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文昌鱼

中文名称白氏文昌鱼

拉丁名称Branchiostoma belcheri gray

英文名称japanese lancelet,japanese slugfish.

中文门名头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ephalochordata

中文纲名文昌鱼纲

拉丁纲名Amphioxi

中文目名文昌鱼目

拉丁目名Amphioxiformes

中文科名文昌鱼科

拉丁科名branchiostomatidae

中文属名文昌鱼属

拉丁属名Branchiostom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厦门刘五店,青岛、秦皇岛、汕头等地。

形态特征
文昌鱼是半透明的鱼形动物。体侧扁且两端尖细。脊索从体的最前端直贯穿至最后端,故亦称头索类。无成对的眼。心脏仅为能跳动的腹血管,故又称狭心类。血液无色,脑不发达,仅有脑神经2对,脊神经背腹支不相连,有特殊的围鳃腔,排泄器官为按节排列的许多肾管,各自单独向外开口于围鳃腔。肌节平均为65节,出水孔前38节,出水孔后至肛门17节,肛门后10节。口笠触手左右各一双,平均为42条。体背中央有一条低的背鳍褶,尾鳍呈矛形。腹部有一对褶,其汇合处有腹孔。肛门位较近尾鳍。缘膜触手随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触手数越多,通常变动于11-22个。

生活习性
盐度2.1%-3.16%的海洋中。

文昌鱼的生命周期为4年。文昌鱼为雌雄异体,雄性性腺为白色,雌性为柠檬黄色。生后第二年部分个体成熟,第三年全部成熟。生后第二年成熟的雌体一年内产卵两次,6-7月第一次产卵,12月初第二次产卵。第三年成熟的雌体,年初开始部分个体产卵,产卵高峰为5月,一直到11月底仍有产卵个体。以后全部死亡。文昌鱼营滤食性摄食方式,以硅藻为食,主要为圆晒藻、小环藻和舟形藻。

相关推荐

白氏银汉鱼


中文名称白氏银汉鱼


拉丁名称Allanetta bleekeri (Gunther,1868)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银汉鱼目

拉丁目名Atheriniformes

中文科名银汉鱼科

拉丁科名Atherinidae

中文属名银汉鱼属

拉丁属名Allanett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东海、黄炸海和渤海均产之。

形态特征
头小,头长为眼径为眼径的士倍。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弱小鳍棘5个;胸鳍位高;腹鳍腹位。肛门与臀鳍间有鳞11个。鳞片较大。边缘锯齿弱。体侧有银白色纵带。

生活习性
暖温性近海小型鱼类。体长一般在100毫米以内。为我国沿海习见鱼类。

斑鳍白姑鱼


中文名称 斑鳍白姑鱼
拉丁名称 Argyrosomus pawak
英文名称 White croaker、pawak croaker、spotfin white croaker
地方名称 Pennahia pawak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石首鱼科
拉丁科名 Sciaenidae
中文属名 白姑鱼属
拉丁属名 Argyrosom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Ⅹ,Ⅰ-23~25;臀鳍Ⅱ-7;胸鳍16;腹鳍Ⅰ-5。侧綫鳞48~49。
体延长,侧扁,背腹缘略呈弧形;体长为体高3.1~3.3倍,为头长3.1~3.2倍,头中大,钝尖;头长为吻长3.2~3.5倍,为眼径4.9~5.1倍。吻圆钝,吻长大干眼径;吻上具4小孔,分两行排列,上行3孔较小,下行一孔较大。眼中大,上侧位,在头的前半部。头长为眼间隔3.6倍,眼间隔微凸。鼻孔2个,在眼的前方,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椭圆形,口大,前位,斜裂,始于眼下缘水平綫之下。上颌稍长于下颌;上颌骨后延至眼的中间或瞳孔后缘下方,唇薄,口腔白色。牙细小,排列成牙带,上颌外行牙较大;下颌牙2~3行,内行牙较大。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舌中大,游离。颏孔6,中间2孔,两侧4孔,无颏须。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鳃盖骨后缘有2扁棘,鳃盖条7。假鳃存在。鳃腔灰黑色。鳃耙4+9,最长鳃耙为眼径1/2或稍大。

