鮰类肠败血症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本材料由农业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整理,供防治工作中参考。具体措施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指导下实施。
一、临床症状
患病初期,病鱼胸鳍侧有直径为3-5毫米的损伤,外部如针状的创伤,并深入到肌肉。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挂于水中,有时呈痉挛式螺旋游动,继而死亡。因鮰鱼规格和个体免疫力等差异,鮰类肠败血症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表现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形式。
1.急性型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病鱼停止摄食,游动缓慢,离群独游,或头朝上悬挂水中;患病鮰鱼体表出现褪色斑,腹部肿胀,眼球突出,鳃丝发白,有淤血,鳃盖、腹部、下颌和鳍条基部充血,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腹腔有带血腹水,肝脏有淤血斑,脾、肾呈紫黑色,肠壁严重充血,肠道充气或者充满黄色黏液,有时还伴随有套肠出现。
2.慢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头穿孔”,鮰爱德华菌通过鼻根的嗅觉囊,到达脑部,在脑部形成肉芽肿性炎症。病鱼精神萎靡,有时呈痉挛式的螺旋状游动,头部两眼之间有个空洞性的病灶,严重时可直接看到脑组织。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改善养殖环境,保持水温稳定,避免剧烈操作,投喂优质饲料等可预防鮰类肠败血症发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增强鮰鱼对鮰类肠败血症的抵抗力。在发病期间适当减少饲料投喂也能明显降低鮰类肠败血症的发病率。在鮰类肠败血症发病温度的窗口期(22℃-28℃)尽量避免用硫酸铜去抑制藻类和杀寄生虫,因为硫酸铜可能导致鮰鱼体内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于已发病池塘,应及时清塘,去淤泥。存活斑点叉尾鮰隔离养殖,病鱼、死鱼等应作深埋处理。
2.在疾病流行季节,在饲料中添加天然植物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鱼腥草等,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将植物药物粉碎至60-80目,按照每千克鱼体0.5-0.8克的剂量称取药物,开水浸泡20-30分钟后,拌饲料投喂。
3.免疫预防效果显著。在投放鱼苗或鱼种前,使用灭活疫苗浸泡或口服免疫预防鮰类肠败血症效果显著。
(二)治疗方法
1.内服抗生素药物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时(任选一种即可),每千克鱼体重0.1克,拌饲料投喂,连服3-4天即可;
2.内服氟苯尼考时,每千克鱼体重0.05克,拌饲料投喂,连喂3-4天即可;使用抗生素时,注意要交叉用药或进行耐药性检测指导用药。
3.在发病期间,全池泼洒稳定性二氧化氯(0.3mg/L)或强氯精(0.4mg/L)或漂白粉(1.0mg/L)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关知识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病因及临床症状 母牛产后败血症治疗


母牛产后败血症主要是由于分娩过程中或者产后感染某些病原菌,且其侵入血液,或者由于饲养管理存在明显缺陷,或者发生某种强烈应激而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从而快速发展成症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母牛只要发生该病,大部分都容易被动淘汰,给饲养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伤。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母牛产后败血症的病因及临床症状和母牛产后败血症治疗。

1、病因分析

母牛产后败血症一般是由于分娩过程中或者产后生殖器官发生明显变化,如生产或者手术取出胎儿时可能损伤软产道以及子宫;产后子宫颈明显开张,恶露滞留在子宫内以及发生胎衣不下;产后外阴发生外翻或者过于松弛,接触不卫生的尾根部、牛床、圈舍,以及周围环境恶劣等,从而感染多种致病微生物,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且形成有利于其大量繁殖的条件,进而引起发病。

