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蟹池管理不可掉以轻心


国庆节前后,正是河蟹陆续上市的季节,河蟹养殖的饲养、捕捞和贮运管理好坏,对提高品质和销售价位起作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殖者必须从各环节严加防控,此期间管理尤为重要。
投饵。饲料投喂要满足蜕壳和积累蟹黄、蟹膏,提高肥满度对蛋白质的需求,动物性饲料应占饲料总量的60%以上,应以海、淡水小杂鱼,螺、蚌、蚬肉及动物内脏、猪血等为主;植物性饲料有豆饼、、麸皮和浸泡的大豆等;并适当投喂一定量的南瓜丝、土豆片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和浮萍、蔬菜叶等青绿饲料。投喂时间应在午夜为主和上午8~9时或下午3~4时,投喂量控制在池蟹体重的5%左右,防止过多残饵败坏水质,忌投喂霉变、腐烂的劣质饵料。
调水。水质要求清新、溶氧丰富。换水不必太勤,水位一般稳定在1.5m左右,为了调节水质、预防病害和增加钙质,促进黄壳蟹向青、绿壳蟹过渡,可泼洒一次生石灰液,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40g左右。蟹池中的一些水草已变老甚至枯死,可从其它水域中捞取一些清洁、新鲜的水花生、水葫芦等投入蟹池,使蜕壳蟹更多地生活在水草上,避免多在水底淤泥中爬动,使体色变得灰黑,同时水草也有调节水质的作用。

防病害。优质商品蟹除要求青壳、白肚、黄毛、金爪外,还要求甲壳光洁,螯足、附肢完整,鳃呈乳白色、半透明状,反应敏捷,游泳爬行自如。因此,在管理上要采取积极的病防措施,控制使用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此时池中河蟹个体大,善上岸,腥味重,容易引来周围的老鼠、蛇、鸟类等敌害,因而要加强巡塘,用吓赶、器械、捕捉、药物等途径消除敌害的侵袭,防止其捕食河蟹或破坏蟹的肢壳完整。同时要保持防逃设备的完好。

捕捞。根据上市量大小等因素适时捕捞;防止造成超过捕捞季节“蟹过冬,影无踪”的事故;稻田养蟹的收获宜早不宜迟,可在收割水稻前10~15d捕蟹。捕捞可采取徒手捕捉,地笼、罾簖、抄网、丝网等工具张捕,也可采取排水集蟹法捕捉,无任采取何种捕蟹方法,都要特别小心,以免碰伤螯足和附肢。

暂养。捕起的河蟹可在蟹箱、笼或室内短期暂养,方法是将箱、笼放到预先选择好的水较深的河沟、湖泊中,用木、竹桩固定悬吊在水中,要求箱、笼底不靠泥,定期在笼或箱内投喂一些动物性饵料和青菜等;室内暂养每天用新鲜水喷洒1~2次即可。长时间暂养可在水泥池或土池中进行,暂养池事先必须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暂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kg以内,要保持水质清新,温度高时每隔2~3d换一次水,水温低时加深水位至1.5m,暂养期间投喂适量的动植物性饵料。

包装。河蟹可用网袋、蒲包、泡沫箱等作为包装容器,运前蟹的鳃要吸足水分,保持湿润,按规格、雌雄分开盛放。如用泡沫箱包装,一般箱的规格(50×40×30)cm,底部铺上一层无毒的新鲜水草或蒲包,蟹要逐只分层平放,每箱装20~25kg,上部放少量湿润的水草后用箱盖压紧,高温时箱内要放一些碎冰。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不能对河蟹造成直接和间接污染。

运输。短途运输可用自行车、摩托车拖运,远途运输可用火车、汽车,最好用保温车运输。运输途中要防止互相挤压,防止爬动,做到透气,防风,防日晒雨淋,防高温。运到目的地后,应及时散放于水泥池、水族箱中,不时淋水保湿。

