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禽场的疫病防控

冬季家禽疫病防控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做好综合卫生防控工作,严把卫生消毒关

按期对禽舍的进行卫生消毒,每栋禽舍门口都要有脚踏消毒盆,进入禽舍要换上工作服和靴子。禽舍喷雾消毒应在中午进行,家禽有呼吸道疾病时,不要进行带禽消毒,经常擦洗喂料与饮水设备等。消毒剂要多备几种,如氯制剂、碘制剂和醛制剂等,几种消毒剂轮换使用,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产生抵抗力。要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及时清除畜禽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非饲养人员和家禽运输车辆进入圈舍;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传染病原的扩散和蔓延。

及时做好冬季免疫工作

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疾病主要依靠疫苗免疫来进行预防。养殖户要认真做好这些疫病的免疫工作,按程序做好冬季强化免疫。免疫工作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有的养殖户以为家禽育雏阶段该做的疫苗都做了,冬季就不必要做疫苗了。这种意识问题很严重,因为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期,家禽后期免疫工作如果跟不上,家禽体内抗体下降、甚至消失,这样面对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时,就毫无抵抗力,照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这种现象在饲养土鸡的养殖户当中尤其突出,因为土鸡的饲养周期长,所面临的疾病危险更大。因此,应该选择合适的毒株和优质的疫苗,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免疫。有条件的养殖大户在免疫后还应进行抗体监测,根据免疫抗体水平进行补防,确保免疫效果。

加强饲养管理

管理方面冬季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禽舍通风与保温的平衡问题,应该有效保持禽舍内温度和适当通风,严防贼风侵入。禽舍通风不要由大门入口进行横向通风,因为冷风直接吹向鸡群,鸡群容易受冻引发疾病。禽舍设计时应该留有天窗和侧面墙壁的窗户,冬季主要依靠这些窗户进行隐形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中午时候通风最佳。由由于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家禽抵抗力下降,因此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禁止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每天要随时观察家禽的采食、饮水、粪便、呼吸声音等是否正常,异常时找专业兽医人员进行诊治,疾病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关阅读

猪场疫病的防控措施


在猪场规模化养殖养殖过程中,如果猪场建设不合理、猪场的疫病防治措施不到位、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在养殖过程中就会导致各种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一旦猪群发病,就很难保证能够有效的控制疫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养殖过程中,为了使养猪产业稳定的发展而又能较好的预防控制猪疫病的发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养猪疫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猪疫病防治有一定的帮助。

一、新建猪场厂址的选择

首先,地形的选择。在选择猪场的地形过程中,地形要开阔,保证有充足的面积,并能够预留出发展的余地,在选择方面不适合选择那些地形狭长和存在多边角的地方选择建设猪场;其次,地势的选择。应该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向阳、通风有一定坡度的地方进行施工建设,坡度应该合适,最大不应该超过20度。地势较低的区域在雨雪季节很容易导致积水和潮湿,通风不良,冬季寒冷,这些地区一般不适合将其作为养殖场;最后,交通条件。猪场的选择要求交通方便,但与地区的主要交通干道保持一定距离应该保证其在一公里的距离。

二、猪场的安全控制措施

1.规模和布局

猪场建设的规模应该适中,布局合理,给猪的生长创造一个优良的条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内源性的疫病发生和传播。因此,养殖场规模的大小在建设之前就应该确定下来,同时养殖规模还需要结合建场的条件,经济实力以及市场销售等做充足的考虑。切不可盲目的扩大养殖规模。对于超过5000头的养殖规模应该在布局方面严格按照生活区和管理去以及生产区和隔离区进行设计,而养殖规模在5000头以下的养殖场或者养殖专业户在保证了栏舍正常的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猪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2.人员和物品的控制

每一个养猪场不管规模的大小,其主要的用途是什么,养殖户和养殖人员都应该清晰的认识到,不管在何时何地,任何的外来人员以及物品从场外进入场内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猪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安全影响,因此,猪场必须制定严格的人员控制和物品流动消毒制度。外来的人员在进入养殖场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之后才能进入到生产区。而对于大中型的养殖场,职工要想进入养殖区域,必须在生活区停留一整天的时间之后才能进入到生产区,禁止员工进入附近其他的猪场开展工作,更不允许员工到其他猪场治疗猪的疾病和进行猪的免疫注射。对于运送到猪场的各种物品、司机以及运输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之后,才能进入到养殖区域。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限制外来人员在养殖场的活动范围。防止病原的车辆、司机以及物资带入到养殖场。对于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该在围墙外部设立专门的停车场和消毒区域。

