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新模式,低温对猪生长影响的分析

养羊新模式 养猪

2020-03-20

养猪生产实践表明,适宜的温度才能保证生猪的正常生长发育。生猪对生存环境的温度要求最高,占所有外界条件的50%。生长育肥猪生长最快与饲料利用率最高的舍温,分别为20℃和24℃。猪是恒温动物,体温保持在38.5℃~39.5℃之间,受外界气温变化很小,运动后提高1℃左右,随着休息可以慢慢回落至正常范围。小猪怕冷,大猪怕热,随着生猪日龄增长其适应性逐渐增强。其生长环境温度低于下限临界温度生猪就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来调节体温维持正常水平,继而会影响增重,提高饲料消耗,甚至冷死、冻死。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养猪新模式,低温对猪生长影响的分析。

低温对猪的影响
1、低温对仔猪的影响:
低温对仔猪获得母源抗体有很大的影响,受冷后猪到正常温度下2/3仔猪的母源抗体获得相应减少,其免疫力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由于仔猪本身的体热调节机能发育不全,仔猪对低温变化相当敏感,尤其是低温。因此低温对仔猪生长发育和健康会造成很大影响。
一、低温可引起仔猪消化道、呼吸道的疾病。
二、在低温条件下,仔猪因怕冷而被母猪压死的数量增加,温度过低时,仔猪也会被冻死。
母猪保育期从液体饲料到固体饲料,从熟悉环境到陌生的环境,从保温箱到冰冷的环境,28度突然到8度。导致保育期仔猪死亡。
低温对种猪的影响
一、低温对公猪的影响
公猪的睾丸裸露在外,容易冻伤,精子的活力降低,影响母猪受胎率。
二、低温对母猪的影响
温度过低母猪泌乳量下降,低温环境使后备母猪初情期推迟,经产母猪不发情。
低温对育肥猪的影响
育肥猪低温会造成饲料转化率低,生长速度慢,推迟出栏时间。猪舍的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每降低一度,猪的采食量会增加30-40g。
低温对育肥猪的影响。增加采食量,产生饲料浪费!yz023.COM

保温效果好的猪的实证。生长速度快!
仔猪出生后头三天所吃的母猪均为初乳,初乳最大好处是乳汁中还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它可以帮助仔猪抵抗病原菌的侵入。母猪前四对的乳头出奶最好,在给仔猪固定奶头时一定要把最小的仔猪放在最前面。
冬天口蹄疫爆发,但圈舍温度高对口蹄疫病毒有抑制作用,降低其活力。猪得了病恢复的快;要么死亡率低。
母猪临产时就应该使保稳箱内的温度达到30-35度,分娩舍外部的温度应达到20吨左右。仔猪出生三天内应定时的关入保温箱内,三天以后仔猪会形成习惯仔猪初乳保温箱。