2、临床症状

产后败血症通常在母牛产后1~3天发生,病程往往呈急性经过。病牛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43℃,呈现稽留热,持续寒颤,呼吸浅且快,能够达到60次/min左右,心率加快,能够达到100次/min左右。精神萎靡,反应淡漠,眼结膜充血,往往卧地不起,持续发出呻吟,磨牙,停止泌乳,子宫没有彻底复旧,往往滞留有胎衣以及散发恶臭味的褐色分泌物。检查阴道时,发现黏膜干燥,有渗出物或者纤维蛋白膜覆盖在子宫颈口或者伤口处。临死时,病牛体温降低,呼吸缓慢,心率微弱。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会发展成脓血症,主要是由于致病菌经由细菌栓子或者感染的血栓侵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各个器官和组织内,从而形成转移性脓肿。转移性脓肿呈粟粒到拳头大小不等,能够存在于机体的各个器官。病灶周围发生明显水肿,严重疼痛,肉芽组织发生肿胀、坏死、分解,且明显发绀,表面存在较多稀薄的脓汁,并散发恶臭味。此时病牛精神萎靡,停止采食,但增加饮水,大量流汗,脉搏弱频,呼吸加速,体温升高可超过40℃,呈稽留热、间歇热或者弛张热型,体温降低时会出现明显的出汗现象,处于高烧不退阶段,由于全身症状严重恶化通常会导致死亡。

3、治疗措施

西药治疗。如果病牛产后排出胎衣,可对直肠进行按压,尽可能促使子宫内渗出物及早排出。向病牛子宫内投入400万IU土霉素注射剂以及适量的盐水,每天1次。静脉注射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复方氯化钙注射液、3000mL5%葡萄糖氯化钙注射液、50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750mL甲硝唑注射液、lg环丙沙星注射液、25支400万IU青霉素钠注射剂、50mL维生素C注射液,经过6~8h再进行1次静脉注射。当病牛脱水症状消失后,要停止使用复方氯化钙注射液,直到体温降低到39℃以下,之后每天进行1次静脉注射,直至体温下降到正常水平,并改为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连续使用2~3天。

中药治疗。主要以解毒、清热、凉血、泻火、祛瘀生新为治疗原则,常使用生化汤加减,即取25g甘草、45g桃仁、35g川芎、40g当归、30g炮姜。为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减去炮姜,再添加80g蒲公英、60g连翘、60g败酱草、120g金银花、160g石膏、60g红藤;为凉血,可添加60g郁金、40g白茅根;为促使子宫内恶露尽快排出,可添加60g艾叶、100g益母草;为去瘀生新,看添加40g姜黄、60g生地、60g赤芍、45g五灵脂;为理肺热,可添加60g桑白皮、60g杏仁、60g贝母、40g知母、60g黄芩;为补气健脾和胃摄血,可添加25g陈皮、80g黄芪、60g石斛、60g阿胶、60g白术、60g山药、60g党参、45g厚朴等。

在病牛治疗时,最好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病情仔细观察,根据病情发展的轻重适时更换中西药物,并采取辨证论治以及对症治疗。病牛采取中西药物治疗时,用药量要比普通病牛有所增加,并确保充足补液,保持酸碱平衡,补充适量的钾。

4、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牛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如需引种必须慎重,并经过严格检疫。母牛适宜采取以封闭式管理为主的饲养模式,禁止牛与其他动物混在一起饲养,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并不断完善。采取有效的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其对牛舍的危害下降到最低水平。此外,要定期对饲料中的营养水平进行评估,确保满足机体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同时要保证供给充足的饮水,促使机体抵抗能力增强,从而有效预防细菌感染。

产后护理。母牛分娩后,可饮用0.5kg麸皮水、1kg红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母牛体质尽快恢复,加速子宫收缩,胎衣及时排除。母牛分娩后1周内,必须加强护理,经常观察,并分别在每天上午、下午都进行1次体温检查。如果发现母牛存在异常情况,如精神不振,呼吸加速,排出粪便稀薄等,要立即进行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母牛分娩后6一8h如果发生胎衣不下,要立即肌肉注射100万IU催产素,促使子宫明显收缩,从而及时将胎衣排除。如果母牛体温有所升高或者出现发炎症状,要立即注射较大剂量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等,防止病情加重。

母牛产后败血症治疗

产后败血症是由局部炎症感染扩散而继发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进入血液并产生毒素导致。此病在奶牛生产尤其是散养户养殖中经常发生.发病主要原因由奶牛难产时助产不当引起。

1、发病原因及病原体

1.1病因。母牛产后败血症通常是由难产、胎儿腐败或助产不当,软产道受到创伤和感染而发生:也可由某些疾病感染引起。如严重的子宫炎、子宫颈炎、阴道阴门炎、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复旧延迟以及严重的脓性坏死性乳房炎等。

