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肿疽的患病症状 牛气肿疽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近几年,因为牛肉味道鲜美,富含营养,已经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肉类,所以肉牛的饲养量逐年升高,更多的饲养者加入到肉牛养殖行列。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自然感染一般多发于黄牛、水牛、奶牛、牦牛、犏牛易感性较小。发病年龄为0.5-5岁,尤以1-2岁多发,死亡居多。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牛气肿疽的患病症状牛气肿疽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疾病的流行

气肿疽梭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支持运动功能的鞭毛,是引发气肿疽的病原,并且能够在体外形成专性厌氧的芽孢。肉牛感染气肿疽主要是由于消化道感染而引起,此外深部创伤在临床中也能够引起气肿疽的感染。气肿疽在疾病的流行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方性,而且具有突出的季节性流行特点,比如气温偏高的夏季有蚊蝇进行比较频繁的活动,所以属于气肿疽感染的主要阶段,一旦有牛感染就很容易导致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流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气肿疽的主要传染源就是牛,尤其是肉牛在生产中主要是借助土壤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肉牛在采食过程中如果食入的饲料或者饮水中污染了气肿疽梭菌,病原就会通过多种途径侵入牛的血液中,从而造成牛发生全身性感染的症状。在气肿疽的常发地区的易感染群体是6-36月龄的牛,但是幼龄犊牛和其他年龄段的牛也同样具有发病的情况,只是发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已。体型肥壮的牛和比较瘦弱的牛相比较易感性要更强一些,实际生产中饲养者应该多对牛群进行观察并且给予该病足够的重视。

2、患病表现

一般牛感染气肿疽之后会有3-5天的潜伏期,个别的潜伏期在1-2天,还有潜伏期比较长的能够达到7-9天之久。生产中一般不见肉牛有任何患病表现而突然就体温升高到41-42℃之后就会表现发病症状。肉牛感染气肿疽的早期仅仅是有热和痛感,但是随后可以发现肿胀的中央变凉,最后肉牛没有痛感。如果将患牛的患部皮肤用刀切开,会有液体流出,呈污红色带泡沫且具有酸臭味道。

3、综合诊断

临床诊断的方式主要是从肉牛的患病情况为切入点,同时还要结合对疾病具体流行情况的调查,如果符合上述的特点即可诊断为气肿疽。但是此种诊断会存在误差,所以生产中如果有条件结合实验室诊断的手段更为准确。

实验室诊断:条件允许的饲养场可以进一步采取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采取患牛病变部位的肌肉、水肿液或是病死牛的肝脏作为检验的病料,在这些病料的表面进行涂片和染色处理,然后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即可确诊。实验室诊断更为准确,所以在临床中应该加以推广应用。

4、防治措施

预防方法:饲养者在实际生产中应该争取尽早发现病牛,然后在第一时间对病牛加以有效的治疗。放牧的牛群应该派专人管理,这样能够随时掌握牛群的具体情况,一旦牛出现异常表现就可以马上报告相关领导。通过临床诊断手段可以初步确诊牛感染气肿疽,就要尽快将病牛进行转移,同时对牛群和放牧地区展开消毒、灭菌措施,并且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执行操作。而其他的牛群也必须尽快实行强制性的疫苗免疫,目的是预防健康牛群感染气肿疽甚至造成大范围的流行情况。一般在每年的春季给成牛、犊牛一律皮下注射5mL的气肿疽菌苗,通常犊牛应该在其6月龄之后再进行1次疫苗免疫,这样能够保证犊牛体内能维持6个月的免疫力,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免疫期。生产中必须将病牛和疑似牛与健康牛隔离,采取隔离饲养的方式,对于健康的牛要紧急免疫气肿疽甲醛苗用于预防气肿疽的发生和流行,避免牛场遭受更大的损失。此外,病死牛的尸体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切忌随意乱丢弃,更不能为了贪图经济利益而违规出售或者直接食用,这样会导致污染的程度更加严重,造成的损失更大。生产中应该将病死牛的尸体和已经被病菌污染的饲料、粪尿、垫草等采取一起焚烧或者深埋的处理方式。随后采取相应的彻底且全面的消毒处理措施。进行出售处理或者是需要调运的牛,在操作之前必须是通过相关的检疫操作才能够进行,如果经检疫发现牛不健康则禁止运出,控制病菌流出而避免将气肿疽病的感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导致疾病的流行更加严重。此外,应该加强对与肉牛的饲养管理措施。将恶劣的饲喂环境加以改变并且要及时的对饲养方式进行调整,将疫病的流行进行控制,避免扩大疾病的传播范围。平时的临床生产过程中应该多观察肉牛,避免其躯体发生创伤而降低了肉牛机体的抵抗力。如果饲养场具备条件,可以在自己的牛场种牧草养牛,这样对于饥饿的肉牛可以及时采取补饲措施。

