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推新技术: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m.yz023.COM
一、技术名称

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针对南方地区地域环境特点与对虾特殊生物学习性,因地、因种制宜,研究和设计构建适合于南方地区的对虾专门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配套养殖技术。

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以现代微生物技术(生物絮团技术)为基础,三阶段跑道式养殖池工程化设施为支撑,高效循环水处理为依托,智能化精确控制为保障,实现全年高产、稳产多造对虾的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体系,具备高密度养殖、零排放、饲料系数低、在线实时监控、智能化调控与投饵、水循环利用达90%和产品优质健康等特点。近年来,该养殖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了养殖推广应用,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与养殖生产实践均显示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备高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与实用性,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示意图:

主要技术工艺特点:

(1)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二级池1000~1500尾/m,三级池400~800尾/m。

(2)饲料与投喂

A.饲料要求。饲料要求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使用优质配合饲料,其营养成分及加工工艺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所颁布的对虾配合饲料的标准要求,在养殖高温期或发病期,饲料投放前添加能提高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生物制剂,以增强虾的抗病力。

B.投饲量。凡纳滨对虾日投饲量依据其生长状况、规格以及底质、水质而定。养殖前期,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7~8%;养殖中期(虾体长3~6cm),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6%;养殖期(虾体长6cm以上),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3~4%。

C.投喂方法。投喂方法为沿池边均匀泼洒投喂。遵循“少量多投、日少夜多、均匀泼洒”的原则。

D.投喂次数。每天5次:06:00、10:00、14:00,、18:00、22:00具体投喂次数、时间和投喂量依据养殖具体情况可有所变动。

(3)水质管理

A.前期水质调节。虾苗入池后每日按0.5L/m3水体泼洒益生菌-红糖混合液,连续泼洒5~7天,至水体透明度为50~60cm。逐渐加高水位至最终养殖水位。

B.中后期水质调节。养殖期间不换水,仅补充蒸发水分。采用外置沉淀桶、生物滤池过滤等方式控制水体中絮团量在12mL/L。通过定期小量多次使用小苏打和石灰水,维持pH在7.6-8.6。射流器要24小时运行,保持溶解氧在全天处于5ppm以上。虾池底部无沉积。

(4)日常管理

A.检查饲料台的摄食状况,及时调整当日投喂量,并做好记录。

B.经常检查与清除虾池周围的敌害和异物。

C.经常观察虾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的虾或病、死虾,要及时捞出深埋。并查
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D.定期检测各池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水质指标,并做好记录。

E.经常检测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注意用电安全,尤其要经常检查用电设备及线路。

4.养殖排放水处理

(1)养殖水排放前必须先经过水质净化处理后再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2)养殖水排放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和生物制剂法。物理法主要是沉淀和气浮,生物制剂法是使用微生态制剂降解水中有机质和悬浮物,使养殖排放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5.收获

(1)收获时间。收获时间依据气候、规格、市场价格、水体状况以及虾的健康而定。

A.收获前停止换水48h,待软壳虾少于10%时起捕,到水温降到15℃前捕捞结束。

B.当虾体规格达到11cm以上时,可起捕深加工或活虾上市。

C.若市场供求量大、虾塘密度又过高时,可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

D.池塘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应及时捕捞,以减少损失。

(2)收获准备

及时掌握气象动态,注意虾池环境因素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捕捞计划;配备好捕捞工具和运输车辆等。

(3)收获方法

三级养成池配备捕捞系统,将水位降低后,拔开排水管,虾可直接进入收虾池。

五、适宜区域

包括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及内陆省份凡纳滨对虾适养区域。

延伸阅读

畜牧知识:小龙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设备概述


给大家推荐一种工厂化养殖小龙虾的新思路、新方法--小龙虾室内盒养。

小龙虾养殖盒外型尺寸为:宽0.5米×长1.2米×高0.36米

1、小龙虾盒的排污性能

选用光滑的材质、合理的倾斜角度、小龙虾进出盒的规律、以及盒子底部巧妙的水流速度的冲刷,完美的解决了盒子的排污问题。避免了盒子内水质恶化,减少了换水量。

小龙虾养殖:小龙虾工厂化养殖是否可行?

2、小龙虾的分穴居住

根据小龙虾的生活习性,以及不同规格下的尺寸,设计合理的盒子尺寸布局,实现每个盒子一只小龙虾,不会拥挤,不会互相残杀,无残肢、断腿现象。减少伤亡后细菌感染的死亡率。

3、小龙虾退壳安全

小龙虾穴居时,头朝前,向后褪壳。退下的壳最为天然屏障,使得其他小龙虾无法进入盒子。度过安全期后,小龙虾出来时后向前方推出旧壳,旧壳落在大盒中间,便于观察小龙虾退壳情况。

4、小龙虾 盒子清洗方便:小龙虾盒子巧妙的设计为活动式抽屉板,每批次养殖完毕,抽调每层板材,小龙虾全部落在底部,便于收集。抽屉板可拿出独立清洗、消毒。为下批小龙虾养殖做好准备。

5、小龙虾盒喂料方便

每个螃蟹盒子的中央部分,是投食料台,每日喂料两次,早30%,晚70%,保持料台始终略微有料,小龙虾根据自身情况,按需分配吃食,同时在有食物情况下,可避免在小龙虾盒子内互残现象。

6、节省人工

一个即可轻松照看约1000个小龙虾盒子,约10万小龙虾。均算到每只小龙虾人工成本极低。

7、安全防护

高密度小龙虾养殖盒子,在养殖过程中断水是极其危险的,当发生夜间水泵损坏、停电等情况时,短时间内溶解氧降低、水质恶化、甚至死亡。该盒子的进水侧安装有水流开关,断水声音警报功能。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对虾养殖中,为什么说工厂化养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虾养殖中,水质和病害是重中之重。工厂化养殖比传统池塘养殖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占用资源不多

传统池塘养殖,开挖鱼塘,配套基础设施工程量大,而且鱼塘占地面积也大,水体资源利用也多。而工厂化养殖能够提高密度,实现水的循环或半循环利用,立体上更节省土地、水体资源。

第二,污染小,环境成本低

工厂化养殖能够对养殖用水进行综合处理,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排出的养殖用水污染程度也大大降低。

