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鲤养殖技术

技术名称:高寒鲤成鱼饲养技术

1.池塘条件

成鱼池面积以0.33~2.0hm2为宜,水深 2~2.5m,水源要充足,水质要好,池埂牢固,放鱼种前要清塘消毒。

2.鱼种放养和饲养管理

鱼种体质健壮,同塘放养的要求同一品种规格要整齐,一次放足。提早放养鱼种是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鲤鱼在我国南方是作为搭配养殖品种占总放养量的10%,而三北地区则多为主养鱼,约占总放养量的60%~70%,搭配鲢鳙鱼种。采用人工驯化养殖技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一般每公倾放大规格鱼种7500~10500尾,可产商品鱼7500~10500kg。饲养管理重点是抓好投饵、调好水质和防鱼病。

投喂饲料对加速鲤生长提高产量非常重要。因此应尽量增加饲料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改进投饲技术,以保证获得高产。日饵量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5%。可根据水温、天气、水质、鱼的活动(鱼病)情况灵活调节。4、5月份水温较低,应减少投饲量,6、7、8月份是鱼类摄食旺盛期,生长快,可增加投饲量。在投饲技术上,和鱼种试养一样应实行定质、定位、定时、定量的四定原则。

在日常管理上要做到经常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特别是8、9月份阴雨天黎明时分,鱼池非常容易缺氧使鱼浮头甚至死亡,一旦发生浮头现象,应及时开增氧机,无增氧机可用水泵循环增氧。

经常适量加注新水调节水质,还要定期检查鱼体生长情况,判断饲养效果,调节投饲量。如发现鱼病,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越冬管理

(1)越冬池选择与清整
选保水性好,池底平坦,淤泥少,向阳背风,注排水方便,面积在0.33~1.33hm2,水深达2m以上的池塘。放鱼前10d将池水排于,清除池中污物及杂草, 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每公顷用量1200kg,晒3d后注新水,水深达0.6m便可放鱼,逐渐将水位注到最高水位。也可利用保水性好,深水池原池越冬,将老水排出1/3 或2/3,用0.7mg/kg敌百虫全池泼洒杀死浮游动物和鱼体寄生虫,一周后用1mg/kg漂白粉全池泼洒,注新水到最高水位。

(2)放养密度

根据越冬池底质和补水条件来确定放养密度。池底保水性好,淤泥少,水质好,补水方便的越冬池可放0.75~1kg/m3,一般越冬池放养密度在0.5kg/m3。

(3)补水

经常补水,使越冬池保持较高水位。晴天封池,如赶上下雨雪封池时要采取措施,用增氧机搅水便其不结冰,越冬结冰后下雪要及时扫雪,使越冬池明冰面积达越冬池面积的三分之二,以利于冰下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经常测定水的溶氧量,当溶氧量下降到4mg/L以下时,要采取补氧措施, 保证鱼安全越冬。经常观察水色及冰下鱼活动的情况,发现鱼病要及时防治。

相关阅读

兴国红鲤繁殖技术


(一) 亲鱼的选择
亲鱼应选择纯度高、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疾病的个体。

(二) 自然产卵繁殖
所谓自然产卵,就是将雌鱼和雄鱼(注射或不注射催性药物)按一定比例放入产卵池,让其自交配产卵,其繁殖季节和亲鱼选配标准均与人工催产繁殖方法相同。

产卵池不宜过大,繁殖前7~15天应乇底清塘消毒,做到池内和池边无杂草。

兴国红鲤产粘性卵,繁殖时需制作鱼巢。凡是细须多、柔软、不易发霉腐烂的、无毒害的材料均可制作鱼巢。如用棕榈皮应剪去硬边皮、扯松扎成束。鱼巢需用煮沸或药物浸泡方法消毒。药物消毒常采用20千克水加1克孔雀绿溶液浸泡5~10分钟或用3%的生石灰悬液浸泡15分钟。

1、人工催情自然产卵 这种繁殖方式的雌在雄亲鱼,一般采用一次注射催情剂的方法,其使用剂量与人工催产繁殖的相同。催产后雌雄鱼按1:1或1:15的比例放入产卵池中,待发情前将扎好的鱼巢放入池中,鱼巢可用竹竿沿鱼池四周悬吊于水中,也可用竹竿扎成筏状状固定在水面之下。每1/15公顷放雌鱼40~50尾。鲤鱼在下半夜和清晨产卵最盛,在产卵过程中经常检查鱼巢附卵情况,若密度过大,需及时增加鱼巢。待雌鱼产卵基本结束时,将鱼巢移入化池内进行静水或微流水化。

