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草鱼养殖的五个技术要点

夏秋季正是草鱼养殖的高峰期,很多养殖户前期由于受长时间的干旱影响减少了投喂量,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投喂量有所增加。但根据笔者的了解,一些地方的养殖户盲目增加投喂量造成了草鱼的不适应并导致鱼发病和带来缺氧泛塘的危险,有些养殖户完全不顾草鱼的生长规律随意投喂饲料,还有一些养殖户在增加投喂量的同时不明白该如何进行管理及病害防治等,因此,笔者就草鱼养殖中后期应该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增氧

众所周知,溶解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尤其是进行集约化养殖,由于养殖的区域有限,放养的鱼种数量又多,这样很容易造成溶解氧在局部范围出现不足,严重的就会引起缺氧泛塘等事故。因此,养殖池塘水体溶解氧是关键,尤其是高密度养殖的草鱼,在养殖的中后期要满足草鱼的正常生长,必须提供足够的溶解氧。水体增氧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空气中氧气的溶解

水体中的溶解氧如果没有达到饱和,空气中的氧气就会不断地溶解到水体。但靠空气自然溶解到水体的溶解氧只限于水体的表层,在养殖池塘整体溶解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尤其是对流不好的静止水体尤为如此。

2.植物的光合作用增氧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增氧在溶氧总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大概在80%以上。但光合作用增氧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制约:①光照的时间,仅白天十几小时能增氧,到了晚上由于没有了光照,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没有了,反而要消耗溶解氧;②受水层的影响,由于太阳光能到达的水层有限,在养殖池塘中仅在光线充足的表水层内增氧,而底层水由于光线不足或者全无光线,只能耗氧不能增加溶氧;③增氧的效果不稳定,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氧由于要受到光照、水温、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水体中二氧化碳、营养盐类的供给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时空变化较大。

3.水体补给增氧以及人为增氧

这个主要靠增氧机、人力泵水、注水、自然流水或者泼洒增氧粉等增氧,但对于整个水体来说,效果不显著。

在养殖过程中,水体的增氧途径大体跟以上几个有关。但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上,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增氧是个不错的方法,建议整个养殖过程晴天中午要开1~2小时,特别是养殖中后期,没风闷热的天气尤其要开。

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能有效促进鱼体对于食物的转化率,大大降低饵料系数。因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的中后期要加大养殖水体的溶氧量。

二、调水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养殖池塘水环境恶化很严重,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偏高,蓝藻大量繁殖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发生。尤其是到了养殖的中后期,随着投喂量的增加,鱼体的排泄物也会增多。这些排泄物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同时也会造成水体中有害物质偏高,如氨氮、亚硝酸盐等。

目前养殖户调水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1.换水如果条件允许,在草鱼养殖的中后期每隔15~20天换一次水,能有效改善池塘的环境,对于水体溶氧的增加,减少有害物质以及对于浮游动植物的生长都有很好的作用。

2.使用水质改良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调水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具有物理吸附沉淀功能的产品如沸石粉、明矾等,这类产品主要是利用其天然的多孔性能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二是某些具有氧化功能的化学产品,这类产品施用到水体后能直接进行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三是水体补充藻类必需的氨基酸营养素及微量元素,有利于有益单细胞藻类的繁殖,维持水体藻相平衡;四是生物降解,这类产品主要是由一些有益微生物组成,如光合细菌、复合芽孢杆菌以及复合EM菌等,但这些有益微生物由于各自的生理特征不同,施用的方法和效果各不相同。总体来说,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质的方法是目前水产养殖中比较有效的,但一定要注意定期、长期坚持使用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在草鱼养殖中后期经常会出现水质老化、水色偏浓透明度低、氨氮、亚硝酸盐等偏高现象,若养殖户能坚持在养殖中后期每月使用2~3次复合芽孢杆菌,可有效改变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长期保持“肥、活、嫩、爽”。

