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叽-康贝尔鸭羽毛发育的研究

养鸭鸭 养鸭鸭舍

2020-11-02

我国引进咔叽一康贝尔鸭以往重点开发其产蛋性能⋯,且对其公母鉴别有详细报道,近年来逐步开发其产肉性能的潜力,为了探索蛋肉兼用型的咔叽一康贝尔鸭羽毛的生长发育规律,在体重达标的情况下探讨最佳上市13龄,便于规模化的屠宰与加工,达到屠体美观,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售价的目的。本试验对咔叽一康贝尔鸭羽毛发育进行了观察,重点探讨羽毛成熟性(俗称干毛或通管),在旱养和水养方式上进行大规模调研,掌握羽毛发育规律,以探讨核心群中该性状早期选育的可行性。羽毛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通管是优质肉鸭体羽发育成熟时的羽毛特征,此时羽毛根部毛管收缩、中空透明,不含羽髓液,与换羽和性成熟有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遗传和生理现象,涉及到众多影响因素n]。目前尚未见对任何优质鸭通管性状的选育报道,仅有少量的文献报道了优质肉鸡通管性能的选育b]。本试验结合优质肉鸡的选育经验,探讨优质鸭中该性状的选育方法,制定了一套公司标准,为今后进一步在开展肉鸭羽毛选育和屠宰加工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和材料

在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种鸭场进行种鸭的旱养和水养,旱养核心群种鸭分父系和母系。在继代选育中,收集麻鸭650只,逐只编号饲养,按照相关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肛2周龄网上平养,其后采取半舍饲方式(舍前有2倍于舍内饲养面积的陆地运动场和水面)和大群水养方式饲养。鸭料营养供给参见文献。

1.2测定项目及统计分析方法

从出壳到10周龄每周逐步观察旱养和水养麻鸭羽毛生长发育状况和羽色变化,其中重点留意公鸭性羽出现的时间。对半舍饲方式核心群鸭,通过观察主翼羽通管性能,采用10分制量化后评分,并将通管值(MF)不小于4分的留作种用。整个饲养期间,测定的性状为初生重(w1)、 63 El龄的体重(W2)以及通管值(MF)。核心群选育中,不通管的鸭全部淘汰,有一定通管性的鸭留下预留作种用,其中将公母鸭中通管值在4根以下分别记为G1和M1组,不小于4根(MF4)的分别记为G2组和M2组。

1.3统计分析

原始数据经Excel处理后,采用统计软件sAs 9.1 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各组别间进行t检验和表型相关分析。

2结果
2.1 羽毛生长发育规律的观察

咔叽-康贝尔鸭0~22 Et龄为雏绒羽,无羽小枝;23 13龄开始换为幼羽;31~32日龄其腹部幼羽长齐,35 El龄母鸭开始换翅膀羽毛,39日龄尾羽已经长齐;42~45日龄公鸭性羽发育,母鸭开始长主翼羽,主翼羽羽轴中血管明显,母鸭腹部羽毛长齐;55~56日龄主翼羽和背部羽毛基本长齐;61日龄背毛尾羽均能长齐。63日龄鸭通管性能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参差不齐,可实施选择。64日龄后开始逐步换为成年羽,逐步过渡到体成熟,羽毛外观变差;总体来看,63~68 Et龄通管性良好, 70日龄时腹部羽毛换羽更为明显;水养麻鸭羽毛的光泽性和通管性优于旱养鸭。

2.2性别对通管和体重的影响

63日龄的公母鸭体重达标,但其通管性能差异大,个体之间的变化大(见表1),可有效实施选择。将预留作种鸭的公母鸭通管性能进一步分析发现,公鸭平均通管值为3.76分,变异系数为25.63%,其中32.68%的公鸭通管值为3.5分,达到留种要求的占41.18%。母鸭平均通管值为4.42分,变异系数为20.45%,其中40.26%的母鸭通管值为4.5分,留种率为67.18%。由表2可知,63日龄公鸭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鸭体重(P0.01),但其通管性能明显劣于母鸭(P0.05)。

通过探讨公母鸭初生重(W1)、63日龄体重(W2)与通管值(MF)间的表型相关,除母鸭的MF与W2为极显著的中等强度正相关外(r=0.19,P0.01),其他性状间均相关不显著 (P0.05)。进一步剖分发现,母鸭的MF与W2相关主要来自于M2组别,其通管值与63日龄体重达到极显著正相关(r=o.18,P0.01)。有趣的是,母鸭中M2组别的W1、W2及MF值均分别优于 M1组别,见表2。

