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母犬繁殖性能特点 提高狗狗繁殖能力的方法

对于宠物狗的繁殖上的能力,潜藏着很多性的因素,认真对待是一方面,科学的分析,采取具体时效的措施来提高犬的繁殖力,争取达到或接受最大可能的繁殖力。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小型母犬繁殖性能特点提高狗狗繁殖能力的方法。

1、繁殖性能特点

小型犬的性成熟期较早,一般出生6-8月龄,1-1.5岁时,繁殖性能最佳,此时,后代成活率最大。犬是单一发情动物,不反复发情。正常情况下,犬在每年春季的3-4月份和秋季的9-10月份各发情1次,全年共发情2次。

发情周期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乏情期口]。发情前期是发情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从外阴流出血液样的黏液开始算起,持续大约8-9天,此时期母犬外阴肿胀、潮红、湿润并伴有血样分泌物流出,阴唇发硬,卵子接近成熟,但不接受公犬交配。发情期,母犬外阴部肿胀达到最大而柔软,内壁发亮,分泌物为粉色或淡黄色且增多,阴唇变软而有节律的收缩,愿意接受公犬的交配,阴道涂片中含有大量完全角化细胞和不完全角化细胞,一般大部分母犬在最大角质化程度后的第1-2天排卵,此时进行人工授精操作时间最佳,受孕率最高。发情后期,发情后期外阴肿胀逐渐消退,恢复正常,不再接受公犬交配,阴道涂片则发现角化细胞被丰富的细胞碎屑代替,嗜中性细胞数量的增加,发情后期即为乏情期或妊娠期。乏情期,母犬生殖器官处理不活跃状态,大约持续3个月左右进入一下个发情周期。

2、提高繁殖力措施

2..1确定适配年龄

小型母犬一般出生后6-8月龄发情,但此时期并未达到体成熟,一般选择母犬在第二次发情时,此时达到体成熟,即可进行配种。过早配种繁殖,影响母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引起幼胎先天发育不良、弱胎或死胎,出生幼犬生长缓慢等;过晚配种又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2..2做好发情鉴定,选择适时配种

母犬发情持续时间7-9天,一般发情的第2-3天排卵。此时母犬表现不安,外阴肿胀,接受公犬靠近,此时可选择单次配种、重复配种和双重配种方式。

单次配种:母犬发情期的第2-3天,用公犬配种1次,或用公犬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1次。重复交配:在发情期内先后配种2次。一般在发情期的第二天配第一次,再间隔24h后用同只公犬精液进行第二次配种,这样可提高受胎率。双重交配:在母犬的发情期第2天,用不同品种的两条公犬精液或同品种的两条公犬精液,间隔24h先后各配种1次。这种配种方式可提高繁殖率,增强后代的生命力。

2..3提高种犬饲养管理水平

2..3.1提高公犬饲养管理水平

种公犬蛋白质消耗较多,在其日粮比中,蛋白质的含量应达到40%左右,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则稍低一些,同时不要饲养过胖,否则影响精液质量。采精时期公犬牙日粮营养要达到平衡,增加肉类和鸡蛋的供给,同时适量添加维生素,供给温热、充足的清洁饮水。饲养环境保持安静,适量增加运动,每天早、中、晚各喂食1次,每天梳理被毛2次,勤洗澡,应保持体重平稳,不要过肥或过瘦。

2..3.2提高母犬饲养管理水平

配种前的饲养管理。以维持饲养状态为标准,对体弱的母犬要加强饲养,可促进情期多排卵;对体壮且较胖的母犬应控制其体重,过胖则降低受胎率,且减少窝产仔数。保证配种前母犬充足活动量,同时细心观察、护理,做到适时发情,适时配种。

妊娠母犬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犬营养水平,增强其体质,促使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预防流产。饲料不宜更换频繁,要避免食欲下降,影响胎儿生长,保证圈舍卫生、安静。妊娠初期按一般情况饲养,供给中等水平的饲料,保证充足的室外活动量;妊娠中期增加10%-20%饲料量,每日饲喂3次;妊娠后期,可增加30%饲料量,供给优质营养水平饲料,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高、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饲料。

2..4母犬的助产

当母犬体质虚弱,胎儿难以正常分娩时,要进行人工助产。操作者将手洗净,用O.l%新洁尔灭液洗手消毒后,戴上乳胶手套,用手托住胎儿露在母体外的部分,随着母犬努责时小心牵拉胎儿。胎儿产出后,迅速撕破胎膜,用纱布擦去鼻口中的黏液,在脐带根部距肚脐2cm用线结扎断脐,然后用5%碘酒涂抹消炎。如果产出的胎儿造成窒息或假死时,应将仔犬倒提起,轻轻拍打,排出羊水后,再断脐处理。