治疗: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如果能够静脉注射抗气肿疽血清,则会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通常是一次注射150-200mL。临床生产中,通常采用青霉素给患牛进行肌肉注射,每次200万IU,每天注射2-4次。还可以给患病牛静脉注射100-200mL的磺胺噻唑钠,临床效果比较好。

牛气肿疽的流行特点
自然感染一般多发于黄牛、水牛、奶牛、牦牛、犏牛易感性较小。发病年龄为0.5-5岁,尤以1-2岁多发,死亡居多。猪、羊、骆驼亦可感染。病牛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处理不当的尸体,污染的饲料、水源及士壤会成为持久性传染来源。
该病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深部创伤感染也有可能。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季节性,夏季放牧(尤其在炎热干旱时)容易发生,这与蛇、蝇、蚊活动有关。
症状
潜伏期3-5天,最短1-2天,最长7-9天,牛发病多为急性经过,潜伏期3-5天,往往突然发病,体温达41℃-42℃,早期出现轻度跛行,食欲和反刍停止。相继在多肌肉部位发生肿胀,初期热而痛,后来中央变冷无痛。患病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切开患部皮肤,从切口流出污红色带泡沫酸臭液体,这种肿胀发生在腿上部、臀部、腰、荐部、颈部及胸部。此外局部淋巴结肿大。食欲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最后体温下降或再稍回升。一般病程1-3天死亡,也有延长到10天的。若病灶发生在口腔,腮部肿胀有捻发音。发生在舌部时,舌肿大伸出口外。老牛发病症状较轻,中等发热,肿胀也轻,有时有疝痛臌气,可能康复。
主要病变,尸体显著膨胀,鼻孔流出血样泡沫,肛门与阴道口也有血样液体流出,肌肉丰满部位有捻发音。皮肤表现部分坏死。皮下组织呈红色或黄色胶样,有的部位杂有出血或小气泡。胸、腹腔及心包有红色、暗红色渗出液。
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和臌胀,天然孔常有带泡沫血样的液体流出,患部肌肉黑红色,肌间充满气体,呈疏松多孔之梅绵状,有酸败气味。局部淋巴结充血、出血或水肿。肝、肾呈暗黑色,常因充血稍肿大,还可见到豆粒大至核桃大之坏死灶;切面有带气泡之血液流出,呈多孔海绵状。其他器官常呈败血症的一般变化。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其病理诊断要点为:
1、丰厚肌肉的气性坏疽和水肿,有捻发音;
2、丰厚肌肉切面呈海绵状,且有暗红色坏死灶;
3、丰厚肌肉切面有含泡沫的红色液体流出,井散发酸臭味。炭疽、巴氏杆菌病及恶性水肿也有皮下结缔组织的水肿变化,应与气肿疽相区别。炭疽、巴氏杆菌病与气肿疽之区别参见本节炭疽病之诊断。气肿疽与恶性水肿的区别:恶性水肿的发生与皮肤损伤病史有关;恶性水肿主要发生在皮下,且部位不定;恶性水肿无发病年龄与品种区别。
预防治疗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有本病发生的地区可用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
病畜应立即隔离治疗,死畜禁止剥皮吃肉,应深埋或焚烧。病畜厩舍围栏、用具或被污染的环境用3%福尔马林或0.2%升汞液消毒,粪便、污染的饲料、垫草均应焚烧。
在流行的地区及其周围,每年春秋两季进行气肿疽甲醛菌苗或明矾菌苗预防接种。若已发病,则要实施隔离、消毒等卫生措施。死牛不可剥皮肉食,宜深埋或烧毁。早期之全身治疗可用抗气肿疽血清150--200毫升,重症患者8-12小时后再重复一次。实践证明,气肿颅期应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100万-200万国际单位,每日2-3次;或四环素静脉注射,每次2-3克,溶于5%葡萄糖2000毫升,每日1-2次;会收到良好的作用。早期之肿胀部位的局部治疗可用0.25%-0.5%昔鲁卡因溶液10-20毫升溶解青霉素80万-120万国际单位在周围分点注射,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关推荐

