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引起的南美白对虾应激性红体的处理措施


10月23日,儋州周老板有一口塘虾已长到50多头,提料台时发现大量虾腿发红,体色也带有暗红,因此来电询问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办。经过沟通了解当时的水质水色情况后,让周老板用水盆装半盆表层水然后往盆里放些红色的虾,观察虾体变化,5分钟后周老板来电说2、3分钟后虾的颜色已全部变为正常颜色。

根据此情况,判断是应激性红体。建议:

第一天,当天用速安(2亩/包)+高稳c(2亩/包)浸泡2小时后全塘泼洒解毒增氧抗应激,同时用黑金神(4亩/包)+粉剂活菌王(2亩/包)+红糖(2亩/斤)净化水质和强化水体营养补菌,浸泡过夜到第二天出太阳时全塘泼洒。

第二天,晚上再用一次速安(2亩/包)+高稳c(2亩/包)浸泡2小时后全塘泼洒。

第三天周老板来电:第二天时虾已好转,第三天全部变回正常颜色,体色非常漂亮。

临高儋州技术王卷

编辑推荐

应激性与病毒性红体病在折腾整个白对虾养殖产业



近些天,因天下雨,出现病害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规格80支头-200支头成品虾养殖和刚投苗十多天的幼苗,主要表现为下雨后开始出现厌食减料、空肠空胃、游塘、耗底的情况:

病害情况

一是养殖近100天的成品虾,长速较慢,池塘水体浓绿,粘度较大,换水量大,但对虾还是出现慢料或生长较慢的情况,下雨后开始出现耗底,而且越来越严重,无计可措,只好出售。

养殖期40多天,规格约为150-200支头的对虾,吃料正常控菌与稳水

a、养殖期40-60天定期用生物解毒酶(BIO-生物酶浆)+酵素菌王(BIO-酵素菌肽)+球型乳酸菌来调水稳水。每5-7天泼洒一次改为每二天少量多次泼洒一次就好。

b、如出现水体变红的情况,可先用高纯腐植酸钠片+能量果酸泼洒一次,后再用酵素菌王+酵素菌肥水膏(绿藻膏)泼洒以调回绿藻水。



南美白对虾苗为什么会应激?你又是如何处理的?



清明已过,很多地方的虾苗都早已开始放苗。放苗时,不少养殖户都知道放苗从苗场转入虾塘之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虾苗会产生应激反应,于是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使用一些抗应激的产品,如果酸类、维C、多维等,有的还会泼洒一些增强抵抗力的产品,如多糖多肽等。

虾苗为什么会应激?
环境的突然改变是造成虾苗应激的主要原因。虾苗从苗场出苗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产生应激反应了,只是刚开始环境变化不大,应激反应不是十分激烈而已;再经过长途跋涉的运输过程,再转入虾塘,可谓千辛万苦;而到了虾塘后,由于水体环境的不同,虾苗普遍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只是应激的大小主要跟水体环境与虾苗本身体质有关。

虾苗的应激反应能否避免?
既然虾苗的应激是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引起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减少环境的改变来预防虾苗的应激反应呢?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会相当困难。因为我们很难将苗场的水体环境改变成虾塘的水体环境,同样我们也很难将虾塘的水体环境改变成苗场的水体环境。于是应激反应的产生是很难避免的。

如何减轻虾苗的应激反应?
既然虾苗的应激反应很难避免,我们只能想办法减少虾苗的应激反应。这也是我们能够做到,也是容易做到的事情。虽然我们不能将虾塘水体环境改造成苗场的水体环境,实际上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苗场的水体环境并不是对虾生长的最合适环境,所以我们应该优化虾塘的水体环境,使其更适合对虾生长,而不是为了减少虾苗的应激而改造成苗场的水体环境。优化虾塘水体环境,主要是将虾塘水体中的理化指标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如对虾苗影响较大的氨氮、亚硝酸盐、pH等。