三、加料

草鱼养殖过程中,尤其是进入到养殖的中后期要根据草鱼的体重适时调整投饵率,一般情况按照吃食鱼体重的3%~5%进行投喂,但也要根据具体的天气情况适当地增减投喂量。据笔者这几年的观察发现,有些地方的养殖户整个养殖周期都是按照一个投饵率投喂,甚至有的养殖户也不管鱼吃料的积极性如何,随意开动投饵机投喂。这样不光浪费饲料,还影响鱼体肠道的消化吸收,而且很多没有吃完的饲料在水体中发酵产生有害物质,进一步影响了鱼的生长。

草鱼生性贪食,但不是投喂越多越好。由于草鱼是无胃鱼类,消化食物主要在肠道,消化食物的时间不会太长。因此,在草鱼养殖的过程中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此外,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其消化食物时间的长短跟水体温度的高低也有关。进入到养殖的中后期,水温相比于前期有所升高,因此草鱼消化食物的时间也会缩短。而且由于温度升高,草鱼在水体中的运动量也会增加,由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会增加,此时如果投喂量不足,会造成草鱼生长受影响。这就是有的养殖户投喂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鱼体的增重却不理想,根据笔者的了解这主要还是由于养殖户投喂量不足造成的。

四、卖鱼

当前,很多地方的养殖户都在进行高密度草鱼养殖,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很多养殖户发现,在养殖的中后期经常性地出现鱼浮头,有的养殖户白天最后一次投喂稍微多一点,晚上浮头就会提前。笔者认为,这除去和水质不好有关外还跟放养密度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池塘的载鱼量是有限的,如果人为增加养殖密度,势必会影响养殖水体中溶氧量,而进入养殖的中后期水温也有所增加,鱼体的消化吸收加快,耗氧会增加。因此,对于高密度养殖的池塘在养殖的中后期一定要适时卖鱼,捕大留小,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达到养殖利益最大化。

五、防病

根据笔者的了解,一些养殖户认为在草鱼养殖的中后期由于鱼体规格较大,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因此放松了对疾病的预防工作。但笔者实践中发现,在草鱼养殖的中后期也会有一些疾病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如肝胆综合症就是最近几年流行于草鱼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养殖中后期的一种较常见的疾病,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此类疾病的流行主要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尤其是长期在饲料中低剂量添加抗生素等药物;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等,这些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此类疾病最明显的就是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

此病诊断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发现鱼吃料减少或者有零星死鱼时,应注意观察鱼体内外症状,及时确诊鱼病。②本病最大的特征是肝脏、胆囊异常肿大、变色,同时伴有老三病等传染性疾病症状。③诊断时,因有并发症出现,容易误诊,不能对症下药,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现象。该病的前期多数鱼肝胆病明显,无其他病症,随着病情的发展,才导致其他病症的出现。但患病鱼体中,肝胆病比其他病变更严重。

以上几点是笔者认为在草鱼养殖中后期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实际的养殖情况,适时调整养殖方法,以保证养殖取得良好的效益。

相关知识

夏秋季节甲鱼养殖喂料要把握五个关键措施



夏秋季节是甲鱼在一年中生长最快的时期,养殖户在给甲鱼投喂饲料时,若能注意以下几点,则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促进甲鱼快速生长发育。
1、饲料颗粒大小要适宜
甲鱼摄食首先咬住食物然后潜入水中吞咽,若饲料颗粒过大则不便摄取,因而制作的颗粒饲料大小要适宜。甲鱼体重不足10克时,要求饲料直径小于0.5厘米,长度小于1厘米;甲鱼体重10~50克时,饲料直径小于0.7厘米,长度小于1.2厘米,甲鱼体重50~150克时,饲料直径小于0.8厘米,长度小于1.4厘米;甲鱼体重150克以上,饲料直径小于1厘米,长度1.5厘米左右。按不同规格投喂适口饲料,饲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
2、添加黏合剂
在饲料中添加黏合剂,如面筋粉、藻胶、魔芋粉等,能增强饲料弹性和黏合性,遇水不易散开,可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
3、按季节和规格确定投喂量
稚甲鱼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幼、成甲鱼为45%左右。全年投喂应掌握“两头轻,中间重”的原则,即春季和秋末投喂量少,中间投喂量多,一般夏季至秋初占全年投喂量的70%~80%。一般幼甲鱼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为其体重的5%~8%,成甲鱼为其体重的3%~5%。若投喂新鲜动物饲料,则投喂量应占甲鱼体重的10%~15%,以投喂后1小时内吃完为宜。
4、摄食环境要保持安静。投喂饲料后,大量的甲鱼会到食台上摄食,若此时遇惊扰甲鱼则会立即潜入水中,造成饲料大量散落池中而浪费掉。因此,为确保甲鱼能够吃饱吃好,减少饲料浪费,投喂饲料后一定要保持甲鱼池周围环境安静。
5、设简易投饲框。为避免甲鱼摄食时来回爬动造成饲料落入水中,可采用简易投饲框投喂,框可用塑料或木材制成,框底板钉上竹制或木质钉,钉间距以甲鱼脖子能伸入而身体不能进去为宜。饲料放入投饲框内,使甲鱼只能将头伸入摄食。