3.生物控制

生物控制实际上就是一种隔离措施,防止场内包括动物饲养人员在内的动物随意流动,在动物流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详细的登记记录,因为一个连续饲养的猪圈内部的微生物群落生物会逐渐的沉积,一种病原微生物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传染给猪,而在传播过程中最容易的传播途径就是异源猪和人的流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不管养殖规模的大小,除了做好异源猪的隔离和人员流动的管理之外,在养殖场周围必须保证不得有狗、猫等生物进入养殖场,及时的对猪的新鲜粪便进行处理和消毒,设法消灭猪场内的苍蝇和老鼠,要尽最大力量阻止鸟类的进入,特别是要防止候鸟进入养殖场。

三、严格免疫接种制度

免疫接种主要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激发动物身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抵抗能力,使动物对一种或者多种疾病从易感染转化为不易感染的动物的一种综合防治措施。猪场养猪可以根据养殖的实际情况与养殖场周边猪传染疾病发生的情况综合考虑制定免疫计划,同时,疫苗在使用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运输、保存以及使用疫苗时都要按照疫苗规定的温度、剂量以及稀释的要求和使用的方法严格操作才能切实保证免疫的效果。

四、合理的供给饲料

1.注意饲料的品质

饲料原料如果含水量过高、主要成分掺假、掺杂、霉变以及添加剂过多等都会导致饲料原料的质量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猪的生长和发育,甚至还会导致猪群中发生严重的病害,严重是危害整个猪群的健康生长。

2.注意饲料成分的配比情况

饲料的主要成分是能量和蛋白质,但是对不同生产类型的猪,能力和蛋白质的比重不是固定不变,其中存在着较大的变化。目前很多养殖户都是自己的购买原料,自行配制饲料,这就导致了在饲料配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一个是把可消化的蛋白进行累加,不断向饲料中添加氨基酸,配比不科学。另一种是把粗蛋白作为可消化的蛋白随意使用。

3.注意温度的影响

饲料配比以应该和当地的气候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猪对不同营养成分需求发生相应的改变。在饲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饲养者根据温度的高低给予猪高能量饲料和低能量饲料,其实这种饲养方式是不正确的,这样会造成猪严重的营养过剩。同时,在给猪仔投喂高蛋白的饲料时一定要注意温度的影响,如果环境温度超过了20度,依然向猪仔投喂高蛋白,猪仔不但不会吸收,而且还会造成猪仔生长缓慢,引发各种疾病。

养猪场几种传染性疫病的防控 猪场疫病有效的防控措施


目前,在养猪业兴旺发达的同时,以往一些已经得到控制的疫病反复发作,新疫病又有所增加,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给人民的生产及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务必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是猪疫病控制的基本方针。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养猪场几种传染性疫病的防控猪场疫病有效的防控措施。

1、伪狂犬病

阳性猪场及受威胁猪场多采用母猪在配种前半个月及临前产1个月左右注射猪伪狂犬灭活疫苗;育肥仔猪在出生后21~30d,注射猪伪狂犬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直到出栏;后备种猪第一次免疫后4~6星期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半年免疫1次。该病尚无药物治疗。紧急情况下,可用高免血清配合黄芪多糖注射,以降低死亡率。对受威胁猪群进行免疫接种。猪场用2%氢氧化钠和酚类消毒液消毒,定期灭鼠。

2、气喘病

舍内空气污浊,通风不良,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标,会造成猪气喘病加重。因此,要处理好通风和保温的关系,要在通风的基础上进行保温。育成舍和肥猪舍北窗关闭,南窗白天开,夜间隔1~2个开1个,以保证通风良好。对圈舍、运动场用20%~30%草木灰热溶液或15%石灰水烫洗消毒。接种猪支原体弱毒疫苗,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种猪和后备猪每年8~10月份免疫1次。仔猪可在7日龄内进行早期免疫,使仔猪较早产生免疫力,减少育成期及育肥阶段的感染机会。

3、传染性胃肠炎

由于此病发病率很高,传播快,一旦发病,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的效果一般。另外,康复猪可产生一定免疫力,猪只发病流行后即可停止。可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预防,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供治疗。停食或减食,多给猪清洁饮水或易消化饲料,有一定良好作用。为防止继发感染,对2周龄以下的仔猪,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药物。如直接在乳猪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每吨饲料拌强力霉素500g,或用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Img。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仔猪舍的温度及干燥。及时清粪,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消灭病原微生物。执行严格的出入场制度,切断传染途径。施行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猪体的免疫力。

