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和感染是现在对虾频频发病的两大主要原因


近年来对虾病害频繁,各种“虾病”纷纷扰扰,但在我们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其实很多病害并不完全是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而是环境恶化、或因环境恶化后导致的继发感染引起。

自2014年至今,我们多次与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等科研机构一同下到虾塘一线,搜集了许多“病虾”进行病原分离,发现很多病例,如偷死、白便、厌食和瘦身病等,与病原体并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还是由环境恶化引发的。

2014年海南正强罗研华总经理、技术总监朱行超与海南大学谢珍玉博士到海南万宁采集虾样。
2015年海南正强技术部朱工、郑工与海南大学谢珍玉博士及其科研组研究生到海南昌江、东方等地采集虾样。

在对恶化的池塘水环境分析中发现,目前水体有机污染与水体自净能力已不匹配。由于水环境普遍已遭到有机污染,而水体的自净能力不足,导致水体变脏、发粘,造成缺氧,从而引发水体中有机质厌氧分解产酸产毒,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以及因水体缺氧致使致病菌暴长,这就是对虾频频发病的两大原因——中毒和感染。

如何判断对虾已中毒?该如何防控?

一、观察肝脏(虾苗阶段较多,但放苗前几天不算)。如果料台上对虾的肝脏颜色不一致,有红色、黑色和黄色等多颜色(此现象我们称为整池花肝),说明部分对虾已中毒。

二、观察体色。当提料台观察对虾时发现一群对虾中有正常体色的,也有体色微红(多数伴随着红腿红尾),说明部分对虾已中毒。

三、观察虾情。当有虾跳、爬边时,及时检测水质指标,如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或pH偏低时,说明部分对虾已中毒。

防控措施:

当池塘的虾符合第一项时,一般上午使用水毒净+鱼虾卫士,晚上使用福地安+降解灵片。

符合多项时,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上午使用水毒净+速安,下午使用五星护卫,晚上再用福地安+降解灵片。






技术支持/朱行超
图/东少、朱行超

精选阅读

肠炎是造成高密度小水体养殖水质恶化与对虾各种病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对虾肠炎是近年来对虾养殖最常见又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它造成对虾吸收利用饲料营养能力减弱,致使对虾营养不良、体质与抗病力大幅度下降,生长缓慢,只吃不长,甚至造成对虾蜕壳困难、蜕壳不遂偷死。
对虾肠炎拉稀的粪便糜烂,沾粘在料台上,这种粪便溶化到水中后加剧水的恶化,造成水体发粘、腥臭、亚硝酸盐极度超标,进而应发对虾空肠空胃、蜕壳困难等病害发生。

而且,对虾得了肠炎还会在短时间内败坏水质,是造成小水体养殖水质恶化与对虾病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对虾得了肠炎后,不能有效吸收利用饲料中的蛋白,造成虾粪便中含有大量可溶蛋白质,导致粪便糜烂或呈水样状,容易溶于水中(表观水发粘)或悬浮水中(表观水体浑浊),不利于集污排污!进而造成水体发粘、浑浊,纳氧力下降,有害菌藻暴长,大量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悬浮有机物等积累水中败坏水质,导致对虾肿鳃、黄鳃、瘦身、软壳等不良现象频发。
对虾拉稀的粪便融化水中后加剧水质的恶化,并进而影响到底部,造成底脏缺氧长青苔,排污排不了,改底也难改。

所以,如何有效防治对虾肠炎是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关键之一。

“防治、防治”先防后治,预防远胜于治疗。

预防措施:平时使用大泡王+多维1+1拌料50斤,2次/天,连用5-7天;并根据藻类生长情况适时适量使用活菌王+肥水膏调水保藻。

如果已发现对虾出现肠炎现象,则要分析判断具体原因再作出具体应对。

一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一般都是被弧菌、假单胞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对虾肠胃发红、充水,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消化道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的菌落。细菌感染性肠炎发展慢,发病虾相对较少。

应对措施:

①先要减料,一般只投喂2餐,以利于改善环境。

②用五星护卫8克/立方米+速安0.8克/立方米泼水,改善水体环境,提高对虾活力;中午用鱼虾卫士0.8克/立方米+鱼虾卫安0.15~0.2克/立方米泼洒;晚上再用福地安0.5克/立方米+分解底改0.5克/立方米抛洒1~2次。隔天上午用猎弧0.8克/立方米+活菌王4~6克立方/米;并用鱼虾卫士30公斤料/瓶+恩诺沙星4克/公斤料+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5天。

