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要缺氧有前兆,四招识别避损失


池塘溶氧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如何能够一叶知秋而未雨绸缪,防止虾缺氧游塘、偷死,甚至暴发疾病,其意义重大。下面从几个方面说说缺氧的前兆:

1、看水色。根据水华、透明度、浑浊度和水分层情况,可以预判水体将不断恶化而缺氧。蓝藻(微囊藻、颤藻等)和鞭毛藻类(隐藻、裸藻等)水华,容易造成水分层,白天藻类产氧多在水面上层,如果没有增氧机的搅动,氧气很难扩散到水体中下层去,故晚上易缺氧;透明度较小,光照深度也小,容易形成温跃层(上面的水热,下面的水凉),如果没有增氧机的搅动,氧气很难扩散到水体中下层去,故晚上易缺氧;浑浊度高(如泥沙或有机颗粒多),也影响光照;水分层(指开增氧机水混浊,停增氧机后水变好看),多数是水体中悬浮的有机颗粒多,由于水体溶氧不足,即使有菌也分解缓慢造成的。所以,经验不足的养殖户单纯用菌处理这种水,往往会造成全塘水浑浊。
甲藻水

2、测水质。pH值的变化规律、氨氮和亚硝酸盐,是十分重要的水质指标。pH值一天的变化幅度和几天的变化趋势,清晰地告诉我们藻类的生长状况。比如,一天(早上7:00和中午13:00)pH值变化大于0.6,而持续几天pH值往上升。说明藻类生长旺或小藻类多,要注意补藻类所需营养(N和C);反之说明藻类老化,产氧能力下降了。氨氮或亚硝酸盐高,说明水体营养失衡(N多C少),藻类易老化,水色变暗,产氧能力下降。
3、观料台。看吃料快慢、有无淤泥、粪便形状和颜色等。一般来说,吃料慢,提料台感觉很重,绳子上附着粘液状的脏物,料台有泥,粪便较长,颜色较深,说明水体溶氧不足。时间一久,虾易慢料、厌食,继而发病。
料台里虾吃料情况

4、察虾体。定期检查虾体,看虾的眼睛、游泳足(爬水爪)、步足(前爪)、虾须、尾扇、肝胰脏等器官的颜色变化,多数出现发黄或发红的现象。感触虾壳的硬度、看虾壳的颜色和光泽度,如果虾壳很硬或较软,可能是缺氧造成脱壳不遂或不硬壳;虾壳发黄、壳上的色素点多,也可能是缺氧所致。
虾足、虾须的颜色的变化

m.YZ023.cOm

小编推荐

冬季龙虾苗怎么管理?四招搞定


这个时候有很多虾苗已经孵化出来了,为尽量的提高虾苗的存活率,小编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注意搞好管理工作:

一,调控好水位。这个时候小龙虾虾苗要注意水位尽量保持平稳状态,不要大水灌进和排出。同时水位保持高水位,这样可以利用水温给小龙虾保温。

二,搞好防寒工作。对于虾苗来说,由于个体小,很多虾苗还是抱在母虾的尾部的。有些孵化得早个体稍微大一点的可能就会脱离母体了。抱在尾部的虾苗更有利于安全的越冬,对于脱离了母体的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们应该尽量的做好防寒工作,不管是对虾苗还是对成虾。可以在水陆交界地方铺盖稻草或者水花生,最好是覆盖一些稻草,这样可以有效的增温避寒。

三,正确面对青苔。因为在冬季,水体更清澈,所以青苔也很容易滋生出来。发现青苔,我们要正确的面对。首先明确不能使用药剂杀青苔,比如硫酸铜、苔藻净等杀青苔的药。这样对虾苗刺激很大,容易造成虾苗死亡。对于少量青苔,我们可以采用捞除的方法,如果很多的话,建议使用草木灰或者腐殖酸钠来处理青苔。这样处理的青苔对小龙虾虾苗没有什么副作用。

四,合理的进行投喂。在冬天,小龙虾基本很少吃食,不过如果连续几天温度在10度以上还是会摄食的。所以,平常多关注天气变化,天气好转就要少量的投喂饵料给成虾吃。对于虾苗来说,我们可以用煮熟的豆浆或者鸡蛋来投喂。

