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背鲫人工繁殖

一、亲鱼培育
高背鲫的亲鱼培育与异育银鲫基本相似。值得提出的是,由于高背鲫成熟产卵期较早,一般在3月就有可能成熟流卵。如果遇到好的天气,加上人工繁殖掌握得好,可能使苗种培育提前二三个星期,为成鱼养殖取得宝贵时间。但是,如果遇上3月上、中旬气温较高,连续几天日晒,就有可能全部流产,如果此时进行人工繁殖,遭遇寒潮侵袭的可能性很大,这无疑是人工繁殖的一大难题。因此,高背鲫的这一特性,既有利又有弊,可谓是利弊并存。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经验,高背鲫的亲鱼培育一定要在水深1.5米以上的池塘中培育,否则,一遇几天日晒,更易流产。

繁殖用的雄鱼兴国红鲤,要在冬季挑选好进行专池培育。

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和孵化
由于高背鲫成熟产卵期较早,一般在3月下旬就能催情产卵。但在湖北等长江流域地区,4月上旬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胚胎发育不利的低温天气,因此高背鲫的人工催产最好是通过控制亲鱼培育池的水深来达到人工诱导产卵的最佳时期。按照笔者多年来的经验,高背鲫的人工催产宜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为好。

高背鲫人工催产药物的配制、注射剂量和注射方法与异育银鲫相同,人工授精与孵化条件也与异育银鲫相同。

相关知识

额尔齐斯河银鲫人工繁殖


当池塘水温上升到14℃以上时,额尔齐斯河银鲫的性腺基本上发育至Ⅳ~Ⅴ期,可着手进行人工繁殖。
(一)产卵池条件
产卵池一般用1亩左右的土池或30~60米2的水泥池。事先必须用生石灰60~70千克/亩,或漂白粉5千克/亩清塘,消除野杂鱼和病虫害。清塘后2~3天注水,注水时用过滤网,以免野杂鱼进入。注水深度0.5~1米。产卵池进、排水要方便。经常保持一定的流水更好,要求溶氧充足,水质良好。

(二)孵化条件
一般采用土池孵化,面积在2~3亩。如水面太小,水质不容易保持。如水面太大,鱼苗拉网困难。孵化池要求事先清塘,进水要过滤,注水深度0.8~1米。

(三)鱼巢
额尔齐斯河银鲫的产卵鱼巢,一般用棕榈皮扎成。产卵巢要事先用20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浸泡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产卵巢在池中的分布,一定要符合鱼类的产卵习性,一般鱼巢应布置在池的四周,淹没在水下20~30厘米,但不要沉在水底,以免污泥附着,水泥产卵池可在池底铺一层棕榈皮,可有效地接收鱼卵。

(四)人工繁殖方法
一般采用药物催产和直接采卵干法授精两种方法。
1.药物催产
目前所采用的鱼类催产药物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鱼类脑垂体(PG)制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以及各种激素的混合剂及其类似物。笔者在试验中选用马来酸地欧酮(DOM)十鲑鱼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和鱼类A型混合催产剂。

选取性腺发育至Ⅳ期末的额尔齐斯河银鲫和西鲤进行催产,以每千克体重 4~7微克的DOM+SGnRH-A剂量注射额尔齐斯河银鲫,西鲤雄鱼剂量减半;催产后约40个小时产卵;以A型混合催产剂(可使鱼类产生促性腺激素)1个国际单位/千克体重注射额尔齐斯河银鲫,西鲤剂量减半,催产后约15小时产卵。

注射方法一般采用腹腔注射,在胸鳍和腹鳍基部内侧向前并和体轴成45o角,穿过肌肉直通腹腔,以不要刺破内脏为原则。

催产后的雌、雄亲鱼比例为1:1放人产卵池,一般每亩放养100~150对亲鱼为宜。

2.干法授精
以1:1.5的性比选取完全性成熟的额尔齐斯河银鲫和西鲤雄鱼(性产物稍经挤压就可从泄殖孔溢出),将亲鱼体表的水滴擦干,同时将雌、雄亲鱼卵于与精液沿腹部向下轻轻挤入塘瓷盆中,并用羽毛及时地搅拌,使其充分的混合接触,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再搅拌,使其授精,然后加人清沏的湖水,轻轻搅动,使卵充分授精并使卵块在水中分离,将其均匀地附着在消毒处理过的鱼巢上,移入孵化池中孵化。以上整个操作过程都要在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进行,以免紫外线杀死鱼卵。

干法授精后收集的鱼卵,可直接脱黏,加入孵化器中孵化,脱黏的方法可以用药物脱黏,也可用泥浆水或滑石粉脱黏。

3.孵化方法
将附有鱼卵的鱼巢,在避光的条件下,轻轻地移入孵化池中孵化。卵巢一般应设置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卵巢在水中的分布要均匀,通常应淹没在水下10~20厘米为宜,这样可避免阳光的直接刺激,也有利于水温的提高。一般每亩放卵20万~25万粒为宜。在孵化过程中,日常管理一定要跟上:
①定期给卵巢消毒,用10~20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泼洒卵巢,一般3~4天消毒1次,消毒时选天气晴朗无风的时候进行;
②保持水位、水质,及时注水;
③定时测量水温,及时观察鱼卵胚胎发育及出膜情况;
④预防鸟害、病虫害发生。

