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喉膜头鳕

中文名称 纹喉膜头鳕
拉丁名称 Hymenocephalus striatissim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鳕形目
拉丁目名 Gadiformes
中文科名 长尾鳕科
拉丁科名 Copyphaenoididae
中文属名 膜头鳕属
拉丁属名 Hymenocephal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1-8~9;臀鳍约150余;胸鳍13~16;腹鳍8。内侧鳃耙2~3+17。
 全长为体高7.0~9.2倍,为头长4.9~5.9倍。头长为吻长4.3~5.5倍,为眼径2.6~2.7倍。吻长约为眼径之半。

体延长侧扁,头和体稍肥大,体高较大,尾部侧扁,向后渐细小,约为头和躯干合长3倍。头大,侧扁而高,头顶的鸟冠状隆起发达;头骨薄脆易碎裂。吻侧扁而高,较短;端部钝圆,较上颌前端稍突出。眼较大,侧位,圆形,眼间隔狭,小于眼径。鼻孔2个,很小,位于眼前方。口大,亚端位,口裂稍斜,上颌骨后端未达或接近眼后缘下方。两颌牙很细小,排列呈狭牙带,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下颌具1短颏须,较细,其长约为眼径1/2。鳃孔宽大,左右鳃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第一鳃弓外侧与鳃盖里侧由皮膜部分相连,第一鳃裂变窄。

体被大而薄的圆鳞,易脱落。腹面正中的发光器呈长管状,约为头长3/4,两端各具1个显的晶状体,前端一个圆形,位于腹鳍基前方,后端一个大于前端一个,且后缘分成两叶,位于肛门前。侧线连续,前部稍凸起,后部平直。

第一背鳍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第一鳍棘短小,第二鳍棘较长,短于头长。第二背鳍始于臀鳍13~16鳍条的上方,鳍条明显短小于臀鳍鳍条;两背鳍间隔长,约为第一背鳍基底长2.0~2.3倍。臀鳍较第二背鳍发达,起点紧位于肛门后。胸鳍和腹鳍外侧鳍条多少延长呈丝状。

体灰色,头部腹面和胸腹部蓝黑色;头和体侧下半部带银白色;背鳍、臀鳍鳍条基部具小黑点。

相关推荐

宽头底尾鳕


中文名称 宽头底尾鳕
拉丁名称 Bathygadus antrodes (Jordan et Gilbert)
英文名称 porous-head grenadier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鳕形目
拉丁目名 Gadiformes
中文科名 长尾鳕科
拉丁科名 Macrouridae
中文属名 底尾鳕属
拉丁属名 Bathygad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II-8~9,92~96;臀鳍76~80;胸鳍12~14;腹鳍8~9。鳃耙6十20。
全长为体高6.0~7.0倍,为头长5.0~6.3倍。头长为吻长3.5~4.1倍,为眼径4.6~4.9倍。吻长为眼径1.2~1.3倍。眼间隔宽为眼径1.7~1.8倍。

体延长而侧扁,手感软,尾部侧扁,向后渐细小,约为头和躯干合长1.6倍余。头大而较软,侧扁,背缘在眼后部明显隆起;头部粘液腔颇发达。吻较高,背缘微凹。眼中大,上侧位,近圆形,眼间隔宽。鼻孔2个,紧接,位于眼前方的凹窝后侧,前鼻孔圆形,后鼻孔似半月形。口较大,端位,微斜,上颌骨后端超越眼后缘下方;前上颁骨具柄状突起,该突起稍短于眼径,可伸缩。两颌牙细小而密,呈粗钝圆锥状,上颌排列成较宽牙带,下颁排列成2~3牙的狭牙带,上颌外侧牙稍大于内侧牙。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颏须无。鳃孔宽大,左右鳃膜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第一鳃裂游离,未因皮膜而缩小;鳃耙细长而多。

体被圆鳞,易脱落,后区露出部具由不同走向隆起线组成的网目状结构。头部除颏部和鳃条膜外皆被鳞。下颌腹面具1列大形鳞。侧线连续,始于枕骨后端终于尾鳍基;侧线前部稍弯曲,直线部始于第二背鳍11~13鳍条之下方。

