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口疮病及继发性肺炎的治疗

感谢阅读《山羊口疮病及继发性肺炎的治疗》内容,养殖网yz023.com养羊致富频道小编在本频道收罗多篇优质内容供您阅读参考!我们也准备了优质的专题供您参考:土鸡养殖及常见病预防

山羊口疮又称传染性脓疮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瑷将l倒虫羊麓疮瘸继发黪炎懿诊治{黉瑟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我县飞竹镇陶洋村村民陈某饲养山羊 60只,2000年12旁扶本蒹松出镇八井村等地又购买山攀20只。未经隔离,掩凝购的出羊鼹自家山羊食群饲养。2001年3月10日羊群开始发病,起先用青霉素、先锋霉素治疗寒觅努转,截止3嚣23瓣有17%的苹穗继发病,个别羊羔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症状,并有4只羔羊甄亡,经笔者诊断为羊日疮病并继发肺炎。采用利舒平等药送行综会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2 临床症状 3月23日羊群中发现6只羊羔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瑶角或土蓐发生散在魏夺红溅熹,穰快形成米粒大的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疮或脓癞。3月29日上述6只羔羊不同程度地黩i现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呼吸嚣难、羧式哮吸、咳嗽等疲状,并藏浆渡性奏液,瑟转为粘稠脓性粘液附在鼻孔周围。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消失,箨诊有实音区,按莲瓣壁表瑷敏感,眼睑肿胀,流泪,腰背拱起,最后死亡,死翦体澈下降。

3 病理变化 病羊口角或上唇有棕色的硬痴,胸腚有多羹淡黄色渡体,黪小时阕缓织嶷竟,小睁界限明殛,胸膜变厚而粗糙,并有黄白色纤维蛋白层附着,心觎积液,心蕊松骢、交软。

4 诊治 根据上述情况,初步诊叛为山羊日疮病继发感染肺炎,经采取以下治疗方法,在20d内全部痊愈。

4.l 隔离灌毒 ①将病攀,霉爨病羊秘缓定健康葶分群,②对被污染的羊舍、场地、饲养管理工具用5%抗毒威全瑟彻底消毒, ③将病死羊的p体运往远簸焚烧赡深埋。

4.2 对症治疗①对羊口疮的瘸羊,先用0.1%高锰酸钾冲洗,后在糜烂箍上涂泼筠%旗甘漓。②蹲羊溺疮继发肺炎的病羊,用利舒平肌注,0.3ml/kg体重每日1 次,首次加倍。③个别严重的病羊,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热维生素c、蜜钠嘲、土霉素进缝强心於滚浚疗。

4.3 加强护理 除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外,对病羊精心调养,给子柔软的镯瓣,不麓吃莘静要喂麦糠、稀粥等食物,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增强机体抵抗力。

5 体会 羊日疮病瘸毒对外界舆有相当强的抵抗力,霹在羊群孛连续力害多年,要用撬毒蒇等消毒药对羊群,羊舍及放牧过草地、食具进行全面彻底消毒,防止病毒传给健康苇。同时要注意蕊察,尽翠发璃,尽旱治疗。诊断日疮瘸对应与羊痘、溃疡性皮炎、坏死杆菌癍等相区别,后几种病一般伴有全身症状。

精选阅读

羊口疮病的诊治


羊口疮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是一种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山羊接触性传染病。患病羊只表现为口腔、唇部黏膜及鼻部、眼部皮肤出现溃疡、脓疱,极易引发由病原菌引起的二次感染。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常会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介绍了一起羊口疮病的诊治方法和体会,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1 病例

2014 年12 月10 日, 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某养羊户发现自家养殖的23 只羔羊发病,病羊口腔、唇部黏膜出现溃疡、脓疱,采食困难、流涎、逐渐消瘦,部分病羊死亡。用碘酒、冰硼散对患处涂抹治疗无效,且病羊死亡数量不断增加。经共和县恰卜恰镇兽医站兽医工作人员初步诊断为羊口疮病。

2 发病原因

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引起。该病以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为主,羔羊发病后死亡率较高。病羊口腔黏膜受到损伤, 由于疼痛而不愿采食或采食困难,造成其饮水量和采食量下降, 进而出现逐渐消瘦,甚至死亡。该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3 临床症状

病羊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或废绝,咀嚼缓慢,流涎,有时吐草;口腔黏膜潮红,肿胀,部分病羊出现水泡或溃疡,口腔、上下嘴唇内侧及其周围出现红疹、脓疱,逐渐干裂后形成大面积结痂;口中有涎沫,口温高,口臭,有舌苔,舌色红,齿龈部充血,日趋瘦弱,直至死亡。