提高狗狗繁殖能力的方法
1、认真做好选种、配种工作
种犬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繁殖犬。俗话说“好种出好苗”,一定要选择那些无退化现象、神经类型稳定、体质健壮、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繁殖力高的犬做种用。
选择种公犬时,宜选择雄威强壮、生殖器官无缺陷、阴囊紧系,精神充沛,性情和顺,配种时能紧追母犬,并频频排尿。若配种时,出现不排尿,不愿爬跨母犬,交配无力,交配时间短或者性成熟后,两侧睾丸尺寸不一,或只有一睾丸,不能作种用。
种母犬宜选择健康无病,生殖机能健全,产仔多,带仔好,有四对以上发育有效的乳头,泌乳能力强,母性好的母犬。母性好的母犬表现为分娩前会絮窝,产后能及时给仔犬哺乳,一个月后会呕吐食物喂给仔犬,仔犬爬出窝外后能用嘴将其衔回等。
配种时要选择最佳时间,一般在发情后9~13天,老弱犬进间稍提前一点,青壮年犬稍靠后一点。采用“双重配”或“重复配”,这样可以增加母犬卵细抱的受精机会和增多受精卵的数量,从而提高繁殖力。
2、加强种公犬的饲养管理
种公犬一经确定,要按要求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保证种公犬具有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配种能力。
种公犬的营养水平对受胎率和产仔率,初生率和断奶率都有很大影响。用全价的营养物质饲喂种公犬,可以保持其旺盛的配种能力,使受胎率、产仔率都高。因此,改善种公犬的营养状况是提高繁殖力的有效途径。
运动对种公犬是十分重要的,对公犬的配种能力影响很大。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增强性反射与提高精液质量。运动量不足会降低种公犬具有足够的运动量;配种后不要立即运动,配种期间也不能剧烈运动,以免体力消耗过大而影响配种能力。
合理安排配种频率,做好种公犬生殖器的保健护理,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此外,在母犬发情季节,最好把公犬和不发情的母犬放在一起活动,以促进母犬发情和激发公犬性欲。
3、科学调配母犬营养,防止不孕
母犬不孕造成繁殖力降低的最直接的因素,而造成母犬不孕的主要因素是饲料营养。前面已介绍诸多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母犬不孕,所以在调配母犬饲料时一定要做到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特别是维生素及矿物质要满足母犬的日常需要,并定期检测饲料中各营养成分的含量,发现含量不足,应及时添加。
4、加强妊娠母犬的饲养管理,防止早产、流产、难产。
1)增强营养
孕犬需要增加营养物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胎儿的正常生长。必须给孕犬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同时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给,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D和钙的补充。只有满足胎儿正常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胎儿才能发育良好。通常营养物质的补充随妊娠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到了妊娠后期,应做到少吃多餐,而且在特别注意营养平衡,否则易发生早产或产出弱胎。
2)保证休息
孕犬舍应宽敞明亮,清洁干燥,空气流通,保持安静,让犬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怀孕40多天的孕犬,不要让生人观看,到了50天以后,将孕犬送进产房。
3)防止流产
怀孕犬需要适当和活动,这样有利于胎儿发育,也可防止难产。但是,不要在怀孕后期逼迫犬参加剧烈运动,不要让犬爬楼梯,钻地洞等,以免产生流产。
4)搞好卫生保健
经常给孕犬梳刷身体,保持清洁,同时进行日光浴,借以促进胎儿骨骼的发育。在分娩前一个月,每隔几天用香肥皂擦洗乳头,动作要轻柔,不能压迫腹部,并保持定期给孕犬驱虫。
5)提高繁殖人员的责任心,做好母犬分娩的准备工作
5、认真护理仔犬,提高仔犬成活率。
仔犬成活率的高低,对于母犬的繁殖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说提高仔犬的成活率,是提高犬繁殖力一个重要环节。
要提高仔犬成活率,必须做好仔犬的护理工作:
1)加强值班,认真看护,由于仔犬活动能力弱,可能被母犬压死踩死,必须看护好。
2)保证每条仔犬都能及时吃上初乳,并认真观察和掌握仔犬的发育情况。
3)及时补乳和饲喂,过好仔犬的开食关,
4)在生后第5~6周,母奶分泌很少,此时应过好仔犬的断奶关。
6、防止犬感染繁殖障碍性疾病
平时要认真搞好种犬房及产犬房的卫生,必须每天打扫、冲洗干净,定期对犬房进行消毒,经常保持犬房清洁、干燥。并且还必须搞好犬体卫生,保持犬体干净无污物,特别是母犬分娩结束后,其外阴、尾及乳房等部位,被羊水和分泌物所污染,应及时用热水洗净并擦干。通过采用多种措施,切实有效地防止犬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为提高犬繁殖提供保障。

相关推荐

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五种方法提高鹅繁殖性能


鹅的优点是耐精饲、抗病力强、肉质好.目前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种鹅的繁殖性能是发展肉鹅养殖的关键,而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品种、营养、光照、饲养管理等.在饲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种鹅的繁殖性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五种方法提高鹅繁殖性能。

1、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品种。不同品种的鹅的繁殖性能不同,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受鹅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相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的繁殖性能也存在差异。因此要严格选择鹅的品种,其中种公鹅的品种对于后代的影响较大。

营养水平。营养水平对种鹅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当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缺乏、不足或者配比不合理时会导致种公鹅的体况下降,性欲低下,精液的质量不佳,使配种效果不理想。而对种母鹅的影响则表现为产蛋量减少,甚至会停产。而营养水平过高时,种鹅的体况过肥,公鹅精液的品质会变差,体态笨拙,不利于配种,母鹅过肥则会导致脂肪在卵巢和输卵管内大量积存,影响排卵和受精。另外,饲料的质量不佳,如饲料发生霉变,当饲喂种鹅时会引起中毒,影响种鹅的繁殖性能,使配种、产蛋以及孵化等环节出现问题。

环境因素。光照与种鹅的繁殖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光照的长短可影响种鹅繁殖的开始与停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照可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成,从而影响了卵泡生成激素与黄体生成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种鹅的最适宜温度为10~20℃,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其繁殖性能,当温度超过30℃后,种鹅会出现食欲下降,甚至停食,从而使营养的摄入不足,而温度过低也会使繁殖性能下降;另外,如果饲养环境不良,如饲养密度不适宜,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导致的舍内的空气质量较差时也会对种鹅的繁殖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应激。各种应激都会对种鹅的繁殖性能造成影响,而鹅对应激的反应又较为敏感,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噪音、通风不良、受冷热刺激、用药不当、免疫、停水和电、断料等都会使种鹅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使种鹅的繁殖性能下降,主要表现为产蛋量降低。

