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秋季养殖-草鱼寄生虫防治

广东每年的9-10月对于草鱼养殖来说是最佳的季节,因为此时温度适宜、疾病少、长速快,最适合鱼类生长,因此称为“金九银十”;但同时进入到九月下旬,也是各种寄生虫开始繁殖增多的时期,如果没防控好寄生虫疾病,到了第二年开春会出现吃料不长、掉膘鱼瘦、出血病增多、死鱼多等情况,所以在此时预防好寄生虫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就来看一看此时草鱼最易感染什么寄生虫。

一.指环虫

指环虫是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目前研究发现已经有300多种,最适宜的繁殖水温20~25℃,雌雄同体无需交配即可产卵,繁殖过程如下:

发病症状:主要是鳃丝呈暗红色,略有浮肿,粘液增多,有少许泥土。

处理建议:指环虫是常见的寄生虫,用什么药处理养户都很有经验,关键是怎么杀好虫是需要技巧的。

1、研究表明杀虫药物连续作用48小时指环虫死亡一半,96小时全部死完,而常用药物药效一般在2-3天,所以2-3天后再杀虫一次。

2、药物都具用耐药性,所以上半年常用的杀虫药到了下半年建议都不要使用,建议换其他杀虫药或厂家。

3、多数寄生虫的虫卵是在鱼塘底部繁殖的,指环虫在死亡前会大量排卵,所以在杀虫两天后底部使用海联科“二氧化氯”杀虫卵杀菌一举两得。

二.绦虫(肚内虫、肠虫、面条虫)

每年的9-10月份,许多养户会补苗,苗种期很容易感染绦虫,如不处理则会出现消瘦、吃料不长、增加成本等情况,所以在放苗3天后要及时处理绦虫。

绦虫是一种大型的寄生虫,草鱼前肠主要是储存饲料,故一般寄生在前肠最多,最易感染1-2龄的草鱼,易感染季节6-10月份,绦虫也是雌雄同体,无需加配即可自行繁殖。

发病症状:因感染初期看不到明显症状,等到发现发病时已经很严重,处理成本高、损失大、时间长,所以最好是在春秋两季解剖鱼体观察,绦虫个体较大故解剖前肠即可发现有没有绦虫。

处理建议如下:

1、药物选择:一般选择“阿苯达唑”类的驱虫药,具体用量因厂家和含量不同所以要询问药店,有的养户使用的是“敌百虫”或其他毒性较大的药物,个人建议不要使用,因为量难以把控避免造成毒死鱼。

2、治疗时间:一般3天即可,一天喂一餐,因药物对肝脏有代谢负担,所以治疗时加上海联科“蚌毒灵散”或“肝肠利健”一起投喂。

3、关键点提示:内服的药物基本上都是驱虫药,是杀不死绦虫的,在内服3天后需要延边泼洒敌百虫或在增氧机下挂瓶,避免绦虫在水中被鱼吃进肚子。

相关知识

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


寄生虫病是在目前生猪养殖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不但可以降低死亡率,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为养猪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简单谈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养殖户有一定的帮助。

一、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

猪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生理结构不同,在临床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再加上每个猪场的地域上的差异、饲养条件的差异、饲养方法的差异以及管理的差异等等,对每个猪场的感染危害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要结合自己猪场所在地的寄生虫发病种类及实际情况,才能制订出合理适用的防治计划。

1.只有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加强了,才能提高猪体自身的抵抗能力。因此要创造一个不适合寄生虫繁殖暴发的环境条件,尽可能切断它们的传播途径。例如在湿度较大的环境条件下,球虫容易迅速繁殖,我们就就应该给猪群创造一个即干净又干燥的环境,这样就能抑制球虫繁殖的速度,减少对猪场的危害。总之,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应加大环境控制的手段,尽量减少药物控制的防治方法。况且杀灭寄生虫一类的药物对寄主的毒性比一般比抗菌抗病毒药物更大。

2.养殖模式不同,寄生虫的发病情况不一样,这是因为每一种寄生虫病原都有不同的传播途径。按感染的方式来说,寄生虫有的通过母子体之间的垂直传播,有的通过猪群内部接触感染传播,有的通过中间宿主传播。按传播的方式来说,可分为食源性传播、环境传播、个体横向传播等。

3.在临床的寄生虫疾病中,除了原虫病中的弓形体病能直接引起猪的大量死亡,球虫病引起仔猪较严重的腹泻后导致的死亡外,其它类寄生虫在一般情况下,会导致大多数猪体患消耗性疾病,主要是影响猪的生长,造成饲料利用效率降低。由于各类寄生虫对药物的敏感度不一致,因此在制订猪场驱虫计划时,必须要检测出危害本场的主要寄生虫种类,按照害大为先的原则,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对危害大的寄生虫要选用优先敏感的药物,而对不是主要危害的寄生虫,可以合并一起进行防治。

