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感染肠肝胞虫病后不会导致死亡 但生长速度缓慢


对虾肠肝胞虫是一种感染虾类肝胰腺及肠道的微孢子虫,该虫2009年首次在泰国被发现,对虾感染后不会导致死亡,但出现严重的生长缓慢现象,导致对虾养殖产量下降。2015年,该病在江苏省如东、射阳、阜宁等地发病十分严重,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下滑明显。

对虾肠肝胞虫大小为0.7-1.1um,主要感染对虾的肝胰腺,在肝胰腺细胞内形成胞原质,成熟后通过对虾消化道散排出体外,在外界水环境中形成孢子体,这些孢子体散在于水体中并附着于藻类、碎屑或颗粒饲料的表面,以及池壁和底泥环境中。肠肝胞虫的孢子壁较厚,可达到10nm左右,一般药物难进入虫体内,因此传统杀虫药物对肠肝胞虫基本无效。

已有的研究表明,对虾肠肝胞虫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垂直传播,即通过亲本传播给子代;第二种是水平传播,即通过虾虾传播,或虾经口摄食环境中的孢子体而感染。

对虾肠肝胞虫个体较小,很难通过常规光学显微镜进行诊断,可以通过组织病理或细胞病理学方法进行诊断,但方法繁琐,耗时长,费用高。目前对对虾肠肝胞虫的快速检测主要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其中包括套式PCR法、LAMP法等。

亚州水产养殖协会分别于2014以及2015年的虾类会议上针对该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以及检测方法达成了共识。2015年5月在第七届中国对虾产业研讨会上,国内对虾行业的专家学者也指出,对虾肠肝胞虫已成为我国对虾产业的严重的疾病种类。

为了更好地规范南美白对虾养殖,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苗种的质量,南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12月发布了地方标准《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健康苗种》,规定了南美白对虾健康苗种的质量要求,其中包括了肠肝胞虫、白斑综合征病毒等6种常见病原不得检出,明确了对虾肠肝胞虫的检测方法,为如东县南美白对虾苗种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

扩展阅读

[每周一例]“白便”南美白对虾感染虾肝肠胞虫,“慢食”、死亡



[病例525]广东珠海斗门区横山一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图1),池塘面积6.5亩,水深1.5米,水源为地下水,盐度为2‰-3‰,配备6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2019年6月26日,放养“一代苗”39万尾。

进入三伏天以后,连续有10-15天闷热,7月30日左右,发现有白便漂浮于水面。出现白便前增氧机附近水浑,池塘边上水较肥,虾规格约100尾/斤。

8月2日,下雨,泼洒1瓶“优肽”,1kg“低聚糖500”拌料60-80斤料内服,连续5天。

8月4日,水浑浊度下降,逐渐变肥,由于下雨降温,连续3天浮便少一些,但仍有浮便。

8月5日,开始升温,白便又增多,虾吃料减慢。

8月6日,持续高温,白便继续增加,早上虾吃料明显变慢。抛网刮虾观察,有10%-20%的虾出现异常症状。肉眼观察健康虾肠胃都饱满(图2);轻微发病的虾空肠不空胃(图3);发病严重的虾空肠空胃,体色发黄或微红(图4),零星几尾出现“白肠”,肠道有白色粪便(图5)。解剖见:健康虾肝胰腺形状完好,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发病虾肝胰腺发白,不成型、“一汪水”的样子。

从池塘取虾样44尾,其中肉眼观察健康虾13尾,轻微发病虾13尾,严重发病虾18尾。分别从虾样的肝胰腺、肠、胃组织分离细菌,划线接种于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培养基),室温条件下培养24h;取鳃、肌肉、肝胰腺组织,用95%酒精固定,送实验室进行PCR检测;取肝胰腺、肠组织用波恩氏液固定做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结果显示:培养24h后,接种肠胃组织的培养基长出大量的优势菌落,接种肝胰腺组织的培养基几乎无菌落长出(图6)。普通PCR检测健康虾样组肝肠胞虫(EHP)的检出率为30%,轻微发病虾样组为69%,严重发病虾样组为94%;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均呈阴性。观察虾样从健康到严重发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肝胰腺组织由正常或轻微萎缩到严重萎缩;腺管崩解、腺管间细胞增生数量由少到多;肝胰腺组织中观察到肝肠胞虫数量由零星可见至大量可见(图7);肠道组织未见明显变化,部分轻微增生,部分肠上皮增生,有的虾肠腔内有疑似肝胰腺脱落的肝肠胞虫(图8)。多数对虾肌肉、肝脏、心脏等组织可见大小不等的气泡。