相关阅读

河蟹池日常管理要点



如何科学地养好一塘河蟹?常言说得好“三分养,七分管”。巡塘工作是了解河蟹生长情况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在日常养殖过程中每天的巡塘次数最好不低于3~4次,分别在黎明、午后、傍晚或午夜各巡查一次。巡塘时应注意观察:
1.注意蟹情动态,观察河蟹活力情况,是否有病害或其它反常行为;
2.观察河蟹是否蜕壳,蜕壳是否顺利,蜕壳的数量是多是少;
3.查看河蟹的摄食情况,检查饲料流失和消耗状况;
4.检查养殖池塘的阀门是否严密,堤坝有无缺口;
5.注意观察蟹池水位、水质与水色的变化;
6.观察蟹池内的水草与螺蛳的生长情况;
7.注意观察蟹池内的丝状藻类与蓝藻繁殖生长情况;
8.观察河蟹上岸等可能发生的各种迹象;
9.注意观察同一蟹池内河蟹个体有无出现大小悬殊的情况;
10.注意查看蟹池内有无敌害生物,并随时消灭掉。
认真做好了河蟹养殖日常巡塘工作,才能及早发现各种问题,并及时加以科学解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河蟹的成活率,达到提高河蟹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河蟹亲蟹池管理技术要点



1.越冬池的选择。亲蟹一般在室外土池中越冬,越冬池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东西走向,长方形或正方形土池,水深1.5米以上,土质以泥沙土或粘土为好。
2.水质调控。抱卵亲蟹越冬期间,水体封冻时,要插入适量草把,并在每天早晨太阳升起以前要破冰,及时清扫冰上积雪。重点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其主要水质指标每隔半个月监测一次,盐度25‰左右,溶解氧每升5毫克以上,pH值7.8~8.7为好。
渗漏的土池每隔5天~7天添水1次,每次换水量应不超过总水体的30%,以保持水位在1.5米以上。当达到5℃以上时,要定时添加和更换新鲜海水。
3.饲料投喂。选择营养丰富的鲜活饵料,如沙蚕、鲜杂鱼、麦芽等。亲蟹抱卵后,随着水温的不断变化,视摄食情况,日投喂量一般控制为亲蟹总体重的2%~10%。不论表层水温如何变化,只要发现有亲蟹活动,就要适当投喂。每天在日落前投喂1次,沿土池四周将饲料投入水位以下,第二天巡池检查摄食情况,清除残饵,同时调整投喂量。多种饵料种类要交替投喂。水温8℃以上要投喂新鲜饵料和配合饵料。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亲蟹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及水色变化等;检查防逃设施是否破损;每隔半个月要定期镜检抱卵亲蟹的受精卵发育情况,及时采取和调整管理措施,以保证抱卵亲蟹顺利越冬。

河蟹五壳翻倍,这些管理必不可少!



