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鲆

中文名称繁星鲆

拉丁名称Bothus myriaster (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鲆科

拉丁科名Bothidae

中文属名鲆属

拉丁属名Bo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的暖热海域,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甚侧扁,口小或中大,头长为上颌骨长2.8-4.0倍。颌齿锥形,2行或多行,左右侧同样发达,背鳍和臀鳍全部鳍条不分支,被鳞,第1脉间棘不突出于臀鳍前方。有眼侧的胸鳍较长,鳍条全不分支,其上部鳍条有时延长,有眼侧腹鳍基底较无眼侧的为长。鳞小,有眼侧被栉鳞或圆鳞,无眼侧被圆鳞,仅有眼侧具侧线,在胸鳍上方有1弓状弯曲部,在上眼后方有1分叉的短颞上支。背鳍92-95,臀鳍67-71,除了有眼侧上下缘被栉鳞外,余均被圆鳞,上颌约等于眼径,头长为上颌骨长3.5-3.8倍,体长为体高1.7-1.8倍。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相关知识

马来斑鲆


[学名]: Pseudorhombus malayanus
[资源名称]: 马来斑鲆
[形态特征]:
 
体卵圆,侧扁,背腹缘弧形隆起;尾柄短而高,尾柄高为尾柄长1.7倍,体长为体高2.2倍,为头长3.7倍。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上眼接近头部背缘。体两侧均被小栉鳞,紧无眼侧头部被圆鳞。背鳍基部长,起点在无眼侧后鼻孔的上方,后部数鳍条分枝。臀鳍与背鳍同行,基部长,起点在胸鳍基部前下方,后部少数鳍条分枝。胸鳍基部狭,有眼侧者长,腹鳍起点在胸鳍起点前下方,向后延伸达臀鳍起点,左右腹鳍对称,尾鳍契形。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印度洋北部沿岸至中国、印度尼西亚  
[水域环境]:半咸水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自由 [生活区域]:河口、沿岸海域
[资源类型]:河口、沿岸海域 [主要用途]:食用

宽额缨鲆


[学名]: Crossorhombus valderostratus
[资源名称]: 宽额缨鲆
 
[形态特征]:
 
背鳍82~89;臀鳍61~67;胸鳍(左)10~11,(右)8~9;腹鳍6;尾鳍17。侧线鳞53~58;鳃耙0+6~7,椎骨10+25个。 体长为体高1.8~2.1倍,为头长3.6~4.5倍。头长为吻长5~6.4倍,为眼径2.9~3.4倍,为眼间隔1.5~5.9倍,为最长背鳍条1.7~2.1倍,为左胸鳍长(雄)0.5~0.8倍或(雌)0.9倍,为右胸鳍长(雄)1.5~2.1倍或(雌)2.4倍,为左腹鳍长2.2~2.9倍,为尾鳍长0.8~1.3倍,为尾柄长6.2~8.4倍;尾柄高为尾柄长2.9~4.5倍。 体近长卵圆形,很侧扁。尾柄很短。头短高。雄色吻左侧有一尖长形吻棘,在眼间隔正前方有3横行具蓝绿色光泽的小黑点。两眼位头左侧,两眼外缘各有一黑色皮膜状突起;上眼较下眼稍后。眼间隔凹沟状,雄鱼显著较宽,在眼缘各有1~2眼棘,雌鱼较窄且无吻棘及眼棘。鼻孔每侧2个;左鼻孔位下眼前方吻侧,前孔有一皮质突起;右鼻孔位背鳍前端下缘。口小,前位。左上颌较眼径稍短,略达眼下方。两颌牙小,一行。鳃峡凹刻深,后端尖形。鳃耙短,长扁形,有小锯刺。 头体左侧被强栉鳞,上下颌无鳞,奇鳍有小栉鳞;头体右侧被圆鳞,鳍无鳞。仅有左侧线,侧中位,在胸鳍后上方呈弯弧状。 背鳍始于吻右侧鼻孔的上缘;成年雄鱼第7~9鳍条常较长;中部鳍条最长;后端鳍条很细短。臀鳍始于胸鳍始点稍下方,形似背鳍。左胸鳍侧位、稍低;第2鳍条最长,雄鱼突出呈丝状,雌鱼仅较第3鳍条略长。右胸鳍很短。左腹鳍基很长,始于鳃峡后端,第3~4鳍条最长;右腹鳍基很短,始于第4~5左腹鳍条基右侧。尾鳍尖矛状,中央11鳍条分枝。 头体左侧淡灰褐色,沿侧线有2~3个黑褐斑;鳍淡色,背、臀鳍外缘及尾鳍后端较灰暗,偶鳍有小褐点纹。体右侧雌鱼白色,雄鱼中后部为蓝黑色大斑状,斑达体背腹缘及尾柄。鳃腔膜与右侧腹腔膜无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温州外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海南省东沙群岛到台湾、浙江等东海中东部海区;西达斯里兰卡及非洲东岸,东到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热带暖水性小型底层海鱼,约分布于40~200米深海区

桂皮斑鲆


[学名]: Pseudorhombus cinnamoneus
[资源名称]: 桂皮斑鲆
[外文名]: Cinnamon flounder
 
[形态特征]:
 
