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水中毒的机理及症状和防治

症状

雏鹅由于饮水不足,引起机体脱水,一旦有水即会暴饮,使 体内水分突然增加,失去平衡,使组织内大量蓄水,血浆钠、氯 浓度下降,细胞内液渗透压高于细胞外液,水进人细胞内引起细 胞水肿,特别是脑细胞水肿。

雏鹅暴饮后半小时左右,精神不振,四肢无力,步态踉跄, 共济失调,呈犬状坐姿势或张口扬头,或头顾嗦囊,口流粘液, 两脚急步呈直线或后退或做圆圈运动,并排出水样粪便,数分钟 后倒地死亡,部分雏鹅在倒地后30-40分钟后可以苏醒康复。

防治

雏鹅出壳后要及早饮水,第一次饮水叫潮口水,应在开食前尽早进行,以后仍要供给充足的饮水,防止机体脱水,如已发生脱水,宜在饮水中加食盐,使其达到生理浓度0.9%,同时控制饮水量,不让雏鹅暴饮,这样就可以防止出现水中毒。

相关推荐

雏鹅和仔鹅


1雏鹅 雏鹅是指自孵化出壳至4周龄的苗鹅。在这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鹅,个体小,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还不强,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既畏冷又怕热;抵抗力差,一旦卫生管理不好,容易患病死亡。雏鹅生长发育阶段是鹅一生中生活力最弱的生理阶段,也是养鹅成败的关键阶段。

2.仔鹅 仔鹅又称中鹅和青年鹅,是指3日龄到60~ 70日龄的鹅。30日龄后的仔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抵抗力都大大增强,消化能力强,是鹅一生中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的阶段。鹅群经过雏鹅阶段的适当放水与放牧锻炼,已逐渐适应了外界的自然条件、在水草丰美的田野牧地,仔鹅能够完全依靠天然饲料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经过放牧饲养,50~60,口龄的仔鹅羽毛即将长全,并有一定的膘度,体重视品种而异,如我国品种中,小型鹅种太翻鹅已达2千克左右,中型鹅种溆浦鹅3千克左右,大型鹅种狮头鹅可达5千克左右。再经过一定时问的短期育肥,可以作为肉用仔鹅出栏上市。

鹅白痢的症状和防治


症状

雏鹅蛋内感染者可能在孵化中死亡或成为不能出壳的弱雏,或出壳后死亡在孵化器内,同群的在出雏后2-3天开始发病死亡, 10天左右达到高峰,3周以后迅速下降。特征性症状为急性下痢,排稀薄白色糊状粪便,肛门周围污染,绒毛粘结,肛门被堵塞,病雏排粪困难,发出叫声,腹部膨胀,两翼下垂,羽毛松乱,嗦囊松软,病程4-7天,死亡率可达70%-90%。病程长短,死亡率的高低,与日龄及饲养管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防治

(1)种蛋必须来自健康鹅群,孵化前,对孵化设备和种蛋,必须进行彻底消毒,育雏室和其他用具在使用前也必须进行消毒。
(2)引进雏鹅时要隔离饲养,不要立即与本地健康鹅混群,同时辅以必要的药物防治,确认健康后混群。
(3)一旦发生白痢时,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4)防治药物选择
①痢特灵按0.02%-0.04%拌料或饮水,一日龄起连用2周。
②磺胺增效剂按0.02%的比例拌料,连用2周。
③土霉素0.3%拌料或氯霉素每千克饲拌料,用10天。
④大蒜捣碎加水10-20倍,每只鹅每次0.5-1ml,每日4次,连用3天。
⑤庆大霉素1500单位/只,饮水5天。

鹅常见寄生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鹅容易感染的体内寄生虫有绦虫、球虫、蛔虫、住细胞原虫等,体外寄生虫有螨、虱、蜱等。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寄生虫都会对鹅造成严重危害,如机械性的损伤,即寄生虫侵入体内或者吸血昆虫叮咬体表,在寄生虫移行过程中都会形成机械损伤,如创伤、出血、发炎、肿胀、萎缩、挤压、堵塞、破裂以及穿孔等,从而影响机体的营养吸收,引起肠炎;夺取机体血液和营养,即部分寄生虫通过体表吸入或者口食人的方式,吸取机体营养供给自身利用,部分甚至会直接吸取机体淋巴液或者血液作为营养来源,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体质消瘦或者发生贫血,抗病力减弱,生产性能下降等;传播疾病,即寄生虫会在侵入机体的同时直接将某些病原微生物带人体内或者有利于其他病原的侵入,从而使其出现发病。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鹅常见寄生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1、绦虫病

