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养殖技术 海马的繁殖方式

温度:调节光线、控制水温,夏季应遮盖竹帘,夜间打开通气,冬季晚上遮盖薄膜保温,白天揭开晒太阳。水质:需经常换水,海马对水中含氧量、相对密度等各种因素变化较为敏感。密度:不宜大小混养,需按个体大小分池分批放养,并不断调整放养密度。饵料:活饵和新鲜死饵混合喂养,从幼苗到成鱼可用小虾或人工繁殖的糠虾。

海马,5-30厘米的身长,却蕴含着远远超出于这个长度的价值,它因为头部比较像马而得名。因为海马拥有如此高的价值,所以也有很多人想养殖海马。那么,海马要怎样养殖才是性价比比较好的方法呢?今天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海马的养殖吧。YZ023.CoM

海马养殖技术

1、雄鱼的尾部腹面有育儿囊,还有照管卵和仔鱼的任务。等雌鱼性成熟后,在它产卵期泄殖腔微微扩大,就会形成生殖乳头。除1-2月外的海马,都能繁殖。而性成熟的海马多在上午发性表现为雌鱼追逐雄鱼,在这个期间体表由黑色变为黄白色。

2、雄鱼与雌性相比表现比较被动,雌鱼追逐到一定的时间,雄鱼的充儿囊就张开,它就会排出透明的精液,充儿囊还会和雌鱼肛突相接,雌鱼排卵在大雄鱼的充儿囊中。大约20几日的受精卵,仔鱼就会从育儿囊中排出,刚出生的海马仔就能后独立的生活。1次产海马苗大约200-1000只。海马可以说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海洋生物,一般生活在浅海区域。

海马的繁殖方式

1、海马的生殖习性很特别,比如雄鱼尾部腹面有育儿囊,雄鱼照顾卵和仔鱼,雌鱼的泄殖腔在它产卵期会形成生殖乳头。雌鱼就会利用这一乳头突起,将成熟的卵一个一个地送入雄鱼的育儿囊内。

2、雄鱼在接受小小的卵的同时,会排出精液,会使卵受精。而受精卵就在育儿囊内发育,孵化成为小海马,就叫它海蛆。临产的雄鱼会用尾部紧卷在海藻上,就像患病一样,一伏一仰。等它每次仰起,一般都会迫使育儿囊的小孔张开,喷放出一个或几个小海马。重要的是由雄性海马来补养下一代。

以上就是关于海马的全部详细养殖经验啦,海马也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中药,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的众多作用,所以,养殖海马非常值得尝试哦。

小编推荐

海马是鱼吗?


【常见问题】海马是鱼吗?

【专家解答】海马是鱼!这是首先应该肯定的一点~其原因是因为他具备了鱼类的几个主要特征:有鳍鳃卵生或卵胎生有骨骼。所以海马尽管长相奇特,但它确实是鱼类的一种,比较特殊。海马是一种鱼,虽然它看起来不太像鱼。除了它的头像马以外,其它部分都不像马,它背上长有一个鳍,摆动得非常快,从而推动海马在水中游动。

海马是一种鱼类。一般体长10厘米左右,因头部有点象马,所以得名。生活在水域海藻丛中,是一种名贵的药材,有健身、止痛、强心的作用。

海马属是一种奇异的小型海栖鱼类,身长五公分至三十公分。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海马的种类并不多,大约有三十二种,中国有8种。分别产于北纬三十度与南纬三十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沿岸浅水海域。地理范围虽广,但他们只是疏落而狭长地分布于沿岸水域,大多数品种主要在大西洋西部和印支太平洋地区出没。海马属具有不同于一般鱼类的外形,尾鳍完全退化,脊椎则演化到如猴子尾巴一样,可卷曲来钩住任合突出物体,以固定身体位置。小而几乎透明鱼鳍,可使海马任意上下左右移动,但速度缓慢。通常海马凭借身上体色的伪装及硬化成皮状的皮肤以逃避掠食者。海马特殊的生殖方式亦引人注目,是由母鱼将卵产在雄鱼腹中之育儿囊,经二到三周的怀卵期,再由公鱼孵出小海马,看着大腹便便临盆在即的雄海马,常可令某些女性同胞一抒不平之气。海马目前正面临极大的危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海马被捕捞以制成传统中药使用为主,或供水族馆饲养。加上人类为了经济发展大量破坏海草区、红树林及珊瑚礁等海马的天然栖息地,影响尤其深远。