4、猪丹毒

该病的预防主要是采取疫苗注射,仔猪断奶后接种猪丹毒弱毒冻干疫苗,或灭活疫苗,间隔1个月再接种1次,注意环境消毒,对饮用水消毒,防止病从口入。加强猪舍及周围环境卫生的清理,做好灭蚊、灭蝇工作,减少吸血昆虫传播疾病。在疫区或发病地区,用猪丹毒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接种,体重lokg以上的断奶仔猪,皮下注射5mL。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400g,连喂2星期,有一定预防效果。对刚产出的仔猪应注意脐带消毒,防止脐带感染。圈舍应保持清洁,勤洗勤换,定期用14%新鲜石灰乳粉刷消毒。

5、猪瘟

该病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猪群中不分品种、年龄、性别都易感,常年发病。用猪瘟冻于苗或猪瘟、猪肺疫二联苗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瘟比较有效的措施。预防接种可采取猪群每年春季注射1次。对体况较差及有病的仔猪和临产母猪,可缓期注射。对新进猪和未免疫猪只应进行补针。另外,严禁从有猪瘟的地区引进生猪和猪肉产品。对发病猪群采取紧急措施,立即对猪场进行封锁,扑杀病猪,焚烧深埋或做无害化处理。病死猪要高温煮沸处理,不能将生肉出售。对圈舍、运动场消毒。发病猪场应在彻底消毒1个月后,才能再喂猪,以免再发生此病。

6、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一般需隔离检疫4~5星期,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要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对发病猪场可进行疫苗接种,但是应慎重使用活疫苗。从安全性角度讲,建议在感染猪场,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

一、疫病特点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看,猪场疫病发生的原因呈现多元化,不仅存在外部因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在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我们采取防控措施增加了难度,我国当前的猪场疫病的特点有以下几种情况。
1.猪场疫病具有传染性
当猪场发生疫病时,猪会对微生物的病原体产生适应和抵抗,容易将原来典型的疫病转变为非典型疫病,这样的情况在家禽发生疫病时表现的非常明显,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新城疫,典型的新城疫的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粪便为绿色,颈部呈歪状,腺胃乳头出血,这种情况下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极高,由于国家采取防控措施,对养殖场大量的使用疫苗,这种典型的新城疫呗控制住,但是非典型的新城疫产生,且发病率极高,并且发病率多在鸡群中出现零星死亡,剖检也可以得知非典型疫病也并没有典型疫病发病那么明显。
2.猪场疫病具有并发性和继发性
根据对吉林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的调查得知,吉林省当地的猪场疫病的防控工作做的很踏实,各项措施开展的扎实有效,整个吉林省并没有大的疫病发生,点状性的疫病的发生给当地养殖场造成的损失力度不大。并且通过对吉林省各大医院的了解得知,单一的疫病导致的猪场疫病导致的死亡率极低,可是以病毒病为主的各种病毒和疫病具有并发现和继发性的特点,猪场疫病的主要发生有很多的原因导致,其中对猪场的猪进行疫苗接种,免疫抑制疫病造成了猪场的猪免疫力下降,在接种的过程中造成接种失败。从吉林省当地的情况来看,当地的免疫抑制疫病的发生情况,猪场疫病要比家禽疫病严重的多,猪群感染了病毒以后,猪群的免疫力就下降,很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和继发性,在针对具体情况治疗上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猪群疫病的主要有圆环病毒病,非典型猪疫病等,并且伴有细菌和病毒的并发,病情比较复杂难治疗,死亡率相当高,并且猪群疫病发生时症状不怎么明显,这就给治疗团队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防控措施
1.增强饲料管理
积极地引导养殖产业的养殖人员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养殖人员需要坚持饲料全部进全部出的方式,这是防控疫病最好的方式。在养殖猪群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坚持全进全出的方式,并且养殖人员跟着每一个阶段走,这样便可以避免传播源向其他地方传播,这是猪场疫病防控中最基本的条件。同时需要促进猪场的标准化治理和饲养,让养殖业具有集体性和科学性,这样便可以大大地减少病源的传播和外散。养殖场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程序,提高治理疫病的治疗水平,并且加大各个环节的检查力度,在各个路口建立动物的防疫工作站,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检查,对过往的运输猪群的车进行严格的检查,严格禁止从外省外地引进未经过检查未受过接种的猪群,对于从外省引进的猪群必须做到严格的跟踪调查,然后建立档案,严格控制流通,以防外省的疫病流入到本省中来,并且从外省引进的猪群必须先进行隔离的观察和饲养,待经过检查安全合格后才可以与本省本地的猪群进行共同饲养。
2.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猪群疫病的高发期是在春季和秋季,在这两个高发疫病的季节,我国需要严格对猪群进行免疫工作,每年在特定的日子里对猪群进行集中的免疫工作,动物的免疫工作都有不一样的免疫程序,所以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免疫程序,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来对动物进行免疫,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3.严格进行消菌消毒
严格进行消菌杀毒可以直接杀死那些病原体,然后严格控制疫病的进一步传播,是预防控制猪群疫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消毒工作不是简单的消菌杀毒,而是有一定的制度化和和规范化,不仅在养殖猪群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消毒,而且需要采用特殊的消毒方式对猪群进行消毒,建立科学有效的消毒程序,并且严格遵守。
4.严格购买饲料
购买猪群需要的饲料,必须到有正规营业执照的店去购买猪群需要的饲料,同时在购买的过程中,注意饲料既能保证猪健康的成长,又不影响猪群的健康,降低猪群疫病的得病率。
5.建立隔离区
养殖猪群的养殖场必须建立隔离区,不能出现漏洞,要将养殖场与外界隔离,防止不相关的工作人员和其余传播源的干扰。