2.3不同品系鸭体重和通管之间的差异

选育中,父系主要突出其生长性能,母系主要突出其繁殖性能。父系公母鸭的63日龄平均体重分别大于母系公母鸭的63 13龄平均体重(见表3)。父系和母系的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o.05),但 63日龄重均差异显著(P0.05)。

2.4羽毛的通管性与屠宰外观的关系

上市日龄肉鸭羽毛的发育成熟性主要观其正羽,成熟羽毛的脱落主要由于羽根底部角质细胞角质化造成的。屠宰分析表明,主翼羽完全没有通管时,羽管血液颜色为深黑色,其净毛程度差,屠体不美观;主翼羽有3~4根通管,其羽管逐步变为血液颜色,从红色逐渐变淡,此时可以观察到腹部换毛,屠宰后发现腹部、背部、颈部等部位净毛程度一般;主翼羽5~6根颜色变淡时,腹部换毛明显,手摸腹羽有毛桩,刺手,腹部净毛程度好,背部和腿部毛孔内有少许未长出毛根,颈部有少许纤羽,净毛程度较好;主翼羽7~8根颜色变淡时,颈背部换毛明显,变为成年羽毛,腹部长出羽毛,手摸较柔软,腹部和背部净毛程度很好,但颈腹部浅色部位毛孔粗,拔毛时容易留羽髓在毛孔内,颈部深色部位(带光泽,无绒羽)毛孔细,有少许未长出毛根。

3讨论
3.1鸭羽毛生长规律与屠体关系

大型肉鸭的羽毛在环境温度适宜,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其羽毛生长有一定的规律。刚出壳时,雏鸭全身覆盖黄色的绒毛;5~15日龄绒毛由黄变白;25~30日龄,绒毛全部变白;3540 13龄,尾部、体侧、羽腹开始长大毛;50 13龄头面部已长好羽毛;50-55日龄,翅膀放出锯齿状羽管; 55~60日龄,背部前后羽毛已经长齐;60~65日龄,翅羽继续生长;6370日龄,大部分羽毛已经长齐;70~75日龄,已经无血管毛。本试验中的肉蛋兼用的咔叽康贝尔鸭羽毛生长发育规律整体如同大型肉鸭,但羽毛发育规律却不同于优质麻鸡,在优质麻鸡中,最先长出的是翅膀,接着是腹部、背中线,最后是大腿的背侧,其中背中线又以靠近尾脂腺处最迟。当毛长齐无血管毛时,鸭的生长速度已经停止或缓慢生长,开始换羽,此时如受到应激、环境、饲料等突然改变,也可能提早换羽。结合本课题组的选育目标,课题组认为公母鸭可在 63~65日龄左右上市,此时公鸭体重达1.45~1.60 kg,母鸭体重达1.30~1.35 kg,屠体美观。

3.2性别与家系对通管程度的影响

优质鸡的早熟性和体型是影响母鸡通管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鸭早熟性的选育方法不同于优质鸡,优质鸡可以根据冠高评分实施早期选择,优质鸭中如何做好早期羽毛通管选育工作,成为现场选育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据文献报道,三黄鸡通管性具有中等遗传力,越早熟的鸡通管性就越好,并与冠高有极显著相关。土鸡中公鸡通管性的遗传力低,公鸡个体间通管性的差异小,因此选种对于提早公鸡通管性的效果不如母鸡理想。本研究中表明母鸭的通管性明显优于公鸭,这说明家禽中通管性具有一定的共性。本研究首次得出母鸭的通管与上市体重有中等强度的相关,可以根据63日龄体重初步选择体成熟早的母鸭通管性。值得注意的是,鸭个体之间的通管值差异很大,初步借鉴鸡韵经验,母鸭中实施个体选择有望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今后尚需进一步探讨鸭的通管性与其开产日龄、主翼羽脱换速度、胫长之间的相关,探讨鸭与鸡之间羽毛早熟性的共性一]。公鸭完全通管的时间普遍要晚于母鸭,可见性激素是影响通管性能重要因素,今后要加大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探讨同一营养条件下其羽毛早熟性的分子遗传机理随],从营养与遗传的互作,选择有用的分子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加快选育进展。

