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镜鲤

[学名]: Cyprinus carpio
[资源名称]: 松浦镜鲤
[外文名]: Song Pu Cyprinus carpio L. mirror 
[形态特征]:
  体侧扁,而高,头后背部明显隆起。头较小,眼较大,吻钝而圆,口亚下位,马蹄形,上下颚可伸缩。体表无鳞或少鳞,个别个体仅在各鳍基部、头后有少数较大鳞片。侧线平直。尾柄短而宽。体色因不同水体略有变化,灰黑色,腹部及尾柄下部为淡桔黄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黑龙江省  [原产地区]:黑龙江  
[气候带]:寒温带  [生命周期]:200  
[地理分布]:选育新品种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属底栖性鱼类,喜在水体下层活动

相关推荐

松蒲鲤


中文名称 松蒲鲤
拉丁名称 Cyprinus carpio Songpu carp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鲤属
拉丁属名 Cyprinus Linnaeus,1875
分布类别 淡水
繁殖习性 雌鱼3~4龄,雄鱼2~3龄。性成熟个体性腺一年成熟一次,多次产出。粘性卵。产卵季节春季,繁殖水温:16~25℃,最适水温18~22℃。怀卵量:怀卵量随着年龄和体重增长而增加

德国镜鲤选育技术


德国镜鲤选育系选育可分夏花、鱼种、一龄鱼、二龄鱼和后备亲鱼5个时期进行选种,采用混合选择方法,选种标准:生长快,个体重量较大,体型符合良种标准,体色纯正,发育正常和体表侧线上无鳞侧线不分枝的个体。当年鱼体重达150g以上,二龄鱼体重达800g以上,三龄鱼体重1500g的个体。

选育方法
(1)夏花鱼种选育
采用专池培育,放养密度稍低于正常放养标准,经20~25天的培育体长可达3cm时分塘,出池过筛后,手选。选规格大,体形正常背的个体,选择强度50%。

(2)当年鱼种或一龄鱼选育
当年出池或次年春季出池进行,以体重、体色、体质体型为主要选择标准,体重150g以上,体质健壮的个体,选择强度为10%。选出的个体专池培育,亩放250尾,搭配白鲢、花鲢和鲫鱼充分利用池塘生物饵料。

(3)2龄或2+龄鱼选育
鱼种培育到秋季或次年春季出池进行,以个体体重结合形态特征,除体表鳞片分布框状,体型,体质符合选种标准外,个体重必须达800g以上 。选择强度在50%,选留的个体专池培育。后备亲鱼选育:严格按选育标准选留,体型(体长/体高比2.5~2.6)、体质符合选种标准外,个体重必达2.5Kg以上。

(4)亲鱼选育
繁育的亲鱼除鳞被、体色、体型、体质符合标准外,雌鱼个体重2.5~3Kg,雄鱼2.0Kg以上,性别鉴别不清的个体和不符合标准的个体全部淘汰。雌:雄鱼比为1:1,繁育群体不得少于50组。

德国镜鲤亲鱼培育


一、技术名称:亲鱼培育技术:
1.亲鱼培育池
亲鱼培育池一般面积以0.67公顷左右为宜,注排水方便,要求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在10厘米~15厘米,水深1米~2米,水质较肥,向阳,东西或南北走向,池边水中无杂草。
生石灰清塘消毒后2d注入新水。

2.亲鱼培育
(1)亲鱼饲料与营养:德国镜鲤性腺的发育与其它鲤鱼相同,达到性成熟年龄的雌鱼,都是以III期末或IV期前的卵越冬,在秋季到来时卵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卵黄颗粒,随着春季水温的升高,III期末或IV期初的卵巢快速生长发育,积累大量卵黄颗粒,最后整个泡内充满卵黄颗粒。同时卵核偏位移向动物极精孔细胞所在位置的下方,卵巢很快转入IV期末。泡内卵黄的充实和核偏位标志着卵已具备授精能力并可进行人工催产。因此,德国镜鲤从越冬池捕出后是卵子成熟的关键时期,需要给予充足的营养,以保证卵子中卵黄物质的积累和卵子的成熟。而产卵后的亲鱼,卵巢内未排出的卵子被自身吸收而转化为营养物质,但目前都是在人工催产情况下进行苗种生产,体内的卵子基本上都能排空,因此,产后亲鱼的培育关系到下一年的生产,必须给予充足和质量高的饲料。同时还要抓住越冬前的培育,使亲鱼越冬前体内积累和储存较多的脂肪,为鱼类的安全越冬和下一年产前的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2)亲鱼饲养管理:
亲鱼的饲养管理以投喂精饲料和调解好水质,使其发育良好并在下一年度能产出数量多、质量好的卵为准。