4 诊断

典型症状是口腔、唇部黏膜及鼻部、眼部、乳房和其他部位的皮肤出现水疱和溃烂。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可对其进行诊断。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羊口疮病毒主要通过受伤的口腔黏膜感染羊,因此,应避免口腔黏膜受到损伤。尽量不要饲喂干硬的饲草及茎刺, 多饲喂一些易消化、柔软、适口性好的饲料,保证饮水充足、清洁。此外,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机体抵抗力。不从疫区或有该病流行的地区引进羊只及其产品,对引进的羊只应隔离观察15 d 以上,确诊无病后再混群饲养。定期进行羊口疮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种,接种时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

5.2 西药治疗 首先应对病羊进行隔离饲养,对发病羊只所在的圈舍及运动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再进行药物治疗。可采用如下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

①病羊口唇部的结痂用5%食盐水清洗后,喷雾或擦拭痘疮5 号(主要成分为聚维酮碘);或用碘甘油和青霉素拌成稀糊状物涂擦于口腔及唇面,每日2 次,连用3 d。

②口腔黏膜溃烂严重时,可用氯霉素3 g、氢化可的松0.2 g、10%葡萄糖液500 mL, 混合静脉注射,每日1 次,连用3 d。

③用1%黄连素20 mL, 或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10 mL,300 万IU),或注射用链霉素2~3 支(100 万IU),每日肌肉注射2 次,连用3 d。

④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病羊的口腔水疱和溃烂部位后,再用豆面粉或香豆草(葫芦巴)研成的细末,撒布于口腔溃烂部位,每日2 次或数次,直至痊愈。

5.3 中药治疗 中兽医称该病为口疮、舌疮、心热垂涎,大多是由心经积热与胃火亢盛上攻于舌而引起,以清心利水、清胃解毒为治疗原则。口舌损伤时以口腔用药为主,可采用以下中药组方对该病进行治疗:

①青黛散:薄荷6 g、青黛3 g、白矾1 g、大黄 1 g、磺胺10 g、呋喃西林1 g、冰片3 g、苏打3 g,混合研末后加蜂蜜噙于病羊口内,每日2 次,连用2~3 d。

②冰硼散:用冰片3 g、硼砂25 g、元明粉25 g、朱砂3 g, 研成细末后涂布于患部, 每日2 次或数次,连用2~3 d。

③黄连解毒汤:黄连35 g、黄芩40 g、黄柏 40 g、栀子40 g、玄参30 g、麦冬30 g、生地40 g、升麻45 g、当归20 g、丹皮30 g、二花40 g、甘草30 g,煎服,每日1 剂,连用2~3 剂。

6 小结

羊口疮病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绵羊,多发于幼畜,其典型特征是口唇黏膜和眼部、鼻部、乳房等处的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而后结成厚痂。在诊断该病时,应与口蹄疫等其他疾病加以鉴别。羊口疮病毒传染性极强,因此,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对其进行隔离、治疗。此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草、饲料,多饲喂容易咀嚼且含有丰富蛋白质的粗饲料,如麦麸、煮熟的青稞等。羊群发病时,除了对疫区未发病的羊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外,还可利用发病羊只的血清抗体进行紧急治疗,以中和体内的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另外,还可将发病羊口唇的痂皮取下,研成粉末,用甘油和生理盐水稀释成溶液,对未发病羊只做皮肤划痕接种,接种后7~10 d 即可产生免疫力,预防效果良好。

春季羔羊口疮病的防治


春季羊口疮病在我地区零星发生,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对该病的防治要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养殖者的积极性。

1 临床症状

病初患羊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口腔升温,齿龈红肿。开始在眼周围、口角、上唇和鼻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泡和脓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严重时,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隆起,绝食,导致机体功能衰竭而死。

2 预防措施

2.1 外购羊时,严把购人关,绝不从疫区购入,从非疫区购入,也要隔离2周左右,因为本病的潜伏期最长为16d,观察无临床症状后方可正式饲养,同时做好消毒工作,这是预防和减少该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2.2 羔羊要及时补喂饲料,加喂适量食盐,以减少羊啃土啃墙,这样能避免羊皮肤、黏膜损伤,减少病毒入侵机会。经常打扫羊圈,保持清洁干燥,避免饲喂带刺的草或不要在有刺植物的草地放牧。

2.3 羔羊出生15d后,可接种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剂量为0.2mL/只。

2.4 由于本病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因此当发生本病后,除对病羊隔离治疗外,还要对圈舍、用具、羊体表及蹄部多次进行消毒。对病死羊要无害化处理,减少病毒对环境的污染,一般采取深埋或焚毁的方法;圈舍要用2%的热火碱或20%的石灰乳等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