【小编点评】海马属于鱼类,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在希腊神话中,海马是海神的坐骑。

海马的种类并不多,大约有三十二种,中国大陆有八种。分别产于北纬30度与南纬30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沿岸浅水海域。地理范围虽广,但他们只是疏落而狭长地分布于沿岸水域,大多数品种主要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太平洋地区出没。

海马属具有不同于一般鱼类的外形,尾鳍完全退化,脊椎则演化到如猴子尾巴一样,可卷曲来钩住任何突出物体,以固定身体位置。海马在水中的游动方式也不同于一般鱼类,它们几乎总是昂立着身体,依靠小而几乎透明的鱼鳍的扇动,它们可以任意上下左右移动,但速度缓慢。通常海马凭借身上体色的伪装及硬化成皮状的皮肤以逃避掠食者。体色在幼年时和成年差异很大。

刺鱼目海马生活在什么地方


海马,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分布在大西洋、欧洲、太平洋、澳大利亚。那么,海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食物?它是哺乳动物吗?有什么功效作用?

一、海马生活在什么地方?

在自然海域中,海马通常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的缓流中,因为它们不善于游水,故而经常用它那适宜抓握的尾部紧紧勾勒住珊瑚的枝节、海藻的叶片上,将身体固定,以使不被激流冲走。而大多数种类的海龙生长在河口与海的交界处,因而,它们能适应不同浓度的海水区域,甚至在淡水中也能存活。海马和海龙的嘴很小,并且只宜觅食活饵,而不善于游水的它们又不能迅捷地捕食。

二、海马吃什么食物?

海马是靠鳃盖和吻的伸张活动吞食食物,饵料的大小以不超过吻径为度。对饵料的种类和鲜度有一定选择性。海马的觅食视距仅为1米左右,所以饵料要投在经常群集处。自然海区海马主要摄食小型甲壳动物,主要有挠足类、蔓足类的藤壶幼体、虾类的幼体及成体、萤虾、糠虾和钩虾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摄食糠虾和樱虾效果最好,其次为足类和端足类。淡水枝角类等也可为食,但要注意避免因在海水中迅速死亡以污染水质。

三、海马是哺乳动物吗?

海马不是哺乳动物。海马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生殖方式为卵生,头部像马,尾巴像猴,眼睛像变色龙,还有一个鼻子,身体像有棱有角的木雕,因此海马属于鱼类,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

四、海马有什么功效作用?

海马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中药,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特别是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更为有效,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青睐,男士们更是情有独钟。海马除了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合成药品外,还可以直接服用健体治病。

海燕的繁殖方式是怎样的


海燕属于海燕中的一种小型鸟类。这种鸟类的体长仅有13~26厘米,大小就跟我们生活中见到的燕子差不多。不同种类的海洋其分布的区域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世界上的大多数海洋区域都有海燕的分布。那么,海洋的繁殖方式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海燕的繁殖方式介绍

群聚繁殖,营巢区由数十对到上万对都有。求偶时会在空中相互追逐,并大声鸣叫。一般性活动如相互理羽、击喙和鸣叫都在巢穴中进行。配偶忠诚度高,离婚事件并不多见。同一对会重复沿用旧巢穴。

