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皮鲀

中文名称棘皮鲀


拉丁名称Chaetodermis pencilligerus (Cuvi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鳞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Balistoidei

中文科名革鲀科

拉丁科名Aluteridae

中文属名棘皮鲀属

拉丁属名Chaetoderm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的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等热带海区;我国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域。台风过后常成群出现在台湾东南及南端海区。

形态特征
体呈高菱形,侧扁而高,口小,端位。体侧各鳞的鳞棘基部愈合成片状或多叶状,顶端有几枚小棘。头部鳞片细密,体侧鳞片粗而稀,体后部的鳞片排成纵列,头部、体躯以至尾部有许多皮膜状突起,皮膜的末端多分支。第一背鳍起点在眼中部后方,第二背鳍及臀鳍前部不高起。腹鳍棘能活动,尾鳍长,圆形。

生活习性
暖水性海水。

相关阅读

横纹东方鲀


中文名称横纹东方鲀

拉丁名称Fugu oblongus (Bloc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鲀科

拉丁科名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东方鲀属

拉丁属名Fugu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西太平洋,我国产于黄渤海、东海、南海。

形态特征
体亚圆筒形,尾部稍侧,头宽而圆。鼻也小,每侧2个,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上下颌骨与牙齿愈合成4个喙状齿板。体侧下方有1纵行皮褶。体肯小刺或光滑无刺。背鳍1个,12-18鳍条,前方2-6鳍条不分支,臀鳍与背鳍同形,9-16鳍条,前方1-6鳍条不分支。胸鳍宽短,尾鳍圆形或截形,有时稍凹入,中筛骨宽短,额骨向外侧扩展,后部较宽,前端伸越前额骨前侧,后匙骨细棒状。脊椎骨19-25,鳔卵圆形或椭圆形,具气囊。

生活习性
生于不低于10℃海域。主食虾、蟹、贝类及幼鱼等,不进行长距离洄游,冬季水温下降,鱼群即游向深水区。

繁殖习性
产狼季节多在春夏,产卵的适温在13-19℃,卵为沉性卵。

东方鲀


中文名称东方鲀

拉丁名称Fugu spp.

英文名称Oriental puffer

异名河豚(江、浙),艇巴(鲁、辽),蜡头(冀),街鱼(闽),鸡枪(鄂)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鲀科

拉丁科名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东方鲀属

拉丁属名Fugu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以黄、渤海种类最多,其次是东海,南海最少。

形态特征
东方鲀体粗短,呈亚圆筒形。头及吻圆钝,上下颌各具两个牙板。鼻孔两个,鼻瓣呈亚圆突起。全体或光滑无鳞或具刺鳞。背鳍1个,无鳍棘;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圆形或截形或新月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东方鲀属鱼类虽是近海和河口区栖息者,通常不进行长距离的洄游,仅在不同生活阶段为寻求适宜的生活条件进行较短距离的洄游。东方鲀属的大部分种类通常栖息在不低于10℃的水域中,因此,当冬季近海水温下降,鱼群即游向深水区;春季产卵时,产卵的适温为13-19℃。索饵期它们栖息于12-15℃水温的海域,除温度条件外,还和底质及食饵对象的分布关系密切,通常要求有砂泥、砂砾及贝壳的底质,这种底质是和食饵对象的分布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东方鲀属鱼类所嗜食的底栖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棘皮动物都栖息在这些底质的海区。

东方鲀属鱼类基本上有大小两种不同类型。属于大、中型者有红鳍东方鲀、紫色东方鲀、假晴东方鲀、黄鳍东方鲀、菊花东方鲀等,其他如铅点东方鲀、弓斑东方鲀、网纹东方鲀、星点东方鲀、虫纹东方鲀等都属于中、小型个体一。最大的红鳍东方鲀体长可达700毫米,质量为10千克,通常体长都在300-450毫米,质量1.5-3.5千克。中小型的铅点东方鲀、虫纹东方鲀等的一般体长都在90-180毫米,质量40-350克。

东方鲀性成熟早,如大型的红鳍东方鲀,2龄性成熟,此时体长为320毫米,质量1.5千克,怀卵量约30万粒。怀卵量随鱼体的增长而增加,大型个体的怀卵量可超过200万粒。中、小型种类,如虫纹东方鲀、星点东方鲀、铅点东方鲀等,其年龄尚未进行研究,产卵群体的体长通常为90-230毫米,以150-180毫米者占优势,质量45-420克,以160-280克者占优势,怀卵量为13万-29万粒,小型东方鲀属鱼类中以弓斑东方鲀的繁殖力最大,通常怀卵量为14万-30万粒,一尾1000克的亲鱼,怀卵量可达120万粒。东方鲀属鱼类产粘性卵,卵圆球形,多油球,卵径视种类不同而变动于0.25(弓斑东方鲀)-1.5毫米(红鳍东方鲀)之间,几乎所有种类都属一次排卵类型。卵的孵化时间较长,约需150-225℃积温。

东方鲀属鱼类的摄食门类甚广,主要是以底栖生物为食。食物对象有软体动物中的乌贼、偏顶蛤,节肢动物中的虾蛄、蟹类和虾类,环节动物中的沙蚕,棘皮动物中的海毛里求斯、蛇尾等,同时也摄食许多小型鱼类,如天竺鲷、鯷、鰕虎鱼等。东方鲀属鱼类生性凶猛,贪食,经常发现其自相残食。

