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质对池塘水环境的作用及影响

雷衍之等教授的文献记载,淡水高产池塘中,池鱼耗氧占总耗氧平均为17%,水呼吸平均占71%,底质耗氧平均占12%(估算时忽略了溢出损失),水呼吸耗氧的占比最大;水呼吸包括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呼吸耗氧以及有机物在细菌参与下的分解耗氧。而在其它条件不可控的条件下,腐殖质虽然直接耗氧不多,但却是影响池塘水环境的主要因素,也间接影响了水呼吸。

腐殖质占水体和土壤中有机物总量约为85%~90%,是一系列经过微生物参与下的二次合成反应的、以富含含氧功能基团为特征的从黄色到黑色的高分子物质,分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三类。由于腐殖质复杂的机构和所含的多种功能基团,对水体中有毒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浓度、平衡、沉降、迁移和生物毒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天然水中对水质影响最大的是腐殖质,腐殖质在水环境中仍然可以遭到微生物的再分解,但比其他有机化合物缓慢得多,因此可以在水中积累。

腐殖质几乎可与所有环境物质发生吸附作用,如有机物、黏土矿物、氧化物、金属离子等,其中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应用最广,包括离子交换、表面吸附、螯合作用。重金属在天然水体中主要以腐殖质的配合物形式存在,有些金属离子形成腐殖酸配合物,有些是可溶的富里酸配合物,不存在游离离子。腐殖酸减轻了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毒性,但因为促进了重金属的溶出,因此增加了重金属在水产动物的富集;腐殖酸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可阻止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沉淀,加速了重金属的迁移,溶出底泥中的重金属,导致二次污染。

由此可见,如果在养殖中含腐殖质较多的塘口,用硫酸铜等含重金属离子较多的话,会加重对养殖鱼类等的毒性,而减轻硫酸铜杀藻的效果。

1.腐殖质与含氯消毒剂反应生成有害卤代烃

腐殖质中一些带乙酰基团的化合物、苯间二酚,经氧化后生成易敏感的基团,进而与氯反应生成卤代烃。在自来水公司的氯消毒处理前,会尽可能用活性炭等处理其中的腐殖质,以减少三氯甲烷等卤代烃的生成,三氯甲烷是致癌物质。

在池塘中,含腐殖质较多的塘口,若使用含氯的氧化物消毒,生成的卤代烃对水产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2.腐殖质的缓冲作用

腐殖酸和腐殖酸盐可构成弱酸——弱酸盐缓冲体系,对水体酸度变化起缓冲作用。

在含腐殖酸较多的塘口,PH一天波动较小。使用纳米黑金和水博士,PH会比较稳定。

3.腐殖质的染色作用

腐殖质的结构中含有多种基团,能吸收不同波段的光,颜色从黄到黑,水体中存在腐殖质时可使水体着色,影响水的透光性。不同透光程度的水体中的生物群落有显著差别。

含腐殖质较多的塘口,水色看起来会不一样。

4.腐殖质的絮凝作用

腐殖酸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电解质,二价金属离子及盐浓度提高可使其絮凝沉淀,导致吸附的污染物迁移进入底泥。

含腐殖质较多的塘口可用纳米黑金处理。

5.腐殖质的氧化还原作用

腐殖质具有氧化还原活性,一定条件下可还原铁、锰氧化物及二价汞。

因此,对腐殖质较多的塘口,施用硫酸亚铁有些时候意义不大。

6.腐殖质的其他影响

腐殖质对一些有机污染物的水解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影响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腐殖质还会在水体中的光反应中具有光敏效应和淬灭效应,影响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

在腐殖质较多的塘口中,有机污染物会往有害的方面转化。

那么,在池塘水环境中,既然腐殖质分解缓慢,又经常积累,该如何处理呢?处理方法如下:

1.切断腐殖质的来源

塘口周围尽量要少落叶,减少植物残枝树叶落下。在虾蟹等养有水草的塘口,要减少水草的死亡、衰败,形成腐殖质。投料不要过剩。

2.将有机物直接氧化,避免被微生物分解成为腐殖质

勤改底,使沉积在池底的有机物直接被氧化,减少腐殖质的产生。

3.使用纳米黑金,与腐殖酸构成缓冲体系

纳米黑金与腐殖酸形成弱酸——弱酸盐缓冲体系,使水体更稳定。

避免使用含氯氧化物

4.使用含氯氧化物等消毒剂会使腐殖酸转化成卤代烃,对水产动物有害。若确实要使用,应先使用其它氧化剂,再使用含氯氧化物。

5.尽量每年推搪一次,使塘底腐殖质减少。

扩展阅读

养虾水环境化学性质


1.溶解氧因虾类的呼吸靠水中氧气供给,溶解氧影响虾 类的生长、发育、繁殖,甚至生存。当溶氧降低到一定值时,虾 类就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虾类比鱼类对溶氧的要求更高,一般 池塘缺氧,最先浮头的就是虾类,因为虾类的耗氧率比鱼类高。 所以,养殖淡水虾的池塘更应加强池塘缺氧防范〔作保持水质 清新是养好淡水虾的最基本的要求.

2.溶解盐水中主要的溶解盐类有:碳酸盐类、无机氮化 合物、磷酸盐类、硅酸盐类、铁化合物和氢化物等。这些无机盐 类都是虾类饵料生物的营养成分,是所有水生植物的肥料。 影响虾类生产最主要的是水中的碳酸盐类和磷酸盐类。碳酸盐类 主要有钙盐和镁盐,这两种碳酸盐类代表着水体的硬度和碱度。 水体的硬度和碱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虾的生产力。无机磷化合物 在水体最易缺乏,是制约水体生产力的主要因子所以,一般养 殖水体都需增加无机磷化合物的投入量.

3.溶解有机物天然水体中有机质差异很大,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内源性的,即水体本身所有生物代谢的废物和死亡的有机体;二是外源性的,即从外界进人的各种有机物质。所以,自然水体肥瘦和虾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外源性有机质含量的大小。影响水体有机质含量的人为因素有向池塘中投饵、施肥和生活污水等。

水中各种形式的有机物质可通过絮凝作用变成大颗粒有机碎屑,既可作为虾类的天然饵料,又可分解成无机盐类,为虾类的饵料生物提供营养盐类。所以,称水中的有机物是无机盐类的 仓库。有机质越多,池塘的生产力越高。但有机质在水体中也消耗大量的氧气,容易使池塘缺氧,造成虾类窒息死亡。同时有机质又常为细菌及其它致病因子的繁殖创造条件,引起虾类发病。所以,池塘要控制有机质的含量,一般正常养殖水体有机质的耗氧量应保持为20一40 mg/Lo若超过50 mg/L,即为有机质严重污染。有机质多时,尤其在高温季节应注意给池塘多增氧,溶氧多可防止虾类泛池。

4.水的酸碱度(pH值)pH值表示水的酸碱度,pH值大于7,表示水呈碱性,pH值小于7,表示水呈酸性,pH值等于 7,表示水呈中性。淡水虾类比较适合于在水质中性偏碱的环境下生活,即。PH值为7-8.5.

养虾水环境物理性质


1.水温水温是虾类最主要的物理性环境条件,它影响着虾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影响着虾类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虾是变温的低等水生动物,其体温随水温的上升而升高,随水温的下降而降低淡水虾类因种类不同对水温的要求和适应性也不一样。一般的国产淡水虾,如青虾对温度适应性强,在冬季也不会冻死,而引进的罗氏沼虾是热带虾类,对温度要求高,水温低于12℃就不能弓:常生活,甚至会被冻死。一般随着水温升高,虾类的新陈代谢越来越旺盛,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但不是水温越高越好,一般水温上限不能超过3800,最适宜的温度为24 -30℃。

影响水体温度的因素有季节周围环境等所以,我们要改善养虾水体温度,必须在不同季节改善水体的环境条件。如夏初,放浅虾池水,夏季加深虾池水等,使池水始终保持在适宜虾类快速生长的温度。

2.透明度在养殖水体中,透明度主要决定于浮游生物的数量。浮游生物多,透明度低;浮游生物少,透明度高。养虾池的透明度一般维持在30-40 cm透明度状态,这样有利于虾类的生长和生活。