二中毒性或应激性肠炎。

这主要是因养殖环境恶化如有害藻类暴长或倒藻、水中有机质太多等造成的对虾中毒或亚缺氧应激反应。对虾空肠、肠道断节或粪便稀糜,用中药或抗生素拌料无疗效。相对于细菌性肠炎,中毒性、应激性肠炎发展快,数量多,有的往往一两天全池病虾便超过一半。
有害藻类暴长造成的对虾肠道发红,大小不一,拉稀,空肠空胃。

应对措施:

①先要减料,一般只投喂2餐,以利于环境改善。

②白天用鱼虾卫士0.8克/立方米+水毒净3克/立方米泼洒,晚上用爽水灵0.5克/立方米+超强底改王1克/立方米干撒,同时用大泡王10克/公斤料+复合乳酸菌溶液50克/公斤料+多维10克/立方米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5天。


养殖龙虾有风险?最主要的是这两个原因!


一是由于龙虾种苗和种虾的问题。目前,多数养殖户的种苗是从市场收购的,或低价从虾贩手中购得的,主要是因为考虑到正规龙虾种苗价格要高出很多。但是,这些劣质种苗入水后会大量死亡(一般在数天后),而养殖户全然不知。

二是龙虾养殖技术,这是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大家看到野生的龙虾很多,就认为龙虾很好养,其实不然。根据我们的养殖经验,由于龙虾野性十足,自相残杀严重,另外还牵涉到投喂、水质、水草、病害、场地建设等关键技术,高密度养殖的难度很大。一般来说,当龙虾每亩达到400斤以上时,养殖难度加大,每亩达到500斤以上时,技术要求很高,养殖龙虾比养鱼容易的多,但是想养好龙虾却又比养鱼要难。

由于龙虾养殖是近年来才开始发展的,科研院所没有成功的研究,民间养殖成功者少,国内真正从事规模化养殖的时间较短,所以,掌握真经者不多,而且真正的专家在民间。只有从事规模化养殖时间超过两年以上的农场或基地,才真正掌握龙虾养殖的核心技术。很多所谓的专家只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从街头巷尾的虾贩手上买种苗,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技术!

龙虾养殖的最大风险就在于技术,一项关键性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可能就会全盘皆输,求得真正的养殖技术是养殖能否成功的关键。初次养殖,一定要找一家有基地、上规模、有多年养殖历史、有种苗销售证书的的正规种苗供应单位购进种苗,这样你不但能够买到正宗种苗,关键是你能获得真正成功的技术。如果你获得了正宗种苗又获得了成功的技术,那你的养殖就能获得成功;养殖成功了,你还有风险吗?养殖成功了,种苗价格高一些也是应该的和值得的。有些朋友不重视学习和引进成熟的技术,喜欢自己摸索,这不但耽误时间,贻误市场良机,而且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可能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老实说,靠自己的摸索而成功的龙虾养殖者,基本上都经历过失败,所以有人说养殖龙虾第一年是不挣钱的,这就是自我探索的代价。据我们了解,由于很多人不重视龙虾养殖技术和种苗质量,目前从事龙虾养殖的有一半以上是失败的或是说不上成功的。这种现状严重影响到龙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所以,像安徽等省份已经在大力发展和扶持龙虾种苗繁育企业和基地,合肥市对规模化(100亩以上)龙虾种苗繁育基地的补助费用已达到每年每亩200元。

如何有效降解水中毒素,提前防范对虾中毒发病?



2016年4月,海南正强公司总经理罗研华、技术部郑德州、罗业兴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研究所专注于环境胁迫、免疫研究的冼健安博士、及专注于水生态调控研究的朱为菊博士等人到海南东线水产养殖一线采集养殖水样及周边水源水样调研分析。

一、做好水源处理,提前降解水中毒素。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要清楚了解准备引进的养殖水源情况,有些水源可以直接用于养殖,有些水源需经过处理后才可用于养殖,而有些水源根本就不适合养殖。

对于受污染的水源,一定要做好解毒及修复水生态的处理措施:

①养殖前使用鱼虾卫安等强氧化性消毒剂彻底消毒,经沉淀后,再用水毒净+速安等络合剂络合水中的有毒物质和消毒剂残留。

②解毒后用益生健、活菌王等微生物制剂和氨基酸活藻素、藻动力等水体营养剂恢复原水体的微生态平衡,通过菌藻的作用,提高池塘水体自净能力和转化池中残留的亚硝酸盐、组胺、亚硝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为养殖动物提供无毒的、舒适的栖息环境。