临床症状。该病主要是2~5月龄的鹅容易发生,严重感染时会导致幼鹅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成年鹅感染后具有较轻的症状,主要表现出食欲减退,体质消瘦,贫血,发生腹泻,排出稀粪,开始排出淡绿色粪便,后期排出灰白色粪便,且其中存在白色的绦虫节片。病程后期,病鹅运动失调,行走不稳,有时容易摔倒且很难站起。夜间有时会表现出伸颈张口,摆头如同钟摆,接着仰卧呈划水动作。症状严重的病鹅能够在1—5天内发生死亡。

防治措施。对于经常流行绦虫病的地区,大小鹅必须分开饲养,防止使用同一场地。这是由于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成鹅,会经由粪便排出大量虫卵。因此,成鹅每年要在春、秋、冬三季都适时进行彻底驱虫,再根据虫体需要20天才能够成熟,而幼鹅适宜在18日龄进行1次全群驱虫。如果鹅场条件允许,还要及时杀灭剑水蚤,从而有效消灭中间宿主。如果池塘已经污染剑水蚤,要立即将水完全排出,然后重新灌入新水,或者在水中添加适量的化肥、农药,都能够杀灭剑水蚤。病鹅可按体重使用150~200mg/kg硫双二氯酚,或者按照1:30的比例添加在饲料中混饲。但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鹅以及饲养条件不同,耐受硫双二氯酚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果要采取大群驱虫,应先对小群用药,并以低限药量饲喂,并根据结果采取全面驱虫。对于瘦弱鹅,要适当减少用药量,并在投药后对机体的排虫情况进行观察,排出的粪便堆集在统一地点,避免扩散。病鹅可按体重在饲料中添加60~10mg/kg氯硝柳胺或者10~15mg/kg吡喹酮按混饲。

2、球虫病

临床症状。肠球虫病,雏鹅通常呈急性发病,初期表现出精神较差,羽毛蓬松杂乱、失去光泽,缩头,闭目呆立,走动缓慢,有时卧地不起,且头部弯曲置于背部羽下,食欲不振或者废绝,但增加饮水,先发生便秘后排出稀便,且有粪便黏附在泄殖腔周围;后期由于损伤肠道以及中毒而导致翅膀出现轻瘫,共济失调,渴欲增强,排出混杂血液的粪便,体质逐渐消瘦。当病鹅出现痉挛性收缩,很快就会发生死亡。肾球虫病,主要是3~12周龄的幼鹅和中鹅容易发生,往往急性发病,病鹅表现出食欲减退,眼睛凹陷,目光迟钝,翅膀下垂,排出白色粪便,歪头扭颈,行走蹒跚。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将舍内垫草、粪便及其他污物及时清除,并采取堆积发酵处理,从而将球虫卵囊杀死。确保饲养场干燥、清洁,禁止在潮湿、低洼地区进行放牧。鹅群饲料中可添加0.02%的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混饲,连用4~5天,能够有效预防该病。病鹅治疗时,要交替使用不同药物,如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50~200mg氨丙啉混饲,或者在每升饮水中添加80~120mg混饮,连用7天。

3、鹅虱

临床症状。鹅虱寄生在鹅的体表,会啮食羽毛和皮屑,部分甚至会吸食血液,从而对机体产生不良刺激,导致皮肤发痒。严重感染时,病鹅会由于严重瘙痒而明显不安,羽毛发生脱落,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质消瘦等。另外,还会阻碍病鹅的生长发育,导致产蛋量减少,影响孵化,甚至由于严重消瘦、衰弱而发生死亡。

防治措施。病鹅羽毛中可撒布适量的0.5%蝇毒磷粉剂或者0.5%敌百虫粉剂,并对羽毛进行轻揉,确保药物能够均匀分布在机体身上。病鹅也可使用0.7%~1.0%的氟化钠水溶液进行药浴,还可添加0.3%的肥皂水来增强效果,每次只进行几秒钟即可,促使羽毛被浸湿,但要注意气候寒冷季节要选择在晴朗温暖的天气进行。另外,由于灭虱药物杀灭虱卵的效果一般,因此用药10天后还要再进行1次治疗,确保将新孵化出来的幼虱也杀死。也可取20份水、1份烟草,煎煮th,待温度适宜时,可直接将在病鹅体表涂抹,但要注意在晴朗天气进行。如果病鹅发生比较严重的感染,可按体重皮下注射0.2mg/kg灭虫丁(伊维菌素)注射液,但要在宰前28天开始停药。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1、鹅白痢

