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胡鲇

中文名称斑点胡鲇


拉丁名称Clarias macrocephalus

异名斑点胡子鲶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胡鲇科

拉丁科名Clariidae

中文属名胡鲇属

拉丁属名Clarias Scopoli,177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泰国,及我国南方。

形态特征
斑点胡子鲶体细长,头部较大,枕骨较深,头前半部扁平,头后侧扁。无鳞,侧线完整。口宽,横裂,微下位。上颌较下颌稍突出,上颌和犁骨上密生绒毛状牙齿,形成牙带。吻短面宽钝,唇厚。触须发达,有须四对,其中鼻须一对,上颌须一对,下颌须二对。眼小,前侧位,有活动眼睑。背鳍、臀鳍均长,两鳍后端在尾处上下相对。胸鳍小,有一对发达的硬棘,作御敌和支撑行动,棘由毒腺组成的外膜包被,外缘有锯齿形小齿。除胸鳍有鳍棘外,其他各鳍均由软条组成。腹鳍小,几乎与臀鳍连为一体。尾鳍圆扇形。体色一般为褐黑色或灰黄色,腹部色泽较淡。体侧散布一些不规则小白斑点。

生活习性
斑点胡子鲶属热带、亚热带鱼类。栖息于田间沟渠、稻田、河川、湖泊等水域。具有明显的穴居和聚居习性,常数十尾乃至数百尾聚集在一个洞穴中。惧强光,白天潜于水底,或栖居洞中,晚上出来活动及取食。冬天天气寒冷,常潜入洞中聚居或钻入泥中越冬。由于长期底层穴居生活,造成视觉退化,对外界食物、刺激、敌害等感觉主要靠口周围四对发达的口须和发达的侧线系统和嗅囊。四对口须颇长,且能灵活转动,它的嗅囊具有复杂的皱折,脑的嗅叶也相当发达,这与其特殊生活习性相适应。该鱼耐低温能力差,在华南地区不能自然越冬。据测定,11℃以下时,持续2-3天会死亡。适宜水温为25-33℃,水温达到18℃以上时才开始大量摄食和四处活动。

该鱼具有形似树枝状的鳃口辅助呼吸器官,皮肤也有呼吸作用,因而能在低氧(溶氧为0.8毫克/升水中,一般鱼类要求1.7毫克/升)和pH值4.8的污水或酸性环境生活,且出水后只要保持体表湿润仍能存活几天。该鱼迁徙能力很强,可利用强壮的硬棘,在陆地上支撑身体爬行,越过障碍物,从一个水体迁移到另一个水体。

该鱼对几种常见药物的耐受能力差于四大家鱼,对晶体敌百虫的安全浓度为0.3毫克/千克,对硫酸铜的安全浓度为0.5毫克/千克,对高锰酸钾安全浓度为25毫克/千克,对福尔马林为40毫克/千克。

斑点胡子鲶为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环境下,以捕食水体中的蠕虫、水生昆虫幼体、小鱼、小虾和尸体、腐败物等为食,也食植物的细嫩部分及腐殖质。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利用禽畜血、内脏、臭鱼烂虾、蛆肉、蚯蚓等,也食米糠、花生饼、玉米等植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孵出第3天开始摄食,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一周后可摄食水蚯蚓、水生昆虫、蠕虫等,也吃商品饲料。

4-39℃淡水生。

繁殖习性
斑点胡子鲶初次性成熟为1龄(满8-10月龄),质量100克以上时,便具繁殖能力。性比为1∶1,一年多次产卵。性腺周而复始地发育,呈周期性变化。正常情况下,一年可产卵4-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30-40天。在适温范围内,精心培育,可一年四季都产卵。

斑点胡子鲶为营巢性产卵鱼类。在自然环境中,当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气候条件和环境均适合产卵时,雌鱼会与雄鱼配对至浅水区,选一个僻静、水草旺盛或沟渠浅滩处营巢。营巢时,雌雄密切配合,用吻端、胸鳍、尾鳍在水底掘出一个直径约30厘米,深5-8厘米的圆形小坑。筑巢后,雌雄鱼频繁进出鱼巢,互相追逐和接触,经几个小时发情,同时在巢内排卵和排精,并用其尾部搅动使卵充分受精和均匀粘附在巢边的水草上。每次产卵需分几次排卵,一次排卵几十至几百粒,间隔约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因此从开始产卵到结束需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产卵后,雄鱼看守鱼巢,雌鱼在外觅食,供雄鱼摄食。产卵的水温为20-32℃,最适温度为24-28℃,低于20℃或高于32℃,产卵活动受到抑制;18℃基本不能产卵。产卵量与亲鱼大小有关。平均质量182克雌鱼,产卵量为12684粒。卵呈古铜色,具粘性,平均卵径1.7毫米。