今年的同期气候晴天多,相对往年温度不高,比前几年都低,十分有利于河蟹摄食及蜕壳生长,三壳到四壳普遍养殖老板螃蟹蜕壳翻倍大,目前大部分塘口螃蟹都能平二两往上。
转眼快立秋了,河蟹四壳结束五壳即将开始,也是螃蟹养殖最关键的一壳,五壳直接影响螃蟹规格、品质、增产量。在前几壳蜕壳翻倍的很成功的基础上,五壳蜕的好,赚钱不会少!
很多养殖老板对于螃蟹五壳翻倍十分重视,前几天一个客户打电话给我让我去他塘口上看看,近期闷热天气下他很冒险的杀了蓝藻,我去检测当时环沟溶氧不到1ml/L。这位养殖老板四壳已经结束了,螃蟹平下来都是2两往上,螃蟹密度也大。我问他怎么冒这么大的风险杀蓝藻,好在他昨天早上杀蓝藻,夜里增氧底改,增氧缓释片,快速增氧片一共泼了四道,而且都是加量使用的,才没有出大问题。他说我的螃蟹规格也可以密度也很好,蓝藻太多了,会影响我五壳的翻倍,今年大家螃蟹都养的不丑,我得把螃蟹塘水调好了,营养跟足让螃蟹五壳有很好的翻倍。
一、池塘溶氧管理:
立秋过后,塘口会出现白天气温高,早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幅度过大,底部溶氧低,溶氧分层严重的情况。随着养殖动物规格的增长,池塘投喂量的增加,部分塘口投喂冰鱼,残饵、粪便增多,耗氧增加也更容易败坏水质。部分塘口环沟中坏死的伊乐藻未及时捞除,沉在底部腐烂导致氨氮升高,同时消耗大量氧气。高温、强光照、高PH的影响,部分池塘蓝藻大量繁殖,夜间耗氧厉害,容易造成夜间低溶氧。
管理措施:
1:定期使用全效底改片,3-5天一次根据投喂量和天气以及水质情况改善底部环境,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减少耗氧。投喂冰鲜的老板需更加注重底质环境的改良。
2:环沟中腐败的伊乐藻及时捞除,捞除不了的多用分解底改加速其分解。
3:根据天气情况合理使用增氧机,天气闷热夜间可早开,中午上下层水温温差大不要开,天气闷热时可用原子氧拌料,提高溶氧促进摄食。
4:蓝藻少量或者杀过蓝藻效果不错的塘口,可以用黄金益菌素+活肥肥水,抑制蓝藻的生长。蓝藻大量的塘口外源水好,可以加强换水,多解毒、补菌、改底。
5:外源水好的在夜里十点以后打水换水,进水口让水飞溅入塘,带入溶氧。如果外源水不好的,一定要搞内循环,水泵提蟹塘底层水向空气中喷洒曝气,多个水泵联动,让池塘水质流动起来,融入空气氧气,改善底层溶氧。
6:马上立秋,草的活力会下降,这个时候可以培养藻类来产氧,建议用优加益生菌+活肥肥水,稳定水质提高溶氧。
二、水草管理:
虽然到了这个时候,但是还是要对水草进行养护。水草下沉已经腐烂的,水体中有害物质(氨氮、硫化氢等)增多,要及时解毒,多底改,外源水好的及时套水,稀释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有的池塘水韭菜飘草量多,也有部分池塘飞蛾幼虫太多大量啃食水韭菜叶片。
管理措施:
1:环沟中下沉的伊乐藻要及时捞除,平时多用黄金益菌素调水保持水草活力,今年很多定期使用黄金益菌素的塘口水草活力好,水质清爽。
2:水韭菜飘草严重的塘口,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水韭菜太旺的塘口要及时割草,保持水韭菜在水下20-30公分,溶氧偏低的塘口可按溶氧管理中的方案采取措施。
3:水韭菜活力差以及被虫啃食严重的塘口建议使用护草灵或蟹草肥A型提高水草活力及抵抗力。
三、河蟹营养补充
四壳到五壳的时间相对较长,这段时间也是我们河蟹育肥的关键时期,很多老板开始搭配投喂冰鱼当然粗粮黄豆玉米也必不可少,这一阶段河蟹吃食量会比较生猛,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其大量吃料育肥的过程中促进其消化吸收同时降低肝脏的负荷。
管理措施:
1:在饲料中拌肝肠舒颗粒,拌料7天停7天。
2:也可采用水世纪营养套餐肝胆泰乐+生命元拌料内服,拌料7天停7天。
3:补钙也是五壳翻倍重中之重的工作,五壳前中后期可用应激硬壳灵或补钙素+黄金多糖,补三道,硬壳增强抵抗力!
四、疾病预防:
螃蟹蜕壳期间是其相对脆弱的时期,也是最容易感染病菌的阶段。疾病出现坏爪、肠炎、黑腮、甲壳溃疡等大部分都是水体弧菌超标导致螃蟹细菌感染。
管理措施:
1:遇到暴雨天气及时泼洒抗激灵+黄金多糖提高螃蟹抵抗力。
2:定期10-15天一次使用弧菌天敌消灭有害弧菌,控制水体弧菌含量,降低发病率。