二、养殖全程要注意防治鱼虾慢性中毒现象。

养殖过程中定期泼洒水毒净、高稳C和应激宁等解毒产品,缓解或消除养殖动物慢性中毒现象,增强养殖动物活力。尤其在水恶变和进水后,更需要及时、适度降解水中毒素。

三、做好强氧降解措施。

随着池塘养殖期和有机质的日益增加,生物耗氧量和有机物分解耗氧量的增加,造成水体缺氧及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下降。当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下降到一定值时,则导致生态自净能力和解毒能力下降,并产生有毒物质。所以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用福地安、爽水灵、鱼虾卫安等强氧化剂来氧化有毒物质,保持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提高水体的自净力和生态解毒能力。

四、定期活化水质,稳定藻相,预防倒藻。

养殖水质的稳定,有赖于水体藻相、菌相的平衡。藻相、菌相的种群变化,以及数量的大起大落,都会引起大量死藻、死菌,而死藻和死菌在降解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水体溶解氧也会急剧下降,导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

当水体有机质过多,溶解氧低时,分解产物呈有毒的吲哚、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形式存在,致使鱼虾中毒。

因此,养殖管理过程中应定期用益生健+黑霸等来稳定藻相,保持藻类活力,在藻相和菌相的种群结构和数量上保持良性的动态平衡,维持水生态良性循环和水质指标的稳定。
有机质太多造成的虾苗中毒,虾苗肝发黄。

五、消除产毒的根源,坚持变废为宝的养底思路。

池底是池塘水体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水层,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毒素、微生物毒素,甚至藻类毒素都与底质有关。因此,处理池塘有毒物质的关键之一就是养底。土塘模式建议定期施用养底王来分解底有机污染物,消除产毒和病原菌繁殖的根源,保持水底持续健康;地膜池或水泥池则使用福地安或黑金神改底养底。

六、及时发现并处理蓝藻、裸藻、甲藻、三毛金藻等有毒藻类和弧菌有害微生物,消除隐患。

当池塘出现有害藻类的初期,可用爽水灵抑制有害藻类进一步生长;再用益生健来优化菌相和藻相的种群结构,以达到预防有害藻类过度繁殖的目的。此外,要定期用TCBS培养弧菌,监控弧菌的数量,当绿弧菌数量超过300个/ml水时,及时用鱼虾卫安+鱼虾卫士来速降弧菌的数量,而平时也可使用噬菌皇来抑制弧菌的数量上升,避免弧菌成为优势种群并产生毒素毒害鱼虾。
有害藻类产生藻毒造成的虾苗中毒现象,虾苗出现肝黄化、白化现象,个别虾体发绿。

七、提高水体的硬度和碱度。

用美之源+速安提高水体硬度碱度,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稳定pH,使之不增强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

八、慎用刺激性强、副作用大的消毒药。

养殖过程中应慎用刺激性大、副作用大的消毒药、杀虫药,建议使用鱼虾卫士+鱼虾卫安来强肝抑菌;而且不要依赖内服抗生素预防疾病,避免在消毒杀虫的同时,破坏水体生态环境,使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解毒能力减弱。

九、强肝护肝,提高对虾对环境的抵抗力。

肝脏是动物解毒的中心,基本上体内的有毒物质都经过肝肾来解毒,肝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解毒能力。反过来水中的有毒物质首先损伤的肝脏。所以必须定期使用护肝产品,长期轮流使用鱼虾力士、多维和保肝促长素拌料投喂,保护肝脏健康。

造成小龙虾个头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对于很多新手刚挖好的塘就开始养殖小龙虾,等养殖快要上市的时候发现很多小龙虾都还没长大,这时候往往很多新手就会觉得是新挖的塘才造成,其实这是不对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小龙虾个头小的原因?

影响小龙虾生长的主要因素还是养殖池塘水环境、水草、饵料、苗种投放密度及日常管理等。新但新开挖的池塘可能会对影响小龙虾生长的主要因素产生一定影响,最终间接导致小龙虾出现个头小现象。

新开挖池塘会由于表面土层被推掉,导致土壤表层营养质流失,底部硬质土层可能会造成水草栽种成活困难甚至死亡现象。最终导致养殖池塘没有或只有少量水草,造成小龙虾脱壳困难等,影响小龙虾生长。

新开挖池塘由于缺乏有机质等,造成养殖池水中浮游动植物及微生物缺乏或生长缓慢,导致水体透明度高,小龙虾缺乏自然饵料,最终影响虾生长。

新塘养殖出来的小龙虾个头小怎么办?

