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南美白对虾顺利度过转肝期


一般在对虾养殖18~22天以后,肝胰腺会处在一个快速发育期:此时肉眼观察对虾,会发现一层白膜逐渐包住肝胰腺,黑白逐渐分明,形成轮廓,业内人士一般称之为转肝期。

肝胰腺,其实是对虾的免疫和解毒器官,它的健康程度是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健康的对虾肝胰腺轮廓较大而清晰,黑白分明,胃肠道饱满;而非健康的对虾肝胰腺轮廓模糊,颜色暗淡,胃肠道颜色暗红,食物较少甚至空肠空胃,这样的对虾养殖成功率较低。

养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肝胰腺应从转肝期做起。所谓转肝期,其实是对虾的肝胰腺在发育过程中,由浮游性生物饵料转化为人工配合饵料的一种适应性过渡阶段,肉眼观察主要是颜色、轮廓上的转变。

由于人工配合饲料或多或少会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这些物质虽然没有超标,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对虾在饵料转化初期由于这些毒素的积累或多或少都会些不适。这样一来,体质弱的虾适应能力差,度过转肝期就会很慢,体质强的虾则会提前顺利度过转肝期。

为了使对虾顺利、安全度过转肝期,我们一般需要做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促进对虾体内毒素的排除:一般以外用排肝毒的产品为主,大约10~15天一次;

二是提高对虾机体的免疫能力:一般以内服免疫增强剂配合益生菌调理肠道为主;

三则需要选择优质的对虾配合饲料。

扩展阅读

南美白对虾肝胰脏



南美白对虾肝脏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消化酶与吸收、贮存营养物质,同时肝脏也可以解毒、防御、促进代谢等,若肝脏一旦受损,对虾全身器官将会崩溃。然而维护肝脏的健康需要蛋白质、糖类、各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如何辨别肝脏的“好坏”:正常的南美白对虾肝脏呈黑褐色,肝脏下有明显的白色保护膜;肝脏病变初期表现为红肝、肝肿大,恶化后会逐步发白,萎缩、糜烂,或者部分肝脏脂肪化,形成脂肪肝。

很多人认为只要转肝期护好肝就没事了,往往会忽视中后期肝脏的“养护”,其实在中后期肝脏也很容易发生病变。在发病初期,还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旦进入后期,肝脏发白萎缩、糜烂,南美白对虾往往会并发肠炎、黄鳃、黑鳃、烂鳃、红体、白斑等疾病,将难以挽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认为造成对虾中后期肝脏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pH、氨氮、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水体长期处于比较恶劣的环境;

(2)水质不稳定,倒藻、转水等,使虾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3)饲料营养不足,或者饲料变质,影响肝细胞正常生长代谢;

(4)抗生素投喂过量,或者投喂一些损伤肝脏的药物,药物残留造成肝脏中毒,大大降低对虾防御能力;

(5)在中后期投喂量过多,肝脏负荷较大,而且塘底有机物积累过多,细菌容易繁殖;

(6)太长时间不喂,营养跟不上也会对虾的肝脏功能造成损伤,使肝细胞修复与代谢受到阻碍。

根据以上原因,我总结出一些对策,可有效防控对虾肝脏病变:

预防方案:

(1)保持一个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保持PH、氨氮、亚硝酸等指标正常;

(2)投喂优质饲料,定期补充维生素、多糖等营养物质,内服保肝药物,如本草空肠空胃灵,生命1号,金方白浊增强肝脏抵抗能力;

(3)勤改良底质,解毒稳水;