1、猪的各阶段生理特点
(1)猪的临界温度:初生仔猪:32℃~35℃;4~10kg仔猪:24℃~29℃;断乳3~4周后的保育猪:15℃~25℃;育肥猪的下限温度为12℃。但下限温度也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讲,脂肪型比瘦肉型对低温耐受性强,所以下限要低些。
(2)27~30日龄断乳猪,在断乳1周后,平均采食量低于维持代谢能的需要量,呈负能量水平,维持体温主要依靠背脂。因此,需要将临界温度提高到26℃~28℃,比4~5周龄提高3℃~5℃,断乳2周后,临界温度可下降至24℃。一旦断乳仔猪恢复正常采食,不发生腹泻,每周的临界温度可以下降2℃~3℃,直至降到正常生猪临界温度15℃~25℃。
(3)根据猪的代谢率夜间低于白天的生理现象,夜间耗能少,夜间舍温可低于下限临界温度5℃左右,并不影响生长,为节约成本,可以不加温,若温度波动较大,而且是瞬间型,对断乳仔猪则容易造成腹泻,为使其正常生长,仍需要保温措施。
(4)风速对猪的失热率与生长率有重要影响,一般青年猪比老年猪敏感。20kg猪单饲,风速每增加5m,临界温度下限升高1℃;群饲临界温度下限升高1℃,风速为21m/s。
(5)饲养密度也息息相关,按占圈面积每1头/m2,每圈可放10~20头20~40kg的猪,可使临界温度下限降低2℃~3℃,补加热量可减少50%~70%。
2、低于临界温度对猪生产的影响
(1)哺乳期的仔猪,低于临界温度下限1℃时,则要提高代谢能2%~5%。
(2)同等采食的2头断乳猪,在临界下限温度降低1℃时,每天生长减少5g。断乳仔猪在寒冷环境中想取得和在最适宜温度下相似的生长率,每下降1℃,每日需额外增加饲料13g。
(3)保育猪,从气温20℃开始,每下降1℃,每日增重减少15g,在临界温度15℃~25℃的下限温度下,每降低1℃,猪每1kg体重每日就需要增加3g饲料的代谢能来维持猪的正常体温,1头20kg的猪要多耗料60g。
3、提高舍内下限临界温度的主要措施
(1)增加圈舍防寒保暖的功能。可以通过盖保暖层,砌保暖墙,门窗严实的措施,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窗户和通风口要离地面1.5m以上。还要防止贼风,坐北朝南或者坐南朝北可有效防范西北寒风的直接侵袭。
(2)建发酵床式猪舍可减少低温影响。
(3)建炕式猪舍提高舍温。
(4)红外线保温灯,红外线加热板,锅炉暖气等均可有效增温。
(5)安装利用太阳能取热板。
(6)铺加干并且干净的垫草垫料,一般保持厚度在20cm以上,一般垫料长度在2cm以上,直径在3mm左右为宜,越柔软效果越好。同时,使猪保持三点定位,保持圈舍干燥卫生。总之,生猪养殖要将其置于最适宜的温度环境之中,方可发挥其生长潜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编辑推荐

养猪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最近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了猪肉的疯涨,于是很多人将目光都聚焦在如何养猪赚钱身上,因为很多人对于养猪行业并不熟悉,所以导致了很多人并不知道养猪如何盈利,这也是现阶段很多想养猪的朋友主要的烦恼,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养猪行业,下面小编就养猪的常见盈利模式和大家说说,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销售猪崽

销售猪崽是指养殖户通过饲养种猪让母猪产子,最后将猪崽饲养到一定的体重之后开始销售。对于这种养猪的盈利模式,主要的优点是需要投入的本金不需要非常多,并且如果养猪场正常运转下来是比较快能够资金周转的,并且由于该养殖模式基本上不需要到外面购买猪崽,也减少了猪群的患病几率,是一个不错的盈利模式。

但是该盈利模式还是有着一定的缺点,比如说需要有着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需要严格挑选产子多、母性好的、好饲养的种猪,这就需要养猪户不断的去改正和调整。

二、主要出售种猪

出售种猪顾名思义就是出售能够生崽的母猪,一般情况下,母猪的价格是要比食用的肉猪价格高上不少,这也代表了出售种猪的利润要多得多,但是这种盈利模式对于养殖户本身的限制性比较大,要求的专业性和其他盈利模式来说要高出不少,因此如果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强则可以考虑做这个。

三、自繁自养

自繁自养是指养殖户对于种猪的培育、猪崽的饲养以及最后销售等过程都是自给自足。对于这种养殖模式可以大幅度减少因为购买外来猪而导致患病几率,提升了养猪的成活率,其次因为自繁自养是一条完成的养殖链,所以其中存在着一些环节是有收益的,比如说出售猪崽和出售肉猪,因此一条完整的养殖链下来每只猪的平均收益还是不错的,并且因为该生产模式抗风险能力较好,所以盈利能力还是比较稳定的。但自繁自养的全面性非常高,所以对于养殖的技术和养殖的资金来说都是相对较高的,这就需要养殖户有着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储备!

长白猪的生长特点 外来优良猪种


长白猪又称为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目前世界上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是养猪生产不可或缺的优秀猪种。长白猪现有丹系、法系、加系、美系、英系等几个品系。

长白猪由于体型特长,毛色全白,故在我国称它为长白猪。体躯呈流线型,头小,鼻嘴直,狭长,两耳向前下平行直伸,背腰特长,后躯发达,臀腿丰满,rǔ头数7~8对。

长白猪性情温驯,行为不易受惊,对外来刺激反映温和,不打斗。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等优良特点。

