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湖鸭 关于马踏湖鸭的系列报道

马踏湖鸭,俗称湖鸭或麻鸭,属蛋用型品种,因该鸭原产于山东省桓台县马踏湖区,故命名为马踏湖鸭。2015年,马踏湖鸭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马踏湖鸭关于马踏湖鸭的系列报道,具体来了解一下:

外貌特征

马踏湖鸭体型较小,虹彩呈褐色,皮肤呈白色。成年公鸭体重比母鸭轻,身体细长,喙黄绿色,喙豆黑色。头颈部羽毛翠绿色,具金属光泽,背、胸部羽毛棕褐色,腹部羽毛灰白色,尾羽黑色。尾羽中央有3~4根向上卷曲的雄性羽。胫、蹼橘红色,爪黑色。成年母鸭身体匀称、紧凑,喙青灰色或土黄色,喙豆黑色。全身羽毛褐麻,少数个体黑麻。颈部羽毛无斑点,偶见白项圈,主翼羽黑白相间。胫、蹼橘黄色,爪黑色。颈细长,前胸较小,后躯丰满,体躯似船形。虹彩呈褐色,皮肤呈白色。雏鸭全身羽色为黑色,少数个体颈部黄色。
2.体重和體尺
成年马踏湖鸭公鸭体重1500克、母鸭1600克,公、母鸭体斜长23厘米左右,胸宽9厘米,胫长5厘米,胫围4厘米,颈长22厘米。
3.繁殖性能
马踏湖鸭50%开产日龄为130~140天,72周龄入舍母鸭产蛋数为280~300个,平均蛋重为70克,公、母配比1∶(10~15),受精率为90%~95%,孵化率为85%。无就巢性。

马踏湖鸭是一个独特的水禽资源,其体型较小,轻巧灵活,眼大有神,颈细长,前胸较小,后躯丰满,觅食力强,尾脂腺较发达,羽毛防湿性强,适宜在河流、池塘、苇田及平原放牧,也可舍内饲养。具有产蛋多、蛋大、蛋壳青色、饲料转换率高的特点。所产鸭蛋品质好,色香味独具特色。腌制蒸熟后,可见蛋青蛋黄相交处,有蛋黄油圈隔,似缕缕金丝绞缠,其味佳美,蛋油香而不腻,“金丝鸭蛋”由此而得名。
绿波荡漾的马踏湖中,成群的鸭子或捉鱼捉虾,或戏水嬉闹。养鸭人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这是马踏湖常见的风景。
在马踏湖区,养鸭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养。以养鸭为业的人,购买上千只的鸭子,在湖滩上围个大圈作鸭舍。新孵出小鸭子长20天后,就轰到湖里,各凭本事去觅食,直到傍晚时分,养鸭人才去驱赶上岸。养鸭人把鸭子放养到河里,再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到水边为鸭子捞取“营养品”——水草和浮萍,加上用豆粕、玉米、次粉、鱼粉制成的饲料,给鸭子喂食,这样下出的鸭蛋才能金黄透红、层层金丝。
在马踏湖区,有很多人是世代从事蛋鸭生产,许多养鸭技能皆师承父辈。起凤镇鱼龙村巩同江,从事马踏湖鸭养殖已有40多年。据他介绍,在他童年时期就随父亲在湖里放鸭,他家祖祖辈辈都从事马踏湖鸭养殖。起凤镇华沟村宋丰美,今年已经60多岁,从事马踏湖鸭养殖、孵化多年。据他介绍,从19岁开始跟他的叔父学习用温水缸法孵鸭,至上世纪70年代末暖炕孵鸭法开始逐步兴起,孵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每年孵鸭数量达到100余万只。多年的孵化经验,宋丰美练就了捏肛鉴别雌雄准确率达99.7%以上的绝活。

