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户必看 你的池塘是哪种水质你知道吗

水是池塘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池塘养殖要想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除了要有理想的池塘条件、优质的饲料和健康的鱼种及合理的放养密度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水质。池塘养殖中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四种,即瘦水水质、肥水水质、老水水质和转水水质

一、瘦水水质

瘦水水质水色清淡,呈浅绿色或淡黄色,透明度大于30厘米,有日变化和月变化,溶氧条件极好,但是水体中浮游生物含量少。瘦水水质的形成一方面是不经常施肥所致,另一方面是新开挖的池塘尚无肥力无法让池水变肥。瘦水水质不利于养殖肥水性鱼类,但是对于养殖吃食性鱼类非常有利。

二、肥水水质

肥水水质的水色浓而混浊,呈油绿色(包括蓝绿色、黄绿色和豆绿色)或褐色(包括黄褐色、红褐色和茶褐色),透明度适中(在20-30厘米之间),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水体中浮游生物含量多,溶氧条件较好。一般池塘养殖中的肥水要求具有肥、活、嫩、爽,肥即为水体中氮磷元素、微量元素和营养盐类充足,浮游生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保持饵料生物的最高水平;活即为水体中初级生产力高,浮游生物的生产量和消耗量达到了动态平衡,水色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嫩即为水质肥而不老,容易被鱼类消化吸收的浮游植物数量很多,浮游植物细胞未老化,蓝藻类浮游植物含量较少,水色鲜嫩似绿豆汤;爽即为水色不浓不淡,清爽,透明度在20-30厘米之间。

三、老水水质

老水水质水色很浓,呈浓绿色或黑褐色,透明度低于20厘米,池塘底层水溶氧条件极差,浮游植物中蓝藻含量最多,因蓝藻类浮游植物细胞老化,不利于鱼类的消化吸收。老水水质形成原因有:

(一)施肥量不足,水体中缺少氧、磷元素或其它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水中浮游植物种类单一。

(二)无水源交换,造成水体溶氧条件不足。

(三)池塘周围有高大树木或高大建筑物遮挡,造成光照条件不足,透明度低。

(四)代谢产物积累过多,主要是食场周围不注意清理和消毒。

(五)经常投喂酸性饲料、肥料或施用碱性药物和化肥过多,使水体酸碱度变化过快。

四、转水水质

转水水质俗称水华水,水质肥沃,水色呈浓绿色、蓝绿色或酱红色,水面常见有云彩状水华,透明度较低,月变化明显。水体中浮游植物含量极高,但种类很少。转水水质水色呈暗黑色时,混浊度很大,在鱼池下风处即可闻到很浓的腥臭味。转水水质的形成原因常常是因为饲养管理工作不当造成的,遇到连绵阴雨天气、闷热天气或雷雨未下透的天气时,由于水中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供给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代谢的营养盐类不足,加上缺乏足够的光照,引起藻体大量死亡,分解产生有毒物质,造成池塘养殖鱼类大批死亡,俗称泛塘或泛池。

转水水质多发生在夏秋季高温季节。转水水质发生时,水中氧气严重缺乏,鱼类常常浮头,影响生长,所以必须加强对水华水的管理,如定期注换新水或定期泼洒水质改良剂,以保障池塘养殖生产安全进行。

相关推荐

猫的养法你知道吗?


现在很多人都会在家里面养殖宠物猫,那么,猫的养法你知道吗?

