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鱼种之白露管理:不要让白露节变成“白露劫”

白露,中国24节气的第15个,也是9月的第1个节气,一般在处暑后15天。2014年白露节是9月8日,与中秋节同一天。

在水产养殖中,白露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特别是鱼种培育,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注重防控,草鱼鱼种会长时间、大批量死亡,病情还很难控制,俗称“白露瘟”,所以在白露前后一定要做好鱼种的养护,避免白露节成为草鱼鱼种“白露劫”的悲剧。

一、为什么在白露前后鱼种会出现“白露瘟”呢?

1、鱼种的生理特性:从夏季放夏花到白露的鱼种,经过约4个月的生长,其体长从75px增长到20~750px,增长6~10倍,体重从200mg增加到50~100g,增加100~200倍。从这可以看出,草鱼苗种属于生长快速的品种,但由于鱼类属于低等动物,快速的增长造成鱼体的各种免疫、消化系统跟不上身体的增长,造成鱼体存在抵抗能力低下的缺陷,给有害菌创造了可趁之机。

图12014江苏9月天气及气温预报

2、白露的气候特点:白露前后,昼夜温差大、气温起伏不定、天阴多雨是主要特点。这样的特点对鱼塘来说是极为不利的。(1)昼夜温差大水体对流加剧,底层有害菌及低氧水体被带到水面,导致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藻类生长受影响,繁殖性能下降,极容易倒藻,造成藻毒素毒害鱼体以及低溶氧状况;(2)气温起伏不定气温不稳定会导致鱼类经常性的应激,轻度应激造成生长性能下降,重者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引起死亡;(3)天阴多雨一是容易影响鱼类正常摄食,体质不容易;二是藻类容易死掉;三是正常的预防用药不能及时进行。同时,18~28℃的气温正适宜寄生虫、有害菌生长、繁殖。白露前后的天气对鱼塘是极为不利的,而这些都是无法人为改变的,只有在平时就做好其他方面的预防工作。

图2病变肝脏——白肝

3、渔农的养殖观念:(1)一直以来,渔农养殖草鱼鱼种就是一个矛盾:喂得少,长势慢,产量低;喂得多,长得快,死亡高。大量的投食,促进了鱼类的快速生长,其一是本来就低下的免疫系统跟不上生长的速度;其二大量的饲料造成肝胆负担加重,进一步恶化其抵抗能力。(2)防病不科学,要么大剂量乱用药,要么侥幸不用药,延误了最好的防御措施。只有改变这些观念,鱼种的肝胆问题、用药盲目的问题才能解决。

4、养殖环境的影响:(1)由于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用水的各种污染,养殖所用外源水质严重恶化,氨氮、亚盐超标;有机磷、重金属农药残留。据测定,重工业区域雨水中的氨氮、亚盐比农业区域高3~5倍,这种水源条件下,鱼种能够生存下来本来就是不容易的事情了。(2)池塘管理不科学,大量投用化学氮肥、不注重池塘底部环境改良。特别是池塘底部环境,这是鱼病发生的温床。有些塘口一养就是几年,甚至10几年,从不清淤,养殖过程中也不进行改底,大量有害菌繁殖,大量虫卵滋生,大量有害物质累积,这种环境下,鱼种根本不可能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导致白露前后鱼种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鱼种免疫力低、抗逆能力差;长期投喂不当,内脏器官受损;病原微生物侵染;水体不稳定,养殖环境恶化。

面对这样来势汹汹的“白露瘟”,我们只有坐以待毙吗?当然不是。实践证明,只有对鱼种做针对性的预防,草鱼鱼种才可能避免大批量死亡。

如何防控?主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水质稳定:(1)选择晴天,使用“活肥”进行肥水,视水色不定期追肥,培养丰富藻类,防止缺氧;(2)每15天使用一次“水博士”,解除水体毒素,提供丰富碳源,稳定水环境。

