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与养殖业动态

感谢阅读《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与养殖业动态》内容,养殖网yz023.com养羊致富频道小编在本频道收罗多篇优质内容供您阅读参考!我们也准备了优质的专题供您参考:畜牧业养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基本扭转了主要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满足了城乡居民对畜产品多样化的需要,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78 年的15%提高到目前的30%左右,四川、吉林、北京、上海等省市已超过40%。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1 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据报道, 2004年全国生猪存栏47067万头,出栏商品猪6亿多头,猪肉产量4745万t。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已占66.1%。从养猪生产的区域分布看,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北区是全国猪肉的主产区和调出区,东北区的猪肉已由短缺转为自给有余,已成为养猪新区。长江中下游区(川、重庆、鄂、湘、赣、苏、浙、皖)的猪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43.9%。华北区(冀、鲁、豫) 占全国总产量的 21.6%。

近年来,我国的蛋鸡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禽蛋的产量连续18年雄踞世界第一,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10%。目前我国禽蛋产量为20335 万t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1.30% ,人均15.6kg,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11kg) 。肉鸡业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肉鸡生产国。禽肉产量为1312.1 万t左右,占肉类总产量的18.9%。人均年鸡肉消费量11.5kg。

近年来,乳业是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产业。奶类总产量已达1710 万t左右。但只占世界总产量的2%左右,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10。

养羊业与猪、禽饲养业相比,繁殖率低,制约因素多, 增长速度慢。绵羊存栏数量基本稳定在1.2亿头左右,主要集中在新疆和内蒙古地区。

2 发展畜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饲料、水资源短缺 据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我国人口将增长到16亿左右,届时受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产品中的饲料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人畜对生存环境资源的争夺还将进一步加剧。据预测,饲料中的蛋白质资源将缺口一半。目前,我国畜牧业主要以农区为主,而在农区养殖业的肉类总产量中猪肉约占3 /4,人猪争粮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以世界1 /7的土地,养活世界1 /5的人口,还要饲养世界近1 /2的猪,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水资源贫乏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畜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 / 4,我国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缺水国之一。特别是在占粮食播种面积55%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水资源只占全国总量的14.4%。此外,我国水资源的浪费、利用效率低更加剧了供需矛盾。

2.2 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急剧减少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报道, 我国原有地方畜禽品种600多个,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灭绝的牛种有3个,绵羊种1个,猪种2个, 鸡种4个;濒临灭绝的猪种5个,鸡种2个;数量急剧减少的有马种2个、牛种5个、绵羊种2个和猪种 8个。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的311个品种中, 已灭绝品种7个,濒临灭绝品种59个。目前我国已有50%的地方品种及群体数量急剧下降或消失,处于灭绝和濒危状态的优良地方品种已占20%以上。

造成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片面追求高生长速度,高产肉力和高经济效益, 盲目引种,盲目杂交。目前国内规模化养殖所用的畜禽品种基本上是外国品种及其杂种后代,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长期得不到重视;二是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研究不够,评价不全,许多优良遗传特性未被认识、重视,限制了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三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监测评价、研究开发等基础设施、手段落后,没有形成完善的保护开发支撑体系。

213 环境与生态恶化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牧场自身环境的恶化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造成环境污染的共同原因之一是家畜粪便和污染物。由于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粪便和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露天堆放造成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采用水冲式清粪工艺的万头猪场,每天的污水量就达150~250 t,污水中的粪便多数未经沉淀、分离处理,常常经排污沟沿途渗漏后排入农田或沟渠河道,造成了地表水的严重污染。

2.4 畜产品的安全性不容乐观 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违禁药物(如激素) 、抗生素等残留, 对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禁用药品盐酸克伦特罗(即瘦肉精)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另外我国出口的畜产品也频遭国外的绿色壁垒。如欧盟以禽肉、龙虾制品中农药残留、药物残留及微生物超标为由,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输入。

2.5 规模化程度及市场制约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中的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畜牧业规模小,主体分散,投入少,经济实力脆弱,难以形成统一的经营主体,应付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弱。受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生产者素质、市场发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日益突出。

3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3.1 发展优质精品畜牧业,打造名牌产品,积极向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方向发展 随着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类加工制品的质量管理,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实行畜产品加工的标准生产,创建名牌产品非常重要。为此,应加强对加工企业的ISO9000质量认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和实施良好作业规范(GMP)工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我国将绿色食品分为A和AA两个级别,一般而言,从标准规范、土壤肥力要求,病虫害、草害防治手段等方面比较,A级绿色食品标准相当于或略高于无公害食品要求,AA级绿色食品则相当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