黄牛气肿疽病的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我县黄牛气肿疽病多发,通过及时治疗和有效防控,该病发病率明显降低。笔者在临床中共治疗黄牛气肿疽病139例,治愈127例,治愈率91.2%,效果显著,现将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病因

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鸣疽,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并常有跛行。

二、流行病学

在自然情况下,气肿疽主要侵害黄牛,山羊、鹿、骆驼有发病报道,而水牛、绵羊较少发病,猪感染更少见。黄牛6月龄至3岁期间和肥壮的易感,夏季多发,呈地方性流行。

三、临床症状和诊断

黄牛发病多为急性气肿疽,体温41~42℃,早期即出现跛行。相继出现特征病变肿胀,即在多肌肉部位发生肿胀,初期热而痛,后来中央变冷,无痛。患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切开患部,从切口内流出污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肿胀多在腿上部、臂部、腰部、荐部、颈部和胸部。此外,局部淋巴结肿大,触之坚硬,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最后体温下降或再稍回升后死亡。

患病而死的山羊尸体表现轻微腐败变化,因皮下结缔组织气肿和瘤胃膨胀而显著肿胀,又因肺脏在濒死期水肿的缘故,由鼻孔流出血样泡沫,肛门与阴道口也有血样液体流出。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采取肿胀部位的肌肉、肝、脾和水肿液,做细菌分离培养和动物感染试验。在临床诊断时,要注意鉴别气肿疽与恶性水肿,气肿疽与炭疽、巴氏杆菌病。

四、防治

1.预防。①用气肿疽疫苗预防接种,控制效果明显。②病牛应立即隔离治疗,死牛严禁剥皮吃肉,应深埋或焚烧,以防病原扩散。病畜圈栏、用具以及被污染的环境用3%福尔马林或0.2%氧化汞液消毒,粪便污染的饲料和垫草等均应焚烧销毁。

2.治疗。①早期可用抗气肿疽血清16~20毫升皮下、静脉或腹腔注射治疗。②用青霉素180万~200万国际单位,肌内注射,每日3次,或者用四环素3~4毫升溶于150毫升5%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每日2次。

(作者联系地址:贵州省贞丰县白层镇兽医站邮编562203)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 肉牛气肿疽的临床症状及防控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躯体肌肉丰满部位(如胸、臀、股、腰部等)形成气性肿胀,用手按压会发出捻发音,且产生酸臭味的气体。该病往往快速发生,传播迅速,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疗容易发生死亡,应采取防治措施。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肉牛气肿疽的临床症状及防控。

1、流行病学

气肿疽梭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是一种专性厌氧菌,菌体两端钝圆,没有荚膜,具有鞭毛,能够自行运动,且会在菌体中央或者偏向一端处形成芽胞。该菌的繁殖体具有较弱的抵抗力,但形成芽胞后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能够在土壤中生存5年之久,且胃液对芽胞毒力没有任何影响。

自然感染情况下,通常是黄牛容易发生,而奶牛、水牛、牦牛的易感性相对较小。牛通常在0.5~5岁发病,特别是1~2岁发病率较高。一般来说,肥壮牛相比于瘦弱牛更容易发病,有时羊、猪、骆驼也能够感染该病。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即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没有妥善处理的尸体,且土壤、水源以及饲料污染菌体后可持续作为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能够通过吸血昆虫或者皮肤损伤传播,还有可能经由深部创伤发生感染。一般是当年出生的犊牛容易被传染,在发病死亡牛的数量中超过90%,而老龄牛患病后通常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但感染的病菌会长时间存在于消化道内,从而持续向外界排菌,当条件适宜时就会导致犊牛感染而出现发病。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该病通常具有3~5天的潜伏期,病牛都呈急性经过,有些体温能够升高达到42℃,有些出现跛行,且肌肉丰满处会出现肿胀,这些肿胀部位初期具有热感且伴有疼痛,而后期至逐渐变冷,且痛感消失。患处呈黑色或者暗红色,皮肤变得干硬,用手按压会发出明显的捻发音,敲击会发出鼓音。将患部切开后会有酸臭的液体从切口处流出,并混杂红色的泡沫。一般来说,胸部、臀部、腿上部发生肿胀,其局部淋巴结发生充血、肿大。病牛症状严重时,精神萎靡,只能够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反应淡漠,采食废绝,停止反刍、排粪,最后体温出现降低又略微回升的现象,之后快速发生死亡。