(4)保持正常的投喂量,加料不能加太快,不要乱用抗生素等药物。

特别提醒:对虾肝脏发生病变,只能在发病初期可以控制改善,若病变严重(萎缩、糜烂、严重脂肪肝等)时将无法控制,造成较大的损失,所以应“以防为主,防重于治”。

转肝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遇到的第一道坎



自从广东海洋大学毕业五年以来,第一次拿起笔来想写点东西,又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基本上各种养虾技术和模式每天都更新很多。我就简单的根据这五年的水产工作经验,从养虾肝脏转肝这一方面简单的讲讲我的心得体会吧,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水产大佬们多多包涵。首先我们得定义一下什么是转肝?转肝就是指仔虾肝胰腺从一个整体慢慢转化成肝脏和胰腺并伴随出现白膜的过程,代表着肝胰腺快速发育至成熟期。这段期间肝胰腺绒毛~肝小叶的生长并伸长,肝脏消化能力提升,虾进入快速生长阶段。那么问题来了虾是什么时候开始转肝的呢?北方工厂化养虾一般从海南进一代南美白仔虾规格大约是P5体长大约0.5公分左右,以苗到养殖场日子算大约15天或者体长在1.8公分的时候开始转肝。刚开始的时候肝脏是这样的
接下来的半个月就是转肝期,随着时间和体长的增长接下来的肝脏就会变成以下这样
这是转肝中期的照片
接下来就到了完全的转肝完成白膜出现,此时虾体长大约4.5公分。照片如下
此时虾基本上就到40天左右了,转肝完成将会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所以转肝完成如何,将直接决定接下来的养殖成功率,说了这么多可能大家要问我转肝期该如何过度了,接下来我就结合我的养殖经验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转肝前期仔虾期前十天控制饲料的投喂量,此时一般用到的饲料是孵化好的卤虫和虾片,接下来的五天我会用到标粗和开口零号料,再接下来的到了转肝期了配合使用小破碎,既方便通过肝脏的颜色观察虾的转肝,也可以在转肝期降低蛋白的含量减少肝脏的负担。转肝期添加转肝类的微生态制剂,转肝期饲料的增长量为每天百分之十,等到转肝期完成了就可以根据肝脏的情况每天增加百分之十五,如果此时肝脏没有完全的转肝完成,建议可以通过药物来引导和帮助幼虾的转肝。以下就是正常转肝完成之后一周的虾,肝脏肠线都比较清晰。
肝脏是仅次于皮肤的最大器官,因此养虾就是养肝脏,转肝期水质一定要保证干净,底部也要保证没有臭底和滋生细菌。今天就聊这么多吧,可能语言比较直白,以上就是根据我的这几年的养殖经验,总结的体会希望大家能够多加批评和指正。以下就是按照此方法养出来的虾102天12头:
假设大家喜欢我的粗略心得,我将会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南美白对虾的细菌防治方面的心得希望大家喜欢。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养虾就是通过一种方法让虾活的更加接近自然,微生态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养殖,品质根源。谢谢大家能够耐心的看完。


南美白对虾“肝”净百病消


虾的肝脏与胰脏长在一起,是大型的消化腺,由大大小小的肝管组成,肝管又由不同功能的细胞组成。肝胰脏承担着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它负责营养的吸收、消化液的分泌,肝胰脏也是最重要的免疫和解毒器官。肝胰脏功能的多样性同时也决定了它的脆弱性也就是最容易病变的器官。一旦水中积累一定的有害物质、致病菌或饲养管理不当如频繁消毒投喂过量、环境剧变等都会损伤肝胰脏。肝胰腺一旦受损,就会影响到对虾整个生理活动,轻者影响对虾生长、大小不均;而肝胰腺严重受损就会造成对虾死亡。

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养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多,就会滋生各种有害细菌和产生各类毒素,此时肝胰腺既要消化吸收营养,储存能量,又要对抗外界毒素入侵,还要不断排出体内毒素,就像是一部一直在高负荷运转的机器,不得不负荷工作,即把体内的各种有毒物质进行转化分解排出造成功能性损伤。

还有在养虾生产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如消毒、不合理的过量投喂和环境剧变引起的强应激,都会增加肝胰腺的负担,时间一长就会引起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病。所以养虾保护肝胰脏应该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而不是仅仅是某个阶段!而且保肝工作也不仅仅是投喂一些能够增强肝胰脏功能的营养品或中草药就能解决的!养殖过程中适当投喂、抑制产生“毒”和及时清除水中的“毒”等饲养工作都可以起到保肝护肝,并可以肯定的是减少水中有害物与选择优质饲料并精准投料等工作比只增强肝胰脏功能更有效!

