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场场区的合理规划及布局

1. 鸭场的场地规划

(1) 鸭场的场地规划原则鸭场的规划以不增加基建投资,便于组织生产,利于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且不影响场区小气候状况和兽医卫生水平为基本原则。因此,在所选定的场地上进行分区与确定各区建筑的合理布局,是建立良好的鸭场环境、组织高效率生产的基础工作。鸭场的分区规划应做到:一是应节约用地;二是应全面考虑鸭粪的处理和利用;三是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物;四是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在进行鸭场规划时,同场址选择一样,首先应从人、禽健康的角度出发,以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来合理安排各区位置。职工生活区应占据全场上风和地势较高的地段,然后依次为管理区、鸭生产区(含粪便及病鸭处理区)。(2) 鸭场的功能区的划分规模化鸭场通常分3个功能区,即生活管理区(含职工宿舍及职工生活福利建筑物与设施,以及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生产区(包括鸭舍;饲料贮存、加工、调制间;饲养员更衣、洗澡、休息室等)、病禽隔离区(包括病鸭隔离观察室、疾病诊断和治疗室、病死鸭处理室及粪便污染处理设施等)。病禽隔离区与其他各功能区之间应有围墙,并有绿化带隔开。其中地势又以生活管理区最高,病鸭隔离区最低,风向亦是病鸭隔离区为下风向。鸭场功能区的划分见图3 -1。(3) 鸭场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建筑物布局合理与否,对场区环境状况、卫生防疫条件、生产组织、劳动生产率等有直接影响。布局原则是:一应根据生产环境节的作业流程顺序来确定建筑物之间的联系;二是应遵守兽医卫生和消防安全的规定;三是应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条件;四是应合理利用地形、地势、主风向和光照。① 鸭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气候相差悬殊。北方鸭舍设计主要是防寒,长江以南则以防暑为主。鸭舍朝向,标准化规模蛋鸭舍朝向选择应考虑当地的主导风向、地理位置、鸭舍采光和通风排污等情况,在我国大部地区蛋鸭舍均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左右是较为适宜的,这样的朝向,在冬季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的温热效应和射入舍内的阳光防寒保温;夏季辐射面积较少,阳光不易直射舍内,有利于鸭舍防暑降温。舍间距,一般开放舍间距为20~30米,密闭舍间距15~20米较为适宜。目前,我国许多鸭场和专业户的鸭舍间距过小(3~10米),已直接影响到鸭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修建标准化规模蛋鸭养殖场、建造多栋鸭舍栋时,可以两行配置,前后对应,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鸭舍超过4栋时,可以两两配置,前后对齐,两幢鸭舍前后的间距应为屋顶高度的4倍以上,即5米高的鸭舍屋顶,前后间距应留20米以上绿化隔离带;左右鸭舍切不可为了一时美观而采用平行配置,尤其是南方地区,这样的配置影响夏季的通风效果,所以应该采用左右交叉配置,使夏季的主风能吹向每幢鸭舍。② 消毒池和消毒室鸭场大门设置消毒室(或淋浴消毒室)和车辆消毒池,供进人人员、设备和用具的消毒。生产区中每栋建筑物门前要有消毒池。可以在与生产区围墙同一平行线上建蛋盘、蛋箱和鸭笼消毒池。③ 办公室和职工住舍设在鸭场生产区之外地势较高的与生产区风向平行稍上的风头,以防鸭舍产生的空气污染。④ 饲料库应选在离每栋鸭舍的位置都较适中,一般位于生产区和管理区之间,既有利于向料库贮料,又利于成品料向各鸭舍运输,而且位置稍高,干燥通风。⑤ 兽医室、病鸭隔离舍应设在场区相对偏僻的一角,地势较低,便于隔离,减少对空气和水的污染传播。⑥ 道路标准化规模蛋鸭场应设置清洁道和污染道,清洁道供饲养管理人员、清洁的设备用具、饲料和新母鸭等使用,污染道供清粪、污浊的设备用具、病死和淘汰鸭使用。清洁道和污染道不交叉。⑦ 贮粪场标准化蛋鸭场应设置储粪场、粪尿处理区。粪场可设置在多列鸭舍的中间,靠近道路,有利于粪便的清理和运输。贮粪场(池)设置设在生产区和鸭舍的下风处,与住宅、鸭舍之间保持有一定的卫生间距(距鸭舍30~50米),并应便于运往农田或其他处理。贮粪池的深度以不受地下水浸渍为宜,底部应较结实储粪场和污水池要进行防渗处理,以防粪液渗漏流失污染水源和土壤;贮粪场底部应有坡度,使粪水可流向一侧或集液井,以便取用。贮粪池的大小应根据每天牧场家禽排粪量多少及贮藏时间长短而定。

相关知识

奶牛场生产区规划布局的设计建造


奶牛场是集中饲养牛群和组织奶牛生产的场所.要想养好高产奶牛,必须为奶牛提供适宜生活和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修建奶牛场,应按照奶牛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来综合安排,合理布局,搞好奶牛场区的设计和施工,为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和生产出优质牛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奶牛场生产区规划布局的设计建造。

