毒,第三天使用海联科3201+3502全池泼洒,解毒,抗应激;风险管控:4-5月份,鮰鱼苗存塘量大,天气不稳定,倒藻导致浮头或泛池风险大,夜间早开增氧机,备好海联科3201、3502。

水产养殖是高风险的行业,高度依赖技术,必须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有效控制养殖风险。针对鮰鱼养殖,海大技术团队总结出4-5月份鮰鱼保苗技术方案,为广大鮰鱼养户保驾护航。


鮰鱼爱德华氏菌病


疾病名称爱德华氏菌病

为害对象 鮰鱼
疾病概述 初期病鱼胸鳍侧有3-5毫米直径的损伤,外部如针状并深入至肌肉,

病原 为迟钝爱德华氏菌。

症状 初期病鱼胸鳍侧有3-5毫米直径的损伤,外部如针状并深入至肌肉,成鱼损伤的肌肉内有恶臭的气体,在10-15天内损伤面逐渐扩大,病菌频繁入侵病鱼血液或感染肾脏,死亡的病鱼明显与肾脏、肝功能衰竭有关,发病后期难于治疗.

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发生在7-10月、水温30℃以上时,体重450克

防治方法 一般采用外用、内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外用药用2毫克/升的土霉素泼洒;内服药可选用名特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常用的磺胺类、抗生素中的任何一种做成药饵投喂,磺胺类每天每千克鱼用药200毫克,抗生素每天每千克鱼用药40-50毫克,连喂5天。在制作药饵时,添加维生素C可增强治疗效果,用量为150-300毫克/千克饵料。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09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