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蛇鮈

中文名称 长蛇鮈
拉丁名称 Saurogobio dumerili Bleeker
英文名称 Dumeril's longnose gudgeon
地方名称 麻鯀鲦、洋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蛇鮈属
拉丁属名 Saurogobio Bleeker,1870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6;侧线鳞58~61;下咽齿1行,5~5;鳃把外侧4~5,内侧15~17;脊椎骨48~51。体长为体高的7.6~8.3倍,为头长的5.9~6.3倍,为见柄长的4.7~5.5倍,为尾柄高的17.6~20.1倍。头长为吻长的2.5~2.7倍,为眼径的4.8~6.2倍,为眼间距的3.1~3.6倍,为尾柄高的2.9~3.6倍。体长,略呈圆筒状,背鳍起点处稍隆起,腹部平直或稍圆,尾部细长,尾柄长大于头长。头较长,稍平扁。口下位,略呈马蹄形。吻短而尖且突出。两鼻孔前缘间隔处略凹陷。唇很厚,上下唇具有许多乳头状突起。口角有须1对,短而粗。下咽骨发达,呈三角形,外侧下咽齿2枚较粗壮,其余几枚侧扁,末端呈钩状。胸部有鳞。侧线直。背鳍无硬刺,但鳍条的基部较硬,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臀鳍短,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基为远。肛门距腹鳍近。鳔2室;后室小。腹腔膜白色,上有许多黑色素小点。体背部及两侧上部为激揽色,腹部银白色。体侧中轴有一条浅黑色纵带,体例上半部的每个鳞片基部有一明显的黑色斑点。偶鳍为粉红色,其它各鳍为灰黑色。
生活习性 为底层鱼类,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如幼蚌,昆虫等,也食枝角类,藻类及植物碎屑。
<m.Yz023.COm/p>

相关知识

刺鮈


[学名]: Acanthogobio guentheri Herzenstein
[资源名称]: 刺鮈
[别名]: 金鱼
 
[形态特征]:
  背鳍3,7;胸鳍1,15~16;腹鳍1,7;臀鳍3,6。侧线鳞41~42,鳃耙3~5,鳃耙短小。下咽齿2行,3.5/5.3,主行齿侧扁,末端呈钩状,外行齿纤细。体长为体高的3.3~5.4倍,为头长的3.6~4.2倍,为尾柄长的4.7~6.2倍,为尾柄高的6.7~8.3倍。头长为吻长的2.4~3.2倍,为眼径的4.1~6.9倍,为眼间距的2.7~3.2倍。体较高而侧扁,背鳍前部稍隆起,腹部圆,尾柄粗短。头尖而短,头通常小于体高。吻尖,呈锥形,吻长稍短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呈弧形。唇简单,无乳突。唇后沟中断。眼小,侧上位,眼间宽平。口角须一对,较长,其末端可超过鳃盖骨后缘。背鳍最后不分支鳍条为一光滑硬刺,端部柔软,其长度较头长为宽;背鳍起点距吻端较其基部后端距尾鳍基长。胸鳍长,可伸达腹鳍起点。腹鳍位于背鳍起点稍后的下方,末端不达臀鳍。臀鳍短,无硬刺,其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基稍近。尾鳍分叉,两叶,末端尖。肛门紧靠臀鳍起点。鳞片大小适中,圆形,胸腹和背鳍起点至头后的背中线皆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平直。鳔两室,后室较长,约为前室的1.5倍。腹膜白色。体背褐色或淡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黑色条纹。体侧中轴之上方有一列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呈灰黑色,并具黑色斑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青海  [原产地区]:黄河上游  
[气候带]:温带  [生命周期]: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为高山区温水性鱼类。喜栖息于黄河上游干支流缓水区,以水蚯蚓、端足类和摇蚊幼虫为主要食物。每年5~6月份产卵。

似鮈


中文名称 似鮈
拉丁名称 Pseudogobio vaillanti vaillanti(Sauvage)
地方名称 大头马强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似鮈属
拉丁属名 Pseudogobio Bleeker,1860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4~15;腹鳍Ⅰ~7。鳃耙10。下咽齿25~52。侧线鳞39[4.5/(2.5~V)]42;背鳍前鳞11~13;围尾柄鳞12。
体长为体高的4.9一5.5(平均5.2)倍;为头长的3.6一4.0(3.7)倍;为尾柄长的7.5~8.4(7.8)倍;为尾柄高的11.7一15.0(12.7)倍。头长为吻长的1.9~2.2(2.0)倍;为眼径4.5一5.4(4.9)倍;为眼间距的3.8一4.6(4.1)倍;为尾柄长的2.0一2.5(2.1)倍;为尾柄高的3.2~3.8(3.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8(1.6)倍。