1、挤奶厅和乳品间

饲养场每天需要利用2~3次的挤奶厅是整个牛奶生产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旋转式挤奶台已经逐渐被淘汰,如今固定式挤奶厅越来越受到欢迎,自动智能挤奶厅也已投入使用。最简单的挤奶厅是并列式的,适合于一个工人负责80头奶牛的生产线。奶牛可以3头一个单位或6头一个单位,进出挤奶厅的奶牛每次1头,人工调整进出速度。挤奶厅在屋顶设有精料仓,里面的精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位于牛之间的饲槽中。挤奶效率可达每小时30~40头奶牛。鱼骨式挤奶厅目前更为常见,挤奶工站在坑道中调整,可以避免弯腰。奶牛成批进入挤奶厅,排列在坑道两侧,站位与坑道成一定角度。鱼骨式挤奶适合于各种规模的牛场,若栏位根据需要设计为1:1模式(例如10个挤奶单位,10个准备单位),一个工人在2h可轻松应对100头奶牛,对于300头或更多的奶牛,有2~3名工人即可负责。挤奶厅屋顶处的精料仓储存有精料,每排都有一个料槽。有的挤奶厅现在已经取消饲喂。挤奶杯组自动脱落装置现有市售,使挤奶工人可以同时操作更多台挤奶机而又不过度挤奶。任何一个挤奶厅,工作程序基本都是奶牛进入、饲喂、擦拭乳房、冲洗乳房、检验最初挤出的牛奶、套上挤奶杯、移去挤奶杯、乳头药浴或喷雾、运奶及将奶牛赶出挤奶厅。在有些牛场,挤奶前挤奶工须对奶牛乳头进行药浴,尤其是暴发乳房炎时。乳品间应靠近挤奶厅,主要包括抽真空器、乳泵、热水器和冲刷器械,此外还要配置散装奶罐。奶罐的容量十分重要,应足以容纳最大可能奶量。除了紧急分娩奶牛外,一般以每头奶牛30~35L准备。挤奶厅和乳品间必须保持严格清洁,牧场应有相关机构定期进行检验。发动机和制冷设备应置于机械室中。

2、饲养舍

奶牛舍通常分铺草运动场和开放式牛栏部分。

铺草运动场舒适、清洁,每头奶牛须占6H12,冬季铺垫大量干草(每头牛大约2.5~3.Ot)日工作量,但是干草的使用减少了奶牛排泄粪尿的体积。开放式牛栏设计精巧,已为我国大多艺牛场所接受,可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主要要求是空间要足够大,提高舒适性,一般开放牛栏总长为2.2m宽为1.2m有较适合躺卧的表面,可以是金属制的,也可以是木制的。对于高产奶牛,牛栏的活动空间应更大些。现在又有许多新型开放式牛栏的出现。开放式牛栏前高后低,有一定斜度,一般为水泥地面,上面垫上沙土或干草。要加设头部横挡以便牛站立时,身体向后运动,牛的粪便不致排在开放式牛栏上。走道的宽度为2.4m与饲槽毗连的走道要比一般的走道宽些,这样当牛在采食时其尾后还有足够的空间让其他奶牛自由地通过。开放式牛栏和粪道可以安排在一个建筑物内,也可作为自由进出牛栏专用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所有情况下都应保持牛舍的良好通风。也可以在牛舍上开一个天窗用于通风。铺草运动场和开放式牛栏的饲槽可在舍外也可在舍内。舍内饲槽利于采食,但增加了饲养成本。

3、饲料青贮区

牛场饲料青贮设备包括塔式青贮窖和由砖石砌成的简易青贮窖。简易青贮窖建造简便,且使用方便,造价低。常用的夹板窖为水泥地面,其墙由泥土、木条或水泥筑成。青贮窖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其墙壁不仅能承受青贮料自身重量,还要能在青贮料压实过程中承受住机动车的碾压作用。对于开放式青贮窖,在墙的上端900mm放置指示杆;对于封顶式青贮塔,应为机动车留出足够进出空间(5.5m)。所有留出的污水应集中在一个封闭的贮罐中,及时清理。自主采食的青贮系统,青贮料的堆放高度不应高于2m其容量应能满足整个冬季的用量,即12~l5m3/头。如果需要储存其他饲料,必须保证清洁干燥,没有寄生虫。

4、产房和隔离间

产房和隔离间布局应合理,方便奶牛进出,这个区域还应包括操作区,以便对奶牛保定并进行兽医治疗或人工授精。产房和隔离间要分开。产房和隔离间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且有保定绳索或其他保定设施。墙壁要粉刷以避免污染。另外,还需设置饮水器、饲草架、清洁机动车道及挤奶房(便于在隔离间挤奶)。病牛可能发生死亡或在隔离间内屠宰,因而需要有运送尸体的卡车通道。对于分散产犊的牛群而言,平均一个产房可容纳40~50头奶牛。