保护措施
为使资源合理利用,与日本、南朝鲜共同商讨繁殖保护方案,初步考虑在繁殖期间,对几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红鳍东方屯、假睛东方屯等实行短期禁捕, 在其他时间可实行定额捕捞,70年代以来日本红鳍东方屯人工增殖工作已成功, 三五年内若措施得当,年产量可望达万吨左右。
经济价值
肉味鲜美,但河屯有毒,毒素大部分积聚集在卵巢、肝脏、鱼皮、肠和精巢中,鱼肉中通常无毒。虫纹、星点东方
开发利用
通常都用钓钩进行专业捕捞,也是底拖网的兼捕对旬, 沿岸定置渔具也经常能捕到一定的数量。东方屯肉味美可供食用,还可作药作。
资源现状
目前东方屯年产量有下降的趋势,我国资源在50-60年代较为丰富,60年代中期后由于日本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到黄、东海捕捞大大增加,南朝鲜也加强了捕捞强度,日本1974年在黄、东海年产量高达万吨,近几年产量为2000吨左右。

暗纹东方鲀


[学名]: Fugu obscurus
[资源名称]: 暗纹东方鲀
[外文名]: obscure puffer,Far east puffers
[别名]: 气泡鱼,吹肚鱼,河鲀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抱(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福建),蜡头(河北),艇鮁鱼;古名肺鱼
 
[形态特征]:
  背鳍条17-19(多数为17);臀鳍条15-17(多数为16);胸鳍条16-19;鳃耙外侧7-9,内侧9-12;脊椎骨21-24。体长为体高的2.7-4.2,为头长的2.8-3.7倍,为尾柄长的4.4-6.1倍,为尾柄高的8.3-12.3倍。头长为吻长的2.0-3.1倍,为眼径的8.5-10.5倍,为眼间距的1.5-2.2倍。随着身体的增长,体高、吻长、眼间距的比例相对增大,而头长、眼径、尾柄高的比例相对减少。体稍延长,前部钝圆,后部渐狭小。吻短,钝圆。口小,端位,横裂。上、下颔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显。口唇发达,下唇两端向上弯曲在上唇的外侧。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宽而微凸。鳃孔小,裂缝状,位于胸鳍基部前方。背面自鼻孔后方至背鳍起点,腹面自鼻孔下方至肛门均被小刺;吻部侧面后部及尾部光滑。背鳍与臀鳍几乎相对。胸鳍宽短,近方形。无腹鳍。尾鳍截形。侧线显著,上侧位,至尾部向下弯至尾柄中央。侧线在头部多具分支,腹面在胸鳍下方开始有一腹支伸达尾鳍基部。体腔大,腹腔膜白色。肠长约等于体长。鳔大,1室,贴于体腔背面。有气囊。背鳍前方的背侧面具暗褐色的横带纹4-5条,横带纹之间具白色狭条纹3-4条。胸鳍后上方具一白缘黑色大斑;背鳍基部两侧合有一大黑斑,周缘为白色。性成熟个体暗色宽带较暗淡,幼鱼的暗色宽带上散布有白色小斑。体背面灰褐色,腹部白色。臀鳍黄色。背鳍、胸鳍和尾鳍后缘均呈灰褐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  [原产地区]:长江下游干流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72-84  
[地理分布]:东、黄海沿海及辽河、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  
[水域环境]:海水,淡水,半咸水  
[生活习性]:
暗纹东方鲀为洄游性鱼类。栖息于水体中、下层。遇有外敌,其腹部气囊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性成熟的暗纹东方鲀成群地由东海进人长江,逆流而上至长江中游江段产卵。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翌年春洄游入海(也有直接入海的)。在海里长大到性成熟时又复进入长江,在淡水河流中产卵。杂食性,肠管中虾、蟹、螺、昆虫幼体、枝角类、挠足类以及高等植物的叶片、丝状藻类均有出现,幼鱼和成鱼的食性稍有不同。2.0厘米左右的幼鱼的食性与其生活环境的食料基础密切相关。长江下游(枞阳、桐城)的幼鱼完全以别种鱼类的幼鱼为食,太湖里的幼鱼则几乎全以象鼻溞为食。体长5.5厘米以上的幼鱼上、下颌已具有齿板,适于压碎虾、蟹、螺壳,其食性与成鱼基本相同。

拟三刺鲀


中文名称拟三刺鲀

拉丁名称Triacanthodes anomalus (Temminck)

英文名称Red spike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箱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Ostracioidei

中文科名拟三刺鲀科

拉丁科名Triacanthodidae

中文属名拟三刺鲀属

拉丁属名Triacanthod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海区。我国见于南海和东海。

形态特征
体被绒棘状小鳞。口小,水平位。唇薄。眼间隔宽,微凸。上下颌各具1行圆锥形牙。鳃孔较大。背鳍2个,第一鳍棘粗大。腹鳍鳍棘发达。背腹鳍棘均尖硬,上缘均无倒棘。体侧具2条黄色纵带。各鳍微红色。

生活习性
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深100米泥沙海底。全长可达150毫米。因体小、皮厚,鳍棘尖硬,经济价值甚低。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50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黑鳃兔鲀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