剖检病死牛,发现尸体明显臌胀、快速腐败,肌肉丰满处产生捻发音。鼻孔有血样泡沫流出,阴道口和肛门会流出血样液体,患处肌肉呈黑红色,肌间含有大量的气体,使其类似于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并散发酸败气味。局部皮肤发生坏死,皮下组织存呈黄色或者红色胶样,有些部位会存在小气泡或者发生出血。肝脏、肾脏呈暗黑色,往往由于充血而略微肿大,还存在豆粒大小至核桃大小的坏死灶。胸、腹腔以及心包存在暗红色、红色的渗出液。

3、防控措施

免疫接种。气肿疽病可使用气肿疽明矾菌苗进行预防。任何年龄的牛均皮下注射5mL疫苗。对于小于6月龄的犊牛,在6月龄时要再进行1次注射。牛接种疫苗经过14天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免疫力,并持续6个月进行保护。对于疫病的流行地区,每头牛第1年进行2次注射,之后每年进行1次注射,至少需要连续进行3年免疫,确保牛群能够在3年内得到免疫保护,一般有效防控和净化该病。

应急处理。发现疫情后要立即封锁牛场,并逐头对整个牛群进行检查,对于病牛和疑似病牛要就地隔离,并采取积极的治疗,同时还要对同群没有发病牛的动态进行密切观察,以便及时发现新感染病牛而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另外,对于同群没有发病的牛、附近全部牛以及邻近疫区的同一放牧场内放牧或者较近距离的放牧场的牛都要紧急接种气肿疽菌苗,此外,病死牛尸体禁止食用或者剥皮,且要连同其污染的垫草等一起进行深埋或者烧毁等无害化出,并使用3%~5%福尔马林对污染的圈舍、场地进行消毒。

药物治疗。牛发病后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果延误治疗就容易发生死亡。临床上,一般根据病牛的实际情况选择采取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消除病因、抗菌消炎为治疗原则。病牛早期可静脉注射150~200mL抗气肿疽血清,如有需要经过12h可再进行1次重复注射。发病初期,病牛也可使用抗菌素(如四环素、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病牛可每次肌肉注射100万~200万IU青霉素,每天2次;或者每次取2~3g四环素,添加在200mL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均匀后用于静脉注射,每天2次。病牛可内服500mL液体石蜡(植物油)、10g鱼石脂、15mL白酒,用于清除胃肠有毒物质;内服由20g磺胺脒、10g亚硝酸铋、10g萨罗以及适量常水组成的混合溶液,用于止泻,并保护胃肠黏膜。对于肿胀部位,早期不适合切开,而是在周围进行皮下或者肌肉分点注射适量的0.25%~0.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或者3%双氧水。病程中后期,可选择在防散毒的条件下将其切开,清除坏死组织后使用3%双氧水或者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彻底冲洗。此外,病牛还可根据全身状况采取对症治疗,如强心补液、解毒等。病牛一般可静脉注射由2000~3000mL5%葡萄生理盐水、500~800mL5%碳酸氢钠溶液、200~300mL樟脑酒精葡萄糖液组成的混合溶液1次。