当水温在14~21 ℃时,一般经5~6天孵化,就可完成胚胎发育,孵化出膜。刚孵出的仔鱼不善自由游动,大部分时间附着在卵巢上,此时切不可急于将卵巢移出池外,待幼鱼能够平游,离巢觅食时,再将鱼巢移出。

(五)胚胎发育
额尔齐斯河银鲫的胚胎发育过程和鲫属的其他鱼类基本相似,大致上都要经过受精卵、细胞分裂期、多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胚孔封闭期、视泡期、心跳期、胚体转动期、出膜期等几个时期。表5-3的记录也可大概反映额尔齐斯河银鲫的胚胎发育进程。

表5-3可见,额尔齐斯河银鲫受精卵在16~20.8 ℃,平均18.7℃时,经5天时间,约2244个度时即可完成胚胎发育。

高背鲫苗种培育


一、苗种培育池的准备
高背鲫苗种培育池的准备,也与第七章异育银鲫苗种培育池相同,主要是抓好鱼池消毒和培肥两个重要环节。

二、鱼苗培育
高背鲫鱼苗的下池密度,一般也以每亩30万尾左右为宜。在鱼苗下池数天内,每天早、晚投喂豆浆各1次,每亩每天用黄豆3~4千克,此后依水色浓淡、鱼苗生长快慢而酌情增减。经两个星期左右培育,鱼苗便可长成1.6~2.6厘米的夏花鱼种,可出塘进入大池培育。夏花鱼种一般每亩放养2万~3万尾,经20天左右的强化培育后,可育成6.6厘米以上的鱼种,即可进入成鱼池养成成鱼;也可继续培育作为第二年成鱼养殖的大规格春片鱼种,这样的鱼种一般每千克20尾左右,即每尾体重50克左右。

牙鲆人工繁殖


(一)天然野生亲鱼人工采卵、授精
在刚开始进行牙鲆人工繁殖时,一般只能在产卵季节捕获天然野生亲鱼。由于单从外形上很难辨别雌、雄,所以在起网后发现有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圆而呈红色,如稍挤压腹部会流出水样(卵子)者为雌性;如挤压腹部流出白色的精液为雄性,应立即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有干法授精和湿法授精两种。

1.干法授精
先将雌亲鱼体表上的水和动液擦干,由一个人先将雌亲鱼两手抱起,其中右手托住头部,左手托住尾部,使头向下倾斜,使生殖孔对着盛卵容器(可用脸盆,但要先擦干净);另一个人两手轻轻挤压腹部,使卵流入盛卵容器中。然后将雌鱼放回水中,再将准备好的雄鱼如上述方法挤出精液滴在卵群上。同时用羽毛或玻璃棒轻轻搅匀,然后放置5~10分钟,加入经砂滤的洁净海水,洗去多余的精液和污物(由于牙鲆卵为浮性卵,也可以用80目筛绢过滤洗去多余精液),重复2~3次后除去下沉的死卵后放到孵化槽中孵化。

2.湿法授精
先将洗净的容器放些砂滤洁净的海水,一人抱起雄鱼,另一人用手自后向前挤压雄鱼腹部,使精液流入盛有海水的容器中,然后将雌鱼的卵挤人盛有精液的容器中,用羽毛或玻璃棒搅匀后静置15~20分钟,经几次用洁净的同温海水洗去多余的精液和污物(用80目筛绢过滤)后,除去下沉的死卵,放到孵化槽中孵化。

(二)天然野生亲鱼注射激素人工采卵、授精
对在产卵期捕获腹部虽膨大,但卵尚未完全成熟或是虽处在产卵期,但尚看不出即将产卵的雌亲鱼,为防止性腺退化,可立即催产。可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500~1000国际单位/千克体重或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10~200微克/千克体重,也可两种催产剂混合使用,也可用脑垂体2~3个/千克体重。对雄鱼可用HCG 100~250国际单位/千克体重。注射后一般l~2天即可进行采卵、人工授精。

日本曾对处于产卵期腹部膨大的天然野生亲鱼和达到产卵期但未能看出能马上产卵的养成中的亲鱼注射激素西那浩林(垂体前叶制剂)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500国际单位/千克体重,注射后l~2天可采卵、人工授精。

1.注射方法
采取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一般是在亲鱼胸鳍基部内、外侧进行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雌鱼一般分2次注射。第1次注射全剂量的1/10,经8~12小时后再将其余部分注入,有的个体在第2次注射后几小时即可排卵。雄鱼可1次注射,一般是在雌鱼第2次注射时进行。注射激素后有的个体会自然排卵,但不一定能受精,一般需进行人工授精。

2.人工授精注意事项
(1)人工授精操作时不宜在阳光直射下进行。
(2)对受精后卵子不宜过分震荡,以免发生卵膜破裂或出 现不正常的卵裂。
(3)在人工授精前最好先检查精子的活力(挤出1~2滴精液再滴上几滴清洁的海水,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活动情况。另外检查卵的质量(好卵呈透明球状,彼此分离,浮性、无白浊卵径为0.9毫米左右)后再进行人工授精。

由于野生亲鱼人工挤卵的方法往往受资源量、成熟度、时间、地点等多种因素限制,而且随机性很大。人工挤卵时从每尾亲鱼采的卵量少,能获得的优质卵也较少,同时其受精率也很低,一般多在0%~50%,所以很难有计划稳定进行苗种生产。现在多用以下方法来获得受精卵。