体长,圆筒形,尾柄细长,稍呈侧扁。背部在背鳍前略隆起,向后渐次降低,腹部平坦。头大,甚长,其长大于体高,前部平扁,后部宽。吻长,平扁,前端宽圆,吻长远超过眼后头长。眼大,呈椭圆形,侧上位,其上缘齐头部轮廓线。眼间宽,下凹。口下位,深弧形。唇厚,极发达,具多数明显的乳突,上唇乳突细小,多行排列,下唇分3叶,中叶呈椭圆形,后缘游离,两侧叶略宽。向前渐细窄,在中叶前端相连,有一浅沟与中叶隔开,上下唇于口角处相连。具须1对,较粗。长约等于眼径。鳃耙不发达,呈贡状。下咽齿主行侧扁,末端稍钩曲,外行纤细。腹面在胸鳍基部之前裸露,腹部鳞片较体侧鳞为小。侧线平直。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较至尾鳍基的距离为小。胸鳍大而平展,位近腹面,第2一3根分枝鳍条最长,末端不过腹鳍起点。腹鳍位置略后于背鳍,其起点约与背鳍第2一3根分枝鳍条相对。臀鳍短小,至腹鳍起点远超过至尾鳍基的距离。肛门位置靠近腹鳍基部。

脊椎骨4十36~37。鳔2室,前室扁圆形,包干韧质膜囊内,后室小,长形,露于囊外,其长约与眼径相等。腹膜灰白色。

体背及侧面灰黑色,腹部灰白。横跨体背具5块较大的黑斑,体侧中轴有6~7个大黑点。体侧及背部鳞片上具小黑色点,背、尾鳍黑点排列成条纹,胸、腹鳍具零散小黑点。臀鳍灰白色。

银鮈


中文名称 银鮈
拉丁名称 Squalidus argentatus(Savage et Dabry)
地方名称 雷猴、红贡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银鮈属
拉丁属名 Squalidus Dybowski,1872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5~6;侧线鳞38~40;下咽齿2行,35~53或25~52;鳃耙短而少,有的已退化,外侧5~79脊椎骨32~34。体长为体高的4.0~4.9倍,为头长的4.1~4.4倍,为尾柄长的4.8~5.5倍。头长为吻长的2.8~3.2倍,为眼径的3.2~3,5倍,为眼间距的3.0~3.8倍,为尾柄高的2.6~2.9倍。体长,背鳍基部稍隆起,腹部圆。日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眼较大。口角有一对须,与眼径等长或稍短。背鳍、臀鳍无硬刺,背鳍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末
生活习性 喜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其次为藻类(硅藻、纺锤硅藻、绿藻等)和水生高等植物。

细体鮈


[学名]: Gobio tenuicorpus Mori
[资源名称]: 细体鮈
[外文名]: Amur whitefin gudeon,slender gudeon
[别名]: 船钉子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7,胸鳍条Ⅰ-13,腹鳍条Ⅰ-7,臀鳍条Ⅲ-6。侧线鳞43~45,侧线上鳞5,侧线下鳞4。鳃耙5~6。下咽齿2行,齿式25-52(35-53)。 体长为体高的5.3~6.6(5.8)倍,为头长的3.9~4.4(4.2)倍,为尾柄长的4.7~5.5(5.0)倍。头长为吻长的2.1~2.5(2.3)倍,为眼径的3.8~5.0(4.6)倍,为眼距的3.8~4.8(4.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3~2.8(2.5)倍。 体背部灰黑色,分布许多小斑点;腹部灰白,体侧中轴有8~11个斑点,背部正中有6~7个黑斑。背、尾鳍上有许多小斑点。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华北、东北  
[气候带]:温带,寒温带
[地理分布]: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水域。河北的滦河中也有分布。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栖息江河,是鮈属中最大的喜流水种类。在2+龄时性成熟。

清徐胡鮈


中文名称清徐胡鮈

拉丁名称Huigobio chinssuensis (Nichol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胡鮈属

拉丁属名Huigobio Fang,193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辽河、黄河、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胸鳍Ⅰ-12-13;腹鳍Ⅰ-7。鳃耙5-6。下咽齿5-5。侧线鳞38[3.5/(2.5-V)]39;背鳍前鳞10-11;围尾柄鳞12。