鹅疫病多发的原因 鹅疫病的防控措施


鹅的疫病是一类由致病性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具有群发性、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动物疾病。一种传染病在鹅群中发生往往通过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鹅群。当此传染病已经构成流行时,需及时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可使流行病终止。近年来,鹅的疫病呈现增多趋势,饲养场应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为原则,采取相应有效措施预防其疫病的发生。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鹅疫病多发的原因鹅疫病的防控措施。

1、鹅疫病多发的原因

1.1饲养管理不当

由于饲养规模的加大,管理方面就尤为重要。规模化鹅场疫病的防控远远大于治疗。由于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在鹅各个生长阶段没有进行合理化的饲养管理,使鹅的免疫力低下,疫病多发。一些饲养场鹅舍内垫草更换不及时,通风不畅通,会使雏鹅患呼吸道及球虫病等疫病。鹅的育雏期是死亡率较高的时期,饲养人员对雏鹅的饲养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舍内的卫生与消毒工作进行的不及时,雏鹅饲料营养不够全面,舍内的温度、湿度,以及饲养密度等控制不好,都是患疫病的重要原因。

1.2新型疫病不断出现

近些年,鹅的新型病毒病、细菌病以及霉菌病不断出现,在原有老病还没有消除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高致病性的疫病,如鹅禽流感、雏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新型病毒性鹅肠炎、鹅慢性呼吸道病和鹅霉菌性脑炎等。由于病原微生物不断变异,导致致病性增加,感染度加强和大量的使用抗生素等,鹅的疫病很难消除,对鹅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疫病的传染性增强

多数的传染性疫病都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近年来,由于鹅饲养的规模化加大,使养殖密度增加,就会造成疫病的传播速度加快,控制难度加大。

1.4预防治剂的缺乏

目前,由于抗生素的使用等原因导致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变异较快,新型的疫病不断出现,而鹅的防疫制剂较少,有批文的防疫制剂缺乏,甚至一些危害比较严重的疫病,也尚无有批准文号的疫苗供应使用,导致疫病多发且难以控制。

1.5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是养鹅大国,但是从事养鹅业的科技人员缺乏,科研院所及高校从事鸡方面的研究较多,研究鹅的甚少;再者,从事现场实践的科技人员较少。农民养殖户较多,农户由于知识的欠缺,防病的意识不强,这种情况与饲养规模的扩大不相适应。

2、鹅疫病的防控措施

2..1严格控制引种

鹅在必须引种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鹅的来源,保证从无疫病区引进,了解鹅接种的疫苗。引进后至少要单独隔离饲养4周以上,确保鹅为健康鹅方可混人大群。