第一背鳍始于胸鳍基底稍前上方;第一鳍棘短小,第二鳍棘丝状延长。两背鳍基底部相互连接,第二背鳍较臀鳍发达。胸鳍第二鳍条延长呈丝状。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其外侧鳍条也呈丝状延长。臀鳍起点紧接于肛门后,鳍条明显短于第二背鳍鳍条。尾鳍短小。

体灰褐色,头部腹面、鳃盖和胸腹部呈黑色,口腔和鳃腔也呈黑色。

头纹窄额鲀


中文名称头纹窄额鲀


拉丁名称Torquigener hypselogeneion (Bleek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鲀亚目

拉丁亚目名Tetraodontoidei

中文科名鲀科

拉丁科名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窄额鲀属

拉丁属名Torquigener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海岸至中太平洋。

形态特征
体稍长形,头胸部很粗圆。具上下两条侧线,眼眶上方的额骨甚窄,小于中筛骨中背部宽的2倍。眼仅背方连生,额骨后缘有一短突起与翼耳骨相接,中筛骨背面突出在侧筛骨前方,体背腹有小刺,口前位,第一至第三鳃弓的角鳍骨上均有2行鳃耙。

生活习性
海(水)生。

尾纹裸头鰕虎鱼


中文名称尾纹裸头鰕虎鱼


拉丁名称Chaenogobius annularis Gill

英文名称folktongue goby,floating goby

异名鲇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中文属名裸头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Chaenogobius Gill,185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西北太平洋,我国见于黄海、渤海、图门江。

形态特征
背鳍Ⅴ-Ⅵ,Ⅰ-9-11;臀鳍Ⅰ-8-10。纵列鳞61一61。鳃把9-11。椎骨32-33。

体长为体高5.2-6.6倍,为头长2.9-3.2倍。头长为吻长3.0-3.8倍,为眼径5.6-6.8倍,为眼间距4.8-5.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8-2.2倍。

体细长,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渐侧扁。头较尖,吻较长。口大。端位,口裂稍斜。下颌突出于上颌。上颌后端仲达眼中央的下方。上下颌有细齿。眼小,位于头前部侧上方。眼间距宽。平坦。鳃孔小,鳃盖膜连于峡部。两背鳍分离;第一背鳍低于第二背鳍,第二背鳍起点在臀鳍起点之前。胸鳍低。腹鳍愈合为一,椭圆形。尾鳍圆形。

体灰褐色,体侧有不规则褐灰色云斑。头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背鳍、尾鳍有数行不连续的灰黑色斑条。臀鳍边缘灰黑色。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生。

卵首鳕


中文名称卵首鳕


拉丁名称Squalogadus modificatus Gilbert

英文名称roundhead grenadi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鳕形目

拉丁目名Gadiformes

中文亚目名长尾鳕亚目

拉丁亚目名Macrouroidei

中文科名长尾鳕科

拉丁科名Macrouridae

中文属名卵首鳕属

拉丁属名Squalogad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日本、中国及各大洋海域,中国见于东海外缘大陆坡925-1400米的深海中。

形态特征
眼小,约为头长的10%;口下位,无颏须,鳃耙细长,鳃盖条7,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背鳍1个,低而长,臀鳍长,不发达,腹鳍小,5鳍条,有腹鳍,无发光器官。头甚大,空大而柔软,体侧扁吻圆突,下颌无须,背鳍1个,无鳍棘,鳃耙细小,鳃耙数(3-4)+(15-17,胸鳍21-26,腹鳍5。

