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实用治疗方法一则

病毒性出血病是一种草鱼鱼种培育阶段流行较为广泛、危害较大的鱼病。在日常诊断时应注意与草鱼细菌性“三病”区分开来。近年来,夏秋季气温普遍偏高,造成该病流行时间长,给许多养鱼户造成较大损失。除了传统的人工注射免疫疫苗进行预防外,发生该病后,治疗一般较为困难。

典型症状:病鱼体表及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呈现斑点或块状充血。病情重者撕开表皮可见全身肌肉呈红色,鳃丝出血或呈苍白色,内脏器官均可出现点状出血,有时有腹水。肠道内无食物、无气泡、无明显腐臭味,充血有弹性但不糜烂。

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一则治疗方法,疗效较为显著,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现简述如下:

一、减饲:确诊后用药前一天,减少投饲量50%。

二、外泼:每667m3水体用病毒净(主要成份为季胺盐络合碘)400—500ml,用水稀释5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连用2次。YZ023.coM

三、内服:

第一步:把1—1.5公斤面粉用温开水调成稀浆状,冷却后待用。

第二步:按投饲量100kg饲料中添加双季胺碘液150ml和三黄粉、板蓝根各400—500g,另添加食盐400克,分别加入上述已调好的稀面浆中,混合搅拌均匀。

第三步:把混有药物的稀面浆与饲料或草料充分搅拌或抄和,在遮阴处静置2小时左右,让稀面浆与饲料或草料粘附在一起,入水后不易掉落,即可正常进行投喂。

依病情连续内服投喂5—7天。

相关知识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防治技术的初步探讨


一、病原

病原: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弧病毒及草鱼小RNA病毒感染引起,因病毒有毒物质等代谢产生内毒素、溶血素,致使鱼患败血症、毒血症造成出血。病毒繁殖温度20-35℃,最适繁殖温度30℃左右。

二、流行特点

该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广泛流行、危害大的病毒性疾病,一般6月~9月,水温在25℃以上为主要流行季节,8月为流行高峰期,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从2.5厘米~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其死亡率为30%~80%。

三、主要表现症状

病鱼外部症状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可见皮下充血现象。部分病鱼的口腔、下颌、头顶部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也出现充血。将病鱼的皮肤剥除,肌肉显示点状或块状充血,病情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鳃部有红色斑块或失血变白。肠道充血,全肠或局部因充血而呈鲜红色,肠系膜有红点,但肠道平滑肌一般仍完好,具韧性,无腐烂或水肿等情况。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该病可分为3种类型:

1、红肌肉型。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充血明显,往往全身肌肉均呈红色,同时鳃瓣严重失血出现“白鳃”,在较小的草鱼种(7厘米~10厘米)中比较常见。

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头顶、口腔、眼眶、鳍条基部充血或出现红点,腹下、鳞片下点状充血,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局部点状充血,在较大的草鱼种(13厘米以上)中多出现。

3、肠炎型。病鱼体表及肌肉的充血现象均不大明显,但肠道严重充血,肠道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肠系膜及周围脂肪、鳔壁有时有点状充血,在各类草鱼中都可遇见。

四、诊断方法

在实际诊断中,只要发现草鱼口腔充血或鳃呈白色,即可诊断为该病。诊断时,要注意以肠道出血为主的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前者表现为肠道充血发红且无脓液或有琉晶样物质。

同一养殖塘中的草鱼,有的表现为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而有的表现为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赤皮病及肠炎病等,也有的表现为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且常并发肝损伤综合症。

五、预防措施

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2、确保草鱼亲本无病毒感染,从源头杜绝;

3、清除淤泥,彻底清塘;

4、强化日常管理,将预防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中去,常换水、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pH值,改善水质。投喂合格适合的饵料。饲养要按照“先青后精”的原则。

5、饲养管理过程中,注意水质和底质的改良。

六、防治技术

1、发病季节全池泼洒“安洁”、“安泰”、“安净”等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连用3-5天。

2、全池施用“渔乐健”或“出血烂鳃停”抗病毒中草药,用量为200-250g每亩每米水深。

3、每亩水深1米,用“出血烂鳃停”,加食盐150克,混合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

4、同时内服“菌毒先锋”或“鱼无忧”+“鱼肝宁”+“渔乐健”+“维生素C钠粉”,连用5-7天。

六、总结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困扰着草鱼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根据近几年来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预防、治疗作了初步的探讨。

以期在草鱼养殖过程中,能对给大家一帮助。

草鱼出血病的防治


病因症状: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由于内脏器官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3~4月份,病鱼出现的体表发炎充血症状是:头部、嘴、鳃盖、眼眶以及体表两侧、腹鳍下和尾柄等处为甚,有的病鱼可见突眼,鳃贫血,内脏器官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有时也可见到肠道内充气膨胀。5月后的病鱼症状是体表多以鳃盖下缘、鳍基和内脏充血发炎,有时口腔骨肉也同时充血发炎。该病在草鱼养殖中广泛流行,水温在9~36℃之间均有可能发生,尤以28℃时发病最为严重,往往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是流行地区最广、季节最长、危害最大的一种流行病。

防治方法:

彻底清塘消毒,实行四消、四定;

经常注入新水或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用0.2ppm二氧化氯或0.3ppm溴氯海因或0.4~ppm强氯精等消毒药定期全池泼洒;

内服10%恩诺沙星100g+三黄散200g拌饲40kg,连喂5~7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87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