2、清洁病害源头:(1)在白露前后,每10天左右使用“强效底净”或“全效底改”一次,杀灭底部虫卵及部分有害菌;(2)做好杀虫灭菌工作,这个阶段危害最大的是原虫类(车轮虫、斜管虫)及蠕虫类(指环虫、三代虫),抓紧晴好天气,镜检虫害,使用“世纪一号”或“指环王”或“快克”针对性杀虫,杀虫结束后用“超碘”或“菌毒必克”或“联合立克”消毒。

3、养护、修复免疫相关脏器:每隔7天喂“营养套餐”或“生命元+肝胆泰乐+高稳维西”(7天一疗程),促进消化吸收、降低肝胆负担,增强鱼体免疫力,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白露阶段大量死亡的发病率。

4、保证优质投饵、食量控制:白露前后控制好投饵量,投饲率一般控制在2%-3%,并且按照“少量多餐”的原则一天最少4餐,发病时减量。这个过程中不宜更换饲料。

鱼病从发生到发展,从发展到高峰再到缓解、根除,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鱼病会造成大量鱼类死亡。所以,想避免草鱼鱼种出现“白露劫”,“控食量,多保健”,“勤改底,常稳水”,“防病原,重预防”,一个也不能少,还需要长期坚持。

相关推荐

小草鱼白露劫的成因与防范


今年的白露节气是在9月8号,距今天还有10余天的时间。凡是养过草鱼的朋友都知道,每年的白露前后草鱼(尤其是小草鱼)会出现一个发病死亡的小高峰,行内人士形象地称之为草鱼的“白露劫”或“白露瘟”。

不管是劫还是瘟,搞清楚发生的原因,并提前积极做好防范工作也是可以避免的,这不应该是一个可怕的无解的“魔咒”。

先来谈谈我们理解的大概的成因:1、池塘水质老化,底部日积月累产生的鱼的粪尿、饲料残渣等有机污染物偏多,这些有机污染物在腐烂、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对鱼体构成的直接威胁和伤害;

2、白露节前后往往是气温和水温急转直下的阶段,鱼体会因此遭受比较强烈的外界刺激,导致严重的应激反应。

3、小草鱼因为自身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不足,加之可能此前的营养缺乏、水环境恶化以及捕捞、转塘过程中操作以及消毒工作没做好等原因,从而造成发病或无明显症状的死亡。

4、苗种品质下降以及自带(潜在)病原导致的发病等等。

这些问题和现象处理起来难度都不小,一是因为小草鱼采食量不正常,甚至很低,很难足量给药;二是因为水环境已经严重恶化,轻描淡写是不可能有明显改善的。

这里要想给出标准化的有效的防范措施也是不现实的,只能说尽量提前做好基础的预防工作,把发生病害的几率降低,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

建议措施:1、坚持每5~7天按小于1公斤每亩水面的用量使用一次好水好渔,或好水好渔与底净爽水素(每亩水面500克)轮换交替使用,分解转化池塘底部的粪尿、残渣等有机污染物,提前把水质修复到正常、良好的状态,避免环境因素造成的应激反应和病害。

2、认真细致地做一个疗程的病害预防。

推荐处方一、菌复康(每天每1公斤鱼0.3克)+鱼肝宝(新型,每天每1公斤鱼0.2克);

推荐处方二、强肝散(新型,每天每1公斤鱼0.2克)+清康(每天每1公斤鱼0.2克)+三友多维(每天每1公斤鱼0.1克)。

两个处方任选其一,有条件的制成药饵料投喂效果更有保障,其次建议用清油稀释药物后与饲料拌匀后投喂,5~7天为一个疗程。

附案例:

浠水胡老板有鱼塘三十亩,养一两左右小草鱼种两万尾,七月二十日给我打电话,说死小草鱼快两个月了什么药都搞了就是搞不住,我到现场了解情况,小草鱼半斤左右,每天死亡50尾左右,吃食鱼存塘量大约七千斤,每天喂料两包160斤,水质指标正常,解剖有绿肝,肠道充血,镜检无虫,判断为肝胆综合症和出血病,于是建议先停料两天,然后接着前四天,每天喂鱼肝宝和止血灵各七袋,后三天每天还喂七袋鱼肝宝,这七天都是将药拌在80斤饲料里下午一餐喂完。喂到第四天死亡量开始下降,到第七天基本无死鱼,用户相当满意。现在其他厂的保肝药都不用了,也开始尝试我们的好水好渔了。

分析

1.肝胆综合症不仅仅是饲料原因,该用户前期用过两次硫酸铜杀虫,重金属含量偏高、毒性大也可能是诱因之一。

2.此前胡老板也用过我们鱼肝宝和止血灵,但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因为疗程和剂量都不够。

草鱼苗秋季死亡(白露瘟)如何预防?


草鱼鱼苗每年在“白露”开始出现死亡,有养殖户称之为“白露瘟”。今年白露与去年一样,是9月8日。鱼苗死亡危险期一般结束于“重阳”。白露9月8日-秋分9月22日-寒露10月8日,10月10日重阳。

死亡严重的时候早上起床“一片白”,这个时间段一般又是棉花采摘的季节,有湖北渔民形容“池塘炸棉花”。

当年草鱼种秋季出现大量的死亡主要是细菌、病毒、寄生虫与环境并发的一个“病”,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环境:

1、夏、秋季节转变,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日温差较大,导致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2、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后,残渣剩饵、粪便、死亡的浮游生物等有机质的蓄积,长时间的累积就出现了环境恶化。水质变粘稠、浑浊,底质发黑、发臭等。

3、鱼苗池的增氧设备配备不足,池塘经常出现低氧、缺氧。放养鱼苗的数量比较大,随着鱼苗的长大,池塘养殖密度大大增加。

机体:

1、养殖过程中饲料蛋白含量选择不当且投、饵量过大。鱼肝脏长期超负荷代谢,导致内脏器官损伤、病变(肪肝、绿肝、花肝、肝萎缩;脾脏萎缩、肿大等)。从而使鱼体质变弱。

2、迅速生长的鱼苗免疫系统发育也出现滞后,从而导致对病害抵抗力偏弱。

3、养殖过程中乱用药物(杀虫剂、消毒剂、抗菌药),导致鱼体的体质差、抗病能力低下。

病原:

这期间水温下降到病菌、寄生虫适宜繁殖温度。细菌、病毒、寄生虫大量爆发。被体外寄生虫与体内寄生虫的寄生;鱼种感染细菌性败血症;病毒也进入最适合爆发水温。

以上三个方面(环境、机体、病原)同时出现大量的问题,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鱼苗在秋季出现大量死亡。

危险周期为1个多月,从白露开始。一般过了寒露、重阳才能算脱离危险期,请各位养殖户保持重视。

预防方案:

1、营养保健;白露前20~30天开始连续不间断内服营养保健、护肝解毒、促进消化的药物。如“赛维多宝”(多种复合维生素、免疫多糖、氨基酸等)+“本草肝宝”(护肝解毒、调理消化)+“水产诱食酵母”(优质酵母多,种营养元素)+“益利佳”(优质有益菌、促进消化、降低饲料毒素)

2、逐渐控料,饲料投喂量不超过2.0%,危险期内建议投喂量1~1.5%,同时保持内服营养保健品。如没出现死亡,不要提前用治疗性药物进行预防工作,如内服抗菌药。

3、检查鱼苗鳃部、肠道内寄生虫,有虫则杀虫;注意鳃霉的发生。并注意池塘消毒工作。

4、保持水体稳定。视情况泼洒“水精灵”调水、稳水;5~7天使用一次“底安康”“底居乐”或“底得乐”改良底质。水质浑浊、粘稠可用“纳米氧”爽水。

5、坚持开增氧机。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2~3小时,后半夜增氧机1~3点开到第二天早上。遇到阴雨天则视情况增加开放时间。