(3)合理投喂:北方地区春季出池后,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即可开始投喂,投喂的饲料应是精饲料,产前的培育非常重要,蛋白含量应在35%以上。产后的培育也很重要,一般要求蛋白含量在28%~32%,颗粒大小以适口为准,一般粒径在5毫米左右为宜,投喂量为体重的5%,但也要随气候、水温及鱼的摄食强度情况等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4)水质调节:良好的水质环境对亲鱼的发育和产卵都至关重要,冲水可以改善水质,并可满足亲鱼对流水的要求,为亲鱼性腺的发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经常补加新水可以调节水中的溶氧,满足鱼类对氧量的需求,对鱼类的摄食强度亦有所提高。

二、技术名称:人工繁殖技术:
镜鲤产卵季节为春季,水温上升到16~18℃时开始产卵。但黑龙江省每年5月中旬受寒流侵入而降温,因此要控制在水温较稳定时产卵或利用日光大棚温室提早产卵。产卵可分自然产卵和人工催情产卵。自然产卵就是将亲鱼按一定雌、雄比例放入产卵池让其自行交配产卵。人工催情产卵是注射催情药,提高产卵效果及成批获得健康整齐的鱼苗。

1.产卵池、孵化池的清整和管理
(1)产卵池:面积300平方米~1000平方米,根据亲鱼的数量和场地条件而定。深度1米左右。注排水方便。有条件的最好建成水泥池,扣上朔料大棚。可提高产卵池的水温,达到提前催产的目的。还可保持水质清新,亲鱼产卵时也不至于搅起底泥,卵巢可保持清洁,提高孵化率。

(2)孵化池:过去多利用0.033公顷~0.066公顷,深1米左右的池塘孵化。池塘孵化可以不用专用的孵化设备,直接用鱼苗培育池孵化还可以减少鱼苗转塘的麻烦。但用鱼苗培育池塘孵化水温、水质不宜控制、孵化率低、鱼苗数量不易掌握、外运起苗比较困难。现多用水泥池或用铁板焊成的水箱孵化,面积16m2或32m2,注排水方便,水深0.8m注水时要严防野杂鱼和敌害生物混入。
产卵池和孵化池使用前要彻底清池清毒,池内和池面无杂草等污物。

2.鱼巢制备:
鲤鱼产粘性卵,自然产卵必须有鱼巢,常用的制作鱼巢有棕榈皮,柳树根、草根等。用棕榈皮制作鱼巢,要将棕榈皮经煮沸,除去单宁酸等有毒物质,后剪去硬边,搓松软横丝方向捆到竹杆上成束,每束间隔15cm,一杆一般15束,一组亲鱼备4 杆鱼巢。 附着受精卵的鱼巢放入孵化池之前要用1/15 万孔雀石绿浸泡15min,防治水霉病,提高孵化率。

3.亲鱼选择:
严格按原、良种标准逐尾选择。亲鱼要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完整无伤、体型较好为高背型的个体,雌鱼4~6龄,体重2.5Kg以上,雄鱼3~4龄, 体重2Kg以上。德国镜鲤属分批产卵鱼类,养殖的群体个体间的成熟度差异很大。因此每次催产必须严格选择成熟好的亲本,以保证催产率、授精率、孵化率以及鱼苗的成活率。亲鱼成熟好的标准是: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腹部软而富有弹性,泄殖孔稍凸,微红。雄鱼胸鳍,腹鳍有追星,手感粗造,轻压腹部泄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4.人工催产
(1)催产药物和剂量:每Kg雌鱼用LRH-A30~35ug加DOM0.8ug,或鲤、 鲫鱼脑垂体每Kg雌鱼用PG4~6mg。 雄亲鱼剂量为雌亲鱼的一半。

(2)注射部位和时间:通常在胸鳍基部无鳞处将针头与鱼头轴成40o~60o插入0. 3~0.5cm,徐徐注入催情药液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自行产卵。注射时间在傍晚。翌日早6时~8时即可开始产卵。

5.产卵
雌、雄鱼以1: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加注新水,流水刺激,有助亲鱼发情产卵。鱼巢应在傍晚放入产卵池,鱼巢放置在离池边2m,水面下15cm左右水层中,以集中连片设置为好。产卵最盛时间是在下半夜和早晨。经常观察鱼产卵情况,及时将附满受精卵的鱼巢轻轻取出放入孵化池,并更换新的鱼巢。

