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副海龙

中文名称蓝副海龙

拉丁名称Hippichthys cyanospilus (Bleeker)

英文名称bluespeckled pipe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龙目

拉丁目名Syngnath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副海龙属

拉丁属名Hipp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不侧扁,躯干部上背棱与尾部上背棱不相连续,躯干部下腹棱与尾部下腹棱相连,躯干部中侧棱弯向腹面或接近尾部下腹棱,但并未相连,头通常呈柱形,吻呈管状,吻部与眼眶部分在同一直线上,不形成角度,眼眶边缘不突出,鳃盖骨隆起嵴为一直线,较完全。尾部长明显大于躯干部,尾部体环数多于躯干部体环数,背鳍1个,基底不隆起,臀鳍很小,胸鳍发达,短而宽,尾鳍短小,尾鳍长小于眼后头长,雄鱼育儿囊在尾部腹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相关推荐

刁海龙


中文名称刁海龙

拉丁名称Solenognathus hardwichii (Gray)

英文名称Pipefish

异名海龙、杨枝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龙目

拉丁目名Syngnath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拟海龙属

拉丁属名Solenogna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刁海龙分布于南海和日本、印度、新西兰以及非洲近海、外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头部与体轴成大钝角,躯干部呈五棱形,尾部后方逐渐变细,尾端卷曲。腹部中央棱特别突出,体上棱嵴粗糙,各骨环中央及各间盾均形成一个颗粒状突起棘。头长。吻长,成管状。口小,前位。两颊短小,略可伸缩。无牙,鳃盖突出,具明显的放射状条纹。鳃孔很小,裂孔状,位于头侧背缘。体无鳞,完全包于骨环中,具骨环25-26+56-57。背鳍较长,位于尾部,起于尾环迎第1节,止于第10或11节。臀鳍短小,贴近肛门后方。胸鳍短宽,侧位较低。无尾鳍。体桔黄色或黄褐色,头颈部较淡,鳍均为白色,在较大的个体中,躯干部上侧棱骨环连接处有一列褐色斑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刁海龙喜栖息于近海或外海泥沙底质的较深海区。它的各个骨环均可活动,游泳时靠全身的弯曲而迅速前进。它和海马相似,尾部可以弯曲,藉以勾住藻类等物体,体色呈保护色,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刁海龙的最大体长可达500毫米,质量超过70克,一般体长为250-400毫米,质量为10-50克。雄体腹面有育儿沟。雌鱼将卵产于育儿沟内,由雄鱼负责护卵。卵子在育儿沟中孵化。刁海龙以小型底栖甲壳类为食,摄食时常缓慢游泳,历时垂直竖立,历时水平横卧,把具长吻的口当作注射器,鼓起颊部把食物连同水一起吸入。

曲海龙


中文名称曲海龙

拉丁名称Choeroichthys sculptus (Gunther)

英文名称stumpy pipefish, sculptured pipe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龙目

拉丁目名Syngnath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曲海龙属

拉丁属名Choero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形态特征
体延长,头背面的轮廓在眼前方较隆起,吻部无中侧嵴,躯干部体环少于25,肛门在体长的中点之后,育儿囊在躯干部腹面,但其皮褶不十分发达,大部分受精卵暴露在外,躯干部上背棱与尾部上背棱相连,背鳍位于躯干部和尾部上,背鳍鳍条23-36。臀鳍很小胸鳍12-18,尾鳍明显。体环数目较少,躯干部体环数18-21,尾部体环21-25,背鳍下体环(7.25-4.0)+(0.5-2.5)=6.25-8.25。雄鱼育儿囊由囊板与腹褶组成,背鳍鳍条27-34,大部分位于躯干部上,臀鳍很小,仅4鳍条,胸鳍18-23,尾鳍明显,由10鳍条组成,体侧有3-4行小斑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冠海龙


中文名称冠海龙

拉丁名称Corythoichthys flavofasciatus (Ruppel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龙目

拉丁目名Syngnath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冠海龙属

拉丁属名Corytho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躯干部六棱形,尾部为四棱形,后方渐变细,躯干部上背棱与尾部上背棱不相连,躯干部下腹棱与尾部下腹棱相连,躯干部中侧棱与尾部下腹棱不相连,头长尖形,吻部与头的眼眶部分形成一角度,吻长约等于眼后头长,或为头长的1/2,吻部无中侧嵴,眼眶突出,后头部与顶骨部中央有一锐薄隆起嵴,眼眶上缘后方亦各有一条细小隆起峭。躯干部体环少于尾部体环数。背鳍基底不隆起,基底完全在尾部上,尾部长大于体长的1/2。尾鳍长小于眼后头长,育儿囊在尾部腹面,皮褶不十分发达,所携带的卵大部分暴露在外。吻部稍短,体环的棱嵴光滑,体上有20余条褐色横带,头侧有2纵行褐色带,头腹面有2-3对黑褐色横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粗吻海龙