人工繁殖:包括亲鱼产前培育、催情、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及孵化。催产前一个月将8-10月龄的亲鱼,放入池中精心培育,投喂鱼粉40%,花生饼20%,米糠20%和玉米粉20%比例制成的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质量的5%-8%,每周冲水刺激1-2次。经30天培育,性腺可发育成熟。当达到合适产卵的温度时,选择雌鱼腹部宽广膨大而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红肿,轻压腹部会有卵粒溢出的个体;雄鱼外形健壮丰满、富有光泽、生殖孔微红,略有充血的个体,进行催产。催产药物有:鲤鱼垂体(PG)和绒毛膜性腺激素(HCG)。采用2次注射。0.25-0.4千克亲鱼,第一针雌鱼注射PG1个,第二针PG 1.5个;雄鱼待雌鱼注射第二针时,注射PG 1个。如注射HCG,雌鱼共注射3 000-4 000 IU/千克,也分2次注射。雄鱼剂量减半。2次注射时间间隔8-10小时,效应时间12-16小时。亲鱼产卵可以采用自产或人工授精。产卵池为50厘米60厘米,水深15厘米左右的水泥池或其他容器,内放几棵水浮莲,池上加盖,防止鱼跃出。产卵后,卵粘在水浮莲上,然后移入孵化池(筒)孵化。人工授精是将催情的亲鱼放到产卵池中,达到效应时间,用网捕起亲鱼检查,轻压腹部可流卵者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卵均匀洒在水下1厘米0.56毫米孔径的尼龙绢筛上,然后放孵化池(筒)流水或充气孵化。用这种方法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很高,一般在90%以上。孵化温度最好在24-28℃,30小时左右孵出仔鱼。

相关阅读

斑点叉尾鮰鲇爱德华氏菌病防治方法



【病原】鲇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ictaluri),也称为鮰爱德华氏菌,革兰氏阴性、发酵型的杆菌,以周生鞭毛运动,兼性厌氧。该菌很易通过肠粘膜。鲇爱德华氏菌是一种细胞内病原菌,即胞内菌。其感染鱼类的途径有三个:①经鼻孔侵入嗅神经,然后进入脑内,最后侵害颅骨和皮肤;②经肠壁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③经鳃感染。

【主要症状】鲇爱德华氏菌有时感染鱼脑,导致病鱼头追尾狂游打转,或头上尾下竖立在水中,且一旦感染就不再摄食或者食量锐减。感染初期,病鱼胸鳍两侧有直径3~5mm的坏死(图1),随之逐渐扩大;有的病鱼体表有小的红斑(图3);腹腔积水导致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肝脏出现红色或白色坏死区(图2);肌肉、肠道及脂肪组织充血,鳃丝苍白。
患病鱼的症状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常见的肠道感染后发生急性败血症(图4),体表、肌肉可见充血、出血斑(图5、6),眼球突出,在肝脏及其它器官有出血点和坏死点分布;二是慢性感染,通过嗅神经感染而呈现倦怠和不规则游动,后期为典型的“头穿孔”症,可见头背颅部裸露出脑组织(图7)。
【流行情况】鲇爱德华氏菌主要感染鲇形目鱼类。该病是一种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疾病,当水温在20~28℃的条件下发生流行,每年的5~6月和9~10月是该病的流行季节。在此温度范围以外,也可能发生,但其死亡率很低,且多呈慢性经过,隐性感染的斑点叉尾鮰肠道内常有病原菌存在。
该病对斑点叉尾鮰的各个生长阶段均能感染,但对鱼种危害最大,饲养管理不良、水质差、放养密度高、水中有机质过多等都可能诱发该病的发生。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确诊须从靶组织内分离到病原菌并进行鉴定。

