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专死草鱼和原因分析和治疗实践

进入8-9月份,出现会出现养殖池塘中草鱼大量死亡的情况,而同养的白鲢、花鲢等不死亡。对此养殖户比较不解,经常会找我们咨询,以下我将通过病理分析和中水华峰鱼病研究部的实践经验来详细论述。

原因分析

专死草鱼的情况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最重要原因是由草鱼三病引起,从治疗实践来看主要由条件致病菌造成:水质恶化;长期高投喂低溶氧造成草鱼鱼鳃受损,抵抗力下降都是造成条件致病菌滋生的主要原因。条件致病菌的大量滋生和感染,导致了草鱼出现肠炎、烂鳃、赤皮,严重时导致大量集中死亡,就出现了专门死草鱼的情况;也有部分病例造成死亡的原因是由于草鱼在这个季节吃食量大,代谢水平高,因此对外界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因此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的长期溶氧量低(这个溶氧量低并不是指造成鱼类浮头,而是溶氧量不足以支持起正常的代谢,导致代谢性障碍导致代谢性并发症肠炎、烂鳃、肝胆综合症而出现死亡)。

关于第二个原因我们可以用我们遇到的一个反常的例子来说明。按照一般情况,由于不同的养殖品种的耐低溶氧能力不同,出现浮头的先后一般的规律是:白鲢最早浮头,接着是花鲢,既而是团头鲂、草鱼、青鱼、小杂鱼,最后才是鲤、鲫鱼。越后面的鱼浮头说明养殖池塘的缺氧情况越严重。

但是我们实践中发现有时草鱼、鲤鱼竟然出现先浮头,这我们用理论是讲不通的,但是事实是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其实原因很简单,在草鱼吃食量凶猛的季节,其因为代谢水平最高,对溶氧的要求相应的提高,消化本来就需要氧的参与。举这个道理是为了说明溶氧在高温季节对草鱼的养殖过程相当关键。

治疗实践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先对鱼进行检查,查看鱼的主要症状和肝胆情况,如果肝胆比较正常并有烂鳃或肠炎症状,以内服为主“中水华蜂.出血止“配合外泼“中水华峰.草鱼三病清”。一般3-5就能其到比较好的效果(若加入免疫多糖、VC)。

在这里请要提醒,环境因素是发病的诱因,因此根据具体情况改善水质,比如降低水体富营养物质的含量,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或者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杀灭水体细菌是非常必要的的手段。

如果由于第二条引起,则需主要投喂“中水华峰.解毒护肝宝”,外用“中水华峰.草鱼三病清”,治疗过程中减少投喂、多开增氧机通过调节代谢的方式促进鱼的康复。

以上是我们在治疗方面的一点实际经验和体会,治疗的关键还是要:对证施治、初期早治、正确用药理念、综合管理预防,以保证养殖的成功。

相关知识

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浑浊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在河蟹的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水体浑浊现象。为此,很有必要作系统地分析和探究,以便于积极而科学地应对。
1.直接的物理因素

蟹池水体悬浮物质过多的原因颇为复杂,其中由直接物理因素作用产生的主要有:
①强暴雨冲涮地表沿岸(池梗)带入大流量泥浆产生的严重混浊(主要为黏土颗粒)。
②较大风浪冲刷下风岸、尤其是浅水条件下风力导致水的运动引起水层混合作用。
③在具备上层水超过4℃、且气候昼夜温差较大而同时水位较浅的条件下,白天水体受热处于“正分层”,夜里上层水向外辐射强烈而降温较快、密度增大,整个水层发生从水面到水底的垂直混合流转(全同温),带起了部分沉积物(一定数量表层淤泥的泛起产生的水体的混浊)。

这恰恰通常在处于春季中后期(4-6月)、多为浅水的蟹池中,极易经常性出现,因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长期作用形成了叠加效应,导致混浊出现的时间相对较长、混浊度相对较高。夏季高温闷热天遇暴雨强风之后也会发生水体垂直混合流转而出现混浊现象。蟹池水位春季普遍较浅,实际平均水深大多为0.7-0.8米,这是长期以来出自于期盼“增强光照、提高水温,加快促进河蟹、水草进入生长期”而形成的一种共性缪识或误区,也可以说是“通病”。

在此浅水条件下,实际多少存有“揠苗助长”之嫌,既不利于河蟹蜕壳生长(加重了时常所发生“倒春寒”的负面作用程度,水温变化加快,且温差变幅较为悬殊,影响河蟹当年第一次蜕壳的成活率)、又有悖于水草合理生长期的形成(增强了春季水体光强,使水温较快地上升,水草出现疯长),同时也极易导致水体垂直混合流转,并较长时期地反复作用产生严重混浊。因此,春季水位不宜过浅,保持0.9-1.0米的平均水深是十分必要的