2..2加强鹅的营养

鹅的营养好坏直接关系到其抗病力强弱,提高鹅的营养水平,可以大大降低鹅的患病。根据鹅的不同生长阶段给予充足的饲喂,以及合理的营养配制是增加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基础。鹅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蛋白质是维持生命进行生产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通常情况下,成年鹅饲料的粗蛋白含量控制在15%左右,雏鹅日粮含有20%粗蛋白就可满足其快速生长时对蛋白质的需要。鹅的日粮配合应依据当地的饲料资源情况,考虑鹅的生理特点,肉、蛋或种用情况,以及季节性等因素。

2..3采用“全进全出”制度

所谓“全进全出”,就是在同一场区内只进同批日龄相同的鹅,并在同一天全部出场,做到全场无鹅,出栏后对鹅舍、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扫、严格消毒,切断病原的循环感染,消毒后空置2周,再引进下一批鹅。“全进全出”管理制度是养殖场对外开放生产必须做到的,它是保证群体健康、根除病原的最有效的措施。

2..4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做好鹅场的环境卫生工作也是防病的关键。鹅舍内要控制好温度、湿度、风速、光照及噪声等因素。定时通风换气,可以破坏细菌生存条件,有利于预防疫病发生。舍区、场区环境一般2周要进行1次彻底清扫。注意清除场舍内的鼠、蟑螂、蚊虫等,但尽量避免使用药物驱虫,以免对鹅不利。

2..5注重定期消毒

鹅场的消毒是预防、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其包括鹅、鹅蛋、场舍、用具、器械、运输工具等的消毒。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来杀灭或清除致病微生物,以切断疫病传播的途径。鹅的消毒,可采用喷雾消毒方法,应选择对人和鹅安全、无刺激的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氧化剂类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性消毒程序,每周带鹅消毒2~4次。如已经发生疫病,每天至少带鹅消毒1次,每隔3天更换1种消毒剂,直到疫情平息,再按正常的消毒程序进行。鹅舍消毒应定期进行,每周至少1次。清扫和冲洗后,可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或熏蒸。喷洒时,以表面湿润为好。消毒按从离门远处开始,然后墙壁、顶棚、地面的顺序依次喷洒1遍后,再由内向外将地面重复喷洒1次,关闭门窗2~3h,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再用清水冲洗饲料槽、地面等,将残余的消毒剂清除干净。舍内严重污染时,先用2%~3%热碱水冲洗,4~6h后,把粪便污物彻底清除,然后用有效消毒剂喷洒消毒,24h后再重复进行1次。鹅育雏室可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无疫情时,用福尔马林13.5mL/m3和7g/m3密闭消毒;发生疫情时,可增加福尔马林浓度为27~40.6mL/m3和高锰酸钾14~21.2g/m3密闭消毒。场区人口和舍门口设置消毒池,工作人员进入舍时,必须穿戴消毒过的鞋、帽及工作服等,并通过装有紫外线灯的通道。

2..6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针对多发病的种类或当地目前未见病例,但临近地区已发生流行并且属于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时,也应考虑免疫。综合鹅场总体考虑,选择免疫制剂。根据发病的种类、季节、鹅易感日龄等情况来选择生物制剂、免疫方式和时间。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初生和7日龄的鹅,皮下注射(具种鹅母源抗体的可免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0.5mL/只;15日龄,肌肉注射小鹅瘟十鹅副黏病毒二联,1.OmL/只;25日龄,肌肉注射禽流感,0.5mL/只;35日龄,肌肉注射大肠杆菌十禽霍乱二联,0.5mL/只;45日龄和80日龄鹅,注射鹅副黏病毒和禽流感;每次产蛋前30天,肌肉注射小鹅瘟加鹅副黏病毒,1.OmL/只;每次产蛋前14~21天,肌肉注射禽流感疫苗,1.OmL/只;每次产蛋后15天,肌肉注射禽流感疫苗,1.OmL/只。

2..7发现疫病及时处理

留意鹅群的变化,当发现有鹅排出白绿色粪便、软脚、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口鼻流液、张口呼吸等患病症状时应立即隔离,让专业的兽医进行诊断,了解患病原因,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措施,如病因不清楚的,应送至相关机构进行检查。对发病鹅舍进行彻底清扫、严格消毒。隔离鹅进行单独处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处置计划。如鹅因病致死,应在距离鹅场350m以外进行焚烧或深埋,严禁将病鹅运出进行交易买卖,更禁止随意丢弃。饲养人员禁止随意走动,出入严格消毒,避免疫情扩散。鹅场发现疫情,应对受威胁的区域但尚未患病的鹅进行应急性免疫接种,避免疫情扩大。