所有海燕都或多或少成群繁殖,这很容易受到食肉动物如鼠类的袭击。

因此,它们中的大部分种类选择在没有地面食肉类的孤岛上繁殖。不过,斑腰叉尾海燕却在秘鲁(很可能智利也有)干旱贫瘠的阿塔卡马沙漠中的硝石层洞穴中繁殖,而环叉尾燕也在这一地区繁殖。不过,环叉尾海燕的繁殖群居地一直没有被发现,它们也许是巢址最不为人所知的海鸟,有可能在通往安第斯山脉的纵深腹地,或者在靠海的崖壁上。除了加岛叉尾海燕,其他所有种类均在夜间来到群居地,在高纬度地区,则为光线最暗的时候。

海燕配偶在岩石间、树根间或(少数情况下)灌木丛下挑选某个洞穴营巢,配偶关系会从一个繁殖期延续至下一个繁殖期。繁殖行为相当同步,并有季节性。不过热带种类经常会出现延迟现象,以至于一年内各个时期都有繁殖行为。而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一年会出现2次斑腰叉海燕繁殖期,因为在此繁殖的2个相当独立的斑腰叉海燕种群虽然每年只繁殖1次,但彼此的繁殖时期相差6个月左右。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亚速尔群岛上;2个在体型和遗传方面存在某些差异的斑腰叉尾海燕种群,繁殖的时期也相差6个月。在其他地方,斑腰叉尾海燕则为通常情况下的一年繁殖一次。

海燕类一窝单卵,卵为白色,有时带斑点,产于地面并孵于地面,亲鸟双方轮流孵卵,各孵1~6天,总共需要40~50天。卵一旦丢失,亲鸟在该繁殖期内基本上不再生产,原因很可能是卵的体积太大(可占雌鸟体重的25%),再产1枚卵需要太多的时间。

亲鸟给雏鸟喂部分消化的食物与胃油的混合物,雏鸟在59~73天后(7至11星期)于夜间单独离巢飞走。虽然在雏鸟飞羽快长齐时,亲鸟喂食的次数开始减少,但并没有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将雏鸟遗弃。事实上,即便在雏鸟离巢后,亲鸟也会不时回巢穴看看。幼鸟一旦离巢成功,在海上生活4至5年至性成熟,才返回营巢区繁殖。

以上就是关于海燕的繁殖方式介绍。海燕属于鸟类,同时也是一种卵生动物。在繁殖期间大多在晚上活动,而且也是以小型海洋动物为食。海燕的繁殖方式和其它大部分的鸟类并没有什么不同。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地乌龟养殖技术 地乌龟的养殖方式


水温:地乌龟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疾病:地乌龟患病仅以外表症状难以发现,一旦发现龟停食、反应迟钝、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其病情已重。所以,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密度:饲养密度高,制约龟生长,易引起龟发病,幼龟(250克以下)每平方米放养不超过10只。饲料:合理搭配饲料,补充地乌龟营养。

对于乌龟这种动物,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吧。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见到过乌龟,而且乌龟既可以当做食材进行食用,同时它也可以宠物养殖在家中玩耍,更何况乌龟一直就被人们作为长寿的象征。不知道大家对于地乌龟又是否一样了解呢?

地乌龟养殖技术

1、水温

龟是变温动物,大多数龟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

2、疾病防治

龟患病仅以外表症状难以发现,一旦发现龟停食、反应迟钝、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其病情已重。所以,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3、投放密度

直接影响龟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饲养密度高,制约龟生长,易引起龟发病;密度低则生长适宜,发病率低,但经济效益也会降低。一般说来,幼龟(250克以下)每平方米放养不超过10只。

4、饲料

饲料对龟的生长速度、体质和抵抗能力起着主导作用。如投喂缺乏某些营养的饲料,往往会导致龟的营养不良而引起疾病,因为,龟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成分和数量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地乌龟的养殖方式

1、稻田饲养

把稻田稍加改造,开挖成田字形沟,实行半生态养殖,其特点是:资源优势强,渔业、农业互补,值得提倡。

2、温室饲养

建饲养池,引进龟苗,将水温控制在25℃左右(龟的适宜生长温度),短期内可将龟饲养成商品龟。特点是: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但投入较大,一般情况下,市场不易接受加温生长的龟,价格比普通养殖稍低,所以不宜提倡。但此法可用于种龟繁殖。