供孵化用的鱼池,应事先做好清塘等准备工作。如孵化池兼作鱼苗发塘池,则放入的鱼巢附卵粒不浓过多,每1/15公顷30万~50万即可,在孵化过程中应及时掌握好时机,在池边进行堆肥培育水质(常用艾蒿、牛粪等),使鱼苗孵出后有适口饵料,有利鱼苗的生长。孵化期间,若水温低于15℃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移入室内淋水孵化)渡过低温。从卵到鱼苗出膜前应用7~10毫克/升孔雀绿消毒数次,预防水霉病。

这种催情、产卵和孵化的方式,虽孵化率较人工催产繁殖的低,但催产较简便,产卵率较高,又较集中,亲鱼受伤小,尤其是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劳动强度,故较适合多数生产单位采用。

2、自然产卵 这种产卵方式将雌雄鱼按1:1.5或1:2的配比直接入入产卵池,每1/15公顷放雌亲鱼40尾左右,同时放放鱼巢,让其自行产卵后将附卵鱼巢转入孵化池中。如遇产卵不顺,可将池水降低至稍露出鱼背(即晒背)数小时,可促使产卵。

这种方法由于没注射催情剂,所以产卵时间很不一致,有时往往连产数日。鉴于这种情况,每天都需将附卵鱼巢及时转入孵化池,产卵池内重新补充新鱼巢。由于产卵时间不一致导致出膜时间相差较大,因而苗种大小参差不齐,所以,当孵化池中鱼苗长到夏花阶段,应及时拉网过筛,按鱼体大小分塘饲养以提高苗种成活率。

(三)人工催产繁殖
1、产前准备
(1)材料与用具:催产前半朋对产卵池、孵化池及发塘池等进行严格的清塘消毒。准备两个有盖的亲鱼暂养箱,面盆、碗、毛巾、洗卵用的小布网箱或捞子(60~80目)、注射器、研钵、量筒、天平等。如不采用脱粘孵化,还需准备蒸煮过的棕榈片、消过毒的柳树根须或其他着卵材料。

(2)催产药物:通常采用的催产药物有鲤脑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CRHA)、多巴胺等,近两年也有用催产灵的。注射溶剂一般用蒸馏水或0.8%的生理盐水,也可用冷开水代替。

(3)脱粘剂:
黄泥浆液:先含沙量少、杂质少的黄色泥巴,捣细后与清水混合,经充分撑拌成泥,用40~60目的肉布或其他网布滤去泥沙及杂质,沉淀晒干后备用,使用时按1:4~5比例加水,充分搅拌均后使用。生产单位多用此法,既经济又简便。

滑石粉悬液:用滑石粉1:50~100的比例与水混合,充分搅拌后便可使用。有的在配好的悬液中再加0.2~0.3的食盐混合均匀,可起到消毒防病作用。

2、繁殖季节 兴国红鲤与我国大多数鲤鱼繁殖季节基本一致,繁殖水温16~26℃,最适水温22~24℃.

3、催产亲鱼的选择
(1)配组雌雄鱼的鉴别:产卵繁殖时,选用作为配组的亲鱼应掌握主要特征。

(2)雌性亲鱼的选择:繁殖早期应选择性腺成熟好,有把握产卵的亲鱼进行配组;繁殖中期,性腺成熟一般的个体,只要腹部较大,后腹较松软且有弹性个体均能配组;繁殖后期,应选择腹部不大且不太松软而有弹性的亲鱼配组。

(3)2雄性亲鱼的选择:应选择轻压腹部,泄殖孔有浓稠的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扩散快者;不应选择精液量少,入水后呈细线状且不易扩散者,或精液稀且带黄色的雄鱼作配组用。

(4)配组比例: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其雌雄鱼配组比例可按2:1或3:2进行配组。

4、催产
(1)药物和剂量:见表1,催产时可任选一种。

(2)注射方法与时间
注射方法:可采用一次或两次注射法。初中证明两次注射比一次注射更具有优点,两次注射的亲鱼发情和产卵的时间较集中、准确,产卵率高而且单位体重产卵量多。采用两次注射时,第一次注射的剂量为全剂量的1/8~1/10,第二次将余下的剂量全部注入。一般每千克鱼体重注射1~2毫升溶液。采用胸鳍后凹陷处向前倾斜450度胸腔注射,针尖插入体内1~1.5厘米。或背鳍基部挑开鳞片作肌肉注射。

注射时间:两次注射时其两针间隔时间一般为8~12小时,如果亲鱼成熟度较差或水温偏低,两针间隔时间可长一些。注射时间应与一步收卵等工作衔接好。为了收卵方便,一般将产卵时间控制在凌晨或稍后。通常在水温20~22℃时,14:00左右便可产卵,