猪场猪疫病的防控措施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占全球猪肉消费需求的第一位,同时,也由此而成为了全球养殖猪最多的国家。由于一系列的外在因素,比如:城市化的影响、猪饲料的问题、猪疫病等,小的生产户开始慢慢减少,转变为大规模的集体经营养殖。这种大规模的养殖方式存在着以下的特点:猪数量大、封闭式的养殖环境、容易遭受粪料的污染,这样就容易导致猪患有一系列的疾病,引发了新的问题。因此,为预防猪疾病的发生,我们只有通过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使猪更健康。

在我国,我们的主要养猪模式是一站式的,这与更为先进的隔离饲养的养殖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也是我们国家需要积极进步的地方。目前,我省的养猪规模也在需求量的影响下不断的扩建,多种的养殖方式也由此而研发出来。现在我省的养殖状况主要为:积极的培育优良品质的猪,实现繁殖更多的品种,建立更适合商品化的猪。另外,我省也在养猪的形式下由此发展出与之相关的产业链,比如饲料和有机肥料。而目前我们面临着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猪产生的疫病,往往疫病一发生,就会出现大规模的疫病传染和死亡。所以,我们只有建立更为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防御措施来保证猪的健康。

对全国的各个养猪地区而言,猪的疫病都是一项值得加强重视的问题。我们各地人们都在为防治猪疫病做着不同程度的努力。对于我们兽医站来说,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大致可以通过这些来展现,我们在出现疫病之后通常是采取以下几大的方面来进行防治。

一、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

针对客观的制度建立,养殖猪要在建立卫生防护的组织下进行,必须具备有完善的基础设备作为养殖条件。这就要求在思想上加强认识,首先,我们必须做好自身防疫思想的学习,努力的学习《动物防疫法》,认识到猪场疫病防疫的重要性;其次,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动物医疗防控中心,对猪的生长情况进行数据的记录。

二、制定工作人员的工作准则

1.作为经常出入猪场的工作人员以及饲养人员而言,在进入猪场之前,必须更换消过毒的工作服,以防止人体携带病菌进入猪场。同时对于外来人员,除非有许可,禁止所有外来人员参观猪场。在进行猪的运输的时候,车辆等不许进入猪场内部,交易的时候也必须远离猪场,防止携带病源。在猪场内部的一系列设备,必须做到定时的检查和消毒。另外,猪场的兽医要遵守职业规则,不出外进行诊治。

2.猪场的卫生情况管理方面,必须做到对生活环境的卫生要经常打扫,及时将猪粪等生活垃圾彻底清理,使猪场保持相对的清洁,同时及时的灭虫灭蚊,避免蚊虫的间接病毒传播。还有,通风对于封闭式的养殖环境而言相当的重要,确保猪场的空气流通。

3.鉴于对猪场的实际情况的客观记录,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本职工作。猪每天的日常饮食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应对任何的突发状况。要详细的记录猪场的疾病发生情况、死亡等数据。

4.猪源尽量采取自己繁殖自己养殖的方式,以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当然,如果猪是从外地购买的,必须具有相关的猪健康的证明。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在确保猪健康的前提下才转入猪场。

三、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猪场防疫制度

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下的这一点,只有在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猪场防疫病制度下,才能更好地及时进行预防疾病传播。这里主要就是针对消毒和寄生虫驱除这两大方面。

首先,关于消毒这一项,进场时要进行严格消毒,工作人员在进入猪场之前,要先在更衣室里进行紫外线的照射消毒。然后用消毒液进行洗手,并用5%浓度的苛性钠消毒液对鞋子进行消毒,在准备好自身的消毒后才可以进入猪场。

其次,是猪生活的场所以及相关用具的消毒。猪场内的各个猪舍要制定一周一次的小型规模打扫,一月一次的大规模打扫。而如果出现母猪的分娩后,必须更为仔细的清扫消毒。走道、猪圈、饲槽都要注重打扫,还有最容易积聚污染物的下水道也是要充分的重视。可以用适当浓度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融合来进行熏蒸。通常我们在消毒猪场的时候都是采取每半个月一次的频率,采用的依旧是常用的苛性钠溶液喷洒。另外,对于出现了病死猪的情况下,我们的处理为先隔离病源猪群,对于病猪的处理严格地遵守规则,及时的做好紧急处理,切忌在猪场内进行随意的处理方式。在处理好病猪后,对病猪生活的区域要用烧碱水来消毒。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方式和消毒物品,对于粪便通常用发酵的方法消毒,污水则多用漂白粉来处理,这里的比例根据详细的情况而定。

