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池塘生物生态综合防控高产技术


○张洁1郑凤红2袁东芹2

(河北唐海县农林畜牧水产局技术推广站;2、唐海县农林畜牧水产局饲料兽药办)

本技术模式利用食物链关系,在虾池内套养一定数量的白鲳鱼用于生物防治对虾疾病,同时使用益生素、沸石粉等微生态制剂生态调控水质,通过生物生态综合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探索出了高度集约化的对虾养殖高产模式,解决了对虾养殖空间日益萎缩的难题,为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一、技术路线
彻底清塘消毒、杀灭敌害和病原携带者→微生态制剂“养水”、培养基础饵料→放养高健康苗种→生态防控和生物防控→日常管理(投喂无病原饵料、增氧、日常检测)→收获
二、技术要点
1、池塘准备。高产试验区设在唐海县十一农场,试验面积50亩,每个池塘10亩。水深达到2.5m,配备增氧设备,达到精养条件。3月中旬,利用吸浆泵或人力把池底淤积层清出池外,厚度小于20cm,不可将其推至池塘护坡上,以免随水流回灌池。清淤曝晒后进水20~30cm,每亩按照水体使用2~3ppm浓度的二氧化氯或者溴氯海因充分浸泡池塘,持续48小时后,将池水排净。
2、微生态“养水”。4月下旬开始进水,进水60~80cm。根据池塘的自身营养情况,在放苗前5~7天,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营养素和芽孢杆菌菌剂,培育良好藻相和菌相,营造对虾健康生长的良好水环境。之后相隔5~7天再反复施用2~3次,补充水体营养,使浮游微藻持续繁殖,保持稳定的良好水色和透明度,池水水色呈淡绿色和浅茶褐色。具体实施养水措施时,还要特别注意与天气的配合,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时进行效果才明显,切忌在阴雨天盲目过量施用。
3、生物防控。放养白鲳鱼进行生物防控。白鲳鱼放养时间有两种方法,一是前期放养,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与南美白对虾苗放苗时间大致相同。一般放养规格100~200g的白鲳鱼种400~500尾/亩;二是对虾发病初期及时放养,放养密度为规格500g的白鲳鱼400~500尾/亩。
4、虾苗放养。高健康对虾苗来自省级苗种生产场会达苗种场,体长1cm以上。盐度淡化至2‰~5‰。放养时间为5月初至6月上旬,放苗密度为8万尾/亩。
5、科学投喂。
(1)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先喂白鲳鱼,当白鲳鱼抢食完毕,再喂对虾。白鲳鱼种入池第二天即开始投饵驯化,开始时全池投喂,以后每天逐渐缩小投饵范围,至7天左右将鱼群引到一处,此处作为投饵场。淡水白鲳为不断觅食的鱼类,需多次投喂。投喂次数为每天4次,上、下午各2次,上午投饲量占40%,下午占60%。在适温范围内,日投饲率为5%~9%,水温低时可适当减少。不同生长阶段对虾的摄食量也不同,体重在10g以前投饵率占虾体总重的8%~12%,体重10~15g投饵率占虾体总重的4%~8%,体重16g以上投饵率占虾体总重的3%~4%。一般每15~20天测定池鱼生长情况,正确估算池鱼重量,以便调整日投饵量。日投饵次数3~5次,放苗早期每日投喂2次,中期投喂3~4次,后期投喂4~5次。养殖初期宜全池均匀投喂,然后逐渐回到池塘四周清洁区处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日间逐渐向深水清洁区投喂,夜间在浅水清洁区投喂,投喂应力求均匀。