健康水平。种鹅的健康状态影响着种鹅的繁殖性能,对于体质较差,健康状态不佳的种鹅,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维持良好的繁殖性能了,当种鹅患病时,尤其是患一些与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时会对其繁殖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表现为公鹅的精液质量下降,母鹅的排卵出现异常,受精率低,产蛋量下降、产异常蛋等。

2、种鹅繁殖性能的提高措施

选择优良品种。品种因素对种鹅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要从根本上提高种鹅的繁殖性能就要注意选择优良的品种。在选择时要注意选择那些适合当地的饲养条件、气候条件的品种,目前多利用杂交优势的特点,利用繁殖力较高的品种杂交来改良鹅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在确定好品种后要做好鹅群的留种与淘汰工作,所选择的种鹅要符合该品种的特征,选择种母鹅时要选择第二性征明显、体质强壮、配种能力强、受精率高、产蛋量以及蛋的质量好的后代,种公鹅则要选择体格健壮、性器官发达、精液品质优良的公鹅留为种用。

优化鹅群结构,加强种鹅的选择和后备鹅的培育。要做好种鹅群结构的优化工作,及时将老龄种鹅、繁殖能力较差的种鹅进行淘汰,并及时的更新种鹅,一般公鹅的使用年限为4年,母鹅的使用年限为3年,鹅群最适宜的结构为1岁鹅为45%,2~3岁为50%,4岁为5%。70日龄到开产前的仔鹅为后备鹅,要加强后备鹅的培育工作,为了提高后备鹅的质量要提供适宜的营养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公母鹅要分群饲养,防止出现公鹅过早配种而导致发育不良,配种能力降低。

提供合理的营养。营养对种鹅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要做好营养的供应工作,其中能量是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开产配种前要注意添加产蛋饲料,以保证种鹅获得充足的营养。除此以外,还要注重饲料中其他类营养物质,如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

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主要是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应激的发生,要保持鹅舍环境的安静,加强管理,避免出现断水、断电、突然换料等,用药和免疫时要方法得当,可以在种鹅的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添加剂,以减少应激的发生。

加强环境的控制。做好光照的管理工作,以可使用人工光照来控制种鹅的繁殖性能,可在保证自然光充足的情况下,可适当的增加人工光照,并且要控制适宜的光照强度,一般以3~5W/m?为最佳;加强鹅舍的卫生清洁工作,每天都要打扫圈舍,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良好的通风,可定期对鹅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舍内的工具和饮水喂料装置也要定期的刷洗和消毒。

保证鹅群的健康。加强日常疾病的预防工作,除了要加强日常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外,还要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以及本地区和本场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同时可以使用药物来对疾病加以预防,以提高鹅群的健康度。

五种方法提高鹅繁殖性能

鹅繁殖性能低主要原因是:鹅性成熟迟;母鹅季节性繁殖、就巢性强、易受环境影响;公鹅不育率高、配种能力差、恋伴情结强;公鹅生殖器官感染且易受伤、母鹅生殖道疾病影响。

提高鹅繁殖性能的方法主要有:
1.遗传改良。鹅繁殖性能的遗传改良需要综合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包括杂种优势的利用、分子遗传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寻找和应用、抗病育种(降低繁殖期死淘率)等。
2.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授精可减少公鹅的饲养量,大大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受精率,解决公鹅不育率高和恋伴性强的难题。但人工授精存在鹅精液量少,精液体外保存时间短,鹅精液冷冻保存难、运输受限、输精时间难以把握等问题。
3.调控母鹅季节性繁殖规律。调控鹅季节性繁殖规律手段主要是调整光照措施。首先利用长光照(18小时/天)产生光松弛效应,促使鹅休产;其次利用短光照(8小时/天)结束光松弛效应,使对光敏感;再用相对长光照(12小时/天)刺激产蛋,延迟光松弛效应以延长产蛋期。
4.调节生殖内分泌。鹅的繁殖活动(卵泡发育、排卵、就巢、休产)与其生殖内分泌密切相关,其中孕酮(P4)、抑制素、垂体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催乳素(PRL)的分泌尤为关键。
5.分子生殖技术的运用。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体外受精和胚胎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能借助这些技术提高鹅繁殖性能。

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四种方法


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是发展养牛业的重要环节。繁殖性能影响牛群的生产性能、后备牛数量以及牛群中母牛的寿命。影响母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环境、饲养管理、配种技术、疾病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牛的精液品质、受精能力、母牛正常的发情周期、排卵和胚胎发育等。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四种方法。

1、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母牛的繁殖性能是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的。有的肉牛品种孪生不育牛的数量增多,导致胎盘滞留病例增多,造成母牛产犊间隔延长,配种受胎率较低,新生犊牛的死亡率升高等现象发生。而能繁母牛产犊间隔的长短、配种受胎率等受到母牛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母牛时要注意品种与个体的选择。

营养因素。营养是母牛生产与繁殖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营养对于促进母牛的发情排卵、配种、受胎以及犊牛的成活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营养不足或者过剩都会对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日常饲喂过程中对母牛繁殖性能影响最大的营养物质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如果母牛日粮中的能量不足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使青年母牛的发情排卵推迟,最终使有效生殖的年限缩短。而对于成年母年来说,长期的饲喂低能饲料,会导致异常发情,或者只排卵不发情,从而推迟了母牛发情的时间,使母牛的产犊间隔延长,利用率降低。母牛日粮中的蛋白质不足,一方面会影响到能繁母牛正常的发情,使配种受胎率降低,食欲减退,增重减慢,另一方面还会导致粗纤维的消化率降低,进而影响了母牛的繁殖性能和健康。饲料质量不佳也是导致母牛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牛以采食粗饲料为主,如果粗饲料的质量差,或者饲喂的种类长期过于单一,会导致母牛无法获得充足且全面的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矿物质以及维生素会相对的缺乏,从而导致母牛的体质虚弱,各项生理机能受损,繁殖性能下降。