3、鱼龟混养

利用现有的池塘,稍加改造,依据动物间生活习性的差异形成新的食物链,在池塘中套养鱼、龟。其特点是充分利用池塘,提高投饵效率,成本低,不受季节限制,风险较小。

养地乌龟有什么禁忌

1、忌玩物丧志:养乌龟只是为了给生活增添乐趣,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为了玩而荒废了事业、疏远了亲情就失去了玩宠爱宠的意义了,因此切勿玩物丧志。

2、忌好高骛远:有的人养龟总想养高难度的龟,想迅速变成高手,其实这种想法不可取,千万不能上来就追求高难度的龟,因此切勿好高骛远。

3、忌喜新厌旧:老觉得其它龟好,看别人的龟眼馋,整天想着换品种,其实能养好一种龟不代表能养好所有的龟,能把一种龟养好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4、忌始乱终弃:玩龟三分钟热度,新鲜劲一过就扔在一边,任其自生自灭,其龟的乐趣是在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的,这就要克服怠倦感,要坚持。

什么乌龟最好养又好看

1、巴西龟:巴西龟为水栖龟类,有极高的种内密度和极强的种间竞争力,耐饥饿,食物包括藻类、浮萍及水中浮出的其他草本植物、蟒蚌、小鱼、虾等甲壳类动物、螺蜘等各种软体动物。

2、中华草龟:中华草龟属水栖龟,也能上陆爬行动物,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它水域,食性较广,玉米、小鱼、虾、蜗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欢吃小鱼、小虾。

3、石金钱龟:石金钱龟别称黄喉拟水龟、石龟、绿毛龟等,栖于丘陵地带半山区的山间盆地或河流谷地的水域中,常于附近的小灌丛或草丛中活动,杂食性,在人工饲养下尤喜食鲜肉类。

关于地乌龟的养殖方法就先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于它有很强的养殖兴趣呢?不过地乌龟虽然不难养,但大家在养殖期间还是要根据它的生长习性才养殖才是最为妥当的。

花尾榛鸡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花尾榛鸡繁殖方式


养殖技术:清洁室内和室外育雏器具,兽药的制备主要包括消毒剂和预防药物,每只雏鸡应在整个育雏期制备22至24克的复合饲料,保持合适的温度,4月下旬或5月发情交配。注意事项:花尾榛驯化期的鸡对某些外部刺激非常敏感,通过频繁的人体接触和各种声音可以加强抗压力训练。

花尾榛鸡又被称为飞龙,小巧可爱的身体,有着比较霸气的名字。最近一段时间中,花尾榛鸡的市场还是比较广泛的,所以,也吸引到了很多人的目光。那么要如何养殖花尾榛鸡呢?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项吗?今天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花尾榛鸡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一、养殖技术

1、育雏笼的准备在进入巢之前,应彻底清洁室内和室外育雏器具,然后用2%氢氧化钠或0.3%百毒杀溶液喷洒育雏壁和地面。

2、饲料和兽药的制备每只雏鸡应在整个育雏期制备22至24克的复合饲料,兽药的制备主要包括消毒剂和预防药物,消毒剂包括熏蒸甲醛和高锰酸钾,以及过氧乙酸、百毒杀用于消毒。

3、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雏鸡头几天的温度较高,从第一天的37.0C开始,每两天减少1C,直至与室温相同。

二、注意事项

花尾榛驯化期的鸡对某些外部刺激非常敏感,通过频繁的人体接触和各种声音可以加强抗压力训练,例如在1至3天内发生、光线变化。但是,饲养员和他们的衣服应该是固定的,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是不合适的,所有人员都应该被拒绝。

花尾榛鸡繁殖方式

1、花尾榛鸡主要由一公一母组成,但也有增加准备的倾向。在繁殖季节非常隐蔽,极少活动,4月下旬或5月发情交配。繁殖期中,发情的姿态与松鸡科其他鸟类相似,雄鸟张尾如扇,两翅下垂,羽冠耸起,在地上奔跑时翅膀不停地划动,经常将地面划分为浅槽。