3.2 合理调整畜牧业结构 最近农业部已确定,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是两稳定,两加快, 两突出,即稳定发展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今后生猪生产将稳定数量,扩大加工,提高效益;禽蛋生产由规模扩张向提高效率转变,由城郊集中饲养向农村适度规模饲养转变,由单一鲜蛋供应向鲜蛋与加工蛋品结合转变。加强奶业基地建设,增加良种奶牛数量, 提高整体产奶水平;同时要发展奶业产业化,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优质奶制品。

目前,我国的畜牧业仍以分散经营为主,大多数养殖户技术水平较低,竞争能力较弱。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扩大,这种转变必将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产业化经营必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3.3 扩大畜产品出口,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畜产品要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生产。所谓标准化是指:第一,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主要贯穿于饲料生产、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的所有过程,从饲料厂、养殖场、产品加工厂、销售商一直到普通老百姓的餐桌,每个环节都要有食品安全的质量保证标准。包括包装与运输,对饲料、添加剂等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保证在畜产品中的残留符合安全标准;第二,应有一套完备的推行产品标准化的保障体系,由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保证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在有序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有一定的奖罚措施;第三,建立一个强大的监督体系,包括政府、法律、媒体以及中介组织定期在媒体上发布科学监测报告,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曝光;第四,实行 档案农业,对原料、饲料、预混料、添加剂、品种、饲养过程有准确的记录,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则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和解决问题。

编辑推荐

广西羊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广西地处中国的南部,地貌形态以山地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丘陵地面积684万公顷,饲草资源丰富。广西历来有养羊习惯,隆林山羊和都安山羊是广西的两个优良地方山羊品种,北海市有饲养奶山羊的习惯,横县饲养有绵羊(小尾寒羊、杜泊羊),桂林市有南江黄羊,全区各地还饲养有波尔山羊、努比亚羊、简阳大耳羊、乐至黑山羊等等。近年来由于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为广西的养羊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羊产业小,投入资金有限,养羊生产水平较低,加上禁牧、封山育林等因素,制约了广西养羊业的发展。笔者就目前广西养羊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

l 广西羊产业现状
1.1 数量及效益

据全区家畜品改报表统计,2011年全区羊饲养量449万只(2010年391万只),年初存栏194 万只,年末存栏148万只(2010年年初存栏208万只,年末存栏193万只),其中能繁母羊年末存栏 81万只(2010年75万只),出栏201万只(2010年 198万只),出栏率104% (2010年95%),实现产值12.1亿元。详见图1。

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羊品种改良步伐的加快和饲养观念的转变,养羊成本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肉羊价格上升速度快,养羊的效益还是越来越好,纯利润从2000年的每只羊150元增加至2012 年的300元,可见养羊收入逐年提高。

1.2 分布与规模

我区养羊主要分布在河池、百色、来宾、南宁、柳州、桂林等6市,河池市2011年饲养量达160多万只,排在6市首位,其次是百色市的80多万只。 2000年全区存栏能繁母羊5O只以上的养殖户有 2 394户,没有龙头企业;2010年增至5 473户,有龙头企业4个;2011年达到17 430户,有龙头企业9 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1.3 主要工作成绩

1.3.1 逐年增加对发展养羊业的投入养羊业是广西的传统产业,自治区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很重视发展草食动物,对养羊业的投入逐年增加。2000 年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山羊圈养试验工作,2003年进行试点推广,2006年开始在25个县区大规模地实施《农区舍饲圈养山羊示范项目》。2008年开始区财政拨出专款对引进良种公羊和购用山羊专用饲料的农户进行补贴。2012年广西开始实施国家肉羊良种补贴,在能繁母羊存栏2万只以上的都安等17个县,对引进的1 000只良种公羊进行补贴 (一次性补贴800 元/只),至目前为止,财政投入累计超过1 500万元。经过示范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养殖户科学养羊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养殖效益。

1.3.2 广泛开展羊品种改良工作近年大力推广羊杂交改良和羊人工授精技术,全区年杂交改良母羊50多万只以上,但是人工授精母羊只有5 000多只,覆盖率极低。通过推广羊的杂交改良,大家看到杂种羊普遍初生体重大、生长发育快、出栏快,养杂交羊普遍比养本地羊效益好,每只能多增收50 元以上。与此同时,我区还出台引进优良品种的种公羊每只补贴800元~1 000元的政策。2012年广西得到了80万元国家肉羊良种补贴项目资金,加快了我区山羊良种化进程的步伐。