秋季河蟹养殖的五个技术要点



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此话说明秋天到了,螃蟹就开始上岸了,螃蟹上岸一般是性成熟标志。因此,此时是一年螃蟹养殖的关键的时期,一个小的细节就决定养殖成败。个人认为此时应该从以下几个细节入手,确保大半年来的辛劳付出得以丰收。
一是加强巡塘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认真检查防逃设施,加大夜间巡塘力度,密切关注天气,关注河蟹上岸情况,适时抓捕暂养、适时出售;
二是水草养护:秋季,很多水草会腐烂,应及时捞除,避免因腐烂水草败坏水质,滋生病菌;可以移栽一些水葫芦、水浮莲等,用绳或竹竿围起来,覆盖池面不小于1/3,提供给蟹好的栖息环境。
三是做好水质改良:入秋后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水质易恶化,应做到每7-10天换一次水,每次不少于10cm,水深保持在1.2m,透明度控制在35cm,调节好水的PH值,可每10-15天用10-15ppm生石灰全池泼洒,促进河蟹的生长。
四是合理投喂:入秋后正式河蟹育肥上市的关键时期,应适当增加高蛋白饵料的投喂,如豆饼、黄豆、小杂鱼、螺蛳等,以利用螃蟹聚积体能,每日2次,日投喂量是蟹的5%-8%。
五是抓好病害防治: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易引发河蟹感冒和消化不良,平时要注意加深水位,换水水温差不能大于3℃,水面浮游植物面积不能大于1/2;给予优质的蛋白饲料和营养素,以增强蟹的体质。

河蟹池塘的夏秋季节管理技术措施



蟹大小,看水草,说明水草是影响河蟹捕获规格及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夏季高温期,水草除可为河蟹提供栖息、隐蔽、脱壳场所及植物性饲料外,还可以起到遮荫、降低水温、改良水质等作用。种植的水草以水葫芦、菹草、苦草等河蟹喜食的水生植物为佳,面积应占蟹池的1/3~1/2。
3、保持良好水质水环境是河蟹养殖的第一制约因素,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效益。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水质清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搞微流水养蟹。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易发生缺氧现象,并使池中产生大量青苔,影响河蟹生长。在夏季应每15~20天,泼洒过磷酸钙(2~3ppm)、生石灰(10~15ppm),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为河蟹补充钙质,促进蟹体蜕壳生长(注意两者施用时间应隔3~5天)。
另外,高温期最好每隔3~5天换水1次,换水量以不超过原池水的1/3为宜,并保持1~1.5m的水位,透明度控制在35~40cm。由于秋季昼夜温差大,水质易恶化,初秋时应勤换水。随着水温降低,换水次数应逐渐减少,最好保持透明度在45cm左右,水位1~1.5m左右,保证水温较稳定以利河蟹越冬。
4、科学投饵夏季是河蟹生长旺季,要抓住时机投足、投好饵料,确保其快速生长。在此阶段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如豆饼、小麦、南瓜等)的比例,以利河蟹聚积体能,并防止性早熟。秋季正值河蟹育肥时节,应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每日投喂两次,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5%~8%,投喂时间以8:00~10:00、17:00~18:00为宜,其中傍晚的投饵量占全天的70%,每次投喂量应以上次稍有剩余为度,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河蟹的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5、加强病害防治夏秋季节为蟹病的高发季节,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大规模的病害发生。定期采用内服和外用相结合预防蟹病,外用药物有甲壳净蟹安;内服药有板兰根、脱壳素。夏季最好每半个月泼洒1次生石灰。