奶牛场生产区规划布局与要求
1、传统的栓系饲养:主要以牛舍为中心,集奶牛饲喂、休息、挤奶于同一牛床上进行。各乳牛舍的管理相互平行,管理承包方式实行人员包干。即每人承包15-25头牛,这些奶牛的饲喂、挤奶、清粪全由一人负责。其优点是饲养管理可以做到精细化。而缺点是费事、费时,难于实现高度的机械化,劳动生产率较低。
2、现代化散栏饲养:主要以牛为中心,将奶牛的饲喂、休息、挤奶分设于不同的专门区域进行。乳牛的管理工序垂直或交叉,管理承包方式实行工种包干。即饲喂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饲喂,挤奶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挤奶、清粪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清粪。其优点是省工、省时,便于实行高度的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缺点是饲养管理群体化,难于作到个别照顾。奶牛场的整体布局应是实现两个三分开:即人(住宅)、牛(活动)、奶(存放)三分开;奶牛的饲喂区、休息区、挤奶区三分开。尽量减少脏、净道路交叉污染。
3、奶牛养殖小区场址选择的要求:养殖小区要建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排污并且有斜坡的开阔平坦地方,最好是沙壤土地。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保证生活生产用水。养殖小区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应符合规定标准。一般应在居民点的下风头,距村镇工厂500米以上。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交通便利,供电方便,要求距主要交通道路500米以上。远离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远离噪音。
4、奶牛养殖小区场区规划的要求:应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饲养、环保高效的原则,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做到紧凑整齐,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养殖小区内可划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生活管理区和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等,要求布局合理、分区严格管理,分设净道与污道、雨污严格分开,便于防疫消毒灭源等。多场(户)入住养殖小区的,生产管理要有统一要求、统一标准。
5、奶牛养殖小区牛舍建筑的要求:奶牛舍最适合的温度是10℃-18℃,温度低于0℃或高于24℃,对奶牛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产奶量影响较大。应采用半开放式牛舍,设有顶棚,四面敞开或座北朝南、前面敞开。奶牛舍可设计为单列式或双列式,单列式牛舍一般跨度为5.5-6.0米,双列式牛舍一般跨度为11.2-12米,双列式中间通道宽1.5-1.8米。牛床应做成斜面,一般坡度为1%-1.5%,成年牛的牛床长1.8-2.0米,宽1.2-1.3米,床下坡面设有排粪沟。牛床前设有固定的水泥饲槽和颈枷,饲槽宽0.5米,深0.25-0.3米。每栋牛舍的前面或后面,要有运动场,在场内设有饮水池,同时有凉棚、盐槽,运动场面积不小于每头牛20㎡-25㎡。
6、奶牛养殖小区的防疫与疫(疾)病控制要求:在奶牛生产中应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制定有隔离措施和传染病控制措施,有预防、治疗奶牛常见疾病规程,有传染病发生应急预案,有效防止和消灭奶牛疫(疾)病,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蜈蚣饲养场场址选择与室内、室外规划


蜈蚣饲养可以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采取室外饲养或采取室内饲养。室内饲养可以根据自己的房屋情况,采取缸养、箱养或池养等方法,这里首先介绍室外规模饲养的场地建设。

室外饲养场的建设蜈蚣最适宜的生长发育的温度是25-38℃,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最快。在中原大部分地区,4-10月地表温度均能达到这一温度范围。室外饲养正规的方法是分群隔离饲养。即将蜈蚣按一定用途、一定大小分群隔离饲养,同一规格的蜈蚣群便于投食、便于管理,可以提高成活率。

蜈蚣饲养场场址选择与规划

室外饲养蜈蚣,建场前首先要选好场址,以便安排饲养池的建设。在场址选择上,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求背风向阳,在山地、丘陵区一定要在山的南坡向阳面上建场,同时要避开风口,切忌在山口迎风处建场;平原地区建场一定要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比较干燥的地方建场。

其次,要考虑建场的环境条件,山区要选择梯田或相对平坦的山场,周围林木要离开饲养场围墙10米以外.避免遮荫或树根扎入场区影响修造饲养池。平原地区除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形外,还要考虑周围有无产生有害气体的工厂。

蜈蚣饲养场选场时还要特别注意从空间上要避开蜈蚣的天敌,如蚂蚁、老鼠、蛇等,以免敌害猖獗影响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

场地的土质应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好,以满足蜈蚣对温、湿度的要求。土壤的pH值以微酸性至微碱性为好,中性最好,即pH值6.5-7.5为宜。平原地区场地不能低洼且排水性能良好,场地周围不能有积水,以免暴雨骤降时淹没饲养池,造成严重损失。

蜈蚣饲养场场地的形状与大小可以灵活掌握,不拘一格。如果场地小,以后的发展会受到一定限制;场地选得大,则有一定发展余地,可以得心应手地安排饲养池的建设,达到比较理想的规划状态。

蜈蚣饲养场场址选择好以后,要进行场地的平整与划区布置,使其能达到建场标准。

平原地区建蜈蚣饲养场时,只要将场地垫平,清除小树和杂草,建起围墙就可以规划饲养池。而山区建场时最主要是把场地精耕细作。即将山地翻耕30厘米左右,将30厘米土层中的石头拣出,并将土层整细,将杂草及树根清理干净,以免缠结耕层,影响建池;或者来年杂草、树根复发,影响地表接收太阳的光和热,影响地表的温度。