1.2病原体。本病的病原菌,通过对发病母牛的监测.通常是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而且在临床上常为混合感染。

1.3发病机制。由于母牛分娩时发生的创伤及生殖道黏膜淋巴管的破裂.同时分娩后母牛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细菌易侵入机体进入血液并产生毒素,导致临床上奶牛发生产后败血症病。

2、临床症状

母牛产后败血症多呈亚急性病例,发病后如能得到及时治疗。一般均可痊愈。急性病例如果延误治疗,病牛可在发病后2―4天内死亡。发病初期.奶牛体温突然上升至40~41℃,触诊四肢末端及两耳有冷感;病牛精神极度沉郁,常卧下,呻吟,头颈弯于一侧,呈半昏迷状态;反射迟钝,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但喜欢饮水;同时产奶量骤减,2~3天后完全停止泌乳;眼结膜充血,且微带黄色,病的后期结膜发绀,有时可见小出血点;脉搏微弱,每分钟可达90120次;呼吸加快;临近死亡时,体温急剧下降,且常发生痉挛。整个病程中出现稽留热为败血症的一种特征性症状。同时,患病牛往往有腹膜炎的症状.腹壁收缩,触诊敏感。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牛常出现腹泻,粪中带血,且有腥臭味,N0.72007有时则发生便秘;由于脱水,眼球凹陷,表现高度衰弱。另外,病牛阴道内还有少量带有恶臭的污红色或褐色液体流出,内含组织碎片。阴道检查时,母牛表现疼痛不安,黏膜干燥肿胀,呈污红色。如果见有创伤.其表面多覆盖一层灰黄色分泌物或薄膜。直肠检查可发现子宫复旧延迟.子宫壁厚而弛缓。

3、治疗原则和措施

产后败血症是局部炎症感染扩散而继发的严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病程发展急剧,所以治疗必须及时彻底。

3.1彻底处理病灶。对生殖道的病灶,可按子宫内膜炎治疗或处理.但绝对禁止冲洗子宫,并尽量减少对子宫和阴道的刺激.以免炎症扩散,加剧病情。为促进子宫内聚集的渗出物的迅速排出,可使用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等。

3.2应用抗菌素控制感染。为消灭侵入体内的病原菌.要及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有条件的可进行药敏试验。抗生素的用量要比常规剂量稍大一些,并连续使用,直至体温降至正常2~3天后为止。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可选择先锋霉素、青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鱼腥草注射液等。

3.3强心补液,增强机体抵抗力。为促进血液中有毒物质排出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组织脱水.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补液时添加5%碳酸氢钠溶液及维生素C.同时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B。另外,可根据病情酌情应用强心剂、子宫收缩剂等。

3.4静脉注射钙制剂。钙剂对改善血液渗透性,促进微循环.增进心脏活动有一定的作用。一般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溶液150~200毫升或10%葡萄糖酸钙溶液500―800毫升。由于钙剂对心脏作用强烈,注射必须尽量缓慢,否则可引起休克或心跳骤然停止而死亡。对病情严重、心脏极度衰歇的病牛应避免使用。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肠道败血症防治技术



肠道败血症是对斑点叉尾鮰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

1、病原与流行情况:病原体为鲶爱德华菌。对鱼种的影响最大,感染死亡率达50%以上,近年来其影响面有扩大之势。病原菌在水体中存活的时间很短,但在池底淤泥中存活的时间很长,可存活4个多月,一旦水温适宜就立即生长繁殖,感染池鱼,造成鱼死亡,危害性很大。

2、症状:病鱼周身体表散布着出血淤斑或细孔状白点,口周及鳍基部出血,腹部红肿,眼球外突,鳃丝苍白。主要危害鱼苗阶段或更大一些的个体,往往头部溃烂成洞,或在头盖骨顶部有隆起。头尾旋转做环状游动,头上浮、尾下沉,无活力,活动失常,且不久即死亡。

3、防治方法:①放养前彻底清塘,每立方米水体用2~3克高锰酸钾全池泼洒。鱼种下池之前,用1%~3%食盐溶液浸浴至浮头,然后入池。②食料中添加土霉素,每100千克饲料添加180克土霉素制成药饵饲喂,治疗7~10天。③亲鱼按每千克体重注射55毫克土霉素。