在养虾生产中,引起肝胰腺受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以下方面:


1、亚缺氧或慢性中毒造成的肝胰腺慢性病变,主要表现在肝前端轻微萎缩并肝色异常如微红、变黑、变黄、变绿、变蓝等。

2、致病菌感染性病变,表现在发红肿大,继而糜烂;

3、天气剧变或人为改变环境因子如消毒、倒藻等强应激超出肝胰腺的负荷导致急性肝脏病变,表现为肝色正常但肝萎缩。


肝脏病变的过程:

对虾正常的肝胰腺为褐黑色,倒葫芦形,轮廓清晰,腹面有白色包膜(俗称为白区);剥开包膜,肝组织呈黑褐色。当发现肝胰腺的颜色变为微红、泛黄、泛蓝、泛绿等,外观形状不再是葫芦状,出现白区缩小或消失、肝前端上萎缩但肝色正常等现象时,说明肝胰腺开始病变,此时是保护肝胰腺的最佳时期。

如果没有引起注意,肝胰腺进一步病变:肝整个轮廓模糊或肝肿大并肝发红、泛黄、泛蓝、泛绿等异色加深,说明已经病变较重。此时采取合理的治疗,仍然可以康复。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措施,进一步病变,肝脏萎缩硬化+肝色异常或肝白化:是病变后期症状(注意水环境剧变导急性应激脱壳困难恢复慢也会出现肝萎缩现象但此时肝色是正常的),说明肝组织出现严重坏死,采取治疗措施效果不明显难度大。玻璃肝:肝脏变透明,是肝脏已经完全坏死症状。

养虾过程中除了使用药品清除有害菌藻时避免使用刺激大残留多的药物与合理投喂外,主要还是祛毒强肝。肝脏是解毒器官,当水中或饲料中有毒素时,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是肝脏。所以养肝护肝是首先要除毒与抑制产毒,即是白天使用水毒净或鱼虾卫安(倒藻后氧化藻毒)+鱼虾卫士、晚上福地安+降解灵片,络合、氧化等方法清除水环境里的毒素(生物性与非生物性);其次要维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利用有益菌藻吸收利用环境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有毒物质,一般是使用活菌王+好丰水+绿藻源培菌养藻;三是增强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即使用保肝促长素、肝泰等产品和维生素C类产品混合拌料内服强肝,辅助肝脏把体内毒素排出体外。

高温期如何防止南美白对虾塘缺氧泛塘



目前正值持续高温天气,这给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时,池塘水质极易恶化,造成对虾缺氧泛塘,对虾也容易得细菌性疾病。为了确保南美白对虾健康安全生长,提醒养殖户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水质变化,及时增氧换水

高温天气,干旱少雨,加上对虾排泄物多,水质极易恶化变质,造成缺氧。因此,每天凌晨至上午应延长增氧机开启时间。若遇到闷热天气要提前开机增氧。如果增氧效果不佳,池内还应增添增氧设备或用底生氧一包一亩增氧,以保证有足够的溶氧量。同时要勤注新水,多排换表层高温水体,做到每天加换新水10-15厘米。

2.适当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高温天气,池塘表层水温高达32℃以上,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此时,应加深池塘水位至1.5-1.8米。如果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池水注入深井水,能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

3.采用生物技术改善水质和底质。

高温季节应定期改底,保持底质清爽。换水不便或水质变浓时,可用芽孢杆菌或光合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能有效地分解池内有机物,起到改良底质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4.分批捕捞,保持池内合理的养殖密度

高温天气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过大,耗氧量增大,也容易泛塘。要及时采取轮捕疏养、捕大留小的技术措施,及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虾捕捞上市,以保持合理的载虾密度,促进对虾健康生长。

5.做好虾病的预防工作,控制疾病的发生

高温季节水质容易变坏,对虾起捕时由于应激反应强容易损伤,病菌较易感染而得病。因此,应重视虾病的预防。定期做好水体消毒,一般10-15天消毒一次。消毒药物采用聚维酮碘等环保安全药物。同时在饲料中内服电解活性多维、低聚糖863及解毒抗应激灵等添加剂,5-7天一疗程,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

6.掌握正确的投饵方法

南美白对虾胃很小,肠直且短,每次摄食量不多,易消化、吸收及排泄,饱食后4~5小时便呈空胃现象,因此,投饵要少量多餐,即采取“少量多次,日少夜多,均匀投撒,合理搭配,交替使用,先粗后精”的原则,提高饵料利用率,减少水质污染,促进对虾的生长。合理的饵料种类搭配是提高养虾成活率,关系产量丰歉的重要环节。