主要症状是雏鹅排白色稀便,有糊肛现象(粪便在*周围)。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治疗,负责容易大批死,使用新华痢康+氟甲康、阿孢玉奇、替米考星等2-3种药品联合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如果效果不理想,立即加大联合用药剂量,不得延误时间

2、鹅流感

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育雏室温度忽高忽低或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治疗不利则死亡。治疗方法是病鹅群肌注青霉素+病毒唑,饮水中加金刚烷胺。

3、禽霍乱也叫巴氏杆菌病、禽出败、摇头瘟,病鹅闭目呆立、沉郁、离群、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腹泻、下痢粪便呈草绿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剖检死、病鹅可见全身出血性变化,皮下结缔组织,整个肠道以及实质器官如肝、心、脾、肾等出血。最有特征的病变是心脏和肝脏:心冠脂肪和心内、外膜出血,出血可以是点状,也可以由出血点融合成为出血斑;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白色环死点。立即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各用10-20万单位,一天2次;敌菌净、氟苯尼考饮水。

4、浆膜炎

呼吸困难,眼和鼻孔分泌物增多,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斜颈,肺部斑点。防雨淋日晒、防寒冷等应激以及营养不足等,特别注意防惊吓。多种抗菌药对传染性浆膜炎都疗效。

5、曲霉菌病

食入发霉的饲料或垫料等霉变,张口吸气时,呼吸困难,排灰白色稀粪,在肺部气囊表面有黄豆料大小、灰白色硬霉菌结节。硫酸铜1:3000倍饮水,维生素B1,维生素B2,0.1%饮水,制霉菌素口服或拌料。

6、风湿症又称“风脚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5分钟即愈。

7、副伤寒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表现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拉稀粪便、头往后仰、痉挛抽搐、最后倒地死亡。治疗此病可选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8天。

8、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加入氯苯胍50毫克,(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9、软脚病由于鹅的生长速度较快,对钙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饲料中没有充足的钙含量、则会出现站里不稳,坡脚等症状主要是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D。治疗方法是每只每次喂服维生素D10毫克,每天两次,连服3-5次,症状严重的注射维丁胶性钙。

10、雏鹅水中毒

给雏鹅大量无节制饮水、或因饮水不足而引起脱水的雏鹅大量饮水,造成不太被人们重视的雏鹅水中毒病,致使雏鹅成批死亡。雏鹅暴饮后,体内水分突然增加,水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水肿,特别是脑细胞水肿,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脑内压升高而致病。

临床症状:雏鹅在暴饮后半小时左右会出现精神沉郁,腿脚无力,步态踉跄,口流粘液,张口扬头,呈犬坐姿势,排出水样粪便,两脚急步呈直线后退或就地转圈,数分钟后死亡,部分雏鹅在倒地30-40分钟后苏醒康复。

防治措施:鹅雏在7天内定时定量饮水,科*口”,防止肌体缺水。已发生脱水的雏鹅,要在饮水中加0.9%的生理盐水,做到间断供给,每次少量,饮速宜慢;也可采用先加大青绿多汁饲料,再逐步加大饮水量的方法。

11、小鹅瘟

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患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此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患病初期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缩颈,羽毛蓬松,离群独处,行走艰难;继而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排出混有气泡或呈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的稀粪;鼻分泌液增多,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喙和蹼色发绀。预防主要是消毒。种蛋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母鹅在产蛋前1个月每只注射1∶1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1mL,或按说明注射免疫血清,免疫期为300天,每年免疫1次。注射后2周,母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免疫力。

12、鹅痢疾

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以雏鹅最常发。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饲料变质等均易诱发此病。患鹅喙的周围常粘有黏液,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垂头闭目,食欲不振或废绝,体质逐渐衰弱;病情严重时常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有时清晨发病,下午即死。

预防主要是不喂腐败的饲料,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消毒鹅舍及用具。患病后用土霉素、氯霉素或呋喃唑酮治疗效果较好。也可将大蒜洗净捣烂,1份大蒜加5份清水制成20%的大蒜汁内服,疗效较好。