南美白对虾发病的征兆解析



虾病一直是对虾养殖的一道沟壑,而且说来就来,很难控制,人常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虾病来的时候可能都来不及救治就已经大面积出现伤亡,即使是治好了对于对虾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体质,活力,吃料情况都会大打折扣,影响一年的收益。那么,我们作为对虾养殖的从业人员,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技术员、养殖户就要懂得如何来判断对虾前期发病的征兆,怎么样来预防和调节养虾的每个环节,然后才是去治疗,下面我们从水质、底质、体质三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一、水质

水质决定虾的生长环境。一塘水的好坏最常规的判断是用肉眼观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肥、活、嫩、爽”,这是直观分析。接下来会检测各种化学指标,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溶解氧,有的专业一点会检测一下水体总硬度。但更需要深度的分析水质变化的根源,需要我们技术人员观其“形”、闻其“味”,就像人医一样”望、闻、问、切”。首先是水体颜色:发黑、发红、过浓、过清、浑浊、白浊等。水体颜色虽然不能直接判断对虾发病,但长时间保持这样会引起池塘理化指标的改变,间接造成对虾发病。其次是水的味道:很多时候下塘口会闻到空气中飘来很大的气味,腥臭刺鼻,那么我们闻味而上就会找到气味的源头。然后会产生各种解决方案,选择最恰当的一种方法来处理。养殖户也为这样的水头疼,寻求最快速的办法,殊不知处理后改变的越快整塘虾越容易出现问题,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类事件往好的方向发展呢?笔者认为:池塘水体无论变的多坏我们要遵从一个原则,慢调微调。对虾在一个生长环境适应后快速的去调节会造成对虾出现严重应激,而且水体指标也会随之改变,对虾会出现相应亚健康状态,也容易发病。

二、底质

底质决定虾的生存环境。池底是对虾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对虾的生活习性是长期趴伏池底,只有在吃料或者出现问题时才会活动,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对虾规格的不断增大,投喂量相应的增加,整个池塘底部就是一个垃圾处理厂,处理和转化的越快对于指标的变化越容易控制,越慢说明池塘中的某一个环节已经出现问题了。死亡藻类、浮游动物尸体、残饵、粪便、药物残渣、池塘中残存的有机物、泥土中的有机物等沉积在池底,相当于对池底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长时间的沉积会使底质严重恶化,发黑、发臭、发热,在溶氧缺乏下,由于物质的转化不完全会使池底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迅速产生,水体指标也会增高,从而引起对虾慢性或者急性中毒。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反应出对虾的摄食和活动情况上,吃料量下降,有的池塘甚至不吃,虾活动力下降明显,游泳缓慢。几天过后,毒性在对虾体内贮存,肝胰脏运转速度加快,造成肝坏死、萎缩、糜烂、白肝、花肝,随后出现死亡。我们如果想控制这种情况,首先是根据自己塘口来判断什么时间改底,多长时间改底一次,用多大的计量,用哪一类的底改产品效果更好等,才能更优质的控制池塘底部的状况。不能无的放矢,比葫芦画瓢,真正做到对自己塘口的了解。其次,一定要保证池塘中溶氧的充足,特别是底层溶氧,所有的耗氧物质全在底部,溶氧不足直接会引起一连串的负面效应,比如虾光吃不长,蜕壳不遂或者蜕壳后硬壳时间长等。所以底质的好坏严重影响的对虾的生存环境,为确保不因为底质恶化造成对虾发病,请广大养殖户要时刻了解和监测池塘底质情况,做到万无一失。

三、体质

体质决定虾的生命环境。体质方面还是以疾病方面为主,对虾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在养殖过程中,能让对虾减产的还是疾病,前几年的红体和白斑都是对虾大规模减产的罪魁祸首,而现在的弧菌病可以说比红体和白斑这些病毒性的疾病还要厉害,弧菌疾病虽然没有病毒疾病那样能够迅速造成大规模的死亡,但是它比病毒强的是它的适应性会更强一些,定值能力更强,适应性强,毒性强,粘附性强,环境限制因素小,这也是弧菌疾病开始大规模爆发的根本问题所在。南美白对虾早起患病,症状不明显,人们在表象上很难看的出来。等到症状表现出来时,很多疾病都很难治疗了。从理论上讲我们要了解对虾发病的症状表现,以便我们更好的判断和治疗。

(一)对虾发病时机体活动情况:

摄食减少或变慢;
游动异常(大量顺水流游动。游动速度比水流快很多、大量缓慢游水、离群独游等);
人靠近或蹬脚不见对虾跳开;
池边挖坑静伏其中;
软弱无力,容易抓捕;
白天大量惊跳。

(二)养殖环境变化情况:

水色、水化、水味(含气味)、土色等的变化。

(三)最根本的就是对虾体表症状

(1)触须
黑须(触须变黑,是中毒症状);
红须(整根触须发红,是应激、中毒或细菌症状);
断须(触须短过体长,是缺乏营养或慢性肠炎症状);
花白须(触须色斑杂乱不一,是应激、中毒或细菌症状);
断须(触须断裂或断掉,是缺钙,细菌、纤毛虫或中毒症状);
长须(触须超过体长的1.5倍,是中毒、IHHNV病、等慢大症状)。

(2)头壳
斑块(是IHHNV病毒症状);
白斑(是白斑病毒或细菌感染症状);
虾枪弯曲或粗短(中毒、慢性病毒病或蜕壳障碍症状);
水肿(头壳两翼肿起水泡,是缺钙、中毒或蜕壳障碍症状)。

(3)鳃部
绿鳃(藻类附着症状);
蓝鳃(蓝藻附着症状);
烂鳃(细菌或中毒症状);
红鳃(重金属或中毒症状);
黄鳃(细菌、藻类、真菌、纤毛虫症状);
黑鳃(藻类、细菌、纤毛虫、真菌或中毒症状)。

(4)肝脏
黄肝(是病变早期预兆);
白肝(肝脏完全坏死的初期症状);
黑肝(是肝脏细胞开始坏死的症状);
肿肝(肝脏肿大,是病变早期预兆);
缩肝(肝脏萎缩,是病变后期症状);
红肝(急性应激、中毒或长期消化不良症状);
空肝(又叫玻璃肝,肝脏变透明,是肝脏完全坏死症状)。

(5)步足游泳足
红腿(细菌症状);
黑脚(严重中毒症状);
红脚(应激、细菌中后期或中毒初期症状);
黄脚(步足游泳足前端发黄,应激或细菌初期症状);
黄腿(步足游泳足后段发黄,细菌或纤毛虫初期症状)。

(6)肠胃
红肠(急性肠炎症状);
白肠(慢性肠炎症状);
断肠(消化不良症状);
空肠(中肠后盲囊中空,严重病害症状);
空胃(贲门胃中空,长时间不进食症状)。

(7)腹节
分节(慢性病害早期症状);
弯弓(即抽筋,营养不良或严重应激症状);
软壳(甲壳偏软,桃拉病毒或轻度缺钙症状);
硬壳(即厚壳,甲壳偏硬偏厚,长时间脱壳障碍症状);
毛壳(甲壳附着大量纤毛虫,严重缺钙或纤毛虫寄生症状);
烂壳(即褐斑,严重缺钙与细菌症状);
红体(桃拉病毒或细菌症状);
白浊(寄生虫、应激或营养不良症状);
肌肉坏死(病毒或中毒症状)。

(8)尾扇
红尾(桃拉病毒或细菌症状);
毛尾(纤毛虫附着症状);
烂尾(桃拉病毒或中毒症状);
断尾(严重中毒或细菌症状)。

这些都是我们通过肉眼初步判断得出的结果,也是表象上的东西,具体的诊断还需要更深入的观察水环境、外部环境等,然后根据虾体的特征,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判断和诊疗。

综上所述:对虾发病无非就是三方面的原因,水环境、底环境、体环境。只要我们实时监测,对池塘的了解多一分相应的风险就会降低一分,养虾养的是效益,收获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怎么判断小龙虾缺氧?缺氧有哪些危害?