马踏湖区养鸭历史悠久,史料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左传》记载:“颜斶隐于青丘(今马踏湖冰山遗址)”。颜斶是齐国有名的贤士,相传曾隐居于青丘,齐宣王曾多次派人请他辅佐朝政,他都婉言谢绝,在这里过隐居生活。曾与华沟村窈窕淑女宋娴慧结为伴侣,在青丘上种田、养鸭、捕鱼。后人为了纪念颜斶,曾在青丘上面建颜斶祠。1985年,起凤镇华沟村在青丘上重修五贤祠,祠内塑鲁仲连、苏东坡、诸葛亮、颜斶、辕固五位先贤像。这是马踏湖养鸭历史的最早记载。
自古以来,马踏湖上鹅鸭成群,“金丝鸭蛋”已负盛名。鹅鸭平素以湖中的蛤蜊为食,所产鸭蛋品质好,色香味独具特色。腌制蒸熟后,可见蛋青蛋黄相交处,有蛋黄油圈隔,似缕缕金丝绞缠,其味佳美,蛋油香而不腻,肉质砂而滑口,“金丝鸭蛋”由此而得名。清初时即作为皇家贡品而闻名遐迩。
相传清初高士徐夜隐居于马踏湖的青丘之上,终日以诗书为务,后人称其住处为“徐夜书屋”。其表弟翰林王渔洋回乡省亲来访,席间徐夜用自己所养的蛋鸭所产鸭蛋招待了王渔洋,王渔洋食之感其味美,便将此蛋在返京时带回,并取以“金丝鸭蛋”雅名,一时誉满朝野。康熙皇帝食后更是大加赞赏,随命御膳房将马踏湖“金丝鸭蛋”加入地方食用贡品目录。“金丝鸭蛋”遂成为皇家贡品。
清康熙《新城县志》卷三、食货志载:“至于地产,惟以细毛山药、青皮鸭蛋自本朝以进贡方物,而名闻四方。”民国《桓台志略》载:物产“鸡、鸭、鹅、野禽”等。“又城西北锦秋湖濒水各村鱼龙湾等处盛产湖鸭,其鸭以湖中蛤蜊、鱼、虾为食,其卵壳泛青,腌制蒸熟后,其蛋青与蛋黄环交处,有蛋黄油圈隔,如缕缕金丝绞缠,蛋油香而不腻,肉质砂而滑口,美其名曰‘金丝鸭蛋’,自清康熙朝即以进贡方物,名闻遐迩。因之,湖区多有以孵鸭雏为业者。”“金丝鸭蛋”盛名引来周边客商纷纷前来购买鸭蛋,并饲养蛋鸭,湖区蛋鸭饲养长盛不衰。
长期以来,马踏湖区养鸭群众有选留种鸭的习惯,一般进鸭苗时都带一部分公鸭,在饲养过程中逐步淘汰生长发育不良的个体,最后留下生长快、毛色鲜艳、发育良好的公鸭,挑选出开产早的母鸭与之合群,生产种蛋,一部分自用,一部分销售。由于青壳蛋蛋壳厚度和强度优于白壳蛋,便于贮存与运输,易于同鸡蛋区别,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口感好,湖区群众逐渐形成喜欢青壳蛋的消费习惯,且颜色越深越好,价格一般比其它种类的鸭蛋稍高。因而,当地孵化马踏湖鸭者在选择种蛋时,多选颜色较深的青壳鸭蛋,以期望后代多产青壳蛋。经过多年的民间自发选育,马踏湖鸭青壳蛋率稳定在98%以上,逐步形成了“体型小、开产早、产蛋率和青壳蛋率高”的优良遗传特性。

相关知识

奎湖鳙鱼


奎湖鳙鱼是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的特产,也叫奎湖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奎湖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南陵县特有的一个鳙鱼品种,也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养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奎湖鳙鱼为温水性魚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在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奎湖鳙鱼。

奎湖鳙鱼的鱼脑中含有一种人体所需的鱼油,而鱼油中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以起到维持、提高、改善大脑机能的作用。鱼鳃下边的肉呈透明的胶状,水分充足,里面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对抗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细胞组织。
鳙鱼,其味甘、性温,一般人都宜食用,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者食用更佳。经常食用还能够润泽皮肤、清火。
国家农业部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现场核查,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认为奎湖鳙鱼品种独特,历史悠久,特有的放养方式和生态环境,使该区域生产的鳙鱼具备独有的营养价值,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条件和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准予登记并允许在农产品或农产品包装物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并明确登记奎湖鳙鱼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8°22~118°25,北纬31°01~31°05。地域范围为:许镇镇28个行政村,渔业水域总面积3640公顷,年产量3200吨。

