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草鱼要这样养:大草鱼提高密度,中途出鱼

文日投喂量:按土鲮存塘量的2%,如土鲮存塘10000斤,则每天投喂200斤。5天加料一次,加料量为上次投喂的10%。

土鲮加餐投喂效果案例:

 

“中途出鱼模式”风险点:

(1)部分地区中途出鱼难,导致顶塘,后期养殖压力大,养殖成本增加。

策略:提前预判,想办法打通销路;

(2)后期存塘量大,土鲮生长受限。

策略:定期刮土鲮,拉大留小.。

四、“中途出鱼”模式养殖实例

“中途出鱼模式”关键点总结:

1、提高放养密度到500尾/亩,草鱼产量能达到2000斤/亩以上,中途起捕两批,不至于顶塘,充分利用池塘空间;如果只放300尾/亩,按平均5斤起捕亩产也只能做到1500斤,且年底鱼价没有保障;

2、3斤之前使用海大高端草鱼料2662,长速快,料比低,发病少;后期使用2612+063沉浮搭配,性价比高,兼顾底层鱼;M.yZ023.cOm

3、提高土鲮放养密度和规格,后期投喂沉料主攻土鲮,土鲮产量高。

相关阅读

黄鳍鲷池塘高密度精养技术


黄鳍鲷也很适合于土池或围湾养殖。单养和与其他鱼类混养均可。特别是利用面积广阔的虾池进行黄鳍鲷的混养或与对虾混养都很有发展前途。我国南方水温高冬季可直接在池塘越冬。而北方水温较低,在11月份起捕移入室内水池加温越冬,或者采用地沟、塑料大棚、太阳能加温等其他方式越冬。

黄鳍鲷池塘养殖可分为单品种的纯养、多品种的混养和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三种方式。

(1)单养:每亩放养700~1500尾,每年1~3月投放鱼苗,规格为2~5厘米。养殖周期为1年至1年半,起捕规格200克以上。投喂冰鲜下杂鱼及人工饲料,亩产一般在150~300公斤。

(2)多品种混养:混养能合理使用养殖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域的生产力,常用的混养方式有:

①黄鳍鲷、鲻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500~750尾(5~7厘米)、200~300尾(7~8厘米)和200~300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00~150公斤。

②黄鳍鲷、金钱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900尾(5~7厘米)、200~300尾(5~10厘米)和200~300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50~200公斤。

(3)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这是为了利用单品种精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剩余饵料,以及为调节排泄物造成的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采用的养殖方法,一般是主养一个品种,辅以搭配放养一个品种。

①尖吻鲈、黄鳍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800尾(10~12厘米)和200~250尾(5~8厘米)。

②鲈鱼、黄鳍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1000尾(10~12厘米)和200~250尾(5~8厘米)。

③笛鲷、黄鳍鲷养殖。每亩放养紫红笛鲷为900~1000尾(12~14厘米)和黄鳍鲷15~200尾(5~8厘米)。

④卵形鲳鯵、黄鳍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900尾(10~12厘米)和150~200尾(5~8厘米)。搭配养殖的黄鳍鲷于每年3~4月份放苗,翌年2~3月收获,体重约200克,亩产为30~50公斤。

黄鳝超高密度控温养殖技术


黄鳝超高密度控温养殖技术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主要弥补网箱养殖和普通无土流水养殖的不足,其优点在于:面积小(0.45~2平方米);水位浅(5~18厘米);密度大(每平方米放种苗2.5~7.5千克);产量高(每平方米产出50千克左右)。现将其技术要领介绍如下,供黄鳝养殖爱好者参考。

一、池址选择

养殖场选择建址要求周边无污染源,地势平坦并有充足、清洁的水源条件,排灌方便,避风向阳,供电持续有保障,交通便利,如果能将废弃的甲鱼养殖温棚加以改造,既可简化建池难度,又节省了养殖成本。

