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过程中细菌性黑身病的处理方案

时间:2010年5月28日

地点:山东省南阳岛

池塘面积:20亩水深二米的老鱼塘

用药前了解情况:鱼吃食不好,一天死一百多斤。前四天用了二氧化氯消毒一次。鱼用的是沉水饲料。

鱼的症状:身体发黑,肠道发炎,肝发白,掉鳞,烂鳃。

水质检测:pH值氨氮亚硝酸都不超标。水体清瘦,几呼没有藻类。

处理方案:①内服:“健鱼乐”+“渔夫宝”+“肝胃乐”+“维生素C”,连续喂5天,每天减少三份之一的饲料投喂量。

②外用药:用“池塘解毒灵”9瓶+“调水解毒灵”10包泼洒后,用“精博绿水威”4瓶+“氨基酸肥水膏”2桶+“精博活化菌”5包全池泼洒。第2天鱼只死十来条了。说明处方起到作用。

用药依据:鱼体有明显的肝胆病变,必须用肝胃乐快速修复肝细胞,健鱼乐消炎,渔夫宝清热解毒,治疗黑身病有明显的效果。由于水偏瘦,水环境不好,先解毒,起到一个诱食作用。再用肥水的药,把水培到一定的透明度,水环境好了,鱼病不易复发。因为水瘦,所以全部开的是生物肥,因为是老池子,所以开些精博活化菌来分解底质释放出氮肥。

yz023.COM

相关推荐

金鱼细菌性肠炎病


疾病名称细菌性肠炎病

为害对象 金鱼、锦鲤
疾病概述 离群独游,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常浮于水面,体色暗淡,失去光泽,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

病原 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常浮于水面,体色暗淡,失去光泽,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肛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有脓血自肛门流出,严重者用手将鱼提出水面,脓血便会自动从肛门流出。鱼体明显消瘦。经解剖,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积水。肠道内无食物,或仅在肠端有少许食物。肠内有淡黄色脓血,肠壁微血管充血发炎,肠道呈紫红色,肠粘膜溃烂。

发病规律 流行季节多在夏秋季节,水温20℃以下时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
对鱼缸、鱼池、工具进行彻底消毒;每天定时投喂新鲜饵料,喂八分饱,不投发霉变质的饵料及死鱼虫,鱼虫投喂前应彻底消毒,漂洗干净后再行投喂;注意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保持良好的水质;发病季节定期用药饵投喂,必要时使用外用药物,能有效防止此病的发生。治疗此病时应采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2.5克(每千克饵料再加40克食盐)制成药饵,连喂1周。