蝌蚪暴发性出血败血症


疾病名称暴发性出血败血症

为害对象 牛蛙蝌蚪
疾病概述 腹部有明显的红色出血点,尾部及肛门周围的出血现象更为明显

病原 目前尚不清楚,初步认为是细菌,但详细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症状 患病蝌蚪腹部有明显的红色出血点,尾部及肛门周围的出血现象更为明显。严重者体表出现几近透明的溃疡斑,眼球突出、充血,时有烂尾现象,鳃因失血而呈灰白色,腹部膨胀,腹水严重,肝、肠明显充血。死亡前有在水面打转的现象。

发病规律 发病时间为5-9月,流行水温为20℃以上。蝌蚪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天,严重者在1周内可使整个蛙场的蝌蚪全部死尽。

防治方法
由于该病呈暴发性流行,病程短,目前尚无显著疗效的治疗药物,因此要减少该病的损失应以预防为主。

(1)蝌蚪放养前,用50-10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3-5毫克/升的强氯精全池遍洒,进行彻底清池。

(2)各养殖池的进、排水应独立分开,工具在用前用后要消毒;蝌蚪入池前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分钟。

(3)合理密养,定期换水,保持蝌蚪池水质和饵料卫生,每月用生石灰15-20毫克/升全池遍洒消毒1-2次。

(4)定期用适量的先锋霉素或磺胺甲基异噁唑(SMZ)拌入蝌蚪饵料中投喂,有预防效果。

(5)发病后,捞起蝌蚪,按1万尾蝌蚪用6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和5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加入10千克水中制成混合液浸泡蝌蚪30分钟;或用2-3毫克/升的高锰酸钾和冰乙酸混合剂全池遍洒;或用0.5毫克/升的优氯净全池遍洒。

甲鱼出血性败血症的建议防治方案



一、病因
该病原较复杂,包括细菌性病原与病毒性病原。细菌性病原有嗜水性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肠杆菌(Esherichiacoli)、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pp.)、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vulgaris)等,病毒病原分类地位尚不明了。初步认为,病毒病原为原发性感染,细菌性病原为继发性感染。投喂不新鲜的饲料、饲料营养成分单一、养殖环境恶劣或发生剧烈变化,或从外地引入带病的亲、幼甲鱼,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二、症状
病甲鱼体完好无损伤,底板大部分呈乳白色,偶尔个别布满血丝;有些雄性生殖器外露。内部器官表现出两种类型:①充血型。胃、肠充血,呈深红色或暗紫色,肠内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肠道无食、糜烂、坏死;脾深红色、肿大;肝灰黑色或青灰色,有的点状充血,糜烂,胆囊肿大;生殖器官严重充血,卵巢呈暗紫色出血状。②失血型。大部分内脏器官均失血,发白,偶尔在肝、心、肺之间可见一个暗紫色的血凝块。病甲鱼在濒死前主要有两种表现:①浮于水面,不下沉水底,显得焦躁不安;②夜晚静伏于食台或岸边,极易捕捉,捕捉后给予刺激,表现出很强的活动力,病甲鱼一般在4~8小时内即死亡。
三、流行及危害
该病主要危害成甲鱼、亲甲鱼和100~200克的幼甲鱼,发病率为43.2%,死亡率为44.5%,严重时可导致全池覆灭。流行季节是5~7月,6月为发病高峰月份,25℃~30℃是发病高峰期,气温与水温的波动可加速该病的进程。
四、诊断方法
目前仅能通过症状并结合流行季节与外界条件进行判断,提前服药消毒。
五、预防方案
1)严格检疫:如幼苗是外购的,需注意入池前的消毒及水质的管理,应使用病毒阻断消毒剂,如新威特或养净安进行防范。
2)饲料:从幼甲阶段,就需使用强化肝机能的保肝宁及增进免疫的免疫王等产品,并注意饵料的鲜活度及多维、矿物质的均匀。
六、治疗方案
发病池使用病毒阻断消毒剂新威特,并彻底检查病死甲鱼,忌大量换水,措施如下:
1)每当发病季节来临(高温期)前于饲料中加入福必富,每千克饲料5克,每半个月一次,每次2~3天。
2)上述服药同时使用新威特每周2次。
3)死亡率上升时,内服清可利每千克饲料10克,欧来诺每千克饲料添加10克,福必富每千克饲料5克,连续服用5天,并使用新威特1~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5天。
注:以上方式对控制病情的发展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供广大业界朋友参考。