2、发情开始时相对安静,当巢区基本上被占用时,雄鸟间常发生格斗,不让其他雄鸟进入自己巢区。雌鸟不参加搏斗,它可以自由地在任一巢区找食。发情时雌雄鸟形影不离,相互鸣叫呼唤。此时雌鸟比较机警;稍有响动,就独自飞走,待安静后再互鸣重聚,一般是雄鸟飞向雌鸟。雏鸟当绒羽一干就能走动,几天后可以独立觅食,三周后起飞。

花尾榛鸡分布范围

花尾榛鸡肉分布范围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武英、带岭、甘岭,东北中部吉林一面坡、南部辽宁草河口等地(留鸟);河北兴隆县偶有分布,大兴安岭的新林、伊图里河、大黑沟、红花尔基和根河以及新疆北部福海和希尔津等地(留鸟)。它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绿色部分、种子、果实为食,广泛分布在大陆的北部欧亚。

以上就是关于花尾榛鸡的全部详细介绍啦,小编温馨提示,想养殖花尾榛鸡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好选址的通风干燥哦,在花尾榛鸡成长的期间蛋白质也是不能缺少的,希望今天小编的介绍可以帮到您。

养殖刺猬的繁殖技术


刺猬出生后11~12月龄达到性成熟,2~4岁为繁殖旺期。刺猬年繁殖1~2次,每胎产仔3~6只,有的多达8~9只。

1.发情交配

每年3~5月份为刺猬的繁殖季节,应挑选健壮而不过肥的刺猬配种。可根据生殖孔离肛门的距离远近来鉴别雌雄,一般雄性生殖孔距肛门较远而雌性较近。雄刺猬只有发情季节睾丸才下降到阴囊里,发情的雄刺猜之间常发生争斗。雌刺猜发情期间活动增多,外阴部饱满,阴毛变得稀少。

刺猬的交配多在夜间进行。雄刺猬在求偶时发出呼呼声,时常用吻部冲撞并爬跨雌刺猬,经过几十分钟的求偶活动,雌刺猜作出反应表现为身躯前弯,雄刺猬便爬到雌刺猜背上进行交配,几分钟后射精完成。

人工养殖刺猬的配种方式主要采取以下两种:①一雄多雌配种。圈养时多采用此种方式,即在繁殖季节将1只雄刺猬与4~5只雌刺猬合群饲养,自由交配。②一雄一雌配对。笼养时常采用,即根据雌刺猬的发情情况,及时将雌刺猬抓到雄刺猬笼中共养几天,期间每天检查交配受孕情况,可在交配次日晨对雌刺猬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如发现精子,证明已交配成功。可将雌刺猬抓走并另换1只发情的雌刺猬。雄刺猬一般隔天交配,整个繁殖季节,以每只雄刺猬配4~5只雌刺猬为宜。

2.怀孕产仔

雌刺猬的孕期约60天,怀孕35天后体重明显增加,45天左右行动迟缓,会阴部轻度水肿。在怀孕期间应注意刺猬的营养状况,增加动物性饲料和维生素含量,临产前半个月胎儿发育特别快,每天需增加1次喂食。临产前1~2天,雌刺猬表现烦躁不安,寻草做窝,应及时提供干燥洁净、柔软的垫草放在巢外,供雌刺猬自己做窝。产仔期间须保持环境安静,不可惊扰刺猬,以保证其顺利生产并避免幼仔被吃掉。

3.仔猬哺育

初生的仔猬重13~15克,眼未开,躯体光滑,皮肤粉红色,皮下有刺影。出生10小时左右,长出约2毫米的白色软刺。3日龄后刺长约10毫米并变硬,肤色也由红变灰,并长出新的黑刺。5日龄时身体可以蜷曲,并开始对外界刺激有所反应,如对触摸等刺激发出吼声。15日龄左右睁眼。20~25日龄长出门齿,并可随母猜出巢舔食。45日龄左右断乳。