第三,人为控制性强

现阶段的工厂化养殖,已经引入物联网智能管控系统,养殖全程的水质检测、饲料投喂等都将实现智能化控制。

第四,可循环养殖

工厂化养殖实现了对养殖水温的控制,这就意味着冬季也能养殖对虾,大大满足了市场需求,也增加了效益。

第五,疾病更容易预防

工厂化养殖能很好地掌控水质带来的影响,减少疾病发生的危险。另外,小区域养殖也减少了疾病传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工厂化养殖污染少,更科学,在征收环保税,划生态红线的大背景下,将是未来对虾养殖的发展趋势,甚至是多数水产品养殖趋势。


以当前的形势来说,对虾养殖不容乐观。环保压力制约对虾养殖面积的扩大,多地烧锅炉受到禁止,外塘养殖也受极端天气的诸多影响。

大部分人认为,工厂化养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对虾集约化养殖模式的高产量依靠锅炉换水加热,面临因环保而被淘汰的危险;同时不同废物处理方式对饲料的要求也不同,循环水养殖系统要求高蛋白的高能饲料;生物絮团废物处理要求低蛋白、高碳氮比,含发酵碳源饲料。面临巨大挑战对虾养殖模式未来会向工业化和生态化发展。

对虾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将是前提条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发展清洁、安全、健康、高效的对虾养殖业,使其既能满足需要,又不污染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养殖业与环境和谐问题。

对虾工厂化养殖通过工厂设施的改善及对虾的生活习性充分了解基础上,所进行的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如高密度养殖、无污染养殖(不用或少用药物的健康养殖)、适温养殖(缩短饲养周期)、循环水养殖等,是对江河湖海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

小龙虾工厂化养殖是骗局还是必然?


小龙虾是我国淡水水域重要的养殖品种,它适应力强、繁殖力高、食性杂、生长快、耐高温、耐低氧,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养殖经济效益高,前景广阔,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

目前小龙虾传统养殖模式主要有稻虾养殖模式、池塘精养模式和虾蟹套养模式,此外还有小部分的藕(芡实)虾养殖模式,其中以稻虾养殖模式为主导。

稻虾养殖模式优于池塘精养模式和虾蟹套养模式,能有效解决精养模式下高温季节起捕困难和虾蟹套养模式效益差的问题。由于我国稻田分布广泛,稻虾养殖改造成本低,具备全国推广的良好基础。加之近几年各地政府主推稻虾养殖等综合种养模式,稻虾养殖面积逐年增加,湖北省水产局已经制定了到2020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发展到700万亩的目标。但从去年各大水产公司统计数据来看:湖北小龙虾养殖户盈利状况堪忧,其中5成处于亏本状态,2成保本,盈利比例只占3成。因此怎么更好的盈利变为小龙虾养殖工作的重中之重。

1月份到4月份期间,武汉市小龙虾均价维持在高位;到5月份,小龙虾价格迅速下跌;5月份到12月份期间,武汉市小龙虾均价缓慢回升,回到高位。一般情况下,小龙虾价格波动年规律特别强:小龙虾集中出塘上市,价格一路下滑;小龙虾出塘量慢慢减少,价格慢慢升高;一般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小龙虾价格的高峰期。

但这个时期,水温低,小龙虾进洞冬眠,起捕困难,却是小龙虾全年价格的高位。为了能在这个时期出虾卖虾,一般由两种做法:

(1)把夏季集中出虾多余的虾“屯”起来,即暂养到冬季销售;

(2)冬季搭温棚反季节供应小龙虾或工厂化养殖小龙虾。第一种做法无法实现,至少至今还无人成功,原因在于“屯”虾即暂养死亡率太高,这个寄希望于低温保活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而第二种做法目前确实有小部分养殖户进行大胆尝试,但温棚土池小龙虾养殖存在建设成本高,养殖产量低,养殖管理难等弊端,尚难规模化养殖。工厂化小龙虾养殖存在固定投入成本高,小龙虾无法打洞和相互残杀死亡率高等问题,期待无须打洞的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和工厂化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室内水泥池养殖小龙虾介于温棚土池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之间,但仍难根本改变无法打洞、蜕壳困难和相互残杀死亡率高的问题。虽然工厂化养殖在探索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厂化养殖终能走上正轨。

广大养殖户对小龙虾工厂化养殖跃跃欲试,成熟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呼之欲出,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突破技术壁垒,早日实现小龙虾工厂化养殖。

小龙虾生物学特性有哪些?

1.1小龙虾的形态特征

小龙虾体长而扁,躯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共有21节,其中头部6节,胸部8节,腹部包括尾部7节。头胸部附肢13对,头部5对,前2对为触角,后3对为口肢;胸部8对,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步足;第一触角为小触角,第二触角为大触角,具有感官功能;口肢用于咀嚼食物;5对步足中前3对为钳状,第一对粗壮发达;腹部附肢6对,不发达,又称游泳足,不发达。雄性个体第一、二对腹肢变为管状交接器,雌性个体第一对腹肢退化。尾肢十分强壮,与尾柄一起合称尾扇。

1.2小龙虾的栖息行为

小龙虾多栖息于湖泊、池塘、河流和沟渠等淡水水域,可以在河边、岸边用螯足挖洞造穴,繁殖生存。小龙虾对水体的溶氧适应能力很强,一般溶氧不低于1.5mg/L就能正常生长。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来,而且可以借助水体中的漂浮植物或水草侧卧于水面,利用身体一侧的腮呼吸维持生存。小龙虾对水温的适应能力也较强,生长水温范围为10~30℃,最适水温范围为16~28℃。当水温低于10℃时,小龙虾潜入洞内越冬;当水温高于30℃时,小龙虾则躲入深水或洞穴避暑。

1.3小龙虾的掘洞行为

小龙虾有掘洞的习性,一般在天气炎热、寒冷等不利于其生存或者繁殖的时候便会在水边打洞以躲避不利环境或者产卵。李浪平对小龙虾洞穴的形态结构、分布密度、影响因素、温度变化和繁殖等进行了观察总结,发现小龙虾掘洞时间在黄昏至翌日清晨,持续掘洞时间为6~8h;体长1.2cm的稚虾已经具备掘洞的能力,洞穴深度在10~20cm,掘洞时间也只要6~8h。小龙虾的洞穴通常分为简单洞穴和复杂洞穴两种。其中多数(85%)洞穴是简单的,只有一条隧道,位于水面上、下10cm之间;少数(15%)洞穴较复杂,有2条以上的隧道,位于水面以上20cm附近。洞穴的密度为2.8~5.6个/m2。每个洞穴中一般有1~2只虾,但冬季也常发现一个洞中有3~5只虾。7—10月,小龙虾在繁殖季节的掘洞强度较大;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小龙虾的掘洞强度较弱。唐建清等对小龙虾人工洞穴的选择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人工洞穴小龙虾的存活率比在自然状态下提高了6.4倍,并由此得出螯虾更适应穴长较长的避光、透气的人工洞穴。龚世园等对小龙虾打洞时间、速度、位置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小龙虾掘洞时间大多在夜间;成虾打洞深度大多在50~80cm,幼虾打洞深度大多在10~25cm;体长1.2cm的稚虾已经具有打洞的能力;大多数洞穴为简单洞穴;每个洞穴中有1~2只虾,在繁殖季节打洞强度增大,在冬季则相对较弱。