再次是针对猪场经常出现的寄生虫的状况,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对于母猪、公猪以及小猪,我们通常是采取母猪产前3个月实行一次驱虫,而公猪则一年高于两次的驱虫,小猪则在各个阶段进行驱虫。猪场的全部猪会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检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不同的、有依据的治疗和预防。

最后,这所有的预防和消毒总的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防控,也就是日常性的防控、季节性的防控以及发病时期的防控。

四、总结

除了以上的内容,关于其他的一些综合性的方面,我们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在建立猪场时,合理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科学的养殖方式、先进的设备和培育方法都在养殖猪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猪场的工作人员要始终遵守职业的准则,做好自身的工作,确保猪的卫生健康,努力的避免疫病的传播和危害,积极的促进养猪这一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实验室检测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场疫病未来防控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不断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猪病防控形势的愈加严峻。面对当下“新病不断,老病新发”的趋势,养猪人到底该怎么办?!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实验室检测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猪场疫病未来防控趋势。

1、实验室检测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

当前猪场疫病复杂性程度。剖检观察不能断清病原,猪病病原的多重感染,新的疫病在不断出现,如博卡病毒、杯状病毒等;猪场老病新发,如猪伪狂犬病、蓝耳病等,实验室检测便于对猪场采取专业化服务,有利于食品安全。

实验室检测在猪场疫病防控的应用。通过检测能迅速发现猪场有没有新的病原存在,猪体是否潜伏携带某些病原、变异情况;通过对猪群抗体水平的实验室检测,抗体水平合不合格,为猪场提供科学的防控方法;对母源抗体的检测,为仔猪的防疫提供科学防疫程序。

猪场发病时的实验室检测。通过对病猪的检测,及时确定感染猪病毒病原的确定,是单病毒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原的基因分型、变异及毒力的测定,为猪场提供科学的控制措施;虽然发病猪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通过实验室检测到的可疑病毒却相对比较集中,如蓝耳病毒、圆环病毒检出率都很高,猪瘟病毒在发病群中的检出率超出30%,有的甚至更高,还有其他病毒的参与。而细菌感染则呈现多样化,同一地区的细菌感染情况也不一样,有时同一猪群就有多种细菌同时存在,细菌感染相对比较复杂,对发病猪感染时细菌病原的确定,确定其血清型及敏感药物的筛选,为猪场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

猪场购进药物和疫苗质量的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确定、药物效价的确定及药物在猪体内外的治疗效果;猪场购进疫苗,可对疫苗污染检测和含毒量测定,来确定疫苗质量;通过检测疫苗毒株型与流行毒株型的对比,购进疫苗是否适用猪场、免疫过的猪群,实验室可以对免疫效果测定,保证购进疫苗质量。

2、猪场疫病未来防控趋势

重视一些新的防控理念。重视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养重于防、养防并重、综合防治”,保证猪群“全进全出”,尽可能坚持多点饲养或分胎饲养的新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猪病发展,猪场疫病净化是未来疫病防控大势所趋,如猪伪狂犬病、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等。同时,要重视猪群的群体免疫水平,要大于70%,否则就要加强免疫。

要重视猪场的管理工作对疫病防控的影响,如风、水、温度、湿度、应激、护理、光照等。风:要注意保暖,注意冬天通风;水:要注意水质、水量、水温、饮水器安装、饮水消毒等;温度:要注意种公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仔猪的保暖、降温工作;湿度:猪的最适湿度是65%~80%,要特别注意产房的湿度;应激:应注意物理应激、生理应激、心理应激,以上日常管理工作都对疫病防控工作有直接影响。

猪场的引种工作对疫病防控的影响。首先,猪场应选择自繁自养,这样就杜绝引种时带来疫病的风险;其次,要从信誉好的种猪场引种,查看该场的疫病净化报告,这样就减少引种时带来疫病的风险,引种来的猪群要隔离观察6周。

猪场要重视消毒。猪场的环境卫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不留死角,消毒剂的配比要恰当,消毒时间要充分,不能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要选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消毒剂交替使用;带猪消毒时消毒剂使用要注意温湿度、腐蚀性、刺激性等;空舍消毒更要彻底。

