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氧变低“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影响生死”

在水产养殖上,有句话叫“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影响生死”。从进入五月份开始,小龙虾就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检测,总结,发现出现损伤的塘口大部分都出现溶氧偏低的情况,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塘口的溶氧呢?今天,小龙虾就为大家做个分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小龙虾塘口缺氧严重引起死伤

一、影响溶氧的因素:

1.水草:今年因为前期温度较高,伊乐草的生长较快,较好,所以后面出现了伊乐草较厚的现象,而有的塘口甚至都已经出现了烂草。

2.水浑:大部分塘口都出现了大量的轮虫,而许多养殖户却没有选择杀虫,导致后面轮虫大量爆发,严重缺氧,鱼引起的水浑,将杂鱼杀掉。

3.密度:经过跑塘,发现密度在80斤/亩以下的塘口,出现伤亡也是很小,在80斤以上,甚至一百多斤,密度越大损伤越大。

4.体质:体质越差的越容易出现缺氧,体质较强,耐氧能力相对于较强一些。

5.天气变化:今年五月份天气变化无常,经常出现雷阵雨,这种天气是最容易出现缺氧的。

小龙虾池塘容易缺氧的天气:

夏秋高温季节傍晚下雷阵雨;

夏秋季节,遇上西南风,气温比较高,夜间风力大,温度下降快;

连续阴雨有雾天气;

连续晴天,突然下雨。

6.长期未改底:经过长时间的投喂,池塘底部有大量的粪便,残饵,稻草,而这些分解需要消耗氧气,导致底部溶氧较低。

二、如何提高虾塘溶氧:

1.草厚的塘口,将草拉出路子,池塘里有40%~50%的密度就行。

2.水浑的塘口,找准原因,杀鱼杀虫,之后用全效底改改底,水博士解毒。

3.龙虾密度厚的塘口,尽量将大虾打来卖掉,降低虾密度。

4.龙虾体质较差,容易引起龙虾自身缺氧,环境稍稍变化,就会出现较大伤亡,定期拌料内服,提高小龙虾体质。

5.经常注意天气预报,出现雷阵雨天气,提前打开增氧机,没增氧机的塘口,提前过水,一边进一边出,进排水不方便的,提前洒原子氧,为塘口增氧。

6.改底,长时间未改底的塘口,容易出现底部耗氧严重,底热,引起底部缺氧,导致小龙虾上岸上草,出现伤亡,所以定期用使用全效底改改底。

7.定期肥水,培藻培菌,保持水体稳定,天气变化不容易出现倒藻,而导致缺氧。

说完以上的情况,溶氧对于小龙虾养殖的重要性大家都了解了吗?

扩展阅读

影响2020小龙虾生长的主要因素


我们都知道小龙虾很容易养殖,其实这是门外汉的表现,小龙虾养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那么影响小龙虾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一:种质

很多塘口都是喜欢选择一家塘口的虾苗,并且很多买苗的养殖朋友从来不到购买方塘口看,或者图方便直接从贩子手上买,这是犯了致命的错误!!!(放苗死亡率大的原因之一),说个通俗易懂的问题大家就明白这个问题了:种质问题就像人类的近亲繁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代的生长问题!

第二:水质

水质问题是我们一直强调的问题!小龙虾绝对不是在臭水沟里面生活的动物!它喜欢的是干净,安全,安静的环境!一个良好的水质可以让其过得很舒适,在同等环境下,脱壳速度与频率都会增加!

第三:溶氧

溶氧是一个池塘的灵魂!缺氧,谈任何问题都是白谈!长期缺氧,经常上岸,不吃食,无法蜕壳,更无法生长等!具体查看《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究竟和什么最相关?》

第四:密度

这个问题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问题!密度大了,虾子长得就会偏慢,其实所有的动物基本上都一样,密度就会影响生长速度,一个池塘的容量只有那么大,你挨着我,我挤着它,在这样的环境下,虾子肯定会长得偏慢!

第五:温度

温度是决定小龙虾生长的重要因素!举个例子,湖北、江苏、四川等地,你看到过冬天在室外饲养小龙虾的吗?原因就在于温度!水温度低于15度,或者高于35度的情况下,小龙虾的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是不长!当然,同时摄食量也会明显下降甚至不吃食!