体被弱栉鳞,吻部、颊部、鳃盖均被圆鳞,侧綫上方杂有少数圆鳞。背鳍及臀鳍只基部具鳞鞘。侧綫完全,直达尾鳍后端。

背鳍连续,起点在胸鳍基底上方,鳍棘部和鳍条部之间具一凹缺;具11鳍棘,23~25鳍条,第一鳍棘短小,第三、第四鳍棘最长,小于头长的1/2。臀鳍具2鳍棘,?鳍条,起点在背鳍第十二鳍条的下方,第一鳍棘短小,第二鳍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胸鳍尖形,短于头长。尾鳍楔形或近圆形。

体腔中大。腹膜灰黑色。肠短,在右侧作二次盘绕。 胃粗大,囊状。幽门盲囊10个。鳔大,银色,前部圆形,不向两侧突出成短囊,后部尖细,鳔侧具24~26对侧肢,第一对侧肢大,最后三对侧肢单枝型。

背侧面灰黑色,腹部白色。背鳍鳍棘部灰黑色,在6~9鳍棘间具一深黑色斑块;背鳍鳍条部上缘黑色,基部灰黑色,中间浅色。尾鳍淡灰色,末端中间黑色。幼鱼体侧具二行黑斑,一行在背鳍基部的下方,另一行在侧綫上,每行具5~6个黑斑,黑斑随年龄增大而渐消失。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近沿海之砂泥底质中下层水域,以小甲壳类等底栖动物为食。群聚性较弱,一般较少被大量捕获。

白姑鱼洄游


该种群大体以3300N为界,分布在该界以北的鱼群洄游分布仅限于黄、渤海之间。该种群的越冬场在3300~3430N、12330~12530E海域,越冬群体在该海域停留到4月中下旬,之后,鱼群迅速向北偏西方向作生殖洄游,生殖群体中的一部分游向西北,于5~6月进入山东半岛南岸海州湾的临洪河口近海及乳山口近海产卵场。主群则向北洄游,于5月上旬前后到达石岛东南及石岛以东海区,鱼群越过山东高角后向西,5月中至6月上旬便可进入渤海各大河口近海产卵,该主群的另一部分越过山东高角后继续向北,游向鸭绿江口西侧一带海区产卵。黄渤海种群的诸多产卵场中,渤海的莱州湾为主要产卵场,产卵后的鱼群主要分布在莱州湾及渤海中部索饵。8月中下旬,白姑鱼成鱼便陆续游出渤海,9月主要分布在烟威渔场南部,并逐渐与黄海北部的索饵鱼群在山东高角外海混合,10月鱼群沿山东半岛南下,又与在千里岛附近索饵的鱼群汇合继续南移。海州湾鱼群产卵后,在产卵场外侧海区索饵,10、11月这股鱼群主要分布在3415~3500N、12100~12300E一带海域。12月上述各路鱼群向东南游入越冬海区。

白缘[鱼央]