管理因素。管理因素对母牛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母牛繁殖性能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对能繁母牛的管理过于粗放,表现为牛群的结构不合理、配种技术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等。如果牛群的结构不合理,会对牛群的扩繁以及肉牛的出栏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母牛的配种受胎率。对发情母牛实行适时的配种可以显著提高母牛的配种受胎率,而有些养殖场的配种技术不过关,对冻精冷配技术的掌握不到位,人工授精时操作不规范,配种时机掌握不好等都会影响到母牛的繁殖性能。另外,在母牛的管理过程中如果发情鉴定不及时也会导致配种不及时而使配种受胎率降低,这是也导致母牛繁殖性能较低的主要原因。

疾病因素。当母牛患有一些疾病时,尤其是与繁殖性能相关的疾病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繁殖性能下降。

2、母牛繁殖性能的提高措施

做好繁殖母牛的选育工作。遗传因素对母牛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考虑到母牛繁殖性能的遗传特征,对繁殖母牛的选育工作就尤其的重要。要选择具有较高繁殖性能的品种,并且选择好品种后还要做好个体的选择与培育工作。能繁殖母牛的主要任务是顺利产生健康的犊牛,并可提供充足的乳汁,确保犊牛能顺利断奶。因此选择时要注意,能繁母牛的体型不宜过大或者过小,以中等体型即可,如果体型过大则对营养的需求量过大,会导致饲料的消耗增加,使养殖成本增加,如果体型过小则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这样对犊牛的生长发育不利。另外,所选择的能繁母要有该品种的品种特征,各项器官发育良好,无畸形或发育不良的现象。

科学饲养,保持营养充足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是母牛保持较高繁殖性能基础,虽然牛以采食粗饲料为主,但是要确保母牛较高的繁殖性能,要做到粗饲料与精饲料相结合的饲喂方法,注意粗饲料与精饲料的比例,以保证能繁母牛的营养。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可以根据母牛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最佳日粮比例与饲喂量。以粗饲料为基础,同时补饲适量的精饲料。在母牛配种前可对其进行短期的优饲,以提高卵子的质量。要注意在饲喂时保持母牛适宜的体况,不可过肥或者过瘦。除了要保证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的供给外,还不可忽略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的供给,这对于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非常的重要。

加强管理,熟练掌握配种技术。加强母牛日常的管理工作,给母牛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合理饲喂,每天保持母牛有一定的运动量,以增强体质,确保健康。还要熟练的掌握人工授精技术。做好母牛管理与发情鉴定工作,以确定最佳的配种时间,提高配种受胎率。在配种操作时要认真消毒,规范操作,每次配种前都要对精液进行检测,保证精子的活力达到标准才可进行输精工作。

做好母牛疾病的预防工作。母牛舍要注意卫生的清洁与定期的消毒,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相关的疫苗。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母牛的抗病能力,在母牛分娩后要做好护理工作,以免母牛患生殖系统疾病而导致母牛的繁殖性能下降。

一、确保营养全面均衡
营养全面牛的各个阶段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母牛营养不佳也会导致幼龄母牛性成熟和适配年龄向后推迟;对于成年母牛来说,则无法正常发情;而且怀孕的母牛也容易流产、分娩无力、死胎等情况的发生。
日粮配方中不管是蛋白质、磷、还是钙,都非常重要。要是缺乏蛋白质日粮,对发情、受胎和妊娠产生影响;如果日粮中含有的粗蛋白质水平不断增加,可能会造成受胎率降低;摄取磷不足,会导致性成熟推迟;而钙是胎儿生长所必须的矿物质。
二、加强选种选配
母牛发情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基本在18h左右,且大约有25%的母牛表现出发情症状的时间在8h以内。
母牛配种受精时,要选择使用品质优良的冻精,有计划地选择使用不同优秀种公牛个体的精液用于输精,防止近亲交配。
三、培育健康牛群
在进行阴道检查、授精、助产等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消毒,遵守操作规范,避免造成生殖道感染与损伤。在生产中,对于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牛个体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同时严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扩散,确保牛群处于健康状态下进行正常的繁殖。
四、产后母牛的护理和饲养
尽快促进其生殖器官和体质恢复到原状,还要避免疾病的发生。及时更换围栏或圈舍内被污染的垫草,确保圈舍温暖、干燥、清洁,避免贼风侵入。
母牛产后3天内,主要饲喂优质干草和少量混合精料,每天饮用1次温热的益母膏麦麸汤,不仅能够促进子宫恶露排出,还能够补充由于产犊导致的水分损失。母牛产后1星期内,每天都供给温水饮用。

瘦肉型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方法


随着人们对猪肉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更偏爱瘦肉型猪肉,所以目前瘦肉型种猪在生猪养殖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使瘦肉型种猪充分的发挥其繁殖潜能,并进一步的提高瘦肉型种猪的生产性能,关系到了整个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瘦肉型种猪的培育与饲养过程中,要从环境、技术、饲养管理等多方面人手进行综合的管理和改进,以提高瘦肉型种猪的繁殖率和生产性能。