13、小鹅流行性感冒

此病是发生在大群饲养场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侵袭半月龄后的雏鹅,所以称小鹅流行性感冒。初期患鹅鼻腔不断流清涕,有时还流眼泪,呼吸急促,伴有鼾声,甚至张口呼吸;患鹅身躯前部羽毛上粘有鼻黏液,体毛潮湿;随着病情的加重,患鹅缩颈闭目,体温升高,食欲逐渐减少,后期头脚发抖,两脚不能站立,死前出现下痢。雏鹅死亡率一般为50%~60%,有时高达90%~100%。治疗以预防为主,加强对鹅群的饲养管理,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保持鹅舍干燥和场地垫草的清洁,对1月龄以内的雏鹅要注意防寒保暖,患鹅可选用氯霉素、磺胺噻唑钠或磺胺嘧唑啶治疗。

14、鹅球虫病

此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原虫病,鸡、鸭、鹅都能感染,对幼禽的危害特别严重,暴发时可造成大批死亡,急性者发病后1~2天内死亡。多数病鹅开始甩头,并有食物从口中甩出;口吐白沫,头颈下垂,站立不稳;腹泻,粪便带血,呈红褐色,泄殖腔松弛,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病程长者食欲减退,继而废绝;精神萎顿,缩颈,翅向下垂落;粪稀或有红色黏液,最后衰竭死亡。氯本胍30mg/kg混入饲料中喂服,连服4~6天,可以有效预防此病暴发。治疗用痢特灵按200~400mg/kg混入饲料或饮水中,连喂3~5天可治愈。另外也可用氨丙啉、球虫净等治疗。

15、鹅软脚病

主要因饲料中缺乏钙、磷及维生素D或长期饲喂单一饲料而引发。此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和潮湿的环境中,雏鹅易发。患鹅脚软无力,常伏卧于地,生长缓慢,长骨骨端增大,跗关节骨质疏松。此病以预防为主,要合理配制日粮中钙、磷的含量及比例,维生素D的喂量要充足,治疗可喂鱼肝油和钙片。鱼肝油日喂2次,每日喂2~4滴;维生素D,每只内服15000lu,或肌肉注射4万Iu都有较好的效果。

16、有机磷中毒

鹅因误食了施用过有机磷农药的蔬菜、牧草或被农药污染的塘水都会发生中毒。病症是病鹅突然停食,精神不安,运动失调;瞳孔明显缩小,流泪;频频摇头,作吞咽动作;肌肉震颤;下痢;呼吸困难,体温下降;最后抽搐、昏迷而死。

治疗:静脉注射解磷定45mg/只,或肌肉注射硫酸阿托晶,成鹅每只每次注射22mL,20分钟后再注射1次,以后每0.5小时口服阿托品1片,连服2~3次



鹅球虫病的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1、鹅球虫病的流行病学

寄生有球虫的野鹅能够通过迁移和定居而导致家鹅发生感染,这也是引起鹅球虫病传染的主要原因。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鹅或者带虫的青年鹅、成年鹅。病鹅以及带虫鹅排出的粪便中带有球虫卵囊,可能导致饲养场地、禽舍、水源、饲料、用具等被其污染。加之球虫卵囊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部分甚至能够耐过气候寒冷的冬季。因此,只要鹅场有鹅只感染虫体,则很难彻底将环境中存在的球虫卵囊清除。例如,冬季的池水温度非常低,但球虫卵囊在里面经过2个月后依旧具有感染能力。健康的雏鹅和仔鹅如果直接采食或者接触到的饮水、饲料等污染有孢子化球虫卵囊,就会立即导致该病发生。另外,如果在饲养过程中雏鹅、仔鹅饲喂品质低劣且含有较少营养成分的饲料,或者饲喂过多精料且缺乏青料,或者摄取矿物质、维生素不足,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会进一步促使该病暴发流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任何品种和日龄的鹅都能够感染该病,尤其是幼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3周龄到3月龄之间的幼鹅容易感染截形艾美耳球虫,且往往呈急性发病,病程持续2~3天,死亡率能够达到87%左右;任何日龄的鹅都能够感染肠球虫,甚至6日龄的全部雏鹅都会出现发病,死亡率能够达到82%左右;在300日龄左右鹅也能够出现发病,但具有较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主要在多雨潮湿的季节容易发生,且温度和雨量会影响流行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8月份容易流行,但有时鹅群也可在10~12月份出现发病。