7.加强值班管理,做到每天早、中、晚巡塘

主要观察虾的摄食情况、活动状况、水色变化及发病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发现虾缺氧浮头,应及时注水和开增氧机增氧;一旦发现病虾,应马上查明病因,对症下药及时治疗。

天气转凉,请谨防南美白对虾“红体病”



8月23日是处暑,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后长江以北的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华南地区的降温要到寒露之后,而这期间昼夜的温差逐渐增大,水体慢慢进入“同温期”,水温才会不断下降。白斑症病毒病即当前养殖朋友俗称的“红体病”的适宜水温在22-28℃,所以每年的10月份是“红体病”高发。

如何预防白斑症病毒病,即养殖朋友说的“红体病”(如下图)?笔者谈谈多年生产实际的体会。众所周知,病毒病是易防不易治。预防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

1、虾苗不带病毒,选择信誉好的公司的虾苗(如利洋虾苗);

2、切断传播途径,水源经过处理再使用、防小蟹子进入池塘传播和飞鸟叼病虾传播等,特别是“红体病”的重灾区;

3、增强虾体的抵抗能力(免疫力),建议在“红体病”高发的一个月之前,坚持内服“LY-生命素+低聚糖-500+营养快线”。

4、防应激(即诱发因素),是防止“红体病”突发的重要措施。这一阶段的应激主要有:

(1)“同温期”的返底,故10月份有些池塘易水浑、易缺氧、易黑斑、易黑鳃和易生纤毛虫等,造成虾体质下降,提前改底(如“福地安”)十分必要;

(2)遇到大风或下雨天时,水温下降,及时抗应激(如“激活Ⅱ+活力钙”)很重要;
白斑症病毒病的红体虾
白斑症病毒病的红体、游塘的虾

(3)9月份常常有晨雾,这时多处于低压期,防缺氧(如“氧速保”或“速解安”)造成的影响不可轻视;

(4)慎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或杀虫剂,建议选用生态消毒剂(如“优肽”)、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如“永乐碘”)和抑虫、驱虫的环境改良剂(如“底虫净”)。

你养的南美白对虾,肝胰脏保健了吗?


文|图浙江海大张慧

一、南美白对虾的肝胰脏

对虾肝胰脏(图1),又称中肠腺,是主要的消化腺,位于胸部中后区、心脏前方腹面,黄褐色,成对。对虾的肝胰脏已愈合成块,位于头胸部中后区,包围幽门胃和中肠的前部。肝管1对,从幽门胃与中肠交界处的腹面进入消化道。

图1对虾的消化系统(6—对虾的肝胰脏)

肝胰脏具有消化吸收、贮存、解毒、造血及免疫功能,而且肝胰脏还会影响对虾的排泄、蜕皮周期、体表色素分泌(虾体上的黑点及颜色深浅)等。

二、肝胰脏的初期发育

从投放虾苗开始,随着虾苗蜕壳成长,肝胰脏也随着机体的增长而逐渐生长转变和完善(图2):
图2对虾肝胰脏初期发育

1、肝胰腺最早出现于PL2阶段(0.6cm),由N6阶段的中场前盲囊发育分支裂片发育形成。由于苗场在出场前一般都会投喂黑色虾片,所以此时的虾苗胃和肝胰脏均呈黑色,无白膜,但是轮廓很清晰;

2、虾苗(1—2cm):从苗场进入池塘后,投喂饵料发生变化(虾片等转为开口料),因此肝脏颜色发生变化。肉眼观察,苗场的虾苗肝脏颜色偏黑,而池塘里的虾苗肝脏颜色偏棕黄色,肝胰脏不饱满,轮廓相对清晰,无白膜;

3、虾苗(2—3cm):肝脏颜色呈棕色,饱满,轮廓清晰,白膜已经可见;

4、虾苗(3—5cm):肝脏颜色呈棕褐色,饱满,轮廓清晰,白膜明显位于棕褐色下方。
图3转肝期及白膜

5、当对虾长到4-5cm时是肝胰脏发育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转肝期(图3),肝胰脏后部逐渐出现一层白膜,白膜逐渐发育,渐渐包围整个肝胰脏后缘和底部,这是肝胰脏功能成熟的标志。
图4成熟期对虾