(2)饵料台观察。在确定了某一阶段的投饵量后,必须经过饵料台观察,判断投饵量是否适量,并加以调整。方法是:在虾池四周设2~3个饵料台,投喂后1.5小时进行观察,若饵料台无剩余饵料且80%左右虾胃饱满,说明投饵量合适。若饵料台有剩料,说明投饵量偏大,应适当减少。若胃饱满的虾不足80%,说明投饵量偏小,应适当增加。
(3)益生菌改善对虾体质。对虾养成期间,定期在对虾饵料中添加EM菌等益生菌混合投喂,增强对虾体质,提高对虾免疫力。
6、生态防控。
(1)微生物调控。利用有益菌和微藻营养素改良水质,防止残饵与代谢废物过度积累,促进优良浮游微藻相的稳定,通过菌—藻协同的生态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定期施用益生素等芽孢杆菌降解转化代谢产物。养殖过程每天都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需要培养有益菌进行降解转化,芽孢杆菌在养殖水体中6~8天达到高峰,以后数量慢慢减少,要保持芽孢杆菌的数量优势,需要每隔10天左右定期追施。首次施用益生素数量为1kg/亩,以后每10天0.3kg/亩。
(2)使用水质、底质改良剂。可使池塘水体中的污染物结合有益菌和浮游微藻的生态转化作用,重新进入池塘营养的循环利用途经,从而改善水环境。定期使用沸石粉,养殖的前、中、后期均可使用,15~20天使用一次。养殖前期每次施用2~5kg/亩,中、后期每次施用7~10kg/亩。
(3)使用增氧机。增氧可促使池水形成水平流动及上下对流,增加水体的流动性,改善对虾栖息生态条件,促进对虾生长。一般3亩左右的虾池需设置1台功率为0.75kW左右的水车式增氧机。高温闷热天气、暴雨等情况以及下半夜多开;为避免影响对虾摄食,投喂饲料时一般停止开动增氧机。还可采用底部增氧和水车式增氧相结合的立体增氧方式。
7、日常管理。
(1)每天早晚测定气温、水温、盐度、pH、水色、透明度等,每周测定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指标。观察水质状况,是否需要换水,调节进排水。
(2)定期取样检测浮游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养殖水体中的有益藻相,防止有害浮游生物的生长。
(3)掌握对虾摄食情况,在每次投喂饲料1~2小时后观察对虾的肠胃饱满及摄食饲料情况,控制饲料投喂量。
8、出池收获。
把握达到上市规格白鲳鱼的出池时机,使用大眼拉网将白鲳鱼捕获上市。对虾规格达到40~60尾/kg即达到出池规格。可先使用密眼拉网拉2~3遍,将大部分对虾捕获,再排净池水人工捕捉剩余对虾。
三、结论
1、本例成功地采用了生物和生态综合防控技术开展对虾淡水池塘高产养殖试验。经过养成期管理,对虾亩产530kg,白鲳鱼亩产280kg。亩纯利润达到了5000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虾病的传播途径可分为纵向传播途径与横向传播途径。纵向传播途径因使用高健康苗种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横向传播途径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试验过程中,我们总结出生物、生态防控的方法来控制虾病的横向传播。对虾池中的白鲳鱼只吃病虾和体质较弱的虾,而正常虾的生长活动不会受到影响。利用这一特性,在虾池内套养一定数量的白鲳鱼防止和延缓了病害横向传播,从而有效地控制虾病,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水体,提高对虾品质,实现虾鱼双赢。另外,我们通过有效地使用有益菌、浮游藻类营养素生态调控水质,平衡藻相与菌相,营造良好的养殖生态,预防了虾病的发生,保障了对虾的健康生长。