体长为体高的5.0-5.8倍;为头长的4.6-4.8倍;为尾柄长的6.4-6.5倍;为尾柄高的12.2-12.8倍。头长为吻长的2.5-2.6倍;为眼径的3.1-3.6倍;为眼间距的3.0-3.7倍;为尾柄长的1.3-1.4倍;为尾柄高的2.6-2.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0倍。

体较长,前段略近圆筒形,后段侧扁。头较短小,头长稍大于体高。吻短钝,其长约与眼后头长相等。眼较小,位头侧上方,眼间平坦,间距较狭,小于眼径。口下位,呈弧形。唇较发达,乳突显著,上唇乳突大,中央呈单行排列,两侧乳突小,呈多行排列;下唇分3叶,中叶为心脏形的肉质突(较胡鮈下唇中叶为大),位于颏部,两侧叶向侧向后扩展略似翼状(但远不及胡鮈发达),后缘游离,在口角处与上唇相连。具须1对,稍长。约为眼径的1/2。鳃耙细小。下咽齿略侧扁,极为纤细,各齿均具弯曲的尖钩。体腹面自胸部至胸、腹鳍之间裸露无鳞。侧线平直。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小于至尾鳍基的距离,而略大于自其基部后端至尾鳍基的距离。胸鳍宽阔,以第3根分枝鳍条为最长,其长可超过头长,但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后,与背鳍第2、3根分枝鳍条相对。臀鳍起点约位于腹、尾鳍基的中2司。尾鳍小,上下叶等长,分叉较浅。肛门位置近腹鳍基部。

鳔小,2室,鳔长小于头长的1/3,前室圆,包干韧质膜囊内,后室极小。肠较细长,肠长为体长的1.5倍左右。腹膜棕黑色。

体浅黑色,腹部灰白。横跨背部有5-6个黑色斑块,体侧鳞片上具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中轴具8-10个黑斑点。背鳍、尾鳍上有小黑点组成的条纹,胸、腹鳍上散有少数小黑点,臀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云南盘鮈


中文名称云南盘鮈

拉丁名称Discogobio yunnanensis (Rega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盘鮈属

拉丁属名Discogobio Lin,193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元江和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8;臀鳍Ⅲ-5;胸鳍Ⅰ-7-8;腹鳍Ⅰ-14-15。下咽齿2行,35-53。鳃耙18-33。侧线鳞40[(5-5.5)/(3-3.5-V)]42;背鳍前鳞变小,且不整齐;围尾柄鳞16。

体长为体高的4.0-5.4(4.8)倍,为头长的4.3-5.0(4.6)倍,为尾柄长的5.5-6.6(6.0)倍,为尾柄高的8.3-8.9(8.6)倍。头长为吻长的1.9-2.2(2.0)倍,为眼径的4.0-5.3(4.8)倍,为眼间距的1.7-2.1(1.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1.6(1.4)倍。

体长,略侧扁,腹面平坦。头略扁平。吻端圆钝,前端两侧无两颗角质珠星,吻皮向腹面延伸,盖于上颌之外,其边缘分裂成流苏,腹面布满小乳突,与上颌分离。上唇消失。吻皮与下唇相连。口下位,略呈弧形。下唇形成一椭圆形的小吸盘,中央为一光滑的肉质垫,其前面及两侧有稍隆起而呈马蹄形的皮褶,与前面及侧面外周缘薄片分开,后缘游离,与肉质垫之间无明显界线。周缘薄片上及隆起的皮褶上均有小乳突。下唇与下颌分离。须2对,均稍短于眼径,上颌须位于吻侧沟之上;口角须位于吻皮和下唇相连处。眼侧上位而偏后;眼间略呈弧形,其间距较宽。眼后头长稍短于吻长。鳃孔下延至头腹面,其间距略小于口宽。

背鳍俞距为体长的46.5%-50%,背鳍外缘微四,最长鳍条等于头长或稍长。胸鳍、腹鳍接近腹面水平。腹鳍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为近,其末端后伸超过肛门。肛门距臀鳍2-3个鳞片。臀鳍起点离腹鳍起点较离尾鳍基为近,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分叉,最长鳍条为最短鳍条的2.0-2.2倍。

鳞片中等大;腹鳍基部有一腋鳞,胸部鳞片变小,且埋于皮下,胸鳍前裸露无鳞。侧线平直。鳃耙细小;排列紧密。下咽骨薄而小,齿面微凹,顶端稍弯曲。鳔前室卵圆形,外被膜质囊,后室长呈棒状。肠长而盘曲,其长为体长的6.0-7.0倍。腹膜灰黑色。