生活习性
海(洋)生。


中文名称 鳕
拉丁名称 Gadus macrocephalus
英文名称 Gray cod
地方名称 大头腥、大口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鳕形目
拉丁目名 Gadiformes
中文科名 鳕科
拉丁科名 Gadidae
中文属名 鳕属
拉丁属名 Gad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2,18,18;臀鳍19,19;胸鳍19;腹鳍6。
体延长,侧扁,向后渐狭小;体长为体高5.3倍,为头长3.6倍。头大,头长为吻长2.8倍;为眼径4.9倍。吻长,钝尖;吻长为眼径一倍余。鼻孔2个,前鼻孔后缘具一小皮瓣,后鼻孔圆形或裂缝状,位于前鼻孔的后方外侧。眼中大,上侧位;眼间隔宽而微凸,约为眼径1.5倍。口大,端位,口裂微斜;上颌突出,颌骨后延伸达瞳孔前缘下方,下颌具一颊须,须长约等于眼径;上唇内缘细裂。牙圆锥形,上下颌及犁骨均具牙带;上下颌外行牙较大,腭骨及舌上无牙。舌厚,后位,前端圆形,游离。鳃孔宽大,鳃盖膜相连,连于峡部;鳃盖条6;有假鳃;鳃耙排列稀疏,3+18。

体被细小圆鳞,吻和头的腹面上无鳞。侧綫有孔鳞约33个。侧线前部高位,伸延至肛门上方,向下弯曲,渐成侧中位。

背鳍3个;第一背鳍具12鳍条,始于胸鳍基的后上方;第二背鳍具18鳍条,始于肛门后上方,鳍基较其它二背鳍基为长;第三背鳍具18鳍条,后端不伸达尾鳍基底。臀鳍2个,各具19鳍条;分别与第二、第三背鳍相对。胸鳍短,略呈镰状;腹鳍始于胸鳍基底前方,第二鳍条呈丝状延长。尾鳍后缘凹入,鳍基上下绿向前伸延至尾柄二分之一。

体腔大,腹膜黑色。肠粗短,弯曲2次,约为体长二分之一;幽门盲囊细小而多,200以上;肝大,三叶;鳔囊状,无鳔管。

背面及上侧面灰褐色,具很多不规则棕色和黄色斑纹,下侧及腹面灰白色。背鳍、臀鳍、尾鳍灰色,腹鳍淡灰色。

性能
味甘,性平。营养壮补,消肿解毒。

《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①鳕鱼肝油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十万分之一,即能阻止细菌的繁殖。鳕鱼肝油可消灭传染性创伤中存在的细菌,用鳕鱼肝油制作的药膏,能迅速液化坏疽组织。②鳕鱼肝油可用于加速褥疮、外伤的创面、溃疡及阴道口、子宫颈炎等的上皮形成,局部涂敷有疗效,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愈后无伤痕。③鳕鱼肝油还可用于跌打,硬伤,瘀伤,火伤,褥疮,咳血,便秘,脚气等有较好的疗效。

文献记载
①《参考消息》(1999年5月7日)中有鳕鱼、鳜鱼鱼油作用的新发现,美国哈佛大学药理研究实验室主任安德鲁斯托尔研究发现,从鲑鱼、鳕鱼等鱼类体内的脂肪性鱼油,除了已经得到宣传的对心脏病和关节炎的疗效外,还可以缓解狂躁抑郁症患者的症状。鱼油的作用十分强烈,鱼油阻止了那些我们认为存在于狂躁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异常信号活动的记载。

②《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书中有鳕鱼胰腺中富含大量胰岛素,可从1公斤的鳕鱼胰腺中提取12000国际单位的胰岛素。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用于治疗糖尿病有著效的记载。可供兽医参考。

备注
美国《抗衰老圣典》记载。根据德拉姐妹百岁经验,他们长寿的秘诀是饮食与运动相结合,她们每天必作瑜珈运动,并摄食剁碎了的大蒜,且在每天早上吞食一茶匙的鳕鱼肝油,可见鳕鱼肝油有延缓衰老之功效。

鳕鲈


中文名称鳕鲈

拉丁名称Gadopsis marmoratus Richards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鳕鲈科

拉丁科名Gadopsidae

中文属名鳕鲈属

拉丁属名Gadops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水域,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被甚小的圆鳞,吻钝圆,口中大,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颌齿小,犁骨和腭骨无齿,背鳍连续,鳍棘部短于鳍条部,鳃盖条6,鳃4,具假鳃。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62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