鲟鱼养殖技术之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方法



1、症状:鲟鱼发病后,吃食急剧下降,摄食量从发病前的每千克鱼摄食22g下降到8~10g(干重)。体外检查,病鱼腹部、嘴四周、眼睛、硬鳞基部出血,个别病鱼尾柄硬鳞基部有突出体外的充血泡;肛门红肿:鳃颜色较淡,呈花斑状。剖检腹腔内有淡红色混浊腹水;肝肿大呈土黄色,剖面有肉眼可见的油珠,个别病鱼肝有灰白色点状弥散坏死病灶;肠膜、脂肪组织、生殖腺及腹壁有出血斑点;肠内多无食物,肠壁及中肠以后部位螺旋瓣充血,后肠充满泡沫状粘液物质。

2、病因:对鲟鱼养殖条件认识不足,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低所造成。如水源较差,不能经常换水,且经常更换饲料等,导致鲟鱼生长缓慢,体质差,以至抗病力下降而染病。

3、防治方法:由于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和鱼的感染都比较严重,采取换水消毒和内服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换水消毒无论病情严重与否,均先用“克暴灵”全池泼洒消毒,剂量为水深1m每亩用药25mg,同时消毒蓄水池,然后排水、注水。24小时后全场所有水体用0.1mg/L呋喃唑酮消毒。3日后再消毒1次。②内服治疗每100kg鱼每天用恩诺沙星20g拌饵,分4次投喂,6天为1个疗程。