虽然新开挖虾池会存在一定问题,但都是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方式进行调节与优化。

如在新池塘开挖好后在池底泼洒有机肥等,慢慢培育土壤,让栽种后的水草可以更好的扎根与成活。

当发现新开挖养殖池塘水体清瘦时,可以使用生物有机肥、水产肥水制剂、藻源等对水体进行肥水与水质调节,保证水体满足养殖条件。

注意点

最终影响小龙虾长不大的原因还是养殖池塘水环境恶化,缺乏水草以及饵料投喂不到位等,造成小龙虾生长环境差,影响小龙虾生长脱壳,最终导致养殖池塘虾规格偏小。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会影响小龙虾生长,也极易被养殖户忽视,虾苗密度投放过大。很多新养殖户认为虾投放越多最终出产量就会越多,这是一个很错误的认识,虾苗投放密度过大极易造成小龙虾出现大面积小规格虾。

南美白对虾发病有哪些原因?



环境恶化
包括底质、水质乃至天气的变化或恶化。如:温度、盐度、溶解氧、pH、透明度、氨氮、亚硝态氮、余氯、硫化氢、总碱度、总硬度、藻相、菌相、虫相、可溶性有机质含量、氧还电位、转风、骤雨、起雾、酷热、台风等气象变化等,遇到这类情况要及时调整,短时间搞不清楚原因的可以先泼洒解毒抗应激的产品先暂时缓解一下再马上找原因。

病原侵袭
病原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侵袭是对虾发病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有病原体,却不一定会发病。对虾是否发病,还要看病原体能否侵入虾体,以及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强弱等来决定。其实很多时候病原体与对虾是共生关系,虽不是互惠互利但常常互不影响,至少不会影响我们把虾养大,所以如何调理对虾体质,促进对虾在疾病爆发前把虾养大才是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

体质下降
对虾机体健康与否会决定了对虾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和对病原体侵袭的防御力,同时也健康的对虾也能在发病之后尽快的恢复过来。所以平时注重营养保健,肝胃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管理不善
对虾养殖日常管理非常重要。不管是饲喂管理还是水质底质管理,不管是设备管理还是用药管理。等等这些只要做好了,就可以对环境、病原、虾体有较好的掌控。但一旦没做好,不仅得不偿失还会加重病情。所以我们在检查一些病情的原因的时候,同样也要注意检查问题是否处在管理不善上面。

小龙虾出现肠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御?


有许多养殖小龙虾的朋友对小龙虾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在大江大河、川流湖泊甚至臭水沟里都能存活的小龙虾病害少,不需要好好管理也能达到高效益。其实不然,在现在越来越高密度高效益的养殖模式中,小龙虾的病害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养殖小龙虾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高。

小龙虾大都是在5、6月份开始大量发生病害,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但其一旦发病就比较集中,且发病的池塘即使大量用药治好的概率也很低,对养殖效益的损失非常大。所以小龙虾养殖者应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个原则。

目前小龙虾的疾病是多种方面共同导致的,比如苗种、水质、饵料、水草、水体营养物质、日常管理、模式、放养密度、防病理念等等。

北京水世纪将湖北、江苏、湖南、江西几个省份小龙虾5、6月份主要出现的几种病害现象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5、6月份,小龙虾的肠炎发病率比较高,高达63.5%。在长期投喂高蛋白高能量饲料和饲养环境高度密集的池塘,小龙虾爆发肠炎的数量很多,肠炎是近几年小龙虾养殖中的最主要爆发病害。

小龙虾出现肠炎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有害菌较多,通过伤口、鳃、口等进入体内感染发病;摄食大量变质食物,肠道内有害菌大量滋生,超出龙虾的抵抗力范围,龙虾的吃食环境恶化。

小龙虾的肠炎主要表现症状为:肠道无食,肠道内有气泡,部分区域出现蓝色素过重等情况,大多伴随着肝脏保护膜不清晰,肝小叶萎缩,肝脏发白、颜色变浅。大虾居多,小虾情况要好一些。

感染初期病虾食欲减退,继而不食,向浅水区、岸边靠近;消化道充血肿胀,有很多淡黄色的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会死亡,还会引起其它健康虾的感染,其来势较猛,后果比较严重。

对于小龙虾的肠炎,应遵循上文提到的“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保持池塘底部环境和水体环境以及降低饲养密度。除此之外,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于预防治疗小龙虾的肠炎和保护小龙虾的肝脏都具有重要意义。

胆汁酸可以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增加肠道屏障作用,防止内毒素对肠道、肝脏乃至整个虾体的危害;胆汁酸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剂,抑制肠道细菌的过度增殖,维护肠道微生态环境。

试验表明,胆汁酸可提高虾蟹类血液中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的含量,这说明胆汁酸可提高虾蟹类肝脏的解毒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胆汁酸可以降低虾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表明胆汁酸修复了肝脏损伤,增强了肝脏功能。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中毒和感染是现在对虾频频发病的两大主要原因》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养殖发病主要有哪些”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704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