一、如何判断虾池是否缺氧

1.1小龙虾上草的情况判断是否缺氧

小龙虾缺氧的时候会攀爬水草的茎干向水面上靠近,有的会将头露出水面呼吸氧气,有的侧着身子将头胸甲露出水面,当观察到上草的小龙虾数量很多时这意味着虾塘缺氧很严重,如果人为惊吓它们也不躲藏这表明小龙虾缺氧非常严重。小龙虾缺氧上草的原因:水草的顶端靠近水面,空气中的氧气容易溶解到位于水面的表层水,表层水溶氧略高,因此小龙虾要攀附水草爬到表层水中呼吸氧气。

1.2溶氧检测试剂盒或溶氧仪检测

判断虾池是否缺氧用溶氧检测试剂盒或者溶氧仪是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这个方法最关键的就是取样点的选定,一般要求检测的是虾池水层的中下层水,取表层水检测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小龙虾是底栖爬行动物,中下层水才是它们待的地方。

1.3观察野杂鱼类的浮头情况

养殖小龙虾免不了有少量野杂鱼混入塘中,部分野杂鱼对溶氧要求很高,如:麦穗鱼、餐鲦鱼、鳑鲏鱼等,这类鱼在虾塘周边浅水区域活动,溶氧不足的时候会浮头,呼吸急促,驱赶时反应缓慢。可以在巡塘的时候仔细观察这类野杂鱼的活动情况,借此判断虾池是否溶氧不足。

1.4观察浮游动物判断是否缺氧

水体中一般都有浮游动物,以枝角类为例(俗称红虫,灯光照射下非常容易观察到),这类微小的动物在不缺氧的时候体色是略微透明或灰色,在溶氧不足的时候血液中可溶解的血红素含量增多,呈现出鲜红色。通过观察枝角类的体色可以判断池塘是否缺氧。

1.5数据分析辅助判断方法

虾池是否缺氧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辅助来判断是否缺氧,虾池的水体中的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硫化氢含量、水温、浮游生物数量、水草数量、小龙虾数量等,这些含量或者数量越高代表缺氧的可能性越大;透明度、ph、风速强度、太阳光照时间和强度,这些数字越小越容易缺氧。

二、虾池缺氧有哪些危害

2.1容易使小龙虾死亡或生长缓慢,体质变差

虾池缺氧最严重的就是会导致小龙虾缺氧死亡,一般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小龙虾摄食和消化减缓,导致生长速度降低,同时带来体质变差,抗病能力降低,容易出现偷死现象。

2.2是大量有害物质出现的诱发源

虾池缺氧俗称氧债过重,水体中的中下层容易形成缺氧层,水产动物的排泄物和残留的饵料会厌氧发酵,产生很多对小龙虾有毒害的气体:氨氮、硫化氢、二氧化碳,还有有毒性的盐类:亚硝酸盐,以及加重重金属的毒性等;厌氧发酵也是有害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温床,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容易使小龙虾感染致死。

2.3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出现恶性循环

虾池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需要氧气的生物大量死亡,包括生产氧气的水草和藻类也会在缺氧情况下死亡,生物死亡后又会产生更多的有害气体和物质,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直至崩溃。

三、虾池最容易缺氧的几种情况

3.1容易出现缺氧的季节

夏季容易出现缺氧,因为高温闷热很多生物耗氧速度会迅速增加,高温也会导致水体中可以溶解的氧气的量减少,这样溶氧非常容易透支。

3.2容易出现缺氧的天气

高温天,水体中的生物的耗氧量剧烈增加;长时间的阴天,水草和藻类得不到足够的日照,光合作用不强,制造的氧气的量减少;长时间的无风天,没有风的天气,水体不发生对流,溶解的氧气的量大大减少;突然的暴雨天,暴雨之前闷热,冷暖变化过大,水生植物容易环境不适光合作用减弱。

3.3容易出现缺氧的池塘环境

虾塘中水草或者浮游生物过多过密,虾塘中的水草,浮游生物在晚上都是要消耗氧气的,晚上没有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法制造氧气,消耗氧气的生物越多越容易缺氧;虾塘中小龙虾密度过大,小龙虾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密度越大越容易缺氧;虾塘中淤泥过厚,淤泥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日夜在分解有机物,分解的过程是要大量消耗氧气的,淤泥越厚越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

3.4容易出现缺氧的养殖操作

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在水体中会消耗大量氧气,使用后会有缺氧现象出现;使用有机肥,有机肥会耗氧分解使用后会出现缺氧;使用遮光药物,腐殖酸钠,草木灰,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等,这类药物都有颜色,使用后会遮光,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阻,容易导致缺氧。

四、如何解决缺氧的建议

解决缺氧的关键是找对缺氧的根源,对症下药最好,不能盲目使用各类药物,这样对问题的治疗效果不好还会增加养殖成本以及带来伤虾的风险。如果根源还没找出,那么在找出根源之前建议加装增氧机先增氧为重。

