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胆入手综合防治草鱼三病的有效措施

草鱼是当前渔民们喜爱饲养的一个鱼类品种,在全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中约占40%的产量。然而在饲养过程中草鱼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却大量发生。如果防治不当,就会给渔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近些年笔者先后深入到湖北、天津、北京、山东、广东、山西、陕西等地,对草鱼三病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草鱼三病的防治,大都采取初级传统的表面的防治办法。草鱼发病后,渔民通常采取泼洒氯制品或硫酸铜及市场上各种杀菌剂,有些鱼塘虽能暂时控制,但会出现更大的潜在危险,有些鱼塘用药后反而会增加更大的死鱼数量。

那么草鱼三病究竟怎样防治?山西省临猗黄河鱼病研究所科技人员经过和北京水产研究所、大连水产研究院等的专家教授在一起探索研究,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创新了草鱼三病防治办法,发明了从肝胆入手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

一、检测水质。水质过肥或者氨氮、亚硝酸盐偏高时,必须先改良水质。此时尽量少换水,采用化学方法调节水质。

二、鳃部检查。镜检鳃部是否感染寄生虫特别是车轮虫,如发现鳃部寄生虫的鱼塘,必须先杀灭鱼体的寄生虫。

三、外泼内服抗菌药。为了保护鱼的肝脏,减轻肝脏解毒负担,可采用外泼三黄粉或大黄末+硫酸铜0.3~0.5ppm,同时中西药复合制剂进行投喂,中药可起到保肝利胆通肠之作用,西药用来抗菌、灭菌。中药可选用五味子、丹参、五加皮、艾叶、黄芪等六味中药按比例混合使用,或者与“五子保肝灵”结合投喂均可。

采取以上综合措施对草鱼三病进行治疗,病鱼一般可在3~5天即可康复。而且对鲤鱼、鲫鱼、鳊鱼的出血病、败血病防治效果非常明显。但在治疗期间应注意的是:一、草鱼暂停止喂青草,待康复后再投喂;二、每天中午多开增氧机,增加池塘中溶氧量,有利于病鱼的康复;三、不要大量往池塘中加注新水,避免底层有害物质的快速散发和水的温差变化刺激鱼体,不利康复。

相关知识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技术


近期在走访科技入户示范户的工作中发现草鱼“绿肝”、“花肝”的现象,不仅影响草鱼体质,也埋下了疾病爆发的隐患。由于目前草鱼的高密度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减少了青饲料的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结构使鱼体增重加快,但也增加了代谢系统的负担,所以草鱼出现“肝胆综合症”是在密度养殖模式下的一种营养性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吃”出来的病。其发病的普遍性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草鱼养殖增重增速下降,摄食量减少,不久将进入越冬期,正是肝胆负担降低、自我修复的时期。现总结相关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一、形成原因:

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引起鱼类代谢失衡从而引发肝胆疾病。

2.乱用药物。如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或使用了副作用大、残留高的鱼药,造成了肝损伤。

3.颗粒饲料取代青饲料,导致草鱼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脂肪,超出了机体的代谢能力,多余的蛋白质、糖类转化成脂肪及饲料中本身的脂肪一并沉积在肝脏中,形成脂肪肝,造成肝脏损伤和代谢障碍,进而形成肝胆综合症。

4.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以及维生素缺乏,诱发鱼类肝胆综合症。

二、发病特征:

1.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发病初期,病鱼游动无力,摄食后出现窜游或痉挛,外观无明显症状;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

2.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有时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变成“绿肝”;5-6月以黄肝、土黄色肝居多,8-9月以白肝居多,肝脏失去光泽,质脆,用手指轻敲易碎。

3.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脏器系统同时膨大。

4.由于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它病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因此该病重症者常同时伴有出血、烂鳃等症状。

三、治疗策略:

1.科学投喂。发病后,首要的应该是减食,迅速减轻肝脏负担,缓解代谢障碍,减少蛋白质、脂肪过高的饲料的投喂,多投喂些青草、菜皮等青饲料。可以先停料1-2天,之后按平时的60%-70%进行投喂,效果较好。

2.改动饲料配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饲料配方中胆碱、胆汁酸等的含量,或者增加姜黄素等中草药提取物的含量,投喂这种饲料以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