6.鱼苗孵化
孵化池密度:16m2孵化池可放鱼巢10~12杆,鱼巢杆之间要保持30cm,水温18~20℃,经4~6d孵化,可获鱼苗80~150万尾。鱼苗全部孵出,可将鱼巢取出,并换1~2杆新鱼巢作鱼苗的附着物。鱼苗平游后,要及时投喂熟蛋黄悬液, 一天3次,100万鱼苗一次投喂4个蛋黄悬液。喂1~2d鱼苗体壮可过数下塘或出售。

7.人工授精和脱粘孵化
催产后亲鱼到发情产卵这段时间称效应时间,在水温18~20℃时效应时间约16~18h,接近效应时间时检查雌鱼若轻压腹部鱼卵能顺利流出,即开始人工授精。 操作方法:擦干亲鱼身上的水,先用一个干净瓷盆内挤少量精液后挤入雌鱼卵,然后再挤入适量精液,用硬羽毛搅拌3min后将受精卵进行着巢或脱粘。操作过程中应避阳光直射。

鱼卵着巢:把受精卵人为地粘附在鱼巢上。在产卵池浅水处或大盆内加入清水铺放鱼巢,然后将受精卵一边慢慢倒入一边用手翻动水将落入水中的卵散开,使鱼卵均匀的散落并粘附在鱼巢上。入孵化池孵化.

脱粘:鱼卵脱粘常用的有泥浆或滑石粉溶液(100g滑石粉和25g 氯化钠加清水10Kg)。泥浆水脱粘:将受精卵徐徐倒入预先制备好的泥浆液中,一边倒一边搅拌,5min后授精卵全部分散呈颗粒状。然后将泥浆水连同卵一起倒入网箱过滤清除泥浆,筛出鱼卵过数后放入孵化器中孵化。流水孵化密度:孵化缸按150~200Kg水量放受精卵20~30万粒。流水孵化要经常洗刷过滤设备,不断调节水流,保持卵在水中浮动,鱼苗孵出鳔充气,平游后放入网箱,投喂蛋黄悬液暂养数小时后过数下塘或出售。流水孵化用水一定要过滤,防止剑水蚤等敌害生物危害。水温20~25℃,72h孵出。

三、技术名称:鱼苗培育技术
1.鱼苗培育池
鱼苗培育池要求池底平坦,淤泥适中,注排水方便,池塘面积在0.13~0. 33hm为宜。鱼苗下塘前7~10d,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是鱼苗培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切不可疏忽。清塘后施发酵粪肥每公倾3000Kg作基肥,施肥后池水逐渐变成茶褐色或油绿色为肥水。

2.鱼苗放养
鱼苗平游后,能摄食小型浮游动物(轮虫等),可下塘。下塘时要注意孵化池( 溶器) 水温与池塘水温差不超过4℃,并选择池塘背风处下塘, 遇上刮大风天在背风处放置人工鱼巢或草帘等物,一是降低风浪,二可使鱼苗附着避风浪。放养密度, 每公倾150~225万尾较合适。每个池塘放养鱼苗应是同批繁殖的,要一次放足。另外在鱼苗放养前用鱼苗网拉网检查或彻底清除池中水生昆虫、杂鱼等有害生物。

3.饲养管理
鱼苗下塘4~5d后要适时追肥,或泼洒豆浆,10d后随鱼体长大,适量喂微粒饵料,同时要分期注水。鱼苗下塘时池水一般在70cm左右,以后每隔5d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20cm,改善水质,促进生物饵料的繁殖和促进鱼苗生长,注水时要在注水口按密网以防野杂鱼和其它敌害随水混入。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鱼苗活动情况,以决定施肥和投饵量。要随时清除池边的杂草,杂物及蛙卵等。

4.分池
鱼苗经20~25d饲养,全长达3cm左右即可分池,出售。为提高出塘的成活率,要进行鱼体锻炼。方法是:选晴天上午10时左右拉网密集锻炼,拉网前要停食, 操作要细,鱼浮头放回原池。经锻炼后进行放养或出售。

四、技术名称:鱼种培育技术
1.鱼种培育池
鱼种培育池条件与鱼苗培育池要求基本相同。面积以0.2~0.6hm,水深1.5~2m,夏花放养前,要认真清整,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肥,注水,夏花鱼种还需摄食大型浮游动物,因此要肥水下塘。方法与鱼苗饲养阶段相似。

2.夏花鱼种放养
夏花鱼种放养尽可能提早,以延长鱼种生长期。鱼种要健壮,规格整齐。放养密度因不同地区的气候、生产条件、养殖方式和技术水平以及预期鱼种达到的规格有很大差异,在以镜鲤为主养时,南方生长期长,水源充足、有增氧设备、养殖技术好的每公顷7.5万~9万尾。而在北方,如黑龙江地区,生长期短、养成鱼种的规格大以便来年成鱼提前上市,放养密度就要小一些,一般每公顷4.5万~6. 0万尾。另可套养20%~25%万尾白鲢,10%~15%的花鲢。饲养到9月末或 10月初 鲤鱼种可达200g 左右,鲢、鳙鱼种达100g左右。