中文名称 白缘[鱼央]
拉丁名称 Liobagrus marginatus(Gunther)
英文名称 margined bullhead
地方名称 米汤粉(四川)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钝头鮠科 ([鱼央]科)
拉丁科名 Amblycipitidae
中文属名 [鱼央]属
拉丁属名 Liobagrus Hilgendorf,187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Ⅰ,6;臀鳍条14一16;鳃耙外侧7一8;脊椎骨85一36。体长为体高的5.3~5.9倍,为头长的4.2~4.8倍,为尾柄长的4.5~4.7倍,为尾柄高的8.0~8.8倍。头长为吻长的3.2~3.6倍,为眼径的12.1~19.2倍,为眼间距的2.3~2.6倍。身体各部分比例随个体的大小不同有所差异,小个体的眼径较大个体相对的大。体长,尾柄侧扁。头部宽,厚而平扁。口端位,口裂宽大。上、下颌几乎等长,均具绒毛状细齿。须4对,均较长,上颌须末端和下颌外侧须末端均可伸达胸鳍。吻短,吻端较平直。前鼻孔位于吻端边缘,后鼻孔位于眼前缘。眼极小,眼间隔平或稍凹,眼后背部略隆起。鳃孔宽大。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背鳍短小,其起点约位于吻端至脂鳍起点距离的中点。胸鳍略圆,不达腹鳍。背鳍、胸鳍各具一枚埋于皮下的光滑短刺。腹鳍末端盖过肛门,但不达臀鳍。臀鳝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脂鳍长而低。脂鳍与尾鳍之间有一明显缺刻。尾鳍圆形。肛门约位于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的中点,或稍靠近腹鳍基。体光滑无鳞。体背及头背部为深灰褐色,腹部灰色。各鳍深灰色,其外缘为白色。

南氏鱼


中文名称南氏鱼

拉丁名称Nansenia ardesiaca Jordan Thompson, 1914

英文名称heron argentine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水珍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Argentinoidei

中文科名水珍鱼科

拉丁科名Argentinidae

中文属名南氏鱼属

拉丁属名Nansen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东海深海和日本、印度洋非洲南部和东南部沿海。

形态特征
体细长,前部亚圆微筒形,后部稍侧扁,吻短,小于眼径1/2,眼大,鼻孔近吻上部,口小,端位,上颌和舌平齿,下颌、犁骨前部和腭骨均具齿。鳃盖条2-4。胸鳍位于体侧。具眶蝶骨。前颌骨很小,上颌骨短而宽,不伸达眼前缘,眼大,大于头高1/2。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贡氏红娘鱼


中文名称贡氏红娘鱼

拉丁名称Lepidotrigla guentheri Hilgendorf

英文名称redbanded searobin

异名红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鲂鮄科

拉丁科名Triglidae

中文属名红娘鱼属

拉丁属名Lepidotrigla Gunther,1860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东海,偶进钱塘江。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Ⅸ-15。臀鳍条15。侧线鳞64。鳃耙7。幽门盲囊7。脊椎骨32。

体长为体高的4.3倍。为头长的2.9倍,为尾柄长的7.6倍,为尾柄高的16.2倍。头长为吻长的2.3倍,为眼径的3.8倍,为眼间距的4.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1倍。

体延长,稍侧扁,向后渐细小。吻中长,向下倾斜,中央凹入。口大,端下位。上颌突出,中央具一缺刻。上下颌及犁骨具绒毛状齿群。眼大,上侧位。眼间隔宽而四入。鳃盖骨后缘具2棘。眶前棘及眶后棘各2个。鳃孔宽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假鳃发达。肩胛棘强大。体被小栉鳞,头部、胸部及腹部前半部无鳞。侧线高位,平直,伸达尾鳍基底。腹膜淡黄色。鳔大。肠短于体长。

第一背鳍和第二背鳍基底两侧具有棘楯板。第一背鳍第二鳍棘延长。胸鳍低位,宽大,圆形,下方具3个指状游离鳍条,几达膀鳍后端。腹鳍胸位,仲达臀鳍起点。尾鳍后缘微凹。

体红色,胸鳍内侧上半部灰色,下半部黑色,下部2鳍条白色。

生活习性
入河口海洋鱼类,偶进钱塘江。海水/淡水/咸水生。

丁氏[鱼或]


中文名称丁氏[鱼或]