延伸阅读

南美白对虾拖便、白便的生物防控措施



拖便


高温天气是白便等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一旦出现,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建议大家预防为主,“治未病”。

养殖前期,饲喂开口料或零号料时,建议使用“强效EM”(“强效乳酸菌”)+“海洋红酵母”(“水产诱食酵母”)提前泡料酸化发酵,养护肠道效果明显。

养殖中后期,要严格控制对虾摄食量,不要盲目增料,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发酵饲料。没有发酵饲料的,推荐大家使用“循环周期拌料方案”:先内服两周期(7天为一周期)“强效EM”(“强效乳酸菌”)+“低聚糖863”,“益生菌”+“益生元”高效增殖肠道菌群,提高肠道消化吸收能力。

规模化养殖场为降低成本,可先使用“乳酵素”发酵成乳酸菌液,稀释后替代“水”拌料使用;之后内服1周期“六味神草液”+“大蒜精华素”,清热解毒,保肝利肠;以上方案循环使用,可有效预防白便、肠炎等肠道疾病发生。若已出现白便,建议连续使用“菌毒双克”(“六味神草液”)+“聚维酮碘”消毒水体,连续使用“底毒净”或“底黑安”氧化池底,同时减料,大量拌服“六味神草液”+“低聚糖863”+适量土霉素或氟苯尼考3-5天后,再拌服“强效EM”(“强效乳酸菌”)+“低聚糖863”调理肠道。

【干货收藏】南美白对虾池塘环境调控技术



一、水体环境的常规化处理
优化养殖环境;同时,还可提高养殖对虾的生长性能,降低饲料系数,增强机体免疫力。目前常见的碳源有蔗糖、葡萄糖、糖蜜、细米糠、甘蔗渣和木薯粉等。罗亮等(2011)在南美白对虾水族养殖实验系统中添加糖蜜和米糠,养殖20天,结果表明,综合对虾的体重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饲料系数等各项指标,以添加糖蜜的效果较好。
对于铺膜池、水泥池等没有底泥的养殖池塘以及新建或底质干净的池塘,可选用无机有机复合营养素或无机有机生物复合营养素。在施用营养素的同时应配合施用一定量的芽孢杆菌制剂,利用有益菌分解转化池塘中的有机物,既可为微藻的生长持续提供营养,又可起到清洁池底环境的效果。
另一方面,需及时补充微藻生长所需的营养,重新培育良好藻相。“倒藻”情况严重的,可先排出一部分养殖池塘水体,再引入新鲜水源或从其他藻相优良的池塘引人部分池水,提高水体中微藻的密度,再进行“加菌补肥’,的操作。此时,施用的微藻营养素以无机复合营养素或液体型无机有机复合营养素为宜。

此外,养殖中后期水体中的碳、氮营养的比例失衡,容易导致氮的大量积累,无法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罗亮等(2011)提出,在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水环境的碳营养在养殖前期升高,中后期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氮含量则在养殖前期低,中后期不断升高并到达最大值;水体环境中异养细菌的数量与碳营养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表明,在对虾集约化养殖池塘水体中,到养殖中后期容易形成碳氮比偏低的情况,而碳营养是限制异养细菌生长的关键因子。所以,对于增氧设施完备、养殖管理水平较好的集约化养殖池塘,可考虑在养殖中后期合理添加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碳源,用以调节水环境的营养平衡,适当提高水体的碳氮比(C/N)水平,促进异养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使池塘中富集的氮营养得以循环利用,达到改良水质、优化水体环境的功效(表1-1乳酸菌族,菌体杆状,单个或成链,有时成丝状、产生假分枝。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常见于恒温动物和人的肠胃、牛奶、海产品和一些植物的表面。在工业、农业和医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应用价值较高。
乳酸菌对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残余饲料和养殖尾水等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其中对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的净化效果明显,但对氨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果不显著。在对饲料溶解液的净化过程中,随着水体温度和乳酸菌菌浓度的升高,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的净化效率不断升高,温度在30℃时各个指标的净化率分别达到74.21%,菌浓度106个/毫升时净化率分别达到78.01%、30.52%、78.45%。但是,当水体中的饲料含量过大时,乳酸菌的净化率会所降低。对于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温度和菌浓度的影响与饲料溶解液的净化情况类似。
在养殖池塘中使用乳酸菌,不仅可以快速利用溶解态有机物如有机酸、糖、肤等,而且还可以快速降解亚硝酸盐,使水质清新。此外,由于乳酸菌生命活动过程产酸,故还可起到调节养殖水体酸碱度的作用。养殖过程中出现水质老化、溶解态有机物多、亚硝酸盐高、pH过高等情况时,可施用乳酸菌制剂。
另一方面,还可通过生态位竞争防控微藻过度繁殖,避免水体藻相“老化”,调节水色和水体透明度在适宜对虾健康生长的范围。此外,由于光合细菌在弱光或黑暗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连续阴雨天气下科学使用,可补偿因微藻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微藻的生态位,起到吸收利用水体营养盐、净化水质、减轻富营养水平的效果。
芽孢杆菌搭配光合细菌使用,对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净化率也较好,分别达到62%和46%。可见,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不同种类有益菌的生态特性,根据池塘水质具体情况科学地把各种有益菌制剂进行组合搭配使用,可有效增强水体环境调控效果。