(2)用大蒜2.5克、韭菜10克、食盐2.5克拌合饵料500克,制成药饵投喂,连喂1周。

(3)用磺肢胍1克拌合饵料100克(饵料中适当加一些面粉作粘合剂),连喂1周。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烂鳃病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寄生虫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病、药害性烂鳃病与营养性烂鳃病等。虽然烂鳃病的种类不同,但危害均较大,且任何季节都可发病,4月至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6月至9月份则为流行高峰期。细菌性烂鳃病多与赤皮、肠炎与寄生虫病等并发。一旦发病,可导致大量草鱼死亡。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1.症状与诊断
(1)症状。发病后鱼体发黑(尤其是头部),离群独游,行动较慢,反应迟钝,呼吸不畅,食欲下降,鳃盖中的表皮组织开始充血发炎,并出现“开天窗”情况。鳃丝上黏液增加,鳃丝肿胀,并粘附有大量淤泥。病情严重时可见鳃盖骨表层发炎、充血、腐烂。
(2)诊断。取鳃丝黏液,并取少量鳃丝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无菌水2~3滴,盖上盖玻片,静置约25分钟,通过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细长的滑行细菌。
2.发病原因
在水体缺氧的情况下,鱼体则靠增生鳃来扩大呼吸面积,以获取更多氧气,水中溶解氧恢复后,增生现象则开始消失,鳃小片也得以恢复。但是如果草鱼长期生存在低氧环境内,即便水中溶解氧恢复,增生鳃小片也很难在短期内恢复正常。此种情况下病菌极易侵袭鳃小片,引发细菌性烂鳃病。如果水体中分子氨浓度偏高,会使得鳃上皮细胞损伤,使鱼体免疫能力失常,病菌侵入,出现细菌性烂鳃病。细菌间质能保护营养动物组织,在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升高时,亚硝酸盐会侵入盐组织,阻碍细胞间质合成,使得细胞间质流失,损伤鳃上皮细胞与组织,病菌更易侵袭。受低溶解氧、水温骤变、分子氨等应激因子影响,鱼体机体免疫力下降,为烂鳃病致病菌侵入鳃组织提供了有利条件,草鱼长期生活在这种营养失衡的状态下,极易出现细菌性烂鳃病。
3.治疗方法
方法一:(1)发病后将池水放干,清理淤泥,暴晒7~10天,每平方米泼洒80~120克生石灰,带水清塘,并用含氯漂白粉泼洒全池,一周后试水放苗,确保池塘内的水质指标均满足《无公害食品淡水渔业水质标准》要求。(2)中草药治疗。使用百部、土黄连、大青叶、鱼腥草合剂。具体为每公斤鱼体重土黄连3克,鱼腥草、百部、大青叶各200克,混合后碾成粉或直接煎成水拌饵喂食,持续用药1周。
方法二:药浴+内服治疗。于晴天的上午10时实施药浴,先放水,留10厘米深水即可,并使用聚维酮碘溶液,依照每立方米300毫升的标准药浴30分钟,然后将水全部放掉。注入新水约1米深,向其中泼洒已煎熬好的黄芪汁剂,每立方米水体10克,30分钟后再次投喂阿奇霉素,药饵用量标准为每公斤鱼体重0.7克;当日下午再次投喂药饵饲料1次。重复以上三步骤治疗4天左右。
方法三:先使用生石灰对养殖塘进行彻底消毒;于池塘挂篓,草架各边均挂篓3~6只,使竹篓口高于水面3厘米,向篓中装入100克漂白粉,次日换药,换药前将篓中漂白粉渣清净,持续用药3天;按照鱼康复a型每公斤体重2.5克的标准拌饲料喂食,上、下午各1次,持续喂食3天。
4.预防措施
结合细菌性烂鳃病的发病原因,应做好该疾病的预防工作。将塘底多余的淤泥清除掉,降低高温季节内淤泥耗氧量;科学放养,保证养殖密度合理,以免密度过大导致池塘内水质恶化;喂食营养搭配合理的膨化饵料,定时、足量喂养,提高饲料利用率,禁止投放霉烂变质或存放过久的饲料,避免因投喂不当所致的水体污染;于大麦黄、白露心等细菌性烂鳃病高时对症投放药物,增强鱼群免疫能力;补充鱼发育与生长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增强鱼体抗病能力;高温晴天午时应打开增氧机,保证水体中的溶氧量,向水中泼洒光和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促进水体有机物分解;加强鱼塘水质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体色变黑,发病初期,鳃盖骨的充血、糜烂,鳃丝肿胀。随病情加重,鳃盖内表皮严重腐烂加剧,甚至腐蚀成一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鳃丝末端严重腐烂,上附有较多污泥和杂物碎屑。鳃严重贫血呈白色,或鳃丝红白相间的“花瓣鳃”现象。
【致病条件】柱状黄杆菌广泛分布于淡水环境和土壤中,能分解环境中的有机质。柱状黄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它的毒力受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如水体的盐度、水温、饲养应激等等。不同的菌株之间由于毒力存在着差异,引起鱼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相同。引起柱状黄杆菌感染的条件不是单一的,而常常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组织损伤因素。完整的鳃组织和皮肤是鱼类保护自身免细菌受感染的天然屏障,损伤的鳃组织和皮肤使天然屏障保护功能部分伤失而使鱼类容易遭受感染。

②温度因素。当环境变化和水温上升至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时,许多鱼类都对柱状黄杆菌表现敏感。鱼类自然感染柱状黄杆菌经常发生在水温在于20℃的水环境中。