1.4小龙虾的好斗行为

小龙虾生性好斗,具有残食现象,影响了其养殖密度及成活率。熊青海从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设计并实施了4个试验来探究小龙虾的种内斗争行为,结果发现:①亲缘关系对幼虾种内斗争影响显著,即亲缘关系越复杂,仔虾来源越多,斗争越厉害,仔虾存活率有下降趋势,残虾率、体长变异系数和体长增长率显著上升;②雌虾的杀婴行为对仔虾的体长和体长变异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仔虾的存活率会显著降低;③阴影可以起到隐蔽作用,阴影的面积以及分散程度会降低螯虾的种内斗争行为;④镜面反射环境对不同等级的克氏原螯虾的格斗行为会产生显著影响,使优势虾变弱,弱势虾变强。朱丽叶研究了克氏原螯虾成对和三角格斗关系,结果发现:①两种格斗关系下螯虾的格斗行为都主要集中在相遇后的10min;②成对格斗关系的成活率显著低于三角关系组。熊青海、周羽英等、江山在小龙虾养殖技术中都提到栽种水草,设置网片、竹筒和塑料筒等隐蔽物供小龙虾隐蔽、栖息、蜕壳,以此来减少小龙虾打斗机会,最终提高其成活率。

1.5小龙虾的食性

小龙虾为杂食性偏动物性动物。动物性和植物性饵料都能摄食,而且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龙虾其食性也有差异。刚孵化出的幼体以自身卵黄作为营养;二期幼体即可滤食水中的藻类、轮虫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三期幼体则能够摄食水中的小型浮游动物,如桡足类、枝角类等;幼虾具备捕食底栖生物,如水蚯蚓等的能力;成虾的食性更杂,除捕食水生昆虫幼体、甲壳类等水生动物外,还摄食水生植物根茎叶、水中的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徐增洪等通过对幼虾和成虾胃、肠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幼虾肠道内食物组成主要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主;而成虾对食物选择性较低,水域中的动植物及其有机碎屑均可作为食物。但丽等对天然水体中克氏原螯虾肠道解剖显示,其食物有植物茎叶种子、颤藻、舟形藻、腐屑、轮虫、钉螺、小螺蛳、摇蚊幼虫以及昆虫残肢等。

养殖小龙虾可投喂玉米、小麦、黄豆、南瓜、米糠等作为饲料,也可投喂屠宰场下脚料、野杂鱼、螺蛳等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李强通过养殖试验,结合特定生长率、肌肉成分、综合增重率和消化酶等指标,建议小龙虾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水平为33.44%~37.95%,总磷的适宜水平为1.80%~2.03%。张家宏等的研究表明,不同饵料配比对小龙虾的生长和抱卵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还指出有利于小龙虾生长的饵料配比不一定适合其生殖和繁育,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配制不同的专用饵料。于宁等的研究表明,小龙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为33%~36%,能量蛋白需求量为34~36MJ/kg。陈秀梅等对小龙虾饲料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必需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免疫增强剂等的需求含量做了总体的阐述。刘保涛等综述了小龙虾饲料营养自配技术。

朱杰等通过分析饲料中不同蛋氨酸水平对小龙虾生长、虾体组成、饲料利用、肌肉氨基酸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得出小龙虾蛋氨酸的适宜需求量为0.94%,占饲料蛋白质的3.36%。张微微等研究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小龙虾生长、体组成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得出小龙虾赖氨酸的适宜需求量为1.66%,占饲料蛋白的5.87%。李铭等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发现添加0.02%维生素E既可以增加产卵雌虾的数量比例,也提高了小龙虾雌虾的产卵量。方春林等分析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蛋白质和Se对小龙虾繁殖发育的影响,发现维生素E为主要因素,而且维生素E的最优水平为0.05%,硒的最优水平添加量为1.0mg/kg。

杨文平等通过对小龙虾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和水体环境等的研究,发现钙添加水平为1.5%,磷添加水平为1.0%时效果最好。吴东等通过小龙虾饲料蛋白水平对虾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饲料系数为27%时,小龙虾增重最高,增长最大,出肉率最大。徐维娜等对小龙虾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水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平均体重为(7.03±0.05)g的小龙虾蛋白质和脂肪的最适需求分别为27%和4%~7%。何吉祥等对不同水平蛋白质对小龙虾生长和蛋白酶活力影响的研究发现,平均体重为(2.39±0.37)g的小龙虾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1.47%~31.86%时,小龙虾的生长和蛋白酶活力较好。苏时萍等的研究发现,平均体重为(5.46±0.51)g的幼虾在饲料蛋白水平为40%时,小龙虾幼体的消化酶活性最强。

1.6小龙虾的蜕壳特性

小龙虾是通过蜕去旧壳,身体变软后快速吸水增大,新壳形成并硬化来增长的,因此其体长增长呈阶梯状。小龙虾从孵出到仔虾要经过多次的蜕壳,仔虾再经多次蜕壳才能达到性成熟,性成熟的雌、雄虾蜕壳次数急剧减少,老龄虾基本上一年蜕壳一次。唐宁等的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对小龙虾蜕壳生长具有显著作用,饲料中添加2%为宜。殷海城研究发现通过切除眼柄可以促进小龙虾生长。曹丽娟等通过添加蜕壳促长素、蜕皮固醇、甲壳素、天然植物性中草药来促进小龙虾生长,并总结出光照、温度、盐度、溶氧等对小龙虾生长的影响。

1.7小龙虾的繁殖特性

小龙虾交配季节一般在5—9月,6—8月为高峰期,一次性产卵,一年只产一次卵,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7—10月,高峰期为8—9月。一尾雌虾的抱卵量一般在200~300粒。交配体制属于繁殖行为学中的乱交制,雌雄性比较为松散,存在普遍的重复交配现象;同时具有明显的穴居性,掘洞行为是小龙虾一个显著突出的生态习性,繁殖季节掘洞强度显著增强,掘洞目的主要为雌虾产卵孵幼。

小龙虾喜欢在什么地方生长?