夏季高温季节大闸蟹养殖管理的五个技术要点



1、优选水草:在夏季养蟹池内的水草应以沉水植物为主,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为辅,外河、湖泊的水草要连根带泥移入。水面遮阳的水生植物最好选用空心菜,空心菜除能提供蜕壳栖息场所,躲避敌害,净化水体,提供天然饵料外,还可在高温季节起避暑降温作用,预防河蟹的性早熟。另外还可适量增加小青萍、水葫芦与水花生以控制河蟹性早熟。水草夏季总体覆盖率应保持在2/3左右。
2、科学投饵:夏季动物性饲料不利于河蟹消化吸收,一般植物性饵料占投喂量的60%左右,宜以水草、青萍、南瓜、西瓜皮等为主,适当搭配小麦、玉米、豆饼等或河蟹夏季全价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池蟹体重的8-10%,饵料投喂应采用“四定四看”投饵,确定饵料投喂量的增减,一般以投喂2小时后检查略有剩余为好。若发现蜕壳蟹应及时在饵料中添加蜕壳素,促进河蟹顺利地蜕壳。
3、调控水质:一般水深要求1.2-1.5米,高温时可适当加深,保持中下层水温稳定在28℃以下。每3-5天换水1次,每次边排底部老水边注新水20-30厘米;进排水口要用40目密眼网布扎牢,严防敌害生物和野杂鱼进入,并防止河蟹逃跑;pH值控制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40厘米左右;每10-15天泼生石灰1次,每次每亩每米水深10公斤。
4、加强预防: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每10-15天泼洒生石灰或二氧化氯以及“甲壳净”、“纤虫净”等杀虫剂全池泼洒,交替使用;每月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大蒜素或免疫增强剂,连用3-5天;定期泼洒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蛭弧菌等。
5、抓好管理:坚持每天巡塘,了解河蟹的摄食、防逃设施及敌害情况。若有河蟹逃走,要及时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及时捕捉养蟹池中的敌害生物;出现病蟹、死蟹应立即查清原因,抓紧处理。

科学养殖草鱼的五个关键技术要点


草鱼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市场消费量大、养殖技术易掌握,但如果投喂饲料技术不科学,即便最好的饲料也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效果,由此会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具体讲,草鱼养殖饲料投喂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选择适口性饲料

草鱼的饲料要选用正规大型厂家及公司的产品,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性。目前饲料有颗粒料、膨化饲料、粉料,但最好要选择膨化料,其次为颗粒料。然后根据水体中草鱼规格选用好颗粒饲料的粒径,使草鱼吞食适口。一般规格为50~100克的鱼应选用饲料粒径为2.5毫米,200~400克的鱼应选用饲料粒径为3.5~5毫米,500克以上的鱼应选用饲料粒径在5.5毫米以上。如果选择不当,过大过小粒径的饲料都会影响鱼类吞食效果,降低饲料利用率。

2、选择投喂量

要根据温度、溶氧、水质等因素,选择每天饲料投喂量。一般应选择晴天太阳出来2小时后,溶氧达到一定时开始投喂,效果较好,持续阴雨天、鱼类浮头天气尽量少喂或不喂。

具体投喂量是:水温在18℃~20℃时,每天投喂量约占吃食鱼总重量的1%~1.5%。水温在22℃~26℃,每天投喂量约占吃食鱼总重量的2%~3%。水温在26℃~32℃时,每天投喂量约占吃食鱼总重量的3%~5%。水温在32℃以上时,每天投喂量约占吃食鱼总重量2%~2.5%。

