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斑鳠

中文名称 珠江斑鳠
拉丁名称 Mystus guttatus(Lacepede)
英文名称 spotted longbarbel catfish
地方名称 梅花鲇、芝麻鲇、鲇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鳠属
拉丁属名 Mystus Scopoli,1777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Ⅱ一7;臀鳍12一15;胸鳍Ⅰ~10;腹鳍6;尾鳍分枝鳍条15。鳃耙18~21。脊椎骨5十46~49。
体长为体高的4.6~7.7(平均5.7)倍,为头长的3.6一4.5(4.0)倍,为前背长的2.6~3.5(2.9)倍,为上颌须长的1.8~3.3(2.4)倍。头长为吻长的2.5~3.2(2.7)倍,为眼径的3.6一9.7(5.7)倍,为眼间距的2.7~3.9(3.4)倍,为上颌须长的0.4~0.8(0.6)倍,为尾柄长的1.0一1.5(1.2)倍,为尾柄高(量至脂鳍基底)的2.4~3.4(2.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一3.2(2.3)倍。

体延长,前部平扁,向后渐侧扁。头平扁而略宽,头顶被皮,枕突不外露且不与背鳍前板相接。吻宽而略圆。口亚下位,略宽而呈弧形。齿细尖,颌齿与腾齿均排列呈带状。眼较小,眼间略宽而平。须长,鼻须可伸达眼后缘,上颌须可伸过胸鳍或达腹鳍。

背鳍位前,起点约在体前部三分之一处;硬刺略弱,后缘有弱锯齿。胸鳍位低;硬刺粗壮,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着细小。脂鳍很长。稍高,后缘圆凸而呈游离状。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叉状,上叶略长。

鳔二室,前室扁阔心脏形,后室小而形状不一,或长或圆。

体灰至褐色,腹部灰白,体侧有暗色圆斑点(小形鱼或无),背鳍、脂鳍、尾鳍均或有暗色边缘与暗色斑点。

繁殖习性 在生殖季节,成熟的雌鱼喜在岩洞中或岩石丛中产卵(为粘性卵),雄鱼同时排精,精卵在水中受精,并在亲鱼的保护下孵化。

相关知识

珠江斑鳠的日常管理


斑鱯喜清新无污染的水体,要求溶氧较高,最好是江河水。在池塘养殖中必须定期冲水、换水,最好是微流水养殖,水深要求保持1.5米左右,透明度30~50厘米。一般每15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使池水呈30毫克/升左右),每月向池中泼洒1~2次的PSB(光合细菌,使池水呈20~30毫克/升),均能较好改善水质环境。根据斑鱯的生活习性,在池塘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如水花生、蒲草等,给斑鱯提供遮阳场所,并有效地吸收鱼体粪便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铵态氮、硝态氮,改良水质。种植面积控制在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一。坚持早晚巡塘,注意水质变化和鱼的摄食活动,检查进出水口防逃设备的完好。由于斑鱯不耐低氧,容易泛池,应适时增氧。一般从5月饲养到11月,斑鱯体重可达800克以上。

珠江斑鳠人工授精


注射第2针激素后,要经常观察亲鱼的活动情况,估计到了效应时间,亲鱼活动激烈,有发情迹象,这时应将亲鱼捞起检查。先检查雌鱼,将雌鱼翻转,腹部向上,用手轻压腹部,若有大量卵粒从生殖孔排出,就可以进行人工授精。这时要尽快检查雄鱼,由于斑鱯雄鱼精巢呈分枝状,且精液数量少,很难挤出精液,所以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解剖雄鱼取出精巢的方法采精液,具体做法是:将雄鱼翻转腹部向上,用手术剪在生殖孔上方2-3cm处沿腹中线剪开腹腔大约5-6cm,用手指轻轻拔开肠部器官,见到紧贴在肾脏腹面的精巢,用摄子取出精巢放入研钵剪碎磨烂,加入生理盐水稀释,与此同时,将雌鱼鱼卵挤入盆中进行半干法授精。整个人工授精过程动作要快,不要耽误时间而影响受精率,抓鱼、挤鱼卵时用力不要过大,以防止弄伤鱼体。为了提高受精率,我们在将精卵结合之前,利用显微镜进行精子活力鉴定,以保证精子质量。另外,对取出精巢后的雄鱼立即进行伤口缝合工作。对少数未能挤出卵的亲鱼放回原池,加大流水刺激,每隔1小时再检查其成熟程度,一般超过效应时间3小时,仍未能挤出卵子的亲鱼,应将其放回亲鱼池继续培育。