小龙虾是存活于淡水中一种甲壳类动物,学名是克氏原螯虾。多在多水草的河里,还有不多清澈的塘里面,水体较浅、水草丰盛的湿地、湖泊和河沟内,可能一些废弃的浅水井里也有,有时也见于稻田。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干净和污泥环境中都能生存。

小龙虾的生长环境怎么样?

1、小龙虾善于“随遇而安”,江、河、湖泊、水库、稻田、池塘等都能成为小龙虾的栖身之所。

2、春天水温上升,小龙虾常在浅水处活动。盛夏高温时,它便潜伏在深水中。冬季和脱壳、繁殖的时候,小龙虾则在洞穴中度过,防止其他动物的进攻。

3、栖息地多为土质,特别是腐殖质较多的泥质(有较多的水草、树根或石块等隐蔽物)。

4、当栖息地水体水位较为稳定时,小龙虾分布较多。

5、广栖性小龙虾的生命力很强,在自然条件下,不论在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塘堰、稻田、池塘等水源充足的环境中,还是在沼泽、湿地等少水的陆地,只要不受严重污染,小龙虾就能生存和繁衍,形成自己的种群。

6、小龙虾对水环境要求不髙,在PH为5.8~8.2、温度为0~37丈、溶氧量不低于1.5mgL的水体中都能生存。

畜牧疾病:小龙虾工厂化养殖是否可行?


小龙虾是我国淡水水域重要的养殖品种,它适应力强、繁殖力高、食性杂、生长快、耐高温、耐低氧,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养殖经济效益高,前景广阔,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

小龙虾疾病:小龙虾五种病害防治技术

目前小龙虾传统养殖模式主要有稻虾养殖模式、池塘精养模式和虾蟹套养模式,此外还有小部分的藕(芡实)虾养殖模式,其中以稻虾养殖模式为主导。稻虾养殖模式、池塘精养模式和虾蟹套养模式效益和优劣势对比如下表:

由上表综合来看,稻虾养殖模式优于池塘精养模式和虾蟹套养模式,能有效解决精养模式下高温季节起捕困难和虾蟹套养模式效益差的问题。由于我国稻田分布广泛,稻虾养殖改造成本低,具备全国推广的良好基础。加之近几年各地政府主推稻虾养殖等综合种养模式,稻虾养殖面积逐年增加,湖北省水产局已经制定了到2020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发展到700万亩的目标。但从去年各大水产公司统计数据来看:湖北小龙虾养殖户盈利状况堪忧,其中5成处于亏本状态,2成保本,盈利比例只占3成。因此怎么更好的盈利变为小龙虾养殖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上图可知,1-4月份期间,武汉市小龙虾均价维持在高位;到5月份,小龙虾价格迅速下跌;5月份到12月份期间,武汉市小龙虾均价缓慢回升,回到高位。一般情况下,小龙虾价格波动年规律特别强:小龙虾集中出塘上市,价格一路下滑;小龙虾出塘量慢慢减少,价格慢慢升高;一般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小龙虾价格的高峰期。但这个时期,水温低,小龙虾进洞冬眠,起捕困难,却是小龙虾全年价格的高位。

小龙虾进行工厂化育苗技术要点


今日我们要学习培训的是如何开展龙虾的规模化育苗?基本建设中小型养殖池开展规模化繁育小虎虾苗种,选用水流或打气紧密结合按时鱼缸换水的方式,为虾苗发肓出示优良的自然环境,因此能够开展密度高的育苗,可依据饲养生产制造所需苗种,定时执行出示充裕的虾苗,对小龙虾的养殖也是很有益的。

探究:淡水2022小龙虾的“工厂化”人工繁殖技术


建立室内水泥池进行工厂化繁殖淡水小龙虾苗种,采用流水或充气结合定期换水的方法,为虾苗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进行高密度育苗。可根据养殖生产所需苗种,定时提供充足的虾苗。

一、育苗设施。

工厂化育苗设施主要有:室内孵化池、育苗池、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及应急供电设备等。有条件的育苗厂也可建设室内亲虾暂养池及交配卵池等。繁殖池、育苗池的面积一般12-20平方米,池水深1米左右,建有进、排水系统及供气设施,进、排水管道以塑料制品为好。繁殖池及育苗池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及周边地区虾苗市场需求量而定。

二、抱卵虾放养及幼体孵化。

工厂化育苗所用的亲虾为池塘、湖泊或水库中采捕的抱卵虾;也可选用秋季收集的亲虾,经土池强化培育后,在池塘中自然交配产卵的抱卵亲虾。抱卵虾的选择以受精卵子颜色基本一致,分批孵化,以保证所孵出的幼体发育基本同步,从而确保出池虾苗的规格基本一致。抱卵虾可直接放入孵化池中,也可放入孵化池里的网箱中,网箱的网目大小能使虾苗穿过,直接进入孵化池中。

放养量为每平方米放养抱卵虾100只左右。抱卵虾孵出蚤状幼体,吊挂于亲虾的腹部附肢上,蜕壳后成1期幼虾。幼虾在1厘米以内时由亲虾保护,亲虾保护幼虾通常一周的时间,因此,要及时捕出产空的亲虾。幼虾分散于池的底层,营底栖生活,进行虾苗培育。也可让抱卵虾在繁育池中集中孵化,然后将幼虾用网捕捞出,分散到育苗池中进行培育。将幼虾按每立方米水2-3万尾移到育苗池中培养。幼虾可用灯光、流水诱捕或排水网箱收集,在收集移苗过程中动作要轻、快,以防幼虾受伤影响发育及成活率。

三、虾苗培育。

孵化后的幼虾很快开始进食,此时即可投喂饵料。饵料主要为天然浮游动物和人工饵料。天然浮游动物主要为轮虫、小型棱角类及桡足类的无节幼体,投喂可分上、下午各1次;人工饵料主要为熟鱼蚌肉浆及颗粒饵料等,每天投喂2-4次,投喂量根据幼虾活动情况、摄食情况及发育情况等确定。亲虾护幼期间要适当投喂成虾料,要多换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整个苗种繁育过程要求24小时连续充气增氧。

四、起捕分养。

幼虾离开母体后,在水温20-25℃的水中经10多天培育,长到2厘米以上时可起捕,再行幼虾培育或直接进行成虾养殖。

[每周一例]大菱鲆棚的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气泡病死亡



[病例529]山东海阳行村有一口南美白对虾半精养高位池,池塘面积1亩,放苗3-4万尾,水深0.8~1m,没有充氧设备(图1)。养殖水源主要来自大菱鲆养殖棚排出的“废水”,2019年8月中旬虾规格约30尾/斤。

