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鲉

中文名称棘鲉


拉丁名称Hoplosebastes armatus Schmidt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鲉科

拉丁科名Scorpaenidea

中文属名棘鲉属

拉丁属名Hoplosebast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产于中国、日本沿海,我国分布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背鳍XIII9-10。臀鳍Ⅱ5-7(通常为7)。第一鳍棘退化,仅为第二鳍棘长的1/5或以下。胸鳍下部鳍条不分支,无游离鳍条。体被栉鳞。上颌骨上有一群鳞。无腭骨齿,前鳃盖骨有5棘。胸鳍17-18,有孔侧线鳞24,鳃耙7+(10-11)=17-18;体红色一浅褐色,体侧侧线上方有6条褐色横带,第一条在头后部,最后一条在尾柄上,眼眶周围有3-4条辐状排列的褐色条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相关推荐

眶棘鲉


中文名称眶棘鲉


拉丁名称Hozukius embremarius (Jordan et Stark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鲉科

拉丁科名Scorpaenidea

中文属名眶棘鲉属

拉丁属名Hozuk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

形态特征
体强壮,侧扁,头部棘棱明显,眶下骨架呈T字型,末端截形,伸达前鳃盖骨。眼眶的后上角具小棘。两颌、犁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头骨背面具许多小凹穴,呈蜂巢状。背鳍XII-12,臀鳍III-6。胸鳍腋部无皮瓣。脊椎骨26,有鳔。体延长,头大,眼大,鳃盖条7,鳃耙细长,排列成梳状,液浸标本淡褐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大眼鲉


中文名称 大眼鲉
拉丁名称 Phenacoscorpius megalops Fowler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鲉形目
拉丁目名 Scorpaeniformes
中文科名 鲉科
拉丁科名 Scorpaenidea
中文属名 大眼鲉属
拉丁属名 Phenacoscorpi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头中大,口端位,背鳍鳍棘12。腭骨无齿,侧线不完全,仅见于前方4~10鳞片上,头、体被栉鳞,眶前骨突起钝圆,鳃耙19~22。下颌有1大孔。体红色,在第六到第九背鳍棘间有黑斑。

繸鲉


中文名称繸鲉

拉丁名称Thysanichthys crossotus Jordan et Stark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鲉科

拉丁科名Scorpaenidea

中文属名繸鲉属

拉丁属名Thysan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我国台湾东北部较深的海区,也见于日本。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头大,眼上侧位,口端位,头、侧线、体上有许多皮质丝状突起,腭骨有齿,背鳍有13鳍棘,第三、第四鳍棘远小于体高,有孔的侧线鳞片约24。背鳍ⅫI-11,臀鳍Ⅲ-5,眶下骨大,前鳃盖骨棘大,体褐色,腹部色浅,各鳍均黄色,背鳍鳍棘部有褐色斑点,头部有一些红色条纹以眼为中心作辐射状排列。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74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贝尔湖野鲤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