2.间接的生物因素

一般多发生于上半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泥鳅或河蟹因饵料严重不足引起强烈觅食活动,使水变得混浊,并且水体混浊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水草种群覆盖率成负相关。一般连续阴雨天暂停投饲后就极易出现。只要清淤(保留10厘米左右)、消毒、晒塘到位,泥鳅就不会因此成害,这类塘口清塘时采用茶柏全池泼洒,清除效果尤佳。另外应注意合理的投饲量以保障河蟹摄食所需。

②叶足类的大量繁殖,较易发生在进行过为期不长的干池塘口,即所谓间隙性水体。蟹池常见的多为蚌壳虫等,通常发生在5-6月,蚌壳虫大量出现在水池底,挖掘泥土使水体变成泥汤水,对水草的危害极最大,且多为毁灭性的。蚌壳虫是黄颡鱼、花鲢等天然饵料之一,放种时可考虑套养如黄颡鱼30-50尾/亩(体长约8厘米)、花白鲢20尾左右/亩(规格0.5-0.75千克/尾),以及花骨鱼20-30尾/亩(体长约15厘米),青虾10-15千克/亩(体长约2-3厘米)等,既能增加养殖效益,又有利于食物链结构合理,较好的发挥生态调节作用,其中也包括对蚌壳虫的控制。必要时可通过放入小规格的鲫鱼对蚌壳虫加以吃食清除,不建议使用杀虫剂杀虫,因为杀虫导致河蟹长期应激导致水浑,而且枝角类是杀不光的,这批死了下批又长,掌握规律,虫子虽多,但看草有没有脏!除非虫子导致了泥浆浑,万不得己情况请不要使用杀虫药杀虫。

③有些蟹池水色有时会呈灰白色,表现水体中前期繁殖形成的大量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悬浮有机质较多。通过淤泥层、基肥的合理控制,套养花白鲢等措施,确保水草良好生长,并注意慎用浮游动植物颇为敏感的药物,通常就能得到较好的避免。

④水草生物性脱钙作用产生钙化物沉淀。水草长势情况,施加追肥2-3次,如每隔15天左右一次,如“旺旺单胞藻”2-3亩/袋,同时注意对水草根部的养护,15天左右施用“粒粒草根壮”5-8亩/袋。“超级硅藻王”的用法是选择晴天的9:00前兑水全池均匀泼洒,“粒粒草根壮”的用法是直接堆肥至水草四周。
下雨后水浑解决方案:第一天,“碧水灵”解毒,激活酶源稳定藻相,第二天“活力源”+“超浓氨基EM”以菌养藻,稳定藻相。

河蟹养殖池塘“红水”成因和处理方法



随着渔业科技入户持续推进,河蟹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池塘管理上注重合理肥水、投饵,同时水草的栽植也注意了密度和日常养护,但在四月下旬的示范户指导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养殖管理问题:池塘水质发红的现象,通过镜检发现是池塘里藻类中有大量角甲藻类,现就红水成因和处理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一、红水形成的原因
1、在施肥过程中,大多数养殖户使用了无机肥过量,在使用有机肥的同时还添加了无机肥,另外使用生物肥的时候,随便加大使用量,还有养殖户使用低质氨基酸肥随便加大使用量,造成肥水过度。
2、饲料投喂过多,河蟹池塘里套放青虾,为了取得好收成,随便增加自配料的投喂,使用小杂鱼与豆饼相结合投喂,特别是植物性饲料投喂没有吃完。
3、随着温度的升高,池塘水草的密度增加,造成水草腐烂、有机质含量高等引起。
二、处理方法
1、第一次上午使用强效底克改底,下午使用多效底改加粒粒氧进行全池干洒,使用的量根据使用说明书。
2、隔天上午使用生物益水素或者EM菌,下午使用臭氧底改王。3、第四天使用生物有机酸解除藻毒素,每亩1米水深使用生物有机酸500克。

养殖池塘河蟹和水草死亡应该怎么处理



湖北一13.6亩河蟹池塘,近期进入高温期,白天气温一般在33~37℃,夜晚温度在30℃左右。进入七月中旬,河蟹从每天捞起几头的死蟹逐渐上升为近期的30~40几头(臭蟹),所以未照照片。观察池塘情况,如图所示:
池塘水色很浓,说明藻类很丰富,可能以微囊藻或颤藻占优势,水草有上浮的,说明水草一定有烂掉池底的,草烂导致蓝藻的产生。使水色变浓,而同时底部由于草烂发酵,产生有害物质,同时大量好氧,在厌氧条件下,菌相中有害菌(致病菌)占优势大量繁殖,使河蟹感染细菌病死亡。建议:针对死亡病蟹的症状内服+外用。同时加强解毒(碧水安)+改底(底居安),补菌抑制蓝藻的大量繁殖,提高水体透明度,使上浮的水草能够白天上浮晚上下沉。
藻类和水草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藻类生长说明水草功能减退,水草开始大量消耗氧气,导致藻类也无法正常生长。建议大量清除死草,同时使用底居安+底加氧改底,氧速保恢复水体氧气供给!水面油膜多时,使用碧水安减小水面张力,清除油膜!