【并发症】该菌常与迟钝爱德华氏菌(邓显文等,2008)、嗜水气单胞菌(刘堂水等,2006)等病原菌同时感染或继发感染,而使症状表现为多样性。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苯扎溴铵溶液”或“浓戊二醛溶液”或“中博红”,同时口服“服尔康+盐酸多西环素+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或“恩诺沙星粉+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5~7天。

【特别提示】①一旦确诊该病,需及时投喂药饵,因为随着病程发展,鱼类的摄食量会急剧下降;②该病原菌为胞内细菌,口服药物时间通常在5天以上,患病鱼停止死亡后仍需继续投药饵2天;③对出口的养殖鱼类选择药物防治其疾病时必须注意对药物残留检测;④患病鱼多为无鳞鱼类,因而外用药物选择应尽量避开刺激性大的药物如漂白粉、强氯精等。


胡鮈


中文名称胡鮈


拉丁名称Huigobio chenhsienensis Fang, 1938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胡鮈属

拉丁属名Huigobio Fang,193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钱塘江、闽江、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5;胸鳍Ⅰ-11-12;腹鳍Ⅰ-7。鳃耙6-8。下咽齿5-5。侧线鳞37[3.5/(2.5-V)]39;背鳍前鳞9-10;围尾柄鳞12。

体长为体高的4.2-4.8(平均4.5)倍;其中韶关的5尾标本因个体较小,体长与体高之比倍数偏高,体长为体高的5.4-6.2(5.8)倍;为头长的4.5-5.1(4.8)倍;为尾柄长的6.8一7.6(7.3)倍;为尾柄高的11.5一13.0(12.2)倍。头长为吻长的2.2-2.8(2.4)倍;为眼径的3.5一4.1(3.8)倍;为眼间距的3.3一3.8(3.5)倍;为尾柄长的1.4-1.7(1.5)倍;为尾柄高的2.3-2.7(2.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6一1.9(1.7)倍。

体略长,前部呈圆筒形,较粗壮,尾柄细长,侧扁,体宽与体高相等。头短,头长小于体高。吻宽钝,鼻孔前方凹陷。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平,间距与眼径几相等。第1,2下眶骨扩大,占整个眼下颊部。口宽,下位,几呈横裂,仅在口角处徽下弯。唇厚,发达,上唇边缘有多数乳突,中央处乳突大,呈单行排列,通常发现有分裂成里外重叠的两层乳突的。两侧缘的乳突细小,呈多行排列;下唇分3叶,中叶极小,位颏部前端,为心脏形的肉质突,两侧叶极发达,厚且大,向后扩展似翼状,后缘游离,其上具密集的细小乳突,在口角处与上唇相连。须1对,极短小,其长远不及眼径之半,常隐匿于口角处。鳃耙细小。下咽齿侧扁,末端呈钩状。鳞片中等大。体腹面自腹鳍基部之前裸露无鳞。侧线平直。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较至尾鳍基的距离为近,而较背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为远。胸鳍大,位接近腹面,平展,末端尖,后伸几达腹鳍起点。腹鳍亦长,起点位于背鳍点的后方,约与背鳍第4根分枝鳍条相对。臀鳍短小,末端不达尾鳍基部。尾鳍短小,分叉较浅,上下叶末端稍圆。肛门位置近腹鳍基部。

脊椎骨4+32。鳔小,2室,其长小于头长的1/3,前室包于扁圆形的韧质膜囊内,后室极为细小。肠细长。腹膜深黑色。

体背部呈灰黑色,腹部灰白。横跨背部有4-5块不大明显的黑色斑块,体侧中轴有7-8个黑斑点。侧线以上体侧鳞片具细小黑点,组成若干细条,背、尾鳍具多数小斑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中文名称鲇

拉丁名称Silurus asotus Linnaeus

英文名称catfish

异名鲶鱼、鲶拐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鲇科

拉丁科名Siluridae

中文属名鲇属

拉丁属名Silurus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全国各地(除珠江水系、青藏高原外)。

形态特征
背鳍4-6;臀鳍66-90;胸鳍Ⅰ-11-16;腹鳍Ⅰ-8一11。鳃耙10-13。脊椎骨5十57-59。

体长为体高的4.3-6.7(5.7)倍,为头长的4.6-5.7(5.1)倍,为上颌须长的4.1-4.8(4.5)倍,为下颌须长的13.5-15.1(14.5)倍。头长为吻长的3.1-3.6(3.4)倍,为眼径的8.8-11.1(9.8)倍,为眼间距的1.6-2.0(1.8)倍。