3.水体的运动湖泊、池塘、水库大部分时间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其水体运动主要靠风浪和昼夜上下水层的对流。风浪运 动可增加水中溶解氧,促进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水生生物的 生长发育。为此,生产上常采取的措施是:及时对虾池加注新水 或白天开动增氧机,造成上下水层的对流,使下层缺氧水能到上 层来,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而得到增氧。

水环境今非昔比,养对虾必须提防水质恶化引发的偷死



近两年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时常会发现池塘底部出现死虾的现象,尤其是高密度养殖更为常见。

这类死虾一般表现为虾体肌肉白浊,同时伴有蜕壳不完整,或断须等情况。而料台内虾的表观也明显分化不统一,有体色正常的,有红身、红脚、红须(轻的料台离开水面后变红,放入水中后则恢复正常);还有跳塘、爬边现象。

造成这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水源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溶解氧偏低,特别是晚上出现底层缺氧从而导致对虾偷死;二是肥水不当引发倒藻,致使有害藻类暴长,造成水体氨氮偏高,亚硝酸盐高。

一旦发现对虾出现有因水质恶化导致的偷死征兆时,一定要尽早采取应对措施处理。
图中对虾已出现肌肉白浊、红须、肝略萎缩等不良现象,但因其他尚正常,所以没有引起养殖户重视。
水质恶化没受到防治进一步造成倒藻,导致对虾出现中毒减料,肝萎缩轮廓略模糊,红尾红须,肌肉白浊,空肠空胃,此时虽然看起来对虾活力还可以,但已出现个别偷死现象。
对虾因在前两个阶段没有得到及时防治,进而出现大量偷死,给养殖户造成极大损失

应对由水质恶化引发的偷死,建议在刚开始出现预兆时就尽早采取措施:

白天使用水毒净2亩/包,下午使用五星护卫1千克/亩(有跳塘时使用),晚上使用福地安2亩/瓶+降解灵片2亩/包;隔天使用益生健2-3亩/瓶(先用红糖活化过夜)+绿藻源1亩/包(小棚可以不用)。

同时停料一天,恢复投料时,应先按平时投喂量的80%投喂,并且用红克灵30-40斤/包+抗生素拌料。








技术支持/朱行超
图/东少、朱行超

南美白对虾高效养殖技术之养殖水环境的管理技术



养殖过程水环境管理的核心是保证良好而稳定的水质,维护优良的浮游微藻藻相和菌相,促使水体中的养殖代谢产物及时分解转化,使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保持正常,为养殖对虾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生长环境。
另一方面,配合微藻光合作用的增氧效应,加强增氧机的开启,一般在天气晴好的白天可少开增氧机,但在夜晚至凌晨阶段以及连续阴雨天气时,应保证增氧机的开启,确保水体中溶解氧日均含量大于4毫克/升以上。
另一方面会使池塘周边的泥、沙和其他杂质顺着水流进入池中导致水体浑浊,造成水体环境突变。对此,首先可根据天气预报情况提前排出一部分水体,在强降雨时加强增氧机的开启,打破水体分层;待天气稍稍稳定后,及时施用过氧化钙、沸石粉和白云石粉等水质改良剂,稳定水体PH、澄清水质;随后施用腐殖酸、络合剂、维生素C或葡萄糖等抗应激类的调节剂,稳定水体环境。
(2)气温骤变的处理
由于温度骤变刺激,对虾容易出现大量蜕壳。低温条件下,对虾基本不摄食,造成机体营养补充不足,引起大量软壳虾。此时,可适量施用钙离子制剂,提高水体中易被吸收的钙离子含量;同时配合施用维生素C或葡萄糖等抗应激调节剂,稳定水体环境。
(3)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在关注对水体环境应激处理的同时,最好在环境突变前后对养殖对虾实施营养免疫强化,例如在饲料中拌喂益生菌(乳酸菌制剂)和免疫增强剂(中草药、免疫多糖、免疫蛋白等),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

除上述情况外,养殖后期的其他水环境调控措施,如有益菌制剂的使用、水体营养的调节和理化型水质改良剂的使用等,对促进养殖池塘系统生态功能,优化和稳定水质,同样极其重要。相关技术要点均与养殖中期相同,可参考操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腐殖质对池塘水环境的作用及影响》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池塘龙虾养殖水的深度”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491502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