1.3.3 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至2012年期间,在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广大养羊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的努力下,完成了《广西山羊杂交改良和应用研究》、《广西山羊杂交改良技术推广》、《羔羊生产配套增产技术》、《广西100万只山羊饲养综合技术开发》、《山羊的圈养技术研究与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隆林山羊的选育及杂交利用》等项目、课题的研究;开展了《奶山羊冷冻精液生产与应用研究》、《广西隆林山羊品种的选育提高》、《山羊本地饲料的开发与利用》、《山羊品种改良及其集约化养殖技术》,《山羊放牧与圈养繁殖对比试验》、《同期发情和胚胎移植试验》等课题研究;实施了《农区舍饲圈养山羊示范项目》、《广西肉羊良种补贴项目》;进行了《都安山羊品种资源调查》、《隆林山羊品种资源调查》、《都安山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完成了《都安山羊》、《隆林山羊》、《山羊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山羊圈养技术规范》、《绿色食品山羊养殖技术规范》等广西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为今后我区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1.3.4 开展科学养羊技术培训工作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十分重视养羊业的发展,经常组织广西大学、区畜牧研究所、区畜禽品种改良站、区草业中心等单位的教授、养羊专家对全区的畜牧站、品改站的技术人员及规模养羊户进行科学养羊技术培训,2005年2012年累计举办各类养羊培训班50 多期,培训学员3 000多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2 广西发展羊产业的优势

2.1 广西肉羊市场前景看好,求大于供。活羊销售价格逐年攀升,2000年活羊价格只有8元/ kg, 2006年升至14元/ kg,2010年24元/ kg,2012年达到32元/kg,连创历史新高。

2.2 羊是草食动物,节粮,符合我区提倡的要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的政策。广西拥有丰富的饲草资源,有草山草坡9 700多万亩,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丰富,如木薯渣、甘蔗尾叶、甜玉米秆等,还有人工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为养羊提供充足的草料资源。

3 广西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财力不足,持续投入资金少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发展因素,各级政府都以稳定猪、鸡为主,虽然提出把草当粮种、把羊当猪养的发展理念,但对发展养羊的重视不足,经费投入虽然不断增加,但数量有限,加上养羊技术落后,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不愿留在家务农,尽管市场肉羊价格涨势迅猛,羊肉消费量大幅增加,养羊数量还是徘徊不前。而山西省一个怀仁县的羊产业(该县2012年羊饲养量230万只以上)就达整个广西羊产业的一半。当前我区的羊产业离广西草食动物产业优先发展规划中的 2015年出栏500万只的目标任务还有很大差距。

3.2 良种化程度不高,生产性能低

据调查,我区养羊基本是以本地羊为主,本地羊虽然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但是个体小、生长速度慢、屠宰率低,养殖效益低,农民要想养羊增收,必须广泛开展羊的杂交改良。当前,广西除了波尔山羊冷冻精液供给充足外(广西区畜禽品种改良站库存8万多支波尔山羊冻精),省级的四个种羊场、一个地市级种羊场,供种能力十分欠缺。广西引种回来的努比亚羊只是高代杂种的羊,各种遗传性能还不够稳定,需要不断的选育提高。另外, 马山黑山羊这个商业品牌的羊和北海奶山羊群也要不断地培育提高,充分发挥它们的品牌效应。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底全区良种公羊存栏 2.6万只(含隆林山羊),良种覆盖率仅47% ,且羊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普及严重滞后。

3.3 饲养规模小、饲养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

目前广西传统养羊的饲养方式落后:农户小规模放养(50只以下)、管理粗放、养羊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差,不补料、不免疫,出栏率极低。加上各地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实施的封山育林政策,更是制约了羊业的发展。

3.4 羊病疫苗少,免疫意识不强

羊用疫苗长期严重供应不足,除五号病和羊痘苗外,三防四联苗、传染性胸膜肺炎苗等常缺货,除少量规模养殖场按计划作预防免疫,散户一般都不进行免疫,病死羊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

3.5 饲草料无保障

由于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全年草料供给不平衡:饲草资源旺季浪费严重,而冬、春饲草淡季却供应不足,出现一年养羊半年长的现象。

3.6 缺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

广西养羊多数是副业,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和合作社的带动,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经不起市场风险。由于肉羊的年出栏量少,至今广西未有肉羊加工企业,缺乏精、深加工的拳头产品。

3.7 地方优良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有待加强

广西有都安山羊、隆林山羊2个地方优良品种,由于不重视本品种的选育提高,目前存在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产肉率低、品种特征杂乱等现象。

4 广西羊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4.1 加强对产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

要做大做强羊产业,各级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要把养羊业当作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来抓,除了要高度重视发展养羊业,还要加大对养羊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

4.2 转变饲养方式,大力推广舍饲圈养

舍饲圈养山羊,能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可以缩短育肥时间,提高出栏率。圈养山羊既解决了林牧生产的矛盾,又容易推广科学养羊先进技术,如羊同期发情与人工授精技术、羊病防治技术、羔羊育肥技术、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优质牧草人工种植技术等等。因此,各地要大力推广舍饲圈养山羊,养羊模式逐步从放牧半放牧舍饲转变,改变世世代代放牧养羊的习惯。