河蟹养殖池后期水质管理措施



河蟹养殖进入后期养殖阶段,同时也进入催肥期,是加强营养积累,增加蟹黄的时期,对水质要求也十分严格,水质越好,河蟹病害少,容易蜕壳,体重增加大,同时味道越纯正。由于部分蟹池出现无水草、少量水草、衰败腐烂水草或过多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蟹池水质容易变坏,容易导致河蟹发生病害的几率加大,对河蟹收成有较大影响,为此,抓好河蟹后期水质调控至关重要,是夺取河蟹最后丰产丰收的关键,现提出如下意见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定期注换新水:一般10天左右注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水体1/5左右,水位一般控制在0.8m左右。
2、科学使用底改和水改调节水质:采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吸收水中、水底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底质改改善池底淤泥,分解池底淤泥中的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以提高溶氧,稳定pH值,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可明显提高河蟹产量和品质,水质生态环境较差的应10-15天使用一次。
3、割除多余水草:后期池塘水草覆盖面积50%左右,水草过多影响河蟹正常活动及蜕壳、成熟。水草生长过旺,可人工割除多余的水草,控制生长,及时捞出变质、死亡的水草。
4、水草移植:对于无水草、少量水草、衰败腐烂水草蟹池,水质最容易变坏,可以移植易成活的水花生和青萍,简单方便、成本轻、见效快,既能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又能提供青绿饲料和栖息场所。

夏季暴雨过后的河蟹池管理



一场暴雨,给大江南北带来好的空气,同时也带来大量的雨水,有网友反映,最高池塘中下了38公分雨水,最少的也在22公分,雨水的到来不仅是给池塘中加注了新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惊喜,水草下沉生长了,池水变清变爽了,溶解氧明显提高了,前面脱不了壳的螃蟹己集中开始脱壳了。
但暴雨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1)水位的暴涨,池塘底部压力突然变大,螃蟹原来生长的水压突然之间出现大的差距,对螃蟹是个挑战。(2)水温的突变,从前两天的平均27~28℃,一下了降到20℃左右,螃蟹容易感冒。(3)突降的暴雨,由于突然的应激反映,螃蟹吃食明显减少。(4)突然下降的水温,适合纤毛虫,病菌,病毒的生长温度,纤毛虫,病菌病毒容易暴发。
综合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把池塘水位往下降,但也不能一下子降到原有水位;其次,适当泼洒葡萄糖,Vc等抗应激药物;再者,饲料适当少喂,以防因螃蟹吃不了引起的水质变坏,勤观察饵料台的残饵;最后要密切关注螃蟹的活动情况,是否感冒呀,是否长纤毛虫呀,是否病菌病毒暴发呀等等不利因素。
最后我要补充说一下,这回还真的要补点钙了,否则脱下壳的螃蟹壳不容易发硬,苏南水质底质的调控还应该跟上,因为我们螃蟹的集中上市还有一个半月呢。

浅析河蟹苗池管理之青苔防治方法



随着河蟹养殖面积的增加,对于河蟹苗种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蟹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年底产量的多少。有一些养殖户开始摸索自己培育蟹苗,方便自己蟹塘使用,同时确保数量和质量。
在蟹苗培育过程中,有很多影响蟹苗成活率和质量的因素:比如青苔、蝌蚪、水体昆虫、水体矿物营养缺乏及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蟹苗在培育过程中出现死亡现象,导致蟹苗产量低,品质差。笔者近几年工作中发现,很多蟹苗池在放苗后有大量青苔滋生,有的覆盖池塘面积三分之一之多,有的直接生长于底部,不管哪种青苔,都不利于娇小的蟹苗生长,下面笔者就池塘青苔的危害作简要分析:
1、青苔直接缠绕蟹苗,导致活动和摄食困难,直至死亡。
2、有青苔池塘透明度过高,光线直射池底,蟹苗易应激反应,导致死亡。
3、青苔大量生长的池塘,水体清瘦,水体营养缺乏,藻类难以生存,造成水体溶氧不足以及蟹苗天然饵料的匮乏。
4、昼夜温差大,水体清瘦缺乏藻类稳定水体环境,白天光照强烈,温度上升快,晚上温度下降快,温度差大造成蟹苗应激反应大,难以适应。
5、晴天光照强烈,pH易快速上升,影响蟹苗正常活动
为提高育苗成功率和成活率,在日常育苗过程中,应提前做好池塘相应管理工作:
1、放苗前20xx出现青苔池塘可以在清塘前泼洒青苔药物,杀灭青苔孢子。
总之,苗池青苔控制重在提前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做到可控可防,为蟹苗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确保蟹苗高产量,高品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8295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