3、做到“四定三看”

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一般要求配置投饵机投喂,使养殖成鱼规格整齐一致。驯化鱼摄食时一定要使鱼类上浮水面抢食,否则不能进行饲料投喂。一般一台投饵机最大投喂鱼体重量约5000公斤。投饵机设置在水体水深2~4米范围。

4、搭配青饲料

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可搭配投喂青饲料。青饲料有利于增强鱼类体质,降低养殖成本。青饲料以黑麦草、墨西哥玉米、高丹草为佳。投喂青料每天1次,以喂完配合饲料后2小时为好,或者晚上进行投喂。

5、定期检查食场

要通过察看水底有无剩余饲料,观察草鱼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饲料喂养的重量和质量。

夏秋季节受灾的河蟹池塘可以补养青虾



每年夏秋季节,不少地区大闸蟹病害暴发,尤其是较为严重的“抖抖病”,导致养殖蟹死亡率极高,还有因暴雨致使养殖蟹大量逃逸。为了弥补损失,受灾蟹池可养殖一茬青虾,如果饲养得法,每亩池塘可产青虾30公斤左右,增加效益1000元左右。现将其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池塘消毒。9月中下旬,每亩用50公斤茶饼(因茶饼对存塘蟹没有影响)打碎浸泡捣烂后,全池均匀泼洒,以杀死池中野杂鱼及有害生物。
二、合理施肥。每亩施经发酵的粪肥20xx5月上旬,搞好饲养管理工作;定期换注新水,使水中保持较高的溶氧,防止青虾浮头,尤其是凌晨发现虾游爬靠岸应立即采取增氧措施;定期用漂白粉、强氯精等药物消毒;视天气、水温情况适量投喂麦粉、饼粕粉、麸皮等粉状饲料,并适当增加轧碎的螺蛳等肉食性饲料,有条件的可投。喂青虾配合饲料。
五、捕捞销售。视青虾的长势情况,春节期间可选捕部分达规格的大虾上市,大部分青虾经过一个冬天和早春的饲养,在次年3至4月份,青虾一般均可长到5厘米左右,达到上市规格,起捕出池销售,腾塘作下一个周期(可养蟹、罗氏沼虾或培育鱼种)的养殖。

梅雨季节河蟹养殖管理的五个技术要点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大闸蟹举世闻名,而当梅雨季节来临之际,如何管理好池塘中养殖的大闸蟹呢?这是一个每年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因为梅雨季节雨水量大小也有区别,所以预防和管理成为梅雨季节养殖大闸蟹最关键的措施。大家知道雨季和高温季节时期就在6-8月时间段,这段时间池塘中养殖的大闸蟹最难管理,一不小心可能都会造成池塘大量死蟹现象。梅雨季节主要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开启增氧机
每日需关注好高温天气在傍晚的风向变化和夜间是否比较凉爽,若出现此类天气变化,需要提前开机,开机时间务必持续每天早晨日出后1-2小时,并坚持晴天中午开机增氧1-2小时。
二、做好防逃预案,减少经济损失
每年的8月份是台风、暴雨等天气灾害的多发季节,常常会导致鱼塘堤岸破损,鱼塘水位过高等情况,养殖户应及时做好防洪、排涝和防逃工作,防止雨水、大风、台风、暴雨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三、关注高温天气,防止饲料霉变
梅雨季节期间,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往往在这期间饲料容易出现霉变现象,若对大闸蟹投喂霉变饲料,很容易引发肠炎病等问题。
四、加强水质管理,及时做好换水工作
夏季最大的特点就是水温高,加上投饲量大,水质极易恶化,必须适时调节水质,换水应采用晴天上午加水为好,掌握“少进小出”,每次进水在15公分左右,每10天加注水一次,同时要使用生物制剂调水。
五、做好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原则
当前主要病害有肠炎、出血病、寄生虫病等,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内服大蒜素、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增强体质,同时每隔20天使用一次杀虫药和消毒剂,预防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母羊秋季配种四个要点 母羊秋季配种五项技术