体长形,前部短粗,后部长而侧扁。头大而钝圆,其宽大于体宽。吻宽大、平扁,口大,亚上位。下颌突出于上颌。口裂浅,其末端与眼前缘相对,齿呈绒毛状。眼小,位于头的前半部侧上方。眼间宽。两对鼻孔前后分离,前鼻孔呈短管状,近吻端;后鼻孔位于两眼内侧稍前方。

背鳍短小,无硬刺,位于胸鳍末端的上方。臀鳍颇长,末端连于尾鳍。胸鳍不达腹鳍,硬刺前缘有明显的锯齿。腹鳍腹位,末端超过臀鳍起点。尾鳍微内四。

体色随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灰褐色,腹部白色,各鳍浅灰色,体侧多有不规则灰黑色花斑。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清徐胡鮈


中文名称清徐胡鮈

拉丁名称Huigobio chinssuensis (Nichol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胡鮈属

拉丁属名Huigobio Fang,193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辽河、黄河、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2-13;腹鳍Ⅰ-7。鳃耙5-6。下咽齿5-5。侧线鳞38[3.5/(2.5-V)]39;背鳍前鳞10-11;围尾柄鳞12。

体长为体高的5.0-5.8倍;为头长的4.6-4.8倍;为尾柄长的6.4-6.5倍;为尾柄高的12.2-12.8倍。头长为吻长的2.5-2.6倍;为眼径的3.1-3.6倍;为眼间距的3.0-3.7倍;为尾柄长的1.3-1.4倍;为尾柄高的2.6-2.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0倍。

体较长,前段略近圆筒形,后段侧扁。头较短小,头长稍大于体高。吻短钝,其长约与眼后头长相等。眼较小,位头侧上方,眼间平坦,间距较狭,小于眼径。口下位,呈弧形。唇较发达,乳突显著,上唇乳突大,中央呈单行排列,两侧乳突小,呈多行排列;下唇分3叶,中叶为心脏形的肉质突(较胡鮈下唇中叶为大),位于颏部,两侧叶向侧向后扩展略似翼状(但远不及胡鮈发达),后缘游离,在口角处与上唇相连。具须1对,稍长。约为眼径的1/2。鳃耙细小。下咽齿略侧扁,极为纤细,各齿均具弯曲的尖钩。体腹面自胸部至胸、腹鳍之间裸露无鳞。侧线平直。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小于至尾鳍基的距离,而略大于自其基部后端至尾鳍基的距离。胸鳍宽阔,以第3根分枝鳍条为最长,其长可超过头长,但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后,与背鳍第2、3根分枝鳍条相对。臀鳍起点约位于腹、尾鳍基的中2司。尾鳍小,上下叶等长,分叉较浅。肛门位置近腹鳍基部。

鳔小,2室,鳔长小于头长的1/3,前室圆,包干韧质膜囊内,后室极小。肠较细长,肠长为体长的1.5倍左右。腹膜棕黑色。

体浅黑色,腹部灰白。横跨背部有5-6个黑色斑块,体侧鳞片上具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中轴具8-10个黑斑点。背鳍、尾鳍上有小黑点组成的条纹,胸、腹鳍上散有少数小黑点,臀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长臀刀鲇


[学名]: Platytropius longianalis Wang
[资源名称]: 长臀刀鲇
[外文名]: Chang tun dao nian
[别名]: 绸子鱼
 
[形态特征]:
 
颌须后伸至少达臀鳍基的1/2;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前。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景洪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澜沧江中、下游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水域上层,主食水生昆虫或落入水中的膜翅目昆虫。5月产卵。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
[食性]:杂食性 [底质类型]:砂质
[栖息水层]:上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
[资源状况]:正常

越鲇


中文名称越鲇


拉丁名称Silurus cochinchinensi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Vietnam cat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鲇科

拉丁科名Siluridae

中文属名鲇属

拉丁属名Silurus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闽江、珠江水系,及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4;臀鳍60-64;胸鳍Ⅰ-12-15;腹鳍Ⅰ-8-10;尾鳍14-16。鳃耙8。脊椎骨5+550-52。