6、一般在6cm以上的对虾,进入成熟期,从正面看,肝胰脏前黑后白,黑白分明,包膜完整(图4)。

三、对虾肝胰脏病变表现

肝胰脏病变的过程从颜色变化上很容易预判。

通常对虾3cm之后,吃配合饲料正常的肝胰脏为棕褐色。一旦肝胰脏不健康,我们可以看到肝胰脏由病变初期的浅红、深红色(伴随肝胰脏肿大),到中期的稍微发白、发黄(伴随萎缩)再到完全变白、变黄(轮廓模糊,有浓状),如(图5)。
图5肝胰脏的病变过程

四、对虾肝胰脏病变的原因

对虾的肝胰脏病变通常发生在20-50天阶段,也就是转肝期前后。主要原因有:
1、过量投喂。
2、水质指标异常、藻相不稳定。氨氮,亚盐,硫化氢等超标(图6),造成对虾的体质下降,虾子摄食死藻,藻毒素也会增大对虾细菌感染的风险。
3、细菌病毒的感染。
图6水质变化,亚盐超标,倒藻,产藻毒素

五、对虾肝胰脏病变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

1、减轻消化压力:选择优质饲料,配合发酵饲料(海大虾多宝)投喂。
a)小苗1-2cm使用海大微囊饲料,培养健康的虾苗;

b)加料一般连续加料2-3天要间隔1天才继续加,每次加10%左右,减轻对虾的消化压力。

投喂原则是“加料要缓,减料要狠”。即使虾子吃料速度非常快,也不要盲目增加投喂量,在天气突变时,要适当减料甚至停料。

2、定期护肝:由于肝胰脏承担了物质代谢和解毒的功能,因此,饲料及环境中的毒素很容易造成肝胰脏的损伤。
a)定期拌喂海联科虾肝宝+VC+虾多宝/海联科103;

b)定期解毒(海联科201),降解藻类死亡后释放的藻毒素,降低对虾中毒风险。

3、调好水,养好底:一池好的水(菌藻平衡)才能保证对虾有适宜的生存环境。
a)定期补充有益菌(益水光合素+益菌多+虾多宝发酵液)维持有益菌优势,以菌抑菌。

b)定期补充钙镁(钙镁佳),保证水体碱度、硬度达标,稳定水体。

c)定期氧化改底增氧(中后期海联科养底力士+粒粒氧),转肝前视情况靓水靓底消毒,降低转肝期间细菌感染的威胁。

处理
一旦对虾肝胰脏出现病变前兆,如肝胰脏肿大,转肝较慢等,需要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处理:
a)投料过猛,减料并拌喂发酵饲料或增加发酵饲料比例,让对虾摄食含碳源及有益菌的饵料,缓解肝胰脏压力,增加肠道有益菌含量,促进消化吸收,抑制有害菌威胁;(连续三天拌喂虾肝宝+VC,每天1餐,拌三天停4天)

b)增加底改用量,改善底部氧化还原电位,减少有害菌生存空间(养底力士+粒粒氧);

c)病变严重,细菌感染,底部水体全方位消毒,解毒并补充有益菌,同时拌喂中草药制剂一个疗程,再拌喂乳酸菌等;

附:处理案例

1、养殖信息表
2、养殖情况
a)小棚中养殖,有加热设施,温度一直在23-25℃,苗长势良好,水质指标正常;

b)3月17日迫于密度压力放入大塘(2-3cm),大棚养殖。倒寒潮,连续阴雨天,温度降至17-19度,饲料投喂较少,对虾摄食部分死藻和底泥中有机碎屑;

c)3月25日发现对虾肝胰脏部分肿大(3-4cm)。

3、处理过程及结果
a)3月26日,靓底消毒,拌料投喂海大“内服保健包”(虾肝宝+VC50),连续4天,过程中坚持拌料投喂虾多宝;

b)3月30日,看虾,活力好,肠道粗壮,肝胰脏轮廓明显,白膜清晰,健康(图7)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如何使南美白对虾顺利度过转肝期》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如何使养殖土鸡肉更鲜美”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79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