8月16日,连续几天均为高温天气,虾吃料慢,死虾增多,但白便现象增加不明显;塘主担心继续养殖死亡量更大,提前卖虾。

分析:1、本病例根据外观症状人为把检查的对虾分成三组即健康、轻微发病、严重发病,普通PCR检测结果肝肠胞虫(EHP)的检出率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肝胰腺内肝肠胞虫的数量变化和病变严重程度也密切相关,说明肝肠胞虫感染与对虾发病有相关关系,感染率越高或强度越大,发病越严重。

2、本次调查的白便虾与之前调查的白便虾组织病变特征有所不同(见【病例218-220】),肠道组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细胞增生,水面漂浮的白便也不多,提示虾肝肠胞虫可能可以引起南美白对虾发生“白便”,但并不引起肠道病变,也没有引起严重的白便症状,更主要的是对肝脏的直接损伤。

3、本案例细菌分离培养结果与之前研究结果都显示白便虾肝胰腺鲜有细菌分离培养出来,肠胃组织中的细菌无明显的规律性,细菌在本案例中起到的作用还不明确。(研究所一室戚瑞荣刘健全技术部唐绍林王林锁张吉鹏2019.10.31)
今年市场普遍反映白便严重,造成大量养不成的情况。我们起初是抱着调查白便的目的去调查,药店也认为是池塘发生了白便,实际结果很少的白便虾,水面很少的白便,不是以前调查的典型的白便病理特征,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病理观察而是肝肠胞虫造成的危害。
因为本次调查彻底颠覆了我们对肝肠胞虫危害的认知,会连续发3个调查相关病例,有不同的亮点,揭示其在目前对虾养殖中的危害,对我们认识目前土池塘“白便”高发、养不成功的原因,以及今后如何健康养殖有参考价值。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见到“多数对虾肌肉、肝脏、心脏等组织可见大小不等的气泡”,气泡病(已经发生了形态结构的变化,可以称为病)已经成为对虾养殖的常态,严重程度不同、发生频率不同,对具体的案例的危害程度不同,在这个案例中起到什么作用,难以确定,可能加重了肝肠胞虫病对虾(体弱、身软、瘪瘪瞎瞎、干干巴巴)死亡。

[每周一例]南美白对虾肝肠胞虫(EHP)和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混合感染



[病例527]广东省中山市阜沙镇一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图1),面积11亩,水深1.6米,2019年7月28日放南美白对虾虾苗34万尾,放草鱼20余尾。10月初对虾规格约65尾/斤。

10月初以前南美白对虾一直吃料稳定,每天正常加料1~2斤,时不时看到“罾尾”有1-2尾虾的肝胰腺萎缩,空肠空胃。

10月8日开始慢料,在底罾忽然发现死亡4-6尾,抛网观察虾较多空肠空胃,怀疑缺氧,马上刮虾销售,卖虾2600斤,刮虾时发现虾体质较弱,网没有插电也容易上网。

卖虾后池塘估计还剩余800~1000斤虾,继续养殖。但吃料一直加不上去,保持10多斤料的量,晚上一直有小规格的虾爬边。

10月18日抛网检测池塘剩下的虾多数体色偏黄,肠道细,肝胰腺上白膜发黄,有些肝胰腺不同程度萎缩;约1/3的虾肠胃不饱满或空肠或空胃,有的肝萎缩或肠道有水气,有的瘦软,虾无力或活力差;下风口有少量白便(图2)。

取虾30尾虾,其中15尾外观较健康(图3),15尾外观异常的虾(图4),接种肝胰腺划线于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室温条件下培养24h;取肝胰腺用95%酒精保存,送实验室做PCR检测肝肠胞虫和病毒;取肝胰腺和肠组织固定于波恩氏液中用以做组织切片进行组织病理观察。