8月17-19日,天气一直多云,正常投喂,未发现虾异常。

8月20日,晴,气温明显升高。下午五点塘主电话反映池塘内忽然发现死虾,死亡4斤左右,希望到现场处理。傍晚六点左右,利洋技术员到达现场,观察死虾肌肉白浊(图2),尾扇(图3)和游泳足(图4)内有气柱。池塘水色较浓,呈黑褐色,哈希溶氧仪检测水中溶解氧含量“爆表”(图5)。

带水样和虾样回店做进一步检测,镜检虾尾扇(图6)和游泳足(图7)内有大量气柱,无其它明显病灶,快速水质测试盒测得水体pH值9.0,亚硝酸盐0.07mg/L。

根据症状和水质情况初步诊断对虾突发死亡可能是气泡病引起,马上加大换水量,降低藻类丰度;使用“永乐碘”1瓶/亩,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加重死亡;外用抗应激产品减少应激。

8月21日,多云,捞死虾2斤左右,都不是新鲜死亡的虾。

8月22日,多云,客户反映没有新增死虾。

之后,对虾没有出现异常,恢复正常。

分析:1、发病池塘面积小,水浅,大菱鲆养殖排出的水有很多残饵、粪便等,导致对虾池“肥料”较足,加上天气较好,藻类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严重过饱和,引发对虾急性气泡病死亡。

2、对虾急性气泡病以中小规格对虾发病为主,像这样大规格虾发病死亡比较少见,因为处理及时,没有造成大量损失。(利洋水产药店行村店林琳童2019.11.28)

冬天水温低,冬棚虾、工厂化对虾、投苗前期换水少怎么稳定水质




马上冬天到了,尽管室外寒风凛冽、外水源水温都低于20℃,在北方甚至低于0℃,可反季节的对虾养殖确是热火朝天,充满了春天的希望。每一个养殖车间、每一个冬棚就是一个幸福的希望!

对于高密度的、反季节的对虾养殖,都有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冬棚、工厂化养殖中,养殖密度高、外水源水温低、换水会少,这种条件下应该怎么稳定水质?
在工厂化反季节养殖中,如果没有其他工厂的余热支持,加热外水源是一笔非常奢华的开支,所以:大换水可是一种土豪所为。

2、投苗20天内换水会少,应该怎么稳定水质?
冬棚、工厂化养殖中,投苗密度高、投料量大,投苗20天内苗小,很难做到完美的排污工作,但在投苗密度高达每平方1000尾苗左右的状况下,每天投料4-5餐的情况下如何稳定水质?

在高密度的、反季节的对虾养殖中,稳定水质有许多好的建议,比如许多人采取了絮团养殖等等。

下面就介绍以一个养殖场投苗35天的过程,展示一下:在高密度的、反季节的对虾养殖时,或者平时投苗初期不能够换水时,一种简单的、方便的、不容易被水质或者消毒影响的稳定水质措施供朋友们开心一笑!或者会觉得:这种措施和微生物相比较,水体的净化系统确实不容易崩溃?

一、养殖场条件介绍

这是一个南国的养殖场,勤劳的粤东人民在歌声中、在欢笑中劳动!

这是一个有38个水泥池的养殖车间,还留有尾水处理的场地,不会有不及格的尾水排出。车间在夏季是开放式生产、在冬天是转为室内生产。由于最近气温太低,水温最低到20℃,还经常下雨,所以这两天已经盖了顶棚但是留四周没有加密封了。

二、投苗状况介绍

这个车间是在今年的9月15号投苗。

1、投苗准备工作:
投苗前两天天,每平方泼洒藻生源5克、丰收宝和米糠发酵物10克。

2、投苗时间和数量:
于9月15号投苗,每平方投苗数为900尾。

3、投苗后的护苗工作:
投苗1小时后每平方撒胜维211一克提高苗的活力。

投苗时气候、水质、虾苗的大致状况见下图:

三、投苗后稳定水质的措施

1、投苗第二天在池塘上悬挂菌屋,每100平方悬挂了500克,每20克一袋。悬挂方法是:尽可能悬挂在在增氧口附近的水面。

2、在投苗的第五天,每平方泼洒蓝荧标兵1克。

四、投苗后的投料管理

投苗第二天开始投料,每天两餐。
投苗第六天开始每天三餐。
投苗第十天开始每天四餐。
投苗第十五天开始每天五餐。

五、投苗后35天对虾的状况
这一次9月15号投苗后,就经历了山竹和山竹之后的秋寒,水温一般都在22℃左右,对对虾的生长速度会有一定的影响。到今天:也就是投苗的第35天,池塘和对虾的大概情况如下:

1、第35天水质和气候状况
从饲料台看:池塘的底部依然干净。从肉眼和显微镜看:水色和藻都正常,水质各项化学指标结果检测都在正常范围内,见下图:

2、第35天对虾状况:
由于今年降温太早,山竹后的岭南气温偏低,水温一般过不来25℃,对对虾的生长速度确实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如此,面对35天能够有7-8公分的长速,养殖户还是充满了喜悦。

青虾工厂化育苗试验



青虾(Macrohrachium④每周泼洒10g/m3石灰水调节水质。补充Ca2+浓度,每5d用lg/m3土霉素或痢特灵泼洒预防疾病发生;⑤抱卵虾出现后,每天定期检查卵粒发育情况,当卵粒变为透明,心跳达到180次/min以上,预示即将出苗,立即将抱卵虾转入育苗池。

1.3生物饵料培育

1.3.1单胞藻培养培育池为5口4m×2m×lm的室内水泥池,引进贮水池已处理的水,水的深度先控制在0.5m,施营养盐硝酸钠、磷酸二氢钾、柠檬酸铁及硅酸钠,使其在水中浓度分别为40、4、0.4、lg/m3,水温控制在18—22℃,然后引种培育,5—6d后,再施这4种营养盐,浓度减半,并逐步加深池水。单胞藻密度达到l800一2000万个/mL以上时开始捞起投喂。藻类品种为小环藻。

1.3.2轮虫培养轮虫培育池为5口4m×2m×lm的室内水泥池,先按上述方法培养单胞藻作轮虫的基础饵料。当单胞藻达到一定密度时引进轮虫种,10一14d轮虫密度可达到40—50个/mL,随着轮虫数量的增加,基础饵料减少,每天投喂2次豆浆(15g干重/m3)。轮虫品种为皱褶臂尾轮虫和晶囊轮虫。