蜈蚣饲养场场地平整好、围墙建好后,即可进行场地划区。场地划区的目的是将大场地划成小场地,便于按小区营建排灌渠道,以利排水及管理,同时还便于在小区内进行规范化的修建饲养池。

小区的划分应以场地的大小、形状来定,尽量布置得对称、形状规范。小区划分大的场地可按10米5米,小的场地则可按10米3米或6米5米、5米5米的规格安排。对不规则的可以切割取齐,在切去的部分上建造配套设施,也可以再划分成特别小区,以节约用地,尽量保持最大限度的规模饲养。

对方形的蜈蚣饲养场,布局简单、容易,且整齐美观,可以规划出矩形小区依次排列;场地面积大,可以分几排排列,排与排之间留有道路,路旁都要安排排水沟,道路宽度1米左右,而排内小区町以直接相连。

场地若为三角形或是梯形,则设计相对复杂,可采用品字形方式设计小区,即每排小区各占一角,呈现对称鼎立之式。这种规划形式,便于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有利饲养管理。

蜈蚣饲养场场地若为不规则形状,小区规划就显得更复杂,更难于规范化,很可能给道路修建、排水渠道的开挖等带来混乱,也可能给以后的饲养臂理带来不便。遇到这样的场地,如果以地形而设计小区,尽量做到整齐、简明、集中、合理,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科学布局鸭场