怎样的水体有利于虾苗生长,且能减少虾苗的应激反应?
水体的稳定是虾苗生长与减少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而藻类和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藻相与菌相的相对平衡是水体稳定的关键,也是有利于虾苗生长,减少虾苗应激反应的最好方法。因此把藻类和微生物同时培育起来是影响虾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有的养殖户由于时间安排不当,水还没肥起来就直接放虾苗了;有的水肥起来了,但微生物还没培起来也放苗了,导致虾苗的成活率受到很大的影响。

怎样提高虾苗的抗应激能力?
虾苗的应激反应不仅跟水体环境有关,也与虾苗本身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一方面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化虾苗的体质来减少虾苗的应激反应。而强化虾苗体质的关键还是要让虾苗能找到足够的“食物”,虾苗只有吃得好才有能量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放苗前为虾苗提供足够的天然开口饵料是很重要的事情,而最好的天然开口饵料就是藻类和浮游动物。

由于虾苗太小,一般吃不了饲料,因此投喂开口料的效果是比不上天然饵料的,但如果天然开口饵料没能及时培育起来,可通过投喂开口饲料来加速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也为藻类生长提供一定的营养。

强化虾苗体质还有其他方法吗?
一般养殖户多会选择果酸类、维C、多维、多糖多肽等产品来强化虾苗的体质,而这些产品许多养殖户都会觉得有一定效果,至于效果有多好,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这只是一些辅助类产品,而且产品质量还是要看厂家的。我认为营养强化或者对虾苗抗应激有帮助的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多维、多矿等这类产品更好合适。当然产品质量是关键,这就只能看厂家,看使用效果,而不是看标签。

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先进性



随着环境的变化,对虾养殖的局限性已突显了,因此有必要探讨对虾养殖的先进性。通过培藻来提高水质的生产力是对虾养殖先进性的模式之一,为追求对虾的长速,必须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如养牛一样,需要一片草原。培藻真的让虾能快长吗?据观察含有多种有益藻类的虾塘,虾的长速快。这就间接证明虾产生消化酶离不开有益藻类,同时维持较高的吸收营养水平。

虾的消化系统离不开酶,正如炒菜离不开盐一样。面对日益生态链溃乏的水质,人工培藻已刻不容缓,水质的稳定性比起好看的水色重要多了,正如人一样,身体健康时,吃白饭就觉得好味;身体一旦有病,吃牛扒也无味。为何虾塘里常见的是藻相单一,易倒藻之类呢?终究是人为导致的结果罢了(经常性消毒或杀藻)。怪天气不好,培不好藻,这是正常的责备。然而天晴时也培不好藻,还责怪天气么?

藻到底是何方神圣?如硅藻门,如盒子藻、环形藻、菱形藻、舟形藻等;绿藻门,如栅藻、鼓藻、团藻、球藻……而当人们想到水质突变时(这种突变与天气变化相关),应激性倒藻了就有可能在一夜间变宝为废:硅藻死了,果胶质没了;绿藻死了,食用纤维没了,虾就转吃有害藻,对虾也因此产生肠炎,多见慢性肠炎。既然倒藻了,应该全部一齐倒下才对呀,因各藻门的存在大自然的属性不同,据观察应激性倒藻会呈现“先后顺序的。这与季节变化相关,也与各藻门的生长周期长短有关,更与水质营养比例有关。

有些人猛加微量元素,有些人猛加肥,结果造成水质突变(这种突变是人为导致,而不是天气变化导致)。好比一些宠物一样,它们要的自由,就人为地给它们枷锁……当宠物挣脱后,就出现敌对状态。特别是硅藻门,水质一旦发生剧然的变化,一下子就倒了。这就是先倒有益藻,后倒有害藻的依据。况且有害藻一旦形成优势,其孢子有着自我保护和快速生长的能力。物竞天择的自然界,不必考虑有害藻的坚强,只要知道它们是自然界的产物就够了。越恶劣的环境,相对有害的裸藻门反而顽强(其鞭毛的作用下呈运动性,并隐藏起来)。难道有害藻不能杀?有些人明知裸藻死后产生毒性,还明知故犯,好比行人闯入车多的公路上一样,这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与自杀无异。如不杀有害藻的话,一旦大量繁殖,就会阻碍对虾生长的,这同样使人烦恼。因为这样,就更加深刻体会经验了。过往的经历告诉人:水体pH值高,有机质丰富,氮源充足,局部水体没有流动性(尤为适合裸藻门的裸藻疯长),这些就是它们的生存条件……在这些问题来临之前,善于控制那就不怕了。