对虾养不大、冒底,高位池冬批虾要谨防!以下6招很有效



近两年海南地区高位池养虾的成功率明显有所提高,但是规格小、没产量、冒底等问题严重,造成很多养殖户虽然养虾成功,但是没有赚钱,养殖积极性仍然不高。实际上近两年来对虾白斑综合症发病率明显降低,所以如何避免虾养不大、冒底等问题便成了提高冬批虾产量的关键,就此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合理放苗密度

高位池养虾普遍放苗密度高,特别是冬批虾一般在20-50万/亩,因为普遍的池塘均没有足够的条件(增氧能力、好水源)来满足高密度放苗,所以放多了就注定要死很多虾,不但增加成本,而且提高了发病率,得不偿失。近两年海南高位池的平均产量在3000斤/亩左右,少数塘可达到5000-10000斤/亩,但偶然性强,可重复性极低。大家不要被这种小概率事件错误引导。如果亩产能稳定在3000斤便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了,也就是说只需要每亩放苗8-12万就足够了。

二、保持水体稳定,提高虾苗成活率

很多养殖户有大量用肥、消毒等习惯,这会造成前期水体不稳定,影响虾苗成活率。前期应该早投喂,多用活菌制剂,多补碳源,多开增氧机,这样有利于水体稳定,提高虾苗成活率。

三、预防气泡病

高位池养虾前期主要是气泡病及其诱发的其他疾病。绝大多数池塘都会出现虾节节白、尾扇两侧发白、身体发白等症状,但是大家却不清楚这是气泡病的典型症状,习以为常,结果导致小虾发病、偷死、长不大等问题出现。防气泡病的关键是:加深水位(>2m);老水放苗;推迟放苗;多开增氧机;前期多次足量投喂发酵有机质(“利苗多”);多用活菌制剂。

四、防治白便

近两年白便发病率高,危害大,而且防不胜防,给养殖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其实白便只要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不会对养殖有太大影响。大多数池塘不能够及早发现白便,治疗晚,且方法不合理,造成白便后虾吃料少,长不大、没产量等问题发生。处理白便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当水面漂浮白便时说明白便已经发生3天以上了,我们可以用“三角兜”来提前发现白便,然后内服一些中药(“白便康”)和抗菌药(“氟多力”),2-3天就可以控制白便,而且没有太大危害。但是处理好白便后一定要加强增氧能力,否则白便极易复发。

五、提高增氧能力,提升产量

很多养殖户认为产量低是虾苗不好或饲料不好,其实决定产量的是增氧能力。举个实际的例子,在海南养虾平均产量最高的是四更镇,平均亩产4000-5000斤,亩产万斤也有。放养的虾苗种类不一,所使用的饲料也各不相同,水质条件一般(前几年成功率几乎为零),之所以亩产高的根本原因是增氧能力强,平均增氧能力在3-5kW/亩。所以要提高产量不是多放苗,而是多增氧。

六、少用药,降低成本

高位池养虾使用抗生素非常普遍,而且用量大。这不仅影响虾的生长和品质,而且严重破坏水环境,结果往往是养殖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另外消毒剂的用量也很大,引起水变后耗氧高,用多了反而会降低产量。养虾要综合管理,不是单单靠用药就能养好虾。

南美白对虾的一千种死法—缺氧死



说起养虾,越来越像赌博。养虾成功的那一刻就像你扔出去6个骰子,出来六个6一样。大部分时候,都是四万六千六百五十六分之一之外的情况。胜算如此之小,老王该怎么赢回来?

老王像往常一样结束巡塘,甩了甩脚上的泥,摸出红双喜,点上一根,蹲在塘边仔细的抽了起来。红点在黑暗里一亮一灭。红双喜还是隔壁老马头的儿子大川结婚时的喜烟。想起大川他娘方芸,心里五味杂陈。老王把烟盒小心的揣在胸前的口袋里,按了按,像揣一块心爱的宝贝。

老王养了十几年虾,前几年一直势头不错。今年不知咋的了,一连排了三塘。这第四次放苗长到了二十来天,正是关键的时候,老王一刻不敢放松。老王有次听了镇上安排的老师讲课,第一次听说工厂化养虾,老王听得有点迷糊。如果这次放苗再不行,真得做点改变了。老王扔掉手里的烟头,背着手往小屋走去。