中文名称粗吻海龙

拉丁名称Trachyrhamphus serr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rough pipefish, goggleeye pipefish, crested pipe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龙目

拉丁目名Syngnath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粗吻海龙属

拉丁属名Trachyrhamp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地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我国南海、东海及台湾沿海均有产。

形态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躯干部呈七棱形,尾部呈四棱形,向后逐渐变细,体上棱嵴不甚突出,较光滑,无棘突,顶骨具一明显中央隆起嵴,躯干部上背棱与尾部上背棱不相连续;躯干部下腹棱与尾部下腹棱近相连续,躯干部中侧棱与尾部下腹棱相连,头部及身体均光滑无棘刺,仅吻背面中央具一细锐锯齿嵴,体上无皮质瓣突,鳃盖突出,前方基部具一短小隆起嵴,向上弯向鳃孔,后方有放射状线纹。背鳍基底隆起,位于肛门背方,背鳍下体环6,雄鱼育儿囊在尾部前方腹面。眼眶上缘明显突出,与吻管形成一个角度,吻短,中同隆起嵴有锯齿,背鳍25-29,臀鳍3-4,胸鳍14-19,尾鳍9,体环数(21-24)+(44-50);尾部长约为躯干部长的2倍。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环纹海龙


中文名称环纹海龙


拉丁名称Dunckercampus dactyliophorus (Bleek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龙目

拉丁目名Syngnath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环纹海龙属

拉丁属名Dunckercamp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日本等西太平洋地区,我国仅在南海沿海有产。

形态特征
体甚粗糙,体甲上覆有许多小刺,每一体环嵴的后端有一大而棘突向上的刺,躯干部上背棱与尾部上背棱不相连,躯干部中侧棱与尾部下侧棱相连,鳃盖骨上无隆起嵴或不发达,吻很长,背部有3条纵行隆起嵴,吻长明显大于吻后头长,雄鱼育儿囊在躯干部腹面,受精卵埋在胶状物质中,但无囊板及膜褶,背鳍基底长短于头长,背鳍下体环1+4。躯干部第一体环的侧棘十分延长,其长度为第二体环侧棘的2倍,尾部短于躯干部长,背鳍位于体中部之后,有鳍条21-23,臀鳍小,4鳍条,胸鳍19-20,尾鳍较大,体环数16+(19-20);体黄色,有较宽的黑色横带,尾鳍上2条不规则的红色横带。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尖海龙


中文名称 尖海龙
拉丁名称 Syngnathus acus Linnaeus
英文名称 greater pipefish,longsnout pipefish
地方名称 海龙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海龙目
拉丁目名 Syngnath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龙科
拉丁科名 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 海龙属
拉丁属名 Syngnathus Linnaeus
分布类别 半咸水
形态特征 体鞭状;躯干部骨环七棱形,腹部隆凸不显著;尾部大,向后渐尖细。头尖长,与体轴在同一直线上。吻细长,前部稍侧扁。眼中等大,圆形,眼眶微外凸;眼间隔小于眼径,微凹。鼻孔很小,互相接近,紧靠眼前缘。口裂斜;上、下颌短小,下颌稍长于上颌。鳃孔在头侧背方。鳃盖骨隆起,在前方基部有1条纵棱,纵棱四周有数条向后呈放射状排列的细弱隆起线纹。体无鳞,全被骨环。躯干部上侧棱伸达背鳍基部后段下方,末端游离。躯干部中侧棱伸达最末体骨环后方。腹中棱自头后伸达肛门前方。背鳍基部很长,起点在最末体骨环,止于第九尾骨环。胸鳍在鳃盖后方。尾鳍后缘圆形。各鳍均无鳍棘。肛门在躯干部中侧棱末端下方。
生活习性 为暖水性小型鱼类,栖息于河口咸淡水水域及近海,也进入淡水生活。

副海鲂


[学名]: Parazen pacificus
[资源名称]: 副海鲂
[外文名]: Red dory、Parazen
[别名]: 准的鲷、太平洋副海鲂
 
[形态特征]:
 