二、建池设计

选择一块地势平坦、地基扎实的场地,池场面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应在100平方米左右,池场设计为长方形。四周用砖砌实,高70~80厘米,池底用砖和水泥抹平,长方形池场两头砌成高2米左右的圆拱形,然后将池塘纵向用砖砌成若干个面积为1平方米左右,高为30厘米的小池子,每个小池子可用水产专用防水涂料粉刷,既能防止池子渗水,清洁方便,又能使细菌失去寄生场所。每两行池子共一排水管和进水管,排水管用两通的塑料管弯头,弯头口朝上安装在池底的一角,进水管直径为3厘米的塑料管,整体与蓄水池相连,在进水管通过每一池子的初始位置开一出水小孔,在温控大棚的顶头砌一个3~4米、1~1.5米的蓄水池并配备一个抽水泵和一个水位升降接角器,在蓄水池底或池中设计安装一个加温炉(可自行设计)在每个池子中放一块面积0.7平方米,厚度为2厘米的泡沫板,池中进水处不要让泡沫覆盖,让水直接流入池中,温室用木条、竹竿、泡沫、塑料薄膜覆盖。

三、鳝种放养

1.选种。最佳时机为3月底至4月底,7月上旬至9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以笼捕的鳝苗为最优,凡有外伤感染,肛门红肿,头肿大,粘液脱落的鳝种应坚决剔除,鳝苗体色以深黄大斑为好。特别注意下雨前后3天时间不宜收购鳝种,农田大量喷施农药、化肥时不能收种。

2.消毒。将已收购的鳝苗放入装有等温水的铁皮箱中,每箱装黄鳝25千克左右,加水以覆盖黄鳝12厘米为宜,向箱中加入50毫升的黄鳝保护神;将收回的黄鳝,再次等温换水,将免疫王30~50克溶入铁皮箱中,20分钟后发现黄鳝精神萎靡、痉挛,有浮头不下沉等现象时应立刻清理。每隔20分钟清理一次,持续1~2小时后按大小规格放入池中。

3.密度。经过严格选种消毒后的鳝苗应放在水深为5~8厘米池中,每小时每平方米保证有30千克的水流量。由于在选种消毒时要剔除部分黄鳝,所以在放养密度上应超过计划放种的20%,鳝苗入池后经10~15天,才趋于稳定。

4,再次消毒。鳝种入池后3天应坚持药物处理,以防细菌、病毒感染和生理机能失调。第一、二天用免疫王每池2~3克,停水3小时;第三天用黄鳝保护神每池5~10克泼洒,停水3小时。

5.投饵驯饲。待黄鳝入池后的第二天开始驯饲,方法是将蚯蚓或鲜鱼(绞碎)按黄鳝体重的0.5%~1%投放在池中的注水处,以便让黄鳝沿水流寻味而来,没有吃完的饵料应捞出,如果7天后仍不开口吃食,应向池中泼撒保肝宁和速食净。正常摄食:15天后,即可开始加入粉状的配合饲料,鲜鱼与配合饲料比为20∶1,以后逐渐增大配合饲料的比例。待15~20天后,配合饲料基本上可代替鲜鱼。投喂时间以每天早上6~7点、下午5~6点为宜,投喂总量为黄鳝体重的3%~6%。

四、日常管理

“养鱼先养水”。高密度控温养殖,水与温度的管理尤为重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是衡量水质的基本条件,黄鳝的日投饵量为体重的3%~6%。鳝鱼吃剩的饵料应尽快捞出,以免污染水体,若饵料吃完后仍有少量黄鳝还在投饵处巡游,说明投饵量过少应适当增大投饵量。要注意观察注排水情况,注排水要均衡流畅,严禁蓄水池断水,待黄鳝正常吃食后要及时驱杀寄生虫卵,同时拌入肠炎平、利胃散,调整胃肠功能增进食欲。每隔半月或天气骤变应及时用免疫王泼洒一次,养殖全过程使用保肝宁、免疫王来提高鳝体的抗病能力和解毒排毒能力,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