肉牛气肿疽的病原
本病病原是气肿疽梭菌,革兰氏阳性,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在体外可形成芽胞,专性厌氧,芽胞的抵抗力极强,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在液体中的芽胞可耐受20分钟煮沸,0.2%升汞在10分钟内杀死芽胞,3%福尔马林15分钟杀死,盐腌肌肉可存活2年以上,在腐败肌肉中可存活6个月。
在自然条件下,气肿疽主要侵害黄牛。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传递因素是土壤。病畜体内的病菌进入土壤,以芽胞形式长期生存于土壤,动物采食被这种土壤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口腔和咽喉创伤侵入组织,也可由松弛或微伤的胃肠粘膜侵入血流而感染全身。
本病常在地区的牛、6个月龄至3岁间容易感染,但幼犊或其他年龄的牛也有发病的,肥壮牛似比瘦牛更易患病。
气肿疽梭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长2-8微米,宽o.5-0.6微米。能运动、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胞,能产生不耐热的外毒素。芽胞抵抗力强,可在泥土中保持5年以上,在腐败尸体中可存活3个月。在液体或组织内的芽胞经煮沸20分钟、o.2%升汞10分钟或3%福尔马林15分钟方能杀死。
流行特点
自然感染一般多发于黄牛、水牛、奶牛、牦牛、犏牛易感性较小。发病年龄为0.5-5岁,尤以1-2岁多发,死亡居多。猪、羊、骆驼亦可感染。病牛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处理不当的尸体,污染的饲料、水源及士壤会成为持久性传染来源。
该病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深部创伤感染也有可能。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季节性,夏季放牧(尤其在炎热干旱时)容易发生,这与蛇、蝇、蚊活动有关。
症状
潜伏期3-5天,最短1-2天,最长7-9天,牛发病多为急性经过,潜伏期3-5天,往往突然发病,体温达41℃-42℃,早期出现轻度跛行,食欲和反刍停止。相继在多肌肉部位发生肿胀,初期热而痛,后来中央变冷无痛。患病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切开患部皮肤,从切口流出污红色带泡沫酸臭液体,这种肿胀发生在腿上部、臀部、腰、荐部、颈部及胸部。此外局部淋巴结肿大。食欲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最后体温下降或再稍回升。一般病程1-3天死亡,也有延长到10天的。若病灶发生在口腔,腮部肿胀有捻发音。发生在舌部时,舌肿大伸出口外。老牛发病症状较轻,中等发热,肿胀也轻,有时有疝痛臌气,可能康复。
主要病变,尸体显著膨胀,鼻孔流出血样泡沫,肛门与阴道口也有血样液体流出,肌肉丰满部位有捻发音。皮肤表现部分坏死。皮下组织呈红色或黄色胶样,有的部位杂有出血或小气泡。胸、腹腔及心包有红色、暗红色渗出液。
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和臌胀,天然孔常有带泡沫血样的液体流出,患部肌肉黑红色,肌间充满气体,呈疏松多孔之梅绵状,有酸败气味。局部淋巴结充血、出血或水肿。肝、肾呈暗黑色,常因充血稍肿大,还可见到豆粒大至核桃大之坏死灶;切面有带气泡之血液流出,呈多孔海绵状。其他器官常呈败血症的一般变化。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其病理诊断要点为:
1、丰厚肌肉的气性坏疽和水肿,有捻发音;
2、丰厚肌肉切面呈海绵状,且有暗红色坏死灶;
3、丰厚肌肉切面有含泡沫的红色液体流出,井散发酸臭味。炭疽、巴氏杆菌病及恶性水肿也有皮下结缔组织的水肿变化,应与气肿疽相区别。炭疽、巴氏杆菌病与气肿疽之区别参见本节炭疽病之诊断。气肿疽与恶性水肿的区别:恶性水肿的发生与皮肤损伤病史有关;恶性水肿主要发生在皮下,且部位不定;恶性水肿无发病年龄与品种区别。
预防治疗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有本病发生的地区可用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
病畜应立即隔离治疗,死畜禁止剥皮吃肉,应深埋或焚烧。病畜厩舍围栏、用具或被污染的环境用3%福尔马林或0.2%升汞液消毒,粪便、污染的饲料、垫草均应焚烧。
在流行的地区及其周围,每年春秋两季进行气肿疽甲醛菌苗或明矾菌苗预防接种。若已发病,则要实施隔离、消毒等卫生措施。死牛不可剥皮肉食,宜深埋或烧毁。早期之全身治疗可用抗气肿疽血清150--200毫升,重症患者8-12小时后再重复一次。实践证明,气肿颅期应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100万-200万国际单位,每日2-3次;或四环素静脉注射,每次2-3克,溶于5%葡萄糖2000毫升,每日1-2次;会收到良好的作用。早期之肿胀部位的局部治疗可用0.25%-0.5%昔鲁卡因溶液10-20毫升溶解青霉素80万-120万国际单位在周围分点注射,可收到良好效果。

猪瘟的发病症状 猪瘟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猪瘟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多发的疫病,早在1885年首次在美国发现,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国境内也有发生,防控防治不及时,不仅直接影响生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更会给生猪养殖业造成极大地威胁,使养殖户蒙受损失。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瘟的发病症状和猪瘟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1、流行特点