(三)经驯养的天然野生亲鱼和人工繁殖的苗种培养成的亲鱼进行自然产卵
当年从海上捕获的天然野生亲鱼,经驯养(全年都在陆上水地饲养,一般至少饲养1年以上),经过度夏和越冬能存活下来的一般都能在第二年春季的产卵季节自然产卵、受精。而由人工培育的苗种在陆上水池经2~3年培育性成熟后,在产卵季节也都能自然产卵、受精。而且通过控制水温和光照时间强化营养等措施,还可以使之有计划提早自然产卵,满足生产苗种要求。

亲鱼的自然产卵是在亲鱼培育产卵池中进行,在产卵期间亲鱼培育产卵油采取溢流排水。亲鱼自然产出的卵受精后漂浮于水面,在溢流排水的同时,池水连同上浮的卵被旋流到池中央,由中央排水管导人集卵池(槽)。集卵槽内放置60~80目筛绢网制成的网箱,面积略小于集卵槽,高略高于集卵槽。根据亲鱼的产卵情况和集卵网箱中卵的数量,每天定时收集集卵网箱中的受精卵。需要注意的是:流入集卵网箱中的水流不宜过大,否则由于受精卵长时间在集卵网箱中被水冲击、搅动,易造成卵膜破裂。所以一般每天早晨7时左右收集1次,或是在傍晚再收集1次。

收集方法是用80目筛绢网捞取集卵网箱中上浮的卵,然后放人水槽中,再用15~20目的窗纱网滤去亲鱼粪便等杂质,将受精卵放到孵化槽中孵化。另外也可采取将集卵网箱稍稍提起浓缩后将受精卵连同水舀入水桶中,用窗纱网滤去杂质后,将受精卵放到孵化槽中孵化。

如果没有专门亲鱼产卵池,不能用溢流法来收集受精卵时,可用虹吸法。将虹吸管(一般为6.7~10厘米橡胶管),将其一端弯成钩状,口朝上,放在靠近水面以下,另一端放到集卵网箱中。随着池的水位降低将虹吸管钩状端下移,使漂浮于水面的受精卵吸出。最后到池水已很浅无法虹吸出时,可以池底排水口放水,将卵冲出。将收集到的受精卵放到0.5~1吨水槽中静置20~30分钟,将下沉的卵和亲鱼粪便等吸出,添加新水孵化。

陆上水池培育的亲鱼,自然产卵起始水温为10.2~11.7℃,产卵期的水温一般为11~23℃。产卵盛期的水温为13~17℃,每年大体上是一致的。亲鱼的自然产卵时间大都在夜间,而70%左右是在0~6时这段时间。自然产卵水温要控制在℃以上、22℃以下。最适产卵水温控制在14~15℃。产卵池水的盐度要在1.9%以上。如果产卵池水的盐度在1.9%以下时,受精卵也会下沉。

亲鱼在产卵前或在产卵期间,不要移动或受到惊动。如移动或受到惊动,不但会影响其产卵,而且产出的卵质量差(有的形成卵块)、不受精或受精差。亲鱼有时会因人影、躁音、振动而停止摄饵和产卵。所以亲鱼在产卵期要求周围环境光线暗淡,保持安静。

牙鲆初期产的卵异常的比较多,而且产卵量少。所以集卵最好是在产卵开始5~7天后,在受精率、孵化率高的产卵盛期集卵。

(四)受用卵的运输
运送受精卵可用聚乙烯塑料袋(50厘米70厘米),装入其容积60%~70%的经砂滤的洁净海水(盐度在1.9%以上,水温和产卵池水温相同)。如装海水15升,可放受精卵15~30万粒。也可用20升的聚乙烯塑料袋装水8~10升,放卵10万~20万粒卵。充氧后扎好口,放人泡沫塑料箱中。塑料袋周围放一些冰块或降温材料,将箱封好后用飞机或冷藏车运输。采用这种方法,当天产的卵经运输15~20小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产后l~2天的卵,运输途中而死亡,而且孵化出的仔鱼出现畸形的比例也比较高。另外还可以用帆布庄或水槽装其容积约2/3的水,将装在聚乙烯塑料袋中受精卵充氧后扎好口放在装好水的帆布篓或水槽中用卡车运输,遮光并防止运输途中水温升高。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将受精卵放在孵化槽中静置20~30分钟,吸出下沉的卵,调整水温,等待孵化。

(五)受精卵的计数
卵计数一般有两种方法,即容量法和重量法。
1.容量法计数 将收集的卵放在定量容积水槽中,加水到定量容积,充气搅匀后,用100毫升烧杯,在不同处随机取样3次,全量计数,然后推算出水槽中的卵数。计算出浮上卵数、下沉卵数,从而可计算出浮上卵率。计算公式为:

浮上卵率=(浮上卵数/总卵数)100%


2.重量法计数 用80目的筛绢网捞取卵,滤去水后秤量(牙鲆卵1克约为1300~1600粒)后进行计算。

黑鮶人工繁殖


黑鮶为卵胎生鱼类,行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胚胎发育为仔鱼阶段产出,且为一次性产出。因此,待繁殖季节来临之际,应将培育好的亲鱼按1:1的性比放养于室内流水繁殖池内,放养密度为每3~4平方米一组,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看是否已繁殖。

自亲鱼人池后,池的排水口处应用130号筛绢网拦截,或用130号筛绢网制作的过滤棒虹吸滤水,以防产出的仔鱼流失。发现仔鱼产出后,应及时将亲鱼移出,可在原池内进行仔鱼的培育工作。