甲鱼养殖技术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方法



鳖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温气单胞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及迟缓爱德华氏菌野生型、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鳖全身充血、出血,各器官组织都发生严重病变的败血症。由于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故又称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自稚鳖至亲鳖均受害,因此很多单位都在进行研究,病名也就较多,有甲鱼红脖子病、鳖嗜水气单胞菌病、鳖赤斑病、甲鱼出血性败血症、幼鳖爱德华氏菌败血症、中华鳖红底板病、中华鳖溶血性腹水病等。
(一)病原
主要是嗜温气单胞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等)。
林禹等(1995)报道,幼鳖的败血症由迟缓爱德华氏菌野生型引起,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氧化酶、乙酰甲基甲醇试验阴性,不发酵甘露醇、乳糖;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生硫化氢;在DHL琼脂上菌落透明,中央有黑心,直径0.5-1毫米。
蔡完其等(1997)报道,引起鳖败血症的病原是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动力,无芽孢,有荚膜,产生淡黄色脂溶性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在0/F葡萄糖培养基上能氧化分解葡萄糖,但不产酸;阿拉伯糖、纤维二糖、海藻糖、乳糖、蔗糖及水杨苷不产酸;麦芽糖产酸;水解七叶苷,不水解淀粉;液化明胶;乙醇阴性。
叶巧真等(2000)报道,从患白底板病鳖分离到的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温和气单胞菌,及从患红底板病鳖分离到的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美人鱼弧菌分别腹腔注射、或灌胃,或肌肉注射,均出现以败血症为主的红底板,而无白底板症状。
(二)流行情况
带菌的水、动物、饲料和工具是主要的传染源。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株可引起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等多种动物的全身性败血症或局部感染,常致动物大量死亡。对鳖来说,自刚出壳的幼鳖直至成鳖都可感染而患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其是越冬后天气转暖及热天,常引起病鳖大批死亡。
(三)症状
疾病早期,鳖的食欲减退,反应迟钝,腹甲轻度充血。疾病后期,鳖完全停止进食,常爬上岸,钻入泥沙中,见人也不逃避;颈部充血、肿胀;腹甲及四肢均严重充血,甚至出血、溃烂;口腔、舌尖、鼻腔充血,严重时口鼻流血水;有的眼睛失明,全身肿胀。解剖可见,食管、胃、肠的黏膜明显充血、出血、肝脏、肾脏、脾脏肿大,有充血、出血以及坏死病灶;后期鳖贫血,肝色变淡呈花斑状。有的在腹腔内积有腹水。病鳖的症状表现为多样性,有些超急性感染的病鳖,在濒临死亡时,肉眼仍看不出体表有明显症状。这是由于侵入的病原菌数量多、毒力强、鳖体的抵抗力差等原因引起。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如果是由嗜温气单胞菌(也称运动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可以采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研制建立的致病性嗜温气单胞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他们运用选择培养基(TSA或RS培养基)、生化反应及免疫学方法,直接将分离菌株鉴定到致病性嗜温气单胞菌。因嗜温气单胞菌的菌株很多,其中有不少菌株是不致病的,因此,如仅作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还不等于已找到病原菌。
(五)预防措施
l.养鳖场地、水体、工具、食台都要进行清扫、消毒。池底需先清除过多淤泥。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3.培育优良、健壮的鳖种。
4.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泼洒多福可乐、玉垒菌等,保持环境优良、稳定,将鳖养得健壮。
5.注射灭活菌苗及基因工程疫苗进行预防。
(l)杨臣(1990)报道,每只甲鱼肌肉注射1毫升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含湿菌86毫克),14天后产生免疫力,用20倍半致死菌量攻毒,100%得到保护(对照组全部发病死亡),免疫期9个月,灭活菌苗在4℃保存,至少3个月效力不减。现场使用,保护率达98%。
(2)沈锦王等(2000)报道,将从患肠道出血性败血症、疖疮病、红脖子红底斑病及腐皮病的鳖上分离到的4株温和气单胞菌,在3.5%福尔马林溶液中24小时全部灭活,每分钟6000转离心30分钟,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次,加氢氧化铝胶,制成总含菌量为6×109/毫升的四价菌苗,每只体重100-150克的鳖,于鳖后肢肌肉注射0.5毫升疫苗,1个月后,再分别用4株菌以5倍半致死量(9×l06个菌/毫升)攻击,免疫保护率为100%,对4株菌均有保护作用。同时开展鳖生产性免疫预防试验,饲养4个多月、7个月、8个月三组试验,鳖成活率有较大提高,免疫池鳖发病死亡率平均下降50%。
(3)李春枝等(2000)报道,针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自行研制的基因工程疫苗,体重300-400克的鳖,每只鳖在后肢基腋肌肉注射疫苗0.3毫升,隔60天、150天后,每只鳖肌注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5.08×109进行攻毒试验,保护率均为100%。体重135克的鳖每只注射0.2毫升基因工程疫苗,分别饲养190天和216天,存活率分别比对照组葛12.1%和19.2%。但基因工程疫苗对已发病的鳖没有治疗作用。
(六)治疗方法
(1)外泼消毒药,泼2-3次,每次间隔1-2天。
(2)同时内服药饲,每千克饲料中加治鳖灵l号6-10拌匀,后投喂,连喂5天,或在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可在饲料中加入一些粉碎的新鲜动物的肝脏,以提高诱食效果;如能再添加些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则疗效更好。
(3)病情较重的鳖往往食欲很差,甚至拒食,对于这样的鳖应采取强迫用药的办法治疗。做法是在病鳖的后腿基部肌肉活腹腔注射治鳖灵2号针剂。注射量是每千克鳖注射3毫升。如在3天内尚未治愈,可以再注射1次。在体表溃烂和充血、出血处,可以用治鳖灵1号涂抹。经过注射和涂药的病鳖可在已消过毒的地方进行暂时隔离饲养,以便随时观察和再次用药。
(4)疾病治愈后2天,应全池泼1次生石灰,将水调成弱碱性;再隔2天,泼多福可乐和玉垒菌,同时继续做好防病工作。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疾病名称细菌性败血症

为害对象 主要危害苗种、成鱼也可患病
疾病概述 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独游,在水面作圆形游动,有时头向下做旋转或翻滚运动

病原 与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病原相似。主要病原菌有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弧菌。