一、猫的养法

第一,饲养宠物猫就要关注它的健康问题。在猫咪12周龄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定期的给猫咪体内、体外驱虫,然后接种疫苗。在猫咪1岁之间需要接种疫苗2次,相隔时间为20天。然后每年1次为猫咪接种疫苗即可。

第二,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没有接种疫苗的幼猫最好不要洗澡。猫咪第一次洗澡的时间应该是在它接种疫苗后的2周左右。此时的猫咪身体已经产生抗体,对环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加强,没有那么容易感冒生病,所以此时家长可以尝试给猫咪洗澡清洁。

第三,给猫咪准备营养丰富、健康的食物是保证它健康成长的前提。简单来说,最适合猫咪的食物应该是专业的猫粮、猫罐头等食物。当然,猫粮的喂养也是最方便的。所以,主人可以在宠物商店或者是超市选购一款适合猫咪身体长征需求的猫粮来喂养即可。

最后,随着季节的变化,家长的饲养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例如,在寒冷的冬季应该做好防寒保暖,在外出的时候可以给猫咪穿上一件保暖的衣服抵御寒冷;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适当的修剪猫咪修长的毛发,将它的毛发安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猫咪中暑生病等等。

草鱼养殖户,你知道怎么正确使用药物吗?


春分节气后,华南区气温水温迅速回升,目前华南的草鱼鱼价行情较好,客户投喂积极性较高,草鱼摄食旺盛;同时目前的水温(18-26℃)正是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锚头鳋)和病菌繁殖的最佳时机。俗话说“养鱼不发瘟,富得发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用好药,防好病,养好鱼呢?下面来一一介绍:

【施药时间】

一般施药时间可选择在上午9:00-11:00,九点之前,池塘鱼类在经过一晚低溶氧的耐受环境,体质相对较弱,此时再施用药物,可能会引起鱼类的应激,致使中毒死亡。十一点之后,此时的水温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大部分药物的毒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因此,药物在正午水温较高时施用也存在较大风险。而傍晚也一般不施用药物,一是池塘的溶氧是逐步下降的,药物使用后会引起鱼塘耗氧加速;二是傍晚使用完药物之后不方便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及抢救措施的开展。因此,建议施药时间选择在上午9:00-11:00左右。

【药物选择】

一般来讲,渔药的毒性是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强,因此,在水温较高时,施药的浓度要慎重考虑,可适当减少用药量。小部分药物(菊酯类:兴棉宝、灭虫精、鱼虫雷等)的毒性是随着水温的下降而增强的,在水温较低时(16℃以下),要注意施药的剂量,或者不选择该类药物。

【施药前检查】

用药之前要检查增氧机、抽水机等是否能正常运行,增氧剂、防应激类药物有无备好。药物施用后,需开启增氧机,目的是搅匀药物;另外药物施用后会加速池塘耗氧,增氧机也起到增氧作用。抽水机是预防出现中毒浮头情况,可立即进行换水,起到稀释药物和增氧作用。增氧剂和防应激类药物可用来缓解中毒浮头等情况。

【施药顺序】

目前水温较好,是虫、菌繁殖的高峰期,既要杀虫又要杀菌。当鱼类有大量寄生虫寄生时,建议先杀虫后杀菌,防止寄生虫造成的伤口引起重复感染;当引起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性疾病,而寄生虫只有少数几个或还未达到致死程度,建议先治疗细菌性疾病,而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药物杀虫。

【施药技巧】

施药时可以先小面积进行试用,即在半塘先泼洒一半的药物,泼完半塘可先观察下鱼类的活动是否异常,如果其活动正常,可再施用另一半药物。

【连续施用杀菌药】

杀菌药物的使用,需注意连续使用,连续杀菌的作用:第一次是起到控制鱼病的作用;第二次是起到治病的作用;第三次是具有根治效果。间隔时间及用药量:1、第一次与第二次用药间隔2天左右(看发病及水温情况),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3-5天。用药量:第一次正常用量,第二、三次适当减少用药量。

建设塑料大棚鸡舍的注意要点你知道吗?


建设鸡舍是在养鸡的时候非常关键的一个事项,现在很多的朋友都开始建设塑料大棚养鸡,那么在建设塑料大棚养鸡的时候的一些注意事项大家知道吗?