二、驱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对于猪场一定要定期全面驱虫,按照制定的驱虫计划,不同生长阶段的猪,使用不同的驱虫方案。母猪产前728天使用伊维菌素驱虫,能够有效的预防仔猪螨虫病的发生,用左旋咪唑或阿苯达唑只能驱除体内寄生虫。种公猪一年春秋驱虫两次,而且驱虫要在上半月进行,因为上半月虫体的头是朝上的,尾巴朝下。春季驱虫重点是体外寄生虫,可使用伊维菌素。仔猪断奶转群前驱虫一次。新购猪只驱虫两次,隔离30日以后才能并群。首次给猪驱虫最好选在4560日龄(猪体重30公斤左右)时进行效果比较好,这样能一举多得,把多种寄生虫一齐打下。第一次用药以后,隔6090天再驱虫1次。驱虫宜在晚上进行。

2.选药要恰当,确保驱虫达到理想效果,并且要选用价廉、广谱、高效、安全的驱虫药物。驱虫时体内寄生虫一般选择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左旋咪唑;体外寄生虫主要是使用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在选择药物的时候都是寻找比较大、比较正规的生产企业,大企业的产品含量比较足,而且质量比较稳定,再加上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也比较多,所以在选择药物的时候更应该和正规的大企业合作。在选择驱虫药时可考虑体内外寄生虫均能驱杀而且副作用小的药物,目前西药方面用得较多的是伊维菌素或阿维素与芬苯达唑的复方制剂。

3.为了保证猪体药物的摄入量,在驱虫给药之前,给猪停喂一顿。晚上68时把药物和少量精料拌匀进行饲喂,让猪一次吃完。如果猪不愿意吃或不吃,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少量盐水或糖精等,使适口性增加。猪场用药时,一定要计算好药物使用量,把药研碎,拌入饲料中搅拌均匀。

4.对猪只进行驱虫时,要准确掌握用药剂量,以防药物中毒,产前十五天之后和哺乳期严禁使用驱虫的药物。

5.驱虫后及时清理粪便,将其堆积发酵、焚烧或深埋;地面、墙壁、饲槽应用5%的石灰水消毒,以防排出的虫体和虫卵又被猪吃而重新感染。

鹅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鹅剑带绦虫病该病由矛形剑带绦虫等多种绦虫所致的鹅肠道寄生虫病,鹅群放牧下水容易被感染发病。该病主要危害数周至5月龄鹅,因此必须有计划用药物驱虫。患病鹅表现为消瘦、精神萎靡、离群静坐、翅膀下垂、脚软、走路摇晃、甩头、运动失调,两脚作划水动作,麻痹由两脚开始,发展到全身,向后坐或倒向一侧而死亡,排出灰白色稀粪中常见乳白色绦虫节片。

防治商品鹅群应在1~1.5月龄时驱虫1次。留种种鹅群除了1~1.5月龄时驱虫1次外,在4~5月龄时应再驱虫1次。吡喹酮,每公斤体重用药30~40毫克,1次拌料投喂;灭绦灵片,每公斤体重用药50~60毫克,1次拌料投喂;丙硫咪唑,每公斤体重用药10~25毫克,1次拌料投喂;硫双二氯酚,每公斤体重150~200毫克,1次喂服;氯硝柳胺,每公斤体重50~60毫克,1次喂服。

鹅球虫病寄生于鹅的球虫有16种,最常见的为肠球虫。各种年龄鹅都可感染,幼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症状为摇头,口流白沫,伏地,颈下垂,排血水样粪便。青年鹅、成年鹅常为带虫者,而雏鹅和仔鹅对球虫易感,因此必须分开饲养防止被感染。5~8月份为球虫多发季节,有该病流行区域或鹅群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

防治做好养殖场严格消毒工作,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一旦发生该病,应立即用磺胺药、氯苯胍、氨丙啉、青霉素等防治。每公斤体重用250毫克氨丙林拌料,连喂3天;每公斤体重用氯苯胍10毫克拌料,连喂3天;每公斤体重用球虫宁30毫克拌料,连喂3天。

鹅裂口线虫病该病对雏鹅和仔鹅危害大,与青、成年鹅分开饲养,不到低洼潮湿地带或死水塘放牧,可大大减少发病。放牧的鹅群应定期驱虫,商品鹅进行1~2次,留种种鹅群须进行2~3次。病鹅应隔离治疗,可用左咪唑或丙硫咪唑,每公斤体重25毫克,1次口服;甲苯咪唑,每公斤体重用30毫克,1次口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90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