2、鹅球虫病的临床症状

病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接着彻底废绝,但增加饮水,且饮后不停甩头,羽毛蓬乱,缩颈,双翅下垂,往往离开鹅群独自呆立,头部来回左右摆动或者不停摇头,口腔存在积液,并流出白沫或者发生流涎,甚至只能够卧地,无法起立,呈闭目垂头状。病鹅初期排出粪便逐渐从干变稀,接着发生下痢,排出的粪便呈水样,且混杂红色或者酱红色没有凝固的血液或者凝固的血块和黏液,并有脱落的黏膜夹杂在其中,类似红豆腐乳。病鹅肛门明显松弛,且有棕色或者红色的排泄物沾污周围的羽毛,发生脱水,体质快速消瘦。当病鹅呈急性经过,通常经过1~2天就会由于体质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病鹅呈慢性经过,病程持续时间稍长,可视黏膜发生贫血,体质严重消瘦,有些能够耐过,并自行逐渐痊愈,但只能够缓慢生长。

3、鹅球虫病的病理变化

病鹅肠壁发生肿胀,肠黏膜明显增厚,并存在出血,且有糠麸样的假膜覆盖在直肠中段和回盲段的肠黏膜上,同时黏膜存在球虫结节和针尖大小的溢血点,肠腔发生肿胀,外观明显扩张,且里面含有褐色或者红色的稠状内容物,呈血样胶胨状,从而无法形成肠芯。有些病鹅的肾脏明显增大,且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的病灶存在于表面,呈灰黄色或者灰白色,且肾小球存在严重损害,并且能够在管内看到大量的球虫卵囊。

4、鹅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鹅球虫病可选择多种药物用于防治,但为避免形成抗药性,至少需要交替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药物。

可在饲料中添加0.02%的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供给病鹅自由采食,连续使用4~5天。也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20mg氯苯胍按,充分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7~10天。还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50~200mg氨丙啉,充分混合均匀后饲喂,或者在每升饮水中添加80~120mg,完全溶解后连续饮用7天。在病鹅饲料中添加0.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混合均匀后饲喂,先连续使用3天,接着停药2天,再连续使用3天。在饲料中添加0.05%~0.2%的磺胺六甲氧嘧啶,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3~5天。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0.025%的球痢灵(二硝托胺),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饲喂3~5天。

另外,病鹅还可使用黄连解毒汤加减用于治疗,取30g苦参、50g黄柏、60g常山、50g黄芪、60g黄连、80g白头翁,添加2000mL清水,浸泡大约30min,之后使用文火煎煮30min左右,过滤后取药液,每只每次饮用10mL,用完的药渣再添加适量的清水煎煮,取药汁供整个鹅群饮用,通常使用1剂即可痊愈,症状严重的可再使用1剂。另外,如果鹅只在塑料大棚内饲养,要注意在上面覆盖一层遮荫干草,并确保通风透气性良好。

作者简介:高巍(1982-),男,黑龙江杜蒙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与服务、动物卫生防疫、检疫等方面工作。

高巍

雏鹅绿脓杆菌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雏鹅绿脓杆菌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雏鹅的一种败血性疾病。绿脓杆菌病多见报道发生于鸡。杨瑞平等(2002.8)报道雏鹅也可以患本病。这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患病雏鹅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粗乱,无光泽,两翅下垂。

不同程度下痢,粪便水样,呈白色或淡绿色或黄绿色。严重的病例粪中带血。

口角边缘皮肤、头部、下颌、腿(有毛部)等处,有绿豆大至蚕豆大脓疱,触之柔软、有波动感。有的病例颈部皮下水肿,严重病鹅两腿内侧部皮下也见水肿。

眼半开半闭,流泪,眼周围发生不同程度水肿,水肿部破裂后流出液体,形成痂皮。

呼吸困难,呼吸音粗而有哕音,病雏最后极度衰竭,突然倒向一侧,全身抽搐而死亡。

二、病理变化病雏颈部、头部皮下呈黄绿色胶冻样浸润,切开,见有淡绿色黏稠液体流出。

肌肉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

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有黄色斑点状坏死灶。肾肿胀,呈暗红色。脾肿大、充血,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心冠沟脂肪出血,并有胶冻样浸润,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呈现卡他性炎症变化。

三、流行病学资料本病主要见于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约5%~10%。杨瑞平等报道雏鹅患病后的死亡率为2.6%。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创伤感染,尤其鹅只上笼育肥时受损伤或在注射疫苗时受感染,或由注射器及疫苗稀释液未经消毒而感染绿脓杆菌而得病。曾见一群后备种鹅注射疫苗之后发生本病的例子。