结果显示:常温下细菌培养48h后,健康虾组1/15尾虾肝胰腺长出较多的细菌,异常虾组4/15尾虾肝胰腺长出菌落,利用副溶血弧菌特异性基因tlh鉴定为副溶血弧菌阳性(图5)。槽氏PCR检测结果显示,健康虾组中虾肝肠胞虫(EHP)检出率为20%(3/15),异常虾组为46.7%(7/15);健康虾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阳性率为6.7%(1/15),异常虾组为阴性;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均为阴性。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健康虾肝胰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自溶,但仍可见有肉芽肿26.7%(4/15)及虾肝肠胞虫20%(3/15),肝肠胞虫位于肉芽肿坏死灶内和腺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另外,腺管内观察到肝胰腺细小病毒(HPV)包涵体13.3%(2/15);肠组织未见显著异常(图6)。异常虾肝胰腺组织病变严重,腺管严重萎缩,大量崩解,腺管间大量的细胞增生,可见处于不同时期的肉芽肿78.6%(11/15)及虾肝肠胞虫57.1%(8/15),有些肉芽肿灶心已呈干酪样坏死;还观察到大量的肝胰腺细小病毒(HPV)包涵体50%(7/15);肠道组织多数正常,部分上皮脱落,其中一尾虾肠腔内有大量的虾肝肠胞虫(图7)。

11月4日,近期一直每天在底罾有少量几尾死亡,降温,卖虾。

分析:1、本病例南美白对虾感染虾肝肠胞虫后表现出吃料差,外观瘦弱、干瘪,活力差等症状,平时零星死亡,蜕壳期或缺氧、天气或水质剧变后死亡量增加(参见【病例】525-526)。虾肝肠胞虫(EHP)PCR检出率越高、组织病理观察病变越严重,对虾发病越严重。

2、组织病理观察发现,除了在肉芽肿坏死灶的灶心有大量的虫体聚集,也有大量HPV包涵体的出现,据资料HPV主要危害幼虾,本病例对虾规格较大,发病对虾HPV包涵体数量比“正常虾”多,说明可能HPV和虾肝肠胞虫共同引起肝胰腺萎缩和坏死。(研究所一室戚瑞荣李德意卢恩秋,技术部唐绍林张吉鹏王林锁提供2019.11.14)

南美白对虾肝胰脏



南美白对虾肝脏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消化酶与吸收、贮存营养物质,同时肝脏也可以解毒、防御、促进代谢等,若肝脏一旦受损,对虾全身器官将会崩溃。然而维护肝脏的健康需要蛋白质、糖类、各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如何辨别肝脏的“好坏”:正常的南美白对虾肝脏呈黑褐色,肝脏下有明显的白色保护膜;肝脏病变初期表现为红肝、肝肿大,恶化后会逐步发白,萎缩、糜烂,或者部分肝脏脂肪化,形成脂肪肝。

很多人认为只要转肝期护好肝就没事了,往往会忽视中后期肝脏的“养护”,其实在中后期肝脏也很容易发生病变。在发病初期,还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旦进入后期,肝脏发白萎缩、糜烂,南美白对虾往往会并发肠炎、黄鳃、黑鳃、烂鳃、红体、白斑等疾病,将难以挽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认为造成对虾中后期肝脏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pH、氨氮、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水体长期处于比较恶劣的环境;

(2)水质不稳定,倒藻、转水等,使虾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3)饲料营养不足,或者饲料变质,影响肝细胞正常生长代谢;

(4)抗生素投喂过量,或者投喂一些损伤肝脏的药物,药物残留造成肝脏中毒,大大降低对虾防御能力;

(5)在中后期投喂量过多,肝脏负荷较大,而且塘底有机物积累过多,细菌容易繁殖;

(6)太长时间不喂,营养跟不上也会对虾的肝脏功能造成损伤,使肝细胞修复与代谢受到阻碍。

根据以上原因,我总结出一些对策,可有效防控对虾肝脏病变:

预防方案:

(1)保持一个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保持PH、氨氮、亚硝酸等指标正常;

(2)投喂优质饲料,定期补充维生素、多糖等营养物质,内服保肝药物,如本草空肠空胃灵,生命1号,金方白浊增强肝脏抵抗能力;

(3)勤改良底质,解毒稳水;