经产母猪产仔数可达11.8头,仔猪初生重可达1.3千克以上,多作母本,在国外三元杂交中长白猪常作为第一父本或母本。该猪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优良猪种之一,许多国家的猪种改良都引入了该猪种血源。猪成年体重,公猪可达450公斤左右,母猪可达350公斤左右。

品种特征:体型特别长、毛色全白,故称长白猪。全身被毛白色,头小轻秀、颜面平直,体躯呈流线型,耳向前倾,胸部窄,背线平直稍呈弓形,后躯肌肉特别丰满,背腰特长,四肢结实,rǔ头一般7-8对,颜面直,耳大向前倾,背腰长,体形前窄后宽,呈流线型,体驱长,有16对肋骨,大腿丰满。

繁殖性能:产仔数12头,初生重1.4千克左右,60天断奶重18千克左右,6月龄肉猪体重90千克左右,屠宰率为75%;胴体瘦肉率为58.1%,成年公猪体重400千克左右,母猪300千克左右。

育肥性能:6月令体重超过90公斤,日增重550800克,料重比3.0-3.5:1,屠宰率72%,胴体瘦肉率6365%。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生长发育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90千克以上。体重90千克时屠宰,屠宰率为70%一78%。月同体瘦肉率为55%一63%。母猪性成熟较晚,6月龄达性成熟,10月龄可开始配种,母猪发情周期为21-23天,发情持续期2-3天,初产母猪产仔数9头以上,经产母猪产仔数12头以上,60日龄窝重150千克以上。

杂交利用:在饲养条件较好的地区,以长白猪为父本,与地方猪种或我国的培育猪种杂交,均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由于其繁殖能力较强,所以国外多用此为母本,与杜洛克或大白猪杂交。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多以长白猪为母本,以大白猪为第一父本生产的杂种母猪(习称长大杂良种母猪),再以杜洛克或汉普夏公猪为第二父本进行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瘦肉型猪,能取得产仔多、成活率高、断奶窝重大、生长速度快、规格一致、胴体质量高的最佳效果,这种杂交组合适合于外向出口型猪场,为我国现行推广的猪种杂交组合,应用范围日趋扩大。

长白猪的选育:

长白猪对饲养要求很高,体质较弱,抗逆性差,极易发生繁殖及裂蹄等疾病,所以长白猪的选育工作很重要。

在选育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客户和选育目标的矛盾。即:既要满足客户挑选种猪时对种猪外形的要求,又要兼顾种猪本身具有的优良性能;在选育过程中有时为了改良某一性状,大胆地有的放矢地引入杂交品系的血缘再加以固定也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首先要看猪的繁殖性能:要求产活仔数初产为8.5头,经产活仔数为11头,21天龄窝重45公斤,断奶成活率90%。

其次要看猪生产性能:要求日增重760克,饲料报酬平均2.24:1,背膘1.15厘米,瘦肉率65%,眼肌面积33平方厘米,肉色3分。

最后,要以生产出适应性强,产活仔多,增重快,饲料报酬高,背膘薄,后躯丰满的新型长白猪为标准。


猪蓝耳病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 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策略


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此种疾病传染不但会威胁猪的健康,还会影响母猪的繁殖,造成流行性流产情况的发生。猪蓝耳病是常见于家猪和野猪群体间的传染性疾病,因其可通过直接接触在群体之间传染,因此这种疾病的出现对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蓝耳病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策略。

1、猪蓝耳病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分析

生殖能力受限。在感染猪蓝耳病后,猪的生殖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公猪在感染猪蓝耳病后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有少数公猪会伴有发烧、食欲减退、精液量减少的情况发生。相对于公猪感染的反应,母猪感染后症状更明显,会突然放弃进食,并伴有嗜睡的情况出现,对于已经怀孕的母猪来说,会出现严重的流产情形。母猪在怀孕初期凶为胚胎的保护作用,可对此种病毒有效的进行阻隔,但在母猪的怀孕后期,由于自身抵抗力下降导致感染病毒的几率增强,引发母猪早产、流产以及胎死腹中的情形发生。