老马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大川讨了个媳妇,城里来的,能说会道,脑袋瓜子又灵。老马嘴上不说,心里说不出的满意。老马心想这下好了,有个会操持家的女人,自己也多了个帮手。老马做前些年做建筑生意,赚了不少钱,建了小洋楼,这几年行情不好,公司一堆坏账收不回钱。员工人心惶惶,没有人真正替公司着想。

老马有时候想,自己挺精明个人,生个儿子咋那么憨,随谁呢?老马呷了口普洱茶,望向窗户边,方芸正在整理桌子上散乱的图纸,暖红色的居家服有点紧,显现出腹部一圈赘肉。老马扭过头,灌了两大口茶,起身向卧室走去。

方芸这时抬起头怔怔的忘了一眼,把最后一支笔插进笔筒,缓缓的坐在老板椅上。

天蒙蒙亮,老王掀掉身上盖着的外套,抄起手电筒赶去塘边。南头的料台显示虾子们胃口很好。老王稍稍松了口气,招呼工人们开始喂料。这已经是一个星期来第三次加料了,根据以前的经验,只要是一个小时以内吃光,就说明料是不够的。

老王顶着风准备去查看北头的料台,小孙先老王一步提起了料台,辅一探头就示意老王赶紧过来。老王心里隐隐不安,果然料台有点沉,里面躺着三五条死虾,饲料还剩了一些。老王赶紧拿抄子扫了一遍底,果然,北头已经出现一些死虾。小孙告诉老王,半夜他巡塘的时候发现跳闸了,不知道增氧机停了多久。老王盯着有点泛沫的水面,根据经验,很可能缺氧了。
老王开始往塘里泼洒氧化增氧的产品,尤其是北半边。同时叫了村里的张工赶紧过来测水质。一直折腾到快中午,看到北面塘底的溶氧也恢复正常了,才稍稍歇了口气。当天老王把虾料减半。到了隔日早上再看时,吃料已经正常了。老王估计这次因为处理及时,损失不会太大。

老王回想整个过程,先是头一天下了一阵急雨,天有点闷;其次半夜跳闸;由于前几次排苗,心态有点着急,喂料的时候冒进了一些,然后起风的时候没有引起警惕,更是忽略了水体的细微变化。老王揪了一把脑门上的本来就不多的头发,发誓下次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南美白对虾养殖后期缺氧现象的处理方案



养殖问题:

8月中旬,兴化市老圩镇陈老板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持续高温天气,水温维持在30-34℃,凌晨四五点钟出现大量对虾浮头,吃食减慢,出现个别对虾出现黑鳃死亡。

问题分析:

对虾池塘底质淤泥较多,发黑、发臭,由于持续高温,加料频繁,藻类加速老化死亡,塘底排泄物、饲料残饵、死亡水生生物尸体的沉积,造成底质恶化和水质污染,致病菌繁殖,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容易引起鳃组织坏死缺氧浮头。

处理方案:

早上用底黑安(2亩/袋)+氧力源(1亩/袋)+底生氧(3亩/袋)

下午使用菌克27(3亩/瓶)+激安C(2亩/袋)

第二天凌晨2点使用氧力源(2亩/袋),上午再次用臭氧水安(2亩/袋)+底巧(2亩/袋)改底。

结果分析:

第一天早上用过底黑安、氧力源、底生氧,底部消毒改底,提高氧化还原电位,直接增氧,直至上午8-9点浮头现象消失,下午使用菌克27和激安C有效杀灭致病菌,抗应激,提高抵抗力,通透水体,凌晨再次使用氧力源确保水体溶氧充足,第二天未见浮头,再次使用臭氧水安加底巧,深入加强改底后,底质环境大大改善,第三天后吃食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使用前出现对虾浮头现象
缺氧时出现黑鳃死亡对虾
使用后对虾浮头现象消失


高温期如何防止南美白对虾塘缺氧泛塘



目前正值持续高温天气,这给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时,池塘水质极易恶化,造成对虾缺氧泛塘,对虾也容易得细菌性疾病。为了确保南美白对虾健康安全生长,提醒养殖户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水质变化,及时增氧换水