(3)效应时间:兴国红鲤效应时间与水温和剂量多少有密切关系。现将兴国红鲤两次注射法的效应时间列于表2,供参考。

5、人工授精与脱粘
(1)人工授精:亲鱼催情后应雌雄分开暂养,依据效应时间,提前1~2小时注意观察亲鱼的动态,若见发情应立即检查,当轻压腹部雌鱼有卵粒顺利流出时,可立即开始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时,一人用拧干水的湿毛巾握住雌鱼,头高尾低;另一人握住雄鱼;第三人用干毛2针亲鱼体表,盛卵的盆(碗)擦干,然后将卵挤入盆内,再将精液挤入盆中,迅速用手指或羽毛轻轻搅拌均匀后准备脱粘或着巢。另外,也可将精液用0.8%生理盐水稀释后再与卵混匀,此法授精率较高,整个授精过程都必须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若轻压腹部仅有少量卵流出,则应将鱼放回产卵池,每隔0.5~1小时检查一次,超过效应时间6小时的亲鱼,不宜再作人工授精,应及时放回池塘养殖。

(2)脱粘:每10万~30万粒受精卵,需用黄泥浆液15千史,或滑石粉悬液10千史。将脱粘液置于桶(盆)内,用手由下往上不停地翻动,同时将人工干法授精的卵粒徐徐倒入桶(盆)内进行脱粘,卵倒入后继续不停地翻动脱粘液10~15分钟,然后洗去多余的泥浆或滑石粉,上述脱粘液可连续使用2~3次。

(3)着巢:将人工授精卵人为地粘附在鱼巢上的操作过程称着巢。具体方法为:将鱼巢均匀铺在一个口大而浅的容器里(如大塑料盆),加清水温过鱼巢。然后一面缓缓倒入受精卵,一面用手撑动容器内的水,使鱼卵均匀附着在鱼巢上;或在小水泥池中将乙轮布做成的网片展平,浸入水下5~10厘米,一面慢慢倒受精卵,一面用手撑动水面,使卵均匀撒在网片上。

(4)消毒:孔雀绿消毒时,必须现配现用。将孔雀绿1史溶于10千克水中,然后将脱粘卵置于消毒液中浸泡5~10秒钟,尔后反复加入清水洗去余液。

6、孵化
(1)流水孵化:经脱粘和着巢的卵均可用此法孵化。其孵化器具有环道、槽、桶、缸、玻璃钢孵化器等。以脱粘卵为例,在流水环道中,每立方米体一般容卵150万~200万粒,若用玻璃缸孵化器,在水流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每立方米水体可容卵200万~300万粒。

孵化中应注意的事项:
(1)水质:孵化用水应力求水质清新、含氧充足、酸碱度适中、无毒性。孵化用水必须经过60目以上尼龙筛绢或乙纶胶丝布等过滤,以防剑水蚤等敌害损伤鱼卵、鱼苗。

(2)调节水流:由于鲤鱼卵的比重比四大家鱼卵略大,也比水的比重大,加之经脱粘卵膜表粘上部分泥沙,因此,鲤鱼流水孵化时的水流量及流速,应适当大于四大家鱼。其技术要点是卵粒能均匀翻动即可;当胚胎出现眼点时,水流应逐减慢;出膜后,水流应控制在鱼苗能在容器壁停留为度;鱼苗能平游时,只需适量流水即何。在安装道喷嘴时,应无死角。如遇意外事故暂时中断水流时,应人为翻动鱼卵,避免因流造成鱼卵堆积缺氧致死。

(3)刷洗过滤设备: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需保持水流畅通。因此,要经常刷洗过滤设备,以防慢水或胀破过滤纱窗,尤其是鱼苗出膜阶段,滤水窗最易被卵膜堵塞,或鱼苗贴壁而使容器水流不能外溢。这时稍有疏忽,就会酿成溢卵、溢苗,甚至破窗逃苗等事故。

经着巢的卵进行流水孵化时,应将鱼巢固定。其管理较为省力,对水流要求不严,只要保持一定水流即可,鱼苗出膜时也需减小水流。该法不会因短时停水造成严重损失。

2、网箱静水孵化:用细麻布、丝布或胶丝布制作成长方形的孵化箱,其底部一定要装平。鱼卵经人工脱粘后,按每平方米8万~10万粒卵的密度入入箱中,卵需撒布均匀,箱要固定在背风处,在孵化过程中,最好每天洗一次箱,即将卵集中转入面盆内,待箱洗净后,再将卵粒均匀撒布在箱中,鱼苗出膜后,要注意卵膜堵塞网箱。