(l)春、秋季节一般棚内平均温度在10℃~32℃,空气相对湿度在60%一70%,有利于柴鸡生长。从出壳30天停止供温后,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温度为19℃~23℃,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除育雏期间棚内需要适当加温外,其他时间棚内不需要加温。通过调节大棚薄膜敞闭程度、方位和时间,就可使大棚内达到最佳环境。如春、秋季节每天的10?15时,外界温度常在20℃以上,大棚四周薄膜可全部敞开,通风良好,利于大棚内降温和垫料水分蒸发;每天的2?4时,外界温度较低,常在5℃~15℃之间,可关闭部分薄膜,使大棚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2)早春、晚秋和严冬季节平均温度常在O℃~10℃范围内,最低可达一10℃。为了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以上,在大棚背坡覆盖20厘米以上的麦秸或杂草,前坡露膜部分挡上草帘,利于棚内保温,待日出后打开草帘,利于棚内升温。大棚靠太阳能、鸡本身的生物能(指30日龄以上鸡)和大棚保温效应,完全不需要另外人工加温,即可保证柴鸡对温度的要求。经测定在最冷季节,空棚从上午9时到下午16时,晴天时棚内温度可保持15℃以上,最高可达到25℃。夜间露膜部分挡草帘,棚舍全封闭可保持5℃~10℃。

所以,在寒冷的冬季,棚内温度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舍内湿度大、有害气体浓度高。这是因为鸡呼吸快、排粪多,为了保温关闭薄膜,使水蒸气和有害气体难以扩散到外界;因棚外温度低,棚内水蒸气遇冷在塑料膜上凝结为水滴落于棚内,造成恶性循环。因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可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大棚顶部设置可关闭的天窗,白天有阳光时打开前坡草帘,待温度升高时打开天窗和通气孔,排除湿气和有害气体;夜间和无太阳时棚内加温时,同样需打开天窗和通气孔。夜间加温常在22时至翌日4时进行。二是经常换铺干沙或其他干垫料,以减少大棚内湿度。

(3)夏季夏季外界温度高,大棚四周薄膜全部敞开通风,拉上防护网,不管风向如何,靠穿堂风、扫地风,棚内通风凉爽,凉亭效应明显。经测定,中午最热天气棚外温度34℃,而棚内温度29℃,相差5℃。闷热天气大棚顶部洒水,可降温2℃~3℃,棚内不超过33℃。酷夏大棚饲养环境控制重点应放在40日龄以上的鸡,因为40日龄以下鸡的体积小,相对比较宽敞,不会引起不良反应。40日龄以上的鸡要小心,要把大棚露膜部分或全部打开通风,棚顶要洒水降温,这样就不会引发鸡中暑死亡。

以上就是塑料大棚的养殖技术了,希望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蜗牛高效养殖中要注意的14大要点你知道吗


蜗牛不仅肉肥质嫩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因而国际上对蜗牛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那么,高效养殖蜗牛要注意的14大要点是什么呢?需要讲究的科学配制饲料及投喂方法有哪些?

一、蜗牛高效养殖要注意的14大要点是什么?

1、饲养土的土表湿度要保持到25%-35%,空气相对湿度85%-90%,能湿不干。控湿、保湿采取塑料布盖顶。

2、温度保持16℃-40℃,最佳25℃,一般能高不低。加温必须采取地龙火道,且常年备好,尤其是春末秋初,要防止突然降温。有条件暖气最好,注意不要采用火炉加温。

3、坚决控制有异味的气体进入饲养场地。

4、防止干风、冷气直吹。进风口应采用双门、挂布、挡风板。

5、饲养土必须控制在PH6.5-7.5,切忌使用施过农药、化学物质的污染砂土。

6、蜗牛的养殖成败,关键在卵的孵化。此时,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空气湿度90%-95%,土表湿度在25%-30%。要改进采卵孵化方法,采用种蜗牛60天轮倒法,此法能大大提高蜗牛的养殖效益,般出壳率达95%以上。