3.饲养管理
投喂充足的饲料和保持良好的水质是该饲养阶段的关键。夏花入池后即应采用驯化养殖技术,投喂含蛋白质30%以上的颗粒饲料, 饲料的粒径必须随鱼的生长发育逐步调整,做到适口。投饲应坚持执行四定原则:定位:透喂饲料应有固定的位置投料点。定时:天气正常时,每天投饲时间应固定。定量:投喂饲料应做到适量、均匀,防止过多或过少。定质:所投饲料必须新鲜,不应用腐败的饲料投喂,以免发生鱼病。日投饵量为体重的5~8%,但要根据天气,水温和鱼摄食情况灵活调整。定期加注新水,保持良好水质。该阶段历时数月,经历多个季节气候变化,防止浮头泛塘和其他事故发生亦十分重要。

4.并塘和越冬
秋末冬初,水温降到10℃左右,鱼已很少吃食。为了便于管理,要进行并塘,将鱼种蓄养在池水较深的池塘里越冬。越冬池应选择池底平坦,淤泥少,不渗漏的池塘,冰下水深应保持1.5米以上。秋季加强培育,多喂些精料,增强鱼的体质,是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内在物质基础。冬季越冬期间,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有的地方封冰期长达几个月,冰层厚度达几十厘米。越冬期间的管理尤为重要。
(1)专人负责,及时检查越冬情况。定期检查水质、水色、鱼的活动情况,特别要定期测定分析水中溶氧量,一般每周检查一次,当氧量低下降较快时,应每天检查一次。当溶氧量降到2毫克/升时,应采取增氧措施。

(2)扫雪。雪对阳光的穿透力影响很大,应及时扫掉。池面大时,可扫一部分,以便改善光照条件,增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量。

(3)定期注新水。一般20天~30天注一次。可根据水位下降、溶氧量、水质情况等,适当调节注水间隔合注水量

饼干镜蛤


中文名称 饼干镜蛤
拉丁名称 Dosinia biscocta(Reeve)
生物代码 580020080210050004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双壳纲
拉丁纲名 Bivalvia
中文目名 真瓣鳃目
拉丁目名 Eulamellibranchia
中文科名 帘蛤科
拉丁科名 Veneridae
中文属名 镜蛤属
拉丁属名 Dosinia
分布类型 海水,半咸水
形态特征 贝过呈近圆形,稍膨胀,壳40.8mm,壳长41.6mm,壳宽2.09mm。壳高和壳长相等,两侧不等,。壳顶突出,并向前弯曲,二壳顶间距离很近,只留一狭缝。壳表面白色,生长纹细密,仅前后端者粗糙。小月面呈心脏形,极凹陷,盾面较宽,铰合部宽大,两壳各具主齿3个,壳内白色,前后闭壳肌很明显。
生活习性 埋栖于潮间带中、下去的泥沙质海底。

日本镜蛤


[学名]: Dosinia japonica
[资源名称]: 日本镜蛤
[形态特征]:
  贝壳中、大型,略侧扁,壳质重厚。壳顶尖,位于贝壳前方1/3处。顶尖倾向前方,由壳顶往前方弯曲、往后方斜直。贝壳前、后端圆,由此往腹缘成规则的半圆形。壳面白色。同心生长纹较平、排列紧密,纹间沟窄而浅。在贝壳前、后缘的同心生长纹略翘起成薄片状。小月面深凹,心脏形,界线十分清楚。楯面界线清楚,长披针形,前半部为黄棕色,为半埋在壳内的韧带所占据,后半部有略呈凹陷,宽的楯面。 贝壳内面白色,铰合部宽,其腹缘弯曲。左壳前侧齿小,微突出壳面;前主齿薄,中央主齿粗大,由壳顶部斜向后方;后主齿斜长;右壳有两枚前侧齿,当中的齿窝较浅,前主齿薄,中央主齿粗壮,后主齿距中央主齿较远、长,沿韧带脊斜行。前、后闭壳肌痕、外套痕十分清楚,外套窦弯入深,末端达到贝壳中部,先端尖。贝壳内缘光滑。
 
[原产国家]:中国、俄罗斯、朝鲜、日本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我国北起鸭绿江口南至海南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我国从北向南均有分布。俄罗斯远东海,朝鲜,日本也广泛分布。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潮间带至浅海73米的泥沙中,由于水管较长,潜埋较深。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71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粘皮鰕虎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