3、淋水孵化:亦称干法孵化,是在室内将水淋在孵化的卵粒上,保持卵粒湿润而进行孵化的方法。此法一般适用于孵化早期室外水温偏低,或遇到寒潮袭击,室外水浊剧烈下降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淋水孵化的装置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孵化架,二是用盆桶等容器,孵化架可分2~3层,距离不能太小,以方便取放鱼巢为宜,孵化架的制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每层均用竹竿纵横交叉,扎成若干小方格,将鱼巢分成小束,悬于竹竿上;另一种方式是,各层均用竹箔平铺而成,鱼巢平置于箔上,排成不太厚的一层,最上面盖一层稻草为宜。

淋水孵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孵化室不宜过于通风,应有利于保持室内较恒定的潮湿状态;室内需避免直射;架下需挖排水渠道,将余水排出室外。
(2)孵化室内温度尽可能控制在20~25℃,淋水温度尽量接近室内温度。
(3)及时淋水,以保持鱼卵潮湿为度,一般每隔0.5~1小时一次,温高时次数要多一些。
(4)若用稻草或棕片覆盖鱼巢,则需经煮沸或浸泡,以免浸出物毒害鱼卵。
(5)正确掌握孵化时间,胚胎出眼点时要及时移入鱼苗池中孵化。

4、池塘孵化:着巢后的卵也可以入池塘静水孵化,其方法与自然产卵繁殖时间相同,孵化时应注意水质不宜肥,鱼巢安入应稀,在水面7.5~10厘米。
整个孵化期间要防治水霉病和剑水蚤危害,其方法可参照常见鱼病防治。

颖鲤围栏养殖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不少地区开展围栏养鱼,获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围拦养鱼技术,主要是发挥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自然条件。并与小水体密放精养技术相结合而实现高产。
1.地址选择
围拦区应选择远离污染区,避开主航道和进出水口,围区底质平坦。围拦区需要一定的水流,但不宜过大;一般以0.2米/秒左右为宜,最大不要超过0.4米/秒。水深要求在2米左右。围拦面积以数十亩为宜,最大不宜超过百亩。
2.设计与施工
围拦高度以常年平均水深为基础,在此之上再增加60~100厘米的设计为妥。围拦形状据一些生产单位反映,以圆形或椭圆形为好,这种形状可增加抗风。抗浪能力,减少漂浮物堆积,同时还可以节约围栏的原材料约10%。围拦材料最好是内层为网片,外层为竹箔,若有条件用金属材料更好。要是采用双层网拦,则两网间距应不少于3~4米,以便行船检查网衣.同时可在间隙内放养适量标记鱼,如红鲤鱼等,可通过标记鱼和检查网衣情况,来判断是否有鱼逃逸现象。
3.养殖品种和密度
江苏有的湖泊放养品种,以草鱼、鳊为好,草鱼、鳊可占80%,鲢、鳙鱼少放或用异育银鲫来代替,占3~5%;底层鱼可占7~10%,鲤鱼善于掘穴,特别是在围拦边打洞,易引起逃鱼。若围拦区接近居民点,浮游生物丰富,鲢鱼放养比例可提高到20%左右。
放养规格,江苏有的地方提倡草鱼0.5公斤/尾左右,鳊鱼30~59克/尾,异育银鲫15~25克/尾。有不少地方放养鱼规格在50或100克/尾左右。
放养密度可按围拦面积大小灵活掌握,一般50亩以下的围拦区,每亩放养2000~3000尾左右,重量80~150公斤;若围栏面积是50~100亩,每亩可放养鱼种1500~2000尾,重量为50~70公斤。
4.饲养管理鱼种放养前要做好清基、除野和饲料合安装等工作。鱼种进围栏区内7~10天,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要加强观察和防逃工作.在暴雨和汛期来临时,会引起水位陡涨,或大风大浪危害围拦设备安全,此时防逃是关键时刻。要随时准备增高同衣、加固定桩。并应组织专人负责和安排值班巡察。

颖鲤流水养殖


1.地址选择
日本现代化水产养殖一书中曾提到,流水养鱼池一般以20~100米2为好,水深1.5米,池底由进水口向出水口倾斜。一水流量为0.14~0.84吨/秒为宜。
(1)水温:流水池应选择,水温在15℃以上,连续时间为4~6个月以上的地方。适宜温度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2)水源:水源无污染,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养鱼用水标准。水质要清新,水中溶氧正常情况下应保持4~5毫克/升以上,最好在7毫克/升以上。
(3)流量;水流量至少要在50升/秒以上,流量越大越好,最好周年不断流水。
2.产量与流量的关系
流水池中鱼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鱼种的品种、质量、供水量大小、水中溶氧量高低、饲料配方优劣及喂养技术好坏等因素。
日本流水养鱼曾有这样的记载:春季放养足重75~250克的1~2龄鱼种,放养密度为3~11公斤/米2,主要使用合鱼粉50%的颗粒饲料,饲养期通常为4月至,11月中旬,投饵从清晨5时至晚上10时〔晚间照明投饵〕,每天投喂15~20次。至11月中旬,平均个体可达800克。流水养殖鲤鱼的净产量为100~200公斤/米2。