7、不工作时不要强光照射,阴暗最好。夜间采用15W红色灯泡照明,这样能刺激产卵。

8、养殖容器一定要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9、幼蜗牛的饲养是提高蜗牛数量与产量的关键。要特别注意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温度般应控制在25℃-30℃之间,饲养土含水量以30%-3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为宜。应多喂鲜嫩多汁的饲料,辅以钙质食物。

10、1-3月龄蜗牛饲养池内加湿,采用喷雾器喷温水的方法,坚决不能用泼水。

11、发现病、死蜗牛及时清除。

12、成本最低,效果最佳饲料配方:贝壳40%、米糠50%、酵母粉8%,其他2%。

13、要防止天敌侵害,灭蚁、灭鼠。定时用1/1000的敌百虫溶液喷洒,能有效地杀灭蜗牛的最大天敌--螨。定期用过氧乙酸稀释液对蜗牛的养殖场所进行消毒,可杀灭病源微生物。

14、勤清粪便,最好采取蚯蚓与蜗牛混养,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二、常用饲料种类及特点

1.青绿饲料如绿色植物的嫩枝、嫩叶等,是蜗牛的基本饲料,富含叶绿素、植物蛋白、无机盐和维生素。

2.瓜薯类饲料如南瓜、冬瓜、马铃薯、红薯等,含有丰富的淀粉、糖、矿物质和水,松脆多汁,适口性好。

3.糠皮类饲料如麦麸、米糠、玉米皮、豆皮等,淀粉、磷、硫及维生素E含量丰富。

4.油粕类饲料如黄豆粉、芝麻粉、豆饼、米糠饼等,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维生素B。

5.动物性饲料如鱼粉、骨肉粉、蚯蚓粉等,蛋白质、钙、磷含量高,必需氨基酸齐全。

6.无机物饲料包括能提供丰富钙质的骨粉、贝壳粉、蚕壳粉、虾壳粉等。

需要指出的是,蜗牛不食葱、蒜、韭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喂养时更不能混入大戟、草乌、金丝桃、泽芹、天南星等有毒植物。

三、如何科学配制蜗牛饲料?

在配制蜗牛饲料时,不但要考虑到蜗牛的年龄、体重、生理状态等情况,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复合饲料中,青绿饲料应适量多些,豆类、谷类和糠皮类饲料应少些。

2.应根据地区、季节的差异,因地因时选择价格便宜、营养价值高的饲料。

3.配制饲料时应至少选用3种以上的饲料,以保证营养素齐全。

4.配制饲料应不含有毒、霉变物质。

四、科学投喂蜗牛方法有哪些?

1.投喂数量蜗牛摄食量较大,每日摄食量约占体重的4%5%。一般来讲,每次投喂量要高于4%,但也不能过多,以下次投喂前正好吃完为好。

2.投喂次数在炎热的夏天,一般每天投喂1次。春、秋季节1天2天投喂1次。冬季若不加温可在冬眠前喂给足量的饲料,冬眠结束后再喂给足量的饲料,使其尽快恢复体力,及时生长发育。冬季若加温饲养,可按温度高低掌握投喂次数,通常隔日投喂1次。

3.投喂时间蜗牛夜晚活动,故投喂时间应安排在傍晚,白天不必喂食。

4.投喂方式蔬菜、瓜果叶、绿色植物茎叶类饲料每次投喂最好选择单一品种,避免蜗牛只吃喜食的饲料而造成浪费。青绿饲料可直接放在饲养土上,或放在塑料绳编织成的网上,让蜗牛自行觅食。米糠、麦麸、鱼粉等饲料,应放在瓷盆内,搁在池或箱的中间。复合饲料应先在盆内用温水拌好,水量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切记饲料不能用铁皮盆盛装,以防铁皮生锈,蜗牛食后中毒。

小螺蛳大问题,河蟹塘里螺蛳的六个危害你知道吗?