4结论

咔叽-康贝尔鸭63 El龄可上市作为肉鸭,水养鸭羽毛生长优于旱养鸭,其羽毛通管性与初生重无关,63日龄公鸭的通管性极显著劣于母鸭,母鸭通管值与63日龄体重有中等强度的正相关,母鸭可根据63日龄体重选择通管性。

相关阅读

肉鸭尾脂腺功能、生长发育及其受旱养方式影响研究


本研究目的是了解肉鸭尾脂腺的功能、尾脂腺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早养方式对尾脂腺和肉鸭梳羽行为的影响。 首先,通过切除尾脂腺后测定试验鸭在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肉化学品质及肉脂肪酸、羽毛外观及梳羽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尾脂腺的功能。接着,研究肉鸭尾脂腺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受旱养方式的影响:选取1日龄商品代三水白鸭鸭苗120只分成早养水养两组,于0~6周龄每周末水养旱养各选取4只鸭测定其尾脂腺的重、大小、分泌油脂量及光镜电镜结构,并采用瞬时记录法,每次间隔5分钟,每周3天对试验鸭的梳羽行为进行观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肉鸭尾脂腺功能: (1) 切除尾脂腺后主要对腹脂率、法氏囊重、血清球蛋白、胸肉粗灰分及不饱和脂肪酸、羽脂含量有影响。腹脂率:旱养对照组为1.73%,手术组的为2.08%,切除尾脂腺引起旱养鸭的腹脂率升高(p0.05);水养对照组的为2.45%,手术组的为2.05%,切除尾脂腺引起水养鸭的腹脂率降低(p0.05)。法氏囊重:6周龄时,水养手术组与水养对照组的法氏囊重分别为2.820.66g和3.331.04g(p0.05);而切除尾脂腺并未对旱养鸭的法氏囊重产生显著影响(p0.05)。血清球蛋白:切除尾脂腺后水养鸭的血清球蛋白水平降低(p0.05),对旱养鸭的血清球蛋白水平则无显著影响(p0.05)。胸肉粗灰分及不饱和脂肪酸:水养鸭对照组胸肉粗灰分含量为1.19%,手术组的为1.27%;水养鸭对照组胸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8.47%,手术组的为60.09%,切除尾脂腺使水养鸭胸肉的粗灰分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切除尾脂腺未对旱养鸭胸肉的粗灰分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42日龄羽脂含量:旱养对照组与旱养手术组分别为20.020.90 g/kg和7.450.76g/kg;水养对照组与水养手术组分别为20.420.25 g/kg和7.660.50g/kg;切除尾脂腺均使42日龄水养旱养鸭的羽脂含量显著降低(p0.05)。 (2) 切除尾脂腺对42日龄肉鸭体重、主要屠体品质、血液主要生化指标、胸肉主要化学成分、梳羽行为发生频次、羽毛外观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 (3) 肉鸭梳羽行为发生频次与饲养方式及饲养环境温度有关,羽毛外观与饲养方式有关,上述两指标与尾脂腺的存在与否均无直接关系。 旱养对肉鸭尾脂腺及梳羽行为影响: (1) 水养方式下,三水白鸭肉鸭尾脂腺的绝对重、形态大小及分泌油脂的量均随周龄延长而增大或增强;6周龄(42日龄)三水白鸭肉鸭尾脂腺的绝对重为4.660.29g,长、宽、背腹厚分别为26.590.54、11.110.21、9.740.32mm,分泌油脂量为2.180.14g。3周龄三水白鸭肉鸭尾脂腺分泌活动进入旺盛时期,此时水养鸭分泌的油脂与其腺体重的百分比为48.82%。 (2) 旱养降低尾脂腺绝对重、相对重、尾脂腺形态大小,同时也减弱尾脂腺的分泌功能,上述影响进入3周龄后更加明显;6周龄(42日龄)三水白鸭旱养肉鸭尾脂腺的绝对重为2.980.17g,长、宽、背腹厚分别为24.990.29、9.560.42、7.440.22 mm,分泌油脂量为1.220.07g。 (3) 此外,旱养鸭梳羽行为明显减少(p0.05),第6周时,水养鸭梳羽行为的频次为24.8%,而早养鸭的为5.5%。 上述结果表明,尾脂腺可影响肉鸭腹脂率、法氏囊重、血清球蛋白水平、胸肉的粗灰分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并与水/旱饲养环境有关。尾脂腺与羽脂密切相关。旱养显著降低肉鸭尾脂腺的发育。肉鸭梳羽行为发生频次与饲养方式、饲养环境温度有关,羽毛外观与饲养方式有关,上述两指标与尾脂腺的存在与否均无直接关系。旱养导致鸭的梳羽行为发生频次显著减少。