培育工作与其他海水鱼类的做法基本相同,前期使用小个体轮虫作为饵料,中期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并用,后期使用卤虫无节幼体。产出后的黑 仔鱼口裂已经很大,具备了开口摄食的能力。因此,发现仔鱼产出后,应及时投喂足量而适口的饵料,以提高育苗成活率。

仔鱼的培育密度一般为每立方米水体8000~10000尾,若培育技术良好,可培育出稚鱼2000~3000尾。培育技术操作与其他海水鱼育苗基本相同。

在我国,黑鮶的养殖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单养生产,一般与海产虾类或其他鱼类混养,放养量也很少,不必单独投饵或饲养管理。每公顷放养750~1500尾左右,收获150~300千克。

颖鲤人工繁殖


(一)产前准备
1.材料与用具
催产前半月对产卵、孵化池及发塘池等进行严格的清塘消毒,并准备有盖亲鱼暂养箱两个,面盆、碗、毛巾、洗卵时用的小布网箱或捞子(6080目)、注射器、研体,量筒、天平等。如不采用脱粘孵化,还需准备蒸煮过的棕搁片、柳树须及其他着卵材料。

2.催产药物
通常采用的催产药物有鲤鱼脑垂体、绒毛膜慢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多巴胺等。注射溶剂一般用蒸馏水,或0.8%的生理盐水。在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冷开水代替。

3.脱粘剂
(1)黄泥浆液:选合沙量少、杂质少的黄色泥巴,捣细后与清水混合。经充分搅拌成泥浆,用49一60 R的筛布或其他阿布滤去泥沙及杂质,沉淀晒干后备用。使用时按1:4一5的比例兑水,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生产单位多用此法,既经济又简便。

(2)滑石粉悬液:用滑石粉1:50一100的比例与水混和充分搅拌后便可使用。有的在配好的悬液中再加0.20.3%的食盐混和均匀,可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

(二)繁殖季节
1.不同地区颖鲤繁殖季节颖鲤与我国大多数鲤鱼繁殖季节基本一致,现就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将颖鲤繁殖期列于表3-3。

2.繁殖水温
(1)水温范围:1626℃。
(2)最适范围:2224℃。

(三)催产亲鱼的选择
1.配组雌雄鱼的鉴别
产卵繁殖时,选用作为配组的亲鱼应掌握表3-4中的主要特征。

2.雌性亲鱼的选择
(1)繁殖早期;应选择性腺成熟好,有把握产卵的亲鱼进行配组。
(2)繁殖中期:性腺成熟一般的个体,只要腹部较大,后腹较松软且有弹性的个体,均能配组。
(3)繁殖后期:应选择腹部不大且不太松软,而有弹性的亲鱼配组。

3.雄性亲鱼的选择
雄性亲鱼应选择轻压腹部、泄殖孔有浓稠的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立即扩散快者;不应选择精液量少,人水后呈细线状且不易扩散者,或精液稀且带黄色的雄鱼作配组用。

4.配组比例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其雌雄鱼配组比例可按2:1或3:2进行配组。

(四)催产
1.剂量
(1)催产雌鱼的剂量任选下一种。
①鲤鱼脑垂体。每千克体重注射4一8毫克。
②脑垂体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混合液:每千克体重注射鲤鱼脑垂体23毫克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500国际单位(IU)。
③脑垂体加类似物混合液:每千克体重注射鲤鱼脑垂体23毫克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1040微克。
④脑垂体加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混合液:每千克体重注射鲤鱼脑垂体23毫克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300国际单位(IU),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040微克。

(2)催产雄鱼的剂量: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

2.注射方法与时间
(1)注射方法:生产单位基本采用一次或两次注射法。实践证明,两次注射比一次注射更具有优点。一是亲鱼发情和产卵时间较集中;二是亲鱼产卵率较高;三是单位体重产卵量较多。一般来讲,采用两次注射时,第一次注射的剂量为全部剂量的1/81/10,第二次将余下的剂量全部注人。一般每公斤鱼体重注射12毫克溶液。采用胸鳍后凹陷处倾斜45度胸腔注射,针尖插人体内11.5厘米,或背鳍基部挑开鳞片作肌肉注射。

(2)注射时间:两次注射法其注射间隔时间一般为8一12小时,如果亲鱼成熟度较差或水温偏低,则两针间隔时间可长一些。注射时间应与后一步收卵等工作衔接好。为了收卵工作的方便,一般将产卵时间控制在凌晨或稍后。因此。注射时间应参考表35颖鲤的效应时间。

3.效应时间
颖鲤的效应时间与水温和剂量多少有密切关系,应依据生产中操作的方便和习惯灵活掌握催产的注射时间。现将颖鲤两次催产注射法的效应时间列于表3-5,供各地参考。

(五)人工授精与脱粘
1.人工授精
亲鱼催情后应雌雄分开暂养,依据效应时间,提前12小时注意观察亲鱼的动态。若见发情应立即检查,当轻压腹部雌鱼有卵粒顺利流出时,就可立即开始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时,一人握住雌鱼,头高尾低;另一人握住雄鱼;第三人持毛巾将亲鱼尾部擦干,盛卵的盆或碗也需擦干,然后才将卵挤入盆,接着再将精液挤入盘内,并迅速用手指或羽毛轻轻搅拌均匀后准备脱粘。另外也可以将精液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将卵挤入,此法授精率较高。整个授精过程,都必须避开阳光直接射人。