及时清除残饵和粪便以防水质污染腐败,水温一般控制在25~28℃。夏季温度过高应及时向蓄水池中加注深井水,冬季应注意加温和保暖。病害防治方面与其它养殖模式相同。

温室甲鱼高密度养殖如何节约饲料成本



□浙江萧山第一农垦场养殖户:谢志清
目前温室甲鱼普遍采用高密度的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的生产成本主要是饲料成本。如何降低养殖成本、增加效益,饲料是关键。饲料成本的高低是由饲料价格和饲料系数的高低决定。在饲料价格降低空间不大的状况下,如何选用高品质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是减少饲料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养殖户最关心和需要认真探讨的首要问题:
一、放养优质的苗种
具有优良性能的苗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个人认为,浙江地区目前日本品系的中华鳖品种养殖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二、选择好品质稳定的配合饲料
温室甲鱼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的环境中对营养物质需求不同,因此,养殖户在选择饲料时,要根据甲鱼个体大小、营养要求等,选用品质稳定、配方全面的饲料。我场经过多年来的养殖总结,认为“冠源”品牌的甲鱼饲料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投喂时在水中稳定时间比较合理,喂养的甲鱼生长速度明显提高。由于甲鱼增重的加快,饲料系数低,养殖效益才能提高,确实显示了名牌饲料的效益优势。
三、科学掌握合理的投喂量
合理的投喂量就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甲鱼生长最快、整体产量最高。如果投喂量过低,甲鱼处于半饥饿状态,生长发育缓慢;投喂量过高,则不但饲料利用率低还会败坏水质。在养殖过程中,建议可以根据甲鱼重量确定投饵率,计算出最合适的投喂量,最好每天观察一次摄食情况,适当增减投喂量。当投喂量增加到每只甲鱼3克/天为止,直到甲鱼出温室,根据我们的经验,这样的投喂方式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
四、把握好投喂次数及软颗粒的制作时间
投喂次数同样关系到饲料的利用率。如投喂过频,饲料利用率低,劳动强度高;投喂次数太少,则每次投喂量必然加大,饲料损失率也大。一般情况下,苗种时期投喂次数可适当多些,幼甲阶段适当少些。软颗粒制作时间应在投喂前1~2小时制作好,这样有利于甲鱼肠道消化吸收,不但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对保护水质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饲料营养价值高,可适当少些;营养价值低可适当多些。这方面要勤观察灵活掌握。
五、保持良好的水质、足够的氧气及适合的水温
保持良好的水质可以促进甲鱼摄食旺,生长快,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宜的温度也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温室控温是人工操作,要根据气候变化,把温差变化控制在+/-0.5度以内,以便给温室甲鱼养殖创造一个良好外部环境。
六、注重疾病防治
甲鱼发生病害会影响摄食,即使摄食,其饲料利用率也不高,造成饲料浪费。因此,在温室甲鱼养殖阶段,要一直注意疾病观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以上温室甲鱼养殖方法属个人经验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稻田里高密度人工养殖泥鳅的技术要点



一、稻田建设

选作养泥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2000㎡左右,要求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无污染,稻田保水性强,加固田埂,在稻田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薄膜、纱窗等(底部入泥30厘米)建设30~50cm高的防逃墙。防止泥鳅钻洞、跳跃逃逸,进、出水口加设网拦。稻田中开挖鱼沟、鱼溜,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5%左右,在距离田埂50~100cm处开挖宽、深均为40~50cm的鱼沟,田间鱼沟呈“十”字形或“#”字形状;在排水沟口附近或在稻田中央开设鱼溜,深60cm以上、面积5~6m、与鱼沟相通,鱼溜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化肥及水稻晒田时泥鳅的栖息场所,又便于集中捕捞。

二、施肥管理。为了保证泥鳅苗下塘即有充足而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并保证生长过程中浮游生物不断,坚持一次性施足基肥、后根据水质具体情况、及时、少量、均匀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约占80%)、每亩用腐熟的畜禽肥250~500公斤,施前先在阳光下晒4-5天杀菌,在水稻栽插前10-15天,所施基肥一次性深翻入土,然后上水、耙平、无土块。后视水质情况灵活进行追肥,一般20天左右追施腐熟有机粪肥一次,每次25kg。