颖鲤箱养殖


1.网目大小与鱼种规格
选择适宜的网目,既能提高箱内外水体交换量,又能改善箱内处于密集状态下的生态条件,因而能促进鱼类的生长。同时还能降低网箱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鱼种进箱规格
(1)成鱼网箱:养殖成鱼的网箱,鱼种进箱规格要求在100~150克/尾,最小不能小于55克/尾。鱼种来源尽量来自网箱培育的鱼种,这样可以缩短成鱼养殖周期,并获得好的成活率,有利于发挥网箱养鱼效益。
(2)鱼种网箱:目前鱼种网箱有两种形式,一是培育2龄鱼种的春片鱼种网箱;另一种是培育当年繁殖的夏花鱼种网箱。
春片鱼种网箱,进箱鱼种规格,要求达到10~13厘米,最小不能小于8.3厘米,要求当年能培育成大规格鱼种。鱼种最好来源于网箱中培育出来的。
夏花鱼种网箱,进箱鱼种规格,要求达到4.3~5厘米,鱼种长到8.3厘米以后,应及时转到大网目箱内,这样有利于箱内水体交换和鱼类的生长。目前这种网箱内的鱼种,主要来源于池塘培育。
3.进箱时间
成鱼网箱和春片鱼种网箱,鱼种进箱最适宜时间,是3月底之前进箱完毕。若来不及进箱;则需等待桃花季节购4月上中旬)之后再行进箱,这样可避开水霉病流行期,可提高进箱的成活率。但一定要在4月底或5月上旬之前进箱完毕.这样可增加鱼类的生长时期。
夏花鱼种进箱时间,要求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箱完毕,以早为好。
4.进箱密度和数量
(1)成鱼网箱
鱼种来源最适宜的是从网箱培育的大规格鱼种。如果是池塘培育的大规格鱼种,则适应能力较差,成活率偏低,因此务必做到无病、无伤或就近短途运输。
(2)春片鱼种网箱
鱼种来源,最好是网箱培育的鱼种。如果是池塘培育的鱼种,进箱数量约需增加10%,并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3)当年夏花鱼种网箱
鱼种主要来源于池塘培育。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就近运输。运输前必须经过2~3次锻炼,进箱时两地水温差不能超过4~5℃。