若轻压腹部仅有少量卵粒流出,则应将鱼放回原产卵池中。未产卵的亲鱼需每隔0.5小时检查一次,超过效应时间6小时的亲鱼,不宜再作人工授精,应及时放回池塘养殖。

2.脱粘
每1030万粒受精卵,需用黄泥浆液15公斤,或滑石粉悬液10公斤。将脱粘液置于桶(盆)内,用手由下往上不停地翻动,同时将人工干法授精的卵粒徐徐地倒入桶(盆)内进行脱粘,倒卵时不宜过快,以免脱粘不彻底而粘结成块。卵倒人后继续不停地翻动脱粘波1015分钟。

3.消毒
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时,必须现配现用。将孔雀石绿1克溶解于10公斤水中,然后将脱粘卵置于消毒液中浸泡510秒钟,尔后反复加入清水洗去余液。消毒液用量以恰能覆盖卵粒为度。

(六)孵化
1.流水孵化
(1)孵化器具及容卵量:目前生产中广为采用流水孵化设施,其孵化器具有环道、槽、桶、缸、玻璃钢孵化器等。在流水环道中,每立方米水体一般容卵160200万粒人但最近生产的玻璃钢孵化器,在水流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每立方米水体可容卵400万粒。

(2)孵化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水质:孵化用水,应力求水质清新,含氧充足,酸碱度适中,无毒性。孵化用水必须经过60目以上尼龙筛绢或乙纶胶丝布等过滤,以防剑水蚤等敌害损伤鱼卵、鱼苗。

②调节水流:由于鲤鱼卵的比重比四大家鱼卵略大,也比水的比重大;此外,在脱粘过程中卵膜表面粘土部分泥沙。因此,鲤鱼流水孵化时的水流量及流速,应适当大于四种家鱼孵化时的流速和流量。其技术要点是掌握卵粒能均匀翻动即可;当胚胎出现眼点时,水流应逐渐减慢;出股后,水流应控制在鱼苗能在容器壁停留为度;鱼苗能平游时,只需适量流水即可。

③刷洗过滤设备: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需保持水流畅通。因此,要经常刷洗过滤设备,以防漫水或胀破过滤纱窗。尤其是鱼苗出膜阶段,滤水窗最易被卵膜堵塞,或鱼苗贴壁而使容器永流不能外溢。这时稍有忽视,就会酿成溢卵、溢苗,甚至破窗逃苗等事故发生。

2.网箱静水
孵化用细麻布、丝布或胶丝布制作成长方形的孵化箱,其底部一定要装乎。鱼卵经过人工授精脱粘后,按每平方米810万粒卵的密度放人箱中,卵需撒布均匀,箱要固定在背风处。在孵化过程中,最好每天洗一次箱,即将卵集中转人面盆内,待箱洗净后,再将卵粒均匀撒布在箱中。鱼苗出膜后,要注意卵膜堵塞网箱。

3.淋水孵化
淋水孵化亦称干孵法,是在室内将水淋在孵化的卵粒上,保持卵粒湿润而进行孵化的方法。此法一般适用于孵化早期室外水温偏低,或是遇到寒潮袭击,室外水温剧烈下降,鱼卵将遭到大量死亡及感染病舍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淋水孵化的装置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孵化架,二是用盆桶等容器。孵化架可分2一3层,距离不能太小,以方便放或取鱼巢为宜。孵化架的制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每层均用竹竿纵横交叉,扎成若干小方格,每格13.216.5厘米见方,将鱼巢分成小束,悬于竹竿上;另一种方式是,各层均用竹箔平铺而成,鱼巢平置于箔上,排成不太厚的一层。用盆桶等容器放置鱼巢时,以口径大而矮的器具为好。在容器内盛水数寸,在口上架一层竹竿和稻草,稻草上面铺置鱼巢。如此一层稻草和一层鱼巢相间,销至4一5层为止。最上面盖一层棕榈片或稻草。放置鱼巢的方式很多,以悬挂(吊)式优于平铺式,而平铺式又比容器置鱼巢要好。这主要是因为,鱼巢挂起后就不会团互相重叠而受压挤,每个卵都可与淋水及湿空气接触,氧气供应也充分,而且鱼巢也因通气而不易腐烂。

淋水孵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孵化室不宜过于通风,应有利于保持淋水造成的室内较恒定的潮湿状态;室内需避免阳光直射;架下需挖排水渠道,将余水排出室外。
②孵化室内温度尽可然控制在2028℃,淋水温度尽量接近室内温度。
③及时淋水,淋次需均匀,以保持鱼卵湿润为度,一般每隔。5一1小时一次,夜间可酌减,温度高时次数要多一些。
④若用稻草或棕片覆盖鱼巢,则需经煮沸或浸泡,以免有浸出物毒害鱼卵。
⑤正确掌握孵化时间,胚胎出现眼点时,要及时移人鱼苗池中孵出。

正确掌握淋水孵化,有时孵化率可达95%以上,生产效果较好。

4.池塘孵化将鱼巢直接放人池塘孵化。孵化池塘一般以0.10.5亩面积为宜,过大不宜管理,尤其气温低劣时,无法遮盖补救;水深0.17一0.67米,水质要清洁。含氧多,pH值应稍呈碱性,透明度宜大;孵化池应彻底清塘消毒。池塘孵化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水温保持15℃以上,密切注意气候变化,寒潮来时加盖芦席,并可挂盛有酒糟的麻袋子鱼巢旁边,使之发生热量。
②鱼巢应稀疏,过密将降低孵化率。
③水质不宜肥,因肥水耗氧量大。
④注意防止敌害吞食鱼卵,特别是要注意蝌蚪。