③环境因素。某些环境因素如高密度、不当操作、低溶氧量、高温及水体富营养化等也容易导至柱形病的发生。

④病原因素。水体环境中病原菌的浓度以及菌株毒力的强弱与鱼类感染发病密切。如果水体中的病原菌的浓度过高或菌株毒力较强,鱼类则容易感染发病。

⑤宿主因素。一般而言,柱状黄杆菌不易感染健康的鱼,但如果鱼类的免疫力与营养状况不佳,鱼类也是容易被感染的。

⑥继发感染。柱状黄杆菌不仅是原发性病原,也可以是继发感染的病原。鱼类处于疾病状态时,其自身抵抗能力下降而大大提高了柱状黄杆菌的感染机率。

【主要症状】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变黑,尤其头部的颜色更为暗黑(图3),因而称为“乌头瘟”。肉眼观察病鱼的鳃盖内表皮常常充血(图4),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行不规则的透明小区(图5),俗称“开天窗”。
◆流行季节与温度:流行于4-10月,夏季尤为盛行,流行水温15-30℃。
◆防治措施:预防:1、彻底清塘,鱼苗下塘前用3-5%食盐溶液浸泡15分钟。2、半个月用15g/m³生石灰遍洒一次。
治疗:外消:通威碘液、菌毒宁、毒消净。
内服:通威菌血止、康复散、鱼菌克、肝胆舒灵。
总之,受多种因素影响,草鱼养殖时细菌性烂鳃病发病率较高。因此,在养殖中应坚持“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污染水体养殖,降低细菌性烂鳃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收入。

一例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成功治疗方案


广东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李老板一草鱼混养土鲮鱼池塘,水面28亩,水深2米,增氧能力:4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6月15日,客户反映草鱼大头土鲮鱼都有死,其中草鱼死亡较多,今天突然死亡加重,100尾左右,5两—1斤╱尾,大头死亡10多条,问诊好润水产药店,pH8.8,氨氮0.6,亚硝酸盐0.05,草鱼以黑头黑身为主,鳃部边缘腐烂明显,镜检鳃部没有虫,建议当天下午使用“速立灭8瓶+大黄末22包(500g)”,

16日回访,死亡下降明显,草鱼死亡50条,大头也死亡减少,

17日,草鱼死亡20多条,

18日,草鱼死亡10多条,后逐渐减少

分析:1、5、6月份为草鱼细菌性烂鳃高发期,其以黑头黑身,鳃部边缘均匀腐烂为典型特征;

2、实践证明“季铵盐碘+大黄末”治疗细菌性烂鳃有良好效果,使用其他消毒剂效果一般;

3、该病在6月15日草鱼突然死亡加重,但是天气晴好,估计是气泡病加重死亡所致。

联系人:好润水产药店肇庆莲花店 徐伟辉

一例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诊疗方法


5月23日,仪征市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成员陈礼朝站长与张成林工程师赴月塘镇示范户李香杨塘口,对一起草鱼死亡情况进行诊疗。

到达塘口现场后,陈礼朝站长对草鱼鱼死亡情况向示范户进行了了解:该养殖户自5月18日草鱼陆续发病,至今已死亡2000多斤,均为二龄草鱼,先后使用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兑水进行全池泼洒,至5月23日依旧有草鱼死亡。张成林工程师对病鱼进行了解剖:鳃边缘腐烂不齐,鳃丝出血,并附着少量黏液,严重的鳃盖内表皮充血,肌肉正常,肠内无食物,其它体征较为正常。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建议停用高锰酸钾,使用氯制剂或碘制剂进行治疗。张成林工程师对其防范夏季草鱼疾病工作做出指导:

1、加强巡塘。早晚要加强巡塘,注意池鱼活动、摄食情况,并做好记录。

2、增氧调水。5、6月鱼类生长速度加快,吃食旺盛,有害物质增多,水质容易恶化或缺氧,适当增加新水和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同时定期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

3、防病消毒。夏季是疾病多发季节,尤其是草鱼的肠炎、出血、烂鳃等疾病,要合理使用消毒剂等进行预防疾病和调节水质,一般隔20-30天一次对池塘进行防病消毒,防患于未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合理投饵。根据养殖品种与特性“四定”投喂,要根据天气、水质、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吃食时间、饵料剩量等灵活掌握。