24节气养蟹白露篇:白露前后河蟹塘管理把好三关



白露,为24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其特点为气温开始下降,天气逐渐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为白露节。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的就是此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储备粮食以备过冬的时候,可见白露实际上市天气转凉的意思。
白露蟹塘把好三关:
1.净水防纤毛虫
进入白露后,随着温度的下降和水中长时间有机物的积累,往往会导致纤毛虫大量繁殖,附着于河蟹甲壳、鳃部等,造成摄食量下降、呼吸困难、行动迟缓,严重会引起烂鳃和其他继发感染,导致伤亡。建议定期泼洒生物制剂配合改底,缓解后期水体有机物浓度过高,尤其是没有水草的塘口,一定要警惕后期纤毛虫爆发,可在环沟干撒三效底净片(2亩/袋),水体泼洒FS活力菌(2亩/袋),强力氧化分解有机物,切断纤毛虫营养源,水浓、倒藻的塘口建议每隔5-7天使用一次。
2.解毒营养促蜕壳
白露前后,大部分地区螃蟹将会蜕最后一壳(以公蟹为主),这一壳直接决定了最后的上市规格和产量,因此必须把好最后一关。根据白露的节气特点,建议按照”24节气蜕壳三部走“的理念,在蜕壳前使用3倍解毒应激精华液(6亩/瓶)全池解毒,然后泼洒金维安(4亩/袋)+离子钙(2亩/瓶),强化营养,营造一个良好的蜕壳环境,蜕壳后及时使用蛭菌110(2亩/瓶)消毒防塘口病,这一步相当关键,因为越到后期水质恶化越严重,致病菌越容易滋生,导致最后一壳蜕完产生大量伤亡,一定要及时消毒。
3.增肥育膏添效益
俗话说”七八月长壳、九月份长膘”,进入白露正是培育河蟹肥满度和规格的最佳时机,这一阶段饲料要由粗转精,饵料蛋白要提高到32%以上,且要求营养要全面,主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养殖密度高的塘口建议在饲料中拌金维安(300斤料/袋)或金维C(80斤料/袋),能起到诱食防病促生长的作用,投喂量要根据每天的具体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切勿过量投喂,以免坏水。

白露时节,注意一龄草鱼种的疾病防控


5-6月份放的草鱼水花、寸片,进入七月份大部分开始投喂破碎料,投喂量逐渐加大,池塘污染严重,环境越来越差,每年到了白露时节就有“洋姜开花,草鱼归家”的问题,鱼苗发病死亡,损失很大。存活下来的鱼苗体质也变差,第二年4-5月份发病严重,影响来年的养殖。如何帮助鱼苗度过白露关,降低发病率,提高产量呢?

一、草鱼种死亡的诱发原因

1、换季降温,水温下降至25~28℃,此时细菌、病毒、寄生虫都易大量繁殖侵袭鱼体,导致体质下降,发病死鱼。检查发病鱼种,有烂鳃、肠炎、寄生虫、细菌性败血症、草鱼出血病、肝脏发黄发白、绿肝等病症,一般多种疾病并发。治病时杀虫、杀菌又内服保肝药物,用药多、杂,病鱼体质差,用药效果不理想。

2、前期投喂量大,池底积累大量的残饵、粪便,尤其是几年不清淤的老塘,养殖水环境差。白露前后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大,池塘容易返底,有机质多耗氧严重,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含量升高(见图1),加重发病。

图1发病池塘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高

3、白露前后天气昼夜温差大,天气不稳定,气泡病高发(见图2),体质差的鱼种容易发病。

图2鳃丝有气栓

4、7-9月份鱼种吃食量大,养殖户为了提高苗种规格和产量,加大投喂量。摄食过多,鱼苗消化吸收率低,长期消化负担重,导致鱼苗肝脏、肠道等内脏病变(见图3),加重发病。