拉丁名称Wak tingi (Tang)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石首鱼科

拉丁科名Sciaenidae

中文属名[鱼或]属

拉丁属名Wak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我国南海北部、东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吻圆钝,吻上孔3个,吻缘孔5个,口中大,口裂斜,前位或亚前位,上颌外行齿和下颌内行齿扩大,无犬齿。颏部具5孔,无颏须,背鳍具10-11鳍棘,26-33鳍条;臀鳍具2鳍棘,7-8鳍条,二鳍1/2以上处被小圆鳞,头前部和鳃盖部被圆鳞,体及头的后半部具栉鳞,尾鳍楔形。鳔具球状侧囊,两侧具16-18对侧肢。背鳍具10-11鳍棘,26-28鳍条,臀鳍具2鳍条,7-8鳍条,二鳍均被多行小圆鳞,几达鳍条顶端。尾鳍楔形或圆形,鳔具球状侧囊,两侧具10条对侧肢。

生活习性
喜结群。海(洋)生。

肩龙氏鱼


中文名称网肩龙氏鱼

拉丁名称Rondeletia loricata Abe et Hotta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鲸头鱼目

拉丁目名Cetomim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鲸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Cetomimoidei

中文科名龙氏鱼科

拉丁科名Rondeletiidae

中文属名龙氏鱼属

拉丁属名Rondelet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各大洋的深海中。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头大,似匣状,口大,前位,口裂后端害眼的下方,眼小,体无鳞。侧线系统由一些垂直排列的乳突状的构造构成,排成14-26行。有腹肋,无鳍棘,背、臀鳍各有鳍条13-16。胸鳍下侧位,腹鳍5-6,腹位,脊椎骨24-27。有3尾上骨、6尾下骨。腹部不能高度膨胀。脊椎骨40-43。体紫褐色,露出部骨胳粉红色。鳍红色。

生活习性
海(水)生。

瓦氏珍鱼


[学名]: Rouleina watasei
[资源名称]: 瓦氏珍鱼
[形态特征]:
 
背鳍19~21;臀鳍17~19;胸鳍7;腹鳍6。鳃盖条骨6。鳃耙8~9+1+18~19。脊椎骨51~54。 体长为体高5.1~5.4倍,为头长4.3~5倍,为背鳍基长5.2~6.3倍,为臀鳍基长5.9~7.2倍。头长为吻长5.1~6倍,为眼径3.8~4.8倍,为眼间隔5.7~6.4倍,为上颌长2.3~2.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2.7倍。 体柔软,延长,侧扁。头中大,前部圆弧形。吻短,圆突,吻长短于眼径。眼大,上侧位。眶下骨大,不覆盖于上颌骨上部。眼间隔稍隆起,小于眼径。鼻孔2个,在眼前方。口中大。前位,上颌后端伸达眼中部或后缘下方。上颌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辅上颌骨2块。上下颌几等长;下颌前下端具一尖形缝合小突起、端部常突出于上颌前端。前颌骨和下颌各;具l行内弯细牙,上颌,骨颌缘部分无牙,犁骨和腭骨均无牙。口腔上壁多皮褶,有稀疏小棘 状突起。鳃孔宽大,向前伸达眼前缘下方。左右鳃盖膜相连,与峡部分离。鳃耙发达,尖长,扁薄,柔软,上具细齿。假鳃发达,9~11个。 体裸露无鳞,被以多皱皮膜多散具许多颗粒状小发光器。头部无鳞,被有薄而透明的皮膜,其上散具许多小突起。头部感觉器较发达、位于眼下、眼后、鳃盖部和头背部。侧线完全,上具链状变形小圆鳞。 背鳍和臀鳍的基部较长,几相对,均位于体的中部后方。臀鳍起点约在背鳍第四、五鳍条下方。胸鳍下侧位,短小。腹鳍后位,约在体的中部稍后方,后端伸达腹鳍基与臀鳍起点间距的一半处,不达肛门。尾鳍较宽大,叉形。 头、体黑褐色,鳃盖部紫褐色。各鳍黑褐色,鳍端灰褐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日本相模湾,东海冲绳海槽和菲律宾巴拉望岛。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深海區的; 海洋; 深度上下限 500 1300 m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49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粒唇鲻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