小螺蛳,大问题,昨夜我在河蟹养殖深讨群里讲了螺蛳的危害,由于时间充忙,准备不充份,且有好多新进群的网友沒有听清,我在这用文字表述一下,和大家分享一下,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我个人认为,螺蛳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耗氧。螺蛳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溶解氧,溶解氧越高,螺蛳生长越快,月亮越圆,螺蛳越往水边爬,它会抓住这点光亮产生的溶解氧,正明它对氧份的需求量相当大,当池塘溶解氧不足时,有螺蛳的池塘更容易缺氧。
2、挣食。螺蛳的生长离不开饵料,池中腐败的饵料是螺蛳最适合的,当池中腐败饵料不足时,它会吃新鲜螃蟹料,如果今天的螃蟹料沒有吃完,哪你明天去看,你会发现剩饵上粘满了螺蛳,我们曾经做过试验,每七斤半饵料才能长一斤螺蛳。
3、出肉率。每一百斤螺蛳只有15~20斤螺蛳肉,以每斤螺蛳八毛计算,每斤螺蛳肉至少要4元以上,同比野杂鱼的价格高的多了。
4、有螺蛳的蟹池,开春的肥水相当困难,有螺蛳的池塘同比无螺蛳的池塘肥水产品的用量至少多用5倍。
5、有螺蛳的蟹池比较容易长青苔,且杀灭困难。从外河进入的螺蛳都有青苔。
6、有螺蛳的蟹池虫害利害,从外河进入的螺蛳寄生虫相当严重,且杀灭困难,许多杀灭寄生虫的药物比杀灭螺蛳的至死量要要轻的多。
当然,螺蛳的净水功能是任何化工底改替代不了的,螺蛳能给螃蟹提供活性饵料也是任何饲料及冰鱼替代不了的。

泥鳅生活在这里,养殖户不赚钱你答应吗?


泥鳅采用池塘养殖,大家已是司空见惯,这样养泥鳅你见过吗?

这样的环境,享受的不仅是泥鳅哟!

我相信你也是心旷神怡了吧!

对了,泥鳅生活在稻田和莲藕塘里,让许多城里人特别羡慕的不仅是绿油油的水稻,碧翠欲滴的莲藕,还有自由自在生活其中的泥鳅。

这些年随着泥鳅出产量的不断提高,价格也趋于大众化,已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过去那种简单、自然、生态的生活。如今发展种养结合的模式,既保证了粮食不减产,还能出品优质泥鳅,增加经济效益。

在稻田和莲藕塘里适当放养泥鳅,泥鳅采昆虫、害虫及稻花,水稻和莲藕不使用农药,同时也减少了饵料的投放。泥鳅的排泄物可以被水稻和莲藕利用,不用使用化肥,而且能保持较好的水环境,不用换水而减少水源的使用和电力使用。

这种生态模式,虽然泥鳅长势慢点,但在水稻和莲藕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田还能增收泥鳅400斤左右。这样生产出无公害泥鳅、稻谷和莲藕产品,满足消费者更高的品质生活需求,你觉得这样养泥鳅能赚钱吗?