图3肝脏病变

5、养殖密度过高,鱼种生长活动空间受限,同时池塘溶氧低,感染疾病的几率增加,群体发病率升高。

二、几种常见的草鱼疾病

1、气泡病,气泡病除了是溶解氧过饱和引起外,其它气体(氮气、硫化氢、甲烷等)过饱和也会导致气泡病,初期病鱼表现为跳跃,晴天游塘,白尾等现象,死亡量时多时少。

2、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以感染当年草鱼种和青鱼种为主,病鱼肌肉、肠道有明显的出血症状(见图4),用杀菌药无效,是草鱼种死亡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无法直接治疗,只能通过增强体质、改善环境间接防控,这是所有病毒病的治疗原则,以减少死亡为主。

3、细菌性败血症,以细菌感染为主,表现为烂鳃和肠炎,单纯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杀菌药可以控制死亡。但是如果与病毒性出血病并发,则短时间内病情难以控制,需加强环境改善和增强体质。

4、寄生虫病,以车轮虫和指环虫感染为主,如无必要,不轻易杀虫,因为杀虫极易诱发败血症和出血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图4病鱼肌肉出血,肝脏发黄,肠系膜脂肪出血

三、防治方法

白露时节草鱼种发病,往往不是单纯感染,一般都是混合感染,与草鱼出血病并发者居多,疾病一旦发生,很难治疗,所以平时要加强管理,提高鱼体免疫力,达到抗病效果。

1、加大增氧力度密度过大的池塘,可以提前分池,缓解溶氧压力;每天开增氧机12小时以上,减少气泡病和缺氧引起的发病死亡。

2、加强改底稳水用“福地安或底居安”改底除臭,抑制寄生虫,减少环境污染问题诱发的病害;“碧水安”解毒稳定水体,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

3、用好活菌定期10天使用一次“利菌多”调节水质,补充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优肽”可裂解杀死致病菌,减少烂鳃、肠炎、败血症等疾病的发生。

4、增强体质内服“利多精+LY-生命素/营养快线”营养保健品,增强草鱼种的体质,减少发病,纵使发病也能减少死亡量。

白露节以后草鱼苗塘里不可忽视的问题


白露被称为草鱼苗种养殖的“鬼门关”。“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进入白露后,北风渐起,气温回落加快,伴随较大的昼夜温差,做好白露前后的池塘管理,对苗种养殖至关重要。

常德地区一周内预报显示,气温日波动7-9度,一周过后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急剧下降。白露前后,草鱼苗种易发病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白露前后,昼夜气温波动大,水质不稳,导致鱼体应激大,免疫力下降;

②昼夜温差大,导致水体翻转,藻类应激而大量死亡释放毒素,同时底质上泛,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增多;

③水温降至20-25度,适宜病原繁殖、生长,为鱼病的发生创造了外部条件;

④苗种阶段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善,自身的免疫能力不足;

⑤高温期的高投、猛投,加之其它日常管理不善,如爆发蓝藻、杀消不当、大量内服抗生素等,都会导致苗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肝、肠病症,最终导致体质下降。

针对上述原因,结合当前鱼塘现状,为更好地做好苗塘的养殖管理,常德大北农技术推广中心特制定了白露关苗塘管理方案,以便更好地帮助养殖户顺利度过养殖难关,为明年的养殖成功奠定基础。主题思路:查虫杀虫、稳水控料、保肝护肠。

1、查虫杀虫:

白露前后,及时查虫,并进行针对性的杀虫、消毒工作;

2、投喂策略:

(1)饲料选择:建议选择大北农微生态饲料【肠肝健3712】,营养丰富,富含有益菌,易消化吸收;

(2)投喂策略:建议投喂4餐,投饵率控至2%左右。

3、稳水肥水:

(1)瘦水塘:使用【三效肥水王】+磷肥,快速培肥,稳定水质;

(2)肥水塘:使用【氨硝净】+【光合菌霸】,分解转化有机质。

4、内服保健:

使用【贞高】+【鱼宝康】内服,保肝护肠,强化体质,提高免疫力。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65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