5.水霉菌的防治
鲤鱼孵化期在早春,此时水温较适合水霉菌的滋生。水霉菌的滋生是造成鲤鱼卵孵化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防止水霉,一般在孵化前用药物浸洗。其方法可参照常见鱼病防治。

林蛙的人工繁殖


随着林蛙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需林蛙种苗越来越多,单靠移植天然的林蛙受精卵团、蝌蚪已无法满足养殖的要求。为保证适提供廊数量充足、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生长迅速的优良品种,必须采取人工繁殖的方法进行林蛙种苗生产。

所谓林蛙的人工繁殖,目前系指用人工的方法,促使雌、雄亲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达到性成熟,且能发情、抱对、交配、繁殖,从而获得受精卵,并给予一定的人为条件,使受精卵发育,孵化出苗。因此,林蛙人工繁殖,包括亲蛙选择、运输、强化培育、催情、产卵、受精卵孵化等一系列过程。

亲蛙选择

林蛙种苗质量的好坏,幼、成蛙生长速度的快慢,以及人工繁殖中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幼蛙成活率的高低,除人的技术和环境因素外,还取决于亲蛙质量的优劣。因此,亲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认真对待。

1.亲蛙选择标准a.年龄。无沦是选捕天然野生的亲蛙,还是从养殖户购买的亲蛙,或是从自养的后一备亲蛙中选留亲蛙,都应选择3-4龄的作亲蛙,超过6龄的,不宜作亲蛙用。b.个体规格。雌蛙体长7.5厘米以上,体重50克以上;雄蛙体长6 厘米以上,体重40克以上。 c.体质。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湿润、分泌物多、无病无伤、无畸形、活力旺盛、品种优良的具有典型林蛙特征的个体。

2.雌、雄蛙鉴别与性比正确鉴别林蛙的性别,在亲蛙的选择和实际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除根据林蛙内部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进行雌、雄鉴别外,林蛙雌、雄外形的区别主要在前肢指上。前肢指上有瘤状突起(婚垫)者为雄性,无瘤状突起者为雌性。

雌、雄蛙的配组性比以1:1为宜,雄蛙的比例不宜过大,过大则会出现多雄争一雌现象,影响抱对和排卵及受精,同时也增加了投喂饵料的数量和产生活动空间的竟争,增加养殖成本。

3.亲蛙选择时间亲蛙的选择工作,最好在每年的初春,林蛙抱对产卵之前一个月左右进行。此时林蛙刚刚结束冬眠、天气凉爽,林蛙的生理活动较弱,新陈代谢水平较低,做于运输,成活率高。而且亲蛙运抵养殖地后,经短期饲养和强化培育,既可进人繁殖。

也可在晚秋时,林蛙即将进人冬眠之前,进行林蛙的选择工作。但运抵养殖地后,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暂养和漫长的越冬冬眠期,增加了饲养管理的工作量,而且在越冬期间,林蛙对外界环境和温度等的变化及对疾病的抵抗力等都较低,往往存在部分夭折的危险。

在温度较高的5-10月,不宜进行林蛙亲蛙的选择和长途运输,此期间林蛙生理活动旺盛,新陈代谢水平也高,活动能力强,容易碰撞致伤而月.由于气温高,经长途运输易产生各种疾病而导致死亡。

攀鲈鱼人工繁殖技术


1.1、亲鱼来源与筛选
野生亲鱼主要采集于海南琼山、文昌不同地域河沟的野生原种,个体规格雌鱼100g,雄鱼80以上。
1.2、亲鱼的驯化、培育与配比。
池塘面积1~2亩,沙壤土质,水深0.8~1.5米,水温21~35℃,微流水。饵料的粗蛋白质要求30%以上。人工催产雌、雄亲鱼按1:1或2:1配比,催产水温25~35℃。
1.3、人工孵化。采取静水或脱粘后微流水孵化均可,孵化最佳水温25~30℃,此温下,孵化时间约35~40小时。
1.4、鱼苗培育。
前期采取肥水下塘的方法,中、后期改投喂鱼糜为主的混合料,攀鲈幼苗阶段具有互相残杀的习性。足量的饵料与按时分规格培育是保证培育成活率的关键。