1.3.3淡水蚤淡水蚤主要为小型枝角类、桡足类,从淡水池塘捕
取,经消毒、冲洗后备用。

1.4幼体培育

1.4.1育苗池的准备育苗池为10口15m×2m×1.5m的室内水泥池,池中布设气石,密度为4个/m2,充气量可随意调节。育苗池上方覆盖遮阳布,用于调节光照。育苗用水从贮水池中引进,并加入适量含单胞藻水体。

1.4.2布苗将发育好的抱卵虾转入育苗池,为达到布苗集中,蚤幼整齐,一般集中较多的抱卵虾在一个池中排苗。当池中I期蚤幼达到预定密度时(50万尾/m3),用虹吸法将蚤幼例人另一个育苗池培育。已排苗的雌虾转入暂养池继续培育至第二次抱卵。

1.4.3投饵Ⅰ~Ⅲ期蚤状幼体以单胞藻为主,辅以豆浆,豆浆用100目筛绢过滤,每天投喂4次。Ⅳ~Ⅵ期以轮虫为主,辅以熟蛋黄,蛋黄用80目筛绢过滤,每天投喂8次。Ⅶ期蚤幼至仔虾投喂淡水蚤和螺蚌肉,螺蚌肉用40目筛绢过滤,每天投喂10次。投饵量以幼体吃饱略有剩余为度。

1.4.4水质管理每天2:00、8:00、14:00、20:00,用安特200检测水质4次,分别测出水体中溶解氧、pH值、硫化氢、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整个培育期间通过换水、冲气以及泼洒生石灰水来调节水质,水质指标范围控制为:溶解氧6~10mg/L,pH值7.5~8.2,H2S<0.001mg/L、氨氮<0.015mg/L、亚硝酸盐<0.1mg/L。

1.4.5病害防治抱卵虾人育苗池时用10g/m3孔雀石绿浸泡5min,杀灭寄生在抱卵虾上的聚缩虫、累枝虫。育苗期间,每2d用1g/m3土霉素全池泼洒,防止疾病发生。
1.4.6栖息物当蚤状幼体95%达到Ⅸ期后,向池中投放一些漂洗消毒的水花生、马来眼子莱供幼虾攀附,提供幼虾适宜的生态环境。

2结果

试验用亲虾l500kg,其中雌虾1200kg,约28.8万尾,平均抱卵率为93%,平均怀卵量约为3000粒/尾。
2001年度育苗三茬,450m3育苗水体共孵出Ⅰ期蚤状幼体6.7亿尾,孵化率为84%,培育出lcm左右仔虾苗2.2亿尾,平均培育率为33%,最高培育率为41%。育苗情况见表2。

3讨论

关于青虾人工育苗国内有许多报道「13」,但主要是室内小型试验和池塘土池育苗,前者停留于试验阶段,不能应用于生产,后者因受自然条件影响,成活率低,产量不稳定。本试验利用闲置的河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设施进行青虾繁殖,能较大批量地培育出青虾仔虾苗,且具有培育率高、仔虾规格整齐、培育批次多、产量高等优点,对发展青虾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内陆省份很多闲置的河蟹育苗工厂的利用找到了一条新路。

试验中,幼体开口饵料采用生物饵料与人工饵料相结合,既解决了幼体的适口性和营养要求,又降低了饵料成本。抱卵虾排苗后,采用倒池方法将抱卵虾与幼体分离,与以往的网箱排苗方式相比,能大大降低抱卵虾的死亡率。整个育苗期间,抱卵虾排苗死亡率只有4.8%,而用网箱排苗死亡率在16%一35%「2」,且采用虹吸方法倒池对蚤状幼体影响很小。

据观察,青虾幼体虽然具有趋光性,但害怕强光照射。试验中采用覆盖遮阳布,避免了强光对幼体的刺激,让幼体充分活动于溶氧丰富、饵料充足的中上层水体,能提高幼体的成活率。