奎湖最出名的算是美味漂鱼了。正宗奎湖漂鱼须选用奎潭湖产鲜活3斤左右鳙鱼(俗称胖头鱼),用奎潭湖甘甜湖水烹制而成。所谓湖水烧湖鱼,这样的漂鱼风味才更为独特,食之有开胃健脑之功效。做法其实很简单:将鱼连头劈成两半,再切成半寸块状,以适量生粉、精盐、酱油和水磨辣椒拌腌,十分钟后,放入烧开的沸水中,再烧十五分钟后加入密制配料和姜、蒜、等佐料即可食。此时,烧熟的漂鱼没了腥味,色艳味浓,肉质细嫩,鱼汤也特别鲜美。
奎湖漂鱼,以其肉质细腻、味道独特、汤汁鲜美而备受食客青睐,最负盛名。外地一些人到奎湖,莫不以一啖奎湖漂鱼而倍感惬意与自豪。
地处圩乡的许镇,境内沃野万顷,湖塘沟汊星罗棋布,尤其是面积广阔的浦西湖、池家湖与泱泱万亩的奎潭湖,湖水澄澈,水草丰茂,无污染,盛产鳙鱼、螃蟹、甲鱼、鲫鱼、鳜鱼等各种水产品。因这些鱼类属无公害绿色产品,畅销大江南北。而用奎潭湖甜甜纯净的湖水烧成的奎湖漂鱼,更是风味独具,食之有开胃健脑之功效,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色香味俱佳、百吃不厌的菜肴。
奎湖漂鱼好吃,其实它的烧做方法也不繁杂,一般烧法是:将一条3斤以上的鳙鱼(因它头大,俗称胖头鱼),刮掉鱼鳞,摘除鱼鳃,再剖肚拿掉内脏等物,让鱼血沥尽后濯净;而后将鱼切成半寸厚块状,鱼头一分为二,佐以适量生粉、一勺精盐、酱油和少量水磨辣椒拌之。十多分钟后,等上述作料慢慢渗入鱼片内,再将其放入烧开的沸水中,旺火烧十五分钟后即可食。具体烧的火候要根据漂鱼的多寡而定,鱼多,时间要烧长一点,但不能过长,否则,鱼肉会烧老了。烧熟后,起锅前再放一点猪油、味精、少许芫荽菜和经猪油略炒过的细碎生姜、大蒜子。此时,烧熟的漂鱼没了腥味,香辣味浓郁,肉质细嫩。食之脍炙人口,大快朵颐。值得一提的是,烧漂鱼最好要用奎湖的水,这样鱼味才地道、正宗。此所谓“湖水烧湖鱼”是也。
奎湖漂鱼也有烧清汤鱼的,烧法类上,只不过其中不放辣椒罢了。这种鱼汤味道清淡、爽口,啖之口舌生津,使人顿生一种悠然绵长的意味。眼下,奎湖境内的漂鱼馆不少,且生意火爆,打响了品牌。这一方面是众多游客来此领略奎潭湖旖旎的风光,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何尝不藉此而来一饱奎湖漂鱼之口福呢?而今,更有头脑活络的奎湖人,瞄准了市场,把漂鱼馆开到了城里,一年四季招引得食客盈门,也使自己腰包鼓鼓。

湖川山地猪


湖川山地猪(HuchuanMountainpig)因产于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重庆市交界处,四川盆地东边所属的大巴山、巫山、大娄山、武当山、荆山及乌蒙山一带而得名。

1980年在湖北、四川、湖南三个省地方猪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经《中国猪品种志》编写组和有关省对资料的整理分析,鉴于湖北的鄂西黑猪、四川的盆周山地猪和与湖南西部接壤地区的猪种,所处生态条件类似、猪种主要特征特性较一致,历史上猪种间有一定的交往,将其归并,统一命名为湖川山地猪。2007年重庆市在猪种资源调查时,在该市合川县发现了合川黑猪,在潼南县发现了罗盘山猪,在丰都县发现了渠溪猪,经分析,这些猪种的生态条件和湖川山地猪类似,分布范围也在湖川山地猪范围之内,应是湖川山地猪中的几个类群。四川的丫杈猪是盆周山地猪中的一个类群。

产区多为山地,地势较高,山峦起伏,溪谷深切,海拔多在800m以上。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水量800~1500mm。农作物多一年两熟,以玉米、薯类、水稻、小麦和豆类为主。米糠、麦麸等农副产品数量多,红三叶、各种野菜、野草和树叶来源广,饲料资源丰富。山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多靠养猪积肥。当地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群众养猪除自食以外,还以出售仔猪、火腿、腌熏肉等增加收入,使养猪成为主要家庭副业。