症状 病鱼体表充血、出血(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以下颌、胸鳍基部、腹部(常表现为两侧充血呈桃红色)和尾柄最明显。剥去皮肤可见肌肉也有出血现象。鳃丝颜色变淡、粘液增多。病鱼腹部略肿胀,肛门红肿。剖开腹腔,可见腹腔内充满暗红色腹水,肝、脾、肾等实质器官肿大、充血、出血、颜色变淡,肝脏浊白,肾脏暗红。部分病鱼的肠道。脂肪组织及性腺也表现为充血、出血。病鱼消化道内无食物,胃内偶尔可见气泡,胃和肠中常有粘液栓。

发病规律 流行于4-10月,尤以7-8月为甚。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改善池塘底质、调节池水PH值。

(2)合理放养,加强饲养管理。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每月用20毫克/升浓度的生石灰全池遍洒1-2次,调整池水pH值使保持在6.8-7.8。

(3)苗种放养、运输、拉网时尽量避免损伤鱼体,放养时用1%-3%食盐水浸洗鱼体15-20分钟。

(4)药物防治,参照大口鲶出血病进行。

甲鱼养殖常见病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又叫红脖子病、红底斑病。
1.病原: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及迟缓爱德华氏菌野生型等革兰氏阴性杆菌。
2.症状:病鳖的体表及内脏各器官组织充血、出血,口及鼻孔流血水,全身肿胀,有的颈部不能缩入,眼失明,腹腔内有腹水。
3.流行情况:全国养鳖地区均有发生,尤以温室养鳖为严重,自稚鳖至亲鳖均受害,死亡率高。
4.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免疫学诊断。
5.预防措施:进行综合预防。
6.治疗方法:外泼含氯消毒药1~3次,每次间隔1~2天,每千克饲料中加鳖治灵1号6~10克拌匀后投喂,每天投喂2次,连喂5~7天。已失去食欲的重病鳖,可在体表病灶处涂鳖治灵1号,同时在后腿肌肉或腹腔注射鳖治灵2号,每千克鳖注射3毫升并隔离饲养。严重的病鳖在注射3天后尚未痊愈的,可再注射一次。治愈后隔2天洒一次生石灰,将水调成弱碱性。再隔2天泼多福可乐和玉垒菌。

甲鱼养殖之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病原]鳖细菌性败血症又称甲鱼红脖子病、鳖赤斑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初期,甲鱼喜欢爬上靠近水面的岸边,人走进即遁;其腹甲出现点状或线状红晕。中期,病灶处扩大成红斑,流黄水。晚期,鳖反应迟钝,浮在水面或岸边不肯下水;脖子充血、肿胀、发炎,不能正常伸缩,腹甲出现红斑,且逐渐溃烂,舌尖、口、鼻出血,双眼失明。剖解可见,死鳖口腔、食管、胃、肠黏膜有明显的点状、斑块状、弥漫状出血,肝脏肿大,质脆易碎,表面呈土黄色或灰黄色,胆囊内充满脓汁,脾肿大。
[流行情况]细菌性败血症在我国各养鳖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雌性成鳖及亲鳖,死亡率一般在20%~30%,雄性成鳖也有发生,幼鳖则很少发生。该病一般发生在冬眠苏醒时。
[防治方法]预防
1.放鳖前,每立方米水体泼洒3千克生石灰;或泼洒漂白粉,使池水呈0.15毫克/千克,彻底清塘。
2.鳖种下池前用浓度为1%~3%的盐水,或5~10毫克/千克的漂白粉精,或10~30毫克/千克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
3.活饵料洗净后用5%盐水浸洗5分钟,或用浓度为20毫克/千克的痢特灵浸泡15分钟。食场定期泼洒漂白粉进行消毒。
4.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次浓度为0.4毫克/千克的三氯异氰脲酸,并内服下列治疗药“治鳖灵1号”或“治鳖灵2号”3天,药量减半。
治疗
1.每隔1~2天,全池遍洒浓度为0.3~0.5毫克/千克的三氯异氰脲酸,共洒1~3次。
2.每100千克鳖用15克“治鳖灵1号”,或20克土霉素,或20克青霉素拌饵投喂,每天投喂2次,连喂5~7天。
3.按每千克20万国际单位的剂量肌注链霉素后,放入浓度为0.75%的土霉素水溶液中浸洗30分钟;或腹腔注射同样剂量后,放入浓度为0.003%的呋喃唑酮溶液中浸洗40分钟,治愈率达96%~100%。
4.失去食欲的重病鳖,在体表病灶处涂“治鳖灵1号”,同时后退肌肉或腹腔注射“治鳖灵2号”。

