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胡鮈

中文名称清徐胡鮈

拉丁名称Huigobio chinssuensis (Nichol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胡鮈属

拉丁属名Huigobio Fang,193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辽河、黄河、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2-13;腹鳍Ⅰ-7。鳃耙5-6。下咽齿5-5。侧线鳞38[3.5/(2.5-V)]39;背鳍前鳞10-11;围尾柄鳞12。

体长为体高的5.0-5.8倍;为头长的4.6-4.8倍;为尾柄长的6.4-6.5倍;为尾柄高的12.2-12.8倍。头长为吻长的2.5-2.6倍;为眼径的3.1-3.6倍;为眼间距的3.0-3.7倍;为尾柄长的1.3-1.4倍;为尾柄高的2.6-2.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0倍。

体较长,前段略近圆筒形,后段侧扁。头较短小,头长稍大于体高。吻短钝,其长约与眼后头长相等。眼较小,位头侧上方,眼间平坦,间距较狭,小于眼径。口下位,呈弧形。唇较发达,乳突显著,上唇乳突大,中央呈单行排列,两侧乳突小,呈多行排列;下唇分3叶,中叶为心脏形的肉质突(较胡鮈下唇中叶为大),位于颏部,两侧叶向侧向后扩展略似翼状(但远不及胡鮈发达),后缘游离,在口角处与上唇相连。具须1对,稍长。约为眼径的1/2。鳃耙细小。下咽齿略侧扁,极为纤细,各齿均具弯曲的尖钩。体腹面自胸部至胸、腹鳍之间裸露无鳞。侧线平直。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小于至尾鳍基的距离,而略大于自其基部后端至尾鳍基的距离。胸鳍宽阔,以第3根分枝鳍条为最长,其长可超过头长,但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后,与背鳍第2、3根分枝鳍条相对。臀鳍起点约位于腹、尾鳍基的中2司。尾鳍小,上下叶等长,分叉较浅。肛门位置近腹鳍基部。

鳔小,2室,鳔长小于头长的1/3,前室圆,包干韧质膜囊内,后室极小。肠较细长,肠长为体长的1.5倍左右。腹膜棕黑色。

体浅黑色,腹部灰白。横跨背部有5-6个黑色斑块,体侧鳞片上具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中轴具8-10个黑斑点。背鳍、尾鳍上有小黑点组成的条纹,胸、腹鳍上散有少数小黑点,臀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相关知识

斑点胡鲇


中文名称斑点胡鲇


拉丁名称Clarias macrocephalus

异名斑点胡子鲶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胡鲇科

拉丁科名Clariidae

中文属名胡鲇属

拉丁属名Clarias Scopoli,177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泰国,及我国南方。

形态特征
斑点胡子鲶体细长,头部较大,枕骨较深,头前半部扁平,头后侧扁。无鳞,侧线完整。口宽,横裂,微下位。上颌较下颌稍突出,上颌和犁骨上密生绒毛状牙齿,形成牙带。吻短面宽钝,唇厚。触须发达,有须四对,其中鼻须一对,上颌须一对,下颌须二对。眼小,前侧位,有活动眼睑。背鳍、臀鳍均长,两鳍后端在尾处上下相对。胸鳍小,有一对发达的硬棘,作御敌和支撑行动,棘由毒腺组成的外膜包被,外缘有锯齿形小齿。除胸鳍有鳍棘外,其他各鳍均由软条组成。腹鳍小,几乎与臀鳍连为一体。尾鳍圆扇形。体色一般为褐黑色或灰黄色,腹部色泽较淡。体侧散布一些不规则小白斑点。

生活习性
斑点胡子鲶属热带、亚热带鱼类。栖息于田间沟渠、稻田、河川、湖泊等水域。具有明显的穴居和聚居习性,常数十尾乃至数百尾聚集在一个洞穴中。惧强光,白天潜于水底,或栖居洞中,晚上出来活动及取食。冬天天气寒冷,常潜入洞中聚居或钻入泥中越冬。由于长期底层穴居生活,造成视觉退化,对外界食物、刺激、敌害等感觉主要靠口周围四对发达的口须和发达的侧线系统和嗅囊。四对口须颇长,且能灵活转动,它的嗅囊具有复杂的皱折,脑的嗅叶也相当发达,这与其特殊生活习性相适应。该鱼耐低温能力差,在华南地区不能自然越冬。据测定,11℃以下时,持续2-3天会死亡。适宜水温为25-33℃,水温达到18℃以上时才开始大量摄食和四处活动。