三、水稻品种选择与栽插。饲养泥鳅的稻田水稻品种应选择抗倒伏、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如武运粳8号、镇稻99等品种,6月初~6月中旬移栽结束。水稻移栽前秧苗施一次送嫁农药,移栽时要求稀植,每亩达1.7万穴,有利于通风透光,可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水稻移栽后7~10天追施一次水稻分蘖肥,每亩25kg尿素或40-50kg碳铵。

四、泥鳅苗种放养。待水稻移栽后,追施的化肥全部沉淀(一般7-15d),秧苗返青,保持鱼沟内水质透明度25~30cm,田面3~5cm水深。亩放规格3~4g/尾的鳅苗约2万尾,放养时应避免鳅苗身体破损受伤、体表光滑、无病,放养前用3~4%的食盐液浸泡10~15分钟,消毒后入田,有效预防泥鳅水霉病和防止将病原体、寄生虫带到新环境。

五、饲养管理。
1、泥鳅放养初期,秧苗移栽后到7月10日左右,池内天然饵料比较丰富,刚投放的泥鳅苗在新的水域生长环境不太适应,摄食较少,少量人工投饵。保持稻田水深5~10cm,秧苗分蘖后大约在7月15日~25日期间拷田,鱼溜内水加至60cm左右,2~3天换一次。泥鳅放养到7月中旬以后,视鱼、稻生长情况的逐渐增加水量和投饵。以主要投喂动物内脏、血粉、米糠、豆饼、麸皮等动植物性饵料和泥鳅专用配合饵料(占50%),投饵率约为5~8%;日投喂2次,上午8~9时、下午4~5时;投喂初期,将饲料均匀地撒在田面上或鱼沟内,以后逐渐将饲料投放在固定的鱼溜里,让泥鳅养成在鱼溜定时、定点、定量取食的习惯,以利泥鳅集中摄食和冬季捕捞。具体根据泥鳅取食、天气、活动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饵后,1~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
2、水稻生长中期。大约在7月20日~8月30日,动物性饵料占60~70%(随着水温升高,适当降低动物性饵料比例),投饵率8~10%左右,高温季节适当加深田间水位,保持田面水深15~20cm,并注意换水,当水温高于30℃时,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以防过多的残饵碎屑腐烂.败坏水质,一般每5~7换水一次,每次换水3~5cm,保持田水透明度25cm左右,保持黄绿色最佳。
3、水稻生长后期,8月30日以后,田间管水要干干湿湿,动物性饵料占40%左右,投饵率4~5%,水温低于15℃时停喂,及时捕捞上市出售。
4、稻鳅病虫害防治。由于稻田养鱼具有除草保肥,灭虫增肥作用,水稻病虫害发生率也较低。在水稻插秧前3~5天施送嫁农药,或插秧后5~7天,对秧苗施药预防一次,水稻生长期内不得不防治病虫害的,必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用药前将鱼全部赶到鱼溜,灌满田水,稻田的一半先用药,剩余的一半隔天再用药,让泥鳅在田间有多一点躲避的场所。粉剂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施,水剂在露水干后使用。施药时喷嘴要斜向稻叶或朝上,尽量将药喷在稻叶上。下雨前不要施农药。次日再将鱼溜水换掉1/3~2/3。严禁含有甲胺磷、毒杀酚、呋喃丹、五氯酚钠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稻田。泥鳅对敌百虫较敏感,严禁使用。
7~8月每隔20天左右在饵料里加一次抗菌素类药物,增强鱼体抵抗力,预防泥鳅赤鳍病。注意加强巡田,特别是天气变化时,发现泥鳅活动异常甚至浮头,及时加注新水。

5、泥鳅上市。注意观察,泥鳅达到上市规格就分次捕捞上市


草鱼养殖户如何快速出鱼,抓住好鱼价?


2017年,广西市场2~3斤网箱草鱼价格从1月份的5.3元/斤上涨到目前的6.8元/斤,6.8元/斤的草鱼价格也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价格。在好行情下,如果能快人一步出鱼,就能抓住好行情,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那么,如何才能让鱼长得快一点呢?