(4)保持正常的投喂量,加料不能加太快,不要乱用抗生素等药物。

特别提醒:对虾肝脏发生病变,只能在发病初期可以控制改善,若病变严重(萎缩、糜烂、严重脂肪肝等)时将无法控制,造成较大的损失,所以应“以防为主,防重于治”。

南美白对虾虾肝肠胞虫寄生的防控方法




南美白对虾虾肝肠胞虫寄生是近年来全球对虾养殖生产影响较严重的疾病之一。自2013年以来,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主产区先后发现虾肝肠胞虫,江苏沿海地区如东、启东、阜宁、大丰、射阳等地的南美白对虾先后有检出。
对虾生长缓慢的寄生虫,全名为“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因为这种寄生虫主要集中侵害对虾的肝脏,简称虾肝肠胞虫。

症状

感染了虾肝肠胞虫的对虾,不会出现太多明显的死亡,尽管虾子比较小,但肠、胃仍然充满着食物,肝胰腺略微萎缩,发软,但颜色比较深,所以从表面上看起来,虾并没有明显病症问题,但就是不长个,偶尔伴随有白便。

危害

以前,寄生虫(如纤毛虫等)对对虾危害比较小,对产业的影响并不大,因此大家忽略寄生虫对于对虾危害的问题。但近两年来,虾肝肠胞虫引起的对虾生长缓慢的后果很严重:因为患病对虾也一直吃饲料,所以养殖户会把所有的时间和饲料都用于养殖这种患病而根本长不大的对虾身上,而到头来往往达不到有效的收获。

防控

养殖户从苗种期就要做好筛选工作,做好虾苗检测工作,避免购买携带病原的虾苗,做好清塘工作,最好用蓄水池处理过的水来养殖,另外不要投喂携带病原的活饵料。

对虾生长缓慢不一定由虾肝肠胞虫引起。虾肝肠胞虫呈阳性或阴性与生长缓慢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生长缓慢都是由虾肝肠胞虫引起的。如养殖过程管理不好、投料不足、投苗密度过大、养殖塘pH值过低(一般在7以下)均会导致对虾出现生长缓慢情况。另外,有一些病原体也会造成对虾生长缓慢,如IHHN(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处理方案与预防
五黄康泰+澳舒美拌料
早上:使用五黄康泰拌料50斤效果肉眼能看到效果
下午:使用澳舒美拌料80斤提高吸收功能与速复康肠道


南美白对虾肝胰脏的几大常识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人都知道,对虾肝胰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它对于对虾排毒、营养吸收、能量储存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你真正了解肝胰脏吗?

一、对虾肝胰脏的几大常识:

1、对虾肝脏正式名称为消化腺,或称中肠腺,或称肝胰腺。

2、对虾肝脏由中肠进化而来,由分枝肝管组成,肝管由肝小管组成,肝小管里面为各种各样的肝细胞组成;显微镜下的可以清淅看到肝小管以及其各种细胞。肝脏受损,肝细胞会呈现破碎状或肝小管中空状态。

3、肝胰脏是除甲壳外,对虾最大的功能器官。肝脏功能是分泌消化酶与吸收、贮存营养物质。同时,肝脏有解毒功能;有防御功能;能制造凝血因子;代谢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激素;肝脏受损,对虾全身器官将会崩溃。

4、对虾肝胰脏维护需要六大营养元素:①脂肪:肝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②蛋白质: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的重要物质;③糖分:合成粮原,抵抗毒素的进攻;④A族维生素:防止肝细胞坏死;⑤B族维生素:修复肝细胞;⑥E族维生素:防止肝细胞老化。

5、许多药物对肝胰脏造成损害,抗生素对肝脏损害最大,如四环素类、磺胺类、利福平类。特别是苗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对肝脏构成严重的长期伤害;中药对肝脏也有明显伤害,如三黄中的“黄柏”,乌头等;并不是中药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6、投喂维生素过多,会形成肝脏维生素代谢失调,甚至伤害。所以,万物都有个度,维生素虽然好,但是不能贪吃哦。

7、饲料营养不足,会严重影响肝功能,细胞正常代谢受到损害,新细胞不能及时生长,肝脏会收缩或破碎;

8、长时间饥饿状态,对虾肝脏功能会严重受损,肝细胞修复与代谢受到阻碍。许多时候,养殖户发现对虾出现病症了,立马停料,甚至直接停料半个月,这对于对虾肝胰脏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所以要停料也不能停太久。