背鳍80~84;臀鳍62~64;胸鳍12;腹鳍6;尾鳍17。侧线鳞82~84。 体侧扁,略呈卵圆形,尾柄短而高;体长为体高2~7.1倍;为头长3.6~3.9倍。头部短而略高。吻部略短,头长为吻长4.9~5倍。两眼均在头部左侧,头长为眼径4.9~5倍。眼间隔很窄。有眼侧2鼻孔,位于眼间隔前方,前鼻孔后缘有一细长瓣片,后鼻孔呈卵圆孔状;无眼侧2鼻孔位置较高,接近头部背缘,前鼻孔后缘亦有一瓣片。口大,前位,左右约对称。口裂弧形。两颌约等长。牙尖锥形,上下颌各为一行,左右侧牙同等发达。犁骨与腭骨均无牙。鳃孔狭长,鳃盖膜相互愈合,不与峡部相连。鳃耙4~5+10~11,鳃耙短于鳃丝。肛门偏位于无眼侧。幽门盲囊4。椎骨10+28。 有眼侧被栉鳞,无眼侧被圆鳞,奇鳍亦被小鳞。左右侧线同样发达,其前方有一明显的颞上枝。 背鳍始于无眼侧前鼻孔的上方,只有最后少数鳍条分枝。臀鳍始于胸鳍基的前下方,亦只有少数鳍条分枝。有眼侧胸鳍较长。两腹鳍约对称。尾鳍后缘钝尖。 有眼侧褐色,有许多行大小不等的暗色环斑。侧线弯弓部之后有一睛色眼状斑。奇鳍亦有暗色小斑点。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和黄海,朝鲜、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沿岸内湾至水深164公尺深的近海砂泥质海域。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底栖性的甲壳类或是其它种类的小鱼。

大鳞短额鲆


中文名称大鳞短额鲆

拉丁名称Engyprosopon grandisquama (Temminck hlegel, 1846)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鲆科

拉丁科名Bothidae

中文属名短额鲆属

拉丁属名Engyprosop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眼间隔平或宽凹形,尤以雄鱼更宽,口较小,头长为上颌骨长2.2-3.5倍,颌齿小,上颌前部2行,后部1行,下颌1行,左右侧同样发达,背鳍和臀鳍全部鳍条不分支,被鳞,第1脉间棘不突出,胸鳍不对称,有眼侧的稍长,全部鳍条不分支,有眼侧的腹鳍基底较长。有眼侧被大形或中大的弱栉鳞,无眼侧被圆鳞,只有眼侧有侧线,在胸鳍上方具1弓状弯曲部,无颞上支。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多斑羊舌鲆


[学名]: Arnoglossus polyspilus
[资源名称]: 多斑羊舌鲆
[外文名]: spottyfin lambtongue flounder、Spoted scald flounder、Many-spotted lefteye flounder
 
[形态特征]:
 
背鳍103~107;臀鳍82~85;胸鳍12~13(有眼侧)、10~11(无眼侧);腹鳍6;尾鳍2+13+2。侧线鳞71~72。鳃耙0~1+7~8。 体长为体高2.5~2.8倍,为头长3.8~3.9倍。头长为吻长4.1倍,为上颌长2.3~2.4倍(有眼侧)、2.0~2.5倍(无眼侧),为眼径3.2~3.7倍(上眼)、3.7倍(下眼)。 体长圆形, 侧扁。尾柄极短较高。头中等大,背缘在上眼前方略凹下。吻钝尖。两眼均位于头左侧。眼间隔狭,骨嵴状。鼻孔2个,前鼻孔短管状,后缘鼻瓣长,后鼻孔前缘稍隆起,有眼侧2鼻孔位于眼间隔前方,无眼侧2鼻孔近背缘。口中大,前位。上颌骨后端达眼前1/3或中部下方,无眼侧上颌稍长。上下颌各具1行尖牙,两侧均发达,前方牙稍扩大,下颌侧牙较上颌侧牙稍大且排列稀疏。前鳃盖骨边缘游离。左右鳃盖膜愈合,不与峡部相连。有假鳃。鳃耙较短,内缘有数行小刺。鳃盖条骨7。 有眼侧被弱栉鳞,无眼侧被圆鳞。吻部、上下颁及胸鳍基部无鳞。奇鳍鳍条均被小鳞。仅有眼侧具侧线,在胸鳍上方具1弓状弯曲部。 背鳍始于无眼侧鼻孔上方,雄鱼前方数鳍条较长,第三一五鳍条最长。臀鳍紧位于肛门后。有眼侧胸鳍较无眼侧胸鳍长。有眼侧腹鳍基底长,始于峡部前端。尾鳍钝尖。除尾鳍中部鳍条分枝外,各蜡鳍条均不分枝。肛门偏位于无眼侧。生殖突起偏位于有眼侧。 有眼侧褐色。各鳍均暗色。
 
 
[原产国家]:多斑羊舌鲆[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南海、东海),日本,印度尼西亚;水深90-252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幼鱼时期像其它一般鱼类行浮游生活,在水中游动摄食浮游生物,长大后因体型变化,降至海底,行底栖生活,栖息在砂泥底域,大半时间埋在泥砂中,仅露出两眼,以捕食小鱼或无脊椎动物为主。

大嘴鳄口鲆


中文名称 大嘴鳄口鲆
拉丁名称 Kamoharia megastoma(Kamohara)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鲽形目
拉丁目名 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 鲆科
拉丁科名 Bothidae
中文属名 鳄口鲆属
拉丁属名 Kamohari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延长,后部渐尖细,甚侧扁。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口亟大,头长为上颌骨长1.4倍左右,上颌骨尖端突出于吻端之外,后端远达下眼后缘之后。下颌尖端突出于上颌。上颌前端有3~4对大齿,下颌前端有3对强大犬齿。背鳍109~112,臀鳍84~86,有眼侧胸鳍15~16,侧线鳞126~127。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33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蓝无壳侧鳃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