鹅的羽毛


(1)正羽 又称被羽。是覆益在体表的大型羽片,其着生在翅膀上的称飞羽,着生在尾部的称尾羽。正羽由羽轴和羽片组成。羽轴即羽毛中间较硬而富于弹性的中轴,包括羽钱和羽根两部分。羽茎在羽轴上端。较尖细,两侧斜生并列的羽片,羽轴下段埋入皮肤的部分称为羽根,长在皮肤的羽囊中。构成羽片部分称为羽干,从羽干向两侧分出平行的羽枝,羽枝两侧又密生有成排的羽小枝。羽小枝上着生钩突,使相邻的羽小枝互相钩结起来,构成坚实而具有弹性的羽片,以扇动空气和保护身体。

(2)绒羽 绒羽主要分布在鹅体的脚部、腹部和背部的皮肤表面,位于正羽下方,羽茎短而细,羽枝呈放射状或棉花状,富有弹性,蓬松柔软.羽毛之间有空隙,构成松软的隔热层,使温度不易散发。故保温性能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绒羽有羽轴、羽枝,其结构特点是羽轴纤弱.羽小枝间不形成勾结,因而不能构成坚实的羽片.甚至幼雏的绒羽不其羽小枝。绒羽按形态和结构的不同又分为朵绒、伞形绒、毛形绒和部分绒等4种类型。朵绒又叫纯绒,是绒羽中最好的一种,其特点是无羽茎,仅点状羽轴,羽片为1个绒核,从绒核放射出许多绒丝形成朵绒。伞形绒是未成熟或未长全的朵绒,绒丝尚未放射散开。毛形绒的羽茎细而柔软,羽枝细密,具有羽小枝,但无钩,梢端呈丝状,且零乱,上部绒较稀,下郁绒较密。部分绒是指1个绒核放射出2根以上的绒丝,但并不多,像是绒的一部分而得名。

(3)纤羽 杂生在正羽与绒羽之中.在拔掉正羽与绒羽之后,可见到纤羽。纤羽外形如毛发,故又称发羽、毛羽.有触觉功能,但无羽轴和羽片之分。

(4)绒形羽 是介于正羽和绒羽之间的一种羽绒,也叫半羽绒,这种羽绒的上部是羽片,下部是较稀少的绒羽。

日本康吉鳗


中文名称 日本康吉鳗
拉丁名称 Conger japonicus
英文名称 Japanese conger、Beach conger、swarthy conger
地方名称 日本糯鳗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鳗鲡目
拉丁目名 Anguilliformes
中文科名 康吉鳗科
拉丁科名 Congridae
中文属名 康吉鳗属
拉丁属名 Conger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21倍,为体宽20.2~21倍,为头长与躯干部长的2.7~2.8倍,为头长7.1~7.5倍。头长为吻长3.8~4.1倍,为眼径6.6~8.0倍,为眼间隔5.8~6.8倍。
体较细长,前部圆筒形,尾部侧扁。头中长,圆锥形,前部稍平扁。吻中长。眼大,埋于皮下。眼间隔宽平。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短管状,近吻端;后鼻孔小,圆形,位于眼前缘的前方。口大,平横,口裂伸达眼的中部或后部下方。上下颌约等长。牙尖锐细小;上下颌前方各有2~3行牙,排列不规则;后方各有一行牙;前颌骨有2~3行不规则的牙丛,口闭时不外露;犁骨牙丛较小,2行,排列成锥形。唇发达,左右不连续。舌宽大,游离。鳃孔较大,位于胸鳍基部下方。肛门位于体中部前方。

体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孔明显。

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的后上方。起点至鳃孔的距离短于头长。臀鳍发达。背鳍、臀鳍和尾鳍相连续。胸鳍尖长,较窄。尾鳍不明显。