猪瘟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不同性别、年龄、品种的猪均会发病。潜伏期一般为5~8天,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脏器及尸体是主要病原菌。另外,杀病猪的工具,猪的内脏、血、肉,废水、废料,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也是主要传染源。患病母猪可将病毒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人和其他动物也能机械地传播病毒。

2、发病症状

猪或野猪是猪瘟的唯一宿主。根据发病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和温和型四种类型。

最急性型。一般在初发病地区和流行初期发生此类型。发病期间病猪无明显症状,病前精神、饮食正常。发病后突然死亡。

急性型。病猪突然发热,体温在40~42℃。精神不振,喜扎堆挤卧,肌肉震颤,弓背,行走不稳。进食量骤减,甚至拒食。喜饮水,呕吐。皮肤前期充血,继而变成紫绀色。结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严重时上下眼睑黏住无法睁开。初期便秘,粪便表面有大量肠黏液;后期腹泻,粪便有黏液或血液,散发恶臭味。病猪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鼻、耳后、四肢内侧、腹部皮肤,以及唇内、牙龈、肛门等处出现针尖样出血点。喉头黏膜及扁桃体出血。仔猪出现后退、磨牙、转圈、侧卧、强直等症状。该病的病程多在10—20天。

慢性型。一般是由急性型转变而来。初期体温不稳,采食量下降,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精神萎靡,走路不稳,后肢摇晃无力。有的病猪耳尖、四肢下部、尾端有蓝紫色或坏死、脱落现象。病猪消瘦、贫血、衰弱,后期因衰竭死亡。妊娠母猪一般无症状,但可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发死胎、早产。病程可达1—3个月,甚至3个月以上。

温和型。温和型也称非典型,多发生在断奶后的仔猪及架子猪,病情温和,无明显症状。体温在40℃左右,食欲时好时坏,偶尔出现便秘和腹泻。皮肤无出血小点,但有淤血和坏死。病猪消瘦体弱,抵抗力下降,导致死亡。耐过猪虽然未死,但呈现出发育迟缓现象。

3、诊断方法

诊断时要根据该病流行特点、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可做出初步诊断。

剖检病变。剖检后,皮肤、皮下、肌肉、黏浆膜及内脏器官均有出血。全身淋巴结,特别是头颈部及腹腔淋巴结有暗红色的出血现象,切面呈大理石样红白色相间。肾盂、输尿管及膀胱黏膜出血。胃肠黏膜充血、出血。大肠有坏死灶。脾不肿大,边缘可出现暗红色豆大梗死区。

4、防治方法

管理措施。加强管理,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及时淘汰隐性感染带毒种猪。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尽量避免外引,是防止猪瘟传人的有效途径。如外进仔猪,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再进行疫苗注射,隔离饲养1个月方可混群。严禁非本场人员、车辆及其他动物出入,养殖人员要着工装、鞋帽,在保持服装鞋帽卫生的同时,还要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免疫接种。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案,接种疫苗是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法,免疫疫苗要达到全栏接种。要从正规渠道、厂家或供货商购疫苗,购买后要冷藏妥善保管。仔猪、成猪都要定期注射疫苗,必须要每头猪使用一个针头,不可共用一个针头。注射疫苗后的第四天就具有免疫能力,可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等进行注射,免疫效果较好。

防治方法。发现疫病,立即隔离并消毒,上报相关部门。采取综合治疗与对症治疗,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对健康猪进行紧急接种。对仔猪每头肌注猪瘟活疫苗进行乳前免疫,注苗后1.5~2h必须让初生仔猪吃上初乳。间隔40天进行二免。

5、注意事项

在发病防治过程中,养殖户需要注意的是消毒药剂采用几种药液交替使用,药剂用量必须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配比,不得随意加大,也不能为了降低投入成本而减少用量,影响消毒效果,造成发病隐患。

猪瘟的发病特点

在自然情况下,只是猪和野猪感染发病,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以发病;本病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生。

不按期进行预防注射的地区,一旦发病,在短期内,可造成广泛的流行。发病和死亡都很高。在常发地区或注射密度不很高的地区,可呈零星散发。

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来源。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皮肤伤口感染。猪只的买卖、运输、尸体处理不当、内品卫生检验不严,兽医卫生措施执行不力,人、动物和昆虫等都可成为间接的传染媒介,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胎盘传染使仔猪患病,成为防制中十分棘手的问题。临诊症状