该鱼具有形似树枝状的鳃口辅助呼吸器官,皮肤也有呼吸作用,因而能在低氧(溶氧为0.8毫克/升水中,一般鱼类要求1.7毫克/升)和pH值4.8的污水或酸性环境生活,且出水后只要保持体表湿润仍能存活几天。该鱼迁徙能力很强,可利用强壮的硬棘,在陆地上支撑身体爬行,越过障碍物,从一个水体迁移到另一个水体。

该鱼对几种常见药物的耐受能力差于四大家鱼,对晶体敌百虫的安全浓度为0.3毫克/千克,对硫酸铜的安全浓度为0.5毫克/千克,对高锰酸钾安全浓度为25毫克/千克,对福尔马林为40毫克/千克。

斑点胡子鲶为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环境下,以捕食水体中的蠕虫、水生昆虫幼体、小鱼、小虾和尸体、腐败物等为食,也食植物的细嫩部分及腐殖质。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利用禽畜血、内脏、臭鱼烂虾、蛆肉、蚯蚓等,也食米糠、花生饼、玉米等植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孵出第3天开始摄食,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一周后可摄食水蚯蚓、水生昆虫、蠕虫等,也吃商品饲料。

4-39℃淡水生。

繁殖习性
斑点胡子鲶初次性成熟为1龄(满8-10月龄),质量100克以上时,便具繁殖能力。性比为1∶1,一年多次产卵。性腺周而复始地发育,呈周期性变化。正常情况下,一年可产卵4-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30-40天。在适温范围内,精心培育,可一年四季都产卵。

斑点胡子鲶为营巢性产卵鱼类。在自然环境中,当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气候条件和环境均适合产卵时,雌鱼会与雄鱼配对至浅水区,选一个僻静、水草旺盛或沟渠浅滩处营巢。营巢时,雌雄密切配合,用吻端、胸鳍、尾鳍在水底掘出一个直径约30厘米,深5-8厘米的圆形小坑。筑巢后,雌雄鱼频繁进出鱼巢,互相追逐和接触,经几个小时发情,同时在巢内排卵和排精,并用其尾部搅动使卵充分受精和均匀粘附在巢边的水草上。每次产卵需分几次排卵,一次排卵几十至几百粒,间隔约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因此从开始产卵到结束需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产卵后,雄鱼看守鱼巢,雌鱼在外觅食,供雄鱼摄食。产卵的水温为20-32℃,最适温度为24-28℃,低于20℃或高于32℃,产卵活动受到抑制;18℃基本不能产卵。产卵量与亲鱼大小有关。平均质量182克雌鱼,产卵量为12684粒。卵呈古铜色,具粘性,平均卵径1.7毫米。

人工繁殖:包括亲鱼产前培育、催情、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及孵化。催产前一个月将8-10月龄的亲鱼,放入池中精心培育,投喂鱼粉40%,花生饼20%,米糠20%和玉米粉20%比例制成的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质量的5%-8%,每周冲水刺激1-2次。经30天培育,性腺可发育成熟。当达到合适产卵的温度时,选择雌鱼腹部宽广膨大而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红肿,轻压腹部会有卵粒溢出的个体;雄鱼外形健壮丰满、富有光泽、生殖孔微红,略有充血的个体,进行催产。催产药物有:鲤鱼垂体(PG)和绒毛膜性腺激素(HCG)。采用2次注射。0.25-0.4千克亲鱼,第一针雌鱼注射PG1个,第二针PG 1.5个;雄鱼待雌鱼注射第二针时,注射PG 1个。如注射HCG,雌鱼共注射3 000-4 000 IU/千克,也分2次注射。雄鱼剂量减半。2次注射时间间隔8-10小时,效应时间12-16小时。亲鱼产卵可以采用自产或人工授精。产卵池为50厘米60厘米,水深15厘米左右的水泥池或其他容器,内放几棵水浮莲,池上加盖,防止鱼跃出。产卵后,卵粘在水浮莲上,然后移入孵化池(筒)孵化。人工授精是将催情的亲鱼放到产卵池中,达到效应时间,用网捕起亲鱼检查,轻压腹部可流卵者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卵均匀洒在水下1厘米0.56毫米孔径的尼龙绢筛上,然后放孵化池(筒)流水或充气孵化。用这种方法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很高,一般在90%以上。孵化温度最好在24-28℃,30小时左右孵出仔鱼。

蟾胡鲇


中文名称蟾胡鲇

拉丁名称Clarias batrachus (Linnaeus)