高温天要加强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技术



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的一些养殖区域,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发病率高达30%,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近日,笔者走访顺德区伦教镇的某渔药店时,遇到当地的养殖户梁老板带着斑点叉尾鮰养殖池的水质到该药店进行检测。梁老板告诉笔者,他养殖叉尾鮰已经有十几年了,发现细菌性败血症是养殖过程中很常见,并且较难治疗的疾病。特别是当前季节,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质易恶化,更易引起该病的发生,所以要时刻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于是他在发现鱼不吃食时立即带上水质来检测。不出意料,经药店的工作人员检测后,发现池水的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如果不立即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解救,很容易引起叉尾鮰发病。

因此,针对当前广东省气温、水温偏高,天气闷热、多变,时有暴雨,容易引发鱼类发生重大病害的情况,本文介绍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的基础知识和防治方法,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1、了解疾病流行情况很重要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叉尾鮰爱德华氏菌等致病菌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水温20℃以上的4~9月份,以水温25℃以上的6~7月份最严重。该病发生在高温季节时,多为急症,发病快、来势猛、死亡率高。病情持续2~3天即成为暴发性病害,造成鮰鱼大批死亡。

2、掌握疾病症状对诊断疾病有帮助

发病初期,病鱼数量少,体色略暗黑,离群独游。多数病鮰鱼体表无明显症状。少部分病鱼有轻微烂鳃,鳃丝有淤血,呈暗红色;肝、肾脏轻微肿胀,胆汁淡绿色或浅黄色。

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病鱼症状逐渐明显:鱼头部出血,眼球出血,向外突出;口腔内上下颌点状出血;鳍条边缘开始溃烂,基部充血;体表黏液增多,体两侧病灶皮肤呈圆斑状灰白色或不规则形状,病灶中央有一小红血点,病灶皮下肌肉组织红肿,严重时溃烂。体内有腹腔积水,呈血红色,胆、肾脏肿大,肝脏多呈灰白色,表,胆汁呈淡红色。

3、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渔药店的技术人员表示,该病主要是由于放养鱼苗前清塘、消毒不彻底;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鮰鱼体表机械性创伤,易继发感染病原菌或是水质管理措施不到位,尤其底层水体溶氧长期不足或不稳定,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等引起。因此,建议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是在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

其次是合理调控水质。定期注、排水,保持水质清爽。科学使用增氧机、化学增氧剂、化学水质改良剂及微生态制剂等,长期保持水体溶氧4.5毫克/升以上,控制水体pH值小于8.5,呈微碱性;控制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超标,如果超标,尽快泼洒一些降解药物进行降解,如亚硝酸盐氮有机降解剂等。

第三是定期施药预防。施药要外泼、内服相结合。在发病高峰期,定期外用漂白粉0.7克/立方米或二氧化氯(二元)0.15~0.20克/立方米或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定期内服微生态制剂、大蒜素、三黄粉、免疫增强剂,或服用诺氟沙星、土霉素等药物。

发现疾病后,要在疾病初期立即采取措施对症治疗,以控制疾病大面积感染。渔药店的技术人员提醒养殖户,如果是由寄生虫寄生引起鮰鱼体表受损,继发感染细菌引发此病,应先彻底杀虫后再杀菌,但因鮰鱼是无鳞鱼,在选用杀虫剂时要谨慎;杀虫后再外用二氧化氯0.25~0.3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灭菌消毒,隔一天一次,连用3~4次,配合使用大苏打(0.75千克/亩)、颗粒增氧剂等撒入池中,沉入池底,改善底层水质。

内服时可用恩诺沙星拌饵投喂,连用5~7天,同时,配合内服中西保肝药剂、高稳Vc、免疫多糖等改善病鱼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病情严重时,可添加氟苯尼考复配鱼药,但用内服药前,需停食1天,并且饲料量减半。

病害治愈后停药5天,然后外泼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降解治疗过程中的残留药物,以恢复鮰鱼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养殖水体生态平衡。

时下,广东地区的温度逐渐升高,天气愈加闷热,养殖户要在水质调节上要做足功课,为鮰鱼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几率。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2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