1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

要为其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从仔猪阶段就要注重环境的管理,要想给种猪创造理想的生产环境,要按照全场生产母猪的数量以及遵循均衡生产的原则来计算每周母猪生产头数,来确定产房和保育舍的大小,以实现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一般要求每舍有10~16张产床。合理的设计排粪沟,不但要求便于日常粪便的清理,还要注意不可以让粪沟成为冬季贼风的入口,以防止猪体受到侵袭。产房和保育舍的床下要有一定的坡度,并且要尽量保持地面光滑,这样地面和床下不易存水和尿,在人工清粪时也要注意减少冲水的次数,可以避免舍内湿度过大。如果舍内湿度过大,会造成仔猪下痢,母猪的健康受到威胁。另外还要注意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使母猪保持较高的繁殖性能,增加每头母猪每年提供商品猪的数量。

2.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目前养猪行业较为流行的饲养妊娠母猪的方式是限位栏饲养,这与原来的小群混养相比节约了饲养面积,可对单独猪只进行定料饲养,容易控制母猪的膘情,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缺点,特别是对管理和饲养条件要求较高的瘦肉型种猪表现的更为明显。限位栏饲养模式下的母猪运动量减少,肢蹄病和难产的几率增加,导致母猪的淘汰率高。因此,综合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取长补短,可选择限位栏加小群混饲的方式进行饲养,在配种后怀孕至怀孕前期的2个月进行限位栏饲养,后2个月进行小群混饲,直到产前1周,每群以2~4头为宜,这样可使难产率、肢蹄病的发病几率以及母猪的淘汰率都降低。

3科学的实施早期断奶

对仔猪成功的实施早期断奶不但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还直接关系到母猪的有效利用率,对于提高瘦肉型种猪的繁殖率非常重要。因此在母猪分娩后要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及时的吃上初乳,并且合理的固定乳头,原则是让弱仔在靠前的乳头吃奶,强仔在靠后的乳头吃奶,以保持全窝均匀生长发育。在7日龄时训练仔猪采食教槽料,并且要求教槽料要优质且易于消化。在仔猪出生后要做好仔猪的保健工作,适时的补铁、补哂,并定期消毒,做好仔猪的疾病预防工作。仔猪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因此要控制好环境温度,在实施早期断奶时,要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并在完全断奶后让仔猪在原圈舍内饲养1周左右的时间,以减少断奶应激。母猪在产后要实施清官,以促使恶露尽快排出,并防止感染其他疾病。在哺乳期要注意母猪营养的均衡,防止哺乳期母猪失重严重。经实际表明,实施21天早期断奶的母猪返情率可大幅度下降,并且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也有所增加,从而使母猪的繁殖力和年生产力提高

4加强饲养管理

选择好优良的品种,并严格按照科学的饲养程序进行饲喂,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喂程序才可让良好的品种特性得以充分的发挥,才可得到更大的回报。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饲料的品质,严禁给种猪使用劣质饲料、违禁药物、不合格疫苗等。要根据种猪不同的生长阶段、年龄、体重、生产目的以及用途来进行分阶段、分标准饲养,充分满足种猪的生理需求,使其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还要注重环境的控制,场内要将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及时的清理粪污,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做好日常的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在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对种公猪来说,适宜的温度对于保证公猪旺盛的性欲、较高的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都非常重要。还要处理好寒冷季节保温与通风的关系,既要保证舍内的温度适宜,又要保证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标,可以在猪舍的顶部安装换气装置。每天都要保证种猪有一定的运动时间,即使在冬季也要在一天中较为暖和的时段驱赶种猪运动,这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产性能都有帮助。

5做好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对于疫病要树立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理念,制定符合本场和本地区的免疫程序,可定期到当地的动物防疫站进行疫病的检测,做到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操作。疫苗要购自正规的厂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做好场区及舍内的消毒工作,以杀灭病原。定期投入药物进行疾病预防。对于死猪以及粪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交叉感染。

母牛养殖提高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


在牛的养殖过程中,影响母牛繁殖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牛生长的环境、饲料的投喂情况以及繁殖技术和疾病等都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牛的繁殖能力。在养殖过程中任何一项环节受到影响或者限制都会影响到牛的繁殖能力,因此,加强对母牛的繁殖能力的综合措施研究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从饲养管理、产期的调控以及产后的管理等方面对牛的繁殖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牛的繁殖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一、合理的饲养管理

1.提供均衡的饲料

牛饲养过程中,很长时间不孕在一定程度上与牛的营养状况有关系,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必须满足牛的营养需求,特别是对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但是在供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的量的大小,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母牛在出现营养不足时集中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瘦弱,同时在生殖方面出现性成熟阻碍、性周期障碍等不同程度的生殖问题。同时,很多母牛因为营养跟不上,即使怀孕之后,也很容易出现流产的现象。而在养殖过程中,如果牛的营养过剩,或者牛运动量不足导致牛肥胖,就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胚胎进入到子宫当中,严重影响到牛妊娠时期子宫的扩张机能,在怀孕的后期很容易出现难产或者产后酮病的发生。因此在母牛饲养过程中,保持中上等体况是维持良好繁殖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养殖过程中,成年的母牛因饲养不当而造成不孕时,在改变饲养方式之后就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在犊牛或者育成牛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营养不良而造成的生长发育受阻,就严重影响到牛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很难挽救,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彻底重视对犊牛和育成牛的培育和饲养管理。

2.营造适宜的环境

在母牛养殖过程中应该保证得到充足的运动和光照,并基于合理的日程安排,加强对妊娠母牛的管理,防止其在养殖过程中出现流产现象。养殖圈舍内应该保证干净和整洁,保证通风情况良好,并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二、调控产犊期