产区养猪历史悠久,据对四川巫山县大溪乡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出土的家猪左下颌骨和陶制猪头的考证,该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饲养家猪,至今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产区养猪形成一定的自然分工,山区野生青绿饲料多,群众多养母猪和架子猪;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农作物产量较高,粮食较多,人口密集,猪肉销路好,群众喜购架子猪催肥。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在一定地区形成了母猪较集中的母猪窝子,并有职业猪贩子长途运销,致使猪种产区间存在一定的交往。此外,历史上因灾荒、战乱等,曾几度引起人、畜的大规模流动,据《竹山县》、《施南府志》等记载,明、清时代荆州、四川、湖南曾移民产地,带来了外地猪,这些因素对湖川山地猪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湖川山地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据记载20世纪80年代时湖川山地猪分布于40多个县,主产区约有繁殖母猪20万头(不包括合川黑猪、罗盘山猪和渠溪猪)。近年来,由于该地区引入外国猪种,湖川山地猪的饲养量有所减少。原有的类群之间也较少发生猪种交流,某些类群的猪只有在交通较闭塞的山村中才能找到,数量也已不多。2006年调查,有恩施黑猪(鄂西黑猪)母猪约9.2万头,盆周山地猪母猪约5.28万头,合川黑猪母猪约12.78万头,罗盘山猪母猪约0.08万头,渠溪猪母猪约0.5万头。2005年调查,四川泸州市有丫权猪母猪约1.3万头。

贝尔湖野鲤


[学名]: Cyprinus carpio
[资源名称]: 贝尔湖野鲤
[外文名]: Will Carp Lake Bell
[别名]: 鲤拐子
 
[形态特征]:
  体细长、稍侧扁,形似草鱼。头较小,口亚下位,呈马蹄形,上颌包着下颌,吻能收缩。须2对。体表覆盖较大的圆鳞,除位于体下部和腹部的鳞片外,其它鳞片的边缘均有暗色环。背鳍起点稍前于腹鳍起点,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背鳍基部长,大于体长的1/3,尾柄高大于或等于眼后头长,尾深叉形,上下叶相等。体色随栖息环境不同而有变化,通常背部灰黑色,体侧金黄色,腹部白色,背鳍和尾鳍上叶与背部体色相同,臀鳍和尾鳍下叶橙红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原产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贝尔湖  
[气候带]:温带  [生命周期]:180  
[地理分布]:内蒙古与前苏联交界的贝尔湖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咸水湖,水草丛生的区域

鲤湖蛭病


疾病名称湖蛭病

为害对象 鲤、鲫
疾病概述
环节动物的蛭类在鱼体上寄生时,常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发病或死亡。湖蛭是我国分布较广的一种中型蛭,主要为害鲤、鲫等底层负,偶尔也可在鳙上发现,湖泊养鱼较池塘养鱼感染率高。

病原
中华湖蛭(Limnotrachelobdella sinensis)。虫体椭圆形,背部隆起,淡黄色或灰白色,环带区粉红色。前端较窄,有1前吸盘,其后连狭短的颈部,眼两对,成八字形排列在前吸盘的背面。虫体后端为后吸盘,大于前吸盘。虫体两侧有膜质圆形的搏动囊11对,能有节律地搏动。

症状
中华湖蛭主要寄生在鳃盖内侧或鳍基部,吸取鱼血,并以吸盘紧紧地固着于寄生部位,造成表皮组织破坏。由于吸血量较大,故引起贫血和继发性疾病,严重的病鱼呼吸困难,身体瘦弱。


发病规律
本病发生于个体大的一龄以上鲤、鲫鱼,个体越大,感染率越高,鲤较鲫感染率高。通常寄生于鳃盖内侧,每尾鱼一般寄生1虫,偶尔有2-3虫的。长江流域,每年12月到翌年5月或6月为该蛭在鱼体寄生时期,这一时期幼蛭逐渐发育成熟。春季,成熟湖蛭陆续离开宿主到水底进行繁殖,6月下旬后,即无寄生现象。