死亡率显著增高。由于母猪在妊娠过程中抵抗力的下降导致感染率增加,造成幼猪的死亡率明显增高。很多幼猪在没有出生前便胎死腹中,即使母猪顺利的生产,也会造成幼猪身体素质差且伴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幼猪的身体较弱容易引发其他疾病从而造成幼猪的死亡。育肥猪在感染猪蓝耳病后生长速度缓慢,营养无法吸收导致体重增长迟缓,并会陆续发生死亡的现象,给养猪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免疫力低下引发持续感染现象。在猪蓝耳病毒对猪体造成侵袭后,会对猪身体各部分的免疫系统造成损伤,尤其是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培养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从而造成其他并发症的出现,比如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以及副伤寒等疾病的出现。同时免疫系统的破坏使得疫苗注射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对猪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制约。由于猪群感染此种病毒后,病毒在体内的停留时间较长,并且由于毒性扩散较快且范围广泛,残留在猪场的毒素无法得到彻底的清除,容易造成持续感染情况的出现。

2、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策略

加强病毒防控体系建设。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入能够符合养殖需求的优质品种猪,并对猪群实行隔离培育,减少传染疾病的发生率,对猪群的身体状态以及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同时要注意对猪场卫生的严格把关,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处理,为猪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加强饲养人员的养殖水平。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加强饲养员的专业能力和养殖技术也是防止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饲养员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猪群的饮食营养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增强猪群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要对猪群的培养场所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维护,对猪场内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注意在单位面积内猪的饲养量要合理,以保障养殖的成本、利润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对猪群的健康也有重要的意义。

防止原发性感染的出现。为了防止猪蓝耳病的发生和大规模的扩散,可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在对猪群的健康进行保障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控制原发性感染的出现。对于刚出生的幼猪以及刚刚生产的母猪来说,防止原发性感染十分必要。可在幼猪以及母猪的食物或饮用水中加入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调理,增强猪群的免疫力,同时可有效防止副伤寒等原发性疾病的出现。重视基础免疫的重要作用。在出现猪蓝耳病病毒的猪场,基础免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有效的防止猪瘟的出现,猪瘟的出现一般会造成猪群的大量死亡,并使猪场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凶此进行猪瘟的防控T作十分必要。对猪喘气病的免疫T作要进行高度的关注,有效防止猪群凶肺炎引起的咳嗽气喘症状的出现,从而为猪群的正常生长提供有利的保障。

3、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出,猪蓝耳病的出现和传播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但影响猪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使猪场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凶此在进行猪蓝耳病的防控过程中,要加强病毒的防控体系建设,同时加强饲养人员的养殖水平,重视基础免疫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我国养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流行特点:猪蓝耳病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如果消毒措施不到位,病毒可在猪舍内长期存在。气候骤变、猪只引进等往往成为引发本病的诱因。
2、临床特征: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乳,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②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精液减少和活力下降。③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3、病理变化:皮肤色淡似蜡黄,鼻孔有泡沫;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胸腹腔积水较多;肺部大理石样变,肝肿大,胃有出血水肿;仔猪皮下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水肿。
4、防治措施:目前,猪蓝耳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由于本病常继发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附红细胞体等病,因此,猪场一旦感染蓝耳病,除对死胎、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圈舍消毒外,还应给病猪投喂高能量饲料、多种维生素和足够的电解质。
综合性预防措施是减少蓝耳病发病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为:
①把好猪只引入关,加强检疫,杜绝引种及购买仔猪时从疫区带入病毒。
②定期消毒,做好灭鼠,保持清洁卫生。
③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猪出栏后猪舍彻底消毒。
④密切注意猪群变化,发现母猪有流产、死胎,仔猪有呼吸道症状,公猪有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时,进行必要的兽医检查,做出科学诊断,便于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⑤及时接种疫苗。一般情况下,未免母猪所产仔猪可用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乳油剂灭活苗在12日龄时首免1/2头份,30日龄二免1头份;已免母猪所产仔猪25-35日龄接种灭活苗1头份;后备母猪和哺乳母猪均在配种前半月至1个月免疫1头份。
另外,猪蓝耳病未发生地区的综合防疫措施
1、疫苗免疫。用猪蓝耳病疫苗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基础免疫进行2次,间隔3周,以后每隔5个月免疫1次。
2、种源控制。严禁到猪蓝耳病疫区购买种猪或商品猪,规模饲养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
3、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除并无害化处理猪的粪、尿,严格消毒制度,每2周全场大消毒一次,每周一至二次带猪消毒。猪场尽量做到全进全出,改善猪舍环境。
4、加强猪瘟、口蹄疫等的免疫工作。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根据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程序及时免疫。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40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