颖鲤投喂技术


一般来讲,养鱼全过程中饲料的成本,大约占总成本的60~70%左右。因此,科学的投喂技术,最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饲料的浪费,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鲤鱼的消化道短且直,又是一种极贪食的鱼类。在室内喂养时可以看到,只要是稍间断地多次投喂,它能边吃食观察边排泄,很多饲料没有来得及消化,直没有能得到吸收,便被排出体外。因此,带来了两种后果:一是饲料利用率很低,造成饲料浪费,增加了养鱼的成本;二是因为没有很好消化而造成难以吸收,或根本来不及吸收就被排出体外,鱼类体内并没有及时补充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因此对生长很不利。所以科学、正确地掌握投聘技术,是提高养鱼经济效果的重要措施。
(一)日投饲次数及投饲量
1.日投饲次数
日投饲量确定后,一日内鱼类应投喂多少次为宜,国内外学者做过不少试验。对于日投饲次数,虽然各学者所得的数据不完全相同,但共趋势基本一致。就是鱼苗阶段应比鱼种阶段投喂的次数多,鱼种阶段应比养成鱼阶段投喂的次数多。此外,各月之间因水温不同,投喂亦应有所区别。
颖鲤在幼苗阶段投喂次数应较多,或者鱼的规格相同,而喂食期处在造温甚至最适温范围内,其投喂次数应比非适温期时要多。
日本有的学者进行试验,从清晨至晚间10小时内,将日投饲量分为1至10次分别进行投喂,结果认为,以4~6次的投喂方法为好。但也有的学者认为,4~8次为好。前苏联有的学者认为,在鱼苗生长阶段,应每小时投喂一次,一般1天投喂10次。我们在金寨县池塘养鱼种过程中,考虑到劳动强度问题,在1.7~2.7厘米鱼苗培育到5厘米的养殖阶段,制订了1天内投喂6次的技术方案;而5厘米鱼种进网箔养殖阶段,1天投喂7一8次。结果均获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
2.日投饵量
众所周知,饲料投喂不足,鱼类处于饥饿状态,其生长就不好;反之投喂量过大,不但饲料利用率低,而且易使水质变坏,不利于鱼类生长。两种养殖结果都会使成本加大,经济效益降低。因此,科学的投喂量与鱼体的增重是密切相关的。然而投喂量又与鱼体大小、水温高低和溶氧量大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多少和鱼类生长有关的其他元素的含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要获得十分准确和完善的投饲量,又是十分复杂和难以办到的,只能做到相对准确的投饲量。
(二)鱼体大小与饲料粒径的关系
鱼苗阶段,尤其是水花下塘时,因鱼苗口径较小,水中浮游生物若个体较大,或者鱼池培育水质过早,浮游生物已长大了,鱼苗下塘后就难以摄取这些饵料而影响正常生长。有经验的养殖技术人员此时就采取拉空网,将大个体浮游生物转走,另采取追肥或投喂部分豆浆或豆饼浆,补充鱼苗所需的部分饵料。在鱼种培育早期阶段,加工适合鱼类摄食的颗粒饲料,对鱼类早期生长发育尤为有利。因为颗粒过大,饲料在水中需经一定时间的浸泡才能散开,此时,已有部分营养溶解于水中而被散失,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营养也不全面。目前有不少单位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应引起注意。
(三)鲤鱼的几种饲料配方
饲料配方组合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讲应依据鱼类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来确定。在有可能条件下,应尽量满足各种鱼类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但有时因各地饲料原不完全一致,成从原料价格,成本投人与所获效益来综合比较分析,亦可略作变动。
(四)饲料加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原料
加工的原料一定要新鲜,严防腐败变质的原料混进。
2.配料和搅拌方法
加工的原料,尤其是使用添加剂时,各种成分必须搅拌均匀。一般来讲,应按饲料加工机次进料数量为单位进行配料,然后经搅拌再加工成饲料。不要一次配备过多数量的原料,以防搅拌不匀。为使添加剂拌得均匀,应先得将添加剂与少部分混合饲料拌匀,再逐渐增加混合饲料,进行多次搅拌多次混合,然后再上机加工成饲料。
3.饲料规格
加工的配合颗粒饲料的粒径规格,应以满足不同规格鱼种的需要,即满足鱼的适口性。如果加工机械缺少这种配套设备,一定要配备一台破碎机与其匹配。
4.饲料保存
加工的配合颗粒饲料,仍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因此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饲料发霉或变质。

德国镜鲤选育技术


德国镜鲤选育系选育可分夏花、鱼种、一龄鱼、二龄鱼和后备亲鱼5个时期进行选种,采用混合选择方法,选种标准:生长快,个体重量较大,体型符合良种标准,体色纯正,发育正常和体表侧线上无鳞侧线不分枝的个体。当年鱼体重达150g以上,二龄鱼体重达800g以上,三龄鱼体重1500g的个体。

选育方法
(1)夏花鱼种选育
采用专池培育,放养密度稍低于正常放养标准,经20~25天的培育体长可达3cm时分塘,出池过筛后,手选。选规格大,体形正常背的个体,选择强度50%。

(2)当年鱼种或一龄鱼选育
当年出池或次年春季出池进行,以体重、体色、体质体型为主要选择标准,体重150g以上,体质健壮的个体,选择强度为10%。选出的个体专池培育,亩放250尾,搭配白鲢、花鲢和鲫鱼充分利用池塘生物饵料。

(3)2龄或2+龄鱼选育
鱼种培育到秋季或次年春季出池进行,以个体体重结合形态特征,除体表鳞片分布框状,体型,体质符合选种标准外,个体重必须达800g以上 。选择强度在50%,选留的个体专池培育。后备亲鱼选育:严格按选育标准选留,体型(体长/体高比2.5~2.6)、体质符合选种标准外,个体重必达2.5Kg以上。

(4)亲鱼选育
繁育的亲鱼除鳞被、体色、体型、体质符合标准外,雌鱼个体重2.5~3Kg,雄鱼2.0Kg以上,性别鉴别不清的个体和不符合标准的个体全部淘汰。雌:雄鱼比为1:1,繁育群体不得少于50组。

高寒地区养蜂春繁杂谈


春繁是一年的开始,蜂群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年的养蜂效益。黑龙江双鸭山地区地处北国边疆,属高寒地区,数十年养蜂的失败教训极其深刻,总结起来也算是一点经验,现将春繁中的一些相关问题与蜂友们切磋。

一、春繁早与晚问题

黑龙江地区蜂群春繁最早排泄日一般出现在3月上、中旬,蜂群排泄日并非开繁之时。但何时开繁,一直有两种不同观点。有的提倡早开繁,理由是早繁殖,繁殖期长利于培育强群;有的主张晚开繁,保存越冬蜂实力,当外界条件适宜时能充分发挥越冬蜂哺育力。