石蛙人工繁殖技术


1. 人工催产的设备与器材

(1)苗房建造苗房四周用砖砌水泥抹面,墙高为1.5米,顶高为3.0米,上盖白色玻璃钢瓦,以保持充足的光线,育苗室要用水泥铺地,以利于流水操作,建房面积按生产规模而定,一般每1平方米面积可生产2万尾小蝌蚪苗。(2)育苗架木质结构,高为70厘米,宽为40厘米,长度视苗房大小、形状而定。(3)育苗盘白色硬塑盘,规格为39.5厘米57.5厘米11.5厘米(内径)。(4)孵化筛自制木框架,内拉紧一张尼龙纱窗布(规格为80~100目/平方厘米),框架规格为31.5厘米51.5厘米3.0厘米。(5)自动控温电热棒控温范围为16~32℃,每个育苗盘需配备1把。(6)授精皿(圆形)直径为5厘米,或用搪瓷小碟子(白色)代替,直径为8厘米。(7)注射器注射用针为6~7号针头,以小针为宜,各备若干套。(8)镊子要求尖细、弹性强的不锈钢小镊子,长度不超过15厘米。(9)沉淀、蓄水两用池砖砌水泥结构,水容量为1~2吨。(10)其他温度表、吸管、拉污布、精液处理布、激素药品等。 2. 人工催产的药物 蛙类常用催产药物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蛙脑垂体。 催产药物的使用分为单一使用和混合使用。单一使用时。一般按每1000克体重的雌蛙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200国际单位,或注射促黄体生长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5~30微克,或15~20个蛙脑垂体。雄蛙的脑垂体催产效力比雌蛙的差。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掌握。若希望尽快产卵,则脑垂体用量应多些:反之,则应少些。混合使用时,则采用6~8个脑垂体,并加LRH-A25微克或HCG600国际单位混合进行注射。一般混合注射效果比单一使用效果要好。由于雄蛙精巢内常年有成熟的精子,一般不需要注射激素,但为了使雌雄蛙同步抱对,可给雄蛙注射雌蛙一半的剂量。 3. 催产药物的稀释液(1)任氏液的配制氯化钠6.5克,氯化钾0.4克,氯化钙0.12克,碳酸氢钠0.2克,磷酸二氢钠0.01克,葡萄糖2克,蒸馏水加至1000毫升。氯化钙先配成10%或20%的溶液后,再按需要量加入已制备好的生理盐水溶液中,以免产生不溶解的磷酸钙沉淀而使溶液混浊。葡萄糖可不用,因为加入葡萄糖的任氏液不能久贮。(2)生理盐水的配制取6~7克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再加蒸馏水到1000毫升,搅匀即可使用,所用蒸馏水要清新且pH值在7.2~7.8。 4. 蛙脑垂体的摘取及脑垂体混悬液的制作(1)蛙脑垂体的摘取脑垂体位于蛙脑的底部,隐藏于蝶骨的蝶鞍中,须认真细致方能取出完整的脑垂体。先用尖剪子从蛙颚骨插进嘴里,将嘴两边分别剪至鼓膜后面,再横着将蛙头剪下,随即把口腔上颚的皮肤翻起,用小剪子从枕骨大孔向眼窝前侧斜剪两刀。将斜剪成的三角骨片翻折。用镊子将骨片提起,即可在脑腹面视神经交叉后面见到有一堆白色的东西,其中有一粉红色、约半粒芝麻大的颗粒(有时黏附在翻起来的骨片上),这就是脑垂体。可用镊子小心地取下整个脑垂体备用,或放在冰箱(温度在4℃左右)保存,如果放在丙酮中,可保持1年以上。(2)脑垂体混悬液的制作将所需数量的脑垂体,放入盛有任氏液或生理盐水(0.7%)的玻璃皿中。先用注射器(不套针头)将脑垂体和水一起吸入注射器中,然后套上中号针头,把注射器内的脑垂体挤出,即可使脑垂体破碎。再换上口径更小的针头,把垂体碎片和水吸入后又挤出来,如此反复多次,就制成脑垂体混悬液,可供注射使用。采用这种方法制作脑垂体混悬液比较简便易行。如果需要量大,也可用组织匀浆器研磨。 5. 注射方法与部位 石蛙人工催产注射部位,主要在亲蛙臂部肌内、腹腔和腹部皮下等部位。注射器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注射用的针头以小号的为好,用注射器吸取注射液,然后进行皮下注射或腿部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难度较大,进针深度不要刺得很深,以免剌伤内脏。最好是针头从大腿腹面的肌肉刺入,再伸向腹腔,这样一般不会刺伤内脏,同时,在针头拔出后,药液也不至于从注射孔倒流至体外。 (1)腿部肌肉注射用镊子夹住大腿背部内侧肌肉厚实处,以45度角入针0.6~0.8厘米,然后慢慢推针,毕后拔针时,要用手轻轻揉擦针尖入口处,以免药液溢出。由于大腿皮肤较容易愈合,不易引起感染。因此,采取这种注射法效果比较理想。(2)腹部皮下注射操作时须两人合作:一人捉住亲蛙,使其腹部朝上;另一人用镊子夹住腹部表皮向上轻提,另一手持注射器注射,针头朝向头部,与蛙腹面呈30度角进针,深度以不刺入腹部肌肉为宜。(3)腹腔注射一人捉住亲蛙使腹部朝上,另一人在腹部中线偏左或偏右1厘米处呈45度角斜插进针,以刚穿过腹部肌肉为宜,注意不能刺伤内脏。注射完毕用手捏住针孔处皮肤慢慢拔出针头,并轻轻揉搓针孔,以免药液溢出。 人工催产注射时间,通常选择在15︰00~17︰00进行。亲蛙注射后,要暂放桶中片刻,然后按雌雄比例1︰1投放到准备好的产卵池内让其自行发情产卵。当水温为18~22℃时,注射后14~18个小时,亲蛙便开始抱对产卵,这种情况与自然产卵的时间基本一致。但也有亲蛙由于性腺发育不一,因而药物反应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亲蛙注射后2~3天仍有抱对现象。出现这种异常是由于亲蛙性腺发育程度较差,卵粒在短时期内难以成熟产出。这类卵子即使产出,其受精率和孵化率往往都比较低,但这并不影响人工催产繁殖的总体效果。 亲蛙注射后经48个小时如不见抱对产卵,可用手挤压腹部,要是泄殖腔仍无卵粒流出,则需做第二次注射,但药物用量应酌情减少。备注《石蛙高效养殖新技术与实例》