4.3 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链建设

广西没有一家羊肉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羊肉产品品牌,羊肉深加工的高附加值没有得到体现,市场销售还是以鲜肉为主。应鼓励和扶持大的规模养殖场,以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羊产品加工、贮藏、运销龙头企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推动羊业产业化进程。

4.4 加快组建专业合作社

加快建设专业养羊合作社,参考外省养羊大县的合作社建设:有专门配送草料的合作社、有专门做育肥羔羊的合作社,有专门饲养能繁母羊的合作社,有专门做畜产品加工的专业合作社等等。他们的合作社已经从统一防疫、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初级管理上升至产品统一供销、生产专业化、标准化,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实现养羊效益最大化。广西饲养羊多的市、县区,要加快建设专业养羊合作社,力求在饲养量和出栏量上有重大突破,以此带动全区羊产业的快速发展。

4.5 特定区域小规模发展奶山羊、绵羊

4.5.1 羊奶营养丰富,脂肪球小,易消化,接近人奶,最适合小孩、老人、病人饮用。广州、深圳、福州等城市的鲜羊奶每千克售价24元,北海市的鲜羊奶每千克售价12元,浦北14元、横县18元,可见养殖奶山羊的利润很可观,可在发达地区、城市周边小规模示范养殖,同时公奶羊还是羊经济杂交中最好的第一父本之一。

4.5.2 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绵羊品种,体型高大,繁殖率高,利用杜 白公羊杂交小尾寒羊,生产商品羊,杂交后代初生体重大、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适合育肥生产肥羊羔。可在草料充裕、交通便利的地方小规模示范饲养,如横县、北海市等。

4.6 强化羊产业技术支撑

4.6.1 组建广西羊业发展专家委员会,谋划、指导面上羊业生产。
4.6.2 加大培训力度,广泛宣传科学养羊,提升养羊科技含量。
4.6.3 完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力争在羊病防控上有新突破。

4.6.4 引进优良品种并选育提高,同时加强种源基地建设,提高供种能力。利用良种品种广泛开展羊杂交改良,生产商品肥羊羔,创广西羊肉品牌。同时积极推广普及山羊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

4.6.5 加强广西地方山羊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在保种方面,在地方品种主产区划定保护区,保护区内禁止引入外种杂交,同时加强选种选育,提高生产性能,也可以尝试异地活体保种、冷冻精液保种等等。在开发利用方面,除保护区外,大规模引入优良种公羊开展经济杂交,生产肥羊羔,比如可以引人波尔山羊、南江黄羊、莎能奶山羊等优良品种的公羊,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养羊经济效益。

4.6.6 加强草地资源保护,探索草山草坡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广泛推广人工种植优质牧草,推广青贮、氨化技术,推广舍饲圈养山羊。尽快形成农作物秸秆等饲草料的有偿加工、储存、配送体系,确保养羊所需的草料全年均衡供给。

4.6.7 继续实施国家肉羊良种补贴项目,广泛开展养羊科技创新及羊业配套技术的研究,确保广西羊业健康、持续发展。

总之,广西养羊业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专家教授、企业精英等各方面人士在政策、财力、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才能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形成支柱产业。

无公害肉羊食品的发展前景


有关专家一认为,21世纪将成为人类生命科学世纪、产品质量创新世纪当今世界各国都面对绿色世纪和绿色革命的严峻挑战、随着高科一技的发展,通过多层次加工的健身滋补食品、美容食品、野生植物食品、转基因食品等脱颖而出,将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抢占绿色食品市场。由此可见,新世纪绿色食品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对策,争取在新世纪有良好的开端。

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绿色食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绿色市场销售前景看好。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现有的绿色食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陈旧、环境污染严重、检测手段落后、品牌保护意识淡薄等。比如,工业三废正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饲料添加剂及兽药残留影响羊肉品质,农药残留超标使粮油出口受阻;有许多质量较高的食品,因不能及时申报领取绿色商标而被别人抢注。因此,中国的绿色食品产业任重而道远。

面对新的世纪,我们如何发展绿色食品呢?首先,要增加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依法治理工业污染,减少污染源,依靠科技增加绿色饲料添加剂,为开发绿色食品创造良好的绿色环境。其次,食品加工部门要注重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的投人,依靠科技开展创新,在提高食品质量上做文章,在开发绿色食品上下功夫,把争创绿色名牌作为立足点、着眼点,领取进人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再次,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绿色食品检测制度,以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检测手段与国际市;场接轨。食品、卫生、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要联手行动,通力几合作,制定一系列配套方案,严格控制不合格食品在市场上流通,坚决打击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假冒伪劣绿色食品,净化消费市场。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46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肉牛杂交方法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