我赞同后者的观点。蜜蜂在自然生存条件下,外界气温高低决定蜂群哺育积极性和蜂王产卵速度。我地以饲养黑蜂为主,早春3月是寒暖交替季节,气候多变,寒流频繁,昼夜温差大,尽管黑蜂抗寒能力较强,但蜂王有产卵节律陡的特点。早繁殖由于巢内子脾的出现增强了工蜂采集积极性,虽然外界无蜜粉源,但采集蜂大量外出寻找蜜源,空飞现象严重,表面上看去蜂群很有生机,实际上是无谓消耗体力,不仅浪费大量饲料而且加速越冬蜂衰老。

众所周知,工蜂寿命长短决定于生理器官和体力消耗程度。蜜蜂之所以能在高寒地区安然无恙度过长过半年之久的越冬期,原因是工蜂出房后未饲喂幼虫、没参加过采集,确保了越冬蜂的健康。在漫长的严寒冬季,为了抵抗不利因素影响,蜜蜂体质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主要表现在育虫能力下降,每只越冬蜂哺育力由原来的3.14下降到1.1只幼虫。由此可见,晚繁殖,在外界气温条件较为适宜的情况下开繁能充分发挥越冬蜂的哺育力和采集力。早繁殖往往由于蜜脾不足,遇到长时间倒春寒不得不补喂糖浆,因得不到及时排泄会产生下痢和爬蜂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本地区,就连南方地区也屡见不鲜。

那么,何时开繁合适呢?

以双鸭山地区为例:正常年份柳树开花在4月15 日左右,如果立春节气在春节前,那么会春来早,柳树提前开花;如果立春节气延迟到春节以后,那么回暖会晚还会出现倒春寒,柳树开花拖后。因此,应根据柳树开花日前1015天确定开繁日较为理想。这样1个l 万只蜂组成的蜂群,以1张大蜜脾、l张粉脾作为边脾,中间放l张半蜜脾开繁,柳树开花前不必担心饲料短缺和蜂王产卵空间受限,蜂群繁殖正常。

二、辅助保温问题

上世纪60年代我就开始养蜂,每年春繁开始师傅教我怎样适当保温,并谆谆教导饱暖蜂群壮,饥寒变弱群。我铭记在心,至今作为座右铭。如今有些蜂友在蜜蜂回归自然方面提出新想法,春繁不采取任何辅助保温措施,将蜂群露天摆放,理由是蜜蜂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辅助保温会造成蜜蜂对外界气温的误导。导致蜜蜂无论天气好坏、气温高低出巢飞翔,造成损失。

说到蜜蜂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不可否认,但这有一定限度,超出了蜜蜂所承受的限度就会对繁殖造成严重影响。在我地区,即使4月5日清明过后仍有风雪天气,夜间最低温度在0℃以下,更何况在3月20日开繁时白天气温经常处在0℃,如果不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当外界气温处于0℃或更低时,蜂箱内育虫区要稳定在 34.5℃,为了达到这个育虫温度,工蜂需要取蜜、活动,产生热量。当这种情况无济于事时,工蜂不得不结团,放弃外围子脾保存核心部分。

几年前我与本村蜂友同时在柳树开花时转地到山区椴树场地,我俩的蜂群每群都在万只以上,他露天放置,蜂箱用木头垫起10 cm;我两箱一组,箱底、箱后、两箱间用草保温,并且两箱巢脾分别放在相邻一侧形成双王同箱。5月1日后我的蜂群平均5框以上,封盖子面积大,而他的蜂群虽然脾数相同,但封盖子面积小,呈鹅蛋状。

其实,只要开始繁殖,巢内出现子脾,无论外界温度高低,育虫区的温度必须在34.5℃。所谓管理,就是在遵循蜜蜂生物规律下人为给蜂群营造一个最佳生存条件和环境,达到物尽其用,蜂尽其力。冷要保温,热要降温,这是最简单的常识。确切地说,春繁期对蜂群适当保温并非画蛇添足,而是雪中送炭,不会让蜜蜂对外界气候产生误导。当然保温过度会导致越冬蜂提前衰老。在适当保温条件下,春季只要通过巢门调节,蜂群就会处在适宜的温湿度中,此时无论外界温度高低,蜂群都会将蜂巢内调控在最佳范围内。

三、奖励饲喂问题

奖励饲喂是促进蜂群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但奖饲应注意3点:
1.何时开始奖励饲喂;
2.巢内饲料充足与否;
3.作盗期应慎重。