高温天气,干旱少雨,加上对虾排泄物多,水质极易恶化变质,造成缺氧。因此,每天凌晨至上午应延长增氧机开启时间。若遇到闷热天气要提前开机增氧。如果增氧效果不佳,池内还应增添增氧设备或用底生氧一包一亩增氧,以保证有足够的溶氧量。同时要勤注新水,多排换表层高温水体,做到每天加换新水10-15厘米。

2.适当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高温天气,池塘表层水温高达32℃以上,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此时,应加深池塘水位至1.5-1.8米。如果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池水注入深井水,能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

3.采用生物技术改善水质和底质。

高温季节应定期改底,保持底质清爽。换水不便或水质变浓时,可用芽孢杆菌或光合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能有效地分解池内有机物,起到改良底质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4.分批捕捞,保持池内合理的养殖密度

高温天气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过大,耗氧量增大,也容易泛塘。要及时采取轮捕疏养、捕大留小的技术措施,及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虾捕捞上市,以保持合理的载虾密度,促进对虾健康生长。

5.做好虾病的预防工作,控制疾病的发生

高温季节水质容易变坏,对虾起捕时由于应激反应强容易损伤,病菌较易感染而得病。因此,应重视虾病的预防。定期做好水体消毒,一般10-15天消毒一次。消毒药物采用聚维酮碘等环保安全药物。同时在饲料中内服电解活性多维、低聚糖863及解毒抗应激灵等添加剂,5-7天一疗程,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

6.掌握正确的投饵方法

南美白对虾胃很小,肠直且短,每次摄食量不多,易消化、吸收及排泄,饱食后4~5小时便呈空胃现象,因此,投饵要少量多餐,即采取“少量多次,日少夜多,均匀投撒,合理搭配,交替使用,先粗后精”的原则,提高饵料利用率,减少水质污染,促进对虾的生长。合理的饵料种类搭配是提高养虾成活率,关系产量丰歉的重要环节。

7.加强值班管理,做到每天早、中、晚巡塘

主要观察虾的摄食情况、活动状况、水色变化及发病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发现虾缺氧浮头,应及时注水和开增氧机增氧;一旦发现病虾,应马上查明病因,对症下药及时治疗。

小龙虾要养的又肥又大挣钱多,避免“五月魔咒”有4招


养殖小龙虾,每年的早虾效益是最好的。不过比起以往年头来,今年由于天气或者扩大产能等各方面的特点,虾苗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比如今年的虾苗孵化的偏晚,个子也比常年偏小。

有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今年早期的持续阴雨,积温不够造成的。仅仅只是个子小吗?今年就连水草长得都不如去年的好。

在这种情况下,小龙虾池塘的养殖管理必不可少。该怎么做呢?

第一,要尽早投喂饲料。

小龙虾的体质好坏,以及成活率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前期的营养积累有关系,前期喂的好,小龙虾苗的体质就好,抗病能力也就强。小龙虾为杂食性的偏肉食性动物,虽然天气冷的时候,小龙虾吃的饲料少,但是并不代表不吃料。随着天气回暖,小龙虾吃的也越来越多,这时候就要及时调整投喂的量,投料一定要早,营养也一定要高,这样才能提前让小龙虾上市,卖个好价钱。

第二,小龙虾也需要补钙。

一般1-2公分大小的虾苗,在营养充足的状况下,5-7天就会蜕壳一回。每一次的小龙虾蜕壳,都是一个膨胀和吸水的过程。如果这时候水质较差或者缺钙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小龙虾的成活、蜕壳。

第三,水质要保障。

早期,要培养充足的浮游生物,达到稳定水质的作用,这样一方面能为小龙虾苗提供足够的天然饵料,也能让池塘中的水,成为肥水,能够有效地抑制住青苔的蔓延,还能够避免因为水太清,造成水瘦,阳光直射入水底,从而对龙虾苗产生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早捕捞,有效控制小龙虾放养密度,防止池塘水缺氧。

小龙虾的养殖,一定要保持合理的密度,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密度过高、过低都会对小龙虾的生长造成影响。尤其是高密度养殖影响最为负面。因为池塘对小龙虾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当池塘承载的生物数量超过了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候,就会出现池塘水的底质水质恶化,甚至水中的氧气缺氧,出现小龙虾的大量上草上坡。

一般,每年的5月份都是小龙虾集中发病的阶段,密度过高的池塘,又会加剧小龙虾的交叉感染,从而加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密度高的小龙虾养殖池塘里,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更高。除了要增加增氧力度外,还要及时的对小龙虾进行分池培养,或者及时起捕一部分的小龙虾,从而让密度过高带来的养殖风险减到最小。

七月小龙虾养殖的头号杀手来袭!不注意池塘缺氧中毒!损失惨重!