鸭场建设中各区间要合理划分,规范布局,要本着节约的目的,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无公害与工程配套的原则,根据鸭场中各种建筑的不同用途进行规划。鸭场布局遵循以下原则:利于生产,利于防疫,利于运输、节约基建投资费用,利于生活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 鸭场区间划分(1) 大型鸭场区划布置一个完整的、规模较大的养鸭场,功能区较多,应包括职工生活区、行政区、生产管理区和粪污处理区等。① 职工生活区职工生活区建有职工宿舍、食堂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和场所等。生活区为工作人员生活休息场所,应与生产区相距200~300米,并用清洁道和防疫隔离设施把生活区和生产区连接起来,以利于防疫。② 行政区行政区包括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供电室、锅炉房、水塔、车库等。③ 生产区生产区是整个鸭场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根据计划要求,按照饲养不同鸭的情况而确定布局模式,主要包括鸭舍、蛋库、饲料库、产品库、水泵房、机修室、消毒室、更衣室和饲养员休息室等。a. 鸭舍鸭舍是鸭生长栖息的场所,可分为育雏鸭舍、育成鸭舍、商品鸭舍和种鸭舍几种类型。鸭舍应根据主导风向,按育雏舍、种鸭舍和商品鸭舍的顺序来设置。育雏舍要求朝阳,保温良好、干燥、采光通风好,育雏舍内应配备育雏器等,舍内设有小门供雏鸭自由出入,目前多采用铁丝网、木板条或尼龙网等进行离地平养。商品鸭舍用于饲养育成期种鸭和商品鸭,一般长9米、宽4米、高3.2米,采用水泥地面或砖地面,上面铺上垫料,垫料要经常更换,以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种鸭舍与商品鸭舍建筑相似,只是要求光照及保温条件稍好,另外还要有产蛋窝(箱)。每间种鸭舍长6米、宽4米、高2.5米,鸭舍、运动场、水面三者的面积比为1︰2︰3。b. 鸭滩鸭滩是水面与鸭舍之间的陆地部分,通常叫作鸭的陆地运动场,是鸭吃食、梳理羽毛和昼夜间小憩的场所。其面积应为鸭舍面积的一半以上。由于鸭脚短,飞翔能力差,不平的地面常使其跌倒碰伤,不利于鸭群活动。其地面要平整,略向水面倾斜,不能坑坑洼洼,以免蓄积污水。鸭滩的大部分地方是泥土地面,只在连接水面的倾斜处,要用水泥沙石,做成缓坡,坡度25~30。斜坡要深入水中,要低于枯水期的最低水位。鸭滩斜坡与水面连接处,必须用砖石砌好,不能图一时省钱而用泥土铺垫。由于这个斜坡是鸭每天上岸下水的必经之路,使用率极高,而且上有风吹雨打,下有浊浪拍击,非常容易损坏,必须在养鸭之前修得坚固、平整。有条件和资金充足的养鸭场,最好将鸭滩和斜坡用沙石铺底后,抹上水泥,这样的路既坚固,又方便清洁,在鱼鸭混养的鸭场还方便向鱼池中冲洗鸭粪。鸭滩如果出现坑坑洼洼:要及时修复,否则影响鸭群的运动和造成其跌倒碰伤。沙石路面的鸭滩可用喂鸭后剩下的河蚌壳、螺蛳壳铺在鸭滩上,这样,即使在大雨以后,鸭滩仍可以保持干燥清洁。c. 水围鸭在水围内可玩耍嬉戏、繁殖交尾、捕食鱼虾等,水围的面积不应小于鸭滩。一般每100只鸭需要的水围面积为10~40米2,随鸭的年龄增长而增加。考虑到供水季节水面要缩小,故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围大一些。在鸭舍、鸭滩、水围三部分的连接处,均需用围栏把它们围成一体,根据鸭舍的分间和鸭的分群情况,每群分隔成一个部分。陆上运动场的围栏高度为50~ 60厘米,水上运动场的围栏应超过最高水位50厘米,深入水下l米以上,可用尼龙网、铁丝网或渔网,网孔尺寸为3厘米3厘米。如果用于育种植饲养试验的鸭舍,必须进行严格分群,围栏应深入水底,以免串群有的地方将围栏做成活动的,围栏高1.5~2米,绑在固定的桩上,视水位高低而灵活升降,经常保持水上50厘米,水下100~150厘米。d. 食棚、食槽及水槽设置食棚是为了使鸭在吃食时遮阳避雨,这样能保证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也能在舍外饲喂,从而有利于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在食棚内根据所养鸭的数量放置食槽和水槽,食槽和水槽均可用水泥砌成长条形,也可用塑料制品制成食槽和饮水器,每100只鸭需食槽长度为3米或3个盆斗式食槽,每250只鸭子需用双面长条形饮水器2米长。e.饲料加工储藏库饲料加工储藏库要考虑到每天运送饲料而不宜建得太远,又要考虑到防疫和降低机械噪声对鸭的影响而不能建得太近。饲料库应能储备1个月以上的库存量,成品饲料库应储备1周以上的用量。原料、加工料和成品料应分开储存。④ 其他辅助生产设施可根据鸭场的养殖条件和需求自行设定。(2) 粪污处理区主要包括兽医室、病鸭舍、厕所、粪污处理地等。堆粪场应建在生活区和生产区的下风处,并建成封闭的粪池,堆粪场与生产区鸭舍间有污道连接。小型鸭场区划时各区划分与大型鸭场基本一致,只是在布局时,一般将饲养员宿舍、仓库、灶间放在最外侧的一端,将鸭舍放在最里端,以避免外来人员随便出入,也便于饲料、产品等的运输和装卸。2. 区间布局的原则区间布局在设计时,一是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照顾各区间的相互联系;要将养鸭场各种房舍分区规划,就地势高低和主导风向,将各种房舍依防疫需要的先后次序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按防疫要求又不好处理,则以风向为主,地势服从风向,由于地势原因形成的矛盾,则可增加设施加以解决,如挖沟。设障等。二是便于搞好防疫卫生工作,规划时要充分考虑风向和河道的上、下游关系;按主导风向考虑,行政区应设在生产区风向平行的一侧,生活区设在行政区之后,按河道的上、下游考虑,育雏舍、育成舍应在上游,蛋鸭舍在其后,种鸭舍与上述鸭舍应有300米以上的距离。三是生产区应按作业的流程顺序安排;行政区与生活区应离开放鸭的河道,保证生活污水不排人河道中,以便于作业考虑,饲料仓库应位于生产区和行政区之间,并尽可能接近耗料最多的鸭舍;从防疫角度考虑,场内道路应分清洁道和非清洁道,两者互不交叉,清洁道用于运输活鸭、饲料、产品,非清洁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鸭等污物;各个区之间应有围墙隔开,并在中间种草种花,设置绿化地带,尤其生产区,一定要有围墙,加强卫生防疫工作,进入生产区内必须换衣、换鞋、消毒。生活区与生产区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禽场场址的选择


禽场是家禽生长、发育、繁殖的场所,场地的优劣直接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也影响饲养管理工作和经济效益。同时.禽场在生产过程中又产生大量禽类与污水,处理不好就会污染周围环境.危害人民健康因此.选场址的时候决不可以片面强调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匆匆上马.而应该在建场之前对拟建场的地方进行全面的调查,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二就如何建立一个达到无公害要求的禽场问题,最好依靠当地有关部门,聘请专家到现场论证在寻找合适的地点建场时.需认真考虑以下几力面的因素。

1.交通方硬,位置合适:禽场应与公路、水路相通,以便于运送饲料、用具和产品,降低运输成本但又决不可以在车站、码头、交通要道旁建场,否则,不符合防疫卫生要求。更不可设在直接受工业二废、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区域选址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避开水源防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地区.新建场不可位于传统的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内.一般种禽场应离城市30千米以上:肉、蛋禽场离城市 10-20千米。为防疫卫生需要,与其他禽场距离应不少2千米。离居民点1-2千米.距主要公路不少于2千米:距次要公路不少于 0.5~1.0千米。

2.水质民好,水源充沛:电力充足选择水源应注愈附近不能有屠宰场,上游不应有排放污水的厂矿,并离居民点远一些。以流动性水或无污染源所在地的深水井为好.水质要求每升水含大肠杆菌数不超过10个,溶于水的总固体每升不超过2000毫克。同时,要求水源充足.即便早季也不能断水。不管大、中、小型禽场,都要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大、中型禽场除依靠外电源外,还必须有自己备用的发电设备.