一、影响草鱼生长的因素

1、投喂率

0.3斤以下使用蛋白前期使用蛋白30膨化料投喂,长势远快于全程使用蛋白2米,配置每15天使用海联科3103和海联科3505拌料内服3~5天;

每15天使用海联科肝肠利健混料投喂3~5天;

直接全程投喂海大鱼健乐,当次使用时间不能少于20天;

4、投喂管理

15℃以下,草鱼活力下降,消化功能降低,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长;

18—34℃,温度越高,草鱼活力越强,食物经过消化道的时间越快。

(3)加料方法

正常投喂加料时,加上一天投料量的20%,加在第2、3餐,加到相应的投饵率后,维持5天再考虑第二次加料;

阴雨天转晴天后,需要加料到原来的投喂量时,控制在2-3天把量加到位,不能一转晴就恢复到原来的投喂量。

(4)阴雨天投喂

最后一餐提前到1-2小时投喂,或是最后一餐停喂;

全天投喂量控制为正常量的70%;

投饵机要打快一点,防食欲好的鱼摄食过多。

【奥罗1号】—高温高密度试养新突破



在罗非鱼链球菌越来越严重的行业背景下,针对罗非鱼病害,富豪渔业对罗非鱼苗进行了重新选育,引进泰国亲鱼筛选培育抗病力强和长速又不慢的罗非新品种“奥罗1号”,并于20xx年—20xx年在海南和茂名进行了不同地方的高温成鱼养殖,试验抗病力和生长性能。
我们对茂名试验塘做了全程的跟进,分两批对该品种进行试养。20xx年5——9月第一批奥罗1号新品种高温期试养结束,考验了该条鱼在高温期的抗病性。第二批试养20xx年9月29——20xx年3月24结束,该品种的抗低温性能也得到验证。
继第一二批试养成功之后,且在行情低迷,大家失去信心的背景下,茂名富豪渔业又于20xx年5月,又对该品种进行了高密度、高温期、全投料的试养挑战,并于9月17圆满成功。全程养殖数据如下:

1、池塘条件:
面积:4.5亩水面,1.5米水深
设施:2台1.5千瓦叶轮增氧机;1台1.5千瓦投料区底部增氧;溶养监控设备(鱼儿乐)一套

2、放苗情况:
数量:奥罗1号塘底鱼2.3万尾
规格:8—9.5朝,1000尾1.73斤
放苗时间:5月25号

3、出鱼时间:9月17号

共抓鱼19909斤(其中罗非19000斤)
养殖周期:141天
过斤成数:6成7
均重:0.923斤/条

4、投入情况:
全程共喂恒兴鱼苗料140包;恒兴907大鱼料366包,共计喂料506包。
料比情况:1.22
药品投入:3200元,平均亩成本474元,约0.15元/条
电费:3000元

5、鱼苗成活率:
共抓罗非19000斤,均重0.923斤/条,出鱼共计20585条
鱼苗成活率:89%
第三批高密度试养成功结束,感谢大家一如既往对着条鱼苗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也将在这条鱼苗上更用心去做,用良心做好苗!

经过这三批自己试养,通过自己一年的亲身饲养,希望能给大家分享一些有用的管理措施:

1、日常投喂注意观察鱼的吃料情况和粪便,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投喂量
发现有问题及时打样,确定肠道、肝胆是否健康,从而调整投喂,控料和肝胆调理。肝胆是免疫和排毒的重要中枢,肝胆差,鱼容易出现问题

2、观察水质和藻类变化:发现水面起膜、起泡;水质变黑、变浑浊、变蓝、早晚水色变化大等情况,及时测水、正确调水,保持水质良好。尤其是高温期和有大的天气变化情况下

3、注意环境变化和水质恶化情况下,鱼容易产生对环境变化的应激情况,任何大的天气变化和长期水质恶化,都会导致与的免疫力下降,难以抵抗病原生物侵害

4、注意改底:底质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池塘溶养和水质好坏。尤其高温期,养殖中后期,鱼类排泄增加,底部越来越差,底部发热,遇到白撞雨或转季情况,极易返底

5、投喂后注意增氧30分钟到1个小时,注意投料区增氧,让鱼有足够的溶养进行消化和营养转化。这样能有效降低饵料系数。

广告结束,有用的希望大家参考

用心做好这些工作,其实养好一条罗非鱼并不难,希望对大家有用!感谢大家的长久的关注和支持!