2.5 由于本病的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在自然条件下,污染在羊舍、羊毛上的病毒可存活半年,在牧场上的可存活2个月。干燥痂皮内的病毒在低温下能长期保存,对3%的硼酸、2%的水杨酸钠和10%的漂白粉有抵抗力。若用2%的氢氧化钠(或钾)或1%的醋酸可在5rain内将病毒杀死。因此对本病进行消毒时要选好消毒药,对羊舍进行消毒。

2.6 由于本病病毒也可感染人,因此对羔羊进行防护的同时要做好饲养者的个人防护。

3 治疗方法

治疗时以清洗患部、消炎、收敛为主要原则。

3.1 用0.2%的高锰酸钾清洗患部,用刀片或砖轻轻刮掉干硬痂皮,伤口涂以3%的碘酊或浓盐水等药物或软膏类药物。

3.2 痂皮较硬时,应先软化痂皮,然后进行消炎。

3.3 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配合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严重者还可同时喂服病毒灵和四环素片等药物治疗。

3.4 也可采用中药疗法。主要是采用去腐生肌、消炎止痛的中草药或方剂。

3.5 对于绝食的羔羊应采取灌服的方法,灌喂易消化的流食。

羊口疮病的流行与防治


羊口疮病是山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山羊疾病中的常发病和多发病,对羊群危害极大,常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10年8 月,某区先后从市境外购买种羊,2011 年1 月发现羔羊发生唇型羊口疮,1 星期后,先后有 12 只3~6 月龄羔羊发病,发病羔羊占羔羊总数的 85%。经及时采取救治后,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羊治愈率为91.7%。其他县在调运引进种羊后,同样引起羊口疮病的发生,继而在全市大多数调入种羊的地方引起羊口疮病的发生。

2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感染山羊,而以3~6 月龄羔羊最为易感,常为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呈散发。病羊和带毒羊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脓疱和痂皮内,可经擦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病愈后残留在地面上的病羊痂皮均可传播本病。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秋两季发生较多。由于病毒的抵抗力很强,该病在羊群中可连续流行多年。新疫区主要是引进病羊或带毒羊而引发。将健康羊置于病羊用过的厩舍或污染的牧场,采食被污草料、饮水,也可引起发病。

3 临床症状

唇型羊传染性脓疱病例最为常见,病初山羊精神沉郁,口角上下唇或鼻镜上出现散发的小红斑,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脓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若为良性,则经1~2 星期,痂皮干燥,脱落而康复。严重时,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眼睑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痂垢。痂垢不断增厚,痂垢下伴有肉牙组织增生。下颌淋巴结肿大 2~3 倍,触摸呈硬感。由于痂垢的逐渐增厚,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隆起,严重影响采食,病羊日趋消瘦,最后衰弱而死亡。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典型病例,特别是病羊口角周围有增生性桑椹状突起,即可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羊痘、溃疡性皮炎、坏死杆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5 预防措施

严格检疫制度禁止从羊口疮疫区引进羊群和购买畜产品、饲料等。新引进的羊群应全面检查,隔离观察1~2 个月,确认健康后,方可发放给养殖户或混入其他羊群进行饲养。

严格执行羊舍卫生、消毒制度,每天清扫羊舍1 次,粪便、垫草要集中堆积进行发酵处理,杀死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同时用20%生石灰水、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剂等(夏天每半月,冬天每月)对羊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应尽量清除饲料、垫草中的芒刺和异物,同时避免在有刺植物较多的草地放牧。每天加喂适量食盐,按5 克/(天只)饲喂,减少因啃土、啃墙、啃树干等造成口腔黏膜的损伤,从而感染羊口疮病毒造成羊口疮病的发生。

当羊群发生本病时应迅速采取隔离、消毒、治疗等措施,圈舍、场地和用具等应进行彻底消毒。采集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痂皮研磨,用50%的甘油生理盐水配成1%的痂皮毒疫苗,在尾根部无毛处作划痕接种,7~10 天可产生抗体,有效保护羔羊不发生羊传染性脓疱病。

6 治疗

首先用0.5%~1.0%高锰酸钾溶液或2%氯化钠水溶液冲洗和软化口腔黏膜、唇部、面部痂垢,彻底剥掉病变部分的结痂,反复冲洗干净,擦干,然后用 5%碘甘油涂抹,1~2 次/ 天,5~7 天为1 个疗程。清洗和剥离结痂不能每天都进行,如果每天剥离易造成创面越扩越大,创面愈合时间延后,一般间隔2 天剥离1 次。经过以上治疗,一般在第1 个疗程痊愈,严重的需进行第2 个疗程的治疗即可痊愈。

7 结语

羊传染性脓疱病(口疮)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对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技术的培训和宣传,使广大养殖户加以重视,同时引进种羊时应尽量避免从疫区调入。当发生羊传染性脓疱病时迅速采取隔离、消毒、治疗等措施。通过上述的防治方法能取得实质性效果,降低发病损失,从而保证养羊经济效益,为养羊增收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468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