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南美白对虾大棚设施养殖技术前天



技术概述:
利用塑料薄膜的保温作用进行大棚设施养殖南美白对虾,可以提前放苗、延迟起捕,实现两茬反季节养殖,还可避开梅雨季节过多雨水入池,大幅度提高养殖成功率、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增产增效情况:
大棚养殖,一般需建搭建大棚框架。室内型大棚棚内建造面积2亩~5亩的小型水泥池,外建钢架,养殖池为锅底型中间排污,配套蓄水处理池,亩投资在12万元~15万元,一年养殖两茬对虾亩产在3吨左右、亩净利8万元~11万元。这种模式能抗御强台风,在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地区较为普遍。室外型大棚内一般为休憩过的土塘,棚内基本维持池塘现状。钢丝网大棚养殖是近几年发展重点,它直接以池塘四周底部为起线进行搭建,棚内池塘面积5亩~10亩,水泥或塑膜扶坡,亩投资2万元~3万元,高一些的达到5万元~6万元,一般两茬亩产在1吨以上、亩利润在1.5万元左右,是传统露天养殖方式产量的3倍、效益5倍以上。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内陆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殖地区。伞式样钢索大棚为钢丝网大棚的“升级版”,全塘用C20砼竹筋混凝土浇筑过,厚度一般8厘米左右,亩投资10万元以上,实行三茬及以上多茬分级养殖,一般三茬平均年亩产5吨左右,亩效益5.0万~8.0万元。
技术要点:
1.大棚构建
必须考虑池塘的保温、防水和面积大等特点,要沿池塘四周东西朝向搭建大棚,面积控制在5亩~10亩,宽度控制在60米以内,能抗十级大风和12.5厘米的积雪厚度。
(1)设施用材主要构件有立柱、横梁、锚固梁、钢丝拉绳、塑料薄膜、网片等,用水泥杆或水泥桩加镀锌钢管作立柱,镀锌钢管或加元钢焊接作横梁,钢筋混凝土砼作锚固梁,钢丝绳作牵绳,塑料薄膜作覆盖,尼龙网作保护,做成“人”字式或圆弧型钢丝网架大棚。
(2)大棚搭建主要有三种搭建方法。
①有框架大棚搭建:
一般有“屋脊形”和“拱形”两种。
“屋脊形”大棚搭建:
一般在池塘中间设一排国家标准的10米电力预应力水泥杆立柱,高度10米(具体视池深和池宽而定),深埋池底3米,间距8米;用1.5寸热镀锌钢管和直径10毫米元钢焊接成框架,连接地面和立柱;池塘四周埋设用于固定大棚纵横钢丝绳的绊线桩,深埋1.8米,地面上高度0.2米,间隔1.5米;用直径4.2毫米电力钢丝绳作东西径线、3.0毫米作南北纬线,结成网眼0.6米×1米的长方形钢丝绳网架;并在池塘四周用混凝土浇筑一条排水沟。覆盖的保温膜为农用无滴膜,厚度0.075毫米~0.08毫米,拼接成整张后,覆盖于纵横钢丝绳上,再用网片和纵横绞丝绳固定。在大棚两端山墙处设置进出口门。
“拱形”大棚一般分小池型和大池型2种。
小池型常见于沿海地区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分单跨和连栋2种。
单跨拱形大棚搭建:
一般单棚长50米,宽26米,呈南北走向,每栋大棚内一只长方形养殖池,面积2亩。大棚材料:大棚拱形支架上下弦采用25镀锌钢管,横梁采用20镀锌钢管,间隔距离120厘米。棚顶用编织布覆盖,用卷扬机卷紧后再用间隔150厘米的粗绳压紧。大棚两端垒砖墙,东西两侧墙高1米,南北两侧墙高3.5米。支架支点浇铸混凝土立柱,两端山墙中间留门,两侧留通风窗,支架拱高2.5米,跨度26米,支架间距4米,支架正中用32镀锌钢管支撑立于池底,并利用支撑管铺设80厘米的木板过道,用于饲料投喂和养殖管理。
拱形连栋大棚搭建:
一般单棚长110米,宽27米,呈东西走向,每栋大棚面积4.5亩,内有面积为1亩的正方形养殖池四只。大棚拱形支架上弦采用32镀锌钢管,下弦采用40镀锌钢管,横梁采用32镀锌钢管,间隔距离120厘米。棚顶用编织布覆盖,顺支架方向间隔1.5米用宽5厘米的钢条压紧。大棚外围垒砖墙,支架支点浇铸混凝土立柱,两面山墙中间留门,两侧留通风窗。每栋大棚之间用高2米110的镀锌钢管作为拱形支架的支柱,间距4米。支架拱高2.6米,跨度27米。池与池间隔1米,水泥路面,用于养殖管理通道。
大池型常见于内陆淡水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基本配置包括大棚立柱独立基础、大棚主体骨架、覆盖材料三个部分。一般单个设施大棚屋脊走向为南-北向,山墙(与屋脊垂直的温室外墙)长度即池塘大棚骨架跨度,侧墙(与温室屋脊平行的外墙)长度为池塘纵深,拱间距4米左右,顶高5米左右。
A:温室大棚立柱采用独立基础现浇,混凝土标号为C20,现场浇灌基础桩400毫米×400毫米×800毫米,基出桩埋深为700毫米,每个基础桩预埋M16×100螺栓2只,基础内放四根钢筋焊接成笼子,预埋件放在钢筋笼子内现场浇注,立柱与基础采用预埋件螺栓连接,按地基承载力≥80千帕。
B:一般主体骨架常见为单弧拱型模式,采用国产热镀锌钢管及热镀锌钢板,大棚主拱采用桁架式电焊模式,电焊处做防锈处理。主体框架主要有上下弦管组成,与顶拉梁垂直。上弦管采用φ32×6×3.0的热镀锌圆管,下弦管采用φ40×6×2.5的热镀锌矩圆管,中间用φ9热镀锌矩圆钢作连筋,顶拉梁采用φ25×6×2.0毫米热镀锌矩圆管,腹杆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副拱杆采用φ20×6×2.0毫米热镀锌矩圆管。所有钢结构材料均采用双面热浸镀锌防锈处理,镀锌厚度0.08~0.10毫米;框架卡槽采用0.7毫米的热镀锌防风大卡槽,上锌量180克;卡簧采用65Mn,φ3毫米浸塑弹簧钢丝;紧固件为国产镀锌标准件,如螺栓,螺母,垫圈,抽芯铆钉,自攻钉等。
C:覆盖材料:大棚顶部和侧面覆盖水产专用膜,厚度为0.20毫米,质轻、韧性好、透光率不小于60%(新膜单层),物理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防腐性,阻燃性、强度较高,使用寿命5年以上。
②无框架大棚搭建:
池塘中间设一排水泥桩加镀锌钢管结构的中间立柱,高度6米,间距3米,埋入池底1.5米,其中池底下和水中2.5米部分四周用断面15厘米×15厘米混凝土浇灌,水上部分留直径60毫米、壁厚3.5毫米的镀锌钢管;宽度较大池塘需设置边立柱,高度随棚高度而定,直径可小些,但须埋入池底0.8米以上,间隔2米;横梁选中间立柱同规格的镀锌管,长度为1个~2个立柱间隔;池塘四周埋入深1.5米、间隔2米的60厘米×60厘米×50厘米预制块,其上再现浇一圈钢筋混凝土锚固梁,规格60厘米×35厘米,内设4根~5根直径12毫米螺纹钢,每隔30厘米扎一道箍筋、并预留拉绳拉钩;选用直径3.5毫米热镀锌钢丝绳,两端固定在锚固梁上,其中直钢丝绳与横梁垂直,中间与横梁相交,间距30厘米~35厘米,横钢丝绳与横梁平行,在直钢丝绳上方,间距100厘米~120厘米;直钢丝绳上方、横钢丝绳下方铺设薄膜。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a2019081210165991.png>
③伞式钢索保温棚搭建:
在养殖池中央建一水泥立柱,立柱顶端安装伞盘体,在立柱周围池塘的地面上固设刚性圈,上下两层呈辐射状分布的多根细钢索构成上下骨架,骨架间铺设夹网层和塑料薄膜层,沿上骨架坡面铺设多道纬索,在立柱顶端装有可遮盖棚顶中心孔并可上下移动的顶盖,在靠近刚性圈的棚面开有门或窗,将棚体制成类似于伞形,遮蔽面积大,相对成本低。曲面棚风阻小,抗风能力大大增强,养殖的相对成本降低,在棚顶设置可开闭的通风口,即在无风时需要通风降温时,将顶杆连同顶盖上升,棚内热空气即可从棚顶通风口流出,凉空气从门或窗进入,实现自动换气和降温。