图片拍摄于简阳农友泥鳅

河蟹养殖户及时清塘是水质“肥活嫩爽”的基础



今年的河蟹养殖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开始大量上市,总体产量较去年略有增长,中小规格主打,大规格蟹价格虽高但产量较去年明显减少。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养蟹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展望来年,如何把好养殖第一关—清塘,为水质打好扎实的基础,是广大养殖户要面对的头等问题。
养殖时间长了为什么要清塘?
1.清淤除杂。减少底部有机污染物的蓄积,防止池底淤泥过厚导致中后期水质恶化,消灭野杂鱼、杂虾、螺、昆虫等敌害生物。
2.预防病害。清塘能杀灭池底有害致病菌,有效提高前期苗种成活率,降低养殖过程中的发病率
3.辅助肥水,使用生石灰清塘能疏松底泥,提高池底的通透性和PH值,利于有机物分解,同时通过矿化作用将底泥中吸附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释放到水体中,提高肥水效果。而茶籽饼本身作为一种饼肥,在前期能够起到很好的增肥作用,特别适用于淤泥少的新塘口。
4.降解毒素。通过清塘药物的强氧化作用,降解池底蓄积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毒素,防止慢性中毒,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清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清塘时间宜选择晴天中午到下午3点左右,光照强烈,温度较高,利于药物充分发挥药效,阴雨低温不要清塘。
2.清塘药物选择要谨慎,慎用菊酯类、有机磷类、呋喃丹类等农药,残留重、毒性强,对前期苗种有一定影响。
3.清塘后一般至少隔7-14天才可放苗,以免药残过重影响苗种成活率。若急于放苗,建议清塘3天后加水浸泡两昼夜后换水,再用解毒应激精华液解毒,一定要先试苗,观察情况,稳定后再放。
4.禁用金属容器配制清塘药物,用前严格计算好用量。
5.勿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清塘药物混合使用,防止药物间相互作用和产生副作用。用药3-4天后要及时解毒,以免对苗种产生影响。

关于河蟹养殖中的蓝藻问题,你知道多少?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加大,一系列的养殖问题也接踵而至,前期的苗种问题、青苔滋生,中期的水浑,后期的蓝藻问题、烂草、缺氧,这些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养殖户们。其中,高温期的蓝藻爆发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笔者通过近期走访塘口的所见所闻并结合相关资料,将从蓝藻的生理、爆发的原因、蓝藻的危害、前期的预防、爆发后的治理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一、蓝藻的生理
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通常形成群体或丝状体。因其结构简单,无典型的细胞核,故又称为蓝细菌,但是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放出氧气。
某些蓝藻细胞具有假空泡,在显微镜下呈黑色、紫色或红色的不规则形。随着光合强度和光照条件的变化,蓝藻可借助于假空泡的合成与破解,在水中进行垂直移动,选择适宜的光照并有利于养分的吸收,使其在种间竞争中占据优势。
异形胞是丝状蓝藻(除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并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细胞。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
蓝藻大多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碱性水体中,喜欢较高的温度、强光和静水,常在夏秋季节大量繁殖形成强烈水华。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束丝藻等,其中,微囊藻和颤藻是河蟹养殖中最为常见的蓝藻。
二、爆发的原因
1、蓝藻代谢水平低,对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喜欢高温、强光、净水,加之蓝藻具有假空泡,能够有效地利用水体条件和光照条件,使其相比于其它藻类更具优势。
2、高温期间,随着螃蟹投喂量和排泄物的增多,水草腐烂、沉底,导致水体有机物增多,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氮磷比例失调。氮和磷两种元素是淡水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当水体中总磷浓度相对较高时,氮的浓度相对较低,由于多数蓝藻具有固氮能力,这将成为蓝藻在种间竞争中的又一优势。
3、蓝藻产生的有机物和毒素能够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
河蟹塘里有轻微的蓝藻(记者摄于安徽芜湖花桥镇)
三、蓝藻的危害
1、蓝藻过度繁殖,代谢期间分泌的藻毒素会抑制其它藻类生长,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
2、蓝藻过度繁殖,白天光照强度大,表层溶氧过饱和,夜间蓝藻下沉,大量消耗中下层溶氧,造成底部严重缺氧。
3、蓝藻生长快,爆发快,但是生命周期短,死亡后形成斑状浮渣,败坏水质,产生毒素、亚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且分解需要大量耗氧。
4、蓝藻过多会影响河蟹的正常呼吸和摄食。
5、过多的蓝藻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不利于池塘中水草对光照的接收,影响水草的生长。
四、前期的预防
河蟹的养殖管控过程中,我们注重“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同样地,针对蓝藻的治理,我们也应该这么去做。
1、根据池塘的养殖情况,选择合理的养殖密度,合理地投喂,避免因池塘承载量过大,导致有机物过多、过剩的情况。
2、天气变化时,容易爆发蓝藻。阴雨天气易倒藻,其它藻类均死亡,由于蓝藻抗逆性较强,存活下来再大量繁殖,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所以,我们可以在阴雨天前适当地肥水并泼洒抗应激药物(活肥+抗激灵)。
3、定期的肥水(活肥),促进池塘中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类的繁殖生长,从而抑制蓝藻的生长。注意把握磷肥的使用量,保持正常的氮磷比。
4、定期使用改底和调水类产品(全效底改+优加益生菌),保证池塘底部环境的良好和水体中菌藻相的平衡。
5、定期使用调水解毒类产品(水博士),有利于稳定水体酸碱度,调节过高PH。
6、高温来临之前,及时拖去塘中过多的伊乐藻,控制池塘中水草密度在50%以下,过多容易导致池塘碳源缺乏,PH过高,爆发蓝藻。
7、如果外源水比较好,可以定期的换水,打破水体一成不变的状态。
五、爆发后的治理
1、查看外源水情况,如果外源水情况相对较好,可以进行大量的换水。
2、利用菌藻相互竞争、抑制作用,可以使用黄金益菌素+红糖+水经过发酵或枯草芽孢杆菌+红糖经过浸泡后泼洒,达到调控蓝藻、抑制蓝藻的效果。