体长138~156毫米。采自北纬29度37分~30度07分,东经127度57分~128度48分。水深321~940米。 背鳍Ⅷ-26~29,臀鳍Ⅰ-33;胸鳍35;腹鳍7;尾鳍9+1+9+1+7。侧线鳞85。 体长为体高2.5~2.6倍,为头长2.7倍。头长为吻长2.4~2.6倍,为吻长2.4~2.6倍,为上颌长2.0~2.4倍,为眼径2.9~3.5倍,为眼间隔4.1~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7~0.8倍。 体侧扁,长圆形。头较大。吻长。眼大,上侧位;眼上缘锯齿极微小,方向向后。眼间隔较宽,中间深凹。鼻孔2个,紧接,位于眼前上方。口大而斜,上颌能伸缩。上颌骨后半部宽大,后端达眼前缘下方。唇光滑,宽而薄。牙较大,圆锥形,两颌牙带狭,上颌2~3行,下颌牙稍大,1~2行。犁骨两侧各有4~5牙。腭骨无牙。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有假鳃。鳃耙退化成瘤突状,端部具小刺,下枝中部5~6鳃耙较长。鳃盖条骨7。 体被小栉鳞,栉齿细弱。眼中部后方头背及颊部亦被鳞。侧线有较大明显孔鳞,前部与背缘平行,后部乎直。背鳍鳍条部基底及臀鳍基底两侧无明显棘状骨板,只有1行棘突痕迹。腹面仅在腹鳍至肛门间的鳞片具微弱棱起。 背鳍1个,基底长,鳍棘部与鳝条部具深缺刻,鳍棘较弱,第二鳍棘最长,最后1鳍棘颇小,臀鳍与背鳍鳍条部同形相对,前方具1微小棘,埋于皮下。胸鳍小,侧中位。背鳍、臀鳍和胸鳍鳍条均不分枝。腹鳍小,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在胸鳍后方,后端尚不达肛门。第一鳍条不分枝。尾鳍后缘凹入,尾鳍前副鳍条弱棘状。生活时体淡红色,腹侧银白色。背鳍第一~四鳍棘尖端鳍膜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南海、东海),日本;水深140-360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深海底层鱼类,捕获深度在150-600公尺间

小颌海龙


中文名称小颌海龙

拉丁名称Micrognathus mataefae (Joraan et Snyder)

英文名称thorntailed pipefish, shortnose pipe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刺形目

拉丁目名Gasteroste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小颌海龙属

拉丁属名Microgna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台湾西南及南部沿海岩礁区,较少见。

形态特征
体延长,躯干部上背棱与尾部上背棱不相连,躯干部下腹棱与尾部下腹棱不相连,躯干部中侧棱与尾部下腹棱相连,躯干部体环数少于尾部体环数,吻部与头的眼眶在同一直线上而不形成角度,鳃盖骨隆起嵴为一直线,背鳍基底不隆起,基底大部分在尾部上,尾鳍长等于或小于眼后头长,育儿囊在尾部腹面。吻长明显短于眼后头长,吻中背嵴主有3棘,鳃盖骨隆起嵴较短,其后有放射状线纹,体环间有小盾片,尾部长约为躯干长的2倍,尾鳍长约等于眼径,体一般褐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彩副鱊


中文名称 彩副鱊
拉丁名称 Paracheilognathus imberbis(Gunther)
地方名称 鳑鮍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副鱊属
拉丁属名 Paracheilognathus Bleeker,1863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9~10;臀鳍条2,9~10;侧线鳞35~37;下咽齿1行,5~5,齿面有锯纹,鳃耙外侧6~7;脊椎骨35。体长为体高的3.2~3.9倍,为头长的4.0~4.2倍,为尾柄长的3.8一4.0倍,为尾柄高的8.0~8.2倍。头长为吻长的3.1~3.4倍,为眼径的3.0~3.3倍,为眼间距的2.6一2.9倍。体例扁,头小,吻钝圆。口端位,口角无须。背前部无明显隆起。背鳍起点位于身体的最高处,背鳍和臀鳍不具硬刺,臀鳍起点位于背鳍的第5~6分枝鳍条的垂直下方。腹鳍末端超过臀鳍起点,尾鳍分叉深。鳞大。侧线完全。鳔2室,后室长度大约为前室的2倍。腹腔膜黑色。体背灰黑色。鳃盖后缘上方有一黑色斑点。尾柄中线有一黑色纵带,向前延伸至背鳍起点的本方之前。幼鱼背鳍有一黑色斑点。生殖时期雄鱼出现艳丽的婚装,其吻端及眼眶前上方有白色珠星,各鳍条伸长,臀鳍粉红色并有鲜明的白边,腹面及腹鳍呈褐红色,腹鳍外缘白色,背鳍粉红色,胸鳍无色。雌鱼具淡灰色产卵管,背鳍前部有一黑色大斑点,臀鳍、腹鳍无色,尾柄中线的黑色纵带较雄鱼的短而细。
生活习性 喜集群,生活于静水或缓流水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67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侧牙鲈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