河蟹养殖池塘青苔处理和肥水方法分享



一、池塘基本情况
 
地点:安徽芜湖市无为县襄安镇;
时间:5月27日~5月28日;
塘口:21亩河蟹池,水深68公分。
当时气温:普遍在18~31度之间
症状:青苔(是对蟹池里主要生长的水绵藻、水网藻、转板藻、双星藻、刚毛藻、基枝藻等丝状藻类)较多基本上水面上三分之一全是、水较瘦和浑浊。
分析原因:
1、气温低早晚温差大导致青苔速度生长,导致水质变瘦,而影响水草生长
2、使用肥料较少;测定水质的三个指标氨氮、亚硝酸盐略高.
二、处理方案
针对这情况采取措施:
①、用纤苔净(1瓶/2亩)把青苔杀灭;
②第2天上午泼洒葡萄糖酸钙(6亩/袋)解毒和提高河蟹免疫力;
③第3天上午又泼洒杀青苔产品把棉花青苔杀掉泼洒后隔3天后再泼单胞藻生长素8亩/袋+EM调水王一起肥水。.
效果:3天后,盘在草上的丝状青苔基本消除,但网状青苔如棉花的基本没有死亡,继续泼洒杀青苔产品,泼葡萄糖酸钙主要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第6天后泼洒单胞藻生长素和EM调水王后,水色明显转变为嫩爽略绿,同时水草上清爽了很多。

水产养殖池塘精养草鱼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饲料价格不断上涨,鲤鱼鲫鱼价格忽高忽低很不稳定,而饲料价格偏高,利润偏低;但草鱼价格相对不错且稳定,饲料价格比较低饵料系数也低,利润相对来说比养鲤鲫鱼高且稳定,且由于鲤鱼的钻底习性很容易破坏建好的池塘堤坝,因此精养草鱼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现将我们从实践中摸索出的主要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一、池塘和水质:

1.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到两台,4寸潜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

2.严格清野消毒:草鱼精养池塘易暴发流行病,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千克,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3.水质:PH值7.5~8.5,养殖盛季(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COD)为18~20毫克/升。

二、苗种选择与放养:

1.苗种选择: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00克左右的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所以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草鱼种一般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500克鲢鱼种100尾,鳙鱼种15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另外,鱼种入池前,应注意体表消毒。

三、鱼用饲料: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的方式。配合饲料以鱼粉、豆粕、麦麸、次粉、玉米、精草等原料为主,配以矿物盐、多维及氨基酸的复合添加剂,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4%、碳水化合物40%、纤维素8%~10%;青饲料投喂紫花苜蓿、黑麦草、苏丹草、旱草、水草等,要求饲草鲜嫩,以便于草鱼消化。

四、饲养管理。

1.投喂:精养池塘的投喂是饲养管理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常规饲料投喂和药饵投喂。投喂方式采用人工驯化定点投喂,严格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投喂。具体做法如下:

①常规饲料投喂:投喂次数,3月中旬-5月份每日2~4次,6月~8月中旬每日3次,8月中旬~10月每日4次。从6月份开始,每天投喂青饲料一次,投喂量不宜过大,以七八成为宜,严防过饱过饥。

②药饵投喂:用药采用磺胺胍,将其做成浮性饲料。做法如下:每5克磺胺胍拌合麸皮1斤,再加榆树皮粉或红薯粉3两,用热水调合,压成小块,晒干待用。投喂方法是:将药饵掺于颗粒中,第一天按池鱼体重每10千克用药1克,第2~6天每天药量减半投喂。每天一次,6天为一周期,每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投喂一周期。

2.水质管理:

(1)定期泼洒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按每亩水面,每米水深20千克施用、或漂白粉1PPM全池池洒。

(2)有计划地加水换水,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入20~30厘米,到7月中旬,视实际情况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2。

(3)每天开动增氧机:6月~8月中旬。草鱼容易缺氧浮头,在此时节,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凌晨开机3~4小时,阴天半夜开机一次,以预防鱼类浮头。

(4)认真巡塘,及时掌握池鱼活动、吃食状况,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5)清理池中杂物,捞出草鱼吃剩的青饲料茎、叶等。

五、鱼病防治

1.肠炎病:采用前述药饵投喂方法进行防治。

2.烂鲤病:①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两到三遍。②三黄粉、恩诺沙星治疗肠炎、烂鳃并发症。用药方法:三黄粉煮成药液连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4~3.0PPM,同时连喂6天合剂。

3.打印病:一般杀菌药如鱼虾敌菌灵、鱼病灵、鱼康等均有疗效。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92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