草鱼出血病来袭,你知道怎么诊断处理吗?


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最早、最全面系统研究的一种鱼类病毒病疾病,也是一直危害我国草鱼养殖的一种特别严重的草鱼病毒性疾病,临床以红鳃盖、红肠子和红肌肉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显现为特征,对草鱼的鱼种生产和养殖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8年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从近几年现场调查和诊断结果来看,该病仍然是危害一龄草鱼鱼种最严重的疾病,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由于基层水产技术服务及养殖人员缺乏一定临床技术经验,很多病毒性疾病几乎都误诊成其他细菌病性疾病而错误用药;大部分养殖户也因为对草鱼病毒出血病缺乏认识而盲目乱用药和错误操作,反而刺激鱼体应激反应,造成大量死亡,经济损失很大。如何对于草鱼出血病的临床诊断做出正确诊断?如何通过水中微生物管控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发病规律、流行情况、发病原因、防治措施做简单分析介绍,希望能给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草鱼出血病病原

草鱼呼肠狐病毒又称草鱼出血病病毒,病毒为二十面体的球形颗粒,双层衣壳,无囊膜,此病毒为我国分离的第一株鱼类病毒。该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主要通过水和外寄生虫)。传染源是已经感染或带病毒的草鱼,也可通过卵进行垂直传播。

症状流行特点

草鱼出血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是草鱼体内外各个器官和组织表现出斑点状或块状充血,鳍条、鳃盖、眼眶、口腔、下颚等表皮组织,不用解剖就可以看到充血现象。病鱼眼球突出,鳃丝苍白或充血。肌肉、肠道、肠系膜、鳔壁、胆囊、肝、脾、肾等器官,也往往出现充血现象,故依症状定名为草鱼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比较长,主要发生在每年4―10月,水温在20~30℃的季节,以25~28℃最为流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4―6月和9―10月两个主要流行季节,对于高密度饲养、高蛋白质饲料投喂草鱼池危害更甚,常发生全塘大部分死亡,对提高单位池塘草鱼产量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素。

发病原因

1、草鱼鱼种的投放密度过大

许多养殖户盲目追求产量和效益,随意加大投放密度。由于投放密度过大,在养殖中后期,随着池塘鱼类负载量的加大以及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水质难以控制,容易老化、恶化。由于水体环境不良,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导致草鱼体质变弱,导致出血病的发生。