人工繁殖甲鱼技术介绍



1、亲鳖的选择:按雌雄3:1标准合理配比选择5龄、体质健状,体型肥大,无病无伤的亲鳖。
2、亲鳖的培育
(1)放养密度:亲鳖个体较大,对环境要求很严格,放养过密,会相互咬斗,水质也难控制,影响种鳖交配和产卵。放养种鳖的标准一般个体大的2~3平方米放一只,个体小的每平方米放一只。种鳖池的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为2:l或3:1。
(2)饵料:饵料是培养优良种鳖的关键,饵料的好坏会影响到亲鳖产卵次数和个数的多少。
(3)管理: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成活率和产量,所以好的管理对养鳖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要认真管好池水,种鳖池要求水质清洁、溶氧充足,水色呈草绿色,透明度达30%~40%。春秋两季池水一般水深0.8米左右;夏冬两季,水深1.2米左右。家庭庭院养殖,池深不能低于60厘米。
其次是彻底清理残食,每天早晨巡塘一次,防逃、防敌害,发现病种鳖应立即隔离和治疗。
3、发情交配与产卵
(1)发情:开春后(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水温上升到25℃左右时,雌雄开始发情交配。
(2)交配:交配前雌雄鳖在水中潜游、追逐、撕咬;交配时雄鳖伏在雌鳖背上,将交接器插入雌性泄殖腔中约5~15分钟;交配后自行分开。
(3)产卵:雌鳖在发情交配后约半个月开始产卵。产卵前,雌鳖选准产卵位置,用后肢交替掏土挖洞,鳖挖洞时间10~20分钟,产卵时间也约10分钟左右;雌鳖产卵后,即用泥沙将洞盖好。
4、孵化
(1)自然孵化:雌鳖无护卵习性,因此,胚胎是在自然条件下依靠土壤本身的温度、湿度及周围空气直至孵出稚鳖。同时孵出稚鳖的时间和气温有很大的关系,气温高孵化期短,气温低孵化期长。
(2)人工孵化:室内孵化要光线明亮,通风良好。孵化前应堵好孵化房内蛇、蚁、鼠洞。可用长宽1米左右、深0.15~0.20米的木箱,箱底留有滤水孔,也可以用底部有孔的面盆、木桶等简易设备。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先在底部铺3厘米的细砂,再在砂的上面将受精卵按l厘米间距排列整齐,然后在卵上放细砂2厘米,有条件可装恒温设备,天气干燥要洒水,保持砂子有一定湿度。温度控制在28~35℃,湿度控制在80%~85%。
(3)人工催助出壳:根据外形判断,胚胎发育接近成熟时,将卵取出放入盆中,用26~30℃的温水徐徐入盆,使水完全浸没为宜,几分钟后即有稚鳖脱壳而出。如经过15分钟后还没有出壳的可收卵入箱,待次日用温度刺激孵化。如果稚鳖头已经出壳,躯干仍在卵壳中,千万不能用手扒卵,应该将其放入有水、有砂的小盆中,待1~2日后,定会正常出壳。

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


水蛭俗称蚂蟥,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而自然资源量日趋减少,人工养殖势在必行。现将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简述如下:

一、繁育池准备

水蛭繁殖繁育池一般建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池宽5~8m,水面宽3~5m,长10m左右,水深可保持0.51m。水面四周设宽0.51m的平台,池塘溢水口低于平台3~5cm,平台高出水面2~10cm。平台用土为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便于水蛭打洞产卵茧,平时平台要防积水,防干旱,雨后防水淹。池塘消毒宜采用强氯精等药物,不能使用生石灰及其它有害药物。

二、种蛭的选择与放养

选择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能迅速缩为一团,2冬龄,体重20~30g的成蛭作为种蛭。种蛭入池时间在4月上中旬,放养量视平台面积及水体容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平台可放种蛭1.5kg,约40~50条。种蛭入池前须用漂白粉消毒:药液浓度8~10mg/l,水温在.10~l5℃时,消毒20~30分钟。池内要有充足的螺蛳、河蚌等饵料生物供种蛭取食,池水水质保持肥爽。

三、幼蛭的繁育

水蛭属环节动物,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产卵茧孵化幼蛭。每条种蛭都同时具备雌雄生殖器官.

1.交配水蛭交配时,2条种蛭头端方向相反,各把雄生殖孔对着对方雌生殖孔,完成受精交配.

2.产卵茧亲体交配1个月后,种蛭开始产卵茧。由生殖孔分泌2层粘液,形成外部的卵茧壁,包在生殖孔周围,从雌生殖孔产出的卵存于茧壁与身体之间的空腔内,并向茧中分泌蛋白液。亲体逐步向后方蠕动退出,形成卵圆形的卵茧,卵茧大小一般为22~33mm15~24mm,重1.1~1.7g。卵茧在平台中土层内数小时变硬,茧壁外层泡沫风干,成为蜂窝状或海绵状的保护层。水短1年可产卵茧1~2次,每次产卵茧1~4个。在种蛭产卵茧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防止种蛭受惊而逃,造成空茧。

3.孵化种蛭产卵茧后捕出,繁殖池转为孵化育幼池。卵茧自然孵化,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经11~25天,幼蛭即可孵出。每个卵茧能出幼蛭15~35条,多数20条。初孵幼蛭呈黄色,体背两侧有7条紫灰色纵纹,随幼体生长,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条深色纵纹。幼蛭初孵2~3天内,靠自身卵黄维持生活,3天后可自由采食,主要取食螺蛳、河蚌等的血及汁液,15天后幼蛭长到1.5cm体长时,可分池饲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49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榨汁机的保养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