3.地形开阔,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禽场地形要开阔整齐,场地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太多。否则.会增加禽场防护设施的投资,也不利于规划与布局。禽场应建在透水透气性好和排水方便、导热性小、自净能力强的沙质土壤上.理想的地势是平坦或稍有坡度、背风向阳、温度变化不大.比较高燥.如果地势是小山坡,更要求坐北向南或坐西北向东南.这样的坐向,禽场阳光充足.有利于家禽的健康.不应把场址选在北坡或西北坡。在山区建场.不宜建在昼夜温差太大的山顶,也不宜建在通风不良和潮湿低洼的山谷,更不宜选在洪水容易侵害的地方.应该选择坡度不大的南或东南面山腰处建场.水禽场水岸不宜陡峭一般要求30度以下的缓坡。

4.气候系件较稳定:必须了解场址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夏季气温超过40度的地方,台风登陆的海边和冬季积雪太深的地方都不宜选作场址.

5.便于排污:禽场的污水、粪便的处理.应当结合当地的农田灌溉、耕作和养殖业的综合利用进行生物循环.以免造成公害.

6.综合发展:场地要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综合利用,也要考虑将来禽场发展扩大的可能性。

鸭的特性及种鸭的选择


郇克卫

(江苏省东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连云港222300)

1生物学特性

鸭同其他家禽一样,新陈代谢旺盛,体温高,心跳快,觅食力强,消化道短,有强大的肌胃,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低,需要大量的食物。除了这些共同的特性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生活习性。

喜水:鸭是水禽,善于觅食水生动植物,平时在水中嬉戏和求偶交配,休息和产蛋时才到陆地上来。由于尾脂腺发达,即使终日浸在水中,羽毛也不会湿透。

适应性强:在热带和寒带都生活,但一般来说,鸭是耐寒而不耐热的。冬天,在O℃左右的低温下,仍能在水中活动自如。刚过春节,就开始产蛋,只要饲料条件好,平均气温10℃左右,产蛋率即可达80%以上。

合群:鸭喜欢合群生活,并有群居习惯。到陌生地点放牧,前面的往往迟迟不前,等后面的拥挤上来,才一同前进。鸭群加入新伴,起初略有不安,不久就相互嬉戏,毫无异态。

杂食:鸭有较好的消化生理特点,食道容积大,能容纳较多和较大的食物;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的香味要求不高;肌胃发达,可借砂砾较快地磨碎食物。

敏感:鸭富神经质,反应灵敏,能较好地接受饲养管理的训练和调教,给放牧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鸭性急胆小,容易受惊而互相挤压、践踏影响产蛋,甚至造成伤害和死亡。

生活有规律:鸭有较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自然条件进行训练,形成鸭群各自的生活规律。一天之中的放鸭、收鸭、吃食、洗毛、嬉戏、休息、产蛋都有一定的时间。这种规律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如要改变需有较长时间的训练。

无就巢性:鸭经人类长期驯化、选育,已丧失了就巢性这个本能。

鸭除了上述生物学特性外,还具有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饲料报酬高等经济特性。

2.经济特性

生长速度快: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有意识的人工选择。已创造几十个肉用、兼用、蛋用的地方品种。如闻名世界的北京鸭,2月龄的体重即可达3kg以上,几乎为初生重(50g)的60倍,又如兼用型的高邮鸭,2月龄也可达2~2.5kg,相当于初生重的40倍左右,其生长速度不亚于肉用仔鸡。

性成熟早:鸭比其他同类型家禽性成熟早,如蛋用型的绍鸭120日龄即可开产;早春的绍鸭甚至90日龄就能见蛋;肉用型的北京鸭,一般在150~160日龄开产,蛋肉兼用的高邮鸭一般在150日龄开产,早春鸭100日龄即可见蛋。

繁殖力强:我国绍鸭的繁殖能力几乎可与优良品种蛋鸡媲美,年平均产蛋达250~300个。公鸭配种能力很强,一般受精率、孵化率都在90%以上。麻鸭公母比例为1:(25~30),这就大大节省了饲养公鸭的费用。高邮鸭年产蛋量高产群也能达200个以上,总蛋重比蛋用鸡还要高一点,受精率、孵化率也能达90%。

饲料报酬高:放牧饲养的肉用仔鸭,除雏鸭阶段需用料外,其他日龄一般靠放牧觅食天然饲料,相对而言,肉用仔鸭的饲料报酬甚至还超过肉用仔鸡,其关键在于育肥阶段要有较好的放牧场。

3种鸭的选择

种鸭的好坏,直接影响后代的生长速度、体形大小和产蛋性能,可根据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进行选择。