体长为体高的5.2-6.9(5.6)倍,为头长的5.4-6.3(5.7)倍,为上颌须长的1.8-3.0(2.4)倍。头长为吻长的2.6-3.3(2.8)倍,为眼径的8.1-12.2(9.5)倍,为眼间距的1.5一2.6(1.8)倍。

体长形,前部较短,后部长而侧扁。头钝圆,略为扁平。吻钝。口大,上颌略突出于下颌。颌齿、腭齿呈绒毛带状。眼小,位于头前部侧上方。眼间较宽。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短管状;后鼻孔圆,两鼻孔距离较远。须2对:上颌须较长常达腹鳍,亦有达臀鳍起点;下颌须细短,常达胸鳍。鳃耙稀疏。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鳔1室。侧线完全。

背鳍小。胸鳍硬刺细短而弱。其长不及鳍长之半,后缘齿细弱但明显,技以皮膜。腹鳝腹位,其末端可达或超过臀鳍起点。臀鳍长,常与尾鳍连接。尾鳍圆或内凹,上叶较下叶略长。

体褐色,腹部色浅。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昆明鲇


中文名称昆明鲇

拉丁名称Silurus mento Regan

英文名称Kunming catfish

异名鲇(昆明)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鲇科

拉丁科名Siluridae

中文属名鲇属

拉丁属名Silurus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滇池、异龙湖。

形态特征
体长形,侧扁。头平扁。眼小,位头前部。吻短。下颌较上颌长,后端约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有绒毛状齿。犂骨齿群中央中断。须2对,上颌须至多伸达胸鳍基;下颏须细短约可达眼后缘。体无鳞。侧线侧中位。背鳍条4-6,位于前背;臀鳍条61-73,发达,连尾鳍;胸鳍条I-9-13,硬刺前缘粗糙;腹鳍腹位;尾鳍截形。头体背侧青灰色,有云状斑纹;腹部乳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繁殖习性
喜生活于湖岸多水草处,为肉食性鱼。白日隐水底,晨昏活跃索食。

胡子鲇


中文名称胡子鲇

拉丁名称Clarias fuscus (Lacepede)

英文名称whitespotted freshwater catfish

异名胡鲇、塘虱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胡鲇科

拉丁科名Clariidae

中文属名胡鲇属

拉丁属名Clarias Scopoli,177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

形态特征
背鳍条56-58;臀鳍条41-43;胸鳍条Ⅰ,7;腹鳍条6;鳃把外侧18-20;脊椎骨55。体长为体高的5.7-6.5倍,为头长的4.5-5.3倍。头长为吻长的3.0-3.4倍,为眼径的9.6-12.5倍,为眼间距的1.5-1.8倍。体延长,头扁而宽,头顶被有皮膜,颅骨后部突出,形成三角形,末端圆。口阔,下位,吻钝。眼小,有活动的眼睑。须4对,上颌须1对最长,鼻须1对,末端均超过胸鳍基部,下颌须较短。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背鳍无硬刺,基部甚长,末端几与尾鳍基相连。胸鳍圆形,有一根硬刺,硬刺内外侧均有锯齿。腹鳍末端达臀鳍起点之后。肛门紧接臀鳍起点,基部很长,末端与背鳍末端相对。尾鳍圆扇形。体无鳞,有侧线。腹腔膜银白色。体暗色。头部两侧和吻之间有乳白色小点,体侧布有许多不规则的白色小斑点,雄鱼更为显著。雌雄鱼的另一区别是:雄性的生殖突引长,成为细长的肉质垂,雌鱼的生殖乳实则短而呈圆形。

生活习性
主要摄食甲壳动物,淡水生。

耐受温度(℃):5-40;适温范围(℃):18-32;pH范围:7-8。

鳗鲇


中文名称鳗鲇


拉丁名称Plotosus anguillaris

异名海塘虱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鳗鲇科

拉丁科名Plotosidae

中文属名鳗鲇属

拉丁属名Plotos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东至中国、日本,南至澳大利亚。中国见于东海及南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渐尖细。头平扁,眼小,上侧位。须4对。体光滑无鳞。胸鳍有一不分支的硬棘。体棕灰色。

生活习性
暖水性近岸及河口中下层鱼类,喜生活于沿海浅滩及河口淡水水域。主要摄食沙、蠕虫、虾、蟹等。4-5月在近岩缝中产卵。

经济价值
供食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7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