要做好区域隔离和灭虫消鼠工作。封场是防止疫病传人猪场的重要方式,更要限制场内人员随意流动,禁止串岗;禁止猪跨栋饲养,发现病猪,及时挑出隔离治疗、饲养。鼠、犬、猫都携带伪狂犬病毒,鸟、鸡都能携带流感病毒,猪场要做好防护。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科学防控。免疫接种是养猪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免疫程序科学合理,从实际情况出发。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水平,能对免疫接种造成干扰,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制定免疫程序必须考虑猪场及本地区以往的发病情况,确定疫苗的种类和免疫时间;接种疫苗的途径有注射、饮水、滴鼻等,应根据不同的免疫途径,确定免疫程序。根据季节变化增减疫苗种类,注意不同疫苗之间的干扰;疫苗的运输保存要符合冷链要求,注射疫苗时注射操作要规范,可使用免疫增强剂,如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等增加免疫效果。

疫病检测要制度化。主要疫病常规检测,根据本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和猪场的实际所决定哪些主要疫病的检测;每一次引种时都要疫病检测;生产性能变化时检测包括分娩率、流产率、发病率、死亡率、返情率等.制度化的检测是未来疫病防控趋势。

一、新病增加、病原变异增加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加之国内部分养殖场生产管理不到位、生物安全措施不严格,走私猪等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猪病防控越来越难,成为了养猪人面来临的一大难题。

蓝耳病、伪狂犬等疫病变异毒株也是不断涌现。蓝耳从经典蓝耳毒株到高致病性毒株,再到2015年出现在我国并不断受到重视的NADC-30毒株;伪狂犬从经典株到如今搞得人心惶惶的“变异株”,流行性腹泻变异毒株……病原变异的速度好像比我们想象的更快,对养猪业的危害也来得更猛!

二、发病方式由单一发病到混合感染居多

复杂的猪病,较大的养殖数量、对于很多养殖户而言不到位的饲养管理,给予了疫病更多侵害猪群的机会,也为动物疫病的广泛传播带来了有利条件。所以,当下猪群发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所致,而往往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或由一种疾病引起另一种疾病继发等现象居多。

如蓝耳圆环混合感染、多种病毒性腹泻同时发生、蓝耳与猪流感并发等。在这种情形下,养猪人面临病猪之时,往往是看着什么病都像,仿佛“像雾像雨又像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也为疾病诊断和最终治疗结果带来了极大不便,有些时候因为误诊等因素,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发病症状由典型向非典型过度

一提起非典型,就不得不让人想起2003年那场“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没法做出准确判断,导致若干群众倒在了这场灾难中!而之于猪病,当下我们面临的情况也是大致一样。也来越多的猪病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发病形态。

由之前的发病症状明显,到现在的症状轻微、不易察觉;由之前的“烈性病”逐步转化为当下扑朔迷离的“温和型”(例如猪瘟、以及部分蓝耳带毒猪不表现症状),这对于一部分养猪人而言,往往不易引起重视,总是到最后已经病入膏肓,才发现猪群已经大面积发病或者病猪已经无药可救!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慢慢地将养猪人的经济效益偷走!

四、免疫抑制性疾病影响加剧

免疫抑制性疾病对于猪群而言,不仅仅是对其机体本身的损害,关键在于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消耗和损伤,带来免疫抑制——最终的结局就是疫苗免疫毫无效果!而免疫抑制也为各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进一步侵害机体提供便利,免疫力低下,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病情加重,最终致死。

当下危害养猪业严重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如圆环、猪瘟、蓝耳等,他们就宛如一个个“隐形杀手”,在无形之中威胁猪群健康,影响养殖生产成绩。当下,养猪人对该类疾病认知有限,导致的结果就是免疫抑制性疾病防控方面“迷雾重重”、争论不断,最终影响不断扩大!

如此严峻的疫病防控态势,导致单一的抗生素治疗已经无法满足养猪人的实际需求。而中药制剂,作为我国的国粹,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并凭借其“辨证施治、系统诊疗”的优势以及无副作用、无耐药性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养猪人所接受,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发光发热!

但是,当下中兽药市场鱼龙混杂,产品琳琅满目,让养猪人应接不暇。并且,部分中兽药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让养猪人实在不敢恭维。农业部兽药抽检,每次都会有诸多不靠谱的中兽药产品及企业“上榜”!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有效成分含量不达标、中兽药中检出化药成分、化药成分超标以及有效成分含量直接为0!所以,养猪人在选择中兽药产品之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原料至真、工艺达到至纯的中兽药,才是值得养猪人信赖的靠谱产品!!!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5526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