至于提前预防的手段很多:如经常改底,分解有机质;经常拌菌喂虾,减轻蛋白质变性等。PH值高,是水质不稳定的标志之一。如何降?碱性大,除了用有机酸解毒,培乳酸菌外,就不必杀藻了。pH值高才生长蓝藻,不是有蓝藻才PH值高。这逻辑得有顺序的。先放水后放硫酸,而不是先放硫酸后放水(这样会爆炸的)。解决蓝藻也一样,把pH值降下来,蓝藻逐渐占不了优势。有时没有蓝藻pH值也高,有一说法是缺乏碳源。大量消耗碳源时,水质就出现pH值高(这高值证明水质还不稳定)。

补碳源,培有益藻。目前红糖是碳源的首选,而红糖对水质起着“预加工的作用,恰好给占优势的藻种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一直提倡以有益藻为主的养虾模式就得有些藻种才行呀,为了做到培藻(有益藻)的及时性,必须在养虾的前期大量培藻,一到了中后期几乎培不起藻的。对于有益藻种还是以粉状贮存为佳,这样子能保存大多数藻类孢子。当然塘底的藻类孢子也多,无论何种手段,一经激活,自然生长起来。要确保其生长周期良好,还要补微量元素,补氨基酸等。

追求养虾的先进性,只是一种规则。对于变幻无常的天气,规则也有时候不符合季节变化。不同的季节变化要采取不同的养虾手段,明知天气不稳定会导致不稳定的水质还以培有益藻类的手段去养虾,这就是盲目。孙子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既然水质转变,培藻也解决不了,就要另辟思路。只要能提高对虾的消化酶水平,就是先进性了。

文/甘明亮

土池南美白对虾放苗前处理方法



广西钦州地区大部分池塘的使用时间已有近15-20年,加上养殖模式的原因,养殖过程中不排污,不清底,造成塘底恶化,底泥中存在大量的致病菌、寄生虫卵、青苔孢子等,因此南美白对虾放苗前的清塘工作对防病尤为重要,也是养殖成功的有力保障。

一、进水前的池塘整理

清塘前,需对池塘进行一定的修整,消除对养殖不利的因素,此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包括:

1、加固水门,对于漏水严重的池塘也可进行铺膜或水泥护坡,以保证良好的蓄水条件。

2、适当清理池塘壁和塘基上的杂草,方便日后的巡塘和管理工作。

3、用围布围栏,防止小蟹子等进入和传播疾病。

二、杀螺、除青苔

每年池塘经过一个冬天的干晒,春季下雨后塘底出现积水,加上前一年养殖给塘底留下了充分的营养,导致螺、青苔大量繁殖,因此底质处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杀螺、除青苔。

1、杀螺
塘底的螺种类很多,小型的需要肉眼仔细观察,大型的比较明显。当其数量过多时,其生长过程会大量耗氧,产生的排泄废物(如氨氮等)会恶化水质,促进厌氧有害菌繁殖,加速池底“四化”进程,危害对虾生长。

处理方法:彻底晒塘是减少螺的最好办法,对于螺较多的池塘,可适当使用药物处理,发现螺体翻身发白即可,同时配合人工捞取效果更好。应注意的是,杀螺药物残留期较长,且会影响对虾生长,因此杀螺后的水尽量排干再适当洗塘,然后在培水前进行解毒(“碧水安”)消除毒性。