3.正确用药。选用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拌饲投喂,如当归、白芍、柴胡、黄芪等,对抗脂肪肝、解毒、抗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抑制肝硬化发生等具有一定作用。

4.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加强调水、控饲、保健。

四、预防方法:

1.及早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搞好鱼池消毒;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

2.春季3~5月时杀灭鳃上寄生虫,后期减少药物的使用。

①早杀虫,可及早避免因指环虫、车轮虫病等在此期间直接导致的鱼类死亡,防止寄生虫对鳃的破坏,减少养殖中后期的用药量,相应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②经过越冬期后草鱼的肝脏有了很大程度的修复,代谢解毒功能相对正常,这时用药对肝脏的毒副作用较低,并且此时是颗粒饲料的“空档期”,没有饲料对肝脏的负担,故此时使用杀虫药对肝脏的损伤最小。

3.实行青、精饲料搭配喂养,尽可能多地使用青饲料;储存饲料时,将塑料膜盖于饲料堆外,每7天使用高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在塑料膜内进行空气消毒防止饲料发霉。

4.定期内服中草药、维生素等,保肝利胆,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

草鱼肝胆综合症如何防治?


草鱼,又俗称草鲩、白鲩等,属于鲤科草食性鱼类,是我国常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不仅与青鱼、鲢鱼和鳙鱼并称“四大家鱼”,而且该鱼的产量贡献率约占全国淡水鱼人工养殖产量的1/5以上。在草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频发问题较为突显,而肝胆综合征是常见疾病之一,这种疾病多出现在夏季高温大量投饵时期。笔者结合前期实践经验,为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草鱼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一、流行原因

1、群体阶段:该病可感染不同阶段的草鱼(苗种到成鱼),以5~6月份二龄草鱼和当年夏花为易感群体。

2、发病时节:流行季节5~10月份;发病水温为20~28℃,其中,以季节过度或昼夜温差大时易爆发,如“白露”时节。

3、养殖密度:高密度养殖时此病易发生。

4、环境因素:水质监测指标DO、透明度、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环境条件发生恶化和大量投饵时此病易发生。

5、并发症:发病草鱼多会并发感染“病毒性肠炎”或“细菌性出血病”等。

二、病害症状

从体表和腹腔内部两个方面观察其发病病症:

1、体外症状:病鱼离群独游,吃食能力下降。捞出观察可见其体色加深,呈“青头乌背”状。其中,鳃丝充血出现紫红色,严重时末端鳃小瓣脱落,拖有污泥或杂质;病鱼眼眶、鳃盖、鳍基、肛门、尾柄处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尾鳍末端有白色透明带。

末端鳃小瓣脱落

尾鳍末端有白色透明带

2、体内症状:腹腔有黄色或血色积水;肝脏病变呈土黄色并呈现花肝、绿肝;胆囊肿大且暗失光泽;肠道充血。

肠道充血

花肝、绿肝;胆囊肿大且暗失光泽

三、治疗方案

首先,明确治疗思路:经过上述分析,可见肝胆综合征的引发病因主要源自内部代谢障碍和外部环境刺激所致,故采用“内服调理”和“外界改良”相结合思路开展治疗。

其次,减少潜在病原:减少投饵量并及时清理掩埋死病鱼。

最后,落实治疗步骤:内服药剂氟本尼考200~400克、三黄散200克、多维150克和“应激宁3型”300克拌料40千克,每日投喂一次,连用5~7天。同步使用底毒消(150克/亩)和洁水灵(150克/亩)进行环境改良,连用3天。

四、治疗效果

连续用药2日后,死鱼数量明显下降;内服一周后,死鱼数量基本稳定;后续定期坚持拌饵投喂保肝护胆类药剂。

五、总结与建议

一直以来,鱼病问题都是推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针对上述情况,首先应做到合理降低养殖密度,优化养殖模式和品种搭配。在本例中建议养殖密度低于1000尾/亩;同时,优化养殖模式和品种合理搭配,适当套养白鲢、花鲢以及鲫鱼等常见品种,常见投放比例为白鲢70~80尾/亩、花鲢20~30尾/亩和鲫鱼300尾/亩。此外,还应注重水质管理和科学投喂并重,切记严防浑浊水体现象的出现,如若出现会加重死亡率。最后,合理用药和定期药物预防。此病发生期间严禁滥用外用刺激性药物(如硫酸铜、三氯制剂等),该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引起大量死亡;后期用“三黄克菌素”+“应激宁3型”拌饵投喂,半月一疗程,每一疗程持续5天,每天一次。