(5)菌一藻协同调控水质在养殖35天时、芽孢杆菌-小球藻组和光合细菌-小球藻组的氨氮净化率可达到76.4%,78.9%;并且藻-菌环境系统的水质净化效率明显高于单藻和单菌的环境系统。所以,在养殖生产中应同时培养优良的微藻藻相和菌相,使之形成一种菌藻生态平衡,通过两者的生态协调作用可有效调控水体环境。因此,可在虾苗放养前同时使用微藻营养素和芽孢杆菌制剂,培养良好的藻相和菌相,在养殖过程池塘微藻藻相和天气变化情况,合理使用芽孢杆菌制剂和微藻营弄素,促进有益菌和优良微藻的生长繁殖,维护好菌藻系统的生态功能,从而达到优化养殖水环境的效果。
可增加钙肥,有利于微藻繁殖,保持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改良底质,提高池底的通居性。同时,生石灰还可起到一定的消毒效果。一般在养殖开始前作为消毒剂和底质改良剂使用,用量为100-150千克/亩;在养殖过程中当遇到水体pH过低或强降雨天气时可作为水质改良剂使用,用量为10-20千克/亩,具体应该根据水体的pH情况酌情增减。生石灰容易受潮熟化,熟化后效果会明显降低,因此应及时使用,储藏时要注意防潮。
水体混浊、呈黄泥水色时,选择使用高效净水型调节剂;对虾发病或应激反应时,选择使用中草药型调节剂。
高位池养殖后期水体pH值也多会偏低,这主要是因为养殖代谢产物积累造成的。此时,可用农用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提高水体pH,一次用量不宜过大,一般以5-10千克/亩为宜,可视需要反复多次调节。此外,适当控制养殖密度,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有益菌及时降解代谢产物,维持微藻的平稳生长,也有利于保持养殖水体pH值的平稳。

3.养殖水体氨氮过高的调节
(1)水源氨氮过高的调节
如果采用地下水作为养殖水源,由于地质原因,部分地下水氨氮含量偏高,抽出来的地下水必须充分曝气,让水中的氨氮挥发和氧化后再行使用。对池塘水体可施用芽孢杆菌制剂和微藻营养素培养有益菌和优良浮游微藻,吸收氨氮。也可以使用具有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有益菌制剂和光合细菌制剂降解转化氨氮。
(2)养殖中后期或者拉网捕虾等操作引起氨氮升高的调节
先施用沸石粉和粒状增氧剂或活性钙等改良底质,同时施用光合细菌制吸收氨氮,再使用芽孢杆菌制剂降解转化有害物质,可有效降低水体氨氮的含量。

4.养殖水体亚硝酸盐过高的调节
养殖水体亚硝酸盐过高多见于池底有机物较多、水体溶解氧不足的状况。预防亚硝酸盐过高必须从养殖初期开始。
(1)从放苗前“养水”开始至养殖全程定期施用芽孢杆菌制剂,养殖前期使用有机载体的芽孢杆菌制剂,养殖中后期以使用无机载体的芽孢杆菌制剂为宜。
(2)水体偏浓或阴雨天气施用光合细菌制剂和乳酸菌制剂,保障养殖代谢产物及时降解转化,优化养殖环境。
(3)定期施用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的有益菌制剂,并保障水体溶解氧含量。
发现亚硝酸盐过高,可先施用活性钙或增氧剂,同时加强开动增氧机,增加池塘底部和水体溶解氧含量,然后加大施用乳酸菌制剂和具硝化反硝化功能的有益菌制剂用量。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南美白对虾池塘生物生态综合防控高产技术》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龙虾池塘养殖技术”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m.yz023.com/y/526594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