1.役用牛

做到母牛的使用和繁殖两不误。一般情况下在春秋季节完成交配工作,春季季节一般会选择在四月或者五月份进行交配,这时的母牛主要采食的是青草,膘情的恢复情况比较好,处于发情的旺盛时期,比较容易受孕,同时受孕的母牛在农忙季节还不是重胎牛,不会延误农活。在秋季进行交配一般会选择在九月或者十月之间进行,这是的母牛的膘情比较优质,也比较容易受孕,母牛在第二年的六月到七月就会生产,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和发育。

2.适时地进行配种

及时的做好发情鉴定工作,掌握好母牛的发情和排卵的规律,做到适时的配种,这是提高母牛受孕概率的在重要措施。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配种适宜造成的母牛不孕比疾病造成的母牛不孕的还要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母牛发情的观察,掌握好母牛的发情鉴定技术,根据发情的间隔天数分布,准确的对牛的发情情况进行鉴定。一般情况下,间隔18-24天发情鉴定的效果比较好。因此在配种之前一定要做好发情期的鉴定。

在鉴定过程中对于那些发情异常或者不发情的个体牛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的采取措施,必要时可以采用药物进行催情,提高母牛的受孕率。注意观察母牛的发情情况,一般情况下,目标生产后的1-3个发情期的排卵比较正常,比较容易受孕,如果在这个时期内母牛一种配不上种就需要对母牛进行必要的检查。对这牛的发情规律及时的进行掌握,适时地进行人工授精工作。在配种过程中对于那些不发情的个体,可以配合使用激素进行调整。母牛配种结束之后,做好对其早期的妊娠检查。做好未怀孕成功母牛的复配工作,这也是提高受孕率的一项十分有效地措施。

三、产后母牛的护理和饲养

对产后母牛应该及时的加强护理和饲养工作,促进其身体体质和生殖器器官尽快回复,并防止母牛在这段时期之内发生各种疾病。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刚产后的母牛的外阴部以及周围的器官要用温热的肥皂水或者用浓度大小在2%左右的苏尔溶液或者浓度大小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并将其擦干。圈舍或者围栏内被污染草垫应该及时的进行更换和消毒处理,并保持圈舍的干净、整洁,适合产后牛的恢复。同时还需要观察分娩之后的母牛胎衣和恶露排除的情况,如果母牛在生产之后的一天之内没有排除胎衣,应该将其作为胎衣滞留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母牛分娩之后还有没有出现恶露排除,应该及时的对其中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治疗。母牛生产之后,由于身体比较虚弱,消化机能比较差,产后产道还没有彻底的恢复,因此,在母牛产后的十五天之内应该投喂那些比较容易消化、容易吸收的、有通便作用的饲料,在投喂过程中不应该使用过度的浓厚的精饲料,以便于牛尽快恢复体质。牛在产后的三天之内只允许投喂优质的干草和少量的麦麸为主的混合精饲料,并且每天应该投喂温热的益母膏麦麸汤。这种饲养方式既能促进子子宫恶露排除,同时又可以及时的补充生产而引起的水分损失。牛在产后的一周之内,应该每天饮用温水。

提高獭兔繁殖技术 提高獭兔繁殖效果的方法


獭兔,学名力克斯兔,是一种典型的皮用型兔。因其皮毛绒密柔软,酷似水獭,故在我国通称为獭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增强,獭兔皮成为取代野生兽皮的高档裘皮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提高獭兔繁殖技术提高獭兔繁殖效果的方法。

提高獭兔繁殖技术
1、提高繁殖密度
一般养兔场仔兔多数在一个半月断奶,然后獭母兔进行再次配种。所以,1年只能繁殖3-4胎,繁殖速度很慢。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可实行频密繁殖或半频密繁殖,以提高其繁殖密度。应当指出的是,獭母兔血配后,由于哺乳和妊娠同时进行,因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很大,在饲料数量和质量上一定要满足獭母兔本身及泌乳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另外,对獭母兔必须定期称重,如发现体重明显减轻时,就要停止进行下一次血配。由于采用频密繁殖之后,种兔的利用年缩短,一般不超过1.5-2年,自然淘汰率较高。所以,一定要及时更新繁殖獭母兔群,对留种的幼兔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2、性诱催情
对长期不发情或拒绝交配的獭母兔,可以采用性诱催情法。将獭母兔放人公獭兔笼内,通过追逐、爬跨等刺激后,仍将獭母兔送回原笼,经过2-3次后,就能诱发獭母兔分泌性激素,促使发情、排卵。一般在早上催情,傍晚配种。
3、采用人工催情
有些獭母兔因长期不发情或拒绝交配而影响繁殖,尤其是秋季和冬季。为使獭母兔发情配种,除改善饲养管理外,还可采人工催情的方法。
4、激素催情
促使獭母兔发情排卵的激素,主要有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及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等。据试验,肌注促卵泡生成素,静脉注射促黄体生成素,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一般都可使獭母兔的发情率达到70%-90%,受胎率达到65%-70%,平均每胎产仔数为4~6只。