珠江斑鳠人工催熟与催产


在催产前1个月,一般是4-5月份,将亲鱼拉网检查,对部分成熟较差的亲鱼必须进行人工催熟,采用LRH-A2,注射剂量为0.5 ug/Kg,雌雄剂量相同。

1.人工催产:
斑鱯催产一般选择在6月份进行,水温达到24-29℃,根据多年的实践,水温达到25℃以上,催产成功率都比较高。

2.催产药物和剂量:
通过多种激素不同比例混合试验,我们发现采用DOM和LRH-A2混合注射效果较好,考虑到雄鱼成熟度差,故雌雄用相同剂量。一般采用2次注射,第1针:每千克体重用DOM lmg+ LRH-A2 1 ug,间隔 22-26小时注射第 2针,每千克体重用 DOM 3mg + LRH-A2 2.5ug。

3.效应时间:
注射激素后的亲鱼放入催产专用池暂养,同时不断加冲新水,以促使亲鱼性腺最后的成熟,发情排卵。在自然情况下,鱼类产卵一般在黎明进行,生产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2次注射时间,以使亲鱼在黎明时候达到效应时间。生产中必须准确掌握其效应时间,防止斑鱯鱼卵过熟。

珠江斑鳠养殖的饲料与投食


在江河中以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饲料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人工驯食后可以摄食部分配合饲料,但对饲料质量要求高。养殖实践证明,用30%~40%的冰鲜鱼与60%~70%粉状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混合绞成泥团状料饲养,若斑鱯的摄食与生长都正常,饲料系数为6左右。因斑鱯畏强光,因此每天2次的投喂时间宜定在8∶00和18∶00时,下午投喂量多些(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70%)。日投量为鱼体总重的6%~8%。具体应根据鱼的摄食、规格、生长速度及水温等情况确定和调整。原则是保证饲料充足而不过量,防止斑鱯互相残食或水质败坏,一般以投喂后2小时吃完为宜。投喂的饲料必须新鲜、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不变质。


中文名称 鳠
拉丁名称 Mystus pelusius
地方名称 江鼠(江西)、石扁头、岩扁头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鳠属
拉丁属名 Mystus Scopoli,1777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7;臀鳍条13~18;鳃耙外侧15~19;脊椎骨51~52。体长为体高的7.0~8.7倍,为头长的4.0~4.6倍,为尾柄长的4.4~5.1倍,为尾柄高的9.0~13.5倍,为脂鳍长的2.2~2.5倍。头长为吻长的2.6~3.6倍,为眼径的6.2~7.8倍,为眼间距的3.2~4.1倍。体长,背鳍前平扁,尾部侧扁。头宽且平扁。口宽阔,亚下位,呈弧形。上颌略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齿。须4对,稍扁而长,鼻须末端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末端超过胸鳍末端S颐须外侧1对末端可达或超过胸鳍基起点,内侧1对约与鼻须等长。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宽且平。前、后鼻孔分离。鳃孔宽阔。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肩骨显著突出于胸鳍之上。背鳍起点至吻端校距尾鳍基为近。背鳍刺光滑无锯齿,末端柔软。胸鳍具粗壮硬刺,其后缘锯齿发达,前缘则锯齿细小。腹鳍距臀鳍远。脂鳍特长,其基部末端与尾鳍相连。尾鳍分又,上、下叶末端圆钝,上叶长于下叶。肛门紧靠腹鳍基。体裸露无鳞,侧线平直。体呈灰黑色,背部色深,腹部色浅。背鳍、臀鳍、尾鳍灰白色,其边缘灰黑色。