3.1根据体型外貌选择

体型外貌是一个品种的重要特征,也是生产力高低的主要依据。因此,选择的种鸭必须具有本品种的固有特征。同时更应侧重于经济类型的选择。

种公鸭的选择:应选择头大,颈粗,胸深,背宽而长,嘴齐平,眼大而明亮,腿粗而有力,体格健壮,精神活泼,生长快,羽毛紧密,有光泽,性欲旺盛的种公鸭。

种母鸭的选择:以产蛋为目的,选择的母鸭应体长而丰满,但不肥胖;嘴长、眼大而灵活,头稍小,颈细长,腿粗壮,两腿间的距离宽,胸部要深宽,臀部丰满、下垂而不擦地,尾部宽扁、齐平,走路稳健、觅食力强,羽毛细致。麻鸭的斑纹要细,如果以产肉为目的,应选择体长、背宽,胸深而突出,羽毛丰满,行动迟缓、性情温驯,生长快的母鸭。

3.2根据生产性能选择

产蛋力同鸭的成熟期和换羽期的早晚以及蛋的重量等因素有关,一般开产日龄早,换羽迟,蛋形大,产蛋持续时间长,产蛋力就高;相反,开产迟,换羽早,停产时间长,蛋形小,产蛋力必然低。

产肉力为肉用型鸭选种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体重、生长速度、育肥能力和肉的品质等。因此,选种时应选同群中生长最快、体重较大,并符合本品种特征者为好。

鸭的繁殖力通常指产蛋量、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鸭的成活率等。繁殖力的高低与经济效益关系密切,繁殖力高则经济效益大,反之则低。

影响河蟹吃食量的因素及合理投饵量



投饵过量不仅浪费饲料,还会造成水质底质污染,投饵不足会影响河蟹生长,因此确定合理的投饵量非常重要。
影响吃食量的因素及合理投饵量:
①蜕壳:
河蟹在蜕壳的前后,约有3天不进食物,所以在河蟹群体蜕壳期,应减少饲料的投喂。
②水温:
水温在15-28℃,随着水温的升高,河蟹的摄食量也会逐步上升。高温季节投饲率可下调1-2%。
③野杂鱼:
塘内野杂鱼、泥鳅、龙虾、青虾多时,要加大投喂量。
④河蟹的存塘量:
投饵量=平均规格*养殖密度*投饵率,所以要根据放养密度和养殖阶段调整投饵量。
⑤天气:
天气影响水温和溶解氧,要根据天气变化调整投喂量,晴天多喂,阴天少喂。
⑥吃食情况:
投饵后注意观察吃食情况,根据饵料剩余情况决定第二天的投喂量,以略有剩余为好。

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合理布局 农户自养肉牛养殖场建设标准


肉牛养殖场是影响肉牛生长发育、繁殖及增重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只有适宜的养殖场所、优良的品种再结合科学的饲养管理才可确保该品种固有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另外,建设科学合理的肉牛养殖场还对生产和防疫有利,还可节省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下面一起来看看: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合理布局农户自养肉牛养殖场建设标准。

1、科学选址

注意肉牛养殖场的选址工作。一般肉牛养殖场应建设在平坦开阔或者具有缓坡的地方,最好是地势高燥的地点,向阳背风、通风良好的地点。要求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但是要求附近的交通运输便利,以便于肉牛出栏销售和饲料的采购运输。为了便于防疫,场址的附近不可饲养其他类畜禽,并且附近不可有化工场或者屠宰场等具有污染性的工厂。养殖场的周围最好有良好的水源,水电供应良好,并且要求排水良好,地下的水位低。

2、合理布局

选择好场址后要对牛场内的各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这样便于管理。养殖场的布局要因地制宜,做到统筹兼顾,合理的布局。一般按照肉牛场的管理功能,可分为三个区域,即生产区,生活区、病牛管理区。

生产区是牛场的核心区域,包括牛舍、饲料加工场所、人工授精室、粪污场等。其中牛舍为生产区的中心,建设时要遵循方便管理和运输的原则,因此要选择适宜的位置,进行科学的布局,规模化肉牛养殖多建设多栋牛舍,宜采取长轴平等配置,舍间距为10m;饲料加工场所又分为料库、加工车间、青贮窖或塔、干草垛等。为了便于取用饲料,料库应建设在牛舍的中央位置,以缩短到各舍的运动距离。青贮设施要建在牛舍的附近,注意附近的排水性能良好,防止有污水渗入。干草垛应设置在生产区的下风口,但要离牛舍稍远一些,利于防火,饲料加工车间要与料库相邻,便于加工和运输;人工授精室要离母牛舍近一些,方便管理。粪污场则要在生产区的下风口,并设置在地势较为低洼的地点。

生活区包括肉牛养殖场的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生活地点等。生活区要与生产区隔离开来,如果有外来人员到来,如进行检查、购牛等工作时可让其生活区活动,不得进入生产区,防止发生疫情。生活区应设置在生产区的上风口,防止受到污染。这一区域的主要职责是生产指挥、生产资料的供给、产品销售、职工生活等。

病牛管理区主要包括兽医室和隔离舍等,要建立在牛场的下风口,并且牛舍保持一定的有效距离,一般在300m以上,并最好在四周设置人工隔离屏障,防止疫病传播。

3、建筑物配置要求

肉牛场内的建筑物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适用,不但要满足肉牛的生长发育,还要做到便于管理。