2、投喂的饲料不符合草鱼鱼种的营养需求

从整体上看,一龄草鱼鱼种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等的需求较一般其他鱼种低。在草鱼整个养殖期内,全程投喂高蛋白质的鱼饲料往往导致草鱼类营养性疾病(如脂肪肝、肝脏变性等)的发生。其次,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足,一龄草鱼在池塘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受密度、环境条件、生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对维生素的需求量显著提高,如果长期不能满足其需要则会引发各种疾病,如饲料过度过量投喂,饲料中的氯化胆碱的含量不足时很容易引起草鱼鱼种脂肪肝病的发生,使鱼种抗病能力变弱,导致各种细菌疾病的暴发,并发出血病。

3、饲料投喂不科学

许多养殖户在前期3―4月份追求生长速度,投喂量过大,忽视了草鱼自身的生活习性和规律,结果往往是养殖前期草鱼的生长速度很快,鱼体免疫系统发育跟不上鱼的生长速度,对细菌及病毒性疾病几乎没有抵抗力了,导致草鱼后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4、防病措施不合理

有的养殖户防病意识较差,往往被养殖前期草鱼鱼种摄食良好、生长较快所麻痹,而忽视了正常的鱼病预防工作,不调水,极少用微生物制剂,忽视池塘水环境管控。一旦发病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有的养殖户过分依赖、相信药物的作用。发病季节大量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来杀虫和治疗细菌病(误诊)是诱发草鱼出血病大量死亡的重要因素,很多发病池塘也因此出现日死亡量暴增。还有许多水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唯恐草鱼发病,几乎每天都在使用不同的药物,特别是一些内服抗菌药物已经到了滥用的地步。由于用药过多,不仅导致病原体产生强烈的抗药性,也对草鱼鱼种的内脏器官(如肝、肾、脾脏等)造成严重的损伤,使草鱼自身的消化、解毒、抗病能力大大下降。不科学的用药,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反而更容易发生疾病,常常事倍功半。

草鱼出血病防治对策

草鱼出血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最主要的控制措施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或草鱼出血病活(减毒)。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是疫苗预防和控制有预防病毒传播重要措施。但在使用疫苗前应对当地流行病原株进行鉴别,以免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发病期间采用碘伏或碘液与面粉混合拌料投喂对疾病预防和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加强疾病的区域防控,对疫区的鱼卵、鱼体及设施彻底消毒。

1.清除池底多淤泥,使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消塘,条件允许可干塘曝晒半个月为佳。

2.鱼种在放养时要用1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6~8分钟,同时放养密度要科学合理。

3.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加注新水,保证池水透明度大于30厘米,保持优良水质,投喂营养丰富、全价的配合饲料,前期低投饵率严格控制草鱼生长速度,后期全程投饵率不要超过2%(定期在饲料里加乳酸菌、芽孢杆菌、免疫多糖投喂),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在饲养期间,定期施用生石灰,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20克,维持pH值在7以上,同时多用微生物菌调节池塘水质、稳定池塘水质环境抑制病原体的滋生,用有益菌压制有害菌生长和繁殖(复合芽孢杆菌、em菌等)。

4.发病期间,全池均匀泼洒复合碘制剂连续2~3天,每天一次,内服:三黄山+免疫多糖拌饲投喂5~7天,定期用乳酸菌+芽孢杆菌拌饲料投喂或全池泼洒,以增强草鱼的抗病能力。

5.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禁止将带有病毒的鱼苗、鱼种输出或输入。

总之,在养殖过程中,重点加强池塘水质调控,改善水质环境。水好一切都好!有了好的水质环境,才能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在实施草鱼健康生态养殖时,加强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达到水质良性循环的效果,减少水产养殖疾病发生,保障草鱼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使广大养殖户增收致富。

水产动物类执业兽医师刘建新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5522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