二、对虾转肝期是养殖中最关键的时期

对虾转肝期是对虾由以天然饵料(藻类及枝角类等)为主转为以对虾饲料为主的关键点。肝胰脏转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肝胰脏的健康情况,也关系到后面南美白对虾后期的生长速度及抗病能力。

对虾肝胰腺从仔虾(0.4厘米左右开始)到3-4厘米为止,处于高速发育的同质期,此时肝胰腺功能基本处于一个不完善的时期,吃虾片的是黑色,吃藻类或浮游动物的为绿色或淡黄绿色,吃配合料的为土黄色。同质期肝胰腺病变较少,主要为代谢问题,极少数出现细菌感染。

当对虾长到4-6厘米时是肝胰腺发育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转肝期,肝胰腺后部逐渐出现一层白膜,白膜逐渐发育,渐渐包围整个肝胰腺后缘和底部,这是肝胰腺功能成熟的标志。此时是肝胰腺功能转型的关键时期,易出现转肝慢、肝胰腺发红、脂肪肝等现象,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预防肝胰腺病变的最关键时期。

包膜期:也就是成熟期,一般在6厘米以上的对虾,体现在前黑后白,黑白分明。肝胰腺功能健全,吃料生长加快,只要及时、定时、少量多餐喂料并在饲料中添加保肝、排毒药物,排出体内的藻类毒素和其他毒素,保障对虾肝胰腺正常功能。建议同时预防细菌性肝病的发生。

乳酸菌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转肝护肠案例分享



撰稿:集团研发中心廖英杰

乳酸菌(Lacticacidbacterium,LAB),是一群能从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中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通称。乳酸杆菌有44个种,连同亚种共51个种,是革兰氏阳性、无芽孢、细长、有弯曲的杆菌。有9个属:其中5个属呈球状,如乳酸球菌(lact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等;4个属呈杆状,如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rium)等。乳酸菌作为南美白对虾益生菌,在肠道内具有较好的定植能力,而且在水产动物中,这种定植无明显的宿主特异性。

从技术角度考虑,许多养殖户面对市场上眼花缭乱的乳酸菌,特别是拌料内服的乳酸菌是否真正定植于肠道,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如何辨别真伪?我们用实践效果去检验!

福建诏安陈老板,共9口高位池,4口投喂澳华虾安康,5口投喂其他公司产品,从2016年1月2日投苗开始就一直进行对比。陈老板按照澳华的私人定制套餐模式进行管理,定期进行拌料内服正肠宝+护肝宝保肝护肠(顺利转肝,拉粗肠道),当南美白对虾养殖至6厘米时,效果立即体现。

结果展示一

对照组:1#和3#池喂某公司品牌碎料7天后,粪便成团、粘结在一起。

澳华组:6#和7#池喂澳华虾安康1#碎7天后,连续3天拌喂澳华正肠宝+护肝宝,粪便短、粗。

结果展示二

澳华组与对照组对比:对虾肠道和肝胰脏形成两种鲜明对比,投喂澳华虾安康且拌正肠宝+护肝宝的两个池,南美白对虾的平均个体很大,体色非常靓、肠道非常粗。

对照组(左图):肠道细长,肝胰腺不清晰,体色素细胞过深。澳华组(右图):肠道粗,肝胰腺层次分明,体色靓。

温馨建议:澳华转肝护肠套餐:10斤虾安康1号碎+2包护肝宝+1瓶正肠宝,连续5-7天拌料,即可顺利转肝。

总结

按照澳华养殖模式,经过市场验证,保健型、高浓缩型的乳酸菌产品正肠宝,总结出以下效果:

1、促进水体和饲料中钙、铁、维生素的吸收,提高虾体活力。在一定条件下其代谢物乳酸形成乳酸钙,促进水产动物尤其是南美白对虾幼体的变态发育和蜕壳生长;

2、提供可利用的必须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K族维生素)。还可提高矿物元素的生物活性,直接促进其生长的作用;

3、调节动物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南美白对虾感染肠肝胞虫病后不会导致死亡 但生长速度缓慢》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鱼塘养鸭会不会让鱼带寄生虫”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72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