猪瘟与发生败血症的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在症状方面很相似,较准分开,应注意区别诊断。猪瘟的临诊特点是:体温升高到40.5~42C稽留热;有脓性结膜炎;病初便秘,后腹泻;在病猪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指压不褪色;公猪有包皮发炎,用手挤压时,有恶臭混浊液体射出,急性病例,多在1周左右死亡。死亡率可达60﹪~80﹪;小猪有神经症状;慢性猪病,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病猪明显消瘦、毛焦臁糜,行走不稳。一般病程可达20天或以上,死亡居多。

病理剖检变化

急性猪瘟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有诊断价值的变化是: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颚凹、颈部、鼠蹊、内脏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周边出血;肾脏色淡,不肿大,有数量不等的小点出血;脾脏边缘梗死;喉头粘膜、会厌软骨、膀胱粘膜、心外膜、肺及肠浆膜,粘膜有出血。慢性病猪特征的变化是有盲肠、结肠及回盲口处粘膜上形成扣状溃疡。

潜伏期

一般为5—7天,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和温和型四种类型。最急性型

A:最急性型:

病猪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一般出现在初发病地区和流行初期。急性型

B:急性型:

病猪精神差,发热,体温在40—42℃之间,呈现稽留热,喜卧、弓背、寒颤及行走摇晃。食欲减退或废绝,喜欢饮水,有的发生呕吐。结膜发炎,流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不能张开,鼻流脓性鼻液。初期便秘,干硬的粪球表面附有大量白色的肠粘液,后期腹泻,粪便恶臭,带有粘液或血液,病猪的鼻端、耳后根、腹部及四肢内侧的皮肤及齿龈、唇内、肛门等处粘膜出现针尖状出血点,指压不退色,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公猪包皮发炎,阴鞘积尿,用手挤压时有恶臭浑浊液体射出。小猪可出现神经症状,表现磨牙、后退、转圈、强直、侧卧及游泳状,甚至昏迷等。慢性型

C:慢性型:

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体温时高时低,食欲不振,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逐渐消瘦、贫血,衰弱,被毛粗乱,行走时两后肢摇晃无力,行走不稳。有些病猪的耳尖、尾端和四肢下部成蓝紫色或坏死、脱落,病程可长达一个月以上,最后衰弱死亡,死亡率极高。温和型

D:温和型:

又称非典型,主要发生较多的是断奶后的仔猪及架子猪,表现症状轻微,不典型,病情缓和,病理变化不明显,病程较长体温稽留在40℃左右,皮肤无出血小点,但有淤血和坏死,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猪十分瘦弱,致死率较高,也有耐过的,但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防治措施

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

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猪库、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特别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

改善饲养管理,搞好圈舍、环境及管理用具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

1.坚持自繁自养,免疫接种,定期用消毒剂,如柏兰肤乳净清洗食槽,用菌毒诺安场地喷洒。

2.做好预防工作,用超高倍面议疗法,对慢性或非典型性猪瘟按每10kg体重肌肉注射5头份的猪瘟细胞培养活疫苗,50kg以内病猪加大剂量注50头份,并配合强心、利尿、补液等,对症治疗。同时应用柏兰红霉素粉、喘痢康或柏兰功夫饮水治疗并发症,用维多利、多矿盐补充营养与体液,增加抗病能力。

3.用中药荆防败毒散或清瘟败毒散拌料喂服。

4.用卡耳疗法卡耳治疗,如柏兰卡耳霜卡耳,卡耳搭档拌料。

验方:皮硝(硫酸钠)120g、土狗子(蝼蛄)7个。土狗子捣烂,先服皮硝,后服土狗子,连服2剂(50kg重猪1次内服)。





鹅日射病症状和防治


症状

日射病是鹅受阳光照射时间长,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

病因:鹅放牧或圈在受强烈阳光直射的地方,天气酷热而无风,活动范围又小,使头部发生充血,神经机能障碍而引起发病。

症状:步行蹒跚,闭目低头,意识不清,痉挛,体温升高,严重可突然倒地死亡。

治疗

(1)炎热的夏季应避免中午放牧,太阳过热时应将鹅赶到树荫下或凉棚下休息。
(2)本病发生较快,发现后应立即移于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对病鹅可喷洒些凉水以缓解病情,使其大量饮水,如有红糖水更好,也可赶人水中降温,非常严重的可肌注安钠加0.2ml/只。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216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