5、病后解毒。疾病发生后使用的大量药物后会使水中沉积毒素,为避免鱼类发生肝胆疾病,需要进行一定量的换水、改底工作,并在鱼饲料中适当添加保肝护胆的药物。

6、降低密度。夏季高密度的养殖使水中水生态环境脆弱,降低密度可有效减少水中细菌、寄生虫、有害气体的产生,降低生产风险。

结束后,专家为该示范户出具了此次发病的诊断结论,为其申请渔业保险赔偿提供技术依据。

草鱼出血病并发细菌性败血症引起草鱼死亡


湖北仙桃杨林尾镇,一主养草鱼池塘,面积24亩,水深1.8米,2台增氧机(3kw/台)(图1)。2012年3月放养3500斤草鱼种(8尾/斤),花鲢1200尾,白鲢6000尾,鲫鱼1200尾。草鱼主要饲喂配合颗粒料,有时也喂黑麦草,未进行疫苗免疫预防。

2012年5月11日,死亡草鱼20尾。

5月12日,死亡30尾。

5月13日,死亡120尾,外用“新威灭”+“鳃皮易康”,内服“维胆康”+“鳃皮肠利康”+“三黄散”,连喂三天,下午下雨。

5月14日~16日,每天死亡100多尾。

5月17日,外用“苯扎溴铵”,死亡80多尾。

5月18~20日,每天死亡30~40尾。

5月21日,早上死亡30尾。上午9点现场用简易测试盒检测水质,氨氮和亚硝酸盐测不出,pH值8.0。病鱼多在水面或池塘边上停滞(图2),体发黑。从塘边捞起6尾在塘边停滞的病鱼检查,部分病鱼头部和鳍条充血、出血,少数病鱼肛门红肿,部分鱼鳞片脱落(图3),共同症状为解剖6条鱼腹腔中有大量腹水,肠道外观均匀发红,肠系膜和脂肪组织出血(图4)。肠内无食物,内有浅黄色脓状物,肠壁具韧性,肠道内壁严重出血,胆囊充盈,腹腔有大量腹水(图5、6)。

从图3第1、2、3尾发病鱼肝脏及腹水中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6尾发病草鱼的肠道和肾脏,经利洋研究所RT-PCR检测并测序证实:所取6尾发病草鱼均感染草鱼出血病病毒(图7),并从第1和第3尾病鱼腹水中分离到大量细菌(图8),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菌(图9)。药敏试验结果,该分离菌对“恩诺沙星”、“辛康”、“多康素”、“菌毒出血康”等敏感(图10)。

分析:1、本病例中6尾鱼解剖均见大量腹水,且从腹水中分离出大量细菌,因此细菌性败血症应该是死鱼的主要原因。

2、发病草鱼也具有草鱼出血病的症状,经检测证实,所采6尾病鱼均感染了草鱼出血病病毒。但草鱼出血病病毒不是导致死鱼的主要原因,在本病例中,病毒可能起到帮凶的作用,加重草鱼死亡。(利洋研究所雷燕利洋水产药店杨林尾店游玖华提供2012.06.23)

热带鱼细菌性肠炎病


疾病名称细菌性肠炎病

为害对象 热带鱼
疾病概述 肛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有脓血自肛门流出,严重者用手将鱼提出水面,脓血便会自动从肛门流出。

病原 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常浮于水面,体色暗淡,失去光泽,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肛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有脓血自肛门流出,严重者用手将鱼提出水面,脓血便会自动从肛门流出。鱼体明显消瘦。经解剖,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积水。肠道内无食物,或仅在肠端有少许食物。肠内有淡黄色脓血,肠壁微血管充血发炎,肠道呈紫红色,肠粘膜溃烂。

发病规律 流行季节多在夏秋季节,水温20℃以下时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1)杂食性鱼类同金鱼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方法。

(2)凶猛性鱼类,可按治疗金鱼细菌性肠炎病所使用的药物之一种,按剂量用注射液稀释后,用注射器注入到饵料鱼体内并马上投喂。

(3)先将鱼虫消毒,并漂洗干净,放入清水中,选取金鱼细菌性肠炎病治疗方法中之一种药物,加大剂量投于盛有鱼虫的水中,浸泡1-2小时后再行投喂。

青鱼细菌性肠炎


疾病名称细菌性肠炎

为害对象 草、青鱼、罗非鱼、黄鳝等
疾病概述 细菌性肠炎病是草、青鱼常见疾病,每年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害相当严重.是草鱼三病之一。罗非鱼、黄鳝养殖中也出现典型的肠炎病,死亡较高。

病原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Aromonas punctata f.intestinalis)。

症状
疾病早期,除鱼体表发黑,食欲减退外,外观症状并不明显,剖腹后,可见局部肠壁充血发炎,肠道中很少充塞食物,随着疾病的发展,外观常可见到病鱼腹部膨大,鳞片松弛,肛门红肿,从头部提起时,盯门口有黄色黏液流出,剖腹后,腹腔中有血水或黄色腹水。全肠充血发红,肠管松弛,肠壁无弹性,轻拉易断,内塞黄色脓液和气泡,有时肠膜、肝脏也有充血现象。

发病规律 此而均发生于一足龄以上的草鱼、青鱼、罗非鱼和黄鳝,很少呈急性型注行,但一旦发生,延缓时间较长,累计死亡率较高。流行季节为4-9月。最先发病的鱼,身体均较肥壮,因此,贪食是诱发因了之一。特别是鱼池条件恶化,淤泥堆积,水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鱼池和投喂变质饵料时容易发今此病。

防治方法
此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因此,控制养殖水体的环境及加强饲养管理,如经常加注清水,定期施放石灰水,发病季节遍洒含氯消毒剂,食场挂篓消毒,不投喂变质饵料等,严格四消、四定措施是预防此病发生的关键。
治疗也须外用内服结合,外用药与上述各病大体相向;内服药可选择氟哌酸、呋喃唑酮、磺胺胍(每千白色重50-100毫克)、磺胺嘧啶(每千克鱼重80-200毫克)、大蒜(每千克鱼重10-30克),均为1天1次,4-6天为1疗程。

牛细菌性脑膜脑炎的病因 牛细菌性脑膜脑炎的诊断与防治


细菌性脑膜脑炎多发于3~8日龄的犊牛,与机体免疫球蛋白低下和环境中高浓度细菌的威胁有关。早期临床症状为嗜睡,精神沉郁,无法吮吸,迅速发展为感觉过敏,角弓反张并死亡。据报道,病牛有强制性的走动和头部低垂的现象,但不常见。尽管应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和支持疗法,预后仍然不良。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牛细菌性脑膜脑炎的病因牛细菌性脑膜脑炎的诊断与防治。

1、病原学

被动抗体转移失败和犊牛生活环境中高水平细菌的威胁导致菌血症,局部并发于脑膜。与在牧场出生的奶牛相比,该病多发于出生在室内产箱不清洁的犊牛。犊牛或母牛的因素可能导致犊牛在出生后的6h内不能消化相当于其体重7%的初乳。难产、虚弱、神经损伤、犊牛室过度拥挤、乳房形状、乳头不干净和母牛过度焦虑都可能影响或推迟犊牛产生吮吸行为。难产、神经损伤、低血钙症和虚弱可能造成母牛卧地时间延长。营养条件差、较短的干奶期和乳房炎可导致乳房中初乳量降低。初产牛的初乳比经产牛的初乳少25%。细菌通过口咽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或脐带进入机体,引发菌血症。从患有脑膜脑炎的犊牛腰部脑脊液中,常能分离到埃希氏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属。

2、病理学

败血症病灶多位于脑膜血管,或者迅速被包围起来,或者发生弥散性化脓性脑膜炎。分泌滑液处、脑膜和眼内局部的联合处几乎总是链球菌的滋生地;大肠菌群感染很少造成眼内炎。一旦细菌获得进入柔脑膜的途径,由于柔脑膜几乎没有抵抗细菌传播的能力而导致炎症蔓延。第一天,脑膜是不透明的、充血的,2天内基底池内有脓汁聚集,这在大脑表面很难显现。在大脑半球的上方,分泌液主要局限于脑裂。在疾病的急性阶段,大脑发生水肿,严重时可将小脑挤入枕骨大孔和锥角。

3、诊断依据

早期症状包括肉犊牛缺乏吮吸反射,精神沉郁,不跟随母牛走动,体质虚弱。发热不是特征性症状。感染的犊牛颈部紧张,头抬得较低。颈部弯曲时疼痛,有时会呻吟。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在接下来的6~12h,犊牛会变得更加虚弱,步态不稳,甚至不能站立。饲养管理人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检查肉犊牛时,极易忽视该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如嗜睡、虚弱等,特别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犊牛成群卧倒时。单栏饲养的奶牛犊中更易发现犊牛精神沉郁和食欲下降。随着病程的发展,犊牛逐渐失去了胁迫反射,向背内侧斜视。在这个阶段,经常出现巩膜表层充血。精神沉郁逐渐变为昏迷,但是静脉注射抗生素时,犊牛对突如其来的听觉和触觉刺激持有高度的敏感性。在疾病的濒死期,即在发现临床症状后的24~36h,病牛出现角弓反张。资料表明,感染可波及其他器官系统,例如眼前房积脓、多发性关节炎、腹泻和脐静脉炎。尸检时,经常发现肝脏和肾脏中有梗死灶。对10头患有脑膜脑炎的犊牛进行研究,发现其中3头犊牛患有多发性关节炎,3头犊牛患有眼前房积脓,2头犊牛患有脐静脉炎,但没有发现腹泻的症状。

细菌性脑膜脑炎的重要鉴别诊断是在为期2~3d的腹泻后机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败血症时出现的临床症状与脑膜脑炎相似,因为在初生犊牛中,脑膜是细菌繁殖的常见部位。

4、防治

治疗的关键在于饲养员及时发现犊牛异常行为,以及兽医对腰部脑脊液进行检查后迅速作出临床诊断。在兽医诊断和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任何延迟都可能导致预后不良,但是应用氯霉素进行迅速治疗,可以达到30%的治愈率。虽然很少的广谱杀菌抗生素能够穿透完整的血脑屏障,但普遍认为,在细菌性脑膜脑炎疾病中血脑屏障受到了破坏,从而增大了抗生素渗透的浓度。细胞膜渗透性升高可以允许足量的抗生素进入脑脊液,达到最小杀菌浓度。脑脊液中抗生素浓度峰值能达到有效的最小杀菌浓度的10~30倍是十分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细菌性脑脊液感染刚刚出现临床症状时,应该尽快应用高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据报道,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脑膜炎时最好的药物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特别是头孢噻肟钠,但是在兽医文献中,没有关于牛传染性神经疾病应用头孢噻肟钠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性脑膜脑炎的其他抗生素包括联合应用磺胺三甲氧苄胺嘧啶或头孢噻呋。

无公害黄鳝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
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2.症状
病鳝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鳝体发黑,头部尤甚,腹部出现红斑,食欲减退。发病早期,剖开肠管可见肠管局部充血发炎,肠内没有食物,肠内黏液较多。发病后期可见全部肠道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差,肠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黏液,肛门红肿。患病严重时腹部膨大,如将病鳝的头拎起,即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很快就会死亡,死亡率甚高。


3.防治方法
发病期间用1.0~1.2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同时,每100千克黄鳝每天用大蒜30克拌饲,分2次投饲,连喂3~5天,或每100千克黄鳝用5克土霉素或磺胺甲基异恶唑,连喂5~7天;每100千克黄鳝用辣蓼5千克、薄荷叶3千克,熬水全池泼洒,15天后重复1次;每100千克黄鳝用干地锦草0.5千克,或鲜辣蓼2~4千克,熬水,全池泼洒,连用3天。


内服外用治疗小草鱼细菌性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


养殖户姓名:陈师傅

时间:2014.6.25

技术员:程泓智

联系地址:湖南常德市安乡县安凝乡

池塘条件:(亩数水深、增氧设备的功率和数量、水草种类、池塘的形状)

40亩1.5米3000w一台长方形

放养日期、规格及数量:

该池塘是今年刚刚放的苗子,一亩放了一两小草鱼1000尾

养殖模式、饲料种类及投喂方法:

饲料精养,正圆饲料,每天投喂饲料1包半

近期防治用药:

未用药,4月份用了阿维菌素,之后再也没用药

疾病流行情况、水质及鱼体检测(按日期记录):

镜检无寄生虫、无锚头蚤,出血病症状明显,烂鳃,鳃盖、肚皮有血迹,解剖之后肠道发红,判断是细菌性性肠炎和出血病;一天死亡60多尾

水质氨氮0.6亚盐0.05ph8.6(下午)水色淡黑绿,下风口有泡沫

分析及诊断:

细菌性出血病,肠炎、烂鳃

处方:

6.16硫醚沙星24瓶

内服(美康2号+美康6号+鱼血宁)各2包拌料50斤,投喂一餐

下午2-3点左右投喂1餐,连喂三天

效果跟踪:

6.1660多尾

6.1720多尾

6.191-2尾

6.20回访未发现死鱼

案例提供者:程泓智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733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