整个哺乳期,应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哺乳母刺猬负担较重,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可喂些黄粉虫、蚕蛹等,每天早、晚各喂1次。同时注意观察体况,当发现母刺猬缺奶或无奶时,及时进行人工催乳,用王不留行1克、通草1克加水40毫升,煎煮20~30分钟,至水分剩下10毫升时加在饲料中,一般服用2天即可见效。若发现母刺猬有病或乳汁不足时,应及时寻找其他带仔较少、产期相近的母刺猬带养部分仔猬。哺乳期内母刺猬有舔食仔刺猬粪尿的习性,应保持巢内卫生,以防其舔食污物而发生疾病。

断乳后雌刺猬又可发情交配。仔刺猬按体重大小分群饲养,初期饲料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各种蠕虫等,也可用面粉及牛奶调成较稀的奶糊饲喂,并添加钙粉和维生素A、D。奶糊要逐渐加稠,慢慢过渡到正常饲料。3月龄的小刺猬体重可达300克以上。这段时间是刺猬一生中发育最快的时期,应精心管理,加强饲养,以提高猬皮的质量和张幅。

繁殖母牛的养殖技术


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大家对肉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畜牧养殖也迅速发展起来,那么繁殖母牛的养殖技术是怎样的呢?

一、选种

选择祖父辈繁殖能力好、健康无病、受胎率高的母牛留种,肉用和乳肉比例也要合理。

二、饲养

饲养期间饮食要营养均衡,使用科学饲料配方,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元素的供给。

不同时期的母牛通过科学的营养搭配与饲养管理,犊牛生长至6月龄注重机体能力的提高、促进瘤胃功能、提高成活率,初乳饲喂、优质草料供给、精细化管理,犊牛成活率能够达到95%以上。

因为粗饲料蛋白质与能量供给较少,牛在生长过程中应注重适时的补饲精料,确保生长健康与营养均衡。基础母牛生产前60d,每天补饲精料在1.0~1.5kg;生产后120d每天补饲精料1.5~2.5kg,便于母牛产奶、增加配种受胎率。

精料的主要成分为:玉米、豆粕、麸皮;其中,玉米53%、豆粕20%、麸皮25%、石粉1%、食盐1%。冬天青饲料较少养殖人员注重维生素A的补给。

三、环境

牛舍环境也要保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还要控制牛舍温度,平时多清洁,保持牛舍卫生。

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好场址,因为气候对牛繁殖影响极大,高温多雨季节虽然发情率高,但是可受胎率低,在7~8月份情期受胎率有时只达到30%左右,所以日常管理就要注意防暑降温工作。

牛群要保证饮水清洁、饲料新鲜、加强运动,擦拭牛体促进血液循环,对变形牛蹄适时修蹄整形,牛及牛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和驱虫。

养殖奶牛的繁殖技术


1.制定牛群的繁殖指标

编制繁殖计划,首先要确定繁殖指标。最理想的繁殖率应达100%,产犊间隔为12个月,但这是不易办到的。所以,实际生产中繁殖率不低于85%,产犊间隔不超过13个月。常用的衡量繁殖力的指标有:年总受胎率85%,计算公式:年总受胎率=年受胎母牛头数/年配种母牛头数100%年情期受胎率50%,计算公式:年情期受胎率=年受胎母牛头数/年输精总情期数100%年平均胎间距400天,计算公式:年平均胎间跑=胎间距/头数年繁殖率85%,计算公式:

年繁殖率=年产犊母牛数/年可繁母牛数100%

2.制定繁殖、配种计划

繁殖是奶牛生产中联系各个环节的枢纽。繁殖与产奶关系极为密切,为了增加产奶收入和增殖犊牛的收入,必须做好繁殖计划。牛群繁殖计划是按预期要求,使母牛适时配种、分娩的一项措施,又是编制牛群周转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配种分娩计划,不能单从自然生产规律出发,配种多少就分娩多少;而应在全面研究牛群生产规律和经济要求的基础上,搞好选种选配,根据开始繁殖年龄、妊娠期、产犊间隔、生产方向、生产任务、饲料供应、畜舍设备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等条件,确定牛只的大批配种分娩时间和头数,才能编制配种分娩计划。母牛的繁殖特点为全年散发性交配和分娩,季节性特点不明显。所谓的按计划控制产犊,就是把母牛的分娩时间安排到最适宜产奶的季节,有利于提高生产性能。