2、除青苔
危害:青苔会严重影响池塘的水质,消耗水体营养,致使其它藻类生长受阻而影响肥水,虾苗生长缓慢,摄食后肠道变绿不消化易产生肠炎,甚至能造成虾苗被缠绕致死影响成活率。

处理方法:进适量水(覆盖塘底),选择晴天上午使用“苔藻净”2包/亩,约一周左右(连续晴天),青苔开始变黄变白、变黑直至腐烂。此时可使用氧化性底质改良剂或芽孢杆菌,氧化、分解腐烂的青苔,防止发臭和产生有害物质。若部分死掉的青苔上浮至水面,可人工捞掉。另外,对于青苔严重泛滥的池塘建议先通过人工清理,之后再使用“苔藻净”防止反复。

三、底质水质处理

1、塘底消毒(清塘):进水10~20公分,使用强氯精1-2公斤/亩消毒和氧化塘底,以杀灭有害病菌、寄生虫等,降低还原性,减少毒性。

2、调节pH值:隔1~2天,用生石灰(综合塘底性质控制使用量,通常50~100kg/亩左右)中和塘底酸性调节pH值,降低塘底酸化带来的影响,同时提高pH值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起到消毒的效果。

3、进水:1~2天后,尽可能一次性加满水。土池养虾应保持适当水深在1.2-1.5米左右。

4、杀野杂鱼:进水后静置2~3天待进水过程中带进的鱼卵全部孵化(茶麸杀鱼卵作用较弱),使用茶麸杀灭,茶麸用量根据咸度而定,通常咸度较高的池塘10-20kg/亩即可达到杀灭目的,水淡时应适当增加用量。

5、水体消毒:次日上午使用生态消毒剂“新威灭”(调水能力强、不杀藻助肥水)3亩/瓶进行水体消毒,杀灭进水过程带入的各种病原微生物。

6、放苗前2~3天,使用“碧水安”2-3亩/瓶,解除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可有效提高南美白对虾下塘成活率。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池塘经过多年的养殖,底部“四化”(还原化、酸化、有机化、毒性化)逐步加重。好的开始等于一半的成功,养虾始于放苗前的底质、水质处理(即清塘、培水的过程),清塘是为了消除对养殖不利的各种因素,培水是为虾苗下塘营造优良的生长环境,正确的底质水质处理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过冬期南美白对虾肠炎处理一例



养殖问题:

福建省福清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处于越冬期,大部分养殖户所养殖对虾吃料慢,吃料少,而刘厝村杨老板有6口高位池,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格在30~40头左右,对虾吃料依旧很猛,每餐40斤左右料,近期在料台上发现对虾粪便过长,甚至有的已经长达10多厘米,出现明显的肠炎症状,肝脏正常。
患肠炎对虾粪便过长

情况分析:

养殖到后期对虾的吃料依旧迅猛,这样的情况下,对虾的消化器官长期的高负荷运动,再加上日常健肠类的内服产品用的少,久而久之会消化不良易导致肠道发炎引发肠炎。

处理方案:

使用“乳酸芽孢M3一包+海洋红酵母(100克)”拌料40公斤,投喂一疗程7天。

结果分析:

10天后回访,对虾粪便恢复正常,吃料依旧迅猛。杨老板很是满意,决定将套餐减量作为日常拌料常用药,养护对虾肠道。

“乳酸芽孢M3”由三大耐高温芽孢杆菌N9-1-35、乳酸芽孢杆菌、丁酸梭菌Cb-2组成,三种有益菌在体内代谢具有产酶、产酸、产细菌素多重功效,能能有效修复肠道粘膜,促进对虾肠道消化吸收,降低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在肠道内的定植,促进有益菌定植。“海洋红酵母”海洋红酵母中富含虾青素,可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同时海洋红酵母在生长过程中还能够分泌多种高活性的消化酶,产生多种维生素和未知生长因子可以促进饵料的消化吸收。两种产品合理搭配内服,使对虾肠炎症状得到缓解。
处理后,粪便恢复正常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天气变化引起的南美白对虾应激性红体的处理措施》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养鸭的粪便处理”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2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