2.养殖池塘及配套设施
(1)池塘要求室外大棚池塘一般要求东西朝向,长方形,面积5亩~10亩,长宽比2:1,宽度控制在60米以内;池深2.5米,水位保持在1.5米~2.5米。池壁为混凝土结构或塑料膜(厚度为0.35毫米黑色HDPE防渗膜)铺设,池底锅底形,中间设排污孔;排污孔设在池边的,则在池底开中心沟,向排污孔倾斜,坡度5‰以上。室内大棚池塘面积则一般在1.8亩~2亩,作为标粗池,并按1:10比例搭配养成池。
(2)增氧设施配套水车式环流增氧设施和底充式增氧设施。水车式增氧设施,每塘2台以上,每台功率0.75kW~1.5kW;底充式增氧设施,用鼓风机或空压机充气,PVC管或微孔管为充气管,直径10毫米~15毫米,充气管间距4米。PVC管间隔60厘米打孔,孔径0.6毫米。底增氧配置功率控制在0.15千瓦~0.25千瓦/亩。
(3)其它设施备用发电机组、棚内投饲船、提水机械等。
3.一般大棚养殖技术
(1)茬口安排
第一茬养殖时间一般选择在3月中下旬放苗,6月底至7月中旬前起捕;第二茬养殖时间一般7月底~8月中旬放苗,元旦前后水温低于16℃前全部起捕完毕。
(2)养殖技术要求
①放养良种种苗选择体质健康活泼,活动能力强,规格均匀一致,不带病的优质良种虾苗,苗种规格5毫米-6毫米。在放苗时,要特别注意盐度,池塘盐度不能低于育苗池盐度1以上。放养密度一般7万尾~15万尾。
②水环境控制
a)及时开关大棚:整个养殖期间水温控制在15℃~35℃。养殖第一茬前期和第二茬后期,外界气温较低,要及时关闭大棚;盛夏季节,要及时开启大棚,当水温持续超过32℃时,去掉整个覆盖薄膜。养殖过程中封棚及出棚应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次性封棚及出棚,预防由于水温急剧变化而引起对虾疾病发生。
b)养殖用水经沉淀处理:要建造蓄水池,养殖用水需经24小时以上自然沉淀处理,用80目筛绢过滤泵入养殖池。淡水地区可在蓄水池中放养花白鲢、吃食性鱼类进行生物净化,海水池塘则需用10克/米3漂白粉消毒。
c)肥水后放苗:池塘经消毒处理后,在放养前用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与生物肥料、光合细菌等进行肥水,使透明度保持30厘米~40厘米后放苗。
d)适时调节水质:根据养殖季节的不同,适时加注新水和进行水质调节,经常使用底质改良剂和微生物制剂、微生态态制剂来改良池塘水体的生态环境,使池水长期保持肥、活、嫩、爽。一般养殖前期每天加水5厘米~10厘米,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达到2米水位后,才开始逐步换水,每天换水量10厘米左右。以后逐步增大到15厘米~20厘米。养殖后期水色过浓的池塘换水量增大到30厘米左右,尽量使池水保持清爽,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e)及时开启增氧机:根据池塘水色、载虾量、天气等情况,采用水车式环流主体增氧与底充式增氧相结合方式,及时开动增氧机,保持池水溶解氧充足。放苗密度较高的池塘,放苗20天内每天黎明前及中午开启空压机2小时,放苗20天后增开水车式增氧机1小时~2小时,放苗70天后除投饵时暂停1小时~1.5小时外,全天开启空压机和水车式增氧机。气压低的阴天、下雨时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使水中溶氧量始终维持在4毫克/升以上。
③科学投喂优质饲料:
饲料沿池塘四周进行均匀散投,日投饲第1个月日投4次~5次,第2个月3次~4次,以后日投3次。经常检查吃食情况,一般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并根据吃食情况、天气情况、虾的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养殖中后期至起捕前可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免疫多糖、免疫多肽等添加剂,每日添加1次~2次,投饲2天停2天。
④严格养殖管理:
每天巡塘观察对虾吃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虾;定期监测水质,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
⑤做好轮捕工作:
根据池塘中虾的规格和载虾量,及时做好轮捕工作。
4.伞式钢索大棚养殖技术
(1)养殖前期准备工作苗种放养前,及时检修养殖池的进排水、加温和供氧设施等,提前10天-15天做好养殖池清淤、消毒和肥水工作,检测余氯<0.5ppm的情况下进行肥水处理,形成特定藻种利于虾苗生长。当自然水温低于20℃时,提前覆盖塑料薄膜使棚内温度超出自然水温8℃-10℃。
(2)苗种标粗阶段选购优质南美白对虾苗种,苗种规格5毫米-6毫米,运输前做好苗种标粗池的水质调节,盐度相差应不大于3。苗种引进之后放到标粗池中进行集中培育,密度约200-250万尾/亩。全程使用优质粉状饲料投喂,并根据养殖池内生物饵料数量酌情选择投饲量,日投饲量一般为虾体重的10%-15%,一天投喂4次,分别为5:00、10:00、16:00和21:00。经20-30天培育,虾苗体长达到4.厘米-5.0厘米,可进行下一阶段分池养殖。分池的具体时间、规格视池塘的承载量进行,注意标粗池内水质变化。
(3)对虾养成阶段选择在晴好的天气进行分池放苗,分塘前取部分虾苗进行试水,48h后成活率在98%以上方可放苗,按照30-35万尾/亩进行分池放养,分池前、后,需在对虾料内添加免疫增强剂,减少虾苗的不良应激反应。全程坚持采用高蛋白、高能量的优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要求早晨少喂,下午和夜晚多喂。养殖前期投喂开口料和0号料,每天投喂三次(早上7:00,中午11:00,下午5:30)。中后期投喂1号和2号料,一天四次(早上5:30,中午11:00,傍晚17:30,晚上22:00)。适时估算养成池对虾数量和规格,作为投饵量的依据。养成期根据实际情况来换水或加水,放苗三天后每天注入新鲜海水10厘米,直至到标准水位,水质好的应少换或不换,前期只加不排,中后期每天中间排污一次,保持塘底的清爽,换水量控制在1/3以内,尽量少用或不用消毒剂。同时,进行严格地水质调控,定期检测水质理化状况,适时追肥、灵活调节,投放底质改良剂和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色、稳定水质。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最好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和黄褐色。整个养殖过程保持最适在水温25℃-28℃,溶解氧≥5.0毫克/升,透明度20厘米-30厘米m,pH值7.8-8.6。
适宜区域:
全国沿海各地有海淡水地区。
注意事项:
1、是钢丝绳必须用紧固夹扎紧,固定好,使钢丝拉绳和薄膜连在一起,降低整张薄膜的张力。
2、搭建时,不要将保温膜弄破。
3、池塘四周的保温膜必须压实,避免刮风时将膜吹起。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主推新技术: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封闭式养鸭”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85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