英文名称walking catfish

异名胡鲇、蟾子胡鲇、蟾胡子鲶、塘角鱼(广西),塘虱鱼(广东)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胡鲇科

拉丁科名Clariidae

中文属名胡鲇属

拉丁属名Clarias Scopoli,177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钱塘江、闽江、元江、珠江水系,及海南岛、台湾。

形态特征
背鳍54-64;臀鳍40-46;胸鳍Ⅰ-6-9;腹鳍6。鳃耙15-18。

体长为体高的5.2-6.9(5.8)倍,为头长的4.3-5.6(4.7)倍。头长为吻长的3.0-3.7(3.4)倍,为眼径的8.3-10.1(8.7)倍,为眼间距的1.4-1.7(1.5)倍。

体长形,背鳍起点向前至吻端渐平扁,向后渐侧扁。头短小,腹面平直,背面斜平,呈楔状,被以薄皮,有额囱。吻宽而钝。两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呈管状,后鼻孔前缘有1鼻须。眼很小,侧位。眼间较宽。口宽大,弧形,亚下位。下颌较上颌略短。齿绒毛状。须分对:上颌须最长,末端一般超过胸鳍,个别有不达胸鳍;鼻须末端一般超过鳃孔;下颌须最短,外边1对长于内边1对,均不达胸鳍。鳃孔宽。体裸露无鳞。测线较平直,侧中位。

背鳍很长,其起点距吻端小于至尾柄基的距离。臀鳍短于背鳍。胸鳍低,有1硬刺,其后缘呈钝锯齿状,前缘较光滑。腹鳍腹位。尾鳍后缘圆,不与背、臀鳍相连。

棕黄色,有些个体的背部棕黑色,腹部色淡,各鳍深灰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长蛇鮈


中文名称 长蛇鮈
拉丁名称 Saurogobio dumerili Bleeker
英文名称 Dumeril's longnose gudgeon
地方名称 麻鯀鲦、洋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蛇鮈属
拉丁属名 Saurogobio Bleeker,1870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6;侧线鳞58~61;下咽齿1行,5~5;鳃把外侧4~5,内侧15~17;脊椎骨48~51。体长为体高的7.6~8.3倍,为头长的5.9~6.3倍,为见柄长的4.7~5.5倍,为尾柄高的17.6~20.1倍。头长为吻长的2.5~2.7倍,为眼径的4.8~6.2倍,为眼间距的3.1~3.6倍,为尾柄高的2.9~3.6倍。体长,略呈圆筒状,背鳍起点处稍隆起,腹部平直或稍圆,尾部细长,尾柄长大于头长。头较长,稍平扁。口下位,略呈马蹄形。吻短而尖且突出。两鼻孔前缘间隔处略凹陷。唇很厚,上下唇具有许多乳头状突起。口角有须1对,短而粗。下咽骨发达,呈三角形,外侧下咽齿2枚较粗壮,其余几枚侧扁,末端呈钩状。胸部有鳞。侧线直。背鳍无硬刺,但鳍条的基部较硬,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臀鳍短,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基为远。肛门距腹鳍近。鳔2室;后室小。腹腔膜白色,上有许多黑色素小点。体背部及两侧上部为激揽色,腹部银白色。体侧中轴有一条浅黑色纵带,体例上半部的每个鳞片基部有一明显的黑色斑点。偶鳍为粉红色,其它各鳍为灰黑色。
生活习性 为底层鱼类,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如幼蚌,昆虫等,也食枝角类,藻类及植物碎屑。