提高獭兔繁殖效果的方法
一、合理利用繁殖年限
一般种用獭兔的繁殖年限为3~4年。如果种兔体质好,生产性能优良,可适当延长使用年限,但不宜过长。一般种公兔以6~7年为限,母兔以4~5年为限。经后裔鉴定品质较差的种兔应及时淘汰。
二、制订繁殖计划
獭兔的繁殖一定要有计划,以便集中配种、集中产仔,方便饲养管理。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兔场,更需计划好,不可盲目进行。在制订计划时要根据市场需求、笼舍条件、饲料条件等来安排。皮用獭兔年产4胎为宜,一般计划在1月1日、3月20日、8月1日、10月20日配种。商品兔场以年产5胎为宜,如果市场需求量大,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年产5胎以上也是可行的。美国獭兔配种比较顺利的时间是每年的11月至翌年6月份。
三、促进母兔发情的技术措施
人工诱导母兔同步发情(同期发情),在生产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可以合理地组织母兔群集中配种、受胎,集中产仔。可节省时间和人力,有效地利用生产设备,便于经营管理,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母兔的发情周期不十分明显,故人工诱导母兔同步发情要比马、牛、羊等家畜容易得多。方法主要有药物刺激法和各种物理性刺激法等,以便使母兔在2~3天内发情。
方法一:拍阴催情。在交配前,用左手提起母兔的尾巴,右手快速高频率轻拍其外阴部,使母兔产生交配感,当母兔自愿举臀时即放人公兔笼内,这样很容易配上。
方法二:按摩催情。先将未发情的母兔慢慢抓起,抚摸几遍,使其安静下来,再用手指轻轻地按摩其外阴部,1~2分钟后,如母兔外阴部出现发情征兆,即可放对配种,这样很容易受配。
方法三:挑逗催情。母兔未发情而拒配时,可先让公兔与其追逐、挑逗、爬跨,纠缠多时后,将母兔送回原笼,经过8小时以后,如母兔阴部变红,呈发情症状,这时放对,就较容易受配。一般可以早上催情,傍晚再放对。用于挑逗的公兔最好是经过输精管结扎过的公兔,以便充分利用种公兔,且有利于配种记录。

方法四:群体催情。将10只左右未发情的母兔,放人面积约为6平方米的活动场内,然后放入健康、性欲强的公兔(最好也是结扎兔),让其追逐母兔,次日清晨根据母兔的发情情况,再分别放对。公、母兔放入运动场之前必须喂饱。
方法五:信息催情。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都有各自的信息,獭兔也不例外。将未发情或放对后拒配的母兔放在公兔笼内一昼夜(公兔取出后即放人母兔),由于母兔接受到了公兔笼内的公兔性信息,从而诱发母兔的发情。次日放对后再经公兔追逐,就较容易达成交配,且受胎率较高。但母兔留在公兔笼内的时间不应少于20小时,而且笼子应是长期饲养成年种公兔的。
方法六:药物催情。用2%的稀碘酊涂于阴唇上,可以刺激母兔发情,此法的有效率可以达到70%。
方法七:激素催情。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对长期不发情的母兔具有催情作用,此激素注射后2~3天,即可发情、放对。促卵泡素、促黄体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均有催情作用,但利用激素催情要特别注意使用剂量,否则会出现不良后果。
四、提高公兔配种能力的技术措施
公兔的配种能力主要决定于性欲的强弱和精液品质的好坏。要提高公兔的配种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选择健壮的公兔留种。选取那些性欲强、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睾丸大而匀称、精子活力好且密度大的公兔留作种用,及时淘汰单睾、隐睾或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公兔。
2.选择繁殖性能遗传稳定的公兔留种。在鉴定种公兔时,除对公兔本身的繁殖性能进行鉴定外,还要根据种兔卡评定三代以内的繁殖性能。对多次配种不孕或累计受孕率低于50%的公兔,不宜留作种用。
3.合理安排配种次数。一般壮年公兔每天可配种2~3次,青年公兔1~2次,但连配2~3天后应休息1天。种公兔的使用年限应为3~4年,每年必须选留1/3以上的后备种兔。整个种公兔群应以青、壮年公兔为主。
4.供给全价营养的饲料。要保持种公兔的良好种用体况,必须供给全价营养的饲料,特别是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应充足。在配种季节来临前15~20天就应调整日粮,逐渐增加蛋白质饲料和无机盐、维生素的含量。
5.避免近亲繁殖。在獭兔生产中切忌近亲交配,近亲繁殖容易产生死胎、畸形仔兔和后代生活力降低等问题。种兔场应严格建立种兔档案制度,即使是养兔专业户也应做好配种繁殖记录,定期更新种公兔。

夏季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母猪繁殖性能是决定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经过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每到夏季,由于高温及其他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仔猪腹泻率上升、成活率下降、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的发病率上升,配种率下降、死胎率上升、产仔数减少。提高母猪繁殖率、仔猪成活率和仔猪断奶重。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夏季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1、原因分析

内分泌因素。当环境温度超过35℃,母猪的脑垂体会受到刺激,影响了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因此母猪的发情和排卵受到了影响。根据相关报道,母猪在持续的高热环境下,会出现应激性,导致其卵巢机能紊乱,严重的还会出现卵巢囊肿症状。

营养因素。夏季因为高温持续,母猪无法良好的散热,导致其食欲不振,在哺乳期体重减弱明显,出现了不规则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工作,出现死胎和弱胎的概率也比较高。高温的时候,因为饲料中维生素不稳定,脂溶性维生素A、E在30℃以上的环境中,会快速流失,母猪的繁殖活动受到影响。

公猪因素。公猪精液活性也受到了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高,其精液的活力会不足以实现配种需求。夏季猪舍的温度普遍是38~40℃,公猪因为温度过高,性欲降低,精液质量不高,母猪的受孕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直接导致受胎率降低。

霉菌毒素因素。高温环境中饲料霉变概率较高,母猪会因为采食变质的饲料导致其食欲不佳。不仅如此,霉菌还具有毒素效应,食用了霉变的饲料后,母猪的生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出现流产、死胎等的概率也比较高,影响繁殖性能。