牛舍。牛舍的类型包括半开放型、塑料膜暖棚牛舍、封闭式牛舍。其中半开放的牛舍为三面有墙一面,敞开的那面要向阳,并设有围栏,上面有部分顶棚。这种牛舍的建设成本较低,节省劳动力,适用于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塑料膜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式牛舍,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使用较为广泛,保温效果较好,建设成本较低,可借助太阳能和牛体自身的产热来提高舍温,并可有效的防止热量散失,但是在建设塑料膜暖棚牛舍时要选择合适的朝向,要求坐北朝南。附近无高大的建筑物或者树木遮蔽,合理的设置通风换气口,进气口设置在南面,高度以略高于牛体为宜,排气口则在棚顶;封闭牛舍分为单列和双列,牛舍的四面都有墙和窗户,棚顶为全覆盖。单列牛舍只有一排牛床,舍宽要求为6m,高2.6-2.8m。这种牛舍的优点为跨度小、建造简单、通风换气良好,较适用于小型的肉牛养殖场。双列牛舍舍内有两排牛床,呈对头式排列,中间为通道,舍高2.7-2.9m,宽12m,适用于大规模的肉牛场。

运动场。种牛舍和犊牛舍都要设有运动场,以供其运动,对增强体质非常重要,运动场应设置在两个牛舍之间,面积为牛舍面积的2倍,四周可用栅栏围上。运动场地面以三合土为宜,可减少肉牛肢蹄病的发病率。运动场内要设置料槽和水槽,并且数量要充足,布局要合理,方便肉牛在运动时采食和饮水。

牛舍内的设备。牛床的长度要根据牛体的大小来定,一般要求牛的前躯靠近料槽后壁,后肢接近牛床边缘,粪便可直接的落入粪沟即可。牛床的设计要高出地面5cm,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利于排水,可保持牛舍干燥。牛床的地面最好为三合土,可起到保温和护蹄的作用。料槽的长度要与牛床宽度相同,槽底为弧形。粪沟要设置在牛床与通道之间,沟底要求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污。饲料的通道要单设,设置在料槽前,防止发生污染。牛舍的门要宽一些,最好为双推门,门宽为2-2.2m,不设有门槛。

肉牛养殖场地规划及建设布局

肉牛养殖场地规划及建设布局,肉牛养殖场可划分为若干区域,各区域合理布局,对降低基建投资,提高劳动效率和防疫有重要意义。肉牛养殖场,规划时应注意以下一般原则。首先要合理利用现有场地,和资源。应尽量少占土地。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应考虑排污措施,即肉牛粪,肉牛尿和污水处理措施。此,要考虑今后的发展,肉羊各个功能区域留有余地。尤其是生产区的规划更应注意。肉牛场按功能可分为四个区:生活福利区,管理区,生产区,病畜处理区。
生活区:包括住宿区和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等。防止肉牛场对职工生活,造成影响和生活区对肉牛养殖场造成污染。生活区应位于最上风处,进行生活区不能经过生产区。
管理区,包括办公,畜产品加工贮存,饲料加工等建筑和设施,它是肉牛养殖场与外界接触波尔山羊.密切的区域。管理区和生活应接近交通干线,与外界联系方便,可节约建设投资。
生产区:生产区是肉牛养殖场的核心区域,包括肉牛舍。饲料贮存。饲料调制等建筑群。布局上要符合规模化肉牛养殖的生产流程。各肉牛舍内饲料贮存室,青干草棚或青贮塔位于各肉牛舍的中间区域。肉牛舍布局上根据规模肉牛养殖的生产流程合理安排各种肉牛舍。建立各建筑物间最佳生产联系。各牛舍间相距30米。各肉牛舍平行排列,可减少道路距离,且肉牛舍间通风良好,采胸充足。供水,供电,供热等建筑设施应位于生产中心区,肉牛养殖场各道路取直线。

农户自养肉牛养殖场建设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农户自养肉牛的方式,按照“自愿”原则,经实地考察,结合农户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一、家庭养殖场选址应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和污道分开,并有病畜隔离圈。
二、牛舍建筑;要根据本地的气温变化和牛场生产,用途,自身实际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尽量就地取材,经济适用,减少农户开支。有条件的,可建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牛舍建设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为佳。牛舍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房顶要有一定厚度,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牛舍内各种设施的安置应科学合理,以利于肉牛的生长。
三、场地面积;肉牛生产、农户生产、生活所需建筑尽量分开使用。牛场大小可根据每头牛所需面积计算出来,育肥牛每头所需面积为1.6-4.6平方米,通栏育肥牛舍有垫草的每头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栏的每头牛占1.6-2.0平方米。这些数据仅供农户参考,具体情况根据农户实际而定。
四、兽医卫生;家庭饲养场、养殖区应当按规定建立免疫、用药、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等制度及养殖档案。家庭养殖场有必要的防鼠、防鸟、防虫设施或者措施;农户中患有相关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动物饲养工作。
五、农户每年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有结核病的应备案,及时治疗。采取以“监测、检疫、扑杀和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99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融水香鸭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