体背及侧面棕黑色,腹面灰白。各鳍灰黑色;尾鳍两侧各具一黑色条纹。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突吻鮈


中文名称突吻鮈

拉丁名称Rostrogobio amurensis Taranetz

英文名称Amur gudge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突吻鮈属

拉丁属名Rostrogobio Taranetz,193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辽河水系,及内蒙古。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侧线鳞39-42,鳃耙13-16,下咽齿一行,5-5。

头长为体长的22.1%-23.7%,体高为体长的12.8%-15.6%,尾柄长为体长的15.8%-18.2%,尾柄高为体长的5.6%-6.4%,吻长为头长的33.5%-41.7%,眼径为头长的25%-27%。

体细长,胸腹部平坦,自头部向后逐步缩小,形成尾柄细长。头虽短,仍大于体高。吻钝,鼻孔前下陷,显得吻突出。口下位,呈弧形,唇发达有乳突,上唇较大,排成一排,下盾分三叶,两侧叶边缘呈流梳状,后缘游离,在口角处与上唇相连。中叶为一对较大的乳突。上、下颌均有发达的角质边缘。口角须一对,长度小于眼径。眼大。鳃耙不明显。下咽齿细,呈钩状。腹面自胸部至腹鳍基部之前方裸露无鳞,背鳍无硬刺,胸鳍、腹鳍呈圆形,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部稍后。肛门近于腹鳍。尾鳍分叉两叶尖。

腹腔膜灰白色。鳔二室,前室包于圆形的韧质膜囊内。

背部两侧棕色,体侧中轴有8-10个长形黑色斑点,背部的斑点不明显。腹部灰白色。尾鳍上有小黑点,其余皆灰白。

生活习性
黑龙江突吻鮈喜栖息于有流的河道中。体长4厘米性成熟,6-7月间产卵,为漂浮性卵。黑龙江突吻鮈与其他的亚科鱼类不一样,是以浮游植物为食,其次是底栖生物。

淡水生。

圆筒吻鮈


中文名称 圆筒吻鮈
拉丁名称 Rhinogobio cylindricus Gunther
地方名称 尖脑壳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吻鮈属
拉丁属名 Rhinogobio Bleeker,1871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6;侧线鳞48~50;下咽齿2行,25~52;鳃把外侧8~12;脊椎骨38~41。体长为体高的5.4~6.4倍,为头长的4.0~4.6倍,为尾柄长的4.0~5.1倍,为见柄高的10.1~12.3倍。头长为吻长的1.8~2.2倍,为眼径的6.0~8.6倍,为眼间距的2.9~3.5倍。体细长,圆筒形,尾柄长而稍侧扁。头呈锥形,头长远较体高为大。吻尖而长,且突出。口下位,马蹄形。上唇厚,下唇在口角处发达,唇后沟中断。口角有1对须,长度超过眼径。眼小。背鳍无硬刺,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肛门至腹鳍基与至臀鳍起点距离约相等。侧线直。嫖2室。腹腔膜灰黑色。体背棕黑色,腹部灰白色,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它各鳍灰白色。体长为12厘米以下的个体,体色较浅,体例上半部有5个较大的灰黑色斑块,吻的背部为黑色,吻侧有一黑色条纹。
生活习性 为江河底栖性鱼类,主要摄食摇蚊幼虫、毛翅目动虫等水生昆虫及丝状藻类。

犬首鮈


[学名]: Gobio cynocephalus Dybowski
[资源名称]: 犬首鮈
[别名]: 船钉子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7,胸鳍条Ⅰ-15,腹鳍条Ⅰ-7,臀鳍条Ⅲ-6。侧线鳞44~45,侧线上鳞6,侧线下鳞4。鳃耙4~5。下咽齿2行,齿式25-52(35-53)。 体长为体高的4.4~5.3(4.9)倍,为头长的3.7~4.5(4.1)倍,为尾柄长的4.6~5.6(5.1)倍。头长为吻长的2.0~2.4(2.2)倍,为眼径的3.3~5.2(4.6)倍,为眼间距的3.6~4.2(3.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3.0(2.4)倍。 体长稍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尾柄较长而低,头长大于体高。吻较尖,吻长大于眼后头长。体背部灰白,体侧有8~9个黑斑,背部正中有7个不明显的黑斑。背鳍、尾鳍有黑斑点组成的条纹,其他鳍灰白。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东北地区  
[气候带]:寒温带
[地理分布]: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牡丹江等水域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喜栖息有水流的水域,多生活在河道中,产卵期在6月,分批产卵,产卵于沙质石砾处。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92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