我地最早蜜源是柳树,无论何时开繁,柳树蜜粉前不宜奖饲,蜂群饲料不足调换蜜脾最佳。奖饲要在蜂群饲料充足条件下进行,否则只能是救济饲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蜂场规模大,场地拥挤不能奖饲,否则引起盗蜂后果不堪设想。

需要提醒的是:春繁时外界无蜜粉源时不能连续大量饲喂糖浆,防止寒潮期过长,工蜂得不到排泄,气温回升后出现大量爬蜂。

兴国红鲤流水养殖


1.地址选择
流水养鱼池一般以20~100平方米为好,水深1.5米,池底由进水口向出水口倾斜。水流量为0.14~0.84吨/秒为宜。
(1)水源:水源无污染,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养鱼用水标准。水质清,水中溶氧在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在4~5毫克/升以上,最好在7毫克/升以上。
(2)水温:流水池应选择水温在15℃以上,连续时间为4~6个月以上的地方,适宜温度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3)流量:水流量至少要在50升/秒以上,流量适当大一些为好,最好周年不断有流水。
2.产量与流量的关系
流水池中鱼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鱼类的品种、质量、供水量的大小、水中溶氧量的高低、饲料配方的优劣以及喂养技术的好坏等因素。
日本流水养鱼曾有这样的记载:春季入养尾重75~250克的1~2龄鱼种,放养密度为3~11千克/平方米,主要使用含鱼粉50%颗粒饲料,饲养期一般为4月至11月中旬,从清晨5时至晚上10时(晚间照明投饵)每天投喂15~20次,至11月中旬,平均个体可达800克。流水养殖鲤鱼的净产量为100~200千克/平方米。

鲈鲤


中文名称 鲈鲤
拉丁名称 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
地方名称 花鱼、青脖、江鳁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鲈鲤属
拉丁属名 Percocypris Chu,1935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8~9(多数为8);胸鳍条1,16~17;腹鳍条1,9;臀鳍条3,5。鳃耙9~11。下咽齿3行,2.3.5一5.3.2.。侧线鳞50[10/(5.5~6~V)]53;背鳍前鳞(比较不规则)34~35;围尾柄鳞16~17。
标准长为体高的3.8~4.3(xs=4.10.20)倍,为头长的3.4~3.8(3.60.19)倍,为尾柄长的5.6~5.9(5.80.18)倍,为尾柄高的8.2~9.1(8.70.39)倍。头长为吻长的2.9~3.2(3.10.10)倍,为眼径的6.5~8.7(7.70.77)倍,为眼间距的3.5~3.8(3.80.16)倍。

体长而侧扁,头的背部稍呈弧形,头后背部稍隆起一吻端圆钝,吻皮盖于上唇的基部,在前眶骨前缘无显著的缺刻.口亚上位,稍倾斜,下颌较长,上颌后端达到鼻孔后缘垂直线.须2对,颌须和吻须相等或前者较长,颌须末端达到眼后缘的垂直线.唇肥厚,包于颌的外表,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直伸向前,但在颐部两侧不相连.眼在头侧的前上位,离吻端和离前鳃盖骨上角相等或稍大.鼻孔在眼前上角,离眼前缘比离吻端为近.鳃孔的上角位于眼上缘的水平线上.鳃膜在眼窝后缘的垂直线的下方连于鳃峡.

背鳍外缘微凹,起点距尾鳍基比距吻端为近,末根不分枝鳍条粗壮,其后缘具锯齿,但顶端柔软分节,以第一根分枝鳍条为最长,约等于眼后头长.胸鳍长约为头长的1.7倍,后伸不达腹鳍基部,其间距约有7~8个侧线鳞。腹鳍起点稍前于背鳍起点,约与胸鳍等长,后伸不达臀鳍起点,其间距等于吻长或稍长.臀鳍起点紧接于肛门之后,其起点距腹鳍起点稍近于距尾鳍基,向后伸不及尾鳍基.尾鳍叉形,中央最短鳍条约等于尾柄高.

鳞片比较小,胸腹部鳞片变小且埋于皮下,腹鳍腋部有狭长的腋鳞,背鳍和臀鳍基部均有鳞鞘,但以背鳍鳞鞘为显著.侧线完全,前段向下弯,以后平直向后伸至尾鳍基之中央.鳃耙短小.下咽齿尖端弯曲.鳔2室,后室比前室长.腹膜灰白色。肠短,约为标准长的3/4,

体背面青黑色,腹面灰白,侧面绝大多数鳞片基部有一黑色的斑点,连成为不连续的直行黑色条纹,头背面有分散的黑斑点,至头的侧面黑点变大且稀少,背鳍、尾鳍及胸鳍微黑。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85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叉舌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