倒藻对于水产养殖上来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倒藻有轻度和重度之分,不同的藻类倒藻有不同的颜色之分。那让我们来好好了解什么是倒藻?倒藻就是藻类的死亡。

主要是指水温和天气的变化,天气剧烈的变化,比如大暴雨或天气闷热,这种天气状况下,会引起藻类死亡,因为藻类有一定的适应条件,当藻类不能够适应这种剧烈的天气变化时,就会死亡。藻类老化:水体中有机质较多,藻类营养缺失或者营养失调。

水体里面的营养物质不够,藻类营养缺失或者营养失调。当你的水体非常非常浓时,第二天去下风口会看到一层油膜以及泡沫。说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不够,因为藻类遇到阳光就会拼命地生长和繁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是有一定含量的,当环境达不到藻类的生长条件时,藻类就会出现死亡以及藻类老化的情况。

第一气候的变化,可以从藻类的丰富度进行调整,水体里面的藻类太单一的话,天气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倒藻。

硅藻是一种低温藻,绿藻耐受高温,对高温的适应力比较强,所以池塘里尽量多补充一些硅藻和绿藻,让水体里面藻类的丰富度提高。

还有是将池塘中的环境维护好,当出现过浓或者高温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去抵御外界的环境变化,藻类的种类越多丰富度就越好,抵御外界环境的变化就会越强。

藻类的生长需要营养元素,例如无机盐等物质。所以池塘中应该维持生物的平衡,保证池塘中藻类和菌类的平衡。

菌类主要将有机大分子物质分解成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然后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机盐,为藻类的生长提供营养。

所以针对丰富度,我们应进行生物菌种的扩培,低温情况下,在15—20天之间,高温在10天左右,进行生物菌种的扩培,维持池塘中藻类和菌类的平衡。

当藻类死亡后,可以通过生物菌种将藻类的尸体分解,把营养元素释放出来,提供其他藻类的生长,通过这种模式来维持池塘的平衡。

也可通过外界的补充,向池塘中补充肥料,当水底太浓或太瘦可以向水体中适当的补充肥料,化学性肥料可以配合生物菌种,双管齐下,当藻类太少时,可以提供营养元素。

1、如果倒藻严重或者是夜晚,则需要撒增氧药。目前市场上增氧产品种类繁多。传统的增氧产品受技术和配方制约,一般为3-8小时集中放氧。该类集中放氧的产品短时间内迅速放氧,氧气容易快速溢出水体,池塘存留效果差,且对养殖动物刺激性较大。同时使用成本高,并需要人工时时关注增氧情况。最新的技术是采用先进的缓释技术和特殊配方,使氧气可以在池底缓慢释放,增氧效果长达30个小时以上。该类增氧产品成本低,放氧时间长久且持续,省时省事又省力。

2、防止藻类死亡产生的藻毒素对养殖动物造成影响,需要及时用有机酸解毒。市面上的有机酸林林总总,建议大家选择含量高的,且最好浓缩,使用时一般用量较多,方便携带。

3、倒藻严重的还需要防止水质变化带来的应激反应,外泼维生素类。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必要元素,人类每天也需要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由于人类肠道的构造,消化能力较强,一般的维生素制造为普通的颗粒即可。但是水产动物,如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动物肠道较短、吸收能力较差,因此维生素的颗粒越小越容易吸收。国外最新的技术是将维生素制造为纳米级别的颗粒,这样水产动物的吸收率就大大提高。其次,纳米级的维生素水溶性好,无论是拌料还是泼水使用效果都要好很多。

4、天晴时补肥把产氧的藻类培养起来,同时补菌配合增氧调节水质指标和分解有机质。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中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水产养殖不管是病害还是水质都是提倡以预防为主,合理的利用增氧机,及时加注新水,定期补肥补菌,预防藻类老化,预防倒藻。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对虾要缺氧有前兆,四招识别避损失》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如何识别散养土鸡”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8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