草鱼亲鱼的催产


1.产卵池的建造

产卵池建造主要考虑收卵效率、捕捞方便、有利保护亲鱼等间题,产卵池的设计应尽量满足亲鱼产卵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故面积一般以50-80m,为宜,设在水源方便、水质良好、运输便利、离培育池较近的地方。以圆形为好,水深1.5 m以上,池底由周边向中心处逐渐倾斜,中心较四周低15-20 cm的暗管与集卵池相连,既是排水口又是出卵口。池壁设进水口,与蓄水池相连,口与池壁成45角,冲水时池水能自行旋转,一般流速为0.3m/s左右。

2.选择亲鱼

亲鱼要选性腺成熟好、体质健壮、无体伤和病害的鱼。

(1)草亲鱼的雌雄鉴别

(2选择成熟的雌雄性草亲鱼雌草亲鱼主要是根据亲鱼腹部的大小、弹性及松软度等外部特征来判断。雌草亲鱼腹部膨大,两侧卵巢轮廓明显延伸至生殖孔附近,手摸腹部,柔软,有弹性。雄草亲鱼用手轻压精巢部位,有乳白色精液自泄殖孔流出,入水后能均匀散开的就可选用。

(3)雌雄亲鱼的比例
①人工授精法:雌雄比例为1:1或2:3
②自然受精法:雌雄比例为1:2或2:3
3.催产

(1)催产剂的种类
1脑下垂体(PG)
2绒毛膜性腺激素(HCG)

丘脑下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LRH-A)。LRH-A 称为外源性激素,白色粉末,易溶于水,草亲鱼对此种类特别敏感, 故用于草亲鱼最有效。

(2)剂量草鱼对鲤鱼垂体有效剂量为:最高5mg/kg,最低 2.5mg/kg,一般剂量为4 mg/kg,对LRH-A的有效剂量为10- 20Ag/kg雄亲鱼注射量一般为雌亲鱼的一半。

(3)注射方法有体腔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体腔注射:把鱼侧卧,将针头向头部方向与体轴成80^-900)%,刺入体腔0.5- I cm,将药液慢慢注入鱼体内。肌肉注射:在背鳍与侧线之间,用针挑起一鳞片,顺着鳞片向前探刺,将药液注入鱼体内,或在背鳍最后一鳍条基部后方凹处注射)

4.发情和产卵

亲鱼经注射催产剂后一般经过一定的时间都会出现发情的现象,这段时距叫效应时间草亲鱼的平均效应时间8-9h.

当频繁出现雄鱼追逐雌鱼.这是发情兴奋现象,亲鱼发情达到高潮时开始产卵排精如采用人工授精,应立刻进行。

草鱼亲鱼的培育


1.放养

要做到合理的放养,也就是既要使亲鱼的性腺发育良好,又要 充分利用水体。草鱼每亩放养总量可视池塘大小、水质、水源、深浅 度及管理水平来定,一般每亩放养120 kg左右,可搭配10%-15%鲢或鳙。

2.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主要是做好投饵和调节水质工作。

(1)投饵在草亲鱼产卵后至越冬前,青饲料以嫩草为主,日 投量为体重的20%左右,每天再加投2%的精饲料。开春后,青饲 料可投占体重的4.0%-60%,精料减少到1%或不投喂。秋季强化 培育,日投量占体重的40%,并给2,%- 4%的精料。催产前停止投 喂精料。

(2)调节水质可根据水质和水位情况每月冲水1次,催产前每周冲1次,以微流水每次冲3 ~5h较适合.

此外每天早晨要巡塘,注意观察草亲鱼的活动及水质的变化,防止浮头和疾病的发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86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