体背侧及尾部淡褐色,腹侧白色。背鳍、臀鳍和尾鳍淡色,边缘黑色。胸鳍后部浅黑色。

大口鲶的胚胎发育和胎后发育


成熟卵呈圆球形,橙黄色。卵径约为2.1mm吸水后为 4.3 mm左右)。正常受精卵在水中3-10min产生粘性。遇水立即产生粘性或长时间不产生粘性的卵为未熟或过熟卵。在水温 22-23度条件下,受精卵约1.5h开始卵裂。受精后约14h进入原肠中期,此时计算受精率。受精卵保持粘性,继续正常发育;未受精卵失去粘性,卵色变白,呈浑浊状,卵内物质溃散。受精后37h 左右进入出膜期,鱼苗大量孵出。在水温16-27度时均能正常发育,最适水温为22-25度。

刚孵出的大口鲶鱼苗全长0.40-0.45cm,身体侧扁透明,因腹部具有圆球形大卵黄囊而呈淡黄色,形似蝌蚪。鱼苗聚集水底,头尾趋向一致排列,尾部快速摆动,不会游动。水温18 C`时,孵化后11h眼球和头背部出现色素,肛门开口。孵化后17 h,卵黄吸收约1/6,鱼苗体色变深,呈黄褐色。孵化后36-48 h,卵黄吸收约 1/3,部分鱼苗可作短时上下游动;孵化后2-3日,鱼苗卵黄被吸收1/2以上,已能游动觅食孵化后4-5日,鱼苗全长0.72- 0.95cm,卵黄吸收完毕,完全转入外源性营养。孵化后20日左右进入稚鱼阶段,尾鳍上叶较卜叶长而宽,接近成鱼尾形孵化后 25-27日,稚鱼除存在第二对下领须外,其余外形特征均与成鱼相似。2-3月龄,稚鱼体长达到15cm以上时,第二对下额须全部消失。胚后发育的速度与水温密切相关,其适温范围为18-28度.

鹅羽毛介绍


鹅的身体表面密被着紧贴身体的羽毛。大型鹅种羽毛较松。中、小型鹅种羽毛较紧。鹅体羽毛根据其不同部位、羽绒的不同形状和结构,把鹅体的羽毛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绒型羽4种。正羽是硕盖在体表绝大部分的羽毛。鹅是水禽,羽丰绒厚,尤其是绒羽比较发达,俗称鹅绒,这种羽毛密生在正羽下面。纤羽夹杂在正羽之间,纤羽纤细如毛,故又名毛羽,羽轴较硬,保温性能差。绒型羽介于正羽和绒羽之间,故又名半绒羽,上部是羽片,下部是较稀少的绒羽。鹅的羽毛颜色视鹅的品种而异,有白色和灰色2个品种。白色羽品种较多,我国北方及东南地区白鹅较多,南方以灰鹅较普遍,白鹅较少。从表面上看鹅体全身被羽,其实羽毛着生在体表的一定区域。有羽毛区称羽区,不着生羽毛区称裸区。同时,鹅体各部位产羽绒的比例不同,据有关部门测定,12月龄皖西白鹅春季宰杀干拔结果:每只鹅平均产羽绒量占体重的6.34%,为285克,其中胸、腹、背、腿和颈部分别占羽绒总量的18.12%.10.59%.24.43%.4.69%和12.85%其重量依次为51。63克、30.18克、69.63克、13.38克和36.63克,背胸部的羽绒产量较多,腿部较少。

贝尔湖野鲤


[学名]: Cyprinus carpio
[资源名称]: 贝尔湖野鲤
[外文名]: Will Carp Lake Bell
[别名]: 鲤拐子
 
[形态特征]:
  体细长、稍侧扁,形似草鱼。头较小,口亚下位,呈马蹄形,上颌包着下颌,吻能收缩。须2对。体表覆盖较大的圆鳞,除位于体下部和腹部的鳞片外,其它鳞片的边缘均有暗色环。背鳍起点稍前于腹鳍起点,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背鳍基部长,大于体长的1/3,尾柄高大于或等于眼后头长,尾深叉形,上下叶相等。体色随栖息环境不同而有变化,通常背部灰黑色,体侧金黄色,腹部白色,背鳍和尾鳍上叶与背部体色相同,臀鳍和尾鳍下叶橙红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原产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贝尔湖  
[气候带]:温带  [生命周期]:180  
[地理分布]:内蒙古与前苏联交界的贝尔湖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咸水湖,水草丛生的区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96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