母羊在每年的8-10月份是发情配种的旺季,抓好这一阶段的配种工作对于提高肉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做好母羊的配种工作,进行精心饲喂,科学管理,促进母羊发情排卵,并掌握时机,适时配种,提高母羊的配种受胎率。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母羊秋季配种四个要点母羊秋季配种五项技术。

1、精心饲养

秋季是母羊配种的旺季,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羊是否能够正常的排卵发情配种,从而影响到全年的生产成绩。因此到了秋季母羊配种的旺季,各养殖场或者养殖户要对母羊进行精心的饲养,无论采取何种饲养方法,都要注意保持母羊适宜的膘情,提供充足的营养,才可保证母羊能够正常的排卵、发情与配种。通常在配种前母羊的饲养应保持在中等以上膘情为好,如果母羊的体况饲喂过肥,则会导致体内沉积大量的脂肪,尤其是生殖系统内大量的脂肪沉积,会导致母羊发情排卵异常,使配种受胎率升高,即使成功配种的母羊也易出现死胎,或者流产,还会导致母羊在分娩时发生难产,所产的羔羊初生重也较轻,活力差;如果母羊的体况过瘦,会造成母羊的体质较为虚弱,不能正常的发情,即使发情也难以配种成功,有些配种成功的母羊因其过于瘦弱,还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使初生羔羊的活力较差,成活率低,抗病能力较差,易患疾病。因此,在饲喂时要注意保持母羊适宜的膘情,根据母羊实际的体况来合理的调整饲喂方法和饲喂量。对于过于肥胖的母羊,在饲喂上要注意少喂精料,多喂一些青饲料,同时增加母羊的运动量,以促进母羊正常的发情排卵。而对体质较为瘦弱的母羊则要在配种之前加强饲喂,提高日粮中的营养浓度,从而提高母羊的膘情,对于母羊的发情排卵都十分重要。保证母羊摄入的营养全面、充足且配比合理,在各种牧草生长旺盛的季节,可以采取放牧的饲养方式,可尽量延长放牧的时间,让母羊多采食青草,但是注意在归牧后必须要补饲,这对于体质较为瘦弱的母羊更为重要。如果是采用完全舍饲养殖方式,则要注意所提供的粗饲料要尽量的多样,并且质量要有所提高,精饲料的营养也要全面且配种合理。

2、科学管理

对母羊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在放牧条件下可以保证母羊有充足的运动量和光照,对于提高母羊的体质,促进发情排卵,防止发生难产都很有帮助。如果是舍饲养殖方式下也不可忽略放牧的重要性,每天都要保证母羊有一定的室外运动时间,对于维持母羊适宜的体况,增强体质等都十分的重要。给母羊提供优质的饲料,不可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要做好饲料的贮存工作。因羊易患体内外寄生虫病,会危害到母羊的健康,影响母羊在秋季配种期壮膘,因此要定期给母羊进行预防性的驱虫工作。在发生寄生虫病后,追查母羊的病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以促进母羊早日的恢复健康。一般在母羊的配种期到来之前使用广谱、高效、低毒的药物并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再一次对羊进行体内寄生虫的驱除工作。另外,还要在配种前对母羊进行药浴,以驱除体外寄生虫。除此之外,还要给母羊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因羊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因此要做好羊舍的环境控制工作,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避免过于潮湿,勤换垫草垫料。合理的通风换气,及时的清理粪便,将舍内的有害气体及时的排出,保持羊舍的空气质量,为母羊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的环境,可促进母羊的发情排卵。