四、病原诊断本病的病原体是绿脓杆菌(属假单孢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菌体一端有一根鞭毛,能运动。双个或单个存在。无荚膜,无芽孢。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湿润、圆形、呈淡黄绿色,并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生长,培养基呈淡暗绿色,菌落呈灰色。在肉汤培养基上生长迅速,稍混浊呈淡绿色,并形成一层菌膜。在血液琼脂培养上长成大而扁平的灰绿色菌落,在菌落四周有明显的-溶血环。

不分解蔗糖、麦芽糖、乳糖、甘露醇,液化明胶。分解葡萄糖、木糖、半乳糖。产酸不产气,分解尿素。氧化酶试验阳性。液化明胶。

防治策略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特别要注意清理场所的杂物,防止创伤感染。

由于绿脓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可以试用下列药物:

妥布霉素:其特点是对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为庆大霉素的2~5倍,比多黏菌素强。肌内注射按每千克体重5~10毫克,每日1次,3天为一疗程。混饮按每升水用30~60毫克。与青霉素联用有协同作用。连用2~3天。

庆大霉素:肌注按每千克体重用3000~5000国际单位,每日1次。饮水按每升水加入2万~4万国际单位,连喂3天。拌料按每千克饲料用50~200毫克。以注射效果最好。

多黏菌素:混饲按每千克料含2~20毫克。

鹅副伤寒症状和防治


症状

副伤寒是一种雏鹅疾病,只有雏鹅才表现出症状,卵内感染或孵化器内感染者,多在1周内就发病死亡。有的在啄壳前或啄壳时死亡,这是最急性的。一般见不到症状,常呈败血症突然死亡。多数病例表现为进行性的嗜睡状态垂头孤立,闭眼,翅下垂,羽毛蓬乱,畏寒怕冷,聚集成堆,明显的厌食,饮水增加,有大量的白色水样下痢,肛门周围被粪便严重污染。

防治

(1)预防
①种鹅场要注意防疫卫生,发生过本病的种鹅群,即使用药物治愈仍有部分带菌的,因此不能留作种用,鹅舍要经常清扫,减少与粪便的接触。
②孵化场卫生管理。种蛋收取后要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40%福尔马林30ml,加人高锰酸钾15g,熏蒸30分钟。
③育雏期间管理,做好各种传播媒介如人员、用具、房舍等消毒,雏鹅及时进行定期药物预防。
④饲料卫生,动物性饲料特别是肉粉、骨粉、鱼粉需要进行加热或其他杀菌处理。

(2)治疗发现病鹅要及时隔离治疗。
①呋喃唑酮(痢特灵)以0.03-0.04%混拌饲料或0.015%-0.02%混入饮水,连用5-7天。
②氟哌酸以0.03%-0.04%混饲料或按0.02%-0.03%混入饮水,连用5-7天。

雏鹅强弱分群和潮口


雏鹅是指自孵化出壳4周龄的苗鹅。雏鹅培育得好坏,是能否养好鹅的关键。养好雏鹅,首先需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与市场需要的鹅品种;其次是选购健康强壮的苗鹅;第汽是加强护理及饲养管理工作。选购与接雏前要做好布分的准备工作。雏鹅应在舍内饲养,育雏人员应就近住宿,以便夜间照管护理。培育好雏鹅,主要须做好以下饲养管理一作:

1.强弱分群 由于种蛋和孵化技术等多种因素,雏鹅强弱差异较大,必须根据出壳时间、强与弱、大与小进行组群,分开饲养,以免弱鹅因吃食、运动迟钝而被挤死、压死、饿死。对弱小鹅要加强饲养管理,饲料中可适当添加葡萄糖、钙片等促进生长。

2.及时潮口 雏鹅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一般是先潮口,后开食。潮口的时间多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进行,但也要结合观察雏鹅的动态来灵活掌握,即等到大多数雏鹅已能行走自如,当用手指试探时,雏鹅伸颈张嘴,有啄食手指或垫草的现象,就可进行潮口。早春气温低,应注意水温不能太凉(水温以25℃为好),水质要清洁卫生.最好用消毒自来水,无自来水的地方应将水烧开后冷却使用,也可使用内加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消毒的生井水和河水。潮口时可将小鹅嘴浸入水中让其喝少量水,只要有个别雏鹅跑到饮水器处喝水,其他雏鹅就会陆续跟上饮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91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