生活习性 底层鱼类,多栖息于水流湍急,底质为砾石得江河中

大鳍鳠


中文名称 大鳍鳠
拉丁名称 Mystus macropterus(Bleeker)
英文名称 largefin longbarbel catfish
地方名称 黔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鳠属
拉丁属名 Mystus Scopoli,1777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13~15;胸鳍Ⅰ,9~10。腹鳍6;尾鳍分枝鳍条15。鳃耙18~20。脊椎骨5十51~54。体长为体高的5.7~8.4倍,为头长的3,7~4.8倍,为前背长的2.7~3.2倍,为上颌须长的2.2~3.7倍。头长为吻长的2.4~3.3倍,为眼径的4.O一7.0倍,为眼间距的3.3一4.7倍,为上颌须长的0.5~0.8倍,为尾柄长的0.9一l.3倍,为尾柄高(量至脂鳍基底)的2.2~3.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1~3.3倍。体延长,前部多少平扁,后部侧扁。头略宽而平扁,头顶被贬;枕突不外露,略短,不接于背鳍前板。吻钝。口略宽大。亚下位,呈弧形。两颌与腭部具绒毛状齿,排列里带状。眼小,侧上位;眼间略宽而平。须长,鼻须可伸达眼后缘,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或可达腹鳍。背鳍位前,起点约在体前部三分之一处;硬刺较弱,光滑无锯齿。胸鳍位低;硬刺粗壮;前缘有细锯齿,后缘具科大锯齿。脂鳍很长而略低,起点接近背鳍,后端近尾鳍,后缘略斜或截形而不呈圆凸游离状。腹鳍远不达臀鳍。尾鳍叉状,两叶略钝,下叶较短。鳔一室、扁阔心脏形。体灰褐色,腹部灰白,体例或有散在黑色小斑点。

珠江卵形白甲鱼


[学名]: Varicorhinus ova1is rhomboides Tang
[资源名称]: 珠江卵形白甲鱼
[别名]: 三角鲮、短头鲮、砧板鱼、珠江白甲鱼
 
[形态特征]:
 
背鳍 ⅳ-8~9;臀鳍 ⅲ-5;胸鳍ⅰ-15~16;腹鳍ⅱ-8。侧线鳞43~45;背鳍前鳞11~13, 围尾柄鳞16。第一鳃弓外侧鳃耙29~35。下咽齿3行,234-432。体长为体高的2.7~3.2倍,为头长的4.5~5.7倍,为尾柄长的4.7~5.6倍,为尾柄高的8.3~9.1倍。头长为吻长的2.7~3.6倍,为眼径的2.9~3.9倍,为眼间距的1.9~2.5倍,为口宽的1.9~3.4倍,为背鳍长的0.7~0.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5~1.9倍。体侧扁,较高,呈菱形。头短宽,吻圆钝。口甚宽,下位,几成一横裂,占整个吻腹面。下唇外露,角质边缘锋利。须2对,短小。背鳍刺强,具锯齿,分枝鳍条8~9。尾鳍深分叉。鳞中等大,胸腹部鳞片稍小。背鳍和臀鳍基具鳞鞘,腹鳍基外侧具狭长腋鳞,尾鳍基有一轮鳞片变大。侧线完全,胸鳍上方略下弯后站直地深入尾柄中央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  [原产地区]:英德、阳山、桂林、柳江、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珠江和乌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江河流水中,常在激流石滩刮食着生藻类。常见体重0.5-1Kg。肉细味美,为地区性经济鱼类之一。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
[食性]:草食性植物食性,主要以硅藻类为食 [底质类型]:泥质
[栖息水层]:中下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研究教学,其它

越鳠


[学名]: Mystus pluriradiatus(Vaillant)
[资源名称]: 越鳠
[外文名]: Mystus pluriradiatus (Vaillant)
[别名]: 白须公
 
[形态特征]:
  体延长,背缘微隆起。背鳍以前逐渐纵扁,背鳍以后渐侧扁,腹面略凸出。头宽扁,较长。吻宽,前端略平。背鳍硬刺后缘光滑;胸鳍硬刺前缘光滑或粗糙;鳔1室。须长白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元江、元阳、屏边  
[气候带]:热带  [生命周期]:不详   
[地理分布]:元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河流水势较缓之处。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91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肩龙氏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