鹅养殖技术 雏鹅养殖的管理方式


鹅肉的鲜嫩美味是无人能够拒绝的,鹅肉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了,那么在养殖鹅的时候要怎么管理呢?尤其是养殖雏鹅的时候要怎么管理才好呢?那么现在随着小编来说说养殖雏鹅应该要怎么管理。

雏鹅是指4周龄内的鹅苗。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应将0.1%高锰酸钾水盛入水盆或者器具内,将鹅头压下调教几次,其就会自由饮水了。饮水中可加入少量葡萄糖,开始饮水叫潮口或开水。先饮水后开食,开食应喂切碎的青绿菜叶拌米饭或开水浸过的碎米,让其啄食。喂料应少喂勤添。雏鹅日粮:碎米(玉米)50%、豆饼20%、米粮12%、麦麸11%、鱼粉4%、贝粉2%、食盐0.3%、骨粉0.7%、粗蛋白质19%,营养成分是代谢能每千克2828千卡。1周龄后加1%砂粒,大小以能吃下为宜。日喂6~8次,白天喂4~6次,晚上喂两次,每次让鹅吃八分饱。

7日龄时,每天每只鹅用碎米15克、青料37克。10日龄喂碎米20克、青料75克,10日龄后喂给配合饲料。第二周时,喂料时可把精料和青料分开,先喂精料,后喂青料。也可将鹅赶出,让其采食嫩青草叶,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11~20日龄精料可由熟喂逐步过渡为生喂,生喂逐渐转为少浸泡或不浸泡,或改喂配合精料。幼鹅舍垫料要保持清洁、干燥、保温,要供给充足清洁饮水,空气清新,且料槽及用具应避免沾染荤腥、油腻,因为雏鹅的消化机能尚不健全,易引起雏鹅死亡。

0~7日龄保证23~24小时的光照时间,8日龄后则应从24小时光照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适宜温度1~5日龄为30~38℃,6~10日龄为20~22℃,21日龄以后室温应保持在18℃。温度适宜,雏鹅安然无声,温度偏低,雏鹅出现归堆,易造成死亡,而超过35℃时,雏鹅出现张口喘气,尖叫出汗,突遇凉风易患感冒。

雏鹅的养殖很重要,养殖雏鹅如果能够养殖好的话到了后期就会更好的养殖好鹅了,加上科学的养殖精心的照料,这样养殖出来的鹅一定能够达到更好的收益的,以后上这篇关于雏鹅的养殖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养殖黄鳝的生态繁殖技术


1.亲鳝的催熟催产:5月下旬后,水温达25℃时,每尾亲鳝先注射LRH-A(促黄体素释放激素)12.5微克、药量0.5毫升,以催熟性腺;7天后,再注射DOM(地欧酮)0.5微克、药量0.5毫升或LRH-A+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5微克+3国际单位、药量0.5毫升用来催产,然后把亲鳝放入繁殖池。