湖四须鲃


中文名称湖四须鲃

拉丁名称Barbodes lacustris Wu et Lin

异名Poropuntius chonglingchungi (Tchang, 1938)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四须鲃属

拉丁属名Barbodes Bleeker,185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的抚仙湖。

形态特征
背鳍条4,8;胸鳍条1,16-18;腹鳍条1,8-9;臀鳍条3,5。鳃耙13-16。下咽齿3行,2.3.5-5.3.2。侧线鳞45[(7-8)/(4-5-V)49,自侧线鳞至腹面正中6.5-7.5鳞片;背鳍前鳞16-18;围尾柄鳞18-20。

标准长为体高的3.7-4.8(xs=4.40.43)倍,为头长的3.6-4.0(3.80.13)倍,为尾柄长的4.6-5.7(5.20.36)倍,为尾柄高的11.0-13.7(12.20.80)倍。头长为吻长的2.6-3.4(3.00.26)倍,为眼径的3.9-5.3(4.70.45)倍,为眼间距的2.9-4.1(3.40.39)倍。

体细长两侧扁,背部向吻端倾斜。头长,前端圆钝。吻长较眼后头长为短,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吻侧在前眶骨前缘处有一缺刻和浅沟。须2对,吻须位于吻侧沟的起点,比颌须较为细弱;颌须仅及或不及眼径之半。口端位,呈马蹄形,下颌比上颌稍短,上颌能伸缩,口角向后伸对着鼻孔的下方,口角间距为眼径的1.6倍。唇肉质,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直伸向前,至颐部中断,下唇前缘有一横行沟纹。眼离吻端比离鳃盖骨后缘为近。鼻孔在眼的前上角,距眼前缘远比距吻端为近。鳃膜在前鳃盖骨后缘垂直线上和鳃峡相连,其间距小于唇后沟前端的间距,不及眼径的1/2。

背鳍外缘内凹,未根不分枝鳍条成为强壮的硬刺,具有粗的锯齿,仅顶端有极短部分柔软,硬刺的长等于从鼻孔至鳃盖后缘的距离;背鳍起点距尾鳍基比距吻端稍近。胸鳍长比头长为短,后伸不达腹鳍的起点,其间距有2-3个鳞片。腹鳍起点在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之下,距尾鳍基比距吻端为近,后仰不达臀鳍起点,其间距约4-6个鳞片。臀鳍外缘斜截,其起点距腹鳍起点比距尾鳍基为近,后伸不达尾鳍基,其间距6-6个鳞片。尾鳍叉形,最长鳍条为最短鳍条的3倍。

侧线平直,伸至尾鳍基之正中线。鳞中等大小,鳃峡及胸部鳞片较小,腹鳍基部有狭长的肢鳞,背鳍及臀鳍有浅的鳞鞘。肛门紧接臀鳍起点之前。鳃耙片状,呈三角形,短小,排列稀疏。下咽齿细长,顶部稍大,有构形斜面,顶端稍弯。鳔2室,前室大而后室较细长,后室长为前室的l.5倍。肠短,略长于体的全长。腹膜银白色。雄鱼的吻侧在鼻孔之前及吻端有极显著的珠星。

背部灰黑,腹部灰白,体侧鳞片都具有黑色的周缘,背鳍及臀鳍条间膜末段黑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大沼螺(湖螺)的养殖


大沼螺,俗称螺蛳,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江河、湖泊、沟渠、溪流、池塘和稻田中,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新、天然饵料丰富、水草丛生和有微流水的地方,通常营底栖生活,以浮游生物、各种腐屑为饵,有群居的习性。大沼螺的养殖技术比较简单,特别是大沼螺的繁殖力较强,且可与鱼、虾、蟹、鳖等特种水产同池共生,因而目前大多数采取引种养殖、增殖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应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1.选好养殖水域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现有的池塘、河沟、稻田甚至小型湖荡,发展大沼螺的增养殖。

2.搞好引种在选定的养殖水域里,每亩投放200-400千克大螺狮,让其繁殖后代,促进生长。

3.坚持合理利用大沼螺的繁殖一般自4月上中旬开始,直到9月底结束。当新繁殖的大沼螺长到一定规格后,就可起捕经过加工用于饲养青虾。每次起捕后都要留足一定数量的产卵亲体,让其继续产卵繁殖,繁衍滋生,确保持续利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378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