3、适时配种

要掌握好母羊的发情症状,做好适时配种,有效的提高母羊的配种受胎率。母情在膘情正常、体质健康的情况下,发情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一般性周期为16~17天,发情的时间可持续24~26h。母羊在发情时有明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异常兴奋,呜叫,喜欢接近公羊,有相互爬跨的现象,同时还常作出排尿的姿势。发情母羊的阴户潮红、肿胀,有白色半透明的黏液流出,有的还会有少量的血液流出。此后母羊的食欲恢复,性欲减退,阴户肿胀逐渐的消退,阴道流出的黏液变得少而稠,此时是配种的最佳时机。因母羊的排卵一般在发情末期到发情结束后的8~12h,因此,可在母羊有发情症状后的10~15h进行配种。为了不错过最佳的配种时机,还可以对母羊进行复配,即在第一次配种后的10~12h再配一次,以提高母羊的配种受胎率。

4、及时催情

在母羊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常有一些母羊会发生发情推迟或者不发情的异常现象,对于这些母羊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人工催情。可选择使用异性诱导催情法,即在母羊群内放人性欲旺盛的公羊,利用公羊的爬跨与接触来刺刺激母羊发情排卵;利用药物催情法,可以给不发情的母羊注射激素药物,以增强母羊的繁殖机能,打破卵巢的静止状态,使母羊发情排卵;还可以使用孕马血清注射母羊的颈部皮下,一般使用后的2~10天母羊即可发情排卵;也可以使用中药催情法,建议的药方为益母草12g、红花10g、南瓜叶8g,煎水给母羊服用。如果不发情的母羊在进行人工催情后仍然不发情,则要考虑进行淘汰。

母羊秋季配种五项技术

母羊发情配种的黄金季节是秋季,适龄母羊适时进行科学配种,是提高母羊准胎率和多羔率的最有效措施。
1、选留种羊
选用一胎多羔的公母羊作种,保持羊一胎多羔的品种特征。
2、配种前催膘
适龄母羊在配种前1个月,应进行短期优饲,每只每天补饲精料0.2-0.25千克。适龄母羊只有膘情好,发情才能正常,排卵数量才会增多,从而能提高母羊的准胎率和多羔率。
3、提高适龄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
一般二产以上的母羊双羔率高,因此要控制好适龄高产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以4-6岁龄的母羊占羊群总数量的50%-60%为宜。
4、抢抓秋膘
羊的配种适期正是抢抓秋膘的好时期,抓好秋膘,可使母羊的排卵数量显著增加,公羊性欲旺盛,精液多品质好,准胎率和多胎率增加,母羊发情集中,排卵多。
5、适时配种
羊每次的发情持续时间为24-40小时,而排卵时间多在发情开始后的30-34小时,所以适时配种时间应选在发情后的12-25小时。老龄母羊发情持续时间较短,应在发情后及早配种,青年母羊发情时间较长,配种时间应稍后些。
6、实行复配
一般在一个发情期内,配种一次即可受精怀孕。但为了提高准胎率和多羔率,可在母羊发情中期和末期两次配种,或在一个发情期内的不同时期,用2-3只种公羊各配一次。如果是人工输精,效果则更好,可显著提高准胎率和多羔率。

夏秋季节黄鳝池水体增氧的几个方法



夏秋季节水温高,易造成水体中缺氧,进而引起黄鳝的浮头,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当养殖水体缺氧时,可用以下方法为水体增氧。

一、降温增氧。可在养殖池顶上搭架,盖上稻草遮荫;也可在池周种藤蔓植物,如南瓜、黄瓜等,让藤蔓爬到池顶架上遮荫,以降低水温,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

二、注水增氧。高温季节,每天向鳝池注入适量新水,排出老水,使池水溶氧充足。

三、植物净水增氧。在鳝池内种植适量的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四、物理净水增氧。每立方米水体,取20~30克生石灰,兑水化开趁热泼洒,可清塘消毒,改善水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

五、光合增氧。夏秋季节夜间,可用碘钨灯或较大功率的白炽灯为光源,促使鳝池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体溶氧量。

六、药物增氧。高温季节,对养殖密度大的鳝池,选用过氧化钙或漂白粉,每升池水均匀撒2~3毫克,经化学反应释放氧气。

七、清塘增氧。淤泥是池塘主要的耗氧物,因此,每年应及时清淤。

八、机械增氧。有条件的鳝池,可安装增氧机。高温季节,可在凌晨开机1~2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量。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32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