草鱼斑点叉尾鮰肝胆综合病预防治疗浅析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加,鱼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肝胆综合症”并不是一种具体的鱼类肝胆疾病,而是对于因养殖环境胁迫、投饲不科学及其它综合因素引起鱼类肝胆内脏功能减弱或发生实质性病变,表现出的一系列病态症状综合表现的统称。

一、肝胆综合病的发病原因

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2、经常使用杀虫剂、杀藻剂、重金属盐类化学药物,以及有害藻类产生的藻毒素等加重肝胆负荷的药物,导致代谢絮乱,排毒能力变差,毒素长期积累引发肝胆病;

3、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添加过多杂粕,以及维生素缺乏;

4、饲料营养不适合鱼类营养需要,能量蛋白比高,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

5、过度投喂,不注重前期内服保健,导致肝胆负荷加剧,从而诱发肝胆疾病。

二、肝胆综合病的症状

1、土黄肝:肝脏胆囊肿大,颜色呈现土黄色偏白色,胆囊颜色呈现墨绿色

2、脂肪肝(花斑肝):肝脏颜色红白相间,胆囊颜色呈现墨绿色

3、绿肝:肝脏颜色出现局部发绿,同胆汁颜色相近

4、肝脏坏死:颜色发白,易碎

三、肝胆综合病的预防

1、科学投喂:每天投喂均匀,加料缓慢,切忌过量投喂,投喂过程中做到少量多餐。

2、定期内服保健:定期使用肝肠利健、3505、蚌毒灵散等做内服保健,提升肝血窦丰度,活化肝细胞,修复肝管通道。

3、正确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杀虫剂、杀藻剂、重金属盐类化学药物等药物,不要长期低剂量使用抗生素药物拌料投喂。

四、肝胆综合病的防治

内服:3103+3505

内服:肝肠利健

内服时间:前7天药量要足够,后7天可以适当减量10~15天。

备注:治疗时应首先停食1-3天对治疗本病更有益处。

老病新谈-草鱼肝胆综合症


福建安溪某水库丁老板,也是饲料厂老板,他在水库养了二十六口网箱,网箱规格都是7米×10米,主养草鱼,每个网箱放鱼4500尾左右,平均规格6~7两。5月20日丁老板电话告诉我说有四口网箱发病了,每口网箱死鱼数量三天时间就从每天几尾上升到了50多尾,而且还在迅速攀升。

丁老板此前用过杀三代虫和指环虫的鱼族安,以及湖南某品牌的保肝宁,不见明显效果。我在5月21号到场镜检,只发现有少量的指环虫,很显然寄生虫不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检查鱼体发现有有烂鳃、绿肝、肠道红肿并伴有轻微出血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我给出的处理方案是:1、当天上午用复合碘溶液泼洒消毒、灭菌,下午4点左右开始投喂第一餐药饵料(膨化料,每吨添加2号药物预混剂15公斤),投喂量参照鱼重量的1.5%计算;第二天下午2点半投喂第二餐,死亡数量迅速得到了控制,接下来第三天再投喂了一餐药饵料,到第四天早上四个网箱总共还发现死鱼38尾,第五天死亡就彻底停止了。

丁老板对这次的治疗效果很满意,接着又定制了一吨药饵料全部做预防用。

【讨论】在鱼类疑难病症或暴发性病害的治疗上,我们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荐养殖户朋友们把对症的药物制成药饵料投喂,很多养殖户感觉都有投喂难情绪,一是嫌麻烦,再者就是一般饲料企业不愿意代加工。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得知,治疗鱼病时药物的对症、剂量算准、搅拌均匀、减少浪费,并确保病鱼能采食到足量的药物等等细节问题才是影响鱼病治愈率的关键,否则再简单的病症都会被拖延成不治之症,并造成重大损失。

这其中的道理我们也经常宣讲,一是因为鱼类的生理结构很简单,对药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剂量保证;二是因为很多药物是易溶于水的,要尽量减少拌在饲料里的药物投入水中被鱼采食前的大量浪费。再者,制成药饵料之后投喂既简单又轻松,效果还更有保障,重点还在于缩短病害的控制时间,减少死鱼带来的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41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