疾病因素。夏季高温环境中微生物的活动频繁,繁殖比较快,母猪产后发生无乳综合征的几率也比较高,还可能会患有子宫内膜炎,加上夏季是流行病的高发季节,蚊虫孳生,增加疾病的流行性,很多的前2胎青年母猪更是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疾病。

2、综合防制

改善饲养管理。使用相关设施让饮水器内的水有一定的流量,给母猪提供洁净的饮用水,水温保持在10℃左右。夏季需要早晚驱赶公猪和母猪,驱赶时间大约为1小时。早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饲喂,最好是给其提供湿料,增加喂食次数,在晚上的时候增加1次。母猪的膘情控制好,对于存在生育繁殖缺陷的种猪和母猪进行筛选。配种时间选择上午8点前和下午6点后。注意保持猪舍的卫生,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

把好种猪营养关。调整日粮营养,保证适宜的营养水平,夏季种猪消耗增加,营养摄入减少。因此,进入夏秋高温季节应提高日粮中能量、蛋白质(特别是赖氨酸)、维生素的水平。种公猪饲料蛋白质应在16.0%以上,空怀母猪饲料蛋白质在14.5%以上。同时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C、E的供给量,除正常供给量外,在每吨日粮中应额外添加维生素A、E各40~50克。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种猪舍最适温度如下,配种舍12~15℃,妊娠舍18℃,哺乳舍18~22℃。夏季温度比较高,为了能够让猪舍的温度达到繁殖的标准,需要在猪舍内设置喷淋设备以及通风设备,让猪舍可以通过喷淋和通风来降低温度,确保其温度符合繁殖需求。滴水、屋顶洒水等方式均能降低环境温度,使用风扇时要注意,如果温度超过35℃,那么仅依靠风扇也起不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可以使用湿帘,有条件的配置空调,让温度得到降低,种猪舍安装空调虽然会成本增加,但是效果突出。

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做好公猪饲养管理工作,对于种猪的精液进行检查,有问题的应该要进行筛选。如果公猪的精液比较少,畸形率高,可以调整饲养,先暂停配种,经过5星期的改善后,再进行检查,如果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可以选择替换种猪。

药物保健。生产母猪在产前1~2星期、后备母猪在配种前用药物进行驱虫,每33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通灭”(主要成分为多拉菌素)1毫升。做好细小病毒、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等疾病的免疫注射工作。由于夏季高温期母猪无乳综合征发病率高,可以在产前、产后各1星期以及断奶、配种期间的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千克和中药鱼腥草5千克,或在母猪分娩时每头肌肉注射“得米先”(主要成分为长效土霉素)10毫升,控制产后感染,用来预防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在公、母猪每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霉卫宝”(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铝、氧化亚铁)2千克。通过激素调整,增加泌乳量,提高仔猪的断奶重,缩短母猪断奶后到配种的时间间隔,增加下胎母猪的产仔率。

夏季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其防治
随着夏季气温升高,陆续接到客户反映母猪产后不发情、返情、产仔数明显减少,死胎弱胎增多等繁殖性能下降的咨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养殖户朋友们参考。
(一)分析原因
1、营养性原因
(1)夏季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相对应母猪繁殖所需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营养缺乏,导致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和受孕,出现死胎和弱胎。
(2)夏季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差,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E在环境温度超过30℃时失效更快。维生素A、E是维持正常繁殖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维生素,饲料存放不当或者存放时间过长导致维生素A、E失效,以致于繁殖母猪VA、VE缺乏或不足,是导致母猪乏情、受胎率低、胚胎发育异常等繁殖障碍的基本原因。
(3)夏季青绿饲料缺乏或不足、饮水不充足、饲料调配不合理导致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和正常的繁殖活动。
2、环境温度
公猪精液的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的活力越低。夏季猪舍温度高达38~40℃,甚至更高,导致公猪性欲下降,精液变的稀薄,死精弱精数增多,精液的活力明显下降,这一原因是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原因。
3、运动不足
鸡舍窄小,无活动场地,运动不足会导致母猪后肢乏力,直接影响受胎率。公猪运动过少,精液活力下降,使母猪的受胎率降低。
4、疾病原因
夏季由蚊蝇传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在该季节多发,公猪受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睾丸炎,性机能减退,精液质量下降,母猪表现为配种困难、流产、死胎等。
5、公猪使用不当
夏季高温,由于种公猪体重大,热应激很明显,如果在白天配种,对公猪损伤较大,导致部分公猪短期内不能使用,从而加大其他公猪的使用频率,公猪使用过频,精液质量必然下降,从而影响到母猪的受胎率。
(二)防治措施
1、夏季适当补充青绿饲料:每头种畜每天供给2公斤以上青饲料,以补充维生素不足,并供给母猪充足、清凉、清洁的饮水。
2、调整种猪日粮:提高种畜饲料蛋白质水平,适当提高母猪饲料中麸皮用量,防止母猪便秘发生,增大VA、VE用量。本公司在夏季来临之际母猪预混料中VA、VE的用量已增加了20%。如果母猪应激严重也可额外加入适量的种猪专用多维,效果会更好。
3、搞好防暑降温工作:种猪舍在夏季应安装通风降温或喷淋降温设备,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0.2%~0.5%,或VC粉200~500克/吨,可起到防暑降温作用。
4、合理利用种畜:严格控制配种频率,种公猪在夏季每周配种不超过5次,选择合理的配种时间,将传统的夏季早晚配种改为晚上12点,实践证明夏季深夜配种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明显提高受胎率10%。
5、做好种畜保健工作,除对种畜做好常规的免疫外,每年还应做好乙型脑炎疫苗注射,并且每月使用一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能提高公猪精液活力和配种能力。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3553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