刺鮈


[学名]: Acanthogobio guentheri Herzenstein
[资源名称]: 刺鮈
[别名]: 金鱼
 
[形态特征]:
  背鳍3,7;胸鳍1,15~16;腹鳍1,7;臀鳍3,6。侧线鳞41~42,鳃耙3~5,鳃耙短小。下咽齿2行,3.5/5.3,主行齿侧扁,末端呈钩状,外行齿纤细。体长为体高的3.3~5.4倍,为头长的3.6~4.2倍,为尾柄长的4.7~6.2倍,为尾柄高的6.7~8.3倍。头长为吻长的2.4~3.2倍,为眼径的4.1~6.9倍,为眼间距的2.7~3.2倍。体较高而侧扁,背鳍前部稍隆起,腹部圆,尾柄粗短。头尖而短,头通常小于体高。吻尖,呈锥形,吻长稍短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呈弧形。唇简单,无乳突。唇后沟中断。眼小,侧上位,眼间宽平。口角须一对,较长,其末端可超过鳃盖骨后缘。背鳍最后不分支鳍条为一光滑硬刺,端部柔软,其长度较头长为宽;背鳍起点距吻端较其基部后端距尾鳍基长。胸鳍长,可伸达腹鳍起点。腹鳍位于背鳍起点稍后的下方,末端不达臀鳍。臀鳍短,无硬刺,其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基稍近。尾鳍分叉,两叶,末端尖。肛门紧靠臀鳍起点。鳞片大小适中,圆形,胸腹和背鳍起点至头后的背中线皆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平直。鳔两室,后室较长,约为前室的1.5倍。腹膜白色。体背褐色或淡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黑色条纹。体侧中轴之上方有一列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呈灰黑色,并具黑色斑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青海  [原产地区]:黄河上游  
[气候带]:温带  [生命周期]: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为高山区温水性鱼类。喜栖息于黄河上游干支流缓水区,以水蚯蚓、端足类和摇蚊幼虫为主要食物。每年5~6月份产卵。

似鮈


中文名称 似鮈
拉丁名称 Pseudogobio vaillanti vaillanti(Sauvage)
地方名称 大头马强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似鮈属
拉丁属名 Pseudogobio Bleeker,1860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4~15;腹鳍Ⅰ~7。鳃耙10。下咽齿25~52。侧线鳞39[4.5/(2.5~V)]42;背鳍前鳞11~13;围尾柄鳞12。
体长为体高的4.9一5.5(平均5.2)倍;为头长的3.6一4.0(3.7)倍;为尾柄长的7.5~8.4(7.8)倍;为尾柄高的11.7一15.0(12.7)倍。头长为吻长的1.9~2.2(2.0)倍;为眼径4.5一5.4(4.9)倍;为眼间距的3.8一4.6(4.1)倍;为尾柄长的2.0一2.5(2.1)倍;为尾柄高的3.2~3.8(3.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8(1.6)倍。

体长,圆筒形,尾柄细长,稍呈侧扁。背部在背鳍前略隆起,向后渐次降低,腹部平坦。头大,甚长,其长大于体高,前部平扁,后部宽。吻长,平扁,前端宽圆,吻长远超过眼后头长。眼大,呈椭圆形,侧上位,其上缘齐头部轮廓线。眼间宽,下凹。口下位,深弧形。唇厚,极发达,具多数明显的乳突,上唇乳突细小,多行排列,下唇分3叶,中叶呈椭圆形,后缘游离,两侧叶略宽。向前渐细窄,在中叶前端相连,有一浅沟与中叶隔开,上下唇于口角处相连。具须1对,较粗。长约等于眼径。鳃耙不发达,呈贡状。下咽齿主行侧扁,末端稍钩曲,外行纤细。腹面在胸鳍基部之前裸露,腹部鳞片较体侧鳞为小。侧线平直。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较至尾鳍基的距离为小。胸鳍大而平展,位近腹面,第2一3根分枝鳍条最长,末端不过腹鳍起点。腹鳍位置略后于背鳍,其起点约与背鳍第2一3根分枝鳍条相对。臀鳍短小,至腹鳍起点远超过至尾鳍基的距离。肛门位置靠近腹鳍基部。

脊椎骨4十36~37。鳔2室,前室扁圆形,包干韧质膜囊内,后室小,长形,露于囊外,其长约与眼径相等。腹膜灰白色。

体背及侧面灰黑色,腹部灰白。横跨体背具5块较大的黑斑,体侧中轴有6~7个大黑点。体侧及背部鳞片上具小黑色点,背、尾鳍黑点排列成条纹,胸、腹鳍具零散小黑点。臀鳍灰白色。

银鮈


中文名称 银鮈
拉丁名称 Squalidus argentatus(Savage et Dabry)
地方名称 雷猴、红贡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银鮈属
拉丁属名 Squalidus Dybowski,1872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5~6;侧线鳞38~40;下咽齿2行,35~53或25~52;鳃耙短而少,有的已退化,外侧5~79脊椎骨32~34。体长为体高的4.0~4.9倍,为头长的4.1~4.4倍,为尾柄长的4.8~5.5倍。头长为吻长的2.8~3.2倍,为眼径的3.2~3,5倍,为眼间距的3.0~3.8倍,为尾柄高的2.6~2.9倍。体长,背鳍基部稍隆起,腹部圆。日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眼较大。口角有一对须,与眼径等长或稍短。背鳍、臀鳍无硬刺,背鳍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末
生活习性 喜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其次为藻类(硅藻、纺锤硅藻、绿藻等)和水生高等植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46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斑点海猪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