第六:疾病

疾病会影响小龙虾的生长!举个例子,人类在生病的时候,你的身体一定是生长的很慢的!同样的道理,小龙虾也一样!例如,小龙虾身体出现了纤毛虫,它摄食都是一个问题,也会导致它到处活动,好不容易摄食的食物也会被它消耗完!

第七:营养

这个问题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个人建议,饵料主要应该是配合饲料,而不是大家说的哪家每天喂死鸡,豆渣等,这样投喂得人的比例占了多少呢?是不是生长速度也是很快呢?为什么塘口里面的虾子能够在一个月出虾,而野生环境下却不能呢?想清楚这些问题,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影响小龙虾脱壳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小龙虾蜕壳的因素主要有水温、营养、个体所处的发育阶段以及环境条件引起的应激反应。水温高,食物充足,发育阶段早,则蜕壳间隔短。

小龙虾的蜕壳多发生在夜晚,人工养殖条件下,有时白天也可见其蜕壳,但较为少见。根据小龙虾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其蜕壳周期可分为蜕壳间期、蜕壳前期、蜕壳期和蜕壳后期4个阶段。蜕壳间期小龙虾摄食旺盛,甲壳逐渐变硬;蜕壳前期从小龙虾停止摄食起至开始蜕壳止,这一阶段是小龙虾为蜕壳做准备。

小龙虾停止摄食,甲壳里的钙向体内的钙石转移,体内的钙石变大,甲壳变薄、变软,并且与内皮质层分离;蜕壳期是从小龙虾侧卧蜕壳开始至甲壳完全蜕掉为止,这一阶段持续时间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作者观察到的大多在5~lOmin,时间过长则小龙虾易死亡;蜕壳后期是从小龙虾蜕壳后至开始摄食止,这一阶段是小龙虾甲壳的皮质层向甲壳演变的过程。水分从皮质进人体内,身体增重、增大,体内钙石的钙向皮质层转移,皮质层变硬、变厚,成为甲壳,体内钙石最后变得很小。

饲料蛋白的高低对于龙虾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饲料蛋白的高低对于龙虾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成分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身体的生长发育可视为蛋白质的不断积累过程。蛋白质对生长期的虾尤为重要。养殖户朋友们一般在虾子达到重量就上市了,而不一定完全成熟,水生动物在发育时对营养需求高,因比需投喂高蛋白更有利于正常生长发育。

有人说虾子不能喂高蛋白的饲料,蛋白喂的高了虾子长的快容易发病,是真的吗?

不对。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更喜欢动物性饵料。优质饲料的动物蛋白来源是优质鱼粉,小龙虾喜摄食。优质饲料才能保证小龙虾的营养充足,生长快,发病少。

目前养虾多数投喂饲料蛋白以26、28为主,用30个以上蛋白的就很少,最低会用用24个的。多数人这样选料,而养虾现状是什么?发病率高,死亡量大现在稻田养虾和精养小龙虾之所以面积增加很快就是单产低,供不应求,价格高。

小龙虾发病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物三个环节,一个环节断开,疾病就不能发生。投喂低蛋白低质低价饲料,必然导致虾营养需求不能满足,体质弱,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但在虾蟹混养池塘我们发现,投喂蛋白在34个以上的饲料时,小龙虾基本可以做到不发病;在水田虾公司的养殖基地,投喂蛋白含量在36个以上的饲料时,小龙虾基本不发病,并且虾长速快,规格以两虾为主。养殖中我们也发现,投喂蛋白比较高的人,养的都比较好,所以,虾子不能投喂高蛋白饲料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小龙虾饲料蛋白含量最低不能小于28%,达到32%以上综合养殖效果会好很多,小龙虾长速快;免疫力和抗病力强,发病少;规格大。

池塘青苔多,对小龙虾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适量的青苔对小龙虾是没有坏处的,但是过量的青苔,对小龙虾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青苔的本质和产生条件?