2.亲鳝的投放:投放密度以每平方米1~2对亲鳝为宜,密度不能过高。3.亲鳝的饲养管理:亲鳝入池后,水位可适当加高,保持在50厘米左右,防止日间水温的急剧升高,不利于黄鳝的性腺发育。一般头2天不用投食,至第3天后,投喂少量的蚯蚓,以方便诱食,然后可投人工饲料(生产养殖期间的饲料),将投饲食台放置于进水口边,使饲料气息随水流遍布全池以吸引亲鳝摄食,这样持续几天后直至吃食正常。繁殖池最好有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使黄鳝处于良好的水质、水温中。进水口用40目筛绢过滤,以防敌害生物的进入。4.产卵期管理:密切注意繁殖池中有无泡巢出现,泡巢一旦形成,则说明再过3天左右雌鳝即会产卵,此间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投料。此期间可见鳝洞口有2条黄鳝探头呼吸,若有其他雄鳝靠近,则洞内原雄鳝则会发生猛然攻击,一般来犯者不再进攻而败退。若发现洞口只有1条黄鳝探头呼吸,则证明雌鳝已产完卵并已离去,仅留雄鳝守护了。试验表明,这种生态繁殖的爱精率可达85%以上。5.受精卵的孵化管理:一旦在繁殖池中发现有受精卵的泡沫巢,一般5~7天后仔鳝即会孵出。此时的孵化水温应保持在25~28℃,孵化池中适当放入一些水草,以便仔鳝隐蔽、栖息,也便于日后仔鳝的收集。试验表明,其自然孵化率可达80%。6.鳝鱼的捞取和培育:鳝鱼孵出5天内可捞至鳝苗培育池养殖。鳝苗培育池内的水温与孵化池水温一致(相差不超过2℃)。捞苗时采用细纱布做成的小网兜,动作应快,以免因护仔雄亲鳝的攻击而影响捞苗。捞取的鳝苗入专池培育。仔鳝孵出1周后,待卵黄囊消失,可投喂一些煮熟的蛋黄或水蚤,以后可喂丝蚯蚓、蝇蛆及切碎的蚯蚓、螺和蚌肉等。已产卵的亲鳝还应精心培育,约过15~20天后还可进行第二次产卵。

肉牛养殖 肉牛的繁殖技术


肉牛的养殖在现代农业发展和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养殖前景还是挺好的,但是至于痒不痒的好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在养殖肉牛的时候,如果能够咋还能给我i一定的繁殖技术的话,就能够使得牛群继续繁衍下去,就省去买犊牛的成本了,那么肉牛的繁殖有什么样子的技术呢?接下来就随着第一农经小编来看看肉牛的繁殖技术。

牛的繁殖是用优质公牛细管冻精通过人工授精,使母牛受胎,产犊而完成。繁殖是增加牛的数量、提高质量的必要手段。在营养与饲养管理条件满足其需要的情况下,母牛一年可繁殖一胎,一头母牛终生可产犊5~9头。

现有的肉用杂种牛体成熟期通过改良有所提前,一般适宜的初配年龄母牛为20~24月龄,体重达300公斤以上。如果发育不好,营养不良,体重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推迟配种年龄。

杂种母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范围在18~24天。一般正常母牛发情的间隔时间是不变的。配种时间,一般是早晨发情表现,晚上配种,为了准确起见,第二天早晨再复配一次;晚上发情,次日配种,次日早、晚各配一次。掌握好配种时间,是提高母牛受胎率,防止空怀的重要环节。

以上就是肉牛的繁殖技术的要点了,在到达繁殖期的时候如果能够正确的给肉牛进行繁殖的话,那么一定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的。

水蛭养殖 水蛭的繁殖技术


水蛭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抗病能力,人工饲养可用池养、池塘养等。人工养殖水蛭具有劳动强度小,饲养管理粗放简单,饲料成本低,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但是水蛭养殖之后要怎么养繁殖呢?那么接下来就有第一农经小编来说说所知的繁殖技术。

池塘选择

池面积宜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设1~1.5米的平台,中间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做平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砰台造成繁殖失败。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①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宽40厘米,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平台与水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作为水蛭产卵繁殖的场所。水位5060厘米为宜。

②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

种蛭的选择:

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年龄应在2年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陆地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繁殖技术

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孵化管理

蚂蟥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在孵化阶段,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把繁殖后的种蚂蟥捞出后,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的体内,会钻入数10~100条幼蚂蟥,随着幼体的长大,它们会吞食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掌握了繁殖技术的话就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以上就是水蛭的繁殖技术了,供养殖户参考。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海马养殖技术 海马的繁殖方式》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牛的方式”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03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