1.青苔的本质:青苔本质上是一种水藻,和我们所熟悉的硅藻和小球藻是一样的,只不过相比硅藻和小球藻而言,青苔颗粒比较大,肉眼就可以看到,而其他两种颗粒很小,肉眼一般看不到。而且养殖池塘里的青苔一般属于丝绵状,过量的青苔存在于水面和水下,虾苗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被青苔残绕,最终窒息而亡。

2.青苔产生的条件:青苔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水体透明度要高,二是低温和常温天气下,所以青苔生长爆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份和5月份这两个月。高温季节青苔会自然老化死亡。所以如何保证低温和常温天气下,青苔不要大量爆发才是问题的关键。

解决青苔爆发的思路:

1.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改善水体透明度能够大大降低青苔爆发的概率,而降低水体透明度的根本思路是要把水肥起来,所以,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还是肥水问题。水够肥,透明度自然降低,青苔孢子无法吸收足够的光照也就失去了繁殖优势,但是春季肥水很困难,根本还是要看上一年秋冬季肥水工作是否做好,如果当时肥水工作做的比较充分,开春之后也就不会出现青苔爆塘的现象了。所以秋冬之季肥水是关键。

2.第一点讲的是提前预防青苔爆发的方法,哪么如果如果事先没有做好肥水工作,导致青苔爆塘之后,怎样解决呢?我的答案是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有人工不停反复打捞这种方式。使用肥料肥水是收不到好效果的,只会让青苔进一步繁殖,是青苔疯狂吸收水体里的各种营养源导致了水体过瘦,青苔形成繁殖优势后,所有的肥力全部被青苔吸收。

总结:

所以青苔重在预防,提前做好肥水工作,省时省力,不然只能老老实实人工打捞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溶氧不足?是否与其他物质有关系?


导致溶氧不足的原因:

1、温度: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此外水产动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耗氧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养殖密度:养殖池中放养密度越大,生物的呼吸作用越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池塘中就容易缺氧。

3、有机物的分解:池中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4、无机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态无机物时,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使池中溶氧量下降。

5、天气的因素:天气阴雨、或气压低,无风等情况下,会加速水体中溶解氧的失衡,导致水体缺氧。

溶解氧与其它有毒物质的关系:

保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降低有毒物质(如氨、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的含量,例如:水中有机物分解后产生氨和硫化氢;在有充足氧存在的条件下,经微生物的氨氧分解作用,氨会转化成亚硝酸再转化成硝酸,硫化氢则被转化成硫酸盐,产生无毒的最终产物。因此养殖水体中保持足够的溶氧对水产养殖非常重要。如果缺氧,这些有毒物质极易迅速达到危害的程度。

保持水中溶解氧平衡的方法

其实,要使水中溶解氧平衡的保持方法很简单并不复杂,只不过是一个系统性的操作过程。即:减少有机质耗氧,培养立体藻相,进行立体增氧,在热天时,因为夏季高温易形成水的隔离层,应尽量打破这种温跃层(隔离层),使水中溶解氧均衡。

稳定水体溶解氧的方法:

溶解氧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增加水体中溶解氧最有效的方法是:

1、清塘。在空塘渔闲期清除池底里变臭的底泥,降低化学耗氧量。

2、培育一定量的优质的种类的浮游植物。培育浮游植物达20毫克/升~100毫克/升,并保持浮游植物的嫩而不老,使水体中浮游植物保持高产氧状态。

3、热天尽量采取降温措施。比如:加新水、瘦水,冬天可以肥水升温。

4、养护底层。强化改底,减少底层有机物质的耗氧。

5、机械增氧。开启增氧机,并定期挪动移位,使其池塘底部淤泥全部形成活性污泥,参与到整个池塘生态系统的构建中。晴天白天经常打开增氧机,把含氧量高的上层水带入底层,使底泥中有机质迅速分解,从而减少夜间耗氧量。

6、培养、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加快池塘有机物质的消耗,保持池塘的藻类的多样性及数量的稳定。

7、减少不必要的生物耗氧。抑制或减少浮游动物的数量,清杀野杂鱼虾等,有些塘中野杂小鱼成千千上万万万尾抢饵耗氧,也不愿混养肉食性鱼类消灭吃掉,惟恐伤害了主养鱼儿,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可以适度套养比如翘壳、加州鲈等小型肉食性鱼类,既不大可能伤害主养鱼又杀灭了野杂小鱼,既或有一定的伤害但也划得来,水体溶解氧会充足得很多。

8、科学投饵。热天不要过多投料,减少过剩饲料的沉积。

9、及时增氧。当缺氧发生时,最好的最方便的办法是注入新水,有条件的可使用增氧机增氧。条件不具备或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增氧剂,使用增氧剂对水体底层可起到增氧作用,同时也可起净化水质的作用。

[每周一例]溶氧剧烈变化引起对虾气泡病



[病例492]广东珠海斗门区三龙村有一南美白对虾养殖土塘(图1),面积1.5亩,水深2米,1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和1台1.5kW水车式增氧机。2018年6月5日放苗4.6万尾。

6月21日,池塘溶氧出现过饱和现象(图2、3),随后几天溶氧趋于正常。

6月23日,阵雨,中午出现强降雨。

6月24日,阵雨,池塘开始发病,早晨于底罾处发现死虾约7尾。病虾多数红须红尾,肠道不饱满,尾部末端肌肉白浊,镜检虾体未发现有寄生虫(图4、5)。于料台处取数尾濒死病虾,内脏均分离到明显优势菌(图6),经利洋公司研究所鉴定为副溶血弧菌,且带有PirAB毒素基因。上午9时,使用水质简易试剂盒测得:pH值8.3、氨氮0、亚硝酸盐0、硬度1200mg/L、碱度80mg/L(图7)。塞氏盘测得水体透明度为15cm,“海控溶氧测控仪”测得池塘溶氧及饱和度出现剧烈变化情况(图8、9)。

6月26日,阵雨,底罾死亡数量增加至40余尾,池塘各水质指标无明显变化。上午使用“永乐碘”2瓶,全池泼洒。

6月27日,阵雨,底罾死亡7尾,死亡数量明显减少,继续使用“永乐碘”2瓶。

6月28日,阴天,底罾死亡7尾,水质指标无明显变化。

6月29日,阴天,底罾死亡1尾。

后恢复正常,再未发现死亡。

于6月24日、25日、29日取料台处濒死病虾各4尾,寄送利洋公司研究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病毒WSSV、EHP、SHIV三种均为阴性(图10)。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所取各病虾肝胰腺萎缩,腺管崩解,个别可见气泡;肌肉组织中后段多气泡印记,前段气泡不明显,个别少量气泡;心组织水肿,均可见小气泡;鳃组织水肿,均可见气泡,个别可见虫体;眼组织轻微空泡化,个别个体仅一侧稍严重(图11)。初步判断,此次死亡由气泡病继发细菌感染导致。

分析:本案例在连续几天天气变化引起水温和溶解氧剧烈变化后对虾发生气泡病,并继发细菌感染,出现死亡。之后天气稳定且外用聚维酮碘控制细菌病,对虾逐渐停止死亡。(利洋公司技术部张吉鹏三龙养殖场陈保立提供2019.03.14)

影响龙虾养殖效益的因素


龙虾本来是属于一种外侵物种的,但是由于人们发现了它的美味之后,市场需求急剧上升。因此现在龙虾也沦落到了需要人工养殖的地步。不过虽然龙虾的市场价格高,市场需求也非常大。但是有很多虾农的经济效益却并不是很高。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影响龙虾养殖效益的因素,一起来看看吧!

1、品种单一

我国现在的养虾历史是非常久的,但是却有很多养虾户觉得养虾池中只能够养殖龙虾。没有想过与其它的一些品种进行混养,因此如果在养殖中出现虾病的话,处理不及时的话只能够任由龙虾死亡。并且在同一时间中长时间的养殖单一品种的话,会对环境有所破坏,导致生态失衡。对于养虾业的持续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地环境进行合理规划,适当混养,充分利用当地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等各种营养,将养殖效益最大化。

2、更新品种不及时

近几年来我国养殖的对虾、扇贝等各种水产项目,经过长时间的养殖之后,都有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品种退化,抗病能力、遗传能力均有下降,环境适应能力也有所不足。因此我们在养殖时要培养出长速快、适应能力强等新品种,对养殖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可适当将龙虾池养殖品种更换成黑鱼等鱼类。或者可以从国外引进一些适宜当地养殖的新品种,其养殖效益也是非常不错的。

3、养殖技术不成熟

很多养虾户现在的养殖技术及模式都还是以前的传统方法。而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养虾业急需更换养殖技术,现在也出现了各种养虾新技术。例如无菌虾苗、虾池混养、卤水淡化养虾等。其效果是要远远高出传统的养虾技术与模式的。因此大家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可固执己见,要适当改变。一个好的养殖新技术,是提高龙虾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4、管理水平低

现在养虾爆发出来的虾病是一年比一年多,以前养虾的粗放管理方法已经不使用现在的现代化养虾了。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新型疾病层出不穷。如果再不改变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技术的话,那么养殖效益下降也只是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符合现实的管理方法。保证水质、饵料、浮游生物等合理且规范。从根源上减少虾病发病率,保证养虾业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影响龙虾养殖效益因素的简单介绍了。影响龙虾养殖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管理不善所导致的,因此大家在养殖时一定要多多注意。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种杂鱼的存在,对虾塘是否有 影响,对小龙虾的生长是否有害?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由于清塘不彻底或经常会换水保持高溶氧量过程中会混入野生鲢鱼、黑鱼、鲫鱼长鱼等杂鱼,一是这些鱼类都是食肉性会吃小龙虾苗降低龙虾产量,二是会导致杂鱼与小龙虾苗争食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养殖户都觉得自己饲料喂了很多,但虾却不怎么见长,因为鱼类比小龙虾要灵活很多。

投喂饲料时,如果杂鱼过多往往小龙虾还没吃饲料都被鱼吃了,很大程度上干扰小龙虾正常饲食和生长,甚至使小龙虾在一定时间内达不到上市虾的规格,有些养殖户都是投喂高蛋白饲料无形中增了养殖成本从而影响小龙虾苗种养殖效益。

1.生物清除

就是利用桂鱼只吃活性饲料的特性,将龙虾池中小杂鱼转化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桂鱼,来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在不添加饲料鱼的情况下,每亩水面可搭配放养桂鱼苗3~5尾;

2.生物凝集素清除

如果龙虾塘没有套养桂鱼,可直接使用一些血红蛋白类凝集素杀灭小杂鱼。如用“杂鱼净”,兑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每亩水面的1米水深使用6~8毫升。可清除池塘中的各种野杂鱼、螺蚌、内类等,但对虾类没有任何伤害。

3.茶籽饼清除

茶籽饼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能使水生动物的红细胞溶化,故能杀死野杂鱼、螺蛳、河蚌、蛙卵、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虫,但对虾几乎无影响。在淡水小龙虾池塘精养中,若发现野杂鱼较多的情况,每亩水面可使用8~10公斤茶籽饼,用水浸泡后全池泼洒,一方面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另一方面可促进小龙虾脱壳。

小龙虾池塘清除天敌后还有什么影响小龙虾产量呢?

有效的消灭池塘中的野杂鱼,不仅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而且也就变相的提高了小龙虾的产量,因此,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彻底清除池塘里的野杂鱼,就是我们增产小龙虾的一个细节了。

1、彻底清塘

定期彻底清塘,杀灭上年度存留下来的野杂鱼类。基本上小龙虾2年左右最好是彻底清塘一次,不但消灭野杂鱼,也要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消毒。

2、控制水源

在对小龙虾池塘注水的时候,用密纱绢做成网袖,进水时将其套在潜水泵水管出水口处,能有效网住抽水时带进来野杂鱼及鱼卵。

3、杀灭鱼卵

每年的3~6月份是小龙虾成长的黄金时间,同时也是鲫鱼及野杂鱼繁殖季节,必须控制住鱼卵的正常孵化,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小龙虾产量,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①发现池边有鱼卵出现,立即采用药物(漂白粉等)绕池边泼洒杀灭;

②清理干净水面杂物及池边杂草;

③将草把吊在竹竿上,每天傍晚时分绕池插一周,草把距池边1米左右,距水面线以下30厘米左右,次日清晨将草把取出晾晒,杀灭附着于草把上的鱼卵。

4、药饵杀灭

可用泥鳅膨化饲料拌药,等药饵晾干后再投喂到小龙虾养殖塘口中,可以杀灭野杂鱼,10天后